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三上表格教案(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814.50 KB
- 文档页数:86
三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表格教案概述一、表格教案的概念1. 解释表格教案的意义和作用2. 强调表格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二、表格教案的设计原则1. 明确教学目标2. 突出重点和难点3. 简洁明了4. 具有可操作性三、表格教案的应用步骤1. 确定教学内容2. 设计表格结构3. 填写表格内容4. 教学实践与反思第二章:表格教案实例解析四、实例一:名词和动词的分类1. 教学目标2. 表格设计a. 名词分类表格b. 动词分类表格3. 教学实践与反思五、实例二:标点符号的使用1. 教学目标2. 表格设计a. 标点符号分类表格b.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表格3. 教学实践与反思六、实例三:阅读理解训练1. 教学目标2. 表格设计a. 阅读理解题目表格b. 答案与解析表格3. 教学实践与反思七、实例四:诗歌默写与欣赏1. 教学目标2. 表格设计a. 诗歌结构分析表格b. 诗歌默写评价表格3. 教学实践与反思八、实例五:作文训练1. 教学目标2. 表格设计a. 作文题目表格b. 作文评价标准表格3. 教学实践与反思第三章:表格教案的创新与拓展九、表格教案的创新方法1.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2. 融入游戏元素3. 设计互动环节十、表格教案的拓展应用1. 跨学科教学2. 个性化教学3. 家校合作教学六、实例六:汉字书写规范1. 教学目标2. 表格设计a. 汉字结构分析表格b. 书写规范评价表格3. 教学实践与反思七、实例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1. 教学目标2. 表格设计a. 字词填空练习表格b. 语法知识问答表格3. 教学实践与反思八、实例八:口语交际训练1. 教学目标2. 表格设计a. 口语交际情境表格b. 交际技巧评价表格3. 教学实践与反思九、实例九:综合性学习活动1. 教学目标2. 表格设计a. 活动主题表格b. 小组分工与合作表格3. 教学实践与反思十、实例十:期末复习攻略1. 教学目标2. 表格设计a. 重点知识梳理表格b. 复习计划与进度表格3. 教学实践与反思七、表格教案的评价与反馈六、表格教案的使用效果评价1. 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2. 教师教学方法的反思3. 表格教案改进的建议八、家长与学生的反馈意见1. 家长对表格教案的看法2. 学生对表格教案的意见3. 综合家长与学生的反馈进行改进九、表格教案在不同教学场景的应用1. 适用于不同班级的特点2. 应对不同教学挑战的方法3. 表格教案在不同学年的应用案例十、1. 总结表格教案的重要性和优势2. 强调表格教案在提高教学效果中的作用3. 鼓励教师积极尝试和创新表格教案设计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表格教案的设计原则和应用步骤:这是教案的基石,决定了教案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一单元《时、分、秒》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时、分、秒,及时间的简单计算。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
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
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例如,“秒的认识”主题图就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的场景,“做一做”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能做些什么”,练习中又编入了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课件|视频|试卷过程与方法: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钟面上最细最长针是秒针。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1分=60秒板书设计:时间的换算及计算例1 2时=()分想:1时=60分,2时是()个60分例2 想:分针从6走到9。
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想:45-30=15,是15分钟。
第三课时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有: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
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加减法。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使用表格进行信息的整理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运用表格,培养学生的信息整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表格的制作与使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
(2)表格的制作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文本、生字词卡片、图片、实物等。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表格模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进行互动练习。
(3)让学生复述课文大意,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学习生字词:(1)利用生字词卡片,进行认读练习。
(2)采用游戏等趣味性活动,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4. 小组合作:(1)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表格的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运用表格记录一天的生活作息时间。
2. 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表格的填写和整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
在作业布置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语文角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三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根据表格信息进行推理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表格,提高学生整理和呈现信息的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2)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亲情和友谊。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秋天的雨》(1)生字词学习:秋、天、雨、色彩、丰收、欢乐等。
(2)句子理解:秋天里的雨,是一把钥匙,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是一曲丰收的歌等。
(3)课文朗读与背诵。
2. 表格设计:(1)设计一个关于秋天的水果表格,包括水果名称、颜色、味道等。
(2)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关于秋天的景象表格,包括景物名称、特点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3)表格的设计与分析。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表格信息的整理与呈现。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实物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表格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讲解并板书。
3. 课文朗读与背诵:让学生跟读课文,分组比赛朗读,鼓励学生背诵。
4. 表格设计:分组讨论,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关于秋天的水果表格和景象表格。
5. 成果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表格设计,大家共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表格设计的重要性。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
教学目标
- 掌握三位数间的大小关系
- 熟练读写三位数
- 使用表格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
-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 表格练册
- 学生练本
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提问学生们三位数的表达和大小关系。
2. 介绍:向学生们介绍使用表格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解释表格的结构和作用。
3. 演示:给学生们展示一个具体的表格例子,解释如何填写数据和使用表格来比较大小关系。
4. 练:让学生们在练册上完成一些简单的表格练,锻炼他们的
数据整理和比较能力。
5. 拓展: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使用表格来整理其他类型的数据,例如温度表、成绩表等。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重点强调使用表格整理数据
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 检查学生们在练册上的表格填写情况
- 进行一些口头的个别评估,询问学生们对表格的理解程度
教后反思
本节课重点让学生们掌握使用表格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够比
