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药:持续关注一致性评价及原料药弹性 强烈推荐评级
- 格式:pdf
- 大小:531.11 KB
- 文档页数:11
2022年10月17日行业研究政策边际改善显著,板块持续反弹正当时——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20221016)医药生物行情回顾:上周,A股医药生物指数上涨7.54%,跑赢沪深300指数6.55pp,跑赢创业板综指1.27pp,排名1/31;港股恒生医疗健康指数上周收涨1.53%,跑赢恒生国企指数8.86pp,排名1/11。
医药板块持续表现较好,主要因集采政策呈现边际改善趋势、创新药简易续约规则,市场信心大增所致。
上市公司研发进度跟踪:上周,安科生物的AK2017注射液的临床申请新进承办;正大天晴的NTQ2494片的IND申请新进承办。
飞锐达医疗的注射用全氟丙烷微泡正在进行三期临床;三生制药的HIF-117胶囊正在进行二期临床;恒瑞医药的HRG2101吸入剂、豪森药业的HS-10353胶囊正在进行一期临床。
本周观点:政策边际改善显著,板块持续反弹正当时我们再次强调,当前医药板块估值仍为近十年来新低,且机构配置比例也处于低位。
近期国内政策利好频现,如肝功生化检测试剂22省带量采购方案出台,降幅大幅放缓;药品新增适应症可简易续约,无需重新谈判;以及国家医保局再次明确创新医疗器械暂不集采,同时暂未考虑将种植牙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等。
政策边际改善显著,市场情绪有望持续修复,继续看好医药板块四季度投资机会,重点关注三大方向:1)涉及国产自主可控与进口替代逻辑的领域,如高端设备器械、生命科学/制药产业上游等,推荐新华医疗、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安图生物,建议关注华大智造、惠泰医疗、聚光科技、奥浦迈等;2)政策支持的中医药板块,推荐太极集团、同仁堂、云南白药、寿仙谷等;3)差异化/真正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械,推荐荣昌生物(A+H)、康诺亚(H)、海创药业-U等。
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紧抓补短板、高景气与疫后修复三大主线。
长期来看疫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趋于弱化,短期依然会对社会经济活动和医药行业产生影响,基于疫情的常态化及防疫措施,补齐防疫所需的短板、受疫情影响小或政策支持力度大的高景气度方向、疫情受损后修复的方向有望成为下半年的投资主线。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监测报告 环监字(2014)第(056)号项目名称:委托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2014年8月上海现代制药海门有限公司 新型原料药与中间体项目一期工程第一阶段 (年产奈韦拉平100t 、齐多夫定100t 、阿奇霉素400t ) 上海现代制药海门有限公司承担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潘良宝总工程师:郁建桥项目负责人:沈燕报告编制人:沈燕一审:武超二审:刘雯签发:陆烽职务:部长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电话:(兼传真),邮编:210036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凤凰西街241号上海现代制药海门有限公司新型原料药与中间体项目一期工程第一阶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目录1 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验收监测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工程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生产工艺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环评、环评修编结论及环评、环评修编批复意见错误!未定义书签。
4污染物的排放及防治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废气排放及防治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噪声及其防治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物医药主要观点:医药生物同比上涨,跑赢大盘,子板块中医疗服务涨幅较高本周沪深300收报4844.27,周涨幅2.66%,医药行业综合指数同比上涨4.04%,行业排名第4,整体表现优于沪深300,目前PE52.85倍,高于历史平均37.61倍PE (2010年至今),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278%,较前一周有所回调。
医疗服务(+9.51%)上涨幅度最大,中药(+4.54%)、医疗器械(+4.09%)跑赢板块整体,医疗商业(+2.90%)、化学原料药(+2.50%)、生物制品(+1.55%)、化学制剂(+0.12%)上涨幅度较小,跑输板块整体。
周观点医药上市企业中报披露,整体营收依然萎缩,净利润增长良好,各子板块分化较大。
截止本周末,医药上市公司基本都已披露中报。
上半年上市公司营收8342亿,同比减少3.54%,净利润802亿,同比增加11.25%。
