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群咬架互相攻击的原因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2.84 KB
- 文档页数:2
健康养殖 2019年10月下猪只打咬的原因及对策杨文东(山东省陵城区滋镇动物卫生监所,山东德州 253514)摘 要:规模化养殖场(户)内猪群常发生的打架撕咬现象,原因多种多样,应对处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若处理不好,则会给猪造成伤害给猪场带来巨大损失。
笔者结合自身临床诊疗经验,总结分析了一下猪爱打架撕咬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猪;打架撕咬;原因;对策1 猪打架撕咬简介随着规模化养猪场建设的不断推进,大栏饲养成为普遍现象,在猪的集中饲养下由于互相争抢食物,争夺地位,环境因素,管理问题,应激因素及疾病等矛盾,常常引发猪只发生打架撕咬。
猪只打咬一般在育肥猪阶段(20~80kg)多发,仔猪阶段也有打咬现象存在,生产母猪及种公猪由于多是单栏饲养不存在打咬问题。
打咬问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没有明显季节性,但是通风不良舍内空气质量差,氨气浓度过高的秋冬季节更容易多发,这主要是氨气长期刺激猪呼吸道粘膜引起异常兴奋有关。
对猪只的打咬如果不及时处理,任之为之很可能会演变成“群战”,这种结果轻则影响猪场的正常生产秩序,重则导致猪群出现伤亡。
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猪只打咬的根本原因,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猪打咬的原因猪打咬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饲料、管理、环境、疾病、应激因素等。
现将主要的几个原因概括如下:2.1 饲料方面的因素主要见于饲料中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饲料或原料发生霉变等,饲料中矿物质或微量元素缺乏容易导致猪群发生异食癖而打咬,饲料霉变容易引发猪群发生霉菌素中毒出现新陈代谢问题引发打咬。
2.2 管理方面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养殖密度过大是主要原因,在育肥猪阶段最为突出。
其次是饲养制度和饲喂方法不当也容易导致打咬,自由采食打咬现象较少,定时定量的打咬现象较多,水嘴数量不足同样容易引发打咬。
最后仔猪出生后没能及时固定乳头,则会导致仔猪因为争抢乳头而打咬。
2.3 环境方面的因素养殖环境差是导致秋冬季节猪只打咬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猪群采食前后的0.5h,由于抢食和大量运动,呼吸加快此时猪舍保温不通风,氨气浓度过高,猪呼吸道粘膜受到强烈刺激导致异常兴奋出现攻击行为。
关于猪咬架的问题
关于猪咬架的问题:
驱虫
小猪30~40日龄,70~80日龄,母猪产前2周都需要驱虫。
体内和体表寄生虫都会导致猪兴奋与烦躁而相互咬架。
环境
环境是不是符合我们说的舒适:不热、不冷;有足够的采食位;有足够的干燥睡眠空间;空气新鲜;光照是否过强。
饲料与饲喂
小猪如果刚刚从自由采食转为分餐饲喂,如果只喂两餐或者三餐,中间间隔过久,也可能因为饥饿而引发撕咬。
疾病
某些病猪被撕咬。
隔离治疗。
除了针对上述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外还可以考虑如下措施:
患处涂黄莲素水,或者全群的尾巴与耳朵都涂;补充维生素;补充食盐饮水;分群;减少照明强度;挂铁链,可以放散其注意力。
猪为什么打架
均衡营养日粮中营养不平衡可诱发该行为的发生。
例如:当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偏低,猪体蛋白质代谢会发生紊乱,并会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其中包括兴奋互咬。
当日粮中铁、铜、钙、镁和食盐等矿物质元素缺乏或比例不当时,会出现惊厥、不耐应激、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等异常表现,同样也会促使互咬和打斗。
优化环境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有害气体、温度、光照强度等。