较大小关系。
通过练习和演示,学生们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和
参与度。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们积
极思考和交流。
下节课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们对表格的运用
能力。
三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郝北中心校教学设计导学内容1、让我们荡起双桨授课教师王建红导学课时3 课时备课时间9.9 授课时间9.11 导学目标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 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幺。
重、难点重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难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导学用具学具导路学路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让我们荡起双桨》作者乔羽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导学生读课文。
2.出示句子。
“水面上.........”“小船.........”“四周............”“我们.........”3.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②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幺?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幺好处?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幺手法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
五、作业:1、描红:2、熟读课文第一小段和第二小段完成以下问题: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幺?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②范读课文。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1、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幺?从课文中找出:(阳光、小鱼)(少年儿童,少先队员)(拟人)学生自己讲利用谈话的导入手法,揭示本课课题,介绍北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表格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表格的概念和作用;2. 能够创建简单的表格,并填写基本数据;3. 掌握表格的基本格式设置。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表格的概念和功能;2. 掌握创建和编辑表格的技巧;3. 学会设置表格的基本格式。
三、教学内容1. 表格的概念和作用;2. 创建表格和填写数据;3. 表格的基本格式设置。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表格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1. 向学生解释表格是什么,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 举例说明表格的应用场景,如学生成绩表、食物摄入记录等。
第二步:创建和编辑表格(20分钟)1. 在电脑上打开Excel等表格软件,向学生展示创建表格的过程;2. 演示如何添加行、列,以及如何编辑表格中的数据。
第三步:填写数据(15分钟)1. 提供一份简单的表格模板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填写数据;2.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考,提供自己的数据填充表格。
第四步:设置表格格式(15分钟)1. 介绍常用的表格格式设置,如字体样式、边框线样式等;2. 演示如何设置表格的格式,让学生参照操作。
第五步:练与巩固(20分钟)1. 给学生一些练题,让他们通过创建和编辑表格来巩固所学知识;2.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实际操作情况;2. 通过课后布置的作业,检验学生对表格的掌握程度;3. 提供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提高。
六、教学资源1. 电脑、投影仪等;2. Excel或其他表格软件;3. 表格模板和练题。
七、扩展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表格的高级功能,如公式计算、数据筛选等;2. 引导学生应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掌握数学上册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教材本教案适用于使用[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学校和班级。
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能准确阅读教材中的表格。
2. 掌握表格中的基本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技巧。
3. 能运用表格进行问题的解决和解释。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数到501. 研究数到50的读法和写法。
- 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巩固1-50的数字。
- 阅读教材中的数字表格,并能准确理解和使用其中的数据。
2. 进行简单的数学比较与排序。
- 观察不同数字的大小关系。
- 利用比较运算符(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数字比较和排序。
- 通过教材中的表格和练题,加深对比较和排序的理解。
第二单元:加法与减法1. 研究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 通过探究、实物操作和游戏,理解加法的意义和运算过程。
- 运用加法完成简单的算术题,并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2. 研究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 通过探究、实物操作和游戏,理解减法的意义和运算过程。
- 运用减法完成简单的算术题,并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第三单元:进退位加法1. 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 加法进退位的概念和意义。
- 通过实物操作和练题,巩固加法进退位的运算技巧。
2. 运用进退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 通过教材中的问题和情境,运用进退位加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 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进退位加法的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并能准确阅读教材中的表格。
- 掌握表格中的基本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技巧。
- 运用表格进行问题的解决和解释。
教学难点- 运用进退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 实物操作法- 对话交流法教学评价- 教师观察法- 小组合作表现评价- 个人研究笔记教学资源-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数学实物- 游戏或活动道具- 表格绘制工具以上为[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的大致内容和安排。
具体的教学细节和活动设计请根据教材和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三年级上册英语表格版教案Title: English Lesson Plan in Table Format for Grade Three, First Semester。
Objective: To introduce and practice vocabulary related to family, numbers, and colors, as well as to develop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skills.Time: 45 minutes。
Materials: Whiteboard, markers, flashcards, worksheets。
Procedure:1. Greeting and Warm-up (5 minutes)。
Greet the students and ask how they are feeling today.Review the vocabulary from the previous lesson by using flashcards and asking students to say the words out loud.2. Introducing New Vocabulary (10 minutes)。
Write the words "family," "numbers," and "colors" on the board.Use flashcards to introduce new words related to family members (e.g., mother, father, sister, brother, grandmother, grandfather).Introduce numbers from 1 to 10 using flashcards and have students repeat after you.Introduce basic colors (e.g., red, blue, green, yellow) using flashcards and have students repeat after you.3. Listening and Speaking (10 minu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