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新兴工业国与世界第八大工业国——韩国
- 格式:docx
- 大小:70.63 KB
- 文档页数:3
韩国经济发展概况韩国,这个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从一个相对贫困的农业国家迅速崛起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二战结束后的韩国,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匮乏。
然而,通过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和积极的政策推动,韩国逐步走上了经济腾飞的道路。
20 世纪 60 年代,韩国开始实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
政府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等,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生产低成本的商品并出口到国际市场。
这一举措为韩国积累了初期的资金和技术经验。
在 70 年代,韩国将重点转向了重化工业。
钢铁、造船、汽车等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支持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技术引进,使得韩国在这些领域逐渐具备了国际竞争力。
80 年代,韩国又开始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大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入。
电子、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三星、LG 等知名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韩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离不开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韩国政府大力投资教育事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
这些人才为韩国的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科技创新也是韩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韩国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不断推动技术进步。
在半导体、通信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和创新成果。
韩国的企业发展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许多大型企业集团,如三星、现代等,在韩国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和全球布局,提升了韩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然而,韩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对少数大型企业的依赖度较高。
此外,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贸易摩擦等因素也对韩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在国际贸易方面,韩国是一个高度依赖出口的国家。
其出口商品涵盖了汽车、电子产品、船舶等多个领域。
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韩国的出口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韩国政府不断调整经济政策,推动经济结构的多元化,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强创新能力,以提升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韩产业结构演化比较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韩国是亚洲最大的新兴工业化国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以来,经济增长速度位于世界前列,1996年成为OEC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今天韩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2万美元。
作为后发工业化国家,中韩两国有着诸多相同和不同,比较两国工业化发展道路,不仅对于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丰富世界工业史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一中韩经济发展情况的简要对比1.经济总量的比较根据搜集到的数据,1985~2007年中韩两国经济总量增长都比较快,中国从1985年的3079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33072亿美元,韩国从1985年的966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0493亿美元,总的增长幅度基本相同,均增长了约10倍。
但是,以美元度量的中国经济总量是韩国经济总量的倍数关系则出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这主要是由于汇率的变化引起的(见图7-1)。
总的来说,1985~2007年以汇率为基础计算的中国经济总量是韩国经济总量的1.5~3.5倍,平均数为2倍。
但是,有人用购买力平价法(PPP)测算中韩两国经济总量的差距应该在4~8倍,中国经济总量大致相当于韩国的6倍。
图7-1 中韩经济总量的对比2.发展阶段的比较尽管中国经济总量高于韩国,但中国人均经济总量远低于韩国。
中国人均GDP从1985年的292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490美元,如果不考虑美元贬值的因素,这个变动过程大致相当于韩国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的情况。
与我国刚刚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不同,目前韩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2万美元,已经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从人均国民收入来看,中国只相当于韩国的1/10~1/9,中国与韩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落后韩国20年左右的时间。
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国和韩国经济发展阶段没有那么大的差距,用PPP法测算,中国和韩国的人均收入差距要小得多,中国相当于韩国的1/5~1/4。
