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中水应用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中水回用的经济效益分析作者:张耀冬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24期摘要:水资源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缺水与水污染问题一直倍受普遍关注。
中水作为城市开源的新举措,在国内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对中水回用作了简要介绍,侧重分析了中水回用系统的经济效益,并对我国的中水回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资源;中水回用;经济效益1 引言我国是一个缺水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缺水问题就日益突出。
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国的用水量尤其是工业用水量剧烈增加,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和水体,造成水资源量上的不足以及质上的恶化。
城市水危机直接影响到民生和国民经济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一部分缺水城市开始把目光转向城市第二水源——中水。
2 中水定义及来源2.1 中水定义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过物理处理、物理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
因其标准低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所以称为中水。
2.2 中水来源中水来源应根据城市排放的污废水的水质、水量、排水状况和中水回用的水质、水量确定。
一般取自建筑物内部的生活污水、生活废水、冷却水和其他可利用的水源,有的城市将建筑屋面雨水作为中水水源的补充。
3 中水系统的经济效益中水回用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主要是因为中水具有经济可行性,政策可行性以及技术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上,用水单位降低生产成本,节省水费,使用中水极大的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的利用,从而可以促成中水回用的推广。
技术可行性上,中水回用的技术在国内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从中水处理工艺到管网敷设等一系列的角度已经完全可以应用。
政策可行性上,目前国家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对中水回用更加重视,这无疑为中水回用的推广提供了政策的扶持。
3.1 以某住宅小区为例分析中水系统的经济效益3.1.1 影响住宅小区中水回用系统经济成本的因素中水技术在国内成熟已久,但其推广范围却相对缓慢,探其原因还是中水回用的成本高低问题。
中水回用概述“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
中水回用技术系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中水处理方式中水因用途不同有两种处理方式1.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饮用水的标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这种处理方式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但投资高,工艺复杂;2.另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标准,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便器的冲洗,地面、汽车清洗,绿化浇洒,消防,工业普通用水等,这是通常的中水处理方式。
按处理方法,中水处理工艺一般分为 3 种类型:1.物理处理法:膜滤法,适用于水质变化大的情况。
采用这种流程的特点是:装置紧凑,容易操作,以及受负荷变动的影响小。
膜滤法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离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着滤膜表面流动,溶液中溶剂和低分子量物质、无机离子从高压侧透过滤膜进入低压侧,并作为滤液而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质、胶体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滤膜截留,溶液被浓缩并以浓缩形式排出。
2.物理化学法:适用于污水水质变化较大的情况。
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砂滤、活性炭吸附、浮选、混凝沉淀等。
这种流程的特点是:采用中空纤维超滤器进行处理,技术先进,结构紧凑,占地少,系统间歇运行,管理简单。
3.生物处理法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
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生物处理方法。
或是单独使用,或是几种生物处理方法组合使用,如接触氧化+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 活性炭吸附;转盘十砂滤等流程。
这种流程具有适应水力负荷变动能力强、产生污泥量少、维护管理容易等优点。
当前,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过度地、毫无节制地开发水资源的同时,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原本具有良好水质的新鲜水供应受到限制;其次,待开发的新鲜水源离集中供水点距离较远,一次性投资费用高昂,这样一些缺水地区无力扩大供水能力。
简介再生水也是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水,一般为二级处理,具有不受气候影响、不与临北京再生水利用近地区争水、就地可取、稳定可靠、保证率高等优点。
再生水即所谓“中水”,是沿用了日本的叫法,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再生水的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故名“中水”.再生水虽不能饮用,但它可以用于一些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冲洗厕所、冲洗汽车、喷洒道路、绿化等。
再生水工程技术可以认为是一种介于建筑物生活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之间的杂用供水技术。
再生水的水质指标低于城市给水中饮用水水质指标,但高于污染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的排放标准。
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减轻水体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再生水合理回用既能减少水环境污染,又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污水的再生利用和资源化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水问题的必选。
[编辑本段]利用的可行性污水再生利用的优势中水,也称再生水,它的水质介于污水和自来水之间,是城市污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可用于城市景观和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日益显得重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与开发其他水源相比具有优势。
首先城市污水数量巨大、稳定、不受气候条件和其它自然条件的限制,并且可以再生利用。
污水作为再生利用水再生水源与污水的产生基础上可以同步发生,就是说只要城市污水产生,就有可靠的再生水源。
同时,污水处理厂就是再生水源地,与城市再生水用户相对距离近供水方便。
污水的再生利用规模灵活,既可集中在城市边缘建设大型再生水厂,也可以在各个居民小区、公共建筑内建设小型再生水厂或一体化处理设备,其规模可大可小,因地制宜。
