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及答案[1]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评卷人得分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 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 •潜望镜B .照相机C •幻灯机D •放大镜图32、 关于照相机和幻灯机所成像的性质,下列哪种说确 :A •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 •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 •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 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 •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3、 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哪种成像规律制成的 :A • u >2f ,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B • u v f ,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C • 2f > u > f ,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像3所示的位置时,恰 )4、小军的爷爷两眼昏花,但酷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小军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他看到的文字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5、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A.缩小的倒立实像;B.放大的正立实像;C.缩小的正立实像;D.缩小的倒立虚像.6、如图所示,一玻璃砖有一凸形空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会()A •仍然平行B.会聚C •发散D •无法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凡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B.凡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侧C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D •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是缩小的8、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
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
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06年全国竞赛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9、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物体清晰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 5 cm B. 10 cm C . 15 cm D . 20 cm10、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 . 5— 1 . 2m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
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习题精选1凸透镜成像规律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
实像和虚像都能用人眼观察。
三、典型例题解析:(一)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例1].如图所示,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下图中的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表1,其中正确的是[例3]. 一个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 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 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例4].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 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
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针对性训练】3、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 c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到物距为15 cm 时,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B 、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 、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D 、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 (三)实验操作问题[例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P 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 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____________的实像;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单选题:1、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u=8cm 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 u=10cm 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 正确的是()A . u=20cm 时,成倒立缩小的像B . u=15cm 时,成正立放大的像C . u=9cm 时,成倒立缩小的像D . u=5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像2、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 10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f 的范围为( )A . 10cm v f v 18cm B . 5cm v f v 9cm C . 9cm v f v 10cm D . 18cm v f v 20cm 3、 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 )A .正立、缩小的虚像B .C .倒立、放大的虚像D .4、 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A .透镜的焦点以内 C .透镜焦点以外的任一位置正立、放大的虚像 正立、放大的实像)B .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D .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 30cm 处向15cm 处移动时,则( )6、 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 __________ 焦距,得到了 _________ 实像.7、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 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_____ .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24cm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 ______________ .& 在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由很远处以速度 v 匀速移近,直到接触凸透镜的整个过程中, 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____ ,像移动的速度是 __________ .9、 物体从焦点处向 2倍焦距以外沿主轴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如何变化? ________ ;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__________ ;像的虚实如何变化? __________ .10、 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_______ 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 __________ 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 __________ 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这是____________ 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_______ 时,凸透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这是 __________ 的工作原理. 三、作图题:11、 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 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屏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烛焰的 像,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A .像变大,像距变大 C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二、填空题:B .像变小,像距变小D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12、下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图中A、B、C表示同一物体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请通过画图大致表示出像的位置和像的性质.四、实验探究题: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_____ c 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 cm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14、实验题表中为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记录下某透镜的成像情况,由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下表可推知该透镜的焦距应是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必须先___________ ,然后把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 ____________ 大致在_________ .16、在“研究凸运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凸运镜焦距的简易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你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__________ .