韩国的经济发展概况韩国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韩国的地形、地理位置:韩国领土由朝鲜半岛南部和附近3000多个饿岛屿组成,起海岸线全长5259 公里,西海岸和南海岸海岸曲折,多港湾和岛屿。
韩国的地形包括三种类型“东部高山区,中部山地丘陵区,西部平原区。
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农业发达。
可耕地面积仅).78亩,比日本的可耕地面积少。
韩国的气候环境:韩国的气候属于东南亚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变化明显,冬季长,昼夜温差的,春季较短雨量大,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至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6月至8月,约占全降水量的70%。
韩国的自然资源:到目前为止,韩国已发现的矿产资源近300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有50多种。
储量较大的有铁、金、银、铜、铅、锌、石灰石、磷灰石、硅石、滑石、莹石、高岭土、无烟煤、云母和石棉等。
由于韩国气候条件多样多山多河,很利于多种植物的生长。
森林资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山林面积达65,956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66.6%。
韩国的树种达167科903属,约5000多种。
自然资源贫乏,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
韩国的人文地理韩国人口4792万(2003)人口密度将近500人/平方公里,是世界人口密稠的国家之一,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人口中城市不断增加约占总人口的80%主要集中在汉城,釜山,大丘等城市,韩国民族单一,主要是朝鲜族。
韩国主要经济部门(一)工业部门1.钢铁工业2.电子工业3.汽车工业4.造船工业5.纺织工业6.机械工业韩国的钢铁和机械工业比较发达,造船能力居世界第二,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五,电子工业发展迅速,为世界10大电子工业国之一。
电子工业电子工业是韩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二)农业部门1.种植业。
种植业是韩国的主导部门,其中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大麦为主。
2.畜牧业.韩国共有草地9万公顷,但韩国畜产品的生产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
(三)交通运输业1.海洋运输。
海运是韩国对外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
主要港口有釜山,仁川,木浦等2.铁路运输。
朝鲜半岛的工业化水平如何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部,包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和大韩民国(简称韩国)。
朝鲜半岛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两个国家在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下,工业化水平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先来看韩国。
韩国在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实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一时期,韩国的纺织、服装、玩具等轻工业迅速发展,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韩国开始将重点转向重化工业,如钢铁、汽车、造船、机械等。
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和技术引进,韩国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韩国的汽车工业在全球市场上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现代、起亚等品牌的汽车畅销世界各地。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韩国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向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
在电子、半导体、通信等领域,韩国企业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三星、LG 等企业成为全球知名的高科技品牌,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在全球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
如今,韩国的工业化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从工业体系来看,韩国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门类,涵盖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传统产业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广泛领域。
在技术创新方面,韩国在一些关键领域拥有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技术。
同时,韩国的工业生产效率较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人素质也相对较好。
然而,韩国的工业化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资源环境的约束,一些传统产业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另一方面,在高科技领域,韩国面临着来自其他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以保持领先地位。
再看朝鲜。
朝鲜在建国初期就开始了工业化建设,重点发展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在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朝鲜的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建立了钢铁、机械、化工等工业部门。
但在 20 世纪 90 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朝鲜的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工业化进程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八国集团联盟八国集团标志八国集团联盟(G8,Group 8,Group of Eight)指是八大工业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及俄罗斯的联盟。
