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雨铃铛金波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在屋檐上。
屋檐上,挂水珠,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
第一节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一、儿童文学的概念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就广义而言,它是学前儿童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的总称。
本书以学前儿童文学为主要讨论对象。
学前儿童文学是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它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一)学前儿童文学必须是文学学前儿童文学是文学大系统中的一支,它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符合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
比如,从文学的基本特征来看,学前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一样,都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和真挚丰富的情感,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家的审美理想并打动作者的;从文学所运用的载体看,学前儿童文学也和成人文学一样,都以语言为载体,都是语言的艺术。
这正是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与非文学的婴幼儿读物的区别。
一般的儿童读物是适宜儿童阅读(或听赏)的各种书籍的总称。
它的范围比学前儿童文学要广泛得多。
比如,向儿童介绍社会和自然知识的书籍(儿童版《十万个为什么》等),属于儿童读物,但不属于儿童文学;再如,供儿童使用的填色、迷宫等游戏书或识字卡片也属于儿童读物,但不属于学前儿童文学。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必须具有文学性,以语言塑造艺术形象,从而感染孩子,引起他们愉悦的感受。
【对点案例】冰波的童话《梨子小提琴》中,梨子本是吃的水果,但在小松鼠手里却变成了一把小提琴。
狐狸捕杀小鸡、狮子追杀小兔子是森林里不变的法则,但在小松鼠的琴声中,狐狸和小鸡、狮子和小兔子却成了好朋友,小鸡跟在狐狸的后面、小兔子跟在狮子的后面来到松树下,小鸡躺在狐狸的尾巴上、小兔子躺在狮子的怀里一起听清香芬芳的梨子小提琴流淌出的动人的音乐。
音乐诱发了动物之间的友爱,让他们忘记了追逐捕杀,而是相依相偎,一起欣赏美,一起享受爱。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第一章儿童文学的概念: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是为儿童创造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对儿童具有认识、审美、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儿童文学的定义: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独特文学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其中以专为儿童创造和编写的作品为主;儿童文学的范畴:中国古时候有为儿童写的童蒙作品,但这些作品根据定义并不能算是儿童文学作品;叶圣陶20世纪20年代的稻草人才算是中国第一本儿童文学作品;西方在近代有罗宾汉、圆桌武士等向儿童灌输正确价值观的故事读物,但这两本故事书;都是从成年人的文学作品里面浓缩出来的;现时出版界普遍根据年龄划分分别是0~5岁的学前儿童、5~8岁的初小读者、8~11岁的高小读者、11~13岁的初中读者、13~15岁的青春期读者;对于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对他们非常适合,因为故事的每一页都有小量文字配衬着图画,使儿童不用明白文字的内容也可以理解;在西方,图画故事书是课室里导读课的好帮手;另外,儿歌和儿童戏曲都应列入儿童文学的范围;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①儿童文学之所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而存在,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特殊的服务对象和读者群体,这就是儿童;儿童文学作品是作家试图与特定的读者群一一儿童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艺术对话的产物;所以可以这么说,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基本的阅读者和接收者;②成人读者在儿童文学接受领域的存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成人读者是儿童文学艺术生产过程的参与者,也是儿童读者文学阅读过程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另一方面,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也具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年龄因素所导致的儿童读者的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儿童读者的特殊性:㈠童年龄特征:儿童文学的服务对象,包括了3-15岁的全部儿童;参考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一般把整个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儿期3~6岁、童年期7~12岁、少年期13~15岁;各个时期的儿童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感情、意志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心理年龄特征;㈡儿童文学的接受能力:儿童文学的接受能力与儿童作为主体的生理一一精神现象有着多层次的网络联系,而且文学能力就是在这种网络联系中形成了自己的结构模式和接受特点;儿童读者的文学能力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文化三个层面;儿童读者的阶段性:儿童阶段是人的一生中生活范围和生活内容迅速扩大、身心发展不断实现飞跃的阶段,也是文学阅读兴趣、范围、能力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儿童文学的特征:心理年龄特征、民族特征都只是儿童文学的一般性特征,儿童文学基本的、本质的特征应该是它艺术上的特征,也是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最基本的特征; 1.富有儿童情趣,儿童文学最大的特征是富有儿童情趣;儿童情趣指的是少年儿童的想象、思想、情感等心理状态及与之相应的行为、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反映;2.具有直观性,由于少年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形式;3.具有叙事性,少年儿童是以直观形象性思维为主的特点,儿童文学作品宜采用叙事性的方式,这样才会出故事、出形象,才符合儿童的特点,他们才易于接受,喜欢接受;4.富于想象性和幻想性,儿童是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这是由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所决定的;第一章汇总:认识和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及儿童读者的一些特性,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讨论儿童文学时,一般不局限于狭义的儿童文学,而是着眼于广义;不局限于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而是兼容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儿童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读者,而成人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必然会加入儿童文学读者队伍中来;其中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并且相对于成人读者而言,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具有十分明显的特殊性;其文学能力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文化三个层面;参照儿童心理学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可以把整个儿童读者的文学能力发展过程划分为幼儿、童年、少年几个建构阶段,而儿童文学作品也可以相应地划分为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这几种不同形态;儿童文学富有儿童情趣,具有直观性、叙事性、韵文性,富于想象性和幻想性,其题材广阔,主题明确而有意义;结构完整,脉络清楚;语言规范、明快而优美;第一章作家作品汇总:威廉.