随着鼓励创新、集采、控费等措施的执行,医药营收高增速得到控制,但净利润增长较快,显示盈利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各子板块中,中药上市企业表现不佳,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0.42%和25.88%;器械表现较好,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41.11%和102.11%;化药受带量采购影响,营收减少8.87%,净利润减少6.20%;生物药表现平稳,营收下降2.83%,净利润增长9.60%,医药商业较平稳,营收减少2.23%,净利润增长2.55%;原料药和CMO 企业受益疫情及中国在全球相对竞争优势逻辑,营收增长4.76%,净利润增长33.17%;医药服务中CRO 部分净利润增长较快,其他TO C 端业务公司因疫情影响,业绩表现不佳,整体营收减少9.73%,净利润增长43.10%。
医保统筹基金扩容,提高结余资金使用效率。
8月2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对医保个人账户及统筹账户资金的计入和使用作出重大调整,以提高结余资金使用效率,解决大部分健康人医保账户资金沉淀,而老弱人群医保资金不足、负担过重,带来的医保整体资金使用低效。
衡量cdmo的指标-回复【衡量CDMO的指标:全面解析生物医药合同研发与生产的关键维度】在当今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中,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作为连接创新药企与工业化生产的桥梁,其运营效率和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因此,如何科学、准确地衡量CDMO企业的综合能力和服务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衡量CDMO的关键指标进行深入剖析。
一、技术研发能力1. 项目成功率:这是评估CDMO技术研发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具体表现为成功完成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以及最终获得药品上市许可的项目比例。
高成功率意味着CDMO企业在工艺开发、优化、放大等方面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 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反映CDMO在创新技术、改良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产权积累。
具备强大技术研发实力的CDMO通常会有较高的专利产出,这也是其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3. 技术平台建设:包括生物制药、化学合成、制剂开发等各种技术平台的完善程度和先进性,是衡量CDMO能否满足不同类型药物开发需求的重要依据。
二、生产能力与质量控制1. 产能利用率与灵活性:产能利用率反映了CDMO实际生产能力与设计生产能力的匹配程度,而灵活性则体现在应对市场变化时快速调整生产计划的能力。
这两者共同构成了评价CDMO生产效率的关键指标。
2. GMP合规性与通过率: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认证是衡量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执行情况的重要标准,CDMO企业应严格遵循GMP要求,并保持高水准的GMP检查通过率。
3. 产品质量稳定性与一致性:产品批次间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以及长期稳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都是评价CDMO生产过程控制能力和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
三、项目管理与客户服务1. 项目周期与按时交付率:从接受订单到完成交付所需的时间,以及按照预定时间表顺利完成项目的比例,能够直观反映出CDMO的项目管理效率和执行力。
[Table_IndustryInfo] 2021年01月29日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医药生物医药行业政策点评集采常态化逐步确立,看好创新及产业链CXO投资要点分析师:杜向阳执业证号:S1250520030002 电话:************邮箱:*************.cn数据来源:聚源数据基础数据[Table_BaseData] 股票家数 322 行业总市值(亿元)74,199.17 流通市值(亿元) 71,384.09行业市盈率TTM 42.34 沪深300市盈率TTM16.4相关研究[Table_Report] 1. 医药行业2020Q4持仓分析:医药仓位有所回落,核心资产持续加强 (2021-01-25) 2. 医药行业周报(1.18-1.22):2021Q1,战略看多医药板块 (2021-01-24) 3. CXO 行业跟踪报告:三维度透视CXO 行业,景气度持续保持高水平 (2021-01-22) 4. 医药行业2020年业绩前瞻:创新及CXO 、药店、疫苗等有望延续高增长 (2021-01-19) 5. 2020年1-12月疫苗批签发:重磅品种持续较快增长 (2021-01-18) 6. 医药行业:第四批集采开标在即,持续看好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 (2021-01-17)● 事件:2021年1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意见》,意见就带量采购总体要求、覆盖范围、采购规则、保障措施、配套政策、运行机制和组织保障七方面进行制度化规定,确保带量采购常态化进行。
● 覆盖范围:应采尽采,生物类似药及中药后续也将纳入集采。
