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声像图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3.41 MB
- 文档页数:13
CDFI医师业务能力考评-24(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37,分数:60.00)1.下列哪项为甲状旁腺腺瘤的声像图特征(分数:1.00)A.甲状腺后缘可见单发圆形、椭圆形低回声区,包膜薄而完整B.甲状腺后缘可见单发长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形低回声区,包膜薄而完整C.内部出现无回声区则为合并出血、坏死或囊变所致D.腺瘤前缘和周边可见丰富的血流环绕并进入瘤体内E.以上都是√解析:[解析] 甲状旁腺腺瘤的声像图特征:甲状腺后缘可见单发圆形、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低回声区,均质,包膜薄而完整,内部出现无回声区则为合并出血、坏死或囊变所致,CDFI示腺瘤前缘和周边可见丰富的血流环绕并进入瘤体内。
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占80%,引起血钙、磷代谢障碍。
常见的临床表现:骨关节痛,骨质疏松,多处骨折,X线有典型表现。
虽有反复肾结石,但肾功能往往正常,没有尿毒症。
2.关于甲状旁腺癌的声像图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少见,仅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1%~2%B.浸润包膜,边缘不清C.实性低回声,形态不规则,常呈分叶状D.易发生钙化,钙化率可达25%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 甲状旁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少见,仅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1%~2%,常呈分叶状,实性低回声,边缘不清,形态不规则,浸润包膜,平均可达24mm,易发生钙化,钙化率可达25%。
若甲状旁腺肿瘤较大,有钙化斑,后方伴声影者,可提示甲状旁腺癌。
3.正常乳房构造由浅至深依次为(分数:1.00)A.皮肤、皮下脂肪、浅筋膜浅层、乳腺腺体、浅筋膜深层、胸大肌及肋骨等B.皮肤、浅筋膜浅层、皮下脂肪、乳腺腺体、浅筋膜深层、胸大肌及肋骨等√C.皮肤、浅筋膜浅层、皮下脂肪、乳腺腺体、胸大肌及肋骨等、浅筋膜深层D.皮肤、皮下脂肪、浅筋膜浅层、乳腺腺体、胸大肌及肋骨等、浅筋膜深层E.皮肤、浅筋膜、皮下脂肪、乳腺腺体、深筋膜、胸大肌及肋骨等解析:4.乳腺受内分泌的影响而变化,一般女性乳腺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分数:1.00)A.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老年萎缩期B.性成熟期,妊娠期,哺乳期,老年萎缩期C.青春期,性成熟期,妊娠期,哺乳期,老年萎缩期√D.青春期,性成熟期,哺乳期,老年萎缩期E.以上都不对解析:5.关于乳腺的超声探测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仰卧位为常规采用的体位B.俯卧位为常用辅助体位C.当采用Octoson全自动超声仪时,患者不需俯卧√D.最佳探头频率为7.5MHz以上E.常用检查方法为间接法和直接法解析:[解析] 乳腺的超声探测方法:仰卧位为常规采用的体位,俯卧位为常用辅助体位,如乳腺较大或病变位于外侧,可改用侧卧位。
乳腺腺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腺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
方法:从年龄在35-64岁之间的2656例乳腺超声检查患者中,选取乳腺肿块BI-RADS评分Ⅲ-Ⅴ级的80例超声图像进行分析。
其中,BI-RADS分类Ⅳa级及以上的病例共10例。
这些病例均经过穿刺活检或直接手术切除进行最终诊断。
结果:在80例乳腺肿块病例中,共诊断出乳腺癌5例和乳腺纤维瘤5例。
其中,BI-RADS分类Ⅲ级病例中,恶性肿块占10%。
而在BI-RADS分类Ⅳa级及以上的病例中,恶性肿块占50%。
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及BI-RADS分级在判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在评估乳腺肿块时,BI-RADS分类能够较为准确地区分恶性肿块和良性肿块。
此外,超声图像报告提供了肿块形态、回声特征等详细信息,有助于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判断。
在筛查乳腺癌并提供早期干预方面,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BI-RADS分级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超声乳腺影像报告;BI-RADS分级;女性乳腺癌;筛查乳腺腺病是乳腺常见的一种疾病,包括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癌等。
超声声像图是乳腺疾病的一种常用检查方法,其特征和诊断价值在乳腺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
乳腺腺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乳腺增生:超声声像图上表现为乳腺组织中呈边界清晰、大小均匀的低回声结节或条索状结构,其内部常见有点状或片状强回声,结构紊乱。
乳腺增生的边界清晰与大小均匀是与乳腺癌的鉴别特点之一。
乳腺囊肿:超声声像图上表现为乳腺组织中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清晰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区。
