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大师(土建部分77个)
- 格式:doc
- 大小:757.00 KB
- 文档页数:79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土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特进行本次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内容1. 施工现场安全要求(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佩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具。
(2)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3)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及时清理施工垃圾,防止滑倒、绊倒事故的发生。
2. 施工人员安全要求(1)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取得有效上岗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2)学徒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工作,严禁无证上岗。
(3)施工人员应熟悉本岗位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3.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要求(1)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2)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操作资格。
(3)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靠近。
4. 土建基础施工安全要求(1)基坑支护: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护,确保基坑安全。
(2)地下管线: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提前探明地下管线情况,防止损坏地下管线。
(3)地基处理:地基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地基承载力。
(4)桩基础施工:桩基础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桩位偏差,确保桩基质量。
(5)模板工程:模板工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模板的稳定性。
(6)钢筋工程:钢筋绑扎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5. 防火、防爆、防毒、防尘、防雷、防汛等安全要求(1)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
(2)易燃易爆物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使用。
(3)施工现场应加强防尘、防毒措施,确保施工人员身体健康。
(4)雷雨天气,严禁露天作业,防止雷击事故发生。
(5)防汛期间,加强施工现场排水,防止水患事故发生。
三、交底程序1. 施工单位组织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会议。
2.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 施工人员认真听取安全技术交底,提出疑问,及时解决。
技术交底记录交底编工程名称号工序名交底部位基础开挖土方开挖称交底内容:一、土方开挖质量要求1、主控项目(1)标高的允许偏差 ( 单位: mm):桩基、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值 +O、-50 。
(2)长度、宽度 ( 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 允许偏差值 ( 单位: mm):桩基、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值 +200、-50 。
(3)边坡:不少于 1:0.5 ,现场特殊情况另行决定。
2、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 ( 单位: mm):桩基、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值 20。
(2)基底土性:挖至设计要求的持力层。
二、工艺流程土方开挖的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验线开挖修槽验槽三、操作工艺本工程采用机械开挖:1、机械开挖时,要配合少量人工清土,将机械挖不到的地方运到机械作业半径内,由机械运走。
机械开挖在接近槽底时,用水准仪控制标高,预留20 一 30cm土层人工开挖,以防止超挖。
2、开挖到距槽底50cm以内后,测量人员抄出距槽底50cm的水平标志线,然后在槽帮上或基坑底部钉上小木橛,清理底部土层时用它们来控制标高。
根据轴线及基础轮廓检验基槽尺寸,修整边坡和基底。
3、修槽完毕后,应由设计、监理、勘察及质监站等单位人员验槽。
对不符合要求的软弱土层等情况作出处理记录,处理后符合要求,参加各方签证隐蔽工程记录。
4、雨季施工时,要加强对边坡的保护。
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同时在坑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人。
5、注意事项(1)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尺寸,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要考虑工作面的增加宽度,并在开挖过程中试打钎,避免大面积的二次开挖。
施工时尽力避免基底超挖,个别超挖的地方经设计单位出方案可用级配砂石回填。
(2)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3)开挖基坑时,有场地条件的,一次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多余土方运到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4)土方开挖时,要注意保护标准定位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
(5)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帮和坡度,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方,必要时应加以保护。
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
土建技术交底(同名23379)舞阳县辛安镇中心社区A区1#楼(一级交底)施工技术交底漯河市富地诚达建筑安装工程公司2013年10月15日一、主要施工顺序本工程总的施工顺序为:基础→主体→楼地面→装饰→安装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应严格遵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安装,先结构后装饰的原则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执行,各分项工程的偏差应在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二、质量标准和要求本工程的工程质量等级按合同要求为合格工程,为了确保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确保管理人员持证上岗,人员到位,建筑材料要选用合格的产品。
建筑材料进场后要按照平面图进行产品标识。
并向监理单位代表进行材料报验工作,材料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坚持先交底,后施工的原则。
同时质检员要加大检查力度、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措施。
并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砼、砂浆实行过磅制度,对各分项(部)工程的成品保护措施应在三级技术交底内注明。
三、工期为了控制施工工期,要切实制订工期保证措施,制定周全、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每月报本工程下月生产计划,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保证措施和施工进度计划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保证材料及时,并做好劳动力调配要求,要求各工种配合密切,工序衔接合理,作好各工种的交叉作业,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四、检查验收制度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三检”制度,各分项工程在项目部自检合格后,报公司检查,分项工程实行停检制度。
停检点包括:基槽验收、各分项工程、地基基础分部、主体分部质量评定、卫生间和屋面蓄水试验以及水电安装工程中的各项试验。