集采重点品种为基本医保目录内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品种,逐步覆盖国内上市的临床必需、质量可靠的药品。
符合原研药加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达到三家就可以列入集采。
确定生物类似药及中药大品种后续将纳入集采。
同时积极探索“孤儿药”、短缺药适宜采购方式,保障供应。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正文目录1行业观点及投资建议 (3)1.1行情回顾:本周医药板块有所回调,在所有板块中排名末游 (3)1.2行业观点和投资建议 (4)2行业重点事件及政策梳理 (5)2.1行业发展相关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53重点公司动态更新 (8)3.1本周重要公司公告 (8)3.2业绩披露情况 (9)4板块行情: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小幅上升,医药北向资金有所下降 (9)4.1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小幅上升溢价率下降 (9)4.2陆港通资金持仓变化:医药北向资金有所下降 (10)5风险提示 (11)图表目录图表1:本周中信医药指数走势 (3)图表2:本周生物医药子板块涨跌幅 (3)图表3:本周中信各大子板块涨跌幅 (3)图表4:两份文件的指导思想对比 (6)图表5:两份文件的任务细则对应情况 (6)图表6:《“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主要任务 (7)图表7:本周重要公司公告 (8)图表8:本周重要公司业绩披露情况 (9)图表9:2010年至今医药板块整体估值溢价率 (10)图表10:2010年至今医药各子行业估值变化情况 (10)图表11:北上资金陆港通持股市值情况(亿元) (11)图表12:北上资金陆港通本周持股市值变化(亿元) (11)图表13:南下资金港股通持股市值情况(亿港币) (11)图表14:南下资金港股通本周持股市值变化(亿港币) (11)1.2 行业观点和投资建议近期观点:我们认为短期仍然可以从边际变化角度去把握行情机会,疫后复苏和医药政策环境缓和,带来的经营层面的实际改善。
我们认为可以去布局:从需求判断出发,经营层面有望大幅改善,且目前估值偏低或合理的标的。
(1)消费医疗服务板块:关注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朝聚眼科、瑞尔集团;(2)类消费品:关注我武生物(脱敏治疗渗透率低,市场容量大)、长春高新(新患数据有望快速提升,估值低)和片仔癀;(3)血制品板块:关注华兰生物、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和博雅生物;(4)上游生命科学:关注奥浦迈、药康生物和百普塞斯;(5)其他:关注山东药玻(药用玻璃龙头)、正海生物(口腔耗材)。
成品药企业ESG评价成品药企业ESG评价概览:要素复杂,差异显著本篇报告聚焦医药行业中成品药研发和制造相关企业,在ESG视角下归纳了成品药行业的核心要素,提出其具有天然性、多样性和政策敏感性。
从ESG评分现状来看,各ESG评价机构对该行业的评分差异化显著,但市场ESG一致评分在行业内的分层测试效果良好,具备一定投资有效性。
ESG评价特点提炼——天然、多样、政策敏感基于中信证券行业分类结果与ESG视角下的企业特征,本报告共定义233家A股成品药企业。
A股“CS医药”中信一级行业下各子行业属性差异巨大,涵盖“CS化学制药”“CS中药生产”“CS生物医药”等二级行业,以及“CS医药流通”“CS医疗器械”“CS医疗服务”等三级行业。
本篇报告视野聚焦于成品药行业,包含“CS化学制剂”“CS中成药”“CS中药饮片”“CS生物医药III”企业,共覆盖223家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1)“CS中药饮片”中4家企业亦主营或兼营中成药,因此进入本次成品药企业ESG覆盖名单;2)“CS生物医药III”中海利生物、生物股份和金河生物三家企业专营兽用药物,因此未进入本次成品药企业ESG覆盖名单。
成品药企业具有ESG天然性、ESG多样性、ESG政策敏感性。
(1)药物作为特殊的商品,具备外部性、道德性和生命相关性等特殊的属性。
其一是外部性,总的来说,药物产生的社会效益高于药企的私人收益;其二是道德性,药物的意义在于治病救人,因此药物的价值不能简单以金钱衡量;其三是生命相关性,药物与生命密切相关,错误使用或质量问题会导致严重后果。
正是因为以上这些性质,所以药物这种特殊的商品天然自带ESG属性。
(2)医药行业兼具制造、消费、科技等多行业的特征。
在科技属性上,新药的研发属于高新技术,成功率低,但带来的回报十分丰厚,因此与科技企业具有类似之处;在制造属性方面,医药企业面临类似于化工企业的污染问题;在消费属性上,药品最终会通过销售终端或医生处方接触病人,其中消费端面向病人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和医药事故,面向医生可能产生营销活动和腐败等。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市场前景分析引言随着仿制药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指仿制药与原研药在质量、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一致性比较评价,是仿制药上市许可的重要评价指标。
本文将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一、当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市场的现状目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法规的逐步完善随着我国仿制药市场的扩大,相关政策和法规也在不断改变和完善。
