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与健康1-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 格式:ppt
- 大小:12.97 MB
- 文档页数:34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1、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近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
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
2、臭氧层破坏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
但是大多数人认,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投入生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60年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
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
(1)、废气破坏臭氧层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如N0和N02等),这些氮氧化物可以破坏掉大量的臭氧分子,从而造成臭氧层的破坏。
(2)、CFCs和哈龙对臭氧层的破坏美国科学家莫里纳(Molina)和罗兰德(Rowland)提出: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是造成臭氧层被破坏的元凶,最典型的是氯氟烃类化合物(CFCs)和含溴化合物哈龙(Halons)。
3、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 2.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水污染9.海洋污染10.危险性废物越界迁移有关碳排放的几点知识—碳排放: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
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O2),也包括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和六氟化硫(SF6)等。
—碳足迹:源于英语单词―Carbon Footprint‖,是指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简单的就是指个人或企业―碳耗用量‖。
其中―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CO2也制造得多。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dprint):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其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只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
碳足迹的计算: Ø家居用电的CO2排放量(千克)=耗电量(度)×0.785 Ø开私家车的CO2排放量(千克)=油耗公升数×2.7 Ø乘坐飞机的CO2排放量(千克):Ø200公里以内=公里数×0.275 Ø200公里至1000公里=55+0.105×(公里数-200) Ø1000公里以上=公里数×0.139 Ø家用天然气CO2排放量(千克)=天然气使用度数×0.19 Ø家用自来水CO2排放量(千克)=自来水使用度数×0.91碳中和:是指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
⼗⼤污染事件1. 马斯河⾕事件1930年12⽉1~5⽇⽐利时马斯河⾕⼯业区⼯业区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2⽉1~5⽇发⽣⽓温逆转,⼯⼚排出的有害⽓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周内有60多⼈死亡。
⼼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
2. 多诺拉事件1948年10⽉26~31⽇美国宾⼣法尼亚洲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10⽉最后⼀个星期⼤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持续有雾,使⼤⽓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
⼆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的产物与⼤⽓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5911⼈,占全镇⼈⼝43%。
症状是眼痛、喉痛、流⿐涕、⼲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排放⼤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氧化碳。
该市临海依⼭,处于50公⾥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在⽇光作⽤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4. 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5~8⽇英国伦敦市 5~8⽇英国⼏乎全境为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0⼈,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
事件发⽣的⼀周中因⽀⽓管炎死亡是事件前⼀周同类⼈数的9.3倍。
5. 四⽇市哮喘事件1961年⽇本四⽇市 1955年以来,该市⽯油冶炼和⼯业燃油产⽣的废⽓,严重污染城市空⽓。
重⾦属微粒与⼆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
1961年哮喘病发作,1967年⼀些患者不堪忍受⽽⾃杀。
