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 《儿童文学》离线考核.doc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6
《儿童文学》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文学艺术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共同点是: 都来源于()oA. 客观世界B. 主观世界C. 现实世界D. 抽象世界【正确答案】A2. 一切艺术都用形象反映()。
A. 现实生活B. 社会生活C. 理想生活D. 公共生活【正确答案】B3. 作者用()使读者有具体的感受。
A. 抽象的说理B. 形象化的语言C. 直接的刻画D. 具体的描写【正确答案】4. 《日A. 曹禺B. 鲁迅C. 老舍D. 巴金【正确答案】5.幼儿文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
A.3-15 岁B.3-6 岁C.0-15 岁D.0-3 岁【正确答案】B6.适合幼儿阅读或听赏的各种作品的总称是()。
A.幼儿读物B.幼儿作品C.幼儿文学D.幼儿阅读【正确答案】A7.幼儿文学应特别注重()。
A.故事性B.简单性C.教育性D.趣味性【正确答案】D8.儿歌《颠倒四季歌》集中体现了()。
A.稚拙美B.纯真美C.荒诞美D.生活美【正确答案】C9.幼儿文学与成人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表现在()。
A.全部作品用生动的情节向幼儿渗透日常生活常识B.全部作品向幼儿传授广泛而细致的道德规范C.有许多作品用生动的情节向幼儿渗透日常生活常识D.有许多作品向幼儿传授广泛而细致的道德规范【正确答案】C10,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
A.语言的形象性B.语言的直观性C.语言的抽象性D.文字的形象性【正确答案】A11.童话《三只蝴蝶》是()作品。
A.抒情性B.叙事性C.议论性D.描写性【正确答案】B12.人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是()。
A.幼儿阶段B.儿童阶段C.少年阶段D.成年阶段【正确答案】A13,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最佳载体是()。
A.幼儿文学B.幼儿读物C.童话故事D.民间故事【正确答案】A14,幼儿接受文字性的作品的特殊方式是()oA.表演法B.阅读法C.朗读讲述法D.配图欣赏法【正确答案】C15.幼儿的()注意占优势。
A,无意B.有意C.有意后D.机械【正确答案】A16.幼儿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大多是()的结果。
儿童文学在线考核XXX《儿童文学》考核试题(总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幼儿散文幼儿散文是一种广泛的文学体裁,以少年儿童为阅读对象,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和境遇,结构灵活。
2、颠倒歌颠倒歌也称滑稽歌、古怪歌、倒唱歌,通过夸张描绘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事物,达到反衬正的目的。
3、图画书图画书是一种以图画为主体的新兴儿童文学类型,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
4、幼儿戏剧幼儿戏剧是以幼儿为对象,适应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幼儿文学常见的三大主题。
幼儿文学的三大主题是知识性、趣味性和优良品质方面的主题。
2、简述儿童读物与儿童文学的异同。
儿童文学是写孩子们中令人感动的故事或是轻松、快乐、幽默的校园故事,而儿童读物则是一些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等。
3、简述幼儿生活故事的内涵及特点。
幼儿生活故事是体现幼儿生活状态加以加工润色的一系列小故事,能让幼儿关注自己,正确。
它是幼儿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最直接的“生活教科书”,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浓郁的幼儿生活情趣。
4、简述寓言和童话的异同。
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寓言则是含有劝喻和讽刺意味的故事。
从篇幅上看,童话情节神奇曲折,而寓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情节单纯有趣。
童的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是生动性,即语言要生动活泼,形象生动,引人入胜,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三是情感性,即语言要能够表达情感,引起幼儿的共鸣和情感共鸣,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悲伤、惊奇等情感体验。
四是教育性,即语言要具有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创作必须注重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同时注重语言的生动性、情感性和教育性,才能够真正达到启发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四、论述题(20分)2、谈谈童话和寓言的教育意义。
