英语衔接手段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31
[英文写作中的衔接与连贯]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在传统的英语写作中,我们往往把重点集中在作者所写的词汇、语法方面,而对语篇方面的问题注意不够。
那什么是语篇呢?语篇是指任何不完全受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胡壮麟,1994)。
句子的衔接和连贯这两大语篇特征是相辅相成的,保证句子的衔接和连贯在英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简单地说,也就是写作意思要完整、主次要分明、前后要连贯。
从语义上看,句子各部分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从语法角度来看,正确的句子应该是结构严谨、关系一致、语序正确;从修辞角度来看,好的句子应该是中心突出、逻辑性强、准确简练。
二、衔接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它是语篇内部两个不受句法结构制约的成分在意义上相互关联(Halliday,Hasan,2001)。
英语的衔接手段主要分为三大类:过渡词衔接、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
(章振邦,2000)1.过渡词衔接过渡词是使上下文的连接自然、紧凑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英语写作中应注意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德(Bander)曾在《美国英语修辞》(American English Rhetoric)一书中高度概括了写作中使用过渡连接词的重要性,认为“有两个技巧比学任何其它的更能增强英语写作技能:其一是使用过渡连接词;其二是使用从属关系”(1978:203)。
过渡词分为11类:举例、比较、对照、让步、原因、结果、强调、递进、结论、时间和空间。
如:I am ill, so I can not go to school. (我病了,所以我没去上学。
“so”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衔接词。
)2.词汇的衔接语篇写作中的词汇选择关系有多种方式。
我们把词汇衔接方式分为重复、泛指词、相似性、可分类性和搭配五大类。
如:Some of the animals are dead,but most of them are alive.(词汇的相似性。
这句子若把“alive”改为“not dead”,重复使用“dead”会使句子显得呆板。
英语中的衔接
在英语中,衔接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通过使用特定的词语或短语来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或段落,从而使其更加连贯和易于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语衔接方法:
1. 使用连词:例如,and、but、or、so、because等,这些词可以用来连接两个句子或段落,表达不同的关系。
2. 使用副词:例如,however、therefore、in addition等,这些词可以用来连接句子或段落,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
3. 使用介词短语:例如,on the other hand、in conclusion 等,这些短语可以用来连接句子或段落,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
4. 使用代词:例如,it、this、that等,这些词可以用来指代前文中提到的事物或情况,从而将两个句子或段落连接起来。
5. 使用短语:例如,in short、in other words等,这些短语可以用来解释前文中的内容,从而将两个句子或段落连接起来。
在英语写作中,良好的衔接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易于理解。
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衔接方法来连接句子和段落。
英语会话中语篇连贯的衔接手段======================================================================摘要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和口头的形式进行交际。
成功的交际依赖于对语言的掌握和对语境的理解。
实际交际中要善于运用词汇衔接、音韵衔接,副语言特征和话语标记语,以达到成功的语言交流。
关键词词汇衔接音韵衔接副语言特征话语标记语1 引言韩礼德和哈桑认为,任何一段能成为语篇的语话必须具有语篇性。
他们所说的话篇性包括两方面的特征:一是结构性特征,另一个是非结构性特征。
结构性特征指的是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
非结构性特征指的是话语内部的上下衔接——所谓衔接,说到底就是语篇内部两个不受句法结构制约的成分在意义上相互关联,衔接手段可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
英语会话中缺乏语篇的连贯和衔接会导致语义含混甚至交际失败,因而外语学习者有必须研究衔接连贯手段,使交际能够流利顺畅地进行。
本文将从词汇衔接、音韵衔接、副语言特征、话语标记语等方面进行分析。
2 词汇衔接词汇衔接是指跨越句际的两个或多个词项相互之间词汇意义上的联系,即通过词汇的选择运用在语篇中建立一个贯穿篇章的链条来达到连贯的目的。
这些词汇或重复或由其它词语替代或共同出现,从而构成语篇会话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以保证会话或语义取得统一,衔接语篇。
语篇会话中的词汇选择关系有多种方式。
我们把词汇衔接方式分为重复、泛指词、相似性、可分类性和搭配五大类。
英语会话中经常使用这些方法,现举例如下:(1)He bought some bread, milk and oranges. The oranges are to make a dessert.(关键词的重复。
他买了一些面包、牛奶和桔子。
桔子用来作甜点。
)(2)He knew that this was a good way of bringing the violent, refractory Sunfu to heel.( 泛指词的运用。
汉英语衔接手段的对比分析汉英语衔接是指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将自己的母语思维转化为英语表达的过程。
由于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语言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学习者需要掌握一些衔接手段,以便更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下面将对汉英语衔接手段进行对比分析。
1.词汇衔接:-汉语中的词语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而英语的词汇则相对简单。
因此,学习者在表达时需要适应更高频的词汇搭配,避免过多使用单个词语翻译。
-汉语中存在很多合成词,而英语中则多用短语或动词短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学习者需学会分解和重新组合词语,以使其更符合英语习惯。
-在表达时间和时态时,汉语常用词语的位置和语序来表示,而英语则依赖于时间副词或动词形式。