戈尔丁蝇王、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德.拉马雷圣经故事集、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弗恩历险记、任大林童年时代的朋友、田小菲绿叶上的小诗快乐的小诗、梁芒灯海和星海花季雨季、布莱克天真之歌、叶圣陶稻草人、罗宾汉圆桌武士、钟璞也是成年人的知己、格雷厄姆柳林风声、费里克斯.萨尔登小鹿班贝、包蕾猪八戒吃西瓜、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张天翼罗文应故事集大林和小林、贺宜鸡窝里的金凤凰、高士其我们的土壤妈妈、秦文君男生贾里、洪讯涛神笔马良、冰心记小读者通讯时、张秋生蒲公英、骆宾王鹅、王春花女儿与诗、谌容总统梦、舒兰虫和鸟、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管桦雨来没有死、刘饶民大海的歌月亮、王宜振月牙儿童文学的创作和阅读指导:在儿童作者创作的作品中,人们能够看到对现存的教育机制和他们生存的空间进行大胆嘲讽,如韩寒的三重门;以幽默笔法为掩护调侃了给儿童重压的成人世界,讽刺了包括母亲在内的成年人,同时也敢于涉及“性”的,如蒋方舟的正在发育;进入诗意想象的生命空间,如吴导的儿童诗;穿梭于自由自在的梦幻世界的,如边金阳的时光魔琴;沉醉于孤独忧伤的虚无之境的,如郭敬明的幻城等;当然由于商业炒作的介入,也有一些不太和谐的音符;阅读指导: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当达145万字,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其具体规定是:小学1~2年级的学生应该“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3~4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5~6年级的学生应该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7~9年级应该能“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杜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儿童阅读指导步骤:第一步:了解指导对象及图书情况;第二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图书的情况,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儿童文学作品;第三步:对作品的推荐和介绍;第四步:组织作品评论;第五步:巩固阅读效果;“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因为它“是一种促使人们把全部精力动员起来,起着积极作用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语;我们潜心研究儿童文学,必须发自内心的热爱儿童,热爱儿童文学事业,对它倾注自己全部的感情与精力,怀着崇高的使命感为少年儿童提供精神食粮;有了正确的写作宗旨、正确的教育思想,而后便可以依据自己的观察与体验,以极大的兴趣与情致为孩子们创作,用自己的笔去开启少年儿童的心扉启迪他们分清是与非、正与邪、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创作出少年儿童喜爱的文学作品来;这一章着重探讨儿童文学的创作和阅读指导;从儿童文学作家走上儿童文学的主观原因,以及他们创作儿童文学的动机来划分儿童文学作家的类型,可以把儿童文学作家分为两大群体六种类型;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与儿童文学的关系十分密切用儿童文学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同时也可能在创作冲动出现时用笔去描绘他们最熟悉的儿童;少年儿童参与儿童文学创作的现象也日益明显,开始成为儿童文学的一支生力军;儿童文学阅读指导可以帮助少年儿童明确文学阅读的目的性,使他们养成正确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引导少年儿童在阅读中提高文学欣赏能力,掌握文学欣赏的方法;家庭是少年儿童的生活环境,学校是少年儿童受教育的环境,所以要关注儿童阅读的环境,掌握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步骤和多种方法;第三章儿歌和儿童诗儿歌是一种适合年龄幼小的儿童念唱、欣赏的歌谣;儿歌的主要对象是婴幼儿和低年级的小学生;儿歌的特点:儿歌生长于民间文学的土壤,流传的方式主要是“口耳相授,代代相传”,主要接受对象是低龄儿童,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及审美要求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儿歌的特点;因此儿歌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思想内容简单、句式多样而富有变化,节奏鲜明,郎朗上口,易唱、易记、易传;儿歌的类型:1.摇篮曲陈伯吹摇篮曲2.游戏歌黑猫警长3.数数歌一二三寒枫数一数4.问答歌朱晋杰什么好什么东西有翅不能飞我唱歌儿骑着马5.连锁调古铜钱砍竹子做习题6.谜语歌7.绕口令夸骆驼8.字头歌头字歌猴子搭戏台子做手影游湖人9.颠倒歌小槐树儿童诗的概念:儿童诗是切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吟诵,为他们所理解、欣赏和喜爱的诗歌;儿童诗是诗的王国中的一员,具有一般诗歌的共性;同时,由于它是专供儿童欣赏的诗,所有又具有独特的个性;儿童诗的分类:1.童话诗:是叙事诗的一种;是表现童话故事的诗歌,也可称为诗体童话;2.儿童故事诗:是以诗的形式叙述描绘故事并抒发情感的样式;3.儿童抒情诗:是以直抒胸臆、咏叹情思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诗;4.儿童讽喻诗:是针对儿童生活中某些不良现象或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以夸张讽刺手法写成的幽默诙谐的诗,又叫讽刺诗;5.儿童散文诗:是用散文形式写的抒情诗;6.儿童寓言诗:是借用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诗的语言,来叙述一个简短生动的故事,以寄寓一定的教训和讽喻意味的儿童诗,又称诗体寓言;7.儿童科学诗:是用凝练生动的诗句来描绘科学现象、反映科学规律、赞颂科学精神的一种诗;8.儿童题画诗:是为画面或照片题写的诗;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儿歌与儿童诗都属于儿童文学中的韵文体裁,因而常被人们笼统地称作儿童诗歌;其实从语义上说,儿歌与儿童诗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儿歌主要适宜于低幼儿童;儿童诗虽也有适于低幼儿童的,但更多的是为童年和少年儿童创作的;本章讲述了儿歌和儿童诗;儿歌是一种适合年龄幼小的儿童念唱、欣赏的歌谣;儿歌是深受低龄儿童喜爱的文学样式,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儿歌主要有四大特点:内容浅近,主题单一;篇幅简短、结构简单;形象单纯,意蕴简明;语言通俗,音乐性强;儿歌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分类没有统一标准;我们重点讲解了九种类型: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谜语歌、绕口令、字头歌和颠倒歌;儿童诗的特点主要包括主题鲜明健康、情感浓烈纯真、意境优美隽永、想象丰富奇特、叙事色彩浓重、情趣稚拙活泼、语言精美流畅等;如果按内容分,儿童诗可分为童话诗、故事诗、抒情诗、散文诗、寓言诗、科学诗等;如按表现方式分,则与一般诗歌相似,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两大类;第四章童话和寓言一、童话的概念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完全借助幻想来表现现实生活和人们的理想、愿望;童话就是写给小孩子看的故事,不过这故事并不是普通的故事,也不是真的故事;这故事是想出来的最可爱的故事,这故事把天底下所有的东西都当成人来看待,让所有的东西互相交朋友,让好的愿望能实现,让一切有趣的事情都能发生;二、童话的起源和发展童话来自民间,与神话、传说有着共生的紧密联系;童话的发展经历了民间童话到创作童话两个发展阶段;1.