国家药监局发布一致性评价相关的法规和指导文件,明确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评价要求和流程,为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2. 市场竞争激烈,厂商积极参与评价随着仿制药市场的竞争加剧,厂商们纷纷参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此举也为市场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增加了消费者的福利。
3. 评价结果对仿制药市场的影响逐渐显现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结果对仿制药市场的影响逐渐显现。
一致性评价合格的仿制药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和销售机会,而不合格的仿制药则面临市场淘汰的风险。
这使得品质更有保障的仿制药能够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市场的前景分析根据当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市场的现状,可以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前景:1. 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随着一致性评价制度的逐步完善,仿制药市场将进一步规范和健康发展。
更多的制药企业将积极参与一致性评价,推动市场的扩大。
市场规模的增加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进一步降低药品的成本,提高药品的供给质量。
2.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质量得到保障随着法规的完善和市场的竞争,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质量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合格的仿制药将能够符合原研药的质量标准和疗效要求,使得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这也将进一步提升人们对仿制药的信任度,推动市场的发展。
3. 创新能力将成为市场竞争的新焦点随着仿制药市场的成熟和竞争的加剧,创新能力将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新焦点。
行业周报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规程发布,或将推动进口替代加速生物医药2021年07月25日强于大市(维持)行情走势图相关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生物医药*创新药研发专题系列——ADC:从模仿转型创新之路》2021-07-22《行业周报*生物医药*即将进入中报季,推荐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的标的》2021-07-21《行业周报*生物医药*新政策推动药物创新,关注真正具有临床价值和壁垒的创新企业》2021-07-12 《行业点评*生物医药*临床价值成为关注核心,医药创新门槛提高助推产业升级》2021-07-08《行业周报*生物医药*“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实施方案出台,利好医疗器械与医疗服务》2021-07-04证券分析师叶寅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4100001************y ey****************.cn李颖睿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0090002liy********************.cn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行业观点: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规程发布,或将推动进口替代加速。
7月15日,国家医保局印发了《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规程(试行)》。
该规程的发布,将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基金使用效率,积极稳妥推进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规范DIP的经办管理工作。
规程明确了DIP业务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七项:(一)完善协议管理,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协商谈判机制;(二)按照全国统一的业务和技术标准,加强数据治理,为DIP业务开展提供支撑;(三)实施区域总额预算管理,合理制定DIP支付预算总额;(四)确定统筹地区病种分值和医疗机构等级系数;(五)开展审核及月度预结算,也可按月结算;(六)开展年度清算,计算各定点医疗机构DIP年度清算医保基金支付金额;(七)强化DIP全流程监测,加强考核评价。