技术可行性在技术方面,再生水在城市中的利用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目前的水处理技术可以将污水处理到人们所需要的水质标准。
中水回用的技术研究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中水回用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中水可替代自来水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城市景观、市政绿化、生活杂用、地下水回灌和补充地表水等,已成为解决当今水资源缺乏的重要途径。
结合国内外中水回用现状,并根据中水系统的特点,就中水水源、水质要求和处理技术分别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对中水回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1、绪论1.1、研究的背景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现象更为严重。
目前,由于水资源不足,已使得许多工业建设项目无法安排。
2000年全国总需水量6.00×1011m3,相应的供水能力为5.22×1011m3,总缺水量7.88×1010m3。
进入21世纪,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据预测,2015年全国总供水量为6.20×1011~6.50×1011m3,总需水量将达7.30×1011m3,供需缺口近1.00×1011m3,2030年全国总需水量将达1.00×1012m3,全国将缺水4.00×1011~4.50×1011m3。
因此,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新水源已是当务之急。
与水资源危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国每年排污水高达3.60×1010m3,大量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泊、海域,流经42个大、中城市的44条河流中的90%以上被污染,全国饮用水源仅30%符合卫生标准,有的城市水源遭严重污染,影响日常生活。
一方面城市缺水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大量的城市污水白白流失,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和城市供水几乎相等的城市污水,只有0.1%的污染物质,比海水3.5%少得多,其余绝大部分是可再用的清水。
水在自然界中是唯一不可取代的,也是唯一可以重复利用而不变质的资源。
城市污水就近而得易于收集,再生处理比海水淡化成本低,处理技术也比较成熟,基建投资比远距离引水经济得多,当今世界各国解决缺水问题时,城市污水被选为可靠的第二水源。
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应用研究及其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刘武义一、我国的水资源及污水处理现状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其中华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小于400m3,已属于严重缺水地区。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十二个国家之一。
我国目前工业污水的再生回用率仅为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市政污水的回用率更低。
我国万元GDP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是美国的8倍,德国的11倍。
水资源的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中国目前水资源浪费及污染现象相当严重,据统计,工业废水在2000年的排放量为194亿立方米,生活污水2000年的排放量为221亿立方米,按照这种速度,中国的水资源将在73年后被用尽,而如果水资源利用不加强管理、污水又得不到很好的处理与管理,进而污染到地下水,那么这个时间将会更短。
目前,我国的水环境污染已经到了“有河皆枯,有水皆污”的地步,其治理任务刻不容缓。
表1是对国内近年污水排放量的统计数据及2010年的预测数据。
表 1 国内近年污水排放量统计废水量污水排放量城市污水年度亿立方米亿立方米20004152212001428.4227.72002439.5 232.32003460.0247.62004482.4261.32005524.5281.42006536.8296.62010640—据统计,我国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已经受污染的约占82.3%;全国设立有监测系统的1200条河流中,已有850条受到污染;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达不到安全饮用水源的标准,已基本丧失直接使用得功能;沿海水体发生赤潮和富营养化现象增多。
因此,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24.5亿吨,比上年增加8.7%。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3.1亿吨,比上年增加10.0%。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81.4亿吨,比上年增加7.7%。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23-0203-02中水回用技术及其存在问题探讨收稿日期:2010-04-22作者简介:杨承鸿(1975-),男,工程师,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2杨承鸿摘 要:阐述了国内外中水回用发展状况,从中水回用的意义入手,对中水回用技术作了分析,探讨了处理成本和规模效益两个制约中水回用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为城市中水回用系统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中水回用,水资源,城市污水,处理成本,规模效益中图分类号:T U991.57文献标识码:A 水资源匮乏是我国资源危机中面临的严峻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集约化的快速迅猛发展,给我国水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未来水环境的恶化和水资源的短缺,将会引起许多环境问题,这必将制约地区经济的有效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各个地区不同程度的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来缓解城市水资源的危机[1-3]。
中水回用是以回收城市污水为主要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充分循环利用。
因此,中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了协调城市水环境和水资源的根本措施[4,5]。
1 国内外中水回用发展状况1.1 国外中水回用发展状况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许多国家对城市中水回用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建立了中水回用工程,这些工程通常是将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经进一步处理后回用于农田灌溉、市政杂用、工业用水、地下水回灌、饮用等。
1)日本。
日本污水回用用途包括工业用水、河道景观用水、农灌用水、市政杂用及冲厕等,其比例大致为:41%用于工业用水、32%用于河道景观用水、12.5%用于农灌、8%用于市政杂用及冲厕等。
2)以色列。
以色列几乎全部的生活污水和72%的城市污水得到了回收利用,目前报道已有200多个污水回用工程,规模最大的为27×104m 3/d ,最小为27m 3/d 。
处理后的中水中,42%用于农灌,30%用于地下水回灌,剩余中水用于工业及市政杂用。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环境保护行业污水单位:姓名:时间:关于中水回用的思考摘要:水资源问题日益加剧,寻求缓解水资源的紧缺问题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面临的重要任务。
