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模具斜顶常见几种类型
- 格式:pptx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13
注塑模具斜顶(Slider)设计介绍注塑模具斜顶(Slider)设计介绍1. 概述注塑模具斜顶(也称为Slider)是注塑模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设计和运动能够使注塑模具具备更多的功能和灵活性。
本文将介绍注塑模具斜顶的设计原理、优势以及在注塑加工中的应用。
2. 设计原理注塑模具斜顶的设计原理是基于滑块原理,通过斜顶的运动使得模具的开合更加灵活。
斜顶通常由滑块、导向机构和驱动机构组成。
2.1 滑块滑块是斜顶的核心部件,它通常由钢材制成,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滑块与模具底板通过滚动导向机构相连接,可以实现上下、前后的运动。
2.2 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用于使滑块在模具中的运动保持平稳和准确。
常见的导向机构有导柱、导套和导轨等,它们能够确保滑块的运动轨迹与模具的要求相匹配。
2.3 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控制斜顶的运动方式和速度,实现模具的开合和产品的成型。
驱动机构通常由液压缸、气缸或电机等组成,根据注塑加工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驱动机构。
3. 优势注塑模具斜顶在注塑加工中具有以下优势:3.1 提高产品质量斜顶的运动可以使模具开合更为灵活,从而使产品的成型更加完整和精确。
它可以减少产品的缺陷和变形,提高产品的质量。
3.2 扩展模具功能通过合理设计和安装斜顶,可以实现多腔模具、插件腔、嵌件及特殊结构的模具设计。
这种灵活的设计使得模具具备更多的功能,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
3.3 增加生产效率斜顶的运动速度较快,可以加快模具的开合速度,从而提高注塑生产效率。
,斜顶还能够减少模具的运动阻力,降低注塑机的能耗。
4. 应用领域注塑模具斜顶在各个领域的注塑加工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适用于各种注塑产品的生产,包括塑料零件、橡胶制品、注塑包装等。
5. 结论注塑模具斜顶的设计和运动原理使得注塑加工更加灵活和高效。
它的优势在提高产品质量、扩展模具功能和增加生产效率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实际注塑加工中,合理设计和运用注塑模具斜顶将带来更好的加工效果和经济效益。
模具斜顶分类:
一:普通斜顶水平倒扣4.5,顶出高度21.17。
模具斜顶分类:
二. (1)斜斜顶(下落斜顶/下坡斜顶/延迟斜顶)水平倒扣4.5,顶出高度21.96
模具斜顶分类:
二. (2)斜斜顶(上坡斜顶/加速斜顶),水平倒,顶出行程20.37
模具斜顶分类:
三.(1)大角度斜顶—平行杆斜顶,计算方法和普通斜顶一样。
详解:产品倒扣较大,斜顶角度超过12°,斜顶多次斜向受力容易损坏,增加平行辅助杆。
可延伸为平行杆斜斜顶结构。
增加了平行杆的斜顶,斜顶座沿着平行杆运动,即:斜顶座也沿着倒扣轨迹运动,斜顶顶出距离和普通斜顶计算方法一样。
三.(2) 大角度交叉杆斜顶。
其他参数不变,分
解的角度5.51°
其他参数不变,分
解的角度5.61°
产品斜向倒扣角度比较大,控制斜斜顶运动轨迹的斜顶座角度太大,容易卡机构。
为了分解斜顶
座角度设置的辅助结构。
资料整理工程:赵小强 2019.11.20 上海立卡塑料托盘制造有限公司。
一.概述:斜顶机构是模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模具的不断发展不断改进,斜顶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它兼容了镶拼机构和顶出机构的双重作用。
在以后的生产中它的数量会在模具中逐渐增加。
斜顶根据结构分为两大类:分体式斜顶和整体式斜顶。
对于斜顶和其类似的还有直顶,它们只是形状上有稍微的差异。
我们常把它们统称为顶块。