第八个成员国俄罗斯于1991年起参与G7峰会的部份会议,至1997年,被接纳成为成员国,正式成为G8。
其并非一个严密的国际组织,以往被称为“富国俱乐部”。
不过由于俄罗斯经济不算发达,所以在经济部长会议上,俄罗斯不是与会成员,有时八国集团又被称作7+1。
随着20国集团架构的日趋成熟,并为了反映新兴工业国家的重要性,G20集团成员国的领导人于2009年宣布该组织已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
八国集团成员国地图在8个国家里,除俄罗斯之外的7个国家是核心成员国,也就是以前的七国集团(G7)。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一度恶化,接连发生的“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1973—1975年的严重经济危机把西方国家弄得焦头烂额。
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7月初,法国首先倡议召开由法国、美国、日本、英国、西德和意大利六国参加的最高级首脑会议,后来,加拿大(1976年)、俄罗斯(1998年)分别加入。
八国集团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即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简称“八国峰会”)。
成立1975年,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邀请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到巴黎郊区的朗布依埃城堡开会。
按照法国总统的设想,这是一次小型委员会的非正式会晤,目的是讨论当时正受石油危机影响的世界经济。
参加会议的领导人一致决定这一会议将每年举行,并邀请加拿大与会。
这样1976年便形成了七国集团。
1998年的伯明翰峰会上俄罗斯正式加入,从而形成了如今的八国集团(简称G8)。
成员国美国:美国工业高度发达,生产规模巨大,部门结构完整,生产技术先进。
其中电子电器、光电、宇航、核能、生物制药及尖端武器等工业居世界领先水平。
张小只智能机械工业网
张小只机械知识库不可忽视的世界第八大工业国---韩国
今天我们来聊聊韩国,有两点事实我们要认清楚:
1、韩国是一个实力超出大多数国人预料的世界经济大国;
2、更重要的是,韩国现在经济还在持续快速发展,在世界经济15强中增速仅次于我国和印度。
韩国是个小国,也是个大国
韩国是小国首先是政治上的小国,韩国这个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存在感。
1894年—1945年被日本殖民了五十年,这段时间韩国这个国家可以说在世界上不存在。
而恰恰这五十年是世界历史大变局的时期,人类打了两次世界大战,奠定和形成了今天的世界格局。
在人类社会发生巨变,各大民族在残酷战争争夺生存空间的关键五十年里面,韩国却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是被殖民国家的悲哀。
国家和民族的地位都是用战争打出来的,这是人类欺软怕硬的本性所决定。
韩国至今领土上还驻扎着美军,军队的指挥权在美国手里,同样的还有日本和德国,尽管国力还是经济实力都很强,为什么政治影响力不如英国,法国,俄罗斯,一样的道理,你要上台比赛,还要取得胜利,人类社会的法则就是这么简单。
韩国还是领土上的小国,由于被中美用战争的形式强行分成了两半,所以韩国目前领土只有10.021万平方公里,不到法国领土的五分之一,不到德国和日本的三分之一,甚至连英国这样的领土小国,面积都是韩国的两倍以上。
即使韩国南北统一了,面积也没有英国三岛大。
看下图1,如果你是韩国人,在从一个小孩成长为成年人过程中,会无数次的有机会。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22.0分)1.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下图是山西襄汾陶寺城址示意图。
该古代文明()①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②最早饲养猪和狗等家畜③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2. 吴起治楚,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商鞅治秦,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
”上述举措有利于()A. 打击贵族世袭特权 B. 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C. 促进庄园经济发展D. 奠定秦朝统一霸业的基础3. 《汉书·食货志》载:“天下既定……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这表明汉初()A. 采取“与民休息”政策B. 征收的赋役种类繁多C.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 注重民众的自我管理4.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被认为是宋朝祖宗家法的实质精神。
这种精神首先贯彻到制度的设计之中。
以下官职或机构的设置与上述精神相符的是()①知州与通判②枢密院与“三衙”③三司使与提点刑狱司④同平章事与参知政事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 金石学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为研究对象。
北宋时期,金石学成为专门的学问,金石学家希望通过研究古器物“补经传之阙亡”。
清代金石考据之风更盛,在鉴别、分类及文字考证等方面多有成就。
据此可知()A. 中国历代帝王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古玩器物B. 古代中国具有保护和研究文物的历史传统C. 古代中国比西方更早的具有文物保护意识D. 清代考据之风更盛得益于西学东渐的影响6. 1899 年,梁启超在《清议报》发文指出,日本维新以来的译书集中于政治学、理财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而晚清中国的译书偏重于军事学、工艺学,在政治学、财政经济学方面“几无一书焉”。
由此可见,梁启超()A. 倡导政治革命救亡图存B. 认为中国军事改革迫在眉睫C. 仿效日本改革封建制度D. 反思救国道路上的理论缺陷7.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学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传染病的行动这一年(1911年),无论关内外的《盛京时报》《申报》《大公报》,乃至众多日俄媒体,一百份报刊连篇累牍地报道着满洲鼠疫,以至于郑孝胥也感慨:竟成世界新闻。
亚洲四大发达国家亚洲四大发达国家是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以色列。
日本日本,首都东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总面积37.8万平方千米,由1都、1道、2府和43县(省)组成。
日本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汽车、钢铁、机床、造船、电子和机器人等产业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相对明显。
日本电力、电信基础设施相对完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等交通设施便利,市场规模较大,法律法规和信用体系健全。