五、应用设计题:17、小红在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凸透镜能够成像,那么凹透镜能不能成像呢?”请你帮她设计实验并探究.18、观察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投影幻灯片,请说明:(1) 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的作用: ;⑵凸透镜的作用: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参考答案1、A2、B3、B4、D5、A6、大于2倍焦距倒立、放大7、同一高度;12cm v f v 24cm8先减小后增大然后又减小,先小于v后大于v9、变小;变小;不变10、大于,照相机,1倍焦距和2倍焦距,幻灯机,小于焦距,放大镜11、如答图所示13、20,1014、9cm v f v 10cm15、调整烛焰、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同一高度16、(1)凸透镜正对太阳找会聚点(2) 量出焦距.简单易行、误差大17、略18、(1)改变光路(2)使幻灯片在银幕上成放大的实像⑶使光发生漫反射以便同学们能够看清像,同时白布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 ( 08临沂)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 •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B .光与镜面成30。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用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透镜甲成放大、倒立、实像;透镜乙成缩小、倒立、实像;透镜丙成放大、正立、虚像。
由此可知甲、乙、丙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为()A.于甲>于乙>于丙B.于丙>f J于乙C.于甲<于乙</丙D.于乙</丙<f甲【答案】B【解析】【详解】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下,说明物距u相等,甲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说明2f田>u>f,所以u>f>u;乙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说明u>2f,所甲甲甲2 乙以f v u;丙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说明4>u;所以,r>、>f。
乙2 丙丙甲乙故选B。
2.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甲匕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对底片的距离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知,小红拍的像比小明拍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小红拍摄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即小明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近,小红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远;所以选项AB是错误的;有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拍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可,即镜头要往前伸,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 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要解决此题,除了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和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要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3.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若是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像,那么这透镜的焦距f为A. 2厘米<f<4厘米B. 4厘米<f<5厘米C. 5厘米<f<8厘米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物体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2f>u>f,所以,f <8cm< 2f,即4cm<f <8cm——①;由“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可知u=10cm>2f,即f<5cm ---- ②,综上所述,由①②可4cm<f<5cm.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清晰实像。
凸透镜成像试题及答案解析凸透镜成像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潜望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放大镜2、关于照相机和幻灯机所成像的性质,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B.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C.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3、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哪种成像规律制成的:A.u>2f,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B.u<f,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C.2f>u>f,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4、小军的爷爷两眼昏花,但酷爱研究,尊敬长辈的XXX 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他看到的文字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5、用拍照机拍照时,物体在菲林上形成:A.缩小的倒立实像;B.放大的正立实像;C.缩小的正立实像;D.缩小的倒立虚像.6、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空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会()A.仍旧平行B.会聚C.发散D.无法判断7、下列说法中,毛病的是()A.凡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B.凡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侧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是缩小的8、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
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
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06年全国竞赛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B接纳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分歧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C.接纳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分歧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接纳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分歧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9、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物体模糊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大概是()A.5 cmB.10 cmC.15 cmD.20 cm10、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5―1.2m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__时,成倒立缩小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时,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__________,成的像是__________立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__.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_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__________时不成像;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__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照相机的调焦装置是用来调节镜头到__________的距离的,当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要往前冲,离胶片__________一些.光圈是用来控制进入镜头的__________多少的;快门是用来控制曝光__________的.4.投影仪是根据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在投影时由于屏幕上的画面太小,同学们看不清楚,需让画面再大些,调节的方法是,向__________调镜头(填“上”或“下”),同时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要__________.1大于二倍焦距等于2倍焦距倒相等2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一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3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景物远景物大小4倒立放大的虚像下远一、填充题1.凸镜、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中,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_____镜。
2.有一焦距为f的凸透镜,若把烛焰放在离凸透镜2f以外,则在凸透镜的______侧成______实像,光学装置______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3.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成的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成的像,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成的像。
4.利用凸透镜不仅可以______光线,而且能成像,这种由______光线会聚而成,能显示在屏上的像叫实像。
二、是非题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