1972年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死亡10多⼈。
6. ⽶糠油事件1968年3⽉⽇本北九洲市、爱知县⼀带⽣产⽶糠油⽤多氯联苯作脱臭⼯艺中的热载体,由于⽣产管理不善,混⼊⽶糠油,⾷⽤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400⼈,⾄七⼋⽉份患病者超过5000⼈,其中16⼈死亡,实际受害者约13000⼈。
7. ⽔俣病事件1953~1956年⽇本熊本县⽔俣市含甲基汞的⼯业废⽔污染⽔体,使⽔俣湾和不知⽕海的鱼中毒,⼈⾷⽤毒鱼后受害。
全球10大环境问题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水体污染9、海洋污染10、固体废物污染二、我国环境状况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
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
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三、历年环境日主题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资源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1996年:我们的地球、家园、居住地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环境污染概述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
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
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生物常识〔1〕1、一纳米是一米的(C),略等于45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
A十万分之一B百万分之一C十亿分之一2、(A)是海洋能发电的一种,然而它是海洋能利用中开展最早、规模最大、技术较成熟的一种。
A潮汐能发电B波力发电C潮流发电3、一个物体离开地球,必须沿着地球引力相反的方向(即向上)对它加力,使它作加速运动,当它到达一定速度时停止加力,它就能以惯性一直向前而脱离地球。
物体在地球外表上(即距离为地球的半径)飞行时,那个速度为(A),喊做脱离速度或逃逸速度。
A11.2千米/秒B12.2千米/秒C21.2千米/秒科技4、2004年初,美国宇航局的两架火星探测车成功登陆,他们不包括下面哪个?〔C,D〕A勇气号B机遇号C水手号D探究号5、汽车轮胎上的沟纹要紧作用是:〔A〕A增加与地面的摩擦B排除雨水和泥水C增加车身的缓冲6、在一个温度恒定的室内,你赤足站在瓷砖上觉得比站在棉花上冷,是因为:〔B〕A棉花温度较高B瓷砖导热较快C躯体的错觉科技7、一个人在赤道上称了一次自己的体重,躯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又到北极往称了一次,那么:〔B〕A赤道重,北极轻B赤道轻,北极重C一样重8、一个布满气的氢气球,把它放了,它将:〔C〕A一直向上升B升到一定高度后停止上升C一直升,最后爆炸9、白炽灯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C〕A玻璃老化B玻璃遇热变色C钨丝蒸发10、一般讲来,声音在〔A〕以下时环境是宁静的。
A50分贝B60分贝C70分贝11、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之首是:〔B〕A垃圾污染B大气污染C土地荒漠污染12、都市噪音污染要紧来自(A)A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B人多嘈杂C商业活动13、补充哪种维生素有利于儿童骨骼生长?〔B〕A维A B维D C维E生活14、下面提供的几种识不矿泉水真假的方法哪一种是错误的?〔A〕A.在日光下无色透明B.折光率较自来水大C.矿化度较自来水大15、属于国家一类保卫动物的是:〔D〕A.天鹅B.娃娃鱼C.孔雀D.丹顶鹤16、细胞生长时,细胞壁表现一定的〔C〕A.可逆性B.可塑性C.弹性D.刚性17、清洁的空气中含有多少氧?〔A〕A.21%B.31%C.41%18、蜜蜂中的“蜂王〞和“工蜂〞分不是:〔B〕A.雌蜂、雄峰B.雌蜂、雌蜂C.雄峰、雄峰D.雄峰、雌蜂19奥运会上的马拉松竞赛的起源与什么有关?〔B〕A.游戏B.战争C.打赌20、不能用开水煎中药的缘故是:〔B〕A.开水会杀死植物性中药的有效细胞B.开水会使淀粉和蛋白凝聚C.开水不能和中药溶合21、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可存活多少天?〔B〕A.80天B.120天C.150天生活22、发烧时不宜喝什么饮料?〔C〕A.果汁B.白开水C.浓茶D可乐23、首次成功克隆哺乳动物——“多莉〞的国家是:〔A〕A.英国B.美国C.德国24、生物体的全然单位是:〔D〕A.器官B.分子C.组织D.细胞科技25、往年流行的SARS的病原体是:〔C〕A.细菌B.真菌C.病毒26、人类基因组方案是堪称生物阿波罗方案,其中中国参与测定的局部占全部的:〔D〕A.50%B.20%C.10%D.1%27、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被称为:〔A〕A.杂交水稻之父B.中国水稻之父C.亚洲水稻之父28、人类的要紧造血器官是:〔B〕A.心脏B.骨髓C.脊髓D.大脑29、紫外线能够杀菌的要紧缘故是:〔A〕A.破坏细菌的核酸B.破坏细菌的糖类C.破坏细菌的脂类科技30、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的血型为AB型,所生子女的血型不可能为?〔C〕A.A型B.B型C.O型D.AB型31、2021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是什么?(B)A和平B绿色C开展.体育32、奥运会的五环旗象征着什么?(C)A五湖四海B五谷丰收C五大洲运发动的友谊和团结体育33、马拉松全程有多长?(B)A35.129公里B42.129公里C41.129公里34、红十字标志来自(C)A十字架B美国国旗C瑞士国旗生活35、不能用闪光灯为婴儿拍照是为了保卫婴儿的哪里?(A)A视网膜B神经系统C发根36、秦山核电站位于我国__省海盐县境内〔C〕A.江苏B.安徽C.浙江37、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C〕A.加加林B.大卫?布郎C.阿姆斯特朗D.麦克尔?安德森38、夏天穿什么衣服比立凉快?〔B〕A.黑色B.白色C.褐色39、奔驰轿车急刹车时,前后对地面的压力的情况是〔A〕A.前轮较大B.后轮较大C.