2021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约541.9万亿日元,实际增长率为1.6%。
连续28年为全球最大债权国,外汇储备达1.39万亿美元。
汇率:1美元≈133日元(2022年6月)。
完全失业率:2.5%(2022年4月)。
韩国韩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三面环海,西濒临黄海,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日本海,北面隔着三八线非军事区与朝鲜相邻。
总面积约10.329万平方公里(占朝鲜半岛面积的45%)。
首都为首尔。
韩国划分为1个特别市、2个特别自治市(道)、8个道、6个广域市。
韩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是APEC、世界贸易组织和东亚峰会的创始成员国,也是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和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成员。
20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起步。
70年代以来,持续高速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2年的87美元增至1996年的10548美元,创造了“汉江奇迹”。
1996年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同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创始国之一。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
2021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1.79万亿美元。
人均国民收入3.5万美元。
经济增长率4.3%。
2021年7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第68届贸易和发展理事会会议中通过韩国地位变更案,正式将韩国认定为发达国家。
产业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造船、汽车、电子、钢铁、纺织等产业产量均进入世界前10名。
1997年6月J u n. 1997 JOU RN A L O F X I’A N J I A O TON G U N I V ER S IT Y从利用比较优势到创造比较优势3杨海珍刘宽虎陈金贤(西安交通大学, 710049, 西安)摘要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发展的介绍和评述, 指出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及其在政策制定方面可能产生的误导, 说明了国际贸易新理论所具有的政策价值.关键词国际经济理论要素流动比较优势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F 1120依据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所有的国家如果专业化地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并且在自由竞争市场体系中进行交换, 那么每个国家都会从中获得利益, 从而该理论推崇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和企业间的自由竞争. 然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国——韩国的成功则是通过背离该理论而获得的. 哈佛商学院B ru c e Sco t t教授指出, 传统的由大卫r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静态的理论, 这一理论不适应一个技术变革迅速、要素流动日益频繁和加快的世界, 一个国家可以通过选择投资于那些易于获得迅速的技术进步的产业, 来创造比1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简评1. 1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比较优势理论最早是由大卫r李嘉图于1817年在其著名的酒和呢绒的生产例子中明确提出的 2 . 依据该理论, 一个国家应该专业化地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其具有相对比较劣势的产品, 这样两个国家都会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自由贸易获得比闭关锁国更多的利益. 赫克歇尔2俄林的资源赋予理论进一步说明了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 根据该学说, 一个国家在密集地使用了其丰富而廉价要素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从而应该专业化地生产并出口这类产品, 而进口那些密集地使用了本国稀缺而价格昂贵要素的产品. 这里将大收到日期: 1997202220. 杨海珍: 女, 1965年6月生, 管理学院金融财务系, 讲师.3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增刊l|I 杨海珍等: 从利用比较到创造比较优势137许多发展中国家遵从这一分工格局, 并没有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多少利益, 面临的仍是贫穷和落后. 而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国没有服从这种国际分工格局, 却获得了令人瞩目的骄人成就, 从而这种静态的比较优势论愈来愈受到质疑.1. 2 传统比较优势论的重要假设及其误导由于该理论赖以成立的许多极为重要的假设与现实不相符合, 如充分就业、生产要素同质并且在不同部门间无成本地充分流动、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不流动以及各国的技术水平相同等, 因此, 若将该理论应用于政策实践中时则要极为慎重. 由于该理论还有两个重要假设——收益递减和生产要素的天然禀赋特点使得自然垄断是不可能存在的, 各国只能接受和固守于由自然禀赋所决定的分工格局, 这样企业只能在其所处的区域内识别最佳产品去生产, 利用比较优势获得国际分工利益. 从而传统比较优势论强调的是利用成本比较优势, 专业化生产, 通过贸易获得国际分工利益.可以看到, 要素的多样化和流动性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大特色. 相对于“自然资源”( 如可耕土地、非熟练劳动力) 而言, 经济越来越依靠于“创造性资源”( 如资本、人力资本、知识、信息等) , 这些“创造性资源”在国际间流动性极强, 从而生产受要素禀赋的限制越来越少, 并且由于在许多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存在着收益递增的可能, 这样一个国家就有可能不仅可以利用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 通过贸易获得收益, 而且还可以通过贸易, 在扩大了的市场条件下, 利用规模收益递增、国际资源来赢得比较优势而获得收益.2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着眼点及政策启示自70年代末兴起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不仅强调利用资源优势, 也强调随时间的推移, 机遇在变化; 它不是致力于要素禀赋不变和成本递增来利用比较优势, 而是强调要素的流动性、可获得性以及基于学习曲线和规模经济基础上成本下降的可能性, 通过贸易来创造比较优势; 这一理论不仅关注短期利益, 而且更重视长远利益; 这种理论不拘泥于原有的比较优势及企业间的自由竞争, 而是强调政府的作用, 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包括要素和市场) , 为企业创造比较优势营造有利的环境.