第三批集采中标结果出炉证券研究报告所属部门行业公司部 报告类别 行业周报 所属行业医药生物 报告时间 2020/8/22分析师欧阳宇剑证书编号:S1100517020002*********************联系人黄心如证书编号:S1100119110002 *******************川财研究所北京 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28号中海国际中心15楼,100034上海 陆家嘴环路1000号恒生大厦11楼,200120深圳 福田区福华一路6号免税商务大厦32层,518000成都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高新区交子大道177号中海国际中心B 座17楼,610041——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00822)❖ 川财周观点川财医药生物板块本周上涨0.36%,板块在28个一级行业中表现排名第18。
本周医药行业第三批全国集采在上海开标,此轮集采共约200家企业参与投标,包括50多家上市公司。
本轮集采范围较前两批进一步扩大,涉及56个品种,86个品规,二甲双胍、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等常见药在列,市场规模超过500亿。
共有125家企业拟中选,191个产品拟中标,最终,55个品种采购成功。
我们认为医药板块整体仍具支撑,建议关注业绩优异的超跌个股。
行业配置方面,我们继续看好消费逐渐复苏的医疗服务企业、防疫需求旺盛的医疗器械领域、受益于海外供给收缩的血制品领域、以及行业高景气度持续的医药外包优质企业和特色原料药企业,个股方面,建议关注:美年健康(002044)、健康元(600380)、万孚生物(300482)、基蛋生物(603387)、鱼跃医疗(002223)、大博医疗(002901)、凯利泰(300326)、迈克生物(300463)、凯莱英(002821)、泰格医药(300347)、富祥股份(300497)、普洛药业(000739)等。
估值方面,截至8月21日收盘,以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计算,医药行业整体市盈率53.89倍,医药生物相对于整体A 股剔除金融行业的溢价率为86.27%。
硅2023年04月22日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医疗IT行业长线增长可期关注供给端变革下的投资机会主要观点:◆医疗IT千亿级市场,蕴含长期增长潜力。
原因在于:1)医疗信息化建设短期内受政策强指引。
我国2018年底发布的电子病历评级政策正式开启“以评促建”快节奏发展周期;近期虽无类似电子病历这类的强政策,但我们认为“数字中国”主线叠加《“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等多个要点、时点明确的政策,支持力度较为充足,将开启下一轮景气上升周期。
2)长线发展的底层逻辑为老龄化社会下全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我国医疗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医疗信息化是帮助医疗机构实现降本增效提质、提升民众就医体验的必经手段,未来将逐步成为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3)“云数物智移”等前沿技术的发展为医疗信息化带来新的转型机遇,同时医疗信创建设如火如荼,国产化替代需求激增。
4)突发公卫事件暴露行业短板,凸显医疗IT价值。
5)从下游医疗信息化资金投入来看,B端投入有保障、有提升,C端付费意愿加强。
◆供给端形势较差,但仍处于变革之中,为市场所诟病的竞争格局、商业模式、业绩兑现等方面逐步趋好。
1)竞争格局有望趋于优化。
过早先发卡位+地域性导致医疗IT行业高度分散,造成产品标准化差、同质化严重、质量不高,行业整体发展迟滞。
但参考美国经验,我们认为头部大厂具备技术优势(产品化率高,平台化建设能力强,前沿技术储备丰富)和规模优势(客户资源深厚,整体化建设浪潮下承接大额订单的优势显著),将通过内生发展逐步壮大市场份额;同时也可凭借资金优势,收购兼并区域内中小厂商,外延式扩张突破地域限制。
行业竞争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
2)商业模式开始向平台化转型,医疗IT行业仍然以传统的项目制为主,标准化程度普遍不高,毛利率分化严重,但以卫宁健康、创业慧投资评级看好评级变动首次覆盖分析师:分析师XXX分析师:分析师马晨****************执业证书编号:S0200522040001联系电话:************公司地址:厦门市思明区莲前西路2号莲富大厦17楼;康为代表的头部企业上云已成趋势,开启向“解决方案模式→产品模式→平台模式”的转型,积极探索SaaS租赁、平台分润等新盈利模式。
2024年紫杉醇原料药市场发展现状概述紫杉醇(Paclitaxel),又称为紫杉烯醇,是一种来源于紫杉树属植物的生物碱。
它被广泛用作抗癌药物,特别是治疗乳腺癌、卵巢癌和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
在过去的几年中,紫杉醇原料药市场一直在快速发展,受到全球医药行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紫杉醇原料药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紫杉醇原料药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据行业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紫杉醇原料药市场规模达到了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 亿美元。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1.抗癌需求的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癌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抗癌药物市场的发展,其中紫杉醇作为重要的化学原料药之一。
