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中的衔接问题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66.00 KB
- 文档页数:9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语篇衔接手段研究【摘要】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篇知识。
论文运用衔接理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作文中所存在的衔接手段的错误使用现象,分析原因,并试图找到相应的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语篇连贯;衔接手段;写作教学写作是学生综合语言技能的体现形式,是学生在吸收语言知识基础上再创造的过程。
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词汇量,语法功底,逻辑思维能力等。
但是与学生写作能力高低关系最为密切的还是学生的语篇能力。
然而,传统的英语写作把重点放在纠正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错误,用词恰当与否,单词拼写是否正确上。
笔者在长期教授大学英语写作课的实践中发现英语写作是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个薄弱的环节,其中体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有:①对写作课不够重视;②大量的语法和拼写错误,其中包含句子成分的缺失,句子结构前后顺序颠倒等;③内容不够充实,挖掘不够深入;④语言表达欠准确,有大量的中国式英语和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⑤文章前后不连贯,跳跃性思维,想到哪写到哪。
一、大学英语写作中衔接手段的错误运用“衔接概念是一个语义概念,它指形成语篇的意义关系。
当在语篇中某个成分的意义解释需要依赖于对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便出现了衔接。
”在韩礼德和哈桑的《英语的衔接》一书中,共归纳了五种衔接类型,即指称/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
(一)照应在语篇中,如果对于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词语本身获得,而必须从该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求答案,这就产生了照应关系。
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发现学生照应关系的错误使用情况较为普遍。
例如:①some are against this thinking. ②they believe that it is absurb. ③numbers is nothing to do with luck. ④number brings us luck is just a false opinion. ⑤it’s just the opportunity that you are lucky that day and you often invoved the number……在这个例子当中,下划线部分指出了人称照应的错误使用。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衔接与连贯在大学英语写作中,衔接和连贯是文章构成的重要要素。
本文将指导大家如何根据输入的关键词和内容撰写一篇文章,同时注重段落衔接、主题连贯、过渡句以及总结。
关键词:环保、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人类责任内容: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保挑战。
可持续发展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所在,而人类有责任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环保、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责任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同时分析如何在写作中实现良好的衔接和连贯。
环保和气候变化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
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等气候变化现象给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行动的加强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方面,人类有责任采取积极措施来降低碳排放、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在环保领域,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采取创新技术和方法,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可持续发展还要求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户之间寻求平衡,实现协同发展。
人类有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一员,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养成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政府、企业和公众应该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在撰写一篇关于环保、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责任的文章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良好的衔接和连贯:引言:可以使用一段引人入胜的事实或例子来引出文章的主题,如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同时提出可持续发展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
段落衔接:在段落之间可以使用转折、对比等手法进行衔接。
比如在阐述环保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时,可以使用“此外”等连接词引出下一个段落的主题。
主题连贯:在文章中要保持主题的一致性,即始终围绕环保、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责任这些关键词展开论述。
大学英语写作语法衔接手段使用研究在大学英语写作中,语法衔接手段的运用对于构建连贯、清晰的文本至关重要。
语法衔接手段就像是文本的“黏合剂”,将各个句子和段落紧密连接在一起,使读者能够顺畅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语法衔接手段主要包括指称、替代、省略、连接词等。
指称分为人称指称、指示指称和比较指称。