现在看来, 传统比较优势论不仅由于其前提假设与现实相矛盾而影响了其适应性, 更重要的是, 它只是一个关注短期利益的学说. 在传统的李嘉图模型中, 酒和呢绒这两种产品在短期增长、长期增长以及生产率增长前景方面截然不同. 对于在酒和呢绒上都占有绝对成本优势的葡萄牙来讲, 因其比较优势在于酒的生产, 从短期来讲, 专业化生产酒比专业化生产呢绒将带来更多的利益, 但其长远利益来自于专业化生产呢绒, 因为呢绒这一产业比酒这一产业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生产率增长前景和收入需求弹性. 如果葡萄牙根据传统比较优势论, 选择酒进行专业化生产, 他们就会放弃长远利益. 这样, 虽然葡萄牙的竞争起点比英国高(葡萄牙在酒和呢绒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成本优势) , 但若根据传统比较优势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酒, 最终只能接受一种低于英国的生活水平. 再如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而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 若日本采纳了传统比较优势论的教条而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 将很难打破亚洲经济贫穷落后的模式. 因此, 传统比较优势论对经济策略的启示可能导致在较佳现状下的次佳政策选择.138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第31卷由于不同产品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不同, 从而传统比较优势论所决定的利益分配很不公平. 那些在高增长、高附加值产业中占比较优势的国家在国际分工的利益分配中居有利地位; 而那些在低增长或技术进步慢的产业中占比较优势的国家在国际分工的利益分配中则处于低一级的地位. 因此, 若固守于这一由“自然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则等于接受低增长率、低技术进步和低一层次的生活水平. 可以说, 经济界的“自由竞争”和生物界的“物竞天择”一样, 这一机制必然使强者更强, 最终使得落后国家更难追赶上发达国家, 是“弱肉强食”的霸道理论. 在一个技术日新月异、要素流动频繁的世界里, 不同的产业在产量和生产率增长方面具有不同的增长率, 而且有些产业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增趋势. 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对于传统模型中的葡萄牙来讲, 所做的政策选择不是简单地接受已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产业, 并尽力挖掘, 利用其比较优势, 而应该专业化地生产具有高增长率的产品——呢绒, 利用一切资源和措施来创造比较优势, 不论他们的比较成本优势产品是呢绒还是酒.3 政府在创造比较优势过程中的作用在完全竞争假设下的传统比较优势论提倡自由贸易, 认为政府干预会导致资源配置扭曲, 国民福利下降. 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直接启示是: 不同产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是不一样的, 比较优势可以通过技术、资本、熟练劳动等要素的流动, 通过利用国际市场、实现规模收益递增创造出来, 从而为政府参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政府的政策选择可以直接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向和分配, 可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国际要素增强本国的竞争力. 政府干预是指导企业关注长远利益, 实现规模经济的最佳途径. 在强手如林、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 对于已居于不利地位的后起国家企业, 若完全依靠市场竞争机制, 必然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 因此, 需要政府介入, 一方面选择有前途的产业, 培植本国产业面向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适时去除落后产业, 不断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然而, 如何正确使用政府权力, 怎样创造最大国民福利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 利用政府力量创造比较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 B ruce S. C rea t i n g com p a r a t i ve adv an tage. In: K in g P ,e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c o n om ic s an d I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2co n om ic Po licy. R eade r: M cG r aw 2H ill, 1990. 78~902 陈金贤, 刘宽虎. 现代国际贸易.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4. 20~48(编辑荆树蓉)From U s in g Com pa r a t i ve A dvan ta g e toCrea t i n g Com pa r a t i ve A dvan ta g eY a n g H a iz h e n L iu K u a n h u C h e n g J in x ia n(X i’an J iao to ng U n ive r sity, 710049, X i’an )。
Z20 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选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遗址出现于距今约7000 至5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①属于磨制石器,有可能属于河姆渡遗址;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出土文物②有可能属于河姆渡遗址;河姆渡居民饲养猪和狗,而且还掌握了制陶技术,出土文物③有可能属于河姆渡遗址;中国大约是从夏朝开始才进入青铜时代的,而且当时只是出现一些小件青铜器,出土文物④不可能属于河姆渡遗址,事实上它是商朝时期(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青铜器。
故答案为A。