囊内无结构,常常伴有流动性回声或弯曲的无回声结构。
乳腺囊肿是乳腺腺病中最常见的良性病变。
乳腺癌:超声声像图上表现为乳房内形态不规则的结节或团块,边界不清晰,结构紊乱,内部可见囊实样结构,常伴有血流信号。
乳腺癌的超声特征有助于与其他乳腺腺病进行鉴别诊断。
5简答题1.试述妇科B 超检查的价值。
答案:( 通过妇科 B 超检查可发现有无子宫肿瘤、子宫内膜异位、子宫畸形、卵巢肿物、盆腔内炎性肿块或脓肿等。
)简答题2.为什么探测肝内占位病变时需记录与第一、第二肝门的关系?答案:( 对临床估计预后和决定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
)简答题3.试述子宫肌瘤的声像图表现。
答案:( 子宫肌瘤声像图表现与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有无继发变性等因素有关。
其主要表现有:①子宫增大或局限性隆起,致子宫形态失常。
②肌瘤呈圆形,显示回声低或等回声或高回声区。
当肌纤维排列紊乱且肌瘤较大时,可出现声衰。
③宫腔线往一侧偏移。
④肌瘤变性、坏死或钙化时,可出现无回声或强回声伴声影。
)简答题4.B 超检查测量CRL 时要注意什么?答案:( (1)测量CRL 并估算孕龄时,要求重复 3 次测量,再取平均值,以提高准确性。
(2)勿将卵黄囊误认为头臀径的部分,如此CRL 测量值会过大。
)简答题5.妇科常规超声检查前,为什么要让病人饮水?答案:( 妇科常规超声检查前半小时至 1 小时需要饮水1000mL 左右,并且要憋尿憋到最大的限度。
因为只有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才能将子宫从盆腔深处挤到下腹部,用 B 超观察到子宫及卵巢。
)简答题6.试解释彗星伪像、边缘伪像和混响伪像。
答案:( 彗星伪像(超声尾征)是混响伪像的一种,声阻抗失配越明显,伪像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边缘伪像是由于声束在曲面上相互作用(折射和反射)而产生的声影。
混响伪像是呈一条条平行等间隔线的伪像。
它是由于声束内存在两个或多个强反射体所造成的,其中一个可能是探头本身的强回声界面。
)简答题7.改善肝外胆管超声显像有哪些方法?答案:( (1)对常规检查显示不满意者可在检查前 3 天禁食多渣和易产气食物,检查前 1 天晚餐仅进流质,睡前给缓泻剂(可用番泻叶5g) ,检查当天禁早餐。
(2)检查时饮水500~ 700mL ,然后右侧卧位或坐位,使胃十二指肠充盈,并在此部位用力向两侧移动探头,把气体推开以显示下段胆管及胰头,并做胆总管的横切扫查,可较快发现病变。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间经病理确诊为乳癌的34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检查内容,归纳、总结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
结果: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为:边界模糊、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低回声者居多,可伴有钙化灶;后方回声呈衰减状态;纵、横径比值>1;cdfi显示肿块血流丰富等。
结论: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对乳腺肿瘤良、恶性性质的判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玛赛克现象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进步,应用于乳腺癌诊断的医疗技术种类也日益增多[1],比如x线乳腺检查、红外线检查、彩色多普勒检查等。
其中,彩色多普勒凭借其准确性高、方便快捷等优点被列为乳腺癌诊断的首选手段,现对其诊断乳腺癌的声像图图像特征报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4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年龄26--67岁,大于或等于60岁13例;以肿块为主要表现者30例,表现为乳头溢液者3例;双侧肿块1例,单侧者33例(左侧12例,右侧11例),肿块最大者为96mm×68mm,最小者为14mm×10mm。
1.2 方法:检测仪器为日本阿洛卡prosound α7彩色超声诊断仪,采用可变频探头,频率范围在7--12mhz;患者采取仰卧位,对乳腺各个象限行纵横切扫查,仔细观察肿块的各种超声表现,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肿块周围及内部血流。
2 结果乳腺内均探及到了肿块,大小不等,单发,形态欠规则;其中有24个呈分叶状,10个呈类圆形;26个肿块内部呈低回声,另8个呈混合回声;边界较清晰1个,其余边缘均模糊不清,表现为毛刺或角状突起;29个肿块显示有各种形态钙化灶;后方声衰减者32例,后方回声增强者2例;肿块纵、横径比>1。
cdfi:显示肿块周围、内部有丰富的血流信号,有的表现为“玛塞克”现象。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
方法回顾分析3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内容包括肿物的部位、边缘形态、内部回声、纵横比、病灶后方回声、微小钙化灶、有无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彩色多普勒的血流表现等方面。
结果典型乳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外形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衰减,纵横径比值>1,有砂粒样钙化,cdfi显示血流丰富等。