民间童话:是童话早期发展阶段的形式,是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出现、口耳相传的;2.创作童话:人们按照各自的理念对民间童话予以补充和改造,呈现出向创作童话过渡的迹象;三、童话的特征幻想是童话艺术的基本特征;在通话中,幻想是主体,是核心;幻想是童话的血肉和灵魂;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1.童话的幻想植根于现实;2.幻想是童话反映现实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四、童话的分类按照作品形象分:1.超人体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灰姑娘田螺姑娘2.拟人体童话丑小鸭舒克和贝塔3.常人体童话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按照作者形象分:1.民间童话贝洛童话格林童话意大利童话2.文学童话安徒生野天鹅神笔马良杨楠五彩云毯孙幼军怪雨伞周锐门铃和梯子王一梅大狼托克打电话根据童话体裁不同,还可分为散文体童话、童话诗、童话剧、童话故事和科学童话等;从容量大小、情节繁简、结构方法来看,童话有长篇童话、短篇童话、微型童话和系列童话之分;从接受对象出发,根据读者的年龄特征,童话又可分为婴幼儿童话幼儿童话、儿童童话、少年童话、成人童话等;现代童话在虚实结合的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创新,主要是将小说写实手法引入童话创作中,改变了传统以幻想为线的单线结构,使童话发展成双线结构,即同时在幻想和现实两条线上推进情节的发展;美国作家怀特的夏洛的网我国孙幼军的怪老头儿就采用了这种写法;运用这种结构不仅可以把社会、时代、人们的生活直接地、形象地、大规模地搬到童话世界里来,而且还营造出一种奇特的童话效果;两条线索相辅相成,不仅大大拉近了童话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而且增强了读者接受时的共鸣和亲切感;寓言寓言是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来说明道理的言语,是形象性故事与哲理性寓意双重结合体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寓意为本体,用比喻寄托、借此喻彼,把抽象的道理寄寓在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寓言的本质在于比喻,作为文学样式,它是由比喻的修辞手法发展而来,是比喻的发展和高级形态;寓言是“智慧的花,哲理的诗,真理的剑,人生的歌”,它既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金钥匙,又是解剖人情世态病灶的手术刀;寓言是一种很有个性特点和价值的文体;寓言和童话的区别寓言和童话都源自民间,受到神话、传说的直接影响,都采用了夸张、拟人、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具有较强的虚幻性,都蕴涵着一定的象征意义;然而,仔细比较寓言与童话,也不难发现两者有着诸多差异;1.寓言的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在一个短小的故事、场面,甚至片断中把寓意表达出来,所以寓言字字如金;而童话篇幅较长,结构也比寓言复杂,注重对人物的刻画和细节的描写;2.寓言的寓意明确,以集中、鲜明地表达道理为首要目的;为了更直接地表达寓意,许多寓言还会在开篇或结尾直接点明寓意,所以训诫意味比童话明显;而童话是以审美为第一功能的,教育功能是要通过审美来得以实现的,所以道理往往是含蓄地传递出来;3.寓言和童话都具有虚幻性,但寓言以训诚为主旨,重视讽喻和影射现实,因而多着眼于虚构事物与现实事物之间的相似、相通之处,不受自然逻辑的束缚;而童话追求艺术真实,尊重故事情节发展的逻辑,达到真幻自然和谐的结合;4.寓言中的形象是为表达寓意而存在的,所以没有塑造个性形象的要求;而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则必须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四、寓言的特征寓言是一种个性特征突出的文学样式;它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巧妙地阐明人生哲理,寄寓道理,寄寓道德训诫,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艺术结构的双重性,对此世界上著名的寓言作家、理论家都有形象精彩的阐释;中国当代著名寓言作家刘征把寓言的特质概括为寄寓深沉,意在言外;妙想天开,涉幻成趣;五、寓言的表现手法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所有文学艺术手法在寓言创作中都可能涉及,但它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表现手法也有一定的倾向性;比较常用的主要有比喻、虚构、拟人、夸张、讽刺、叙述等;六、寓言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寓言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适合儿童的审美益智,可以训练儿童的思维,以及帮助儿童建立起对世界的哲理认识;这一章着重探讨童话的概念、起源与发展、特征、分类,童话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和童话的创作,以及寓言的概念、起源和发展、寓言和童话的区别、特征、表现手法、创作及寓言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创作童话时要处理好幻想与现实的关系,展开孩子式的想象,进行自由幻想,掌握童话入幻的方法;掌握寓言的特征表现:寓言最基本的特征是寓体与本体的双重性;故事情节的虚拟化,艺术形象的类型化;结构紧凑,篇幅短小;语言简练、隽永,风格犀利、幽默;寓言的表现手法有比喻、虚构、拟人、夸张和讽刺等;第五章儿童故事和儿童小说儿童故事概念:故事是侧重于事件过程的叙述描写,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而对人物性格较少作细致描写与刻画的一种叙事文体;即为儿童创作的、适合于儿童阅读的故事,就叫儿童故事;儿童故事的特征:儿童故事之所以一直受到儿童的青睐,甚至还吸引成年人也一同走进故事世界里,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儿童故事所具有儿童故事所具有的特征;儿童故事的种类:1.生活故事:是选取发生的家庭、幼儿园或学校内外生活中的事件,再加以改编,从而构成有趣味的故事;2.动物故事:即叙写动物的故事,是通过对各种动物的习性、状帽和特点的描绘,间接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体现某种人生哲理;3.历史故事:是以一定的史料为依据而编写的,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的供较大年龄的儿童阅读的文学样式;1.伟人故事 2.名人故事 3.英雄故事历史事件故事;4.