1.(100.0分)《儿童文学》期末考试A卷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卡作答姓名:专业:学号:学习中心:缺考标记,考生禁填!□成绩: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儿童文学(广义)2、类型化人物形象3、幼儿生活故事4、幼儿散文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为什么说幼儿文学是快乐文学?2、简述幼儿戏剧的特点。
3、简述幼儿文学的功能。
4、简述幼儿图画书的文字要求。
三、论述题(20分)1、结合作品阐述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手法。
四、作品分析题(20分)1、请分析柯岩的幼儿诗《小弟和小猫》的创作特色。
我的答案:1.(100.0分)《儿童文学》期末考试A卷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卡作答姓名:叶燕玉专业:学前教育学号:20101350212095 学习中心:福清市顶点文化传播中心校外学习中心缺考标记,考生禁填!□$成绩: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儿童文学(广义)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创作并使和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类型化人物形象类型化"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
它以追求和表现事物性质的普遍性观念为目的,并以观念直接呈现为手段,排斥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单一化、概念化3、幼儿生活故事是以现实的幼儿为主要人物,以他们的日常生活、活动为题材的故事。
4、幼儿散文幼儿散文是指用生动、凝练、生活化的文学语言传达幼儿生活情趣及心灵感受,适合幼儿审美需求和欣赏水平的散文。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为什么说幼儿文学是快乐文学?幼儿文学启蒙的作用是在“有趣”的前提下完成的,是在快乐中感染的。
(1)优秀的幼儿文学无不充满和欢快明朗的色调,充满了幼儿情趣。
(2)幼儿文学常给幼儿的“益处”和吸引孩子在幼儿文学的世界中徜佯,正是其幼儿的情趣和其间自然流泻的“乐趣”。
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幼儿文学是快乐的文学。
2、简述幼儿戏剧的特点。
拿答案:1144,7660662020年春季《儿童文学(本)》任务31.[判断题] 儿童报告文学的结构要求完整、短小和新奇。
雅宝题库交流答案网下载答案,请参考帮助中心说明A.√B.×答:——T——2.[判断题] 儿童散文中常常有故事情节的片段描写。
A.√B.×答:——T——3.[判断题] 儿童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教育活动和娱乐活动。
A.√B.×奥鹏作业答案可以联系QQ 1 12 9 0 21答:——T——4.[判断题] 儿童批评是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科学研究活动。
A.√B.×答:————5.[判断题] 我国著名散文家秦牧写了不少为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散文作品,如《人和兽的两个故事》。
A.√B.×答:————.[判断题] 从儿童读者的角度要求作品,一般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即有益、有趣。
A.√B.×答:————1.[判断题] 轻松、活泼、欢快是儿童戏剧的基本格调。
A.√B.×答:————8.[判断题] 儿童散文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A.√B.×答:————9.[判断题] 冰心的《寄小读者》被公认为是儿童诗歌之精品。
A.√B.×答:————10.[判断题] 儿童小说一般以儿童形象为主,成人形象仅作为次要人物出现。
A.√B.×答:————11.[多选题] 儿童文学评论一般包括()等形式。
A.作品论B.作家论C.读者论D.风格流派论答:————12.[多选题] 儿童小说的主要特征是()。
A.主题积极而有针对性B.人物形象生动C.故事情节曲折D.语言准确精炼答:————13.[多选题] 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主要体现为()。
A.报告性B.文学性C.评述性D.创造性答:————14.[多选题] 儿童报告文学语言方面的独特要求是()。
A.文学性B.浅显性C.独创性D.分寸感答:————15.[多选题] 请选择下列说法中属于儿童报告文学的社会作用的选项()。
专 班级 姓名 学号注意:《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注 意 事 项1、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专业、姓名、学号和所在的班级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内容。
使用对象:幼师班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方式:考试 2分,共20分)( )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 B.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婴儿文学、儿童文学、青春期文学 D.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期文学 ( )~6岁的儿童 B.6、7岁~11、12岁的儿童 、12岁~15岁的儿童 D.15岁以下的孩子 “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