人称指称通过使用人称代词(如 he、she、they 等)来指代前文提到的人或物。
例如,“John is a good student He always studies hard” 这里的“He”就指代了前文的“John”。
指示指称则借助指示代词(如 this、that、these、those 等)来指示特定的人、物或情况。
比如,“This book is very interesting” 中的“This”指的就是特定的这本书。
比较指称通过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如 better、worse、the best、the worst 等)来建立比较关系,以实现语篇的衔接。
替代是用替代词来取代上文中的某个成分,常见的替代词有 one、ones、do、did 等。
例如,“I don't like this shirt Do you have another one?” 这里的“one”替代了“shirt”。
省略则是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省去前文已出现的某些成分。
比如,“John can play the piano, but Mary can't (play the piano)” 括号中的部分被省略了,但意思仍然清晰。
连接词在语法衔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连接词有表示并列关系的 and、or、as well as 等;表示转折关系的 but、yet、however 等;表示因果关系的because、so、therefore 等;表示时间顺序的then、next、finally 等。
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摘要:。
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I.简介- 英语写作中衔接手段的重要性- 本文的目的和结构II.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 照应- 替代- 省略- 连接- 词汇衔接III.各种衔接手段的实例和解释- 照应:重复关键词、使用同义词或上下义词- 替代:使用近义词、反义词或概括词- 省略:省略已知信息或通过上下文推断- 连接:使用连词、介词、标点符号等- 词汇衔接:使用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等IV.衔接手段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如何有效地使用衔接手段使文章连贯- 避免使用过多的衔接手段V.结论- 总结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 强调衔接手段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将按照,详细具体地写一篇文章。
正文: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英语写作中,衔接手段的使用对于文章的连贯性和可读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并提供各种实例和解释。
一、简介英语写作中,衔接手段是指在文章中使用各种方法来连接句子、段落和整篇文章,以使文章更加连贯、逻辑更加清晰。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并分析其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本文的结构如下:首先介绍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然后分析各种衔接手段的实例和解释,接着讨论衔接手段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最后总结全文。
二、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1.照应照应是指在文章中重复使用关键词或使用同义词、上下义词来连接相关的句子或段落。
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同时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例如:- The main goal of education is to prepare students for life.(教育的最主要目标是为学生的生活做准备。
)- To achieve this goal, educators should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词汇衔接问题探析摘要:词汇衔接是语篇连贯的五种衔接手段之一,具体包括重复、同义词、上位词、概括词和搭配五大类。
为了探究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对词汇衔接的掌握情况,本文通过教学实例,发现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对这五种词汇衔接方式的使用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单一的重复现象很严重;二是对同义词的使用存在误区。
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为教师以后的教学提出了建议,这些实例也为教师在以后的课堂中采取相应的策略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英语写作;词汇衔接;衔接纽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2“衔接”通常被认为是语法关联手段。
语法衔接是语篇衔接的主要方式,词汇衔接也是语篇连贯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从名词的衔接出发来讨论两个问题:一是通过分析学生的写作来探讨词汇衔接教学中的现状;二是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本文将以halliday和hasan对词汇衔接的分类为理论依据,然后分别对五种实现词汇衔接的方法进行探究,探究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这些衔接纽带的使用以及在使用时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师以后的教学提出建议,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加强这方面的应用。
一、重复重复是实现词汇衔接的一个惯用方式,尤其是在科普类文章中。
然而学生的写作中出现大量多余的重复则是不足取的。
从评分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太关注学生写作中的重复现象,因为单词的重复并不影响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而且过度使用不一定就是错误使用。
但是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这种类型的重复是不利的。
为了阐释这一点,下面是一篇学生关于traffic problems的文章,本文所选用的学生作文均未做任何修改。