当猪舍内环境卫生条件差时,加上通风效果不良,有害气体,如氨、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浓度在舍内蓄积过高会引起猪群烦躁,这些应激因素会刺激咬尾的发生。
猪只咬斗的原因及其对策湖南事业部孙灿华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猪场的建立,猪场猪只咬斗现象时有发生,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可引起死亡。
特别是可通过伤口传播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李氏杆菌病等传染病,损失更大。
现将本人多年工作中所见到的猪只咬斗的原因及其对策简述如下,仅供参考:一、猪只咬斗现象发生的原因1.饲养密度过大。
猪只互相接触,发生的冲突机会大,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是发生咬斗现象的诱因。
另外,猪有群序行为,对猪进行分群后,起初会相互撕咬,然后按体质的强弱建立明显的位次关系。
若猪群过大,就难以建立位次,造成相互咬斗频繁。
2.饲料营养不平衡。
使用非全价料或饲料中的营养比例不当,特别是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盐的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
3.应激因素。
如天气异常变化,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舍内氨气及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过大,光照过强,受到各种惊吓等。
4.非自繁自养的猪群居。
有异味也发生咬斗。
同群的猪是靠嗅觉辨别气味,相互熟悉的。
如果育肥不是自繁自养,而是具有不同的来源,在对猪进行分群时,容易发生咬斗。
5.其它因素。
如料槽少或饮水位置不当,饮水器过少,为争食争水,易发生相互咬斗。
体内外有寄生虫如虱、疥螨、蛔虫等,猪皮肤刺痒烦躁,也会咬斗。
有胃溃疡的猪由于胃酸过多,有一种很浓的气味放出来,引起其它猪只围攻而引起咬斗。
二、预防猪只咬斗现象的对策1.饲养密度要适宜。
规模化、集约化养猪要求每头猪:小猪需占有0.25~0.5平方米;中猪需占有0.5~0.75平方米;大猪需占有0.75~1平方米的使用面积,饲养密度不宜过大,饲养群体要合理。
同一栏内饲养的猪体重相差悬殊,体重较小和体弱的猪往往成为被咬的对象。
一旦有一头被咬,会群起而攻之,发展到相互咬耳咬尾。
应把来源、体重、体质、性情和采食习惯等方面近似的猪组群饲养,每组以10~16头为宜。
2.饲料营养要全面。
如果营养缺乏,不仅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导致猪互咬。
因此应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饲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特别是不能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红河县甲寅镇哈尼山寨路途遥远、分散,全镇总人口26953人。
2011年5月底进行统计,全镇生猪存栏共24828头,存栏200头以上的猪场有2个,养殖模式多数以散养形式存在。
猪只互咬即同圈猪只互咬,俗称“猪咬猪”,属于猪的一种应激综合症,在哈尼山寨许多养殖户中经常出现[1]。
环境因素的突然改变会引起猪只不适应造成猪只互咬,轻者猪体出现伤痕,重者耳朵咬烂,尾巴咬断,鲜血淋淋,涂满猪圈,惨不忍睹。
咬伤的猪只如不及时处理,则会因失血过多引起休克死亡,或伤口感染化脓,继发全身败血症,若不及时治疗,多以死亡告终。
1猪只互咬产生的原因引起猪只互咬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一因素或几种因素同时作用都可导致猪只互咬,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2]。
1.1猪的体内外寄生虫疥癣病是猪体外寄生虫病的一种,发病时,猪因为皮肤被叮痒而烦躁不安,继而在圈舍墙壁或凸凹处摩擦导致体躯两侧、耳后、尾部等部位出现渗出物,这些渗出物吸引其他猪从而诱发猪只互咬;体内寄生虫病如猪蛔虫病发病时,猪会攻击同圈猪只,产生混战。