这首儿歌的句式是( ) 三字句 B.五字句 C.“三三七”字句 D.“三五七”字句 ( )第一部创作童话集 B.第一部搜集、整理的民间童话集 当代作家的童话作品集 D.第一部长篇童话 ( )怪诞 B.幻想 C.象征 D.拟人 6、《白雪公主》的作者是( )A.王尔德B.安徒生C.格林兄弟D.阿•托尔斯泰7.“五四”时期,成立歌谣征集处,后又成立歌谣研究会,使“儿歌”这一名称沿用至今,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学者是( )A .鲁迅B .周作人C .胡适D .黎锦辉8、幼儿戏剧的戏剧冲突往往( )A.紧张激烈B.单纯有趣C.生动具体D.曲折复杂9.《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作者是( ) A.普希金 B.林格伦C.亚历山大·亚兰·米尔恩D.阿·托尔斯泰10.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应当具有( )A.稚拙美 崇高美 形式美B. 稚拙美 纯真美 想像美C. 稚拙美 荒诞美 浅显美D. 稚拙美 纯真美 质朴美二、名词解释题(每题8分,共32分)1.情节2.超人体童话形象3. 格林童话4.幼儿散文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简述幼儿文学的教育功能。
2. 谈谈幼儿童话的分类。
3.幼儿戏剧主要有哪些特征?四、材料改写题(每题30分,共30分)请根据下面文字,将《镜子的故事》改写或续写成适合幼儿听赏的新故事。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儿童文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班级:姓名: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5分)1、寓言:2、儿歌:3、颠倒歌:4、讽刺诗:5、儿童文学: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1.童年期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A.拟人写实夸张B.象征拟人幽默C.夸张反复写实D.夸张写实幽默2.少年前期儿童最喜欢的体裁是()。
A.诗歌B.小说C.童话D.散文3.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其()。
A.主题集中而鲜明B.叙述明快而有童趣C.情节曲折而单纯D.语言质朴而活泼4.《雨来没有死的作者》是()。
A.管桦B.王统照C.任大星D.马丁5.《金色的海螺》、《神笔马良》、《寒号鸟》分别是()。
A.民间童话创作童话文学童话B.童话诗童话故事童话剧C.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D.传统童话民间童话知识童话6.将生活故事作为儿童故事的一个门类,其划分的依据是()。
A.作者B.表现形式C.内容D.读者对象7.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下了160多篇童话作品,其代表作有。
A.《快乐王子》B.《七色花》C.《豌豆上的公主》8.通过描写小白狼与猎人爷爷的交往,赞美了天真无邪的纯真童心的童话作品是。
A.《诺言》B.《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C.《小儿郎,小儿狼》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4分)1.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幻想性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
()2.儿童文学批评是指以儿童文学为基础,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的实践活动。
()3.儿童诗是为少年儿童创作,切合他们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一种诗歌形式。
()4.童话分类的角度很多,从作者看,由劳动人民创作的称为民间童话,由作家整理、加工、创作的称为创作童话。
()5.儿童处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因此,儿童文学对语言的要求首先要做到规范、优美。
()6.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了160多篇童话故事,《七色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儿童文学》期末考核题(总分100分)专业学号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幼儿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 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人的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2、颠倒歌也称为稀奇歌滑稽歌,古怪歌,反唱歌,是一种使用夸张,颠倒的手法来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壮,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的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3、图画书图画书溯源于中国,可能早期日本人将中国的佛经(经变图),绘卷(法华经)当成绘画书,后来发展成现在的图画书。
这也是最早的图画书,为了避免与图书混淆,后来才习惯使用这个由日本传入的名词。
4、幼儿戏剧幼儿戏剧是戏剧的一个分支,主要以3-12岁儿童为接受对象,让儿童观看或参与表演的舞台艺术形式。
用语言、肢体、表情等表现形式进行表演,通常剧情浅显易懂、气氛活泼、有较强互动性、有教育性质的表演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幼儿文学的创作原则。