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癌特征分析中图分类号:r445.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44-02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高频超声其对浅表组织具有显像清晰度高、重复性好,使用方便,对人体无损害无痛苦的特点,所以在乳腺疾病检查中越来越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和准确性,已成为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6例均为在我院2008年2月~2010年9月就诊的患者,年龄25~56岁,平均40.5岁。
所有患者为女性,均接受彩超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使用acuson sequia 512以及hd—1l(飞利浦)彩色超声诊断仪,选用7.5~12 mhz高频探头,充分暴露胸部,双臂上举过头,常规仰卧位,首先观察整个乳腺,以乳头为中心,进行放射状扫查,重点观察肿块的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有无钙化及液化、肿块与胸大肌及皮下脂肪的关系等,并且行双侧腋窝、锁骨上淋巴结检查。
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仔细观察肿块内及周边血流分布情况,测量其收缩期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
仪器彩色增益调整至刚好不出现噪声为准,调整取样框大小使其包括病灶及其周边1 cm范围,声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60°。
彩色血流丰富程度按adler分级法,0级: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i级:少量血流,可见1~2处点状血流信号;ⅱ级:中量血流,可见一条主要血管,其长度超过病灶半径或几条小血管;ⅲ级:血流丰富,可见4条以上血管或血管交织成网[1]。
乳腺癌超声诊断标准
一、形态学标准
1. 肿块边界:乳腺癌肿块的边界一般不清晰,边缘不光滑,呈“蟹足状”或“毛刺状”。
2. 内部回声:乳腺癌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可伴有点状、斑片状、条索状或囊状无回声区。
3. 纵横比值:乳腺癌肿块的纵横比值一般大于1。
4. 钙化灶:乳腺癌可出现微小钙化灶,表现为针尖样、簇状分布的强回声光点。
二、血流动力学标准
1. 血流信号:乳腺癌可表现为丰富的血流信号,呈“火海征”。
2. 血流速度:乳腺癌的血流速度一般较快,可伴有湍急的血流频谱。
3. 阻力指数:乳腺癌的阻力指数多大于0.70。
三、超声弹性成像标准
1. 硬度分级:乳腺癌组织的硬度一般较高,可表现为5级硬度。
2. 弹性图表现:乳腺癌组织的弹性图可表现为蓝色为主,也可呈“网格状”。
四、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标准
1. 彩色血流分布:乳腺癌肿块的彩色血流分布多不均匀,可呈“斑驳状”。
2. 血流形态:乳腺癌肿块的血流形态多不规则,可见较多分支状血流。
五、超声造影标准
1. 增强模式:乳腺癌肿块的造影增强模式多不均匀,可呈“快进快出”型。
2. 灌注强度:乳腺癌肿块的灌注强度一般较强,表现为高增强。
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标准
1. 穿刺技术:在超声引导下,采用细针穿刺活检技术,获取肿块组织样本。
2. 病理诊断:经过病理检查,如发现癌细胞,则可确诊为乳腺癌。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44)(总分98.33, 做题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以下对于乳腺癌的肿块后方声像图特点的叙述,不包括SSS_SINGLE_SELA病灶后方回声无变化B病灶后方回声衰减C病灶后方中间声影D病灶侧方声影E病灶后方回声增强分值: 1.47答案:D乳腺癌后壁结构不清,后方回声多数衰减,少数无明显变化甚至增强,钙化点后可有声影(中间声影)。
病灶侧方声影是良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
2.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超声表现是SSS_SINGLE_SELA肿瘤可以位于眼球的任何部位,以后极部居多B肿物内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相连的血流频谱C病变大小超过1mm即可发现D肿瘤可以为半球形、V形、不规则形E以上都是分值: 1.67答案:E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特征声像图表现:①肿块型:球形、半球形;②不规则型:形状不规则;③弥漫浸润型:波浪状或V形,漏斗状增厚的带状回声。
三型均无运动。
边界清晰,可以发生在眼球的任何部位,以后极部居多;极易出现视网膜脱离,呈漏斗状强回声带。
可以并发玻璃体出血。
频谱多普勒可测得高速高阻动脉血流频谱,收缩期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视网膜中央动脉。
3.对于附睾炎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SSS_SINGLE_SELACDFI示血流信号不丰富B可合并精索静脉曲张C可见阴囊壁增厚,回声低D呈结节状,偏低回声,不均质,境界模糊E病变多于附睾尾部明显,头、体病变轻分值: 1.67答案:A附睾炎声像图特征:病变多于附睾尾部明显,头、体病变轻;呈结节状,偏低回声,不均质,境界模糊;可见阴囊壁增厚,回声低,与附睾粘连;可合并鞘膜积液;患侧精索可增粗,回声低,可合并精索静脉曲张;CDFI示血流信号丰富。
4.睾丸淋巴瘤的声像图特征为SSS_SINGLE_SELA一侧睾丸受累,内部回声中等B两侧睾丸受累,内部回声中等C两侧睾丸受累,内部回声中等D两侧睾丸受累,内部回声极低E一侧睾丸受累,内部回声极低分值: 1.67答案:D睾丸淋巴瘤的声像图特点:多发,两侧睾丸受累,内部回声极低。
第32卷第12期2011年12月乳腺癌声像图特征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分析王玲王露陈剑琼张超学[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声像图特征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