1.实验用的凸透镜其焦距必须是已知的。
()2.光具座上器材的排列次序是烛焰、凸透镜和光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单选题: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8cm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10cm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u=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B.u=15cm时,成正立放大的像C.u=9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D.u=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2、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A.10cm<f<18cm B.5cm<f<9cm C.9cm<f<10cm D.18cm<f<20cm3、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4、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A.透镜的焦点以内B.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C.透镜焦点以外的任一位置D.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30cm处向15cm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二、填空题:6、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________焦距,得到了________实像.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24cm,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___.8、在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由很远处以速度v匀速移近,直到接触凸透镜的整个过程中,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________,像移动的速度是________.9、物体从焦点处向2倍焦距以外沿主轴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如何变化?________;像的大小如何变化?________;像的虚实如何变化?________.10、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时,凸透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三、作图题:11、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屏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12、下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图中A、B、C表示同一物体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请通过画图大致表示出像的位置和像的性质.四、实验探究题: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_cm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14、实验题表中为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记录下某透镜的成像情况,由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下表可推知该透镜的焦距应是__________________.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必须先________,然后把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____大致在________.16、在“研究凸运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凸运镜焦距的简易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你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________.五、应用设计题:17、小红在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凸透镜能够成像,那么凹透镜能不能成像呢?”请你帮她设计实验并探究.18、观察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投影幻灯片,请说明:(1)平面镜的作用:________;(2)凸透镜的作用:________;(3)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________.参考答案1、A2、B3、B4、D5、A6、大于2倍焦距,倒立、放大7、同一高度;12cm<f<24cm8、先减小后增大然后又减小,先小于v后大于v9、变小;变小;不变10、大于,照相机,1倍焦距和2倍焦距,幻灯机,小于焦距,放大镜11、如答图所示12、13、20,1014、9cm<f<10cm15、调整烛焰、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同一高度16、(1)凸透镜正对太阳找会聚点(2)量出焦距.简单易行、误差大17、略18、(1)改变光路(2)使幻灯片在银幕上成放大的实像(3)使光发生漫反射以便同学们能够看清像,同时白布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08临沂)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2.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C.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正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正3.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则蜡烛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海市蜃楼B、影子C、水中的倒影D、小孔成像5、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
专题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是初中物理中重难点之一,也是各省市中考必考考点之一。
凸透镜考查较为难些,有时还以多选的形式出现,综合考查整章内容,具有较高的选拔功能。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 凸透镜静态成像规律物距(u)u>2f u=2f f<u<2f u=f u<f 像距(v)f<v<2f v=2f v>2f 不成像 v>u 正倒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大小缩小 等大 放大 放大 虚实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测焦距 幻灯机、电影机、投影仪 强光聚焦手电筒、平行光线 放大镜 特点二倍焦距分大小 一倍焦距分虚实 物像位置关系物像异侧 物像异侧 物像异侧 物像同侧 成像作图 也可以结合下图记忆:2、凸透镜成像动态规律:(1)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①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或物远像近像变小):蜡烛越靠近透镜,像变得离透镜越远,像变得越大;反之,蜡烛越远离透镜,像变得越靠近透镜越,像变得越小。
②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或物远像远像变大):蜡烛越靠近透镜,像越靠近透镜,像越小;反之,蜡烛越远离透镜,像越远离透镜,像越大。
(2)蜡烛和光屏不动,移动透镜:当移动后的物距等于原来像距时光屏上可以再次成清晰的像。
(3)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原来成倒立、缩小像时,互换位置后,成倒立、放大的像;原来成倒立、放大像时,互换位置后,成倒立、缩小的像。
3、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眼镜(或透镜)(1)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透镜(或眼镜)后,为使光屏上仍成清晰像时光屏或蜡烛移动方向判断:①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远视眼镜(凸透镜):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或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前再加一个凸透镜时,会使光线提前会聚,像成在光屏前方)。
②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近视眼镜(凹透镜):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或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前再加一个凹透镜时,会使光线延迟会聚,像成在光屏后方)。
初二物理凸透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A. 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实像B. 物距小于焦距时,成虚像C. 物距等于焦距时,不成像D. 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实像答案:A2. 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其成像能力越:A. 强B. 弱C. 无影响D. 不确定答案:A3. 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成像的性质是: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不成像答案:A二、填空题1. 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答案:会聚2.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是________。
答案: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三、简答题1.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
答案: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时,不成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四、计算题1.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厘米,物体距离凸透镜30厘米,求像的性质和位置。
答案: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1/f = 1/u + 1/v,其中f为焦距,u为物距,v为像距。
代入数据得1/20 = 1/30 + 1/v,解得v = 60厘米。
由于物距大于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为60厘米。
五、实验题1. 利用凸透镜成像实验,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答案:首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节凸透镜与白屏之间的距离,直到在白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这个光点即为焦点。