对于顶块的设计要点及加工工艺在正文中作了详细的介绍。
下面首先通过本公司所制造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斜顶的真彩图来认识一下斜顶的基本结构形状:二.分体式斜顶分体式斜顶指的是将斜顶头与斜顶杆分开设计加工,根据斜顶杆的截面形状分为两种:圆形斜顶杆与方形斜顶杆。
其整体结构分为几个结构部件如图所示:斜顶头、斜顶杆、斜顶导向块、斜顶T型块、斜顶T型块滑道,耐磨板;根据每一个部件来分别制定标准规格以及设计加工规范。
适用范围:对于汽车模,应优先选用圆形斜顶杆,对于头部形状较复杂,或尺寸较大,截斜顶T型滑道斜顶导向块斜顶头顶针板底针板底板B0板斜顶杆镶块斜顶T型块斜顶头斜顶杆B0板顶针板底针板底板镶块斜顶导向块斜顶T型块斜顶耐磨板图1.分体式斜顶的结构示意图分体式斜顶的重要组成部分----斜顶头的三维示意图如下:图2.斜顶头三维示意图分体式斜顶的结构组成部分:(11.1)A°+2°图中的A°为斜顶杆的角度1.2个基准面剩余部分,通过斜度夹具立铣加工斜顶杆固定孔及螺钉底孔。
(3)将斜顶头配入镶块通过工艺螺钉固定后NC加工顶面。
1.3)斜顶头的材料:斜顶头的材料一般用638,氮化处理,对于透明件,如GPPS等,需采用738或718,腐蚀性塑料,如PVC等,需采用不锈钢,如S136H等,针对斜顶头的加工工艺,对于小1.4) 公差要求:对于斜顶厚度方向的尺寸T,如果斜顶在该方向上没有斜度要求,该方向的尺寸要求为净尺寸,公差为:T﹢0/﹣0.02;对于长度及宽度方向上由于有工艺装夹余量(H=15),长度及宽度公差为:L﹢0.5/﹣0;W﹢0.5/﹣0;1.5)方形斜顶杆的斜顶头设计加工:对于方形杆的斜顶头因需加工斜顶杆连接槽可按已有的标准加工工艺结合圆形斜顶杆斜顶头的加工工艺执行。
模具斜顶模具斜顶又名斜梢,斜顶是以港资模具厂为主的珠三角地区模具行业的惯用说法,是模具设计中用来成形产品内部倒钩的机构,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倒钩情况。
模具种类模具分类方法很多,过去常使用的有:按模具结构形式分类,如单工序模,复式冲模等;按使用对象分类,如汽车覆盖件模具、电机模具等;按加工材料性质分类,如金属制品用模具,非金属制用模具等;按模具制造材料分类,如硬质合金模具等;按工艺性质分类,如拉深模、粉末冶金模、锻模等。
这些分类方法中,有些不能全面地反映各种模具的结构和成形加工工艺的特点,以及它们的使用功能。
为此,采用以使用模具进行成形加工的工艺性质和使用对象为主的综合分类方法,将模具分为十大类,见表1各大类模具,又可根据模具结构、材料、使用功能以及制模方法等分为若干小类或品种。
序号模具类型模具品种成形加工工艺性质及使用对象1 冲压模具(冲模)冲裁模(无、少废料冲裁、整修、光洁冲裁、深孔冲裁精冲模等),弯曲模具,拉深模具,单工序模具(冲裁、弯曲、拉深、成形等),复合冲模,级进冲模;汽车覆盖件冲模,组合冲模,电机硅钢片冲模板材冲压成形2 塑料成型模具压塑模具,挤塑模具,注射模具(立式、式、角式注射模具);热固性塑料注射模具,挤出成形模具(管材、簿膜扁平机头等)发泡成形模具,低刀具工具泡注射成形模具,吹塑成形模具等塑料制品成形加黄岩工艺(热固性和热塑性模塑料)3 压铸模热室压铸机用压铸模,立式冷室压铸机用压铸模,臣式冷室压铸机用压铸模,全立式压铸机用压铸模,有色金属(锌、铝、铜、镁合金)压铸,黑色金属压铸模有色金属与黑色金属压力铸造成形工艺4 锻造成形模具模锻和大型压力机用锻模,螺旋压力机用锻模,平锻机锻模,辊锻模等;各种紧固件冷镦模,挤压模具,拉丝模具,液态锻造用模具等金属零件成形,采用锻压、挤压5 铸造用金属模具各种金属零件铸造时采用的金属模型金属浇铸成形工艺6 粉末冶金模具成形模:手动模:实体单向压制、实体双向压制手动模;实体浮动压模机动模:大型截面实体浮动压模,极掌单向压模,套类单向、双向压模,套类浮动压模整形模:手动模:径向整形模,带外台阶套类全整形模,带球面件整形模等机动模:无台阶实体件自动整形模,轴套拉杆式半自动整形馍,轴套通过式自动整形模轴套全整形自动模,带外台阶与带外球面轴套全整形自动模等粉末制品压坯的压制成形黄岩艺。
注塑模具斜顶(Slider)设计介绍1. 引言在注塑模具设计中,斜顶(Slider)是一种常见的机构设计,用于实现模具中的复杂形状或特殊结构的塑件成型。
本文将介绍注塑模具斜顶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
2. 设计原理注塑模具斜顶的设计基于以下原理:斜顶通过引导塑料料筒的塑料流动方向,从而实现塑件的成型。