方法对97例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①乳腺癌超声表现:肿块边界多不清晰或呈毛刺征,内部多呈低回声,后方回声衰减,部分可见沙粒样钙化,肿块内及周边可探及丰富的高速高阻型动脉血流信号。
②肿块毛刺征、后方回声衰减、血流信号分级在各病理类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超声多表现为后方回声衰减。
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肿块中浸润性导管癌占90.6%,髓样癌和小叶原位癌未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12例导管内癌中仅1例腋窝淋巴结转移。
结论乳腺癌超声表现对其病理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乳腺癌;声像图特征;病理学doi :10.3969/j.issn.1000-0399.2011.12.046Ultrason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the pathology of breast carcinomaWang Ling ,Wang Lu ,Chen Jianqiong ,et al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2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ultrasound feature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the pathologic type of breast carcinoma.MethodsThe ultrasound features and the pathologic type of 97cases of breast carcinoma were analyzed.Results①Ultrasound imagingof breast cancer:Breast cancer had blear edge or spicular sign,the internal echo was low,the rear echo was attenuated,and calcification could be seen.Mostly the breast carcinoma showed rich flow signal with fast velocity and high resistance index on Doppler ultrasonography.②Mostly posterior echo of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and 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was shown decreased on ultrasonography.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 -ferenc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athologic type.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accounted for 90.6%of breast cancer with lymph node metas -tasis.One of the 12cases of intraductal carcinoma showed lymph node metastasis on ultrasonography.None of the scirrhous carcinoma or 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 of breast showed lymph node metastasis.ConclusionUltrasonic features of breast cancer have relevance with pathologictype.Ultrasound can provide more in 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breast cancer.[Key words]Breast cancer ;Ultrasonic features ;Pathology作者单位: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王玲,王露,张超学);肿瘤科(陈剑琼)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女性患乳腺癌[1]。
乳腺癌的声像图特点乳腺癌的声像图特点1: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声像图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无创检查方法,能够提供乳腺组织的形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
通过对乳腺癌声像图特点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定位和评估治疗效果。
2:乳腺癌声像图的基本特点乳腺癌声像图的基本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异常回声:乳腺癌通常呈现为一种异质性回声,与正常的乳腺组织相比具有更高的回声强度。
乳腺癌的回声可以呈现为团块状、分叶状或条索状。
2.2 边界模糊:乳腺癌的边界通常较为模糊,与正常的乳腺组织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这种模糊的边界反映了乳腺癌的浸润性生长特点。
