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历史故事竞赛
- 格式:ppt
- 大小:3.72 MB
- 文档页数:28
第1篇成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智慧。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我校决定举办成语故事比赛。
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的1. 激发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4.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班级凝聚力。
三、活动主题成语故事比赛四、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至2022年11月15日五、活动对象我校全体学生六、活动形式1. 初赛:各班选拔参赛选手,每班推荐3名选手参加校级比赛。
2. 复赛:各班参赛选手进行成语故事演讲,评选出前10名进入决赛。
3. 决赛:前10名选手进行成语故事演讲,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七、活动流程1. 初赛阶段(1)各班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进行成语故事比赛,选拔参赛选手。
(2)各班参赛选手准备成语故事演讲稿,要求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演讲时间控制在3-5分钟。
(3)各班班主任组织评委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分,评选出本班前3名选手。
2. 复赛阶段(1)各班前3名选手参加校级复赛。
(2)评委根据选手的演讲内容、语言表达、形象展示等方面进行评分。
(3)评选出前10名选手进入决赛。
3. 决赛阶段(1)前10名选手进行成语故事演讲,评委根据选手的演讲内容、语言表达、形象展示等方面进行评分。
(2)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八、活动奖品1. 一等奖:1名,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2. 二等奖:2名,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3. 三等奖:3名,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4. 优秀奖:4名,颁发荣誉证书。
九、活动宣传1.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成语故事比赛活动。
2. 邀请校领导、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担任评委。
3. 邀请优秀学生代表参加比赛,提高比赛的影响力。
历史成语典故知识竞赛试题(分值:100分,时间:40分钟。
)班级 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 评分________________一、把与成语有关的一个历史人物填在括号里(一个3分共75 分)。
1、多多益善()2、围魏救赵()3、退避三舍()4、毛遂自荐()5、负荆请罪() 6 、纸上谈兵()7、一鼓作气()8 、讳疾忌医()9、卧薪尝胆()10、约法三章()11、一字千金()12、高山流水()13、指鹿为马()14、焚书坑儒()15、穷图匕见()16、悬梁刺股()17、四面楚歌()18、背水一战()19、三顾茅庐()20、精忠报国()21、七步成诗()22、单刀赴会()23、望梅止渴()24、无颜见江东父老()2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二、以下故事叙述的是哪一个成语,把它填在括号里(一个5分,共15分)。
故事1:蔺相如到了秦国,把和氏璧献给了秦王,秦王看到玉璧,认为果真是名不虚传,非常高兴,将玉璧传给左右嫔妃大臣观看,众人皆呼万岁。
蔺相如见秦王根本无意割城给赵国,就走上前去说:“璧上有点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看。
”秦王将璧递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持璧而立,大怒道:“大王您想得此璧,派人送信给赵王。
赵王召集群臣商议时,群臣们认为秦国依势欺人,拿15 座城换玉璧只不过是一种空话。
可我认为百姓之间交往都不会欺骗,何况秦国是一个大国呢!况且因一璧而得罪秦国,实在不值。
赵王采纳了我的建议,为了表示对秦国的尊重,赵王还斋戎五日后,才派我将璧送给您。
可大王您在召见我时无礼傲慢,还将璧传给众人看,这是在戏弄我和赵国。
我看大王您根本无意割城易璧,就取回此璧。
您若再逼我献出玉璧,我的头就和这玉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蔺相如说罢,高举玉璧,做出撞击柱子的样子。
秦王惟恐玉璧被撞碎,连忙道歉,并召人拿来地图,指出给赵王割去15 座城。
蔺相如看出这不过是秦王的缓兵之计,就对秦王说:“赵王派我送璧之前曾斋戒五日,现在大王您也应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这样我才会献出玉壁来。
七年级历史科第四单元成语历史故事竞赛课时讲学稿讲学时间:月日执笔者:审核者:科任:【学习目标】学会查阅工具书和收集历史资料的方法。
充分阅读所收集到的成语典故,提取有关重要历史人物、事件等的有效信息,丰富历史知识,深化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
通过成语掌故的收集整理,培养正确处理资料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
【重点】培养有序竞争和团队协作精神,认识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形成积极进取、沉着机智的良好品质。
【难点】通过对成语掌故的理解体会,增长人生阅历,提高审美情趣和生活智慧。
教学准备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和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成语,并能够领会这些成语的意思,也能较熟练地运用于语言的表达和书写中。
教法学习过程二次备课一、【前测(复习导入)】(课前检查)(3-5分钟)二、【目标展示,明确目标】学会查阅工具书和收集历史资料的方法。
充分阅读所收集到的成语典故,提取有关重要历史人物、事件等的有效信息,丰富历史知识,深化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
通过成语掌故的收集整理,培养正确处理资料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