学习者需要在掌握时间和时态的基础上,注意使用适当的表达方式。
2.语法衔接:-汉语和英语在语法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汉语中常采用动词加宾语的结构,而英语更倾向于主语加谓语的结构。
学习者需要适应英语的语序习惯,以避免直译的错误。
-汉语中常省略主语或宾语,而英语则要求所有的成分都要明确。
学习者需要学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以避免产生歧义。
-汉语中的连词用法较为灵活,可以省略或重复,而英语中则需要准确使用适当的连词。
学习者需要掌握英语中不同连词的用法,以使句子更连贯、通顺。
3.语言习惯衔接:-汉语中常使用被动句和复杂句结构,而英语更多使用主动句和简单句。
学习者需要熟悉英语的习惯用法,以使句子更具英语特色。
-汉语中常用直接表达方式,而英语则更善于使用间接、含蓄的表达方式。
学习者需要学会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以使自己的表达更自然、地道。
-汉语对数量和程度的表达方式比较灵活,而英语则更侧重于具体度量。
学习者需要准确使用英语中的数量词和描述词,以使自己的意思更明确。
综上所述,汉英语衔接需要学习者对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和语言习惯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积极的练习和对比分析,学习者能够更好地适应英语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
英汉照应的语篇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
英汉照应的语篇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是一种在翻译过程中,将英文和汉语中的五大衔接手段(并列、因果、对比、递进、排比)进行对比和翻译的方法。
英语中有五种衔接手段,包括并列、因果、对比、递进和排比。
其中,并列法表示同等重要性的事物或想法,形式上以and连接;因果法表示事物之间的原因和结果,形式上以for或because连接;对比法表示不同程度的事物或想法,形式上以but或while连接;递进法表示事物之间的依次关系,形式上以first, then, finally连接;排比法用于表达相似的事物或想法,形式上以not only…but also连接。
汉语中也有五种衔接手段:并列、因果、对比、递进和排比。
其中,并列法表示同等重要性的事物或想法,形式上以“而且”、“又”、“并且”等连接;因果法表示事物之间的原因和结果,形式上以“因为”、“由于”、“所以”等连接;对比法表示不同程度的事物或想法,形式上以“但是”、“然而”、“反之”等连接;递进法表示事物之间的依次关系,形式上以“首先”、“其次”、“最后”等连接;排比法用于表达相似的事物或想法,形式上以“不但…而且”、“既…又”等连接。
翻译过程中,要根据英汉双方的语篇衔接手段进行比较,以保留原文语义,正确运用衔接手段,使译文衔接得当,结构紧凑,读起来流畅,同时尽量避免冗余和重复。
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最新版)目录1.英语语篇衔接手段的定义和重要性2.英语语篇衔接手段的类型及特点3.衔接手段在英语语篇中的应用实例4.如何有效地运用英语语篇衔接手段5.结论正文一、英语语篇衔接手段的定义和重要性英语语篇衔接手段是指在英语语篇中,通过一定的语言手段来实现语篇结构的连贯、内容的衔接和逻辑的过渡。
这些手段对于保证语篇的连贯性和可读性具有重要作用,是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英语语篇衔接手段的类型及特点英语语篇衔接手段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类型:1.照应:指在语篇中通过重复或提到前面已经提及过的信息,以实现语篇的连贯。
例如:"I like apples, and oranges are also my favorite."2.替代:指用一个词或短语替代前面已经出现过的词或短语,避免重复。
例如:"I like apples, and oranges are also my favorite fruit."3.省略:指在语篇中适当地省略一些信息,以使语篇更加简洁。
例如:"I like apples and oranges."4.连接:指通过使用连接词(如 and, but, however 等)来实现语篇中不同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I like apples, but oranges are also my favorite."5.词汇衔接:指通过使用一定的词汇手段(如同义词、反义词等)来实现语篇的连贯。
例如:"I like apples, and oranges are also my favorite.The former are sweet, while the latter are sour."三、衔接手段在英语语篇中的应用实例在英语语篇中,不同的衔接手段可以结合使用,以实现语篇的连贯和多样性。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之语篇衔接手段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学生应能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结构和功能意思,按规定题目和提示在半小时内写出100~120词左右的短文,基本上能表达思想,无重大语法错误。
但在实际的英语写作中,学生往往达不到这个要求,存在的问题不少。
他们或是提笔发怵,或是写作内容枯燥,或是用词不当;语法学得差的同学写出的文章错误百出,整篇文章几乎没有准确无误的句子;而有的同学即使语法学得不错,但写出来的作文是汉语式作文,选词造句及布局谋篇都是汉语作文的模式,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没有应有的“洋味儿”。
所以,长期以来,英语写作教学成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
如何加强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成为英语教学界亟需探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衔接的定义及衔接手段的分类衔接和语篇一样,是一个语义概念。
韩礼德和哈桑(2001)把衔接(cohesion)看成是一种语义关系:当语篇中的某一语言成分需要依赖另一语言成分来解释时,便产生衔接关系。
作为一种语义关系,衔接在具体语篇中体现为照应、省略、替代、连接等语法衔接手段和重述、搭配等词汇衔接手段。
1.照应(reference)。
照应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作为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
如:Smith fell down when he ran fast tomeet them. 句子中的人称代词 he 指前面出现过的 Smith.2.省略(ellipsis)。
省略是指把语篇中的某个成分省去不提。
它是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使表达简练、清晰的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使语篇上下紧凑的一种语法手段。
省略的类型有三种: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
3.替代(substitution)。
