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试行农村住房抵押贷款政策“唤醒”农村“沉睡资产”
- 格式:pdf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2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2.14•【字号】海政办发〔2019〕23号•【施行日期】2019.03.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许可正文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海政办发〔2019〕23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海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已经十五届市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2月14日海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根据《嘉兴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嘉政办发〔2018〕56号)以及省、市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要求,优化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本方案适用于本市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等建设工程项目审批。
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和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审批,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办理,不纳入本方案。
第三条工程建设审批实施审批事项清单管理。
各部门根据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目录进行审批,不得擅自增加任何审批事项。
第四条依托海宁市“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协同生成。
工程建设项目协同生成是指各责任部门、项目单位和审批部门在“一张蓝图”基础上,对工程建设项目通过预选址、用地指标、产业投资等方面开展集中的空间协调,以推进项目可决策、可落实、可实施,为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奠定基础。
工程建设项目协同生成按阶段和内容划分,主要包括“一张蓝图”合规性审查和建设条件集成。
原则上列入政府投资计划的项目,应符合相关规划并完成协同生成。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宁市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6.29•【字号】海政办发〔2018〕106号•【施行日期】2018.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正文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宁市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的通知海政办发〔2018〕106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海宁市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6月29日海宁市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加快推进全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以下简称“农房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维护权利人合法财产权益,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17〕43号)、《海宁市加快推进农房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海政办发〔2017〕12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宅基地、农房审批、建设、确权登记等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房屋(含主宅和生活附属用房)及宅基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不包括设施农用地和临时用地等其他用途的房屋和土地。
列入政府搬迁、征收或危旧房治理改造及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当年度实施计划范围内的农村房屋,不列入确权登记范围。
第三条办理农房不动产确权登记,应当遵循“房地一体、一户一宅、依法依规、自愿申报、统筹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农房不动产确权登记统筹协调工作;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承担全市农房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职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实施本辖区农房不动产确权登记组织、申报等工作。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宁市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宁市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海政办发〔2018〕175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有关单位:《海宁市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1月4日海宁市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村集体产权交易行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积极践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浙江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7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产权的转让、租赁等交易行为。
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其拥有的集体资产,在履行相关民主决策程序和相关审核、审批程序后,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发布信息,按照规定程序在交易平台公开进行有偿转让、租赁给企业法人、自然人经营或使用,并订立合同确定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一种经济活动。
第四条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以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并遵循下列原则:(一)坚持依法、诚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盘活集体资源要素的原则;(三)坚持农民自主、村民自治、等价有偿的原则;(四)坚持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农村集体资产的占有、使用、收益等合法权益的原则;(五)坚持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原则。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宁市社区服务用房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正文:----------------------------------------------------------------------------------------------------------------------------------------------------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宁市社区服务用房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海政办发〔2018〕24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有关单位:《海宁市社区服务用房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实施。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2月12日海宁市社区服务用房建设管理实施办法为加快推进我市社区建设步伐,有效满足社区居民需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加快社区建设、推进三社联动实践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社区服务用房建设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中心城区内社区居民委员会服务用房的建设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二条社区服务用房是为广大社区居民和业主提供以党务政务、文化生活、法律调解、健康休闲、自治管理等党群综合服务为主的公益性用房,需与社区卫生、文体、老年人日间照料、残疾人康复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建设。
第三条社区服务用房面积要按照每百户50平方米标准配置,总面积原则上控制在1500平方米左右,其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面积不得少于800平方米。
深化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全岗通”机制,社区工作人员受理服务和办公面积不得超过社区服务用房总面积20%。
通过居民群众协商管理、委托运营等方式,提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利用率。
第四条社区服务用房要根据全市社区规划修编优化完善布点设置,以方便居民办事服务原则,按照功能相对独立的要求,选择规模较大的开发建设项目主要出入位置进行配建,尽量沿街选址且一楼要有一定的服务区域,不得安排在住宅小区围墙内,并根据实际配置一定数量的车库或车位。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1.06•【字号】嘉政办发〔2014〕118号•【施行日期】2015.0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实施办法的通知嘉政办发〔2014〕1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嘉兴市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1月6日嘉兴市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缓解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促进“三农”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嘉兴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嘉兴市范围内依法拥有农村住房所有权及相应土地使用权的农村居民以农村住房抵押担保方式申请贷款的活动。