the traffic problems play a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traffic problems include some elements, we need have a clear idea of them. at city, especially big city, traffic problems become worse and worse. traffic problems mainly include traffic crowed, traffic accidents and so on. the reason of traffic problems is more and more people buy cars, and the system of traffic needs developing. so i think if we want to have less traffic problems…这篇文章中,关键词traffic problems出现了六次,使这篇文章显得单调。
282020年41期总第533期ENGLISH ON CAMPUS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语篇衔接问题及对策文/马玉蓉Toolan曾说道:语篇是由句子组成的,这就好比房子是由砖,柱子,横梁以及其他的部分构成的一样。
建造房子不能只是把砖,横梁还有其他材料简单地堆在一起,你还要用各种方式加固,使它们牢固地粘结在一起。
这也同样适用于语篇:句子必须要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加固房屋的可以是钉子,粘合剂等等,那么把句子捆绑在一起的又是什么呢?即语篇的衔接手段。
正如房屋不经加固,就可能会顷刻坍塌。
语篇失去了衔接手段,将只能沦为支离破碎的句子,用再好的词也无济于事。
因此,衔接手段在英语语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也是很多非专业英语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薄弱环节。
一些学生在写作中常常忽略或错误地使用衔接手段,导致句子松散,重点不清,还有的一些则使用连接手段单一,不够多样化,使得文章生硬、呆板、毫无生气。
因此,本文将分析学生写作中易出现的衔接手段使用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关的策略以供参考。
韩礼德(Halliday)和哈桑(Hasan)在《英语的衔接》中指出,衔接手段包括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五种手段。
本文将重点探讨替代和省略,连接,词汇衔接等几个方面。
一、大学英语写作中衔接手段的使用1. 替代和省略。
替代是词项之间的一种关系,是用一个词项去替代另一个或几个词项。
要理解一个含有替代词项的句子,必须从上下文中找出被替代的词项。
替代词与被替代词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句子之间的链接。
替代包含有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及从句替代。
省略基本相同,只是被代替的单位没有出现。
没有出现不等于不能理解; 正好相反,是因为意义非常明显,不需言明。
下面摘录的是学生习作中的一段话:①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摘要】衔接手段在英语语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也是很多非专业英语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薄弱环节。
英文写作中的段落过渡与衔接技巧英文写作中,段落的过渡与衔接至关重要。
好的过渡与衔接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为清晰、逻辑更为连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段落过渡与衔接技巧。
一、引入上下文在更换段落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入上下文的方式来进行衔接。
例如,上一段落讨论了环境污染的影响,下一段落要探讨如何减少环境污染,可以这样引入下一段:“In order to mitigate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various measures can be taken.”这样,读者能够立即明白下一段落将讲述的主题。
二、提供转折段落之间的转折是常用的衔接方式。
通过提供转折可以使文章表达更加全面,也能够展示作者的批判思维能力。
例如,如果上一段落讨论了科技的积极影响,下一段落要讨论科技的负面影响,可以这样过渡:“On the other hand, it is important to acknowledge that technology also brings about certain negative consequences.”三、使用过渡词语过渡词语在英语写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使用过渡词语,可以使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常见的过渡词语包括but, however, furthermore, moreover, nevertheless等。
例如,当作者要在两个段落之间进行衔接时,可以使用这样的过渡词语:“In addition, it is worth noting that…”四、运用并列、对比和因果关系并列、对比和因果关系是段落过渡与衔接中常用的手段。
通过运用这些关系,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更加清晰。
例如,在叙述某个观点或事实时,可以使用并列来衔接:“Not only does this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but it also creat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economic growth.”又如,当两个观点或事实相反时,可以使用对比来衔接:“In contrast, some argue that…”此外,如果一个事实是另一个事实的结果,可以使用因果关系来衔接:“As a result, the number of pa rticipants in the eve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五、回顾上文、展望下文回顾上文和展望下文是段落过渡与衔接中常见的技巧。
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衔接模式探究作者:黄利华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33期摘要:听、说、读、写、译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必备的五项基本技能,英文写作是一个难点,因为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的过程,有效的输出是对学生词汇量、语法、句法、表达、谋篇等基础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核。
专业英语四、八级写作考试大纲都要求学生做到内容切题充实,用词恰当,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