仔猪阶段,其机体新陈代谢非常旺盛,若缺乏钙、磷、铜、铁、锌、锰等微量元素,会使仔猪产生异嗜而发生互咬现象。
1.2营养失衡日粮中精、青、粗饲料比例搭配不当;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物质供给不足,使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的猪出现营养失衡而产生猪只互咬症状。
1.3猪舍所在地的内外环境因素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大,圈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采光不好、天气突变,光照强烈,舍内外脏乱差,这些不适的环境条件使猪处于兴奋状态而烦躁不安也可导致猪只互咬。
另外,仔猪生性活泼好动,互相玩弄耳朵和尾巴,也可导致猪群互咬。
舍外环境噪声太大,猪只神经受到不间断刺激,更会产生此症。
1.4管理方面的因素猪群圈养得过密,为争夺饲料或饮水位置会摩擦、接触产生冲突,从而互相攻击和咬斗;同圈猪中如果体重相差悬殊大,体重大和体壮的必然会咬体重小和体弱的猪;公猪双月以上未去势,因发情爬跨也会发生猪群互咬症。
仔猪打架是怎么回事怎么避免仔猪打架猪是格外群居动物有着非常强的排外和领地意识,一个猪圈里,每个猪睡觉吃饭排泄同一个的地方一般都非常固定,相互不会事到如今,如果其位置出现问题比如换猪舍或者并圈的是猪打架的情况就非常普遍这都是为了位置,其中仔猪也是打架的主力军。
那么仔猪打架是怎么回事?怎么避免幼崽因打架?可以说猪群掐架是很常见于,也是很残酷的。
很多猪友也接触过。
今天和大家聊聊猪群掐架的事情。
一、群殴原因1.密度过大猪属于群居动物,在现代化高密度的之下饲养条件下所,空气质量差,有害气体含量过高,或者粉尘过大,都更易增加猪咬架的几率。
2.个体差异大群体过大、强弱不均,为争出群序,会发生打斗。
仔猪打架是怎么回事?怎么避免肉牛打架?3.饥饿猪群因饥饿、饮水不足、抢食都市型发生争斗。
4.混入陌生猪只由于混入陌生家犬,猪肩头身上的气味与其他猪不一样,而猪的嗅觉又比较灵敏,所以很容易造成班莱班县咬架。
当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之时,温度,湿度,玻璃幕墙等变化较大时,对猪很容易造成精神狂躁从而发生思想咬架。
6.高能高蛋白饲料,添加剂,长期用药等因素如高能高蛋白饲料,高砷日粮,高铜日粮等因素引发的肝肾负担过重,机体中毒,猪推进器上火等因素,服药长期用药造成的消化不良负担过重乃至损害,机体消化道乃至内分泌紊乱等因素,造成的猪精神问题,肝气郁结引发的上火,狂躁不安等等,从而造成猪咬架。
7.饲料原料霉变质、不新鲜由于原材料发霉变质,或者不新鲜,有气味,适口性不好等因素,造成的猪群采食量下滑,不消化,慢性中毒等因素,造成猪吃不饱或者山羊中毒状态下所的代谢问题,从而造成猪咬架。
8.疾病或者外伤大家都知道,猪的嗅觉非常强而有力。
当个别猪发病或者受伤时候,因为气味的不同,会刺激健康猪对伤病猪攻击,其目的是为了收服隐患,保证自身的安全。
尤其是像链球菌,口蹄疫等疾病,很容易频发掐架现象。
二、避免方法通过对整个饲养模式的了解,细致的检查可能出现缺陷的环节,一步步的分析,溯本求源,找到引起这些缺陷的环节,一个个的加以改善,做到空气质量,饮食,饲养,管理,乃至猪更为重要的需求。
养殖场猪咬架为哪般
猪咬架是一个或多个十多个猪主动攻击、啃咬另一个猪,或者是猪人群互相攻击。
造成的原因较为简单,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是被咬猪只有特异气味,例如外来猪和圈猪气味不一样,某一个猪有病发烧放出异味,某一个猪用了某种药或吃了某种有气味食物,某一个猪体表异常等,都会已引起猪只攻击它。
第二是攻击猪反常,如一些外界风险因素引起猪引来的烦燥,神经系统默氏引起的兴奋不安,使用兴奋药量太大等,都会使他主动攻击别的猪只。
上述因素以使被咬猪受伤、或因逃避乱跑惹恼别的猪,都会引起当更多猪的啃咬,直至受重伤死亡。
其他动因如微量元素缺乏、某种营养元素不足、或患寄生虫已引起营养不良、某只猪有乱咬怪癖、等等。
从绵羊的生物特点讲,有竞争采食、竞争为王、占据地盘、驱逐干扰、单调无聊、圈内烦躁、生来怪癖等特性,常啃咬间耳和臂鹿。
会发生后要找出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具体措施。
临时的措施是选用镇静药(如舒乐安定或巴比妥钠等1-2片),或在身上喷酒有苦味东西(如喷煤油、机油、灭蚊蝇药),注意用量,防止中毒。
或在猪栏内放置一些瓦片、皮球、木棍等,分散猪注意力,也可投一些蔬菜让猪啃咬。