三、【讲授新课】(约20分钟)一、收集整理历史故事和成语掌故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明确活动意义和流程指出历史故事和成语掌故的积累、理解和运用的重要意义,明确活动的主要流程:收集整理历史故事和成语掌故——成立竞赛组织,做好赛前准备——开展竞赛活动——总结评价明确活动意义,了解活动流程,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收集历史故事和成语掌故1.指导学生分组,分四个小组进行资料的收集。
2.对资料收集工作进行方法的指导和内容的要求通过图书查找和网络搜寻等方式自主、合作收集历史故事和成语掌故,尽可能多地收集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成语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理解历史故事和成语掌故的含义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故事和成语掌故,正确理解其含义,要求能讲述一些重要的成语故事熟悉所收集到成语,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做到能较熟练地讲述有关的历史故事,在小组内交流学习的体会整理归类与成果展示指导学生按时期、人物、战争、含义异同等各种类别对成语故事进行整理归类,并通过多种方式展示活动成果分类汇总所收集到的历史故事和成语掌故,通过黑板报、电子班刊、故事会等形式展现活动成果小结评价评价第一阶段学生活动情况,充分肯定学生活动超过,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下一阶段活动各小组汇报活动情况及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相互学习借鉴,充实提高二、竞赛试题设计说明1、试题来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试题由试题组根据学生收集整理的历史故事和成语掌故编演,教师审阅提出修改意见,也可设计部分试题供学生参考。
成语历史故事竞赛成语历史故事竞赛〖活动目标〗通过搜集成语历史故事素材,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及写作能力;利用所学相关知识正确理解成语典故;培养合作精神,认识到交流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1熟悉本内容,利用余时间查阅成语词典和相关的普及型历史读物,从中收集与中提到的人物、事和历史现象有关的成语故事。
包括中提到的或者隐含的成语。
2选出裁判,制定相应的规则。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按历史阶段分小组收集成语历史故事,交给裁判,作为比赛的主要范围。
并公布给全体同学。
3把收集上的成语汇编成题并编号,按照要求分成笔试部分和抢答部分,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
〖活动过程〗1首先由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介绍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成语和典故,这些都是我国语言化的精华,它们往往都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颖的智慧。
熟悉这些成语历史知识,了解他们的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我们的阅读历史读物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2主持人宣布参赛规则。
比赛选手按照事先划定的位置就坐,每队3名代表。
3比赛正式开始:Ⅰ初战告捷说明:这一环节主要是考查同学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每组发放一张同样的表格,表格类似普通的填字游戏,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相互交叉。
并在最下方注明提示内容。
时间分钟,工具每组一本成语字典。
(试题见下)答案:Ⅱ知音难觅说明:这一环节主要是考查同学的相互之间的配合默契,合作精神。
每队出两人,一人面对台下同学,背对主持人,另一人则相反。
由主持人出示随机挑选的成语,一人用所学知识或相关的历史故事解释,但不能出现成语本身的字。
时间1分钟,以猜多者为胜。
(试题见下)闻鸡起舞、四面楚歌、入木三分、投鞭断流、司马昭之心、画饼充饥、老马识途三过家门而不入、退避三舍、风声鹤唳、合纵连横、愚公移、一鸣惊人、画蛇添足、鸡鸣狗盗、守株待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暗渡陈仓、怒发冲冠惊弓之鸟、完璧归赵、精卫填海、钻燧取火、三顾茅庐、三人行必有吾师Ⅲ你争我夺本环节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所学成语的熟练程度。
第25课成语历史故事竞赛——学习与探究之四【课内探究】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
它的来源非常广泛,其中有不少成语或者出自于某一历史故事,或者出自于某一历史人物的言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成语历史典故。
熟悉这些成语历史典故,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培养和进步我们阅读历史读物的才能,加深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历史学习的兴趣性。
1.如今由你当主持人把全班同学组织起来,举办一次“学历史知识,讲成语故事〞比赛。
形式:每组出两人,一人面对台下同学,背对主持人,另一人那么相反。
由你出示随机挑选的成语,一人用所学知识或者相关的历史故事解释,但不能出现成语本身的字。
时间是以1分钟为限,以猜对多者为胜。
供选择的成语:闻鸡起舞四面楚歌入木三分投鞭断流画饼充饥老马识途三过家门而不入退避三舍风声鹤唳合纵连横愚公移山一鸣惊人画蛇添足鸡鸣狗盗守株待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暗渡陈仓怒发冲冠惊弓之鸟完璧归赵精卫填海钻燧取火三顾茅庐三人行必有吾师2.以下都是教材中明确提到的成语,同学们可以任意抽取一个成语,看谁抢先判断出这些成语在课本中的哪一课出现过,然后把该故事给大家介绍一下,比一比,谁讲得最生动、最有趣。
知道该成语出处的还可以获得意外惊喜(另外加分)!教材中提到的成语:(1)钻燧取火(2)三过家门而不入(3)精卫填海(4)退避三舍(5)问鼎中原(6)合纵连横(7)卧薪尝胆(8)三人行必有吾师(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0)纸上谈兵(11)揭竿而起(12)破釜沉舟(1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14)四面楚歌(15)学富五车(16)三顾茅庐(17)草木皆兵(18)风声鹤唳3.查找资料,找出以下成语典故的出处。