图画故事:是以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儿童为主要对象,通过连续的画面表达完整的故事和主题的儿童文学样式,它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之一;夸张和拟人是使图画显得有趣和新奇的重要手法,如果把动物画得像标本一样,就不会吸引儿童;比如画动物的整体时,要画出老虎、狮子威风凛凛的气概、猴子的淘气、兔子的胆小警觉等;画局部时,画大河马头部特写,可露出它锋利的牙齿,胡须戟张,怒目圆睁,就会有如闻其吼声的感觉;画动态时,也可运用夸张,把动物画活,如画捕猎动作,可多种多样:或俯伏,或迁回,或曲背弓腰,或张牙舞爪,神态生动,有感情,也就具有了一定的人格化意味;以上手法运用得好,才可以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儿童小说的概念儿童小说作为一种独立发展的儿童文学文体样式,产生较晚,是从成人小说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尽管如此,他的发展和繁荣却极为迅速,一旦成熟,便以其锐不可当的蓬勃之势成为儿童文学的生力军,为广大儿童读者所喜爱;概括的说,儿童小说是少年儿童所写的小说作品,它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及初中学生,作家针对这一特定读者群的生理、心理和审美特点创作的,有益于他们健康成长及有能力接收的小说就是儿童小说;儿童小说的特点:儿童小说的文学性要求它符合小说创作的一般规律,而其儿童特征又决定了它在主题思想、人物刻画、环境描写和情节构成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环境,是小说中人物生活的背景,也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环境描写,是指对作品中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的描写,同时也包括必要的自然环境描写;儿童小说的分类:题材分类可以分为生活小说、问题小说、历史小说、惊险小说、知识小说、动物小说和科幻小说;篇幅分类可以分为短篇儿童小说、中篇儿童小说、长篇儿童小说;体裁分类可以分为寓言体儿童小说、传记体儿童小说、书信体儿童小说、童话体儿童小说、叙述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第一人称儿童小说和儿童小说第三人称;这一章着重探讨儿童故事的概念、特征、种类、创作和改编,以及儿童小说的概念、特点儿童小说与故事的异同、分类与创作要求;创作儿童故事要注意观察,选好角度,提炼有意义的主题;抓住人物,塑造鲜明的形象;巧设结构;语言流畅、通俗和口语化;儿童小说要求创作者要深入儿童生活,真实地反映儿童生活;其题材选择和主题的确立要符合儿童的年量特征;内容创作要有新奇性;语言创作要优美;创作应突出主要人物;第六章儿童戏剧文学和儿童影视文学一、儿童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以演员的表演中心,综合了文学、舞蹈、音乐、美术、舞台技术等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儿童戏剧的特征:戏剧以幕、场或者情节段的形式将故事完整的呈现出来;具体来说,戏剧的结构要素包括主题、人物、情节、冲突、语言、舞台景观等;儿童戏剧的种类:1.儿童话剧 2.儿童戏曲 3.儿童歌舞剧 4.木偶剧二、儿童影视文学的特征影视文学用文学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剧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态度,是一种文学作品,可供读者阅读和欣赏;儿童影视的基本特征:1.综合性 2.直观性 3.广泛性 4.逼真性 5.组接性。
1.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应该包括几层意思?(p3)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的意义。
答: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p4)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p3)(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的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儿童文学对儿童剧院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儿童文学三大母题的意义:运用新的方法进行儿童文学的类型学研究。
打破了体裁、题材、风格、流派这些通常的划分类别的界限,富于创意地将儿童文学作品划分为“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深入阐释了这三类“元主题”的美学特征,开辟了一种言说儿童文学的新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了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
2.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主要有哪些?(p7)答: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这几个方面。
3.小学审美教育中应掌握的原则(p13-15)答:1.直觉性原则。
小学生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具有自身的特点,小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不经逻辑思考,会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做出直觉性反应和判断。
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审美的直觉性原则,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2.非功利性原则。
这是对小学生审美活动的旨归而言的,儿童参与活动是为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不带任何功利性的目的。
3.情感性原则。
情感世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态度,情感是审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整个审美活动中都带有有情感的介入和贯穿。
4.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与儿童文学。
答:作家特殊性:(1)独特的精神气质。
(2)独特的感受力和生活经验。
(3)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儿童读者的特殊性:一、儿童读者文学接受能力的特殊性(1)生理层面(2)心理层面(3)文化层面二、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
儿童文学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发展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旨在满足儿童读者的阅读需求,引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快乐、启发思维和培养良好价值观。
儿童文学以其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友善的人物形象而备受儿童和家长们的喜爱。
在现代社会中,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一、儿童文学的特点1.语言简明易懂儿童文学的语言使用应简明、生动、易懂,适合儿童的阅读水平。
作者们在创作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确保儿童能够轻松理解内容并享受阅读过程。
2.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儿童文学的故事情节通常以儿童的日常生活、成长经历和想象力为主题,以引发儿童的共鸣和兴趣。
这些故事情节常常充满奇幻、趣味和惊喜,通过悬疑、幽默、冒险等元素吸引着小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乐于阅读并愿意继续探索文学世界。
3.人物形象亲近友善在儿童文学中,人物形象往往是亲近友善的,他们身上拥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并展现出积极向上、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素质。
这种友善的人物形象可以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对善良行为的认同和模仿。
4.融入教育元素儿童文学既是儿童娱乐的载体,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在其中,作者们常常巧妙地融入了儿童教育元素,如道德观念、科学知识、文化传承等。
通过阅读儿童文学,儿童能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儿童文学的发展儿童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着这个时期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经典绘本阶段儿童文学的发展始于经典绘本阶段。
绘本充满了鲜艳的插图和简洁的故事情节,用亲切的方式向儿童传递知识和感情。
经典绘本的代表作品包括《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它们影响了几代儿童的成长和阅读。
2.故事阶段在故事阶段,儿童文学变得更加注重故事情节的设置和角色形象的刻画。