中水回用技术日趋成熟,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从中水的概念,国内外中水回用的情况以及中水回用的主要推广地点和处理工艺等方面阐述了对中水回用的思考,并且针对目前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水中水回用水资源引言:2012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这是继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国务院对实行该制度做出的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资源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水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
我市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用水量持续增长,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2013年5月,承德市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及“中共承德市委、承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和要求,决定在全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
在承市政字[2013]73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到“十二五”末,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0.55亿立方米以内,其中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在5.5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与现状相比降低33.35%,达到33m3/万元;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9;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8. 6%。
到2020年全面建立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基本形成,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水环境质量和重点地区水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中水处理中应用摘要:曝气生物滤池的中水回用技术,目的是找到一个更适合处理生活污水的技术。
本文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及影响因素,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水回用硝化性能反硝化水资源短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资源问题,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水危机,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采取了一些措施,总的来说即为“开源节流”。
在解决水危机的各种措施中,城市污水回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国内外研究现状日本早在1962年开始回用污水,70年代已初具规模。
美国也是世界上采用污水再生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7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随后即开始回用污水。
除日本、美国外,俄罗斯、西欧各国、以色列、印度、南非和纳米比亚等国的污水回用事业也很普遍。
我国《污水回用设计规范》已颁布实施,目前全国已有十大大型城市污水回用工程正在建设中。
预测2010年我国能实现处理污水回用率60%以上,这样可以稳定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到2020年,全国城市污水回用率预测可提高到55%以上,则我国将可持续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矛盾10~15年。
2 污水回用技术[1,2]当今,在技术上实现污水回用已没有问题。
选择污水再生与回用工艺目标是寻找先进、科学、经济有效的水处理工艺组合,以能够满足污水回用所需要的水质要求,即意味着把技术上最可行的和成本上最经济的水处理技术应用到污水回用深度处理工艺中。
采用传统处理方法对二级出水进行处理对氨氮去除效果较差;膜技术技术效果明显,但投资与运行费用偏高;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工艺,由于具有除去SS、COD、BOD以及硝化、脱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质)的作用,曝气生物滤池体现出处理负荷高、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省等特点,作为三级处理方法,被广泛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中。
3 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及影响因素[3-8]3.1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原水经过机械格栅进入调节池,经水泵提升进入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入曝气生物滤池。
国内外中水应用情况
当今世界各国解决缺水问题时,中水回用首选为可靠且重复利用的第二水源,而且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再生回用的途径有十几种,主要是农业灌溉、工业和生活回用及市政杂用、地下水回灌、补充地表水等。
在国外中水回用历史很长,规模也很大,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些发达国家在经历了高度工业化发展过程的同时,深切感受到水资源的宝责,逐步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促使中水得到合理的利用。
1.国外的应用情况
中水回用在国外已实施很久,回用规模很大,已显示出明显的经济效益。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为克服水资源困难,把城市污水开辟为笫二淡水资源。
美国是世界上采用污水再生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污水处理厂建设,1979年美国有357个城市回用污水,有污水回用点536项,涉及城市回用、农业回用、娱乐回用、环境回用、工业回用等方面。
全国城市污水回用总量约为9.4x108m3/a,其中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2%,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31.5%,5%用于地下回灌,1.5%用于娱乐、渔业等。
日本因国土狭小,人口众多,水资源主要靠河流,流量具有时间变动性,其水资源严重缺乏,除不得不实行定量供水外,只能中水回用。
日本从1962年就开始回用的实践,促进了当时的工业复兴,处理后的水直接回用于城市给水、生活卫生杂用和工业用水。
1991年有876个公共污水处理厂在运行,其中有4个处理厂的中水得到回用,其中工业用水占41%、农业灌溉占13%、环境用水占32%、非饮用水占8%、季节性清雪占4%。
日本的双管供水系统比较普遍,东京将污水厂的深度处理水回用于一条干涸的小溪,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日本的环保部门对二级处理出水提出了脱氮除磷要求,水质更好,可回用于河流,作为景观用水,美化环境。
以色列是严重缺水国家,其农业灌溉技术高度发展,到1987年,仝国有210个市政回用工程,100%生活污水和72%的城市污水回用,回用方式有小型社区就地回用、大中城市的区级回用,可用于农业、工业和饮用水。
全部污水的90%收集排放、80%经过处理,有60%~65%处理后的污水回用,以色列的工业布局也考虑了环境保护和污水再利用,降低了处理的成本,使用也很方便。
进行深度处理后建地下水库,进入国家总水资源调配网,由国家统一调控使用。
除日本、美国、以色列外,俄罗斯、西欧各国、印度、南非和纳米比亚的污水回用技术也很普遍,南非和纳米比亚等国甚至建起了饮用再生水制造工厂。
中国台湾地区的污水回用也有报道,台北市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污水回用设施建设,有四座污水处理厂不同程度地将深度处理后的污水回用于工业生产和厂内用水。
印度孟买已有7座商业大楼用中水做空调冷却水的补充水,水量达150~250m3/d。
