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公开课讲课
- 格式:ppt
- 大小:2.80 MB
- 文档页数:42
《邓稼先》完整版课件pptx目录•邓稼先生平与成就•邓稼先的科学精神与品质•邓稼先与核武器事业•邓稼先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邓稼先的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邓稼先的学术影响与传承邓稼先生平与成就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自幼聪颖好学。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5年毕业。
1947年通过赴美研究生考试,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1950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01020304早年经历及教育背景1958年起担任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主任,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
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推导且有卓越贡献者,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
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在严格保密的条件下,领导科技人员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为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科研生涯与主要贡献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又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6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荣誉奖项及国际地位0103020405邓稼先的科学精神与品质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敢于质疑权威邓稼先在科研过程中,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质疑,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动力。
勇于创新实践邓稼先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更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他勇于尝试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推动了中国核武器研究的进程。
不断追求卓越邓稼先在科研工作中,始终追求卓越,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他的这种追求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态度严谨的科学态度邓稼先在科研工作中,始终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每一个实验数据都极其认真,不容有丝毫差错。
初一语文《邓稼先》公开课教案(六篇)优秀地址:《邓稼先》公开课教案六篇优秀.rar (47.73 KB)《邓稼先》公开课教案【教学维度】1、知识与能力:⑴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⑵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⑶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放映“任人宰割”的中国实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的实况。
迅速将同学带入悲愤、严肃而又敬重的氛围。
)那为改变中国屈辱史,使原子弹、氢弹胜利爆炸,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就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这位名人的足迹,去深入他的灵魂,去感悟他的精神……1、背景说明。
(大屏幕显示)⑴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⑵关于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初一语文《邓稼先》公开课教案教学资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邓稼先的人格魅力。
2.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培养欣赏和借鉴优秀文章的能力。
3.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1.邓稼先的精神风貌和科学精神。
2.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分享对邓稼先的初步了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邓稼先的主要事迹和贡献。
三、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
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邓稼先的哪些事迹?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
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邓稼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
三、拓展阅读1.学生阅读与邓稼先相关的文章,了解他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
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邓稼先的事迹,我们应如何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讨论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2.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进行改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贡献,感受他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
1《邓稼先》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 邓稼先第1课时:把握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通过小标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各部分的关系,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学习精读方法,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情感。
3.学习邓稼先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概括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和赞颂邓稼先献身国家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难点: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习从不同方面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过程导入:1.由张爱萍将军题诗引入当年中国国防部长张爱萍为邓稼先题写了这样一首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这首诗: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
教师点拨:张爱萍将军在诗中所赞扬的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的君,就是邓稼先先生。
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他为中国的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党和人民的最优秀的儿子。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杨振宁走近邓稼先,认识邓稼先……2.本文人物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早年留学美国,学成归来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来杰出贡献.3.作者简介杨振宁:美籍物理学家,1957年和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若贝尔物理学奖。
预学检测1.给加粗的字注音风悲日曛__可歌可泣__鲜为人知__鞠躬尽瘁__锋芒毕露__热泪盈眶__马革裹尸__层出不穷__锋芒毕露__2.据拼音写汉字邓jià__先至死不xiè__妇rú__皆知平沙无yín__家喻户xiǎo__兽tǐng__亡群选pìn __燕然lè__功3.根据下面的词义,请同学们试一试说出成语.(1)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得流泪。
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邓稼先》完整版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邓稼先》。
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的生平事迹,通过讲述他对中国核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展现了邓稼先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及他所作出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邓稼先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及他所作出的贡献。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如“原子弹”、“氢弹”等;学会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核事业的发展,引出本课课题。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
3. 合作探究(10分钟)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讲解邓稼先在核事业中的贡献,引导学生学习邓稼先的精神品质。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回答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邓稼先生平事迹核事业贡献无私奉献勇于创新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绘制邓稼先生平事迹的时间轴。
(3)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邓稼先的小练笔。
2. 作业答案:(1)课文生字词。
(2)邓稼先生平事迹时间轴。
(3)关于邓稼先的小练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讲解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及他所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