斜顶的设计要考虑模具开合方向和斜顶的倾斜角度,以确保塑件的完整成型,并避免模具冲突和结构失稳等问题。
斜顶的设计要满足注塑成型过程中的力学需求,包括承受注塑压力、保持塑件形状等。
3. 结构特点注塑模具斜顶的结构特点如下:斜顶通常由导向套、斜块和导向销等部件组成。
导向套用于固定斜块并提供导向作用,确保斜顶的准确位置。
斜块是斜顶的核心部件,通过倾斜角度实现塑料流动的引导作用。
导向销用于固定斜顶和模具的其他部件,确保模具在注塑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4. 应用范围注塑模具斜顶的应用范围广泛:斜顶常用于注塑模具中塑件形状复杂、壁厚不均匀或存在特殊结构的成型。
斜顶可以实现塑件的脱模,避免模具结构复杂或受限制的情况下无法顺利脱模的问题。
斜顶的设计可以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减少模具的工序和材料损耗。
5.注塑模具斜顶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机构,可以实现模具中复杂形状或特殊结构的塑件成型。
设计时需要考虑斜顶的倾斜角度、结构稳定性和塑料流动等因素。
斜顶的应用范围广泛,并可以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在注塑模具设计中,合理使用斜顶可以提高注塑成型的效率和质量。
以上是关于注塑模具斜顶设计的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模具斜顶结构及故障解决方案》日系的结构相对设计来说比较简单,大部分采用外分型结构设计,他们的优势在于设计产品时就会考虑到下一步,如何去降低模具的设计难度、和简化模具的加工制造成本,如下图:外分型依靠滑块强拉变形来脱模,只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小型斜顶就可以了是非常大,其实动作非常简单此内分型结构从R边缘分模是目前最常用,也是动作最安全的一款结构动模,导致两败俱伤日系内分型结构非常简单,对模具制作成本、加工、装配、维修保养都非常有利,大斜顶运动时靠两侧边的滑块扣住产品来拉变形,脱离定模倒扣后此时由油缸拉开两侧滑块,大斜顶带动内抽继续走完动作。
此内抽详情见下页大直顶内分型大斜顶大斜顶上的滑块大斜顶上的滑块大镶件斜顶内抽的导轨两处都是避空的,变轨滑动都不容易卡死变轨只有单边拉动,不易卡死,此变轨行程约35MM,其斜度与大斜顶一致,同时拉动产品变形脱离倒扣,行程走35MM后轨道走直路,不再拉动产品起到一个支撑作用,防止产品跟着大斜顶走此处有弹簧结构险较大。
干涩的倒扣比较少,但是斜顶动作一旦出现故障动不了,模具也是打不开的,靠强行拉开的唯一后果就是两败俱伤,所以设计产品时非常重要,分型面设计这样的结构分模,实属产品结构已定,才没办法必须这样设计,箭头所指是在斜顶上设计一个镶件,或一个内抽,在配模时把此镶件或内抽拆掉,就可以正常开合模,配分型面时顶出机构也可以正常复到位配模,试模合模前必须把顶出机构顶出30-50MM,让斜顶走路退出倒扣才能正常开合模。
欧系内分型基本结构,大斜顶组合结构图如下,欧系讲究完美质量,相对日系相比模具结构要复杂很多大盖帽内抽1倒扣干涩镶件侧斜顶2侧斜顶1内抽2大斜顶干涩区域剖面图黄色内抽的分型面是和定模的倒扣配合的,蓝色镶件高出分型面,所以有倒扣干涩剖面放大图,红色线左边是干涩区域斜顶连杆辅助杆,用于连杆受力较大,或斜顶角度较大连杆容易弯就会增加辅助杆,加强斜顶杆的强度大斜顶里面的两个小斜顶,一般称呼为内抽,就是靠定模倒扣内抽上的扣位扣住产品才能拉动定模里的倒扣拉变形后才能脱离导向滑动用,中间导致整个最容易出现故障较重,连杆后面的所以更加显示头重容易卡死,所以设计理论值导套的长度是是做到3倍效果会更平稳1,紧压2.导致3.紧轻起出打紧就大小的完全紧5.连杆长度不能太长,越长抖动越厉害,运动时异想声音就越大这款内抽难度系数要高一点,内抽里又再多了两个内抽抽针,又增加了一个动作抽针结构图,脱模靠蓝色弹簧退出,复位靠底部斜度复位第一步动作要脱离的内抽抽针2.内抽和大斜顶同时走斜路,利用两个内抽扣住的胶位,拉动定模的倒扣斜着走33MM,此时定模倒扣已完全脱离3.此时大斜顶继续走斜路,内抽走直路80MM,等于内抽原地没动,大斜顶在走斜路80就把两个内抽上碰穿扣住的胶位完全脱离4.