幼儿文学的创作必须顾及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幼儿文学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有特殊的创作要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幼儿文学与其他种类文学的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它的语言,因此,能否使用真正的幼儿文学语言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幼儿文学语言的特殊性是由幼儿的言语发展特点所决定的。
幼儿期虽然是言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但言语发展的水平还处在低级阶段。
文学作品对幼儿的言语发展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因此,对幼儿文1学作品语言的要求,一是可接受性,即作品中的语言要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一是超前性,即作品中的语言,要稍稍超出幼儿的实际理解能力,以不断提高他们的言语水平。
2、简述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
①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有利于幼儿认识世界的万事万物,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内容,对幼儿的心理活动也有启蒙引导作用.②幼儿文学是深人浅出的口语文学,因为幼儿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的,这就要求幼儿文学的语言必须明白浅显,在幼儿所能掌握的词语的范围内讲述.③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它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曲折有趣的情节、天真稚拙的童真感染着孩子,带给他们无尽的快乐.有的作品并不蕴含着什么道理和深意,只是单纯地逗乐,在处理情节时非常讲究技巧3、简述图画书的绘画要求。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儿童文学》考核试题(总分 100分)学习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幼儿散文答:以少年儿童为阅读对象,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和境遇的文学体裁。
2、颠倒歌也称滑稽歌、古怪歌、倒唱歌。
他通过极度的夸张,有意倒错地描绘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事物,达到使幼儿一看就知道错误的程度,起到以反衬正的目的。
3、图画书图画书是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
在图画书中,图画是主体,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它本身就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
4、幼儿戏剧以幼儿为对象适应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幼儿文学常见的三大主题。
答:幼儿文学的三大主题:知识性主题、趣味性主题、优良品质方面的主题。
2、简述儿童读物与儿童文学的异同。
答:区别在于:儿童文学是一种写孩子们中令人感动的故事或是轻松、快乐、幽默的校园故事,比如像“花衣裳组合”的小说呀、杨红樱阿姨写的故事......就都是儿童文学;而儿童读物就是一些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等,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
3、简述幼儿生活故事的内涵及特点。
答:幼儿生活故事是体现幼儿生活状态加以加工润色的一系列小故事。
生活故事是幼儿生活的一面镜子,能让幼儿关注自己,正确的认识自己。
生活故事是幼儿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最直接的“生活教科书”。
而且幼儿生活故事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故事单纯而又略有曲折。
浓郁的幼儿生活情趣。
4、简述寓言和童话的异同。
答:一、从概念上看: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
如《田螺姑娘》、《神笔马良》等。
寓言,就是含有劝喻和讽刺意味的故事。
寓,就是寄托,即借助于某种故事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
如《汉书·叙传上》里的“邯郸学步”:“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离线考核《儿童文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儿童故事:从儿童文学的特点来看,儿童故事就是根据儿童的阅读兴趣,适合儿童阅读或聆听的、内容简单、篇幅短小、情节生动有趣、结构完整的具体事件。
2.超人体童话:在童话故事中表现、描写的是一些超自然的人物及其活动,这些人物里有神仙鬼怪、巨人小人,故事里则有仙幻变化和各种超自然的神秘而不平凡的器物、枝术、本领等。
如安徒生的《打火匣》。
3.数数歌:将数字和形象结合,通过数数吟唱,帮助儿童认识数的一种特殊儿歌形式。