2.3 血流信号:乳腺癌声像图中可见异常血流信号的存在,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成像进行观察。
异常血流信号的存在提示乳腺癌的血供情况。
3:乳腺癌声像图的分型与分级根据乳腺癌声像图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分级,常见的有以下几种:3.1 团块型乳腺癌:声像图中呈现为均质或异质性回声的团块状病灶,边界模糊,血流信号明显。
3.2 分叶型乳腺癌:声像图中呈现为病灶内有明显的分叶状结构,边界模糊,血流信号可见。
3.3 条索型乳腺癌:声像图中呈现为条索状回声,与周围正常组织相连,边界模糊,血流信号存在。
3.4 分级:根据声像图中肿瘤的大小、形状、边界、血流信号等特点,可以将乳腺癌分为不同的分级,有助于评估其恶性程度和预后。
4:乳腺癌声像图与其他检查方法的比较乳腺癌声像图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具有许多优势。
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乳腺癌声像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4.1 无辐射:与X线摄影、CT等检查方法相比,乳腺癌声像图无辐射,更加安全无害。
4.2 易于操作:乳腺癌声像图检查简便、快速,无需特殊准备,操作方便。
4.3 显像清晰:乳腺癌声像图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能够清晰显示乳腺癌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特点。
5:附件附件一、乳腺癌声像图示例图片附件二、乳腺癌声像图的标注说明法律名词及注释:1:乳腺癌:指乳腺组织中发生的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特点。
乳腺癌的超声诊断发表时间:2010-04-14T19:10:34.840Z 来源:王雪梅王禄成作者:王雪梅王禄成[导读]王雪梅王禄成前郭县医院(吉林前郭130038)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09)11-0037-01社乳腺癌是从乳腺导管上皮及末稍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据我国统计,除子宫癌外,乳腺癌占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男性也偶见乳腺癌者。
临床表现:早期无任何症状,常在更衣或洗澡时偶然被推动。
癌瘤逐渐长大时,可以侵入筋膜或库柏韧带,肿块处皮肤出现凹陷,继之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及乳头凹陷。
早期乳腺癌也可侵犯同侧腋窝淋巴结及锁骨下淋巴结,晚期通过血行转移,侵犯肝,肺,骨骼,预后很差。
声像图特征1. 癌瘤处便捷不整,凹凸不平,无包膜,边界呈锯齿状或蟹足状,界限往往不清。
2. 内部多呈低回声,实性衰减暗区。
3. 癌瘤后壁回声减低或消失4. 癌瘤后方回声也呈衰减暗区。
5. 癌瘤向组织或呈蟹足样浸润。
6. 癌瘤中心有液化坏死时,可见低回声或无回声暗区。
7. 彩超显示:癌瘤内血流增多,有点状棒状血流信号,并有新生血管及动静脉瘘现象。
多普勒频谱,PSV>20cm/s,RI高达0.7或更高。
几种典型乳腺癌的声像图特征乳头状导管癌在乳腺的中心导管内,可见癌组织呈乳头状充满管腔,癌瘤累及导管范围很广,呈多中心性散在分布,如挤压乳房或乳头,可挤出粘液,血液或粘稠样物。
声像图特征:常位于导管内呈中低回声区,有蟹足样浸润,后壁常呈衰减暗区。
髓样癌:髓样癌一般体积较大,直径可达4~6厘米,圆球形,界限清楚,质地较软,多位于乳房的深部。
后期可与皮肤粘连,早期易发生转移。
由于本肿瘤数目多,间质纤维少,故肿物大而质软,易发生坏死破溃。
声像图特征:肿物直径较大,长达4-6厘米,圆球形,边缘比较光滑,内部呈等回声或部分无回声区。
有时,内部也可见洒在的强回声点伴无回声区,后方回声一般不减弱,则恶性程度大。
乳腺原位癌在超声声像图中的特殊性表现
张立霞;徐艳燕;王树贤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12(024)015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原位癌的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24例乳腺原位癌声像图表现.结果:早期乳腺癌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实性低回声小结节,边缘不规整,内部点状钙化,后方回声衰减,可见血流信号,阻力指数偏高.结论:乳腺原位癌的特殊性声像图对其早期诊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总页数】2页(P1837-1838)
【作者】张立霞;徐艳燕;王树贤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5医院,北京,西城,100017;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5医院,北京,西城,100017;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5医院,北京,西城,100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肝炎患者在B超声像图中胆囊壁的变化 [J], 彭琳
2.超声诊断声像图中产生伪像的物理因素分析 [J], 仇惠
3.探讨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在超声声像图中的特点 [J], 林小勇; 袁艺; 刘新华
4.探讨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在超声声像图中的特点 [J], 林小勇; 袁艺;
刘新华
5.乳腺原位癌和微浸润癌超声声像图对比研究 [J], 曲振鹏;吴光华;刘清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