2.新药研发的进展: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紫杉醇在抗癌治疗中的疗效被不断验证和证明,这促使制药公司加大了对紫杉醇原料药的研发和生产投入。
3.新兴市场的发展: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在医药行业中的快速崛起,为紫杉醇原料药市场的扩大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市场主要参与者紫杉醇原料药市场的竞争激烈,涉及到许多国内外制药企业。
以下是市场中主要的参与者:1.多赛尔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多赛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之一,其生产的紫杉醇原料药占据了市场份额的相当大部分。
2.默克集团(Merck Group):默克集团是一家德国制药和化学公司,其在紫杉醇原料药市场也有一定的份额,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备受认可。
3.华北制药集团(North China Pharmaceutical Group):作为中国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华北制药集团在紫杉醇原料药市场上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产品质量和供应能力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市场发展趋势紫杉醇原料药市场在未来几年中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以下是主要的市场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随着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发展,制药公司对紫杉醇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和改进,提高了品质和产量,同时降低了成本,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一)经营情况概况2023年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明显,行业集采竞争加剧,企业承压前所未有。
一年以来公司全面落实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断夯实追进度、稳大盘的信心和基础,把稳增长、调结构、塑格局、推、防风险有机结合,深入实施巩固协同、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精益管理等各项举措,有效应对挑战,全面攻坚克难,实现经营企稳回升,展现了良好的发展韧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59亿元,同比减少7.07%,其中过亿元产品(系列)增至31个,销售规模占比72%。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10.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53亿元,同比增长11.17%。
公司研发投入6.15亿元,同比增长3.41%,占营业收入的4.75%。
(二)经营工作亮点1、加速锻造一体化优势,不断提高竞争力水平优化生产管理体系,强化对子公司药品委托或受托生产的监管,启动数字化采购管理平台。
优化资源布局,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企业间批文、技术、生产线转移,累计50个品种形成产业链一体化。
稳扎稳打推进营销一体化。
推进子企业落实7项重点营销制度建设;完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实现营销全流程线上办公;规范商标使用行为,培育大健康自有品牌;加强集采招标协同,围绕大品种、潜力品种,推进渠道归拢,2023年8个品种(9个品规)成功中标第七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大品种战略持续发力,过亿元产品数量逐年攀升,2023年公司过亿元品种(系列)增至31个。
2、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深入推进科研一体化全面完善科研体系建设,国药现代研究院正式运营,实现临床研究集中管理,探索药学研究一体化管理。
推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改良型新药和高端制剂的布局、加快技术研发进程,公司积极推进缓控释、膜剂、透皮贴剂等多个技术平台建设。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持续发力,与长三角国创中心共建联创中心。
医药生物 / 行业投资策略周报 / 2022.6.20消费医疗带领优质龙头股普涨证券研究报告分析师 张文录SAC 证书编号:S0160517100001 ********************联系人 华挺 *****************联系人 赵千******************相关报告1. 《掘金前列腺癌市场,国产二代AR拮抗剂迎来春天》 2022-06-132. 《 核酸药物行业新闻双周报 》2022-06-093. 《 科创与消费共舞中级别反弹行情 》 2022-06-05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20619核心观点消费医疗板块率先反弹,中报期间将进入稳固估值底和市场底的阶段泛消费医疗包括消费型医疗与服务、疫苗、互联网药店与线下药店、品牌中药和儿童用药等。