这个时期的作品中层出不穷的故事引人入胜,如《小王子》、《哈利·波特》等,这些作品成为了一代人的经典阅读。
名词解释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造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儿童读物:指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出版物阅读年龄:儿童小说:指的就是从少年儿童的审美视角来表现儿童生活,塑造儿童形象,并使儿童感兴趣、易于接受的小说。
数数歌:数学与文字巧妙结合的儿歌,用来组织游戏、串连新知,以识物启智连锁调:即连珠体,或叫衔尾式,以“顶真”手法构成,随韵接合,义不相贯,是纯游戏性质的儿歌绕口令:即拗口令或急口令,由一些双声叠韵或发音相近相同的字词结构组成有趣的句子或短语,要求吟诵着快速无误的道出,是训练儿童发音与思维的带游戏性质的儿歌。
动物故事:以描摹动物生活、行动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或富有趣味的介绍各种动物习性、特点,或表现它们与人类的交往关系,并间接的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故事简答题儿童文学作者的特殊条件:1对儿童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感2要有独特的生活积累3要有特殊的审美意识4要有特殊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学校儿童文学欣赏的指导步骤:1了解指导对象及图书情况2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作品3对作品进行推荐和介绍4组织品论交流,巩固阅读效果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1儿歌讲究顺口自然,且有“俗味”,儿童诗则多了几分稚趣、雅趣;2儿歌的韵律节奏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外在形式,儿童诗的音乐美体现于诗的内在情感之中;3儿歌追求幽默、机警的谐趣,而儿童诗更关注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4儿歌适宜于歌唱游戏,而儿童诗更适合吟诵听赏。
5儿歌主题浅显、明白,儿童诗则常常要通过形象间接地表现出主题,显得比较深刻、含蓄;6儿歌面向学龄前(婴幼儿)和初龄初期的儿童,篇幅较短;儿童诗则面向小学中高年级以后的儿童,篇幅可以比较长。
童话创作过程中夸张的手法:夸张——借助活跃的想象,扩大和强调表现对象的某些特征,从而突出其本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一种表现方法。
1童话的夸张偏重于艺术形象的外部特征,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2童话的夸张是强烈、极度的夸张;3童话的夸张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的夸张童话创作过程拟人手法中人性与物性的关系:拟人——指赋予人类以外有形无形的事物理以人的思想感情和言行能力。
优秀儿童文学作品1. 《小王子》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他讲述了自己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的故事。
小王子来自 B-612 星球,有一朵心爱的玫瑰花。
小王子在历险故事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人,但是他从没停止过对玫瑰的思念。
作者通过小王子这个角色表达了他对成人世界价值观的抨击,对真挚感情的赞美和讴歌。
2. 《安徒生童话》安徒生这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它是一本适合全世界小朋友们阅读的童话故事集,其中代表的作品有《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这些小故事寓意深刻,能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
3. 《寄小读者》冰心这本书是作家冰心在赴美留学期间,以书信的方式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并寄回国内,发表在《晨报》上。
这些信件饱含了她对母亲的爱,对童真的爱,对大自然的爱,这些内容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爱的美好。
4. 《草房子》曹文轩这是一本关于成长的小说,讲述了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学度过的六年时光。
在这六年里,他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
这本书通过桑桑的视角,展现了孩子们在面对苦难和挫折时的坚强和乐观,是一本能够触动孩子们心灵的作品。
5. 《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故事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底的奇幻冒险。
他们看到了神秘美丽的海底森林,经历了恐怖的漩涡,遇见了可怕的鲨鱼,历经艰难险阻后最终回到了家乡。
这个故事展现了人类顽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和坚持不懈的开拓精神。
这些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阅读。
一、儿童文学1.定义: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的类型1、幼儿文学• 以0—6岁的学龄前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 主要文体: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幼儿散文,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等。
2、童年文学• 以6—12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 主要文体:童话、儿童小说和儿童诗、科学文艺等。
3、少年文学• 是以12—15岁的少年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 主要文体:少年小说、报告文学、少年诗与散文、寓言等。
3.儿童文学文体:小说,戏剧,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散文,图画故事,科学文艺。
4.儿童文学的功能(意义)1、认识作用让儿童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并帮助他们提高感知生活的能力。
2、教育作用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使儿童在阅读、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和教育,以及情感、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的感染和影响。
3、审美作用优秀的作品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得到情操陶冶,培养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4、娱乐作用通过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儿童得到愉悦和消遣,以及通过娱乐包藏较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寓教于乐。