前后轮一样大40、打秋千是为了尽量延长秋千的震荡时刻,可采取的方法是(B)A.当秋千荡到最高位置时,人在板上迅速下蹲,而秋千荡到最高位置时,人在板上迅速站起B.当秋千荡到最高位置时,人在板上迅速站起,当秋千荡到最低位置时,人迅速下蹲C.尽量维持不变41、在国际7个单位中,不包括下面哪个(C)A.坎德拉B.安培C.伏特42、下面哪位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未曾获过诺贝尔物理学奖〔D〕A.杨振宁B.李政道C.丁肇中D.吴健雄43、两岸土质相同的某河流,河水自南向北流,假设东岸受河水冲刷较严重,那么该河流处于哪一个半球?〔A〕A.北半球B.南半球C.无法判定44、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是哪一年研制成功的?〔C〕A、1944B、1945C、194645、计算机正确的开机顺序是:〔A〕A、先开显示器,后开主机B、先开主机,后开显示器C、先开主机或先开显示器都一样46、互联网上传输速率的单位是__。
我国不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是( A )A.雅鲁藏布江谷地B.海南岛C.台湾岛D.汾河谷地诱发海啸的原因是( C )A.台风B.龙卷风C.海底地震D.大陆地震中秋节那天月亮升起的时刻是( A )A.日落时B.子夜C.中午D.日出前2小时我们在电塔附近听到的翁翁声是( B )发出的A.变压器B.电线C.人耳的错觉核能发电厂的核反应堆发生的是( C )反应。
A.核聚变B. 核裂变C.可控核聚变新西兰的几维鸟是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古老鸟类,它CA、有翅无尾B、有尾无翅C、无尾无翅D、有尾有翅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蓝色革命”的新构想,其科学含义是CA、围海造田B、利用海水提炼食盐C、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向蓝色海洋乃至内陆水域索取人们所需要的众多优质水产品D、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海洋和内陆河水变得更蓝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 A )A. 3℃B. 4℃C. 1℃D. 2℃一架飞机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用3.5个小时,而从乌鲁木齐返航北京时,飞行速度不变,却只需要3小时,原因是:( C )A.地球自转的影响B.两地时差的影响C.中纬度高空西风的影响D.飞行线路的影响太阳系中,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D )。
A. 91%B.93.7% C. 98.6% D.99.8%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 A )。
A.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B.火星、水星、金星、地球、木星、天王星、土星、海王星、冥王星C.地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冥王星D.水星、金星、土星、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蓝色革命”的新构想,其科学含义是:( C )。
A.围海造田B.利用海水提炼食盐C.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向蓝色海洋乃至内陆水域索取人们所需要的众多优质水产品D.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海洋和内陆河水变得更蓝GPS是( B )的简称。
复习题名词解释或涵义辨析:1•生态系统健康:是指具有活力、结构稳定和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综合特性。
2•生物入侵:由于自然和人类因素的影响,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成为生物入侵。
3.生物富集:4.转基因生物及食品:5.生态平衡:6.食品安全的HACCP体系:选择题:1•自然环境中的淡水绝大部分分布于A.冰川B.河流与湖泊C.地下水D.海洋2.20世纪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中,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属于A.大气污染;B.噪音污染;C. 重金属污染;D.有机农药污染3.下列气体污染物中会造成酸雨的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甲烷D. —氧化碳4.环境是由其各个要素组成,下列不是环境要素的是A.温度B.光照C.矿藏D.外来物种5.全球变暖的原因被认为是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哪个气体不是引起温室效应的物质A. < 气B.二氧化碳C.氟利昂D.甲烷6.下列农药中,属于已经被禁止使用的有机氯类农药的是A.扑草灭B.马拉硫磷C.波尔多液D. DDT7•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破坏作用,导致人与其生存环境的不协调。
环境问题其实就是A.污染问题B.水污染问题C.大气问题D.发展问题。
8.根据我国的大气二氧化硫环境质量标准(mg/m3),达到I级标准的大气年平均含量不高于A. 0. 02B. 0. 04C. 0. 06D. 0. 109.下列物质可能成为重金属污染源的是A.铁B.铅C.钠D.硫10.1956年,日本发生了严重的水俣病事件,其污染类型为A.重金属污染B.噪音污染C. 有机农药污染D.大气污染11.受到污染后,受害最重的人群是A.老人B.妇女C.婴幼儿D.成人12.我国规定的“绿色食品”是A、天然食品B、无污染的天然食品C、绿颜色的食品D、安全、优质、无污染的农产品及其加工,经有关部门检测和检验,获得国家“绿色食品”的命名许可。
世界⾯临的⼗⼤环境问题世界⾯临的⼗⼤环境问题⼀、酸⾬污染酸⾬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环境问题。
现在全世界有三⼤酸⾬区:欧洲、北美和中国长江以南地区。
50年代以后随着⼯业⽣产的发展和⼈⼝的激增,煤和⽯油等化⽯燃料的⼤量使⽤是产⽣酸⾬的主要原因。
化⽯燃料中都含有⼀定量的硫,如煤⼀般含硫0.5%~5%,汽油⼀般含硫0.25%。
这些硫在燃烧过程中90%都被氧化成⼆氧化硫⽽排放到⼤⽓中。