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伯利恒钢铁厂每天将4x105m3污水回用于生产工艺及冷却系统,回用水量最高达76x104m3/d;加利福尼亚州的唐特拉斯塔污水处理厂,回用水量为1.14 x104m3/d,送至旧金山南部作工业用水;洛杉矶将
20x104m3/d的城市污水经三级处理回用于工业。
加州的南太和湖污水厂和奥伦奇21世纪
水厂是世界闻名的深度处理厂,处理流程长,处理水质很高;佛罗里达州的圣彼得斯堡,1978年开始将再生水回用于生活杂用水,目前已能够向7 000多户家庭提供再生水;圣
迭戈市每天有18.5x104m3再生水作为饮用水。
前苏联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污水回用量很大。
中水回用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少国家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战略性对策,在国外已有丰富的经验,满足或郎分满足了由于水资源缺乏限制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需要,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我国中水回用的情况
我国淡水资源很匮乏,排水设施和管理很不完善,但已认识到中水回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合理地利用中水资源,不仅可缓解全球性的供水不足,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近十多年来,城市中水回用的重点,一直集中在占有较大比重的工业废水上,经过多年努力,工业废水回用率已达70%以上,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环境惫识的不断提高,中水回用逐渐扩展到缺水城市的许多行业。
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城市严重缺水,城市水荒的加剧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对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视。
在专家们倡导和参与下,青岛在1932年就将中水作为市政和其他杂用水,以缓解淡水资源的危机。
北京也在1984年进行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建设,198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第56号文件明确规定:今后凡新建建筑而积2x104m2以上的旅馆、饭店、公寓及建筑面积3x104m2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文化、体育等建筑,应配套建设中水设施并应与主体建筑工稈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之后,许多城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布了类似的政府令或其他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法规等,推广节约用水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鼓励实行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和废水回收利用。
如1994年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以第50号政府令的形式发布了《石家庄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全国各地都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要求制定了本省的碧水蓝夭绿地计划,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废水回用的课题被列入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投入相当可观的人力物力,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取得了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废水回用的成套技术与应用。
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不同回用对象的水质指标。
②不同回用用途的废水再生工艺路线与相应单元处理技术。
③再生水用户的用水技术,
④不同工程长年运行的经验总结。
⑤废水回用的技术经济分析与政府贯彻的技术经济政策。
⑥污水回用设计规范。
⑦已进入工程上大规模应用推广阶段。
目前不提倡用作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和饮用水。
科技人员经过近20年的实验研究和应用开发,已经在回用技术上取得突破,并对人们的观念意识产生重大影响。
废水回用已被国家作为一条基本政策加以肯定,规定城市污水应作为优先开发水源,在水未被充分利用之前,禁止随意排放,各地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必须将处理与回用结合起来,目前我国已有几十个城市在建设污水回用工程,其工程规模之大,回用之广,在国外也不多见,足以影响到城市环境和供水状况。
我国政府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要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的要求,努力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大力推广和运用节能、节材、节水、降耗技术,坚决执行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明确指出: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保护城市水源和防治城市水污染纳人城市建设规划,建设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网,有计划地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加强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冶。
囯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远规划强调,城市综合整治要继续执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综合整治”的方针,计划中规定:重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坚持开展人工降雨,污水处理回用,海水淡化;多渠道开源,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实施工业污染防抬和生活污染防治、交通污染防治并重的原则。
在“十五”规划初步安排中,国家要求城市污水处理量的10%作进一步处理后回用,建立中水道。
就一个城市而言,除了全市的中水道外,市内各区和有些大型公共建筑亦有中水回用的途径,这样可组成大、中、小的中水道系统,配套建设中水道设施并应与土体建筑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我国有关部门规划,几年内全国城市污水回用处理率要达到25%,污水冉生利用率要达到10%,届时污水回用将为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做出重要贡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工业废水回用率的提髙,生活污水占城市污水的比率巳由过去的30%提高到40%以上,部分经济发达城市已接近60%,而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足20%。
今后15年,我国人口将以每年1200万~13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几亿农民从农业生产转向非农业生产,城市数量在2310年将超过1000座,基本实现城市化。
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多,城市密度的加大,生活污水排放量将从1992年的180x108t增加到2010年的560x108t因而,生活污水的回用问题已摆在我们而前。
生活污水最大:&相对稳定,易于收集,再生成本低,处理技术也比较成熟。
尤其是城市供水水价持续上涨,小区污水经过适当处理后.用于小区绿化、厕所坐便器冲洗、洗车和清涪等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