5.儿童文学的发展·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萌芽:列那狐的故事·诞生:17世纪末(1697年),鹅妈妈的故事·发展:18世纪,纽伯瑞一双美好的鞋·繁荣:19世纪,数量增长,艺术提升·辉煌:20世纪,1)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2)幼儿文学崛起并走向兴盛3)传统文艺形式与现代化传播媒介并存,相得益彰4)儿童文学的题材、形式、风格呈扇形发展·19世纪名作:①格林民间童话②安徒生创作③卡洛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④科洛迪木偶奇遇记·20世纪名作阿·林格伦第二届安徒生作家奖价值观不一样长袜子皮皮(淘气包埃米尔)E·B怀特吹小号的天鹅小老鼠斯图亚特(又叫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意大利罗大里洋葱头历险记假话国历险记·安徒生熟知作品书上: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幸运的贝儿、单身汉的睡帽、柳树下的梦、丑小鸭、野天鹅、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打火匣、海的女儿;其他:夜莺、拇指姑娘、坚定的锡兵、豌豆公主、*小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小意达的花儿。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概论(8学时)第一节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一、儿童文学的概念(一)我国“五·四”运动以来对儿童文学的几种较具影响力的认识1、以胡适、周作人等学者为代表所倡导的“儿童本位论”思潮2、1949年—1955年这一历史时期的观点为:儿童文学的教育工具论3、以陈伯吹为代表的“童心论”4、关于区分儿童文学的标准之多种见解(二)什么是儿童文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所形成的共识,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
审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
其中以特意为他们创作、编写的作品为主,也包括一部分抒写作家主观意识却能为孩子们所理解、接受又有益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文学作品。
广义与狭义的概念、相应的分类。
定义中所包含的几层意思应把握好。
二、儿童文学与文学(一)儿童文学是文学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它服从于文学的一般共性规律和要求,但它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二)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关系共同点:两者都是以语言为材料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均具有思想倾向性、民族性、时代性和文学表达方面的要求。
不同点:由于读者对象的不同所导致的文学表现手法的倾向性差异。
三、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两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它们的写作、研究以及指导阅读都有重要意义。
儿童读物的含义比儿童文学的含义宽泛得多,是指适合于儿童阅读的各种书籍的总称,儿童文学作品经印刷出版成书后形成的的儿童文学读物仅是儿童读物中的一种。
区分之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文学性”这个核心点上。
儿童文学必须是文学,是以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用以感染和教育少年儿童的,儿童读物中除文学读物外的其他门类读物可以是非文学的,或不完全具备文学性质的。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作用儿童文学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儿童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能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小读者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自然界的某些知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儿童文学具有道德教化作用、认识作用、审美作用和娱乐作用。
1.《椅子上的钉子》江渠小猪坐上小椅子,屁股扎了一下子。
摸摸小椅子,上面有钉子。
悄悄换给小兔子。
小兔坐上小椅子,也被戳了一下子。
找来小锤子,修好小椅子,大家都夸小兔子。
2.《游湖人》张光昌东是人,西是人,来来往往都是人。
“阿拉阿拉”上海人,“俺们俺们”山东人,戴花帽的新疆人,穿长袍的西藏人。
外地人,本地人, 说说笑笑像亲人。
他们说我们是西湖的小主人,我们说大家都是一家人!3.《猪八戒》传统儿歌猪八戒,嘴巴长,嘴巴长,吃生姜,生姜辣,吃西瓜,西瓜甜,吃捞面,捞面长,吃谷糠,谷糠粗,吃豆腐,豆腐软,放油煎,豆腐香,做菜汤,菜汤咸,别放盐,八戒吃的肚儿圆。
4.《我唱歌儿骑着马》青青的草,红红的花,我唱歌儿骑着马。
什么马?大马。
什么大?天大。
什么天?青天。
什么青?山青。
什么山?高山。
什么高?塔高。
什么塔?宝塔。
什么宝?国宝。
什么国?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
5.《坐火车》柯岩小板凳,摆一排,小朋友们坐上来,这列火车跑得快,我当司机把车开。
(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呜!)抱洋娃娃的靠窗坐,牵小熊的往后挪,皮球积木都摆好,大家坐稳就开车(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呜!)穿大山,过大河,火车跑遍全中国,大站小站我都停,注意车站可别下错。
(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呜!)哎呀呀,怎么啦,你们一个也不下?收票啦,下去吧,让别人上车坐会儿吧!(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呜!)。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二)“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内含:(什么是“儿童文学”O(∩_∩)O~)◆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结论: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简答题=概念+4部分内容;名词解释就只要结论)二:儿童文学的范围(儿童文学的分类O(∩_∩)O~)两种意义的儿童文学:民间文学古典意义文人(成人)文学现代意义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的范围(以中国为例):◆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Eg:《中国民间故事》◆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eg《幼学琼林》◆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
Eg《神童诗》《小学诗》《千家诗》◆古典文学中适合儿童特点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
Eg《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哪吒闹海》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家在现代自觉的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或影响下创作的供儿童阅读的作品。
Eg《木偶奇遇记》《埃米尔捕盗记》2、“儿童读物”与“儿童文学”广义:包括了儿童文学读物儿童读物狭义: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出版物。
◆“儿童读物”与“儿童文学”的联系与区别:(O(∩_∩)O~)(很可能给书名,要会判别) 共性:成年人为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改编、出版的精神产品。
区别:两者性质不同。
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是一种有机的、整体性的审美构成,而不只是传达知识内容的形象化手段。
相反,儿童读物可以是非文学的,也可以吸收、采用一些文学手法,但并不具备独立的、完整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
结论: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是两个内涵和外延(范围)都不相同的概念。
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西方儿童文学发展☺史前期——十八世纪以前☺诞生期——十八世纪☺发展期——十九世纪(第一次)☺繁荣期——20世纪(第二次)儿童文学史前期☻世界上最早的民间童话集为印度的《五卷书》;☻西方民族有《伊索寓言》;☻阿拉伯民族有《一千零一夜》。