4月底,市场对于泛消费医疗二季度业绩的悲观预期已经price in ,估值或见了历史大底。
泛消费型医疗板块较少受到宏观政策影响,而多是因为国内疫情的深入导致需求延后,而不会消失;未来业绩增速预期稳定,估值将先行修复。
随着五月份宏观政策与疫情防控政策的向好,中报将是考验大底成色的阶段。
优质创新药械超跌后或触大底反转,关注全球化、进口替代或国产腾笼换鸟大中型创新药械要重点关注全球一体化,而不只是在国内;小型创新药公司,无论市场是否认可仿创,重点关注投入产出比,是否能收回研发成本,而转向盈利。
国内创新药占比仍然很低,仍需改良型创新。
日本创新药发展历史也是从仿创开始,经过十五年以上的发展,走向原创。
国内创新药发展路径类似日本,可以高举高打,直接全球同步研发;也可以通过仿创积累,享受国内仿制药市场腾笼换鸟的红利。
医疗器械关注进口替代和出海欧美。
医疗器械逻辑与医药类似,或进口替代空间大,或能够出海欧美赚钱。
欧洲由于老龄化带来的医保吃紧,高性价比的中国产品将重点考虑。
投资建议与相关个股消费医疗重点关注华东医药(工业触底回升,医美和合成生物CDMO 高增长)、长春高新(对集采的悲观预期逐渐消化,估值修复)、爱博医疗(研发驱动型公司,OK镜高增长,ICL 带来未来大空间)、欧普康视(集采悲观预期得到修复)、时代天使和正海生物(齿科高成长赛道,后者新增生物活性股等新产品);疫苗关注欧林生物(看好破伤风疫苗的增长空间,金葡菌疫苗或引领全球同类苗);互联网药店与线下药店,四大药房率先反弹,关注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同样受益处方外流,打压平台经济的悲观预期修复,医药电商进入新一轮发展); 品牌中药关注达仁堂(高股权激励预期)、寿仙谷(灵芝孢子粉等省外扩张)和以岭药业(中药创新龙头)。
2024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市场发展现状摘要仿制药是指基于已上市的原研药的药品,经过一定的技术和法规要求,能够与原研药相互替代,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随着仿制药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加,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成为保证仿制药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分析近年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市场的发展现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意义与重要性一致性评价是指对仿制药与原研药之间的质量和疗效进行比较评估。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仿制药的质量和疗效与原研药相当。
一致性评价是评估仿制药与原研药在质量和疗效上的一致性,能够保证仿制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原研药相当,提高患者对仿制药的信任度。
2.促进仿制药市场发展与竞争。
一致性评价可以加强仿制药市场的竞争,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企业竞争力,促进仿制药市场的健康发展。
3.降低患者用药成本。
由于仿制药相对于原研药具有较低的价格,一致性评价有助于扩大仿制药的市场规模,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用药成本。
2. 2024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市场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制度逐渐建立,市场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以下是对目前2024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1.评价机构的建设与完善。
我国建立了国家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协调和管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同时设立了专门的评价机构和实验基地,加强对仿制药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2.评价标准的制定与更新。
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评价指南和技术要求,对仿制药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提高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监督与执法力度的加强。
国家对仿制药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加强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实施力度,保证仿制药市场的规范运作和企业的合规经营。
4.企业参与度的提升。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重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积极参与评价工作,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 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尽管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