本文主要介绍了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并考查了作者指导的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中衔接模式的使用情况,反思在平时写作课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衔接模式韩礼德和哈桑一、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早在1978年,Widdowson就指出衔接体现的是命题间的显性的语言信号关系,连贯是言外行为间的关系[1]。
Beaugrande和Dresser认为语篇可否用来交流,是否称得上连贯,需满足7个标准,而衔接和连贯是其中之二[2]。
在韩礼德看来,衔接与连贯是两个彼此不同但相互结合的东西,衔接是词汇和语法方面的手段,连贯是采用这些手段得到的效果[3]。
侯易认为,衔接是语篇的特性,连贯是读者对语篇评价的一方面[4]。
换言之,衔接较客观,连贯较主观。
学者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但都认为衔接和连贯有密切关系。
判断语篇是否连贯,分析其中用到的衔接手段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这对全面、深刻地理解整个语篇很有帮助。
胡壮麟指出,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模式偏重于语言内部的,尤其是词汇句法层面的体现过程,但胡先生的研究主要讨论的是语篇研究,而且主要谈其一个方面: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在胡先生看来,“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研究的核心,也是语篇研究能否站得住脚的关键。
如果一个语篇前后衔接,意思连贯,那么,其可接受性则八九不离十”。
这里所说的语篇是广义的,既包括“话语”,又包括“篇章”[5],因此,衔接指的是语篇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或者说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研究生课程论文(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论文题目:英语写作中的衔接问题研究研究生熊燕学号11512000248学院外国语学院年级2015级课程名称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专题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学位类别全日制硕士提交日期2016年 2 月25 日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指标评价内容评价等级(分值)得分A B C D选题选题是否新颖;是否有意义;是否与本门课程相关。
20-16 15-11 10-6 5-0论证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结构是否严谨;研究方法是否得当;论证是否充分。
20-16 15-11 10-6 5-0文献文献资料是否翔实;是否具有代表性。
20-16 15-11 10-6 5-0规范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流畅;体例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学术道德规范。
20-16 15-11 10-6 5-0能力是否运用了本门课程的有关理论知识;是否体现了科学研究能力。
20-16 15-11 10-6 5-0任课教师签名:年月日总分: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制英语写作中的衔接问题研究熊燕11512000248摘要:优质的英文作文,不仅要做到词汇丰富、语法准确、句型多样化还要做到语篇语义的衔接和连贯。
英语写作中常见的衔接问题有词汇手段的使用失当、不会使用照应或是照应失当、不能正确使用省略以及不能转换英汉思维模式等。
教学中应该突出语篇知识、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语法衔接技巧;学习中首先要汲取优秀范文之精华、理清词汇衔接与意向传递关系、培养使用连接词的写作习惯,然后将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有助于清晰表达文章的写作目的、创作出优质的语篇。
关键词:衔接意识;连接词;语篇Cohesion study in English writingXiong Yan(Foreign Language Schoo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Anhui 235000) Abstract:Rich vocabularies, accurate grammar and various sentence patterns are not enough for an excellent English writing,it also have to achieve a better coherence and cohesion.There are some common coherence problems in English writing, such as use phrases inappropriately,some students are not good at using references, do improper ellipsis and can not convert the thinking mode of English and Chinese.Discourse knowledge should be highlighted to help students fully grasp the grammatical cohesive skills in English teaching;Learners should absorb the advantages in the model compositions,clear th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xical cohesion and the massage delivery and cultivate the writing habits of using conjunctions. Using these methods flexibly in English writing will help us express the writing purpose clearly and create high-quality articles.Keywords:Cohesion Awareness; Conjunctions; Discourse近年来,写作在英语学习和考试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重,其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
笔者认为造成英语写作能力差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由于语言基础知识薄弱,二是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在写作中容易出现生搬硬套汉语衔接手段的现象,造成作文主题思想不清晰、语义欠连贯、文章条理混乱。