大斜顶继续走斜路,内抽为什么往外推走85MM,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内抽往外远离产品,动模顶出取产品的时候好不让内抽碰坏产品1.导轨内凹要清角避空2.导轨外凸要倒R 角避空3.加工时要考虑放大变轨的活动间隙,才不会容易断连杆4.箭头所指处中间要适当倒R 角,两旁边要避空多一些让他留一条直面接触导轨,上下两头避空是最不容易卡死的,把细节考虑到位就相当于把故障的预防措施做到位了D款内分型定模取件结构,和前面介绍的内分型结构不同的区别就是定模取件和动模取件,正常的结构都是由斜顶扣住产品移动拉变形来脱离定模倒扣,再由动模继续顶出脱离产品取件,而定模取件只要斜顶和分型面同时开模,脱离倒扣把产品留在定模就好了,再由吸盘将产品拉变形脱离倒扣来完成出模取件。
注塑模具的顶针结构注塑模具(Injection Mold)是在塑料制品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而模具中的顶针结构(Ejector Pin Structure)则是注塑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部分。
本文将为您介绍注塑模具的顶针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常见类型以及设计注意事项。
一、顶针结构的工作原理注塑模具的顶针结构主要用于顶出成型的塑料制品,确保产品可以顺利脱模。
其工作原理如下:1. 顶出力:顶针结构通过顶出力将塑料制品从模具中推出。
顶出力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顶针组成,这些顶针由副模板上的顶针座固定,并且与主模板上的顶出杆/顶出板相连。
2. 顶出杆/顶出板:顶出杆(也称为顶出板)是连接顶针和顶出机构的部件,通过顶出杆的动作将顶针向模具腔体推动,以将成型的塑料制品从模具中顶出。
3. 顶出机构:顶出机构是指驱动顶出杆/顶出板运动的部件,通常由液压缸、气压缸或机械驱动装置组成。
当注塑成型周期完成后,顶出机构会工作,将顶出杆/顶出板推向顶针,从而将成品从模具中脱模。
二、常见的顶针结构类型在实际应用中,注塑模具的顶针结构根据需求的不同,可以选择适合的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结构类型:1. 直接顶出结构:直接顶出结构是最简单、最常见的结构类型。
它通过顶出杆直接推动顶针,将成品顶出。
2. 斜顶出结构:斜顶出结构一般适用于侧拉模(Slide Mold)。
其特点是顶出杆与顶针呈斜角度,通过机械系统或气压系统来推动顶针,将塑料制品从模具中顶出。
3. 平行滑动顶出结构:平行滑动顶出结构适用于一次成型多个成品的情况。
顶出杆固定在滑块上,并且通过滑块的运动将顶针推出,实现多个成品的顺利脱模。
4. 核心顶出结构:当产品中存在空心或复杂结构时,采用核心顶出结构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该结构通过顶出杆将产品的中空部分推出,确保产品的完整性。
三、设计注意事项在设计注塑模具时,顶针结构的设计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1. 顶针的尺寸:顶针的尺寸应与产品的尺寸相匹配,以确保顶出力的稳定和有效。
注塑模具斜顶(Slider)设计介绍正文:一、引言注塑模具斜顶(Slider)设计是模具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是实现模具中复杂形状的成型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注塑模具斜顶的设计原理、构造、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
二、设计原理注塑模具斜顶的设计原理是根据产品形状和注塑工艺要求确定。
斜顶的设计需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斜顶的形状与产品形状一致,以便实现产品的复杂形状成型。
2·斜顶的运动轨迹须与模头运动轨迹一致,以便确保模具中产品的准确定位和尺寸控制。
三、斜顶构造1·斜顶组成:斜顶通常由斜顶座、斜顶板、斜顶销和斜顶导柱组成。
2·斜顶座:斜顶座用于固定斜顶板,通常采用高强度的合金钢材料制造,以保证斜顶稳定。
3·斜顶板:斜顶板是斜顶的运动部件,它与斜顶座连接,并通过斜顶销的引导实现斜顶的上下运动。