1、什么是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能为儿童欣赏接受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包括趣味性、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叙事性)和丰富价值(教育作用、认识作用、美感作用、娱乐作用)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的特征:A.富有儿童情趣(体现在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中)B.韵文性(体现在婴幼儿文学中)C.直观性(婴幼儿文学和童年期文学)D.幻想性(童话和科幻小说中)E.叙事性(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3、儿童文学的语言特色:1.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2.简短精练,切忌长句。
3.语言要规范优美,避免语言上的随意性和粗鲁化。
4、儿童的年龄特点——就是指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与一定年岁相对应的相对稳定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文化程度的综合表现。
5.决定儿童年龄特点的基本因素有三个: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的程度。
6.儿童文学年龄阶段:(1)婴幼儿文学(2)童年期文学(3)少年前期文学(4)少年后期文学7.儿童文学的功能:认识作用、开启智力作用、教育作用、愉悦作用、宣泄作用8.文学接受——是指读者注意文学作品、初步阅读或听讲作品,以至产生兴趣的过程。
9.儿童接受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需要、阅读、注意10.婴幼儿文学——以婴幼儿为对象,适应他们的年龄特点的文学作品。
(诉诸于听觉的文学)范畴:题材丰富、趣味性强、结构简单、语言浅显的文学作品。
如:儿歌、幼儿诗、短童话、短儿童生活故事。
语言特点:口语化、符合婴幼儿的特点,如用叠音词、反复等;口头文学,可读性强、内容贴近生活、语言流畅生动、富有音乐感基本要求:游戏性,趣味性,直感性,幻想性11.婴幼儿文学的常见样式:(1)儿歌(2)幼儿诗(3)婴幼儿故事(4)动物故事(5)短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6)寓言(7)幼儿散文(8)科学小品(9)幼儿戏剧12.婴幼儿文学的表现手段:拟人,夸张,反复13.婴幼儿文学的意义:A.婴幼儿文学是儿童重要的精神食粮B.婴幼儿文学能给孩子以知识和思想教育以及欢乐。
1、寓言(P142):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形式。
2、童话(P127):符合儿童想象方式的充满幻想色彩的神奇故事。
3、图画书(P264):图画书是利用绘画和文学语言两种媒介进行相互补充,由图与文相结合而产生完整而有意味的故事的特殊的儿童文学门类。
4、儿童故事(P168):指具有故事基本特征的内容单纯、篇幅短小,与儿童接受相适应,供儿童阅读或聆听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5、儿歌(P102):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孩子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
6、插图(P90):为帮助儿童读者阅读和理解以文字为主的儿童文学作品,在作品的不同章节中常常会插入一些图画,我们将这种分插于作品中的图画称为插图。
7、儿童散文(P212):以自由的笔墨书写作家的经历、见闻和感受的形式活泼情思精美的文学作品。
8、儿童文学(P3):就是明白浅显,饶有趣味,一方面投儿童心理所好,一方面儿童可以自己欣赏的文学。
9、儿童科学文艺(P245):以介绍科学知识,展现科学的世界观,宣传科学的思想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科学论文与科普读物。
第一章:1、儿童文学的范围(P4):一种是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种是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2、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P7):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这几个方面。
3、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P13)第二章:1、儿童文学的自在到自觉(P25--29):(童年的概念及其在欧洲家庭生活中的位置要到十七世纪才得以确立,在中国,儿童的独立身份也是到20世纪初才慢慢被普遍认识到的)不少学者把1697年贝洛的《鹅妈妈故事集》的出版,看作是西方儿童文学自觉形态的开始。
(自在走向自觉在17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开始)在儿童文学从民间文学形态走向现代文学形态的过程中,安徒生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2、审美形态的发展(P29--31):1、体裁样式的分化(P30):童谣、童话、寓言。
儿童文学概念儿童是儿童文学的主要对象。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文学性和审美性最重要。
1.儿童文学是文学,并且首先是文学。
2.儿童文学是儿童的。
3.儿童文学是儿童阅读、欣赏的文字。
儿童文学的范围一.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包括四类)1.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中国民间故事》《葫芦兄弟》《牛郎织女》《田螺姑娘》《老虎外婆》2.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幼学琼林》《龙文鞭影》3.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的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作品。
《千家诗》《小学诗》《神童诗》4.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收的作品。
《西游记》《武松打虎》《封神演义》二.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家自觉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木偶奇遇记》《埃米尔捕盗记》儿童读物:广义:包括了儿童文学读物狭义: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出版物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的联系和区别联系:阅读地位一致——适合儿童阅读。
区别:性质不同。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指那些对于成人文学而言,在儿童文学中表现得更为普通,更为集中,更为典型的艺术品性。
这些艺术品性与儿童的生命内涵和精神特征之间有着更为深刻和内在的联系。
儿童文学的主要的美学特质(重点)一.纯真——稚嫩、纯洁、美好《青蛙和蛤蟆是朋友》《寄给蛤蟆的信》——阿诺德.洛贝尔《晚安,我的星星》——冰心《猜猜我有多爱你》二.稚拙——稚气、拙朴作品形式表现出稚拙美,借人物的言行心理动作表现出儿童特有稚气和憨态《虎助的尾巴》《月亮,生日快乐》《大林和小林》—张天翼《夏洛的网》《东东西西打电话》三.欢愉——营造欢愉手段:幽默、夸张、变形《木偶奇遇记》四.变换——幻想、荒诞、动态美《灰姑娘》《白雪公主》五.质朴——自然、淳朴、朴素性儿童文学的重要意义(简单了解)1.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收的文学。
2.儿童文学是儿童最喜爱的读物。
一、名词解释1、幼儿文学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能为他们接受和欣赏的启蒙文学。
2、幼儿戏剧幼儿戏剧的定义以幼儿为对象适应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3、儿歌儿歌 (nursery rhyme),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
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
儿歌是民歌的一种,全国各地都有。
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