据估计,现全世界每年向⼤⽓中排放的⼆氧化硫约1.5亿吨。
其中燃煤排放约占70%以上,燃油排放约占20%,还有少部分是由有⾊⾦属冶炼和硫酸制造排放的。
⼈类排放的⼆氧化硫在空⽓中可以缓慢地转化成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与⼤⽓中的⽔汽接触,就⽣成硫酸。
硫酸随⾬雪降落,就形成酸⾬。
酸⾬是指pH值⼩于5.6的⾬、雪。
⼀般正常⼤⽓降⽔含有碳酸,呈弱酸性,pH值⼩于7⽽⼤于5.6。
但由于⼆氧化硫的⼤量排放,使⾬雪中含有较多的硫酸,使降⽔的pH值⼩于5.6,就形成了酸⾬。
酸⾬对⽣态环境的危害很⼤,可以毁坏森林,使湖泊酸化。
如“千湖之国”的瑞典,已酸化的湖泊达到13000多个;另外加拿⼤也有10000多个湖泊由于酸⾬的危害成为死湖,⽣物绝迹。
酸⾬还会腐蚀建筑物、雕塑。
例如北京的故宫、英国的圣保罗⼤教堂、雅典的卫城、印度的泰姬陵,都在酸⾬的侵蚀下受到危害。
酸⾬的危害也是跨国界的,常常引起国与国之间的酸⾬纠纷。
酸⾬污染已成为我国⾮常严重的⼀个环境问题。
⽬前我国长江以南的四川、贵州、⼴东、⼴西、江西、江苏、浙江已经成为世界三⼤酸⾬区之⼀,酸⾬区已占我国国⼟⾯积的40%。
贵州是酸⾬污染的重灾区,全区1/3的⼟地受到酸⾬的危害,省城贵阳出现酸⾬的频率⼏乎为100%。
其他主要⼤城市的酸⾬频率也在90%以上。
降⽔的pH值常为3点多,有时甚⾄为2点多。
我国著名的雾都重庆,雾也变成了酸雾,对建筑物和⾦属设施的危害极⼤。
四川和贵州的公共汽车站牌,⼏乎全都是锈迹斑斑,都是酸⾬造成的。
大气污染问题严峻中国环境十大问题有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WTO与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目录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WTO与环境问题大气污染问题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据专家测算[1],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
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
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然而,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依然在浪费水资源。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
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垃圾处理问题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
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
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
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
有关中国和世界生态严重的问题_生态危机主要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破坏,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一个世纪以来,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加上战争和社会动乱,人类干预自然界的规模和强度不断地扩大和深化,全球多处出现森林覆盖面积缩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沙漠扩大、水源枯竭、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气候异常、生态平衡失调等等现象。
例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由于滥垦滥牧,植被遭到破坏,导致三次黑色风暴的发生。
1934年5月9~11日的黑色风暴以每小时100多公里的速度,从美国西海岸一直刮到东海岸,带走3亿多吨表土,毁坏数千万亩农田。
50年代苏联盲目开荒,也先后出现过几次黑色风暴,使3亿亩农田受害。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在1968~1974年期间,每年向南延伸50公里,使萨赫勒地区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威胁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发展。
中国当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情况也已相当严重。
从东北的第二松花江到南方的珠江,许多河流、湖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
因为不合理地围湖造田,使湖泊的面积缩小。
由于森林或草原破坏,中国历史上形成的沙漠化土地达12万平方公里,近数十年来又有所增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9亿亩。
这些都说明生态平衡已遭到严重破坏,如不及时采取对策,将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生态危机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这种危机在潜伏时期往往不易被察觉,但危机一旦形成,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难以恢复。
因此,当它还处在潜伏状态时就应该提醒人们警觉起来。
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是人为造成的,也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被克服和消除。
生态危机-生态政策代明若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在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
这是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对人类突飞猛进的工业代明发出的忠告。