4.动物小说:是儿童小说的一种形式,以动物作为主人公刻画的小说,展示动物的生活习惯生存状态和个性特征的小说,这些小说通过对富有个性特征的动物形象的刻画,和动物行为、动物之间的关系、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等的描写,表现作者对现实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和文化启示,有很高的人文价值。
如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
5.儿童文学:是成人作家专为儿童创作并为适合儿童阅读给他们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和丰富文学价值的各种作品的总称。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儿童文学作品“顽童母题”的含义。
答: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指向的则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渴望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天性。
这类儿童文学作品关注的是儿童的自由发展,它把童年看做自然的人生,并试图保持儿童内在的热爱自由的天性。
它通常是以新奇的艺术形象、曲折的情节来表现。
这类作品很受儿童欢迎,因为它非常适合儿童的思维特点。
如瑞典作家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三部曲和《小飞人卡尔松》三部曲就是属于此类母题的典型作品。
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传达的是“奇异狂放”的艺术氛围。
顽童的出奇的淘气和顽皮,甚至是淘气和顽皮带来的混乱,都可以带给读者带来审美情感的高涨,引起感动或是兴奋。
2.以具体作品为例,试论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
答:儿童文学语言运用除了要表达准确、明白易懂、干净利落之外,还具有以下的一些特征:(1)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儿童形象性思维决定了语言的形象性,形象性的语言才能在儿童阅读时产生亲切感和可知性。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每空1分,共15分)1.娱乐2.独幕剧多幕剧3.分格4.图画文字5.科学性6.儿童散文7.《五卷书》8.童话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儿童文学:指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审美要求和阅读欣赏水平, 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2、禺言:带有讽刺或劝诫性的故事,它将深刻的道理寄予简单的故事中, 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它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3、儿童科学文艺:科学文艺指用文学艺术手法描写科学、表现科学、普及科学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总称。
其中,适合儿童阅读和欣赏的科学文艺, 即儿童科学文艺。
儿童科学文艺用各种儿童文学体裁和形式来反映科学的知识与内容,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其主要阅读对象是青少年和儿童。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1、简述儿童文学的作用。
(一)儿童文学有利于儿童对世界的整体性认知,丰富经历,开拓视野(二)儿童文学有利于实施潜移默化的教育,塑造儿童健全的人格1.儿童文学有利于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2.儿童文学有利于儿童健全品格的培养(三)儿童文学有利于保护儿童的相象力与创造力(四)儿童文学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1.提高儿童的审美感受力2.培养儿童的审美判断力3.提升儿童的审美理解力(五)儿童文学有利于使儿童舒展天性,轻松地生活。
2、简述儿童图画书的特征。
(7分)儿童图画书是儿童的第一本启蒙书,它是儿童文学中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以图画为主要叙事手段,传达故事的发生、发展,抒发内在的情绪情感,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征。
1.直观的图画性图画书最主要的表达工具是图画,它主要靠一连串的图画来叙述故事内容。
人物的动作、神态、性格、情绪甚至心理活动,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环境、事件发生的过程、具体的场景、生动的细节无一例外都是通过画面来一一展示的。
2.整体的表达性图画书虽然主要是通过图画来表达情感、描绘事物的特征、展示故事的发展,但图画是外在形态,其内在的本质是文学,这是图画书最实质性的特征。
离线考核《儿童文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图画故事:是以图画的形式来表现内容的一种故事。
2.惊险小说:是指描写少年或成年人在异常情况下经历各种现实的和虚构的险情的小说。
这类小说中的主人公常常处于一种千钧一发、惊心动魄的危险境地,而最终又能安全脱险。
其特点是层层设置悬念,情境奇特,情节紧张,能极大满足少年读者的勇敢、好奇、顽皮等心理,其中又包括冒险小说、侦探小说等等。
3.字头歌:是儿歌的一种。
也称字头谣。
这类儿歌每句句末的字词几乎完全相同,一韵到底,韵律感极强。
字头歌以其极强的韵律有趣的内容和形式区别于其它类型的儿歌,深受幼儿欢迎。