然后,用刻度尺测量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应该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像性质以及焦距的测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际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物理知识水平。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 26cm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13cm>f >10.5cmB .只将蜡烛向右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C .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观察图示可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则26cm>2u f =,像距61cm-40cm=21cm v =满足2f v f <<,解得13cm 10.5cm f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只将蜡烛向右移动,减小了物距,必须增大像距,才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B 错误,符合题意;C .像距小于物距,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像距大于物距时,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 .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两平面镜AM ,AN 之间的夹角为90°,凸透镜的主光轴恰好是该直角的角平分线,凸透镜的光心为O ,A 点恰好是凸透镜的焦点,光源S 位于主光轴上,通过该系统,光源S 所成的像为( )A .四个虚像,三个实像B .四个虚像,一个实像C .三个虚像,一个实像D .三个虚像,两个实像【答案】B【解析】【详解】S 通过两个平面镜成3个虚像,(因为其中两个重合了),分别是S 1、S 2、S 3; S 1、S 2分别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则不能成像,只有S 3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且通过凸透镜的光心,可以成一个实像S 4;S 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由u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S ′;综上分析,通过该系统,光源S 所成的像有四个虚像,一个实像。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当物距为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烛焰的像。
那么,当蜡烛移至离凸透镜lOcm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正立、放大、虚像B.倒立、放大、实像C.正立、放大、实像D.倒立、缩小、实像【答案】A【解析】由“当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可知, f﹤25cm﹤2f,则12.5 cm﹤f﹤25cm;那么,当蜡烛移至离凸透镜l0cm时,u﹤f,由“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v﹥f”可知,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放大、虚像。
故选A。
【考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要使烛焰的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央,需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
当它们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_(填“缩小” 、“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2)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______ 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 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答案】(1)同一高度倒立缩小(2)靠近凹透镜【解析】(1)实验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由题意知,f=10cm,当物距u=30cm时,u>2f.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②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可以使光线推迟会聚。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2.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
我们可以看到,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取决于物距和凸透镜的____________关系。
3.当物距___________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实像;当物距___________焦距时,成虚像,并且虚像的尺寸___________。
4.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A.10cm<f<20cmB.f>10cmC.f<10cmD.f>20cm5.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
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
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透镜和凹透镜D.玻璃砖6.(2010天津模拟)如图3-3-1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图3-3-1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7.(2010江苏连云港模拟)如图3-3-2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图3-3-2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8.(2010江苏徐州课改区模拟)如图3-3-3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__。
凸透镜成像试题及答案1.在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这种成像规律可以用来制造潜望镜、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
2.照相机成像为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3.幻灯机利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距凸透镜在2f和f 之间时,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
4.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他看到的文字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5.用照相机拍摄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缩小的正立实像。
6.光线通过玻璃砖后会发生折射,但无法确定是否会聚或发散。
7.错误的说法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侧。
8.“傻瓜”相机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因此不需要调焦。
9.如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物体清晰放大的像,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5cm。
10、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在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1.2m处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
根据此,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可能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或1m。
11、关于照相机的使用,正确的说法是:拍摄远景时,应将镜头缩短;拍摄近景时,应将镜头向前伸;晴天拍摄景物时,应缩小光圈;阴天拍摄景物时,应延长曝光时间。
12、用手拿凸透镜远离书本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不可能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
13、XXX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为10cm。
在实验中,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在距离凸透镜16cm处放置烛焰,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利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现的。
当小王用白纸遮盖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像的像将向上移动,此时最合理的调整是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通过将凸透镜正对太,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可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约为10cm。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及详细答案1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时,成倒立缩小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时,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成的像是立的,大小与物体.2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时不成像;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 .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能成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照相机的调焦装置是用来调节镜头到的距离的,当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要往前冲,离胶片一些.光圈是用来控制进入镜头的多少的;快门是用来控制曝光的.4 .投影仪是根据凸透镜能成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在投影时由于屏幕上的画面太小,同学们看不清楚,需让画面再大些,调节的方法是,向调镜头(填“上”或“下”),同时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要.1大于二倍焦距等于2倍焦距倒相等2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一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3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景物远景物大小4倒立放大的虚像下远一、填充题1.凸镜、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中,能会聚太阳光的是镜。
