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 格式:ppt
- 大小:330.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知识与技能1. 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 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师:①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资料和教学录像短片。
(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特别是最新的报道。
)②将学生分成7个大组预习教材内容,分配各组的收集相关资料。
③教师准备好学案④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⑤1周前准备做肉汤实验生:①1周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4按照技能训练的方法分别完成两个肉汤的对比实验。
②以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刊媒体等渠道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观点,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特别是最新的报道。
③分组并选出小组长,准备好讨论材料。
师:图片展示(广袤的宇宙、绚丽的银河、灿烂的太阳系行星、蔚蓝的地球……)设疑:地球上最初并没有生命。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他生物也是经过这样的过程,那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是人们普遍关心的地球生命起源的问题。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地球上的生命为什么这么繁盛?外星球上有没有可能出现生命?生:欣赏图片并进行质疑设计意图: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导入本节课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一、学习新课——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师: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将各组收集到的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的资料进行交流、汇报,推测判断一:“神创论”你们相信这种说法吗?理由是什么?生:学生分组进行资料交流,了解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不相信。
因为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只是神话传说。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一、教材与课程资源(一)教学内容1、地位作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本节是在学生完成了“生物的生殖、发育及遗传和变异”,了解了生物在生物圈中如何延续之后,自然过渡到了关于“生物进化”的学习。
而对于“生物的进化”的学习,“生命的起源”自然是其研究的开端。
所以,本节内容既是前两章的延续,又是本章学习内容的起点,无论在知识层面还是技能层面上,都起到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但是,这一节的内容如生命是从原始海洋中产生的概念、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等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如果处理不好则艰涩乏味,不但知识内容的理解会不到位,更无法达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推测能力的目标。
2、教学重点和难点(1)知识重难点:①原始地球表面的变化;化学进化的过程。
②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能力重难点:尝试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推测。
(二)课程资源的整合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通过制作“斯帕兰扎尼肉汤实验”的《翻转课堂》,完成该实验的教学内容。
2、鼓励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书籍,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料,完成课前的小组活动(探讨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并找到自己小组成员最支持的一个观点,进行深入研究),完成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的教学。
3、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通过“斯帕兰扎尼肉汤实验”的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探讨肉汤腐败与不腐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客观事实的能力,完成技能训练部分的教学。
二、内容标准和教学目标(一)内容标准本节课涉及到的内容标准是“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对这一内容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1、标准中的“描述”属于了解性的知识层次水平。
2、结合“内容标准”及相关的课程资源,本节课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二维目标上加以拓展,以期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②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