前款所称“农村住房”,包括农村集体土地上和集中居住区国有划拨土地上的农村住房。
第三条办理农村住房抵押借款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信贷规章、制度及原则,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抵押借款合同。
第二章抵押借款申请和抵押权登记管理第四条农村住房抵押借款申请,由拥有农村住房所有权的借款人向金融机构提出,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借款人(抵押人)的有效身份证明;(二)所抵押房屋所有权证及相应土地使用权证(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下同),且权利主体一致;(三)抵押人(共有人)对抵押房屋的权属状况、抵押状况、同意处置抵押物的书面承诺;(四)抵押人(共有人)对抵押房屋处置后本人及其所抚养、扶养、赡养的家属有安居之处的书面承诺〔该承诺需抵押人所在村(社区)签署证明意见〕;(五)金融机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不得以第三人的农村住房办理抵押贷款。
第五条农村住房抵押借款申请经金融机构审查同意后,签订抵押借款合同。
抵押借款合同必须由借贷双方及房产共有人签名(章)。
海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争先创优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6.12•【字号】海政发〔2020〕22号•【施行日期】2020.07.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海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争先创优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争先创优,全面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经十五届市政府第5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一)支持农业重点平台创建。
支持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每年在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整合2000万元用于农业经济开发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镇(街道)按不低于50%给予配套。
对通过嘉兴市级、省级、国家级创建验收的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强镇、农业创业园(农业孵化园)、美丽田园、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分别给予20万元、30万元、50万元奖励。
(二)支持农业设施设备投入。
对各类主体投入100万元及以上的农业生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项目,符合主导产业发展导向的给予设施设备投入40%以内的补助,农业经济开发区内的给予50%以内的补助,以上项目由村(社区)全资投资的,按50%补助。
对投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农产品加工或流通项目,给予设施设备投入10%的补助。
对畜禽、水产规模养殖场(户)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分别给予设施设备50%的补助,由市镇(街道)两级财政各承担50%。
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新建15亩及以上连片标准单体钢结构大棚补助7元/平方米;新建10亩及以上自建式连栋钢结构大棚补助10元/平方米;新建5亩及以上标准连栋钢结构大棚补助32元/平方米。
二、促进基础农业发展(三)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对各镇(街道)、村(社区)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含生态拦截沟)项目,给予新增投入70%补助,列入省级项目的给予90%补助。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贷款房屋抵押【发文字号】甬政办发[2009]248号【发布部门】宁波市政府【发布日期】2009.10.21【实施日期】2009.10.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甬政办发〔2009〕24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切实改进信贷服务,妥善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农民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尽可能为农民创业提供融资方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将《宁波市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各县(市)区要依据本实施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宁波市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增加对农民自主创业的信贷支持,推动农民创业增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的意见》(甬党〔2009〕7号)精神,决定开展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意义开展农村住房抵押贷款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金融部门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拓展农村信贷市场的客观要求。
农村住房一直是农民所拥有和控制的、占比最大的重要资产。
开展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村住房的融资功能,拓展农村地区抵押物的范围,满足农村地区多层次的资金需求,解决农村地区资金供求矛盾;有利于盘活农民有效资产,带动农民房屋资产的有效流动,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民开展创业创新的信心,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二、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开展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工。
海宁市规范改进农村宅基地管理破解农民刚需建房难题施明洲;祁沈忠
【期刊名称】《浙江国土资源》
【年(卷),期】2016(0)7
【摘要】日前,海宁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居民住房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切实破解农村居民刚需建房难题,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通知要求优先保障农村无房户、危房户、困难户和集聚拆迁安置户建房用地。
此前,全市已完成农村居民建房现状和用地需求摸排登记及村庄布点规划。
通知规定,编报年度宅基地供地计划时,按无房、危房、困难、安置(户)的轻重缓急次序安排,
【总页数】2页(P63-64)
【关键词】宅基地管理;住房建设用地;布点规划;土地整治;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管理;政府专项;垂直投影;用地标准;双联
【作者】施明洲;祁沈忠
【作者单位】海宁市国土资源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6
【相关文献】
1.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切实破解农民建房难的意见 [J],
2.民主管理统筹保障——台州市国土资源局积极破解农民建房难题 [J], 章仁撑;梁勇
3.富阳市出台农村村民建房管理新政策破解农民建房难题 [J],
4.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切实破解农民建房难的意见[J], ;
5.玉环县创新土地民主管理破解农民建房难题 [J], 方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0.31•【字号】甬政办发[2007]234号•【施行日期】2007.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的通知(甬政办发〔2007〕23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与单位的共同努力,今年我市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超额完成了省政府提出的参保任务,对参保受灾户的理赔有力地推动了灾后的重建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明年的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6〕67号)和市政府《关于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甬政发〔2006〕116号)精神,在3年试行期内保持大政策不变的前提下,不断总结经验,在操作层面上进一步规范完善、探索创新,力争明年的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再上新台阶,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二、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与单位要早谋划、早准备,统筹安排时间和力量,抓紧启动下一年度的参保工作,要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进一步培育和提高广大农户的参保意识,把各项基础性工作做细、做深、做实,确保明年参保率不低于今年。
三、要对从事农房保险工作的宣传员、联络员、协办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要进一步完善从保险公司到乡镇(街道)、行政村的三级联络网络,确保畅通无阻,便于受灾群众可以及时报案,获得赔偿;要修改完善大灾应急预案,加强理赔队伍建设,保证保险公司在人手少、灾情重、任务急的情况下尽快完成查勘定损理赔工作;要积极尝试理赔结果公示办法,及时将受灾农户投保的金额、获赔的金额、理赔的结果进行张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