2 .有一焦距为f的凸透镜,若把烛焰放在离凸透镜2f以外,则在凸透镜的侧成实像,光学装置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3.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成的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成的像,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成的像。
4.利用凸透镜不仅可以光线,而且能成像,这种由光线会聚而成,能显示在屏上的像叫实像。
二、是非题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
1.实验用的凸透镜其焦距必须是已知的。
()2.光具座上器材的排列次序是烛焰、凸透镜和光屏。
()3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
()4.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
()5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6.虚像不可能成在光屏上。
()7.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8.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三、选择题1.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一定成实像B.凸透镜一定成虚像C.凸透镜一定能成像D.凸透镜能成虚像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为15厘米,那么所成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像D.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成像及应用A组答案:一、1.凸透2.另一;缩小倒立;照相机3.直线传播;反射;折射4.折射;实际二、1.也d3.x4.x5.d6.d7.d8.N三、1.D2.B一、选择题: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小刚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
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小于10cm”、“大于10cm,小于20cm”或“大于20cm”),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____(填“靠近”或“远离”)鲜花.【答案】大于10cm,小于20cm 靠近【解析】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作为照相机来用,若镜头的焦距是10cm,人的脸距离凸透镜应大于20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像的位置为“大于10cm,小于20cm”;又由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知,物近像远像变大,若要把鲜花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则应使照相机镜头靠近鲜花。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如果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之间,将一凸透镜从靠近蜡烛的一方沿主轴慢慢移向光屏方向,发现在屏上得到两次清晰的像,那么它们一定是像,并且前一次得到的像是像。
(以上各空分别填“实”或“虚”、“放大”或“缩小”)【答案】实放大【解析】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时,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凸透镜从靠近蜡烛的向光屏方向移动,物距不断增大,像距不断减小,像由大变小,所以凸透镜先成放大的像,后成缩小的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身而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镜头的焦距不变).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B.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C.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D.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答案】C【解析】从图中的照片来看,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照片逐渐变小,像的大小在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物远像近像变小”的特点,这说明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像的大小也在变小,故选C。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单选题: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8cm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10cm时,
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u=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B.u=15cm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C.u=9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D.u=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2、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 )
A.10cm<f<18cm B.5cm<f<9cm C.9cm<f<10cm D.18cm<f<20cm
3、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4、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 )
A.透镜的焦点以内 B.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
C.透镜焦点以外的任一位置 D.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
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30cm处向15cm处移动时,则(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二、填空题:
6、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________焦距,得到了________实像.
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
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
镜24cm,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___.
8、 在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由很远处以速度v匀速移近,直到接触凸透镜的整个过程中,像与
物体间的距离是________,像移动的速度是________.
9、物体从焦点处向2倍焦距以外沿主轴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如何变化?________;
像的大小如何变化?________;像的虚实如何变化?________.
10、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
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
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时,凸透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这是________的工
作原理.
三、作图题:
11、 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屏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
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12、 下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图中A、B、C表示同一物体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请通
过画图大致表示出像的位置和像的性质.
四、实验探究题: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
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_cm时,通过
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14、实验题
表中为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记录下某透镜的成像
情况,由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下表可推知该透镜的焦距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必须先________,然后把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
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____大致在________.
16、
在“研究凸运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凸运镜焦距的简易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
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你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________.
五、应用设计题:
17、小红在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凸透镜能够成像,那么凹透镜能
不能成像呢?”请你帮她设计实验并探究.
18、观察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投影幻灯片,请说明:
(1)平面镜的作用:________;
(2)凸透镜的作用:________;
(3)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B
4、D
5、A
6、大于2倍焦距,倒立、放大
7、同一高度;12cm<f<24cm
8、 先减小后增大然后又减小,先小于v后大于v
9、变小;变小;不变
10、大于,照相机,1倍焦距和2倍焦距,幻灯机,小于焦距,放大镜
11、如答图所示
12、
13、20,10
14、9cm<f<10cm
15、调整烛焰、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同一高度
16、(1)凸透镜正对太阳找会聚点
(2)量出焦距.
简单易行、误差大
17、略
18、(1)改变光路
(2)使幻灯片在银幕上成放大的实像
(3)使光发生漫反射以便同学们能够看清像,同时白布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