一、衔接理论概述语言学家De Beaugrande 曾提出了构建语篇(text)的7个标准:衔接性(cohesion)、连贯性(coherence)、意图性(intentiona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信息性(informativity)、关联性(relevance)和互文性(intertextuality)[1]。
其中衔接性和连贯性尤为重要:前者指把表层文本组件连接成有序结构的手段,属主位系统(theme system);后者指表层文本所蕴涵的概念和关系的有序组合,属于语态系统(mood system)[2]1976年,韩礼德和哈桑合著的《英语中的衔接》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
[3]他们认为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是指存在于语篇内部的、能使全文形成语篇的各种意义关系。
[4]当在语篇中对某个成分的意义解释需要依赖于对另一成分的解释时,便会出现衔接。
韩礼德和哈桑将衔接手段划分为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两大类,其中,语法手段包括指称、替代、省略以及连接,词汇手段包括重述和搭配。
胡壮麟对衔接理论的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了结构衔接的范围把及物性结构关系作为一种衔接手段,同时附加了同构关系。
2.提出了音系层的衔接手段,把语调语音模式纳入衔接范围。
3.提出了语篇连贯涉及多层次的观点,认为社会符号层对语篇连贯起重要作用。
并论述了社会符号层因素对连贯的作用。
4.把语篇结构作为一种衔接手段,并根据现有的话语分析理论把可以起衔接作用的语篇结构因素归纳为以下四类:话轮(turn-taking)邻近配对(adjacency pair )、行为等级和序列以及语篇的宏观结构。
[5]无论是在语言学习方面还是在外语教学方面,衔接理论在语篇分析中都存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
英语写作不仅是语言学习的一项基本内容,同时也体现了个体的认知和思维模式。
写作不仅可以反映作者语言表达水平,还从语篇的视角考查了学生的衔接意识。
二、英语写作中的衔接问题分析(一)词汇手段的使用失当语篇中跨越小句或句子中的两个或多个词项之间有意义联系时就可产生词汇衔接,这种衔接是指通过词汇选择在篇章中建立一个贯穿篇章的链条,从而建立起篇章的连续性。
Halliday和Hasan 把词汇衔接关系分为两类 :复现关系(Reiteration)和同现关系(Collocation)。
词汇的复现关系指某词以原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下义词、概括词或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语篇中的句子通过这种复现关系达到了相互衔接。
词汇的同现关系指的是词汇共同出现的倾向性(Co-oc-currence tendency),包括反义关系、互补关系等。
尽管很多学生经过刻苦学习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但是对词汇良好运用的能力不足,在写作中对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灵活运用的能力较差,致使词类枯燥、句子简单、文章乏味。
(二)不会使用照应或是照应失当照应可以分为内指照应和外指照应。
内指照应是指在语篇内部可以检索到目的项目的有关成分信息,外指照应是指在语篇外部才能检索到目的项目的相关信息。
依据目的项目在语篇中出现的前后顺序来划分,内指照应又分为回指和下指。
如“Tom told Anna that Mr Wang is not a good teacher.Because she always asks students do a lot of homework.”此句中学生虽然知道可以用代词照应,但是依然出现了照应失当,致使逻辑关系混乱,即句中本应该使用he而非she。
(三)不能正确使用省略省略是指语篇中某个成分可以省去,而这种省去的信息一般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
在英语写作中,很多人往往不能正确使用省略。
如“Nowadays, a lot of children have cellphones. And can use cellphones to play games or search for information”,此例句中,人称代词they被不恰当的省略,造成句子成分缺失。
又如“Anna loves reading but Nancy loves writing”,此处是可以省略动词loves。
使得句子更加严谨简洁。
(四)不能转换英汉思维模式英语写作对中国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差别非常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受到汉语习惯的影响,写出不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文章来。
汉语是表意文字,一般被看作是重意合(parataxis)的语言。
它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没有显性的词类分别,汉语的词语意蕴丰富有余,配合制约不足,词语可以相对随意地碰撞组合。
因此,汉语中不乏灵活多变或“残缺不全”的句子。
这种独特的汉语语言形式和英语中的对应表达方式形成强烈的对比。
英语是重形合(hypotaxis)的语言,它有较丰富的形态标志,有较鲜明的词类分别,句子及其成分以限定动词为中心铺陈开去。
英语形态上比较严谨,强调语篇的衔接关系,主要是通过不同类别的衔接词来表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英语中的连接词比较丰富,一些作者不能准确使用连接词,误用率非常高。
汉语中连接词比较少,因此受汉语负迁移影响,国人的英语文章中连接词使用比较僵化单一。
例如,汉语“因为……所以……”,在英语中对应词汇有“because”、“hence”、“so”、“consequently”、“thus”、“so that”以及“as a result”等,而在英语作文中使用比率较高通常为because和so。
写作过程中不能灵活地从汉语的螺旋式思维模式向英语直线思维模式转移严重影响了所创作的英语文章的质量。
前文分析了写作中常见的衔接失当问题,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
但是归根结底是作者衔接意识不足,忽视了衔接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或无法良好运用衔接技能。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四个方面讨论衔接意识。
三、衔接意识培养的建设性建议(一)突出语篇知识教学,掌握语法衔接技巧语篇是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语篇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应该是意脉相通,语义连贯的。
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文脉--衔接。
衔接是将篇章中的句子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创造连贯的重要手段。
它帮助确定语篇要素之间的交相阐释和确立互指关系并以之决定语篇要素之间的交互预设关系,使语篇具有语篇性,这样语篇阐释才能有效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