4.儿童科学文艺: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形式,是为了帮助和教育儿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并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文艺创作的艺术手法去表达科学、反映科学,将科学知识溶于文学艺术形式之中。
5.儿童传记文学:儿童传记文学是指以儿童为读者群的传记文学。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童话幻想的逻辑性的含义。
答:童话是幻想的、虚构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童话作者可以随心所欲。
在创作中还是要遵循一定规律的,这就是童话的逻辑.(1)童话人物的言语行动、角色之间的各种关系、事件的发生发展等虽是幻想的、虚构的,但还受着自然规律和生活规律的某些约束。
比如饿了想吃,困了想睡,兔子不吃肉,鱼不能上树等等。
童话中的幻想,夸张,无论怎样荒诞离奇和强烈极端,都要以生活为基础,都要在某几点上合乎事理的逻辑。
如郑渊洁的童话《皮皮鲁和鲁西西》中皮皮鲁坐炮竹二踢脚上天的情节,看似荒诞不经,但是二踢脚爆炸时飞向天空并且产生强大的推力是符合力学原理的。
(2)童话的逻辑都有一个假定的基础、假定的前提。
幻想人物的种种活动,虚构情节的发生发展,总是有自己的假设条件为基础的。
这样,人是假想的,事是虚幻的,但活动起来却煞有介事,活龙活现。
童话中的人物、情节是根据这种假设的条件,按生活和自然的规律活动和发展的。
比如安徒生《海的女儿》中小人鱼如果它像姐姐们安于海里的生活,就不会有这样的故事,就是因为它想拥有人一样的灵魂,才有后面的一系列情节。
它的鱼尾之所以能变成人腿,是因为她吃了海巫婆的药。
2.依据题材儿童小说分几类,每个类别列举出两篇作品。
答:依据题材内容分,可以分为生活小说、成长小说、历史小说、惊险小说、动物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等。
(1)生活小说主要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少年儿童在学校、家庭及社会生活的表现,从而反映他们的思想、心态和精神风貌的小说。
如张天翼的《罗文应的故事》、杨红缨的《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等。
(2)成长小说以叙事13-20岁之间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和个人体验为内容的小说。
如美国作家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国作家曹文轩的《根鸟》、殷健灵的《纸人》等。
(3)历史小说在展示历史事件真实性的前提下,允许想象和虚构的小说。
如美国福克斯的《“月光号”的沉没》、韩少华的《寒冬,我记忆的摇篮》等。
(4)惊险小说以侦探、探险、历险等为题材内容的小说,如斯蒂文森的《宝岛》、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5)动物小说以动物作为主人公刻画的小说,展示动物的生活习惯生存状态和个性特征的小说,如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苏联特罗耶波利斯基《白比姆黑耳朵》等。
(6)科幻小说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小说,既具有科学内涵,展示人类对大自然对科学奥秘的探索,又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的小说。
如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
(7)武侠小说以描写武士、侠客和义士生活的小说,这类小说着力描写武艺高强的侠客忠义勇敢扶弱抑强的性格特征,是一种带有英雄主义幻想特征的小说。
如葛冰的《试剑〉、《冰碗小店》等。
3.简述儿童游记的艺术特征。
答:(1)高度真实、具体形象。
它所以叙描绘的一切必须是真实的,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十分亲切。
如由浦漫汀主编的《小霞客游记》。
(2)有很强的知识性和科学性。
对于没有直接经验的小读者来说,游记无疑是一种引人入胜的形象化的知识课本。
如秦牧的《逛香港海洋公园》,作者在描述海洋中鱼类身体颜色变化时,告诉小读者生物生存的知识;在描述海洋剧场的动物表演时,又自然地引出海豚智力之谜等,既增强读者的知识面,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3)作者都是有感而发,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风俗的描述,抒发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抒情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触景生情、有移情于景、有情景交融等。
儿童游记的语言清新优美、活泼洒脱,在描摹自然的山水、人工的建筑、文化的遗迹及风俗人情中,都寄寓了作者的深厚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人生体味。
如周作人的《风的话》。
4.以具体作品为例,谈一谈“给予”型的儿童电影和“关于”型儿童电影的区别。
答:从编导的创作动机与少年儿童观众的关系来看,儿童电影分为“给予”型和“关于”型两类:所谓给予型的少年儿童电影,就是通常所说的以儿童为本位的电影,从创作者的出发点来讲,他们的观众定位就是少年儿童;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力求吸引少年儿童,并对其成长有所裨益;从题材上来看,往往选择与孩子们的生活贴近的内容,并以他们所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手法上,多考虑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喜好,多数风格明晰、节奏明快,讲求趣味性,又经常强调“教育意义”。