顺便说一句,伪黄热病的猪是只脊髓灰质炎啃咬自己,而不是攻击别猪,请注意。
猪咬架恶癖行为的防治的几个策略猪咬架恶癖又称为猪反应激综合征,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猪患咬架,是很多猪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行为恶癖,近年来随着养猪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饲养密度的增大,这种恶癖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随着咬架的发生,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都明显降低。
猪被咬后体表的创伤增加了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机会,尤其会引起腿跛,瘫痪。
另外,猪被咬过的尾巴及全身通常留有伤痕和脓肿,进而影响胴体品质。
1 猪咬架发生的原因在实践和研究中人们发现,咬架多与环境单调、通风不良、温度不合适、饲养面积小、猪舍拥挤、营养缺乏、疫病等因素有关。
国内外大量试验分析认为,能诱发或促使咬架行为发生的因素主要有品种和个体差异、环境、管理、营养和疾病等。
1.1 品种和个体差异一个猪圈内如果饲养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体重差异大的猪,常出现互咬现象,如长白猪和新淮猪生活在一起,因品种和生活特点差异,相互争雄而发生撕咬,个体之间差异大,常出现以大欺小的现象。
1.2 环境因素猪有探究习性,当生活环境单调时,猪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猪摆动着的尾巴吸引。
有学者研究表明,单调环境中的相关应激长期刺激垂体——肾上腺轴,会使肾上腺增大,从而分泌过多的皮质醇,促发动物的应激反应,增加打斗的发生几率。
在我国北方,咬架现象在秋冬交替(10月底至12月初)和冬春交替(2月至4月初)有多发趋势,表明气候的较大变化会使得猪群感觉不适、烦躁咬斗。
在南方,夏季高温闷热会加剧猪群的热应激,引起猪群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导致频繁打斗。
畜牧场周围较大的噪音,猪舍内较强的光线会影响猪群的休息,畜舍中NH3、H2S、CO2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会引起猪群烦躁,这些应激因素也会刺激咬架的发生。
研究表明,寒冷闷热,噪音,强光灯应激因素会增加动物血浆促肾上腺皮质素水平,会导致猪的异嗜。
1.3 管理因素喂料量不足,饲喂时间间隔过长,猪会由于饥饿而互咬。
另外,如果料槽长度不够,有些猪竞争不到料槽位置,就会因饥饿而寻找东西来满足食欲。
猪群咬架互相攻击的原因分析
概述:猪咬架是一个或多个猪主动攻击、啃咬另一个猪,或者是猪群体
互相攻击。造成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猪咬架是一个或多个猪主动攻击、啃咬另一个猪,或者是猪群体互
相攻击。造成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是被咬猪只有特异气味,例如外来猪和圈猪气味不一样,某一个
猪有病发烧放出异味,某一个猪用了某种药或吃了某种有气味食物,某
一个猪体表异常等,都会引起猪只攻击它。
第二是攻击猪反常,如一些外界因素引起猪的烦燥,神经系统有病
引起的兴奋不安,使用兴奋药量太大等,都会使他主动攻击别的猪只。
上述因素使被咬猪受伤、或因躲避乱跑惹恼别的猪,都会引起更多猪的
啃咬,直至受重伤死亡。
其他原因如微量元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不足、或患寄生虫引起营
养不良、某只猪有乱咬怪癖、等等。
从猪的生物特点讲,有竞争采食、竞争为王、占据地盘、驱逐干扰、
单调无聊、圈内烦躁、生来怪癖等特性,常啃咬间耳和臂尾。
发生后要找出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临时的措施是使用
镇静药(如舒乐安定或巴比妥钠等1-2片),或在身上喷酒有气味东西(如
喷煤油、机油、灭蚊蝇药),注意用量,防止中毒。或在猪栏内放置一些
砖块、皮球、木棍等,分散猪注意力,也可投一些蔬菜让猪啃咬。顺便
说一句,伪狂犬病的猪是只啃咬自己,而不是攻击别猪,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