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的后50年全球环境遭到空前破坏和污染,相继出现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口爆炸、土壤侵蚀、森林锐减、陆地沙漠化扩大、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十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从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看环境污染后果及对策张榕【期刊名称】《《化工中间体》》【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污染后果; 环境治理【作者】张榕【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广东 528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简介(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20世纪最早记录的大气污染事件,1930年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的大量有害烟雾气体因无法扩散而致使当地60多人先后死亡。
马斯河谷是当地的一个重要工业区,建立有13个工厂,由于其处于峡谷地带,属于盆地地形,加之1930年12月当地出现逆温现象,13个工厂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无法对外扩散聚集在当地,直接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指的是发生在1940年到1960年之间,因光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有毒气体致使当地65岁以上老人先后死亡800多人,并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红眼病”的事件。
洛杉矶由于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独特地理环境,气候适宜商业发达,当地的汽车非常多,每天排放大量的碳氧化合物。
此外当地的炼油厂、供油站等石油燃烧排放的物质大量散布在空气中,在阳光的作用下,这些气体的分子变得不稳定而产生新的物质,这个过程即发生光化学反应,它会产生包括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导致人员死亡。
(3)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在1948年美国宾西尼亚州多诺拉小镇的烟雾事件——多诺拉小镇位于一个马蹄形河湾内侧,周围的小山丘将其夹在山谷之中,当地拥有大量的硫酸厂、钢铁厂等重污染工厂。
1948年10月由于当地气候潮湿寒冷,空气没有形成垂直对流出现逆温现象,而当地的工厂仍然源源不断向外排放污染气体,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硫、金属微粒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越来越高,致使当地6000多名居民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并有20多人死亡。
(4)伦敦烟雾事件伦敦有着“雾都”的称号,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其大量的燃煤量让整个城市常受到空气污染的危害。
《生物科学与环境》考点解读考点1 生物性污染1.生物性污染的概念:由生物有机体对人类或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2.生物性污染的常见类型:病原体污染、变应原污染(选学)和生物入侵。
病原体污染:病原生物在环境中不断繁殖和散播所造成的污染,如传染病流行。
生物入侵: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传播另一环境中,损害入侵地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以及农、林、牧、渔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的过程。
不是所有的外来生物都是入侵种,如番茄、土豆等。
3.生物性污染的特点:预测难、潜伏期长、破坏性大。
4.生物性污染的危害:危害生物多样性;危害人类健康;危害生产和经济发展。
5.生物性污染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一步严格进口货物的动、植物检疫以及微生物检疫工作;减少对外来物种的引进,引进前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加强有关生物性污染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国家级监控体系和数据库;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增强环境保护、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防治生物学污染的意识;对已发生的生物性污染积极进行治理,防止其继续进行扩散,造成更大的危害。
6.确定病原体的科赫原则--确定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四条标准:①在所有的患者身上都能找到这种病原体,而健康人没有;②从患者身上分离出的这种病原体能够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和繁殖;③把从实验室中分离出来的这种病原体再注射到实验动物体内,可以使该动物得与人同样症状的疾病;④从患病实验动物体内分离出这种病原体,证明这种病原体还能够在实验室中继续培养。
7.联系生活――确定传染源:为控制传染源,首先要识别传染源,识别传染源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因此在某种传染病开始流行时,卫生部门必须先制定医学临床诊断标准,从而识别出患者或疑似病例并进行隔离治疗。
8.生物入侵入侵种:能造成危害的外来物种称为入侵种。
生物入侵的危害的三个主要表现:①破坏入侵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②危害经济发展;③威胁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