4·斜顶销:斜顶销负责引导斜顶板的运动,通常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造,以保证高强度和耐磨性。
5·斜顶导柱:斜顶导柱用于指导斜顶的上下运动,保证斜顶的稳定性和准确定位。
四、材料选择1·斜顶座:通常选用优质合金钢材料,如SKD61等,以保证斜顶的高强度和耐磨性。
2·斜顶板: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通常有SKD61、SKD11等。
3·斜顶销: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造,如硬质合金钢等,以保证斜顶的高强度和耐磨性。
4·斜顶导柱:通常选择SKD61等高强度合金钢材料,以确保斜顶的准确定位和稳定性。
五、加工工艺1·斜顶座的加工工艺:先进行粗加工,然后进行热处理,最后进行精加工和抛光处理。
2·斜顶板的加工工艺: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车、铣、镗等加工,然后进行热处理和抛光处理。
3·斜顶销的加工工艺:先进行车、铣等粗加工,然后进行热处理,最后进行精加工和抛光处理。
4·斜顶导柱的加工工艺:先进行车、铣等粗加工,然后进行热处理和抛光处理。
塑料模具斜顶的作用与分类小伙伴们!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塑料模具斜顶这个有趣的玩意儿。
你可别小瞧它,它在塑料模具里可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呢!一、塑料模具斜顶的作用。
塑料模具斜顶的作用那可真是多啦!咱先说说它在脱模方面的厉害之处。
想象一下,当塑料产品在模具里成型后,想要把它顺利地从模具里取出来可不容易。
有些形状复杂的产品,特别是那些有倒扣结构的,普通的脱模方式根本就行不通。
这时候,斜顶就闪亮登场啦!它可以通过自身的倾斜运动,巧妙地把产品从模具中顶出来,就像一个神奇的小助手,让脱模过程变得轻松又顺畅。
比如说,像一些带有内侧倒扣的塑料外壳,没有斜顶的帮忙,那脱模可就成了大难题啦。
再讲讲它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斜顶在脱模过程中能够均匀地施加力量,避免产品因为受力不均而出现变形、损坏等问题。
这样一来,生产出来的塑料产品质量就更有保障啦,合格率也能大大提高。
要是产品质量不过关,那可就麻烦咯,不仅浪费材料和时间,还可能影响企业的声誉呢。
还有哦,斜顶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它的存在让脱模过程变得快速又稳定,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停顿时间,使得整个生产流程更加流畅。
这样,企业就能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产品,经济效益也就跟着上去啦。
二、塑料模具斜顶的分类。
塑料模具斜顶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斜顶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 按照结构形式分。
常规斜顶: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斜顶类型啦。
它的结构相对简单,一般由斜顶杆、斜顶头和复位装置等组成。
常规斜顶适用于一些形状不是特别复杂、倒扣程度较小的塑料产品脱模。
比如说一些简单的塑料盖子,用常规斜顶就能轻松搞定脱模问题。
燕尾斜顶:这种斜顶的特点就是它的连接部分采用了燕尾结构。
燕尾结构可以让斜顶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稳定,不容易出现晃动或者偏移的情况。
所以,当遇到一些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塑料产品,或者倒扣结构比较特殊的产品时,燕尾斜顶就派上用场啦。
T形斜顶: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它的形状像个“T”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