替代指的是用替代词去取代某一个成分。
因此替代词只是形式,它的语义要从所替代的成分中去寻找。
替代有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三种。
4.连接(conjunction)。
连接是通过连接成分体现语篇各种逻辑关系的手段。
2342018年50期总第438期ENGLISH ON CAMPUS谈英语写作中衔接手段的运用文/孟宪杰在英语写作中,恰当运用衔接方式可以使句子之间,段落之间乃至通篇文章衔接紧密,语意连贯。
否则,则可能出现连贯性差,过渡不自然,表达不流畅等问题。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语言衔接手段。
1.运用代词,既避免词的重复使用,又使句意连贯。
例如:Sinon told his story well. He pretended that he was an enemy of Odysseus and the Odysseus had planned to take his life. 句中使用了his,he等代词。
2.运用同义词,与代词所起作用类似。
如:…you are abundantly suited to the post we have in mind. But we are faced with a certain difficulty. Employing you would meanplacing you in a position of authority over a number of our English employees, many of whom have been with us a very long time, and we feel that such an appointment would adversely affect the balance of good relationship which has always obtained in this firm. 这里运用了同义词post, position, appointment 等使句子过渡自然妥帖。
3.重复使用词或词组加强文章的连贯性。
例如:We havethen impressive authority for asserting that there are indeed American traits. To enumerate such traits does not in any way imply that they are unique to the Americans; most Western peoples, after all, share a common character. Nor do it imply that all Americans reveal these traits.4.运用衔接词或词组。
英语书面表达中的多种衔接手段1.文章的“意合”,强调逻辑的统一和一致。
Main points are well focused. E.g.文章围绕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展开,举例和原因分析加以阐述整理的观点,最后提出建议都是围绕智力、情感、健康和生活的心态不容忽视。
What puzzles you is actually a puzzle for many parents in China. My idea is that it is not quite right for you to do so.Although high grades ar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valuating students and for their future university admission, development in wisdom, emotion, health, and life attitude should never be ignored.There are many examples around us. Some straight-A students in school have turned out not to be successful in society as they were expected. The reason is often that the pressure from their parents allows them almost no time for other activities. Furthermore, punishment is by no means a wise choice to help them grow up mentally and physically.So I suggest that you take your friends’ advice. More importantly, let her live like a lovely girl; let her have more friends and social activities; and let her make mistakes of her own as we teenagers often do.2.文章的“形合”,主要是各种连接手段。
---------------------------------------------------------------最新资料推荐------------------------------------------------------英语衔接手段英语衔接手段1/ 31? 1. 衔接(c o h e s io n )和连贯(c o h e re n c e ) ? 语篇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必须衔接合理,符合逻辑,语义连贯。
衔接和连贯都属于韩礼德功能语法中的语篇纯理功能,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我们在谈到语篇中的衔接现象时常常会涉及“连贯”(c o h e re n c e )。
其实,衔接和连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简单地说,衔接是语篇现象,指的是发话者用来表示经验和人际方面语言连贯的语法手段;而连贯是心理现象,它存在于发话者的头脑中,无法在语篇层面上找到线索。
有人认为,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而连贯是语篇整体意义的无形框架。
连贯不但要依靠语篇表层结构中各个句子之间的衔接,而且要符合语义、语用和认知原则。
语篇正是通过衔接手段(c o h e s iv e d e v ic e s )才实现了它的连贯性(c o h e n c e )。
---------------------------------------------------------------最新资料推荐------------------------------------------------------ ? 1.衔接 ? (一)逻辑衔接手段逻辑联系语可以表达许多语义关系,早在 1976年,Halliday and Hasan就把这些关系分为四类:additive(增补); adversative(转折);cause(原因); temporal (时间)当然这些语义关系还可以被细化成很多种。
本文综合各家之长,拔常用的逻辑联系语按语义关系分类如下:3/ 31? 1.表示空间:above, before me, here, on the left, across from, below, in the distance等。
英博语写作锐中培养管学生运理用语篇在衔接手线段的途径。
? 2. 表示时间:first, second, etc., finally, eventually, in the meantime, at the same time,等。
? 3.表示原因:because, because of, as, since, due to, owing to, as result of , on account of等。