(1)学步(2)东施效颦(3)东山再起(4)投笔从戎(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课后拓展】4.下面表格类似普通的填字游戏,由假设干行和列组成,互相穿插。
请充分挖掘你的潜力,做完后交给父母检查,努力争获得到父母的夸奖!图4—25—1 图4—25—2答案:第25课成语历史故事竞赛——学习与探究之四1.点拨:提示成语涉及的时间是、地点、关键人物、重要影响等突出信息。
历史典故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请简述“破釜沉舟”的典故及其历史背景。
答案一:“破釜沉舟”这个典故出自战国时期,由赵国名将赵奢所创。
公元前260年,赵国与秦国在长平之战中,赵奢率领赵军与秦军对峙。
为了激发士兵的斗志,赵奢下令破釜沉舟,表示决心与秦军决一死战,不留后路。
最终,赵军士气大增,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
试题二:“卧薪尝胆”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是什么?答案二:“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源于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勾践。
公元前496年,勾践在与吴国的战争中失败,被吴国俘虏。
为了复仇,勾践在吴国期间,每天卧在柴薪上,尝苦胆,以此激励自己不忘国耻。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勾践最终在公元前473年成功击败吴国,恢复了越国的独立。
试题三:“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是如何产生的?答案三:“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源自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
公元前260年,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担任赵国的统帅。
由于他只擅长理论而缺乏实战经验,导致赵国军队在战斗中大败。
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只懂理论而缺乏实践经验的人。
试题四:“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答案四:“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
公元前283年,赵国的和氏璧被秦国所夺。
赵国使者蔺相如以其智慧和勇气,成功说服秦国归还了和氏璧,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了“完璧归赵”这个成语的来源。
试题五:“烽火戏诸侯”这个典故中,是谁戏弄了诸侯?答案五:“烽火戏诸侯”这个典故发生在春秋时期。
周幽王为了取悦他的宠妃褒姒,多次无故点燃烽火,戏弄诸侯。
诸侯们多次被欺骗,最终在真正的危机来临时,诸侯们不再相信烽火,导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结束语:通过这些历史典故,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故事,还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教训。
希望这次的历史典故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成语历史故事竞赛〖活动目标〗通过搜集成语历史故事素材,培育同学的归纳、整理及写作力量;利用所学相关学问正确理解成语典故;培育合作精神,熟悉到沟通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预备〗1.熟识课本内容,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成语词典和相关的普及型历史读物,从中收集与课文中提到的人物、大事和历史现象有关的成语故事。
包括课文中提到的或者隐含的成语。
2.选出裁判,制定相应的规章。
把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按历史阶段分小组收集成语历史故事,交给裁判,作为竞赛的主要范围。
并公布给全体同学。
3.把收集上来的成语汇编成题并编号,根据要求分成笔试部分和抢答部分,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
〖活动过程〗1.首先由主持人宣布竞赛开头,介绍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成语和典故,这些都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们往往都隐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颖的才智。
熟识这些成语历史学问,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育和提高我们的阅读历史读物的力量,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学问的理解,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2.主持人宣布参赛规章。
竞赛选手根据事先划定的位置就坐,每队3名代表。
3.竞赛正式开头:ⅰ.初战告捷说明:这一环节主要是考查同学对于所学学问的把握程度。
每组发放一张同样的表格,表格类似一般的填字嬉戏,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相互交叉。
并在最下方注明提示内容。
时间5分钟,工具每组一本成语字典。
(试题见下)答案:ⅰ.知音难觅说明:这一环节主要是考查同学的相互之间的协作默契,合作精神。
每队出两人,一人面对台下同学,背对主持人,另一人则相反。
由主持人出示随机选择的成语,一人用所学学问或相关的历史故事解释,但不能消失成语本身的字。
时间1分钟,以猜多者为胜。
(试题见下)闻鸡起舞、四周楚歌、入木三分、投鞭断流、司马昭之心、画饼充饥、老马识途三过家门而不入、退避三舍、风声鹤唳、合纵连横、愚公移山、一鸣惊人、画蛇添足、鸡鸣狗盗、守株待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暗渡陈仓、怒发冲冠惊弓之鸟、完璧归赵、精卫填海、钻燧取火、三顾茅庐、三人行必有吾师ⅰ.你争我夺本环节主要考查同学对于所学成语的娴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