一、交底方交底单位:[总包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姓名]安全员:[安全员姓名]二、接受交底方接受单位:[分包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姓名]安全员:[安全员姓名]三、交底时间[年]年[月]月[日]日 [时]时四、交底地点[总包单位名称]项目施工现场五、交底内容1.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工程名称](2)工程地点:[工程地点](3)工程规模:[工程规模](4)工程结构类型:[工程结构类型]2. 安全生产方针(1)指导思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工作目标:确保施工生产安全,实现零事故、零伤害3. 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层层落实安全责任(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3)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安全技术(4)安全防护措施: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4.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布置: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场地安全(2)施工机械设备:严格执行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3)施工用电:严格执行施工用电规程,确保施工用电安全(4)施工材料:合理堆放施工材料,防止材料坠落伤人5. 主要施工部位安全技术交底(1)土方开挖:严格执行土方开挖规程,确保施工安全(2)基础施工:确保基础施工质量,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3)主体结构施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确保主体结构安全(4)装饰装修施工:确保装饰装修质量,防止因施工质量问题造成安全事故6. 隐患排查与治理(1)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2)对排查出的隐患,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3)对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到位7. 应急救援(1)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组织、职责和程序(2)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3)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六、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确保自身安全2.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停止作业,并向项目负责人报告3.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等4. 施工现场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违章作业5. 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持施工现场整洁,防止因现场管理不善导致安全事故七、交底签字交底方:项目负责人:(签字)安全员:(签字)接受方:项目负责人:(签字)安全员:(签字)八、附件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 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4. 隐患排查治理记录5. 应急救援预案注:本范本仅供参考,具体交底内容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调整。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土建技术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It promotes the progress of enterprise work and promotes economic efficiency.土建技术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标准版)交底内容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3.施工区域设置彩钢板维护,施工期间安全员必须在现场进行监护,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4.施工人员必须经建设单位、项目部、班组三级教育,并留下记录。
5.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经过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后,方准独立操作。
6.在正式作业前针对作业条件的变化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不但口头讲解,同时应有书面交底卡,并履新签字手续。
对此项工作要严肃认真的进行,严禁流于形式。
7.2#AFT支架地面标高相对于应风机房零米标高(1113.20米)为-0.30米,自然地坪平均高程按现场实测。
基底开挖标高为标高-2.1m,边坡放坡系数为1:0.75。
8.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学习测量规范,充分掌握现场条件,对各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应仔细校对。
9.地基选用天然地基,地基持力层选用C30混凝土垫层,超挖部分采用C15素混凝土回填至基础底标高。
10.机械挖至最后一步时,测量人员随即放出基底边坡线,开始由人工挖除30cm预留土体,用尺量好50cm标准尺杆,随时校核基底标高。
并在清理好的基底上放好槽边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升压站土建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现将升压站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交底。
二、交底对象1. 施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2. 施工班组长、安全员;3. 从事升压站土建施工的相关人员。
三、交底内容1. 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危险区域;(2)施工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尘口罩等;(3)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通道应保持畅通;(4)施工现场应设置消防设施,并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5)施工现场应设立临时用电设施,并严格执行用电安全规程。
2. 土建施工安全措施(1)地基处理:确保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应监测地基沉降情况;(2)基础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确保基础施工质量;(3)主体结构施工:加强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检查,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稳定可靠;(4)钢筋工程:钢筋绑扎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钢筋位置准确;(5)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浇筑应均匀、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6)防水工程:防水层施工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防水效果;(7)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防护措施,防止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发生。
3. 特殊作业安全措施(1)高空作业: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设置安全防护网,防止坠落;(2)爆破作业:严格按照爆破作业规程进行,确保爆破安全;(3)起重作业:起重机械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4)电气作业:电气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绝缘处理,确保电气安全;(5)焊接作业:焊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
四、交底要求1. 施工单位应将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作为施工方案的一部分,认真执行;2.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3.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4.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