? 4. 表示条件:given, if not 等。
if, in that case,---------------------------------------------------------------最新资料推荐------------------------------------------------------ ? 5.表示让步:althoug h, though, admittedly, it is true… but, even though, even if 等。
? 6.表示举例: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in addition, in addition to, as well as, to illustrate等。
? 7.表示比较:another, furthermore, moreover, equally important, besides, in fact,等。
? 8.表示对比:on the contrary, different from, on the one hand … on the other hand,等。
5/ 31? 9.表示增补:and, and also, too, and…too, in addition, in addition furthermore, besides, 等。
to,? 10. 表示列举:first, second, …; firstly, secondly, …; nest, then, finally, 等。
? 11. 表示解释或等同: that is to say, namely, in other words, similarly, equally, I mean, 等。
? 12. 表示替换:again, rather, worse, alternatively, instead of, instead, 等。
---------------------------------------------------------------最新资料推荐------------------------------------------------------ ? 13.表示总结:to conclude, in conclusion, in short, in brief, the whole, 等。
? 14. 表示转折:well, now, way, incidentally, 等。
onby the? 15. 表示结果:So, hence, consequently, therefore, as consequence, as a result 等。
? 16. 表示强调: chiefly, actually, most important, certainly, of course, as a matter of fact 等。
7/ 31? 17.表示转题:bythe way, as for, to change the subject, with reference to, concerning等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衔接词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关系,比如:first, second, third, etc.既可以表时间关系,也可以表空间关系,同时也可以表推理或举例,还可以表比较和对比,因此在逻辑词的选用上要考虑到语境。
---------------------------------------------------------------最新资料推荐------------------------------------------------------ ? (二)语法衔接手段 ? 衔接的手段有五种: ? 照应(reference) 省略(ellipsis) 替代(substitution) 连接(conjunction) 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9/ 31? (1)照应:照应也称指称,指用代词等语法关系表示语义关系。
照应关系又分为人称照应关系(p e rs o n a l re fe re n c e ),指示照应关系 (d e m o n s tra tiv e re fe re n c e )和比较照应关系 (c o m p a ra tiv e re fe re n c e ) 。
另外还有外照应,内照应,直接照应,间接照应等等。
人称照应关系的照应词一般为第三人称代词。
如h is 、 e v e ry b o d y 等。
指示照应关系的照应词包括 t hi s 、 t h a t 、 t h e s e 、t h o s e 之类的指示代词,以及定冠词th e 和s u c h a 一类的词,也包括 th e re 、n o w 、th e n 等地点指示词和时间指示代词。
比较照应关系的照应词有s a m e 、 a s 、 s im ila r 、d iffe re n t 、o th e r 、o th e rw is e 等。
---------------------------------------------------------------最新资料推荐------------------------------------------------------ ? 例如: ? 人称照应:Mary loves her mother. her指代Mary,形成了语义上的连贯。
指示照应一般是借助于this, that等来指代前文出现的事物。
例:I visited London last year. That was my first visit. that 即指London。
比较照应是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较获得。
例:Jim visits his grandma every week, but I never knew he does that so often. often用来比较 Mike最近去看望祖母的次数和他之前的次数,形成对比11/ 31? (1)M ik e lo v e s J e a n b u t c a n ’t g e t m a rried w ith he r . (人称照应) ? (2)W a n g lo s t h is m o the r? I ’m re a lly s o rry to h e a r of th a t .(指示照应) ? (3)B o th te a m s c la im a n o th e rg a m e . (比较照应) ? (4)H o w d o y o u lik e th a t g irl? (外照应指) ? (5) B e n J o h n s o n w o u ld s till b e th e 100 m e tre s w o rld re c o rd h o ld e r if h e h a d n o t b e e n c a u g h t ta k in g d ru g s in th e 1988 O ly m p ic s . ( h e 是第三人称代词) ? (6)A n o th e r e p id e m ic th a t s p re a d in s im ila r c o n d itio n s w a s th e G re a t F lu E p id e m ic o f 1918. ( s im ila r 表示比较关系)---------------------------------------------------------------最新资料推荐------------------------------------------------------ ? 2 替代 ? 替代(substitution)指的是用替代形式(pro-form)去替代上下文所出现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