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或对唱,如福建浦城儿歌《月光光》。
儿歌中既有民间流传的童谣,也有作家创作的诗歌。
另有梁静茹的歌命名为《儿歌》。
4、类型人物属于某种类型的人物群体5、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
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6、超人形象1938年,由杰瑞·席格执笔,乔·舒斯特绘制的系列漫画《超人》在美国问世。
在那个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年代,漫画中的超人集中体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心理和大众价值取向,每当危急出现的时候,漫画中这位举止儒雅的记者克拉克·肯特就会摇身一变,成为肩披红色斗篷、神勇无敌的超人,救弱者于水火之中。
7、传说传说,是口头文学的一种形式,与神话、笑话、史诗、说唱、民谣等并为民间文学的样式,并为书面文学提供了素材,同时也为后世传说的渊薮。
传说的解释:辗转述说,也可说是流传,不能够确定。
传说,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
儿童文学
一、填空题
1、广义的儿童文学指的是0至18岁的儿童文学,包括婴幼儿文学、儿童文学、
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狭义的的儿童文学指的是6至12岁的儿童文学。
2、儿童文学的特征包括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要有层次清楚的结构,要有深入
浅出的语言,多样化的手法和体裁。
3、儿童文学的意义:可以扩大儿童的视野,增广儿童的知识;可以发展儿童的
语言和锻炼他们的思维;可以丰富儿童的想象和情感;可以培养儿童对美
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在一个漫长历史时期的集体创作。
印度最早的童话书是
《斑沙丹特拉》。
阿拉伯最著名的童话书是《一千零一夜》。
丹麦的安徒生写了168篇童话。
5、世界上最早的图画书是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
法国最早的童话集是法国
贝诺的《鹅妈妈的故事》。
6、世界三大寓言集: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古希腊
《伊索寓言》。
7、“科学小说之父”凡尔纳,三部曲包括《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
《神秘岛》。
8、中国现代童话第一人叶圣陶,代表作是《稻草人》。
9、儿歌的特点:感情健康,主题单一;形象具体,想象丰富;结构单纯篇幅短
小;语言浅显,音韵和谐。
10、儿童诗的特点:抒发儿童心灵深处的情思;以儿童的眼光去揭示生活中
富有诗意的事物;张开符合儿童心理的状态的想象翅膀;富有儿童情趣的艺术情思;用天真活泼的儿童口吻表达。
11、童话的分类:(1)从作品的形成分为民间童话和艺术童话
(2)从内容的因素和表现手法分为拟人、超人和常人(3)从体裁形式分为童话诗、童话剧和童话片。
12、寓言由本体和喻体构成。
13、儿童戏剧的特殊要求:题材是宽广的;主题要健康、明朗、突出;人物形象也要鲜明;情节要单纯、生动、富于变化;语言浅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富幽默感,富动作性;儿童戏剧篇幅较短小。
14、儿童影视的艺术特点:不仅要扩大少年儿童的视野,增进他们的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儿童影视的基调要明快、爽朗、乐观,富幽默感;不仅要注意内容和样式,注意容量的问题,不要超过四十五分钟。
15、儿童文学的评判标准是真、善、美。
培养孩子好的阅读习惯的最好方法是亲子共读。
二、填表题
二、名词解释
1、儿童文学
就是儿童的文学。
指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适合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们成长的文学,以特意为他们创作、编写的作品为主,能为小读者所理解、接受又有益于他们成长的文学艺术作品。
2、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中一种重要的形式,也是文学中一种特殊的样式。
他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符合儿童的想象力和奇特的情节编织成的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
基本特征:幻想
3、寓言
寓言是寄托着深刻意义的一种简短的故事。
就是把一种道理寄托在短小的故事中,让读者从中获得教训。
由于故事短小、生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因而成为一种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
特点:主题具有鲜明的哲理性;总是借助说故事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意图;采用拟人的手法,以人类之外的生物为角色;篇幅简短,情节单纯,语言简练。
4、颠倒歌
颠倒歌是为孩子们所喜爱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儿歌。
它采用一组故意颠倒故事
特征或关系的词组成歌词,常把一些自然想象和社会情况说的和实际相反。
5、连锁调
连锁调,也叫连珠体儿歌。
它的结构特点是,上一句末尾用的词儿与下一句开头的词儿相同,或者是使用谐音词作为连接上下文的桥梁,随韵结合。
这样一句一句顺连下去,做到大致押韵。
6、图画书
图画书是以幼儿为主要阅读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文学和美术的综合性艺术。
它的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全部用图画表现故事内容。
7、伊索寓言
是古希腊人在一个漫长历史时期的集体创作。
这本寓言集中描写的大多是动物故事,而且篇幅都很短小、形象生动、语言鲜活、含义深刻,适合儿童阅读。
不仅在欧洲文学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成为后来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典故,而且一直被当做儿童的启蒙用书。
8、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完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汉族长篇神魔小说。
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四、简答题
1、简述童话与寓言的异同
相同点:寓言常常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因它跟动植物或无生物角色的童话,以及描述动植物的科学童话有相似的地方。
不同点:(1)寓言的情节结构简短单纯,童话的情节丰富、多变化,生动有趣,结构较为复杂,篇幅较长(2)童话作品严格要求幻想植根于生活,幻想与现实的结合要力求和谐、自然。
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和行动,事件的发生和变化都要符合生活本来的规律。
寓言以训诫为目的,是一种比喻,只要求在幻想和现实找到某一种联系,不必过分拘泥于客观的自然规律。
(3)童话的对象是儿童,寓言的对象就不限于儿童,不少是为成年读者做借鉴的。
(4)寓言着力表明它所含的讽喻和教训,重在思想性。
科学童话则是侧重于知识性。
2、简述《草房子》的故事情节
一个叫作油麻地乡村小学校给男孩桑桑留下了快乐又难忘童年记忆--天生秃顶秃鹤出于对尊严执著坚守而演出令人发笑又令人心酸悲喜剧;孩子眼中显得扑朔迷离少女纸月身世之谜;令桑桑自疚不已而实际上注定难成正果蒋老师与白雀姐短暂爱情;从精神与物质顶峰猝然跌落到最底层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艰难历程;当校长严父终于流露出来舐犊之情和初涉人生桑桑对生与死最初体验……本剧把主人公桑桑童年亲历几个平常又动人小故事有机地联系起来真诚又富于诗意地歌颂了至真、至善、至美。
3、简述《虎克船长》的故事情节
四十岁的彼得是一名精明能干的律师,他的生活美满而幸福——美丽的妻子,两个可爱的小孩,丰裕的财富,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是无忧无虑的小飞侠。
一天,他带着妻子与两个孩子探望祖母,铁钩船长竟然趁机绑架了他的孩子!为了拯救心爱的孩子,彼得必须重新恢复多年前那个纯真快乐的小飞侠身份,在小精灵的帮助下,飞向千变万化、险象丛生的“梦幻王国”,与铁钩船长展开生死决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