这类影片表现的是孩子的世界,不论是表现他们的快乐还是痛苦、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承认少年儿童的独立人格和价值,强调他们的主动性和对生活的参与性。
如《小兵张嘎》、《宝葫芦的秘密》、《草房子》等。
所谓“关于”型的少年儿童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少年儿童的社会问题的故事。
在我们把它当作少年儿童电影看待的时候,同时也不得不把它当作一个反映社会问题的电影来看待。
我们把这类电影称之为“关于”少年儿童的电影。
这类电影中,有一部分是“社会问题”片,反映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对于孩子成长不利的问题,如贫困问题、学校教育问题、家庭离异问题、代沟问题等等。
如果第一类“给予儿童”的影片是以孩子的视角和话语方式来表现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的话,那么,这一类“关于儿童”的影片则多是从大人的角度体察孩子的世界,表现社会不公和成人自身的缺陷带给无辜儿童的痛苦。
孩子是被动的,在这些影片中甚至成为了一个反映社会问题的“道具”。
如反映父母离异的影片《为什么生我》、反映父母望子成龙的影片《失去的梦》、反映遗弃孩子的影片《被遗弃的人》等。
在“关于”型的作品中,还有以成人视角看待童年的影片,如《城南旧事》、《冬冬的假期》等,这些作品带有个人的回忆色彩,表达成长中复杂的个人感情。
5.简述外国寓言的发展历史及重要作家作品。
答:外国来看,以希腊和印度的寓言为最古老,世界著名的《伊索寓言》,就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后来被人收集起来,统统归在公元前6世纪的寓言作家伊索的名下,故称《伊索寓言》。
伊索被人称为“寓言之父”。
两干多年来,伊索寓言在欧洲文学史上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也传遍了全世界。
印度也是产生寓言较早的国家,在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6世纪,就已经有寓言故事成文,后来又出现了一些寓言故事专集。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寓言童话集《五卷书》。
公元5世纪的《百喻经》(《百句譬喻经》)。
这是由僧伽斯那根据从12部佛经里选出的寓言故事编成的。
包括98个寓言故事,加上前面的引文和末尾的偈语,合计百篇。
在世界寓言的发展历史上,有如下一些著名的作家留下了许多杰出作品:生活在15、16世纪意大利艺术巨匠达•芬奇,曾在他的笔记中写下很多优美动人的寓言,这些笔记手稿一直在图书馆,博物馆珍藏,20世纪中期才由专家研究,整理、出版,共110则寓言故事。
17世纪法国著名寓言诗人拉•封丹,给世界留下寓言诗12卷共239篇,是欧洲有名的杰作。
18世纪,德国戏剧家、诗人、文艺理论家莱辛在早期创作中,用寓言做为宣传启蒙思想的工具,1759年出版了散文体的《寓言》三卷集,共92篇,另外还写过一些寓言诗。
19世纪,俄国出现了克雷洛夫这位杰出的寓言作家,他写有9卷寓言共205篇,也是诗体。
克雷洛夫寓言对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具体作品,试论儿歌和儿童诗的区别和联系。
答:儿童诗与儿歌相比:儿歌是歌,儿童是诗,前者用来念唱,后者用来吟诵。
(1)从词语的运用上,儿歌词语通俗自然,多用口语;儿童诗注重炼字,追求意象的选择和语言的清新。
比如同是描写月光,传统儿歌《月儿弯弯挂树梢》:“月儿弯弯挂树梢,/好像一把小镰刀,/我要借它用一用,/割把青草喂羊羔。
//”杜荣琛的儿童诗《月光幻想曲》:“月光流尽池塘里发亮,/我口渴了/想舀一杯月光来喝/让肚子里藏着嫦娥的微笑// 月光躺在院子里发亮/我的口袋破了/想剪一片月光来补衣衫/让口袋里装着桂树的花香//”儿歌中的词语口语化,儿童诗特别注重炼字与意象的选择,如把视觉和味觉相通,把月光喝进肚子里,并藏着嫦娥的微笑,用藏着一词把与月光的距离拉近成两个朋友的关系,而且是知心朋友,诗的结尾进一步营造意境,把孩童对自然界的喜爱对月光的神秘感受用稚气和富有童趣的色彩表现出来,动态的花香和装着表现了儿童的活泼可爱。
这首诗用词凝练、清新,一幅美丽意趣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2)从儿童诗的韵律来讲,儿歌注重合口押韵,旋律短促紧密,语音层的音乐性很强,易诵易唱,琅琅上口。
儿童诗注重旋律的优美、语音的起伏变化,节奏舒缓和急促相伴,既有高音部的铿锵有力的语辞,又有低音部语句和过度和过渡部语音的低缓,是音乐美和意境美的结合。
如金近的儿歌《风婆婆》:“风婆婆,送风来,/送东风,桃花开,/送北风,雪花飞,/送来南风太阳晒。
//”高帆的儿童诗《爱玩的风》:“风是我的朋友,/春游时,/和我寸步不离。
/只是它太让人操心,/到处喧哗吵闹,/顽皮淘气。
/有时在草地上打滚,/有时在树丛钻来钻去,/不小心扭伤脚,/就扶着小树哭哭啼啼。
/我要送它上医院,/它又摇头说没啥,/它还有一双翅膀,/可以去做别的游戏。
/说着,便扯住风筝的飘带,/哈哈笑着高高飞起。
/你看它,/摇摆着身子,/显得那么得意。
//”儿歌节奏明快,把风来风去的急促用短短的三字词表达出来,结尾拉长的语句也便于念唱。
诗歌的风在语音上变化错落有致,节奏忽快忽慢,停顿和音节的连贯性相间,把风时而调皮时而安静的状貌表现出来。
(3)从情感表达来看,儿歌情感率真、朴实,多幽默诙谐的风格;儿童诗情感含蕴、高雅,多优美抒情忧郁的风格。
如纪凯的儿歌《小虾米》:“小虾米,被窝猫,/爱睡懒觉不做操,/驼了背,弯了腰,/你说糟糕不糟糕。
”一个情态可掬爱睡懒觉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又不失讽喻作用。
徐志摩的儿童诗《雁儿们》:“雁儿们在云空里飞,/晚霞在他们身上,//晚霞在他们身上,/有时候银灰,/有时候金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