2.选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西汉的西域都护府设置于乌垒城(今新疆),是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河西走廊不属于西域都护府管理,A 项排除;隋炀帝命裴矩而不是常骏驻河西走廊的张掖,掌管通商事务,B 项排除;河西走廊敦煌莫高窟壁画唐朝牛耕图中有曲辕犁,C 项符合;元朝时,河西走廊一带设置的是甘肃行省,其不属于宣政院辖区范畴,D 项排除。
故答案为C。
3.选B。
解析:依据题干学者的评述及结构图可知,图中①②③处要求填写的应该是相关的赋役制度。
再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实行的是租调制;元朝在税粮外又有前朝没有过的“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明朝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
故答案为B。
4.选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板印”是指雕版印刷术,“活板”是指活字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开始使用,只不过“尚未盛为之”,A、B 项排除;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最早用的是由胶泥制成的活字,C 项排除;北宋毕异发明的泥活字,是印刷技术一次质的飞跃,D 项符合。
故答案为D。
5.选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的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表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特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亚洲新兴工业国与世界第八大工业国——韩国
秦为胜
韩国又叫南朝鲜,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朝鲜族,总人口约5041.85万(2014年)。
首都为首尔(旧称:汉城)。
韩国三面环海,西濒临黄海,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日本海,北面隔着三八线非军事区与朝鲜相邻。
朝鲜半岛,周为箕子封地与三韩领土,汉武帝在朝鲜设置汉四郡,后为新罗、高丽、百济时代,李氏朝鲜时期获得统一,为中国明清两朝的藩属国,清末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正式脱离与中国的藩属关系。
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光复取得独立。
1948年8月和9月,依北纬38度线,朝鲜半岛南北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1953年7月27日依朝鲜停战协定,朝韩双方停战。
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实行了“出口主导型”开发经济战略,创造了被称为“汉江奇迹”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并跻身所谓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山地占朝鲜半岛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韩国地形具多样性,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错分布。
低山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太白山脉纵贯东海岸,构成半岛南部地形的脊梁;其向黄海侧伸出的几条平行山脉组成低山丘陵地带,有太白山脉、庆尚山脉、小白山脉等,其中雪岳山、五台山等山峰以风景优美著称。
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小白山脉最高峰为智异山,海拔1915米。
汉拿山位于济州岛的中心,海拔1950米,是韩国的第一高峰。
平原主要分布于南部和西部,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黄海沿岸有汉江平原、湖南平原等平原,南海沿岸有金海平原、全南平原及其它小平原。
韩国最长的河流分别是洛东江和汉江,是半岛南部地区两条主要河流。
洛东江长525千米,流入东海;汉江长514千米,流入黄海,是中部地区的重要水系。
其他河流还有:锦江、蟾津江、临津江等。
韩国湖泊较少,最大的天然湖是位于济州岛汉拿山顶火山口的白鹿潭,海拔1850 米,湖面直径约30 米,周长1 公里,深约6 米。
最大的人工湖是昭阳湖,位于江原道春川市东北13 公里处,1973 年建成,面积6930 万平方米。
韩国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
冬季漫长寒冷,夏季
炎热潮湿,春秋两季相当短。
冬季最低气温达-30℃以下,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7℃。
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其中6—8月雨量较大,降雨量为全年的70%。
年均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减少。
韩国矿产资源较少,由于自然资源匮乏,主要工业原料均依赖进口。
韩国是一个亚洲新兴资本主义工业国,是APEC、世界贸易组织和东亚峰会的创始成员国,也是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和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的成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
产业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钢铁、造船、汽车、电子、半导体、化工、文化、纺织等产业产量均进入世界前10名。
大企业集团在韩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三星、现代汽车股份有限公司、SK、LG和KT(韩国电信公司)等大企业集团创造的产值在其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60%。
但财阀对经济的过度垄断长久看来对国家经济的抗击打能力不利。
韩国经济是市场经济模式,20国集团成员之一的世界主要经济体,是拥有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经合组织发达国家。
20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起步。
70年代以来,持续高速增长,使韩国成长为亚洲四小龙之首,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韩国创造的经济繁荣被称为--“汉江奇迹”。
1963年韩国人均GNP只有100美元,到2005年却超过16,000美元,增长高达160倍。
截至2005年韩国的资讯科技产业多年来一直执业界之牛耳,除高速互联网服务闻名世界外,内存、液晶显示器及等离子显示屏等平面显示装置和移动电话都在世界市场中具领导地位。
因此韩国是经济和工业实力上的大国,韩国2016年GDP总量高达1.41万亿美元,排在世界第11位,超过俄罗斯1.28万亿美元,也超过西班牙的1.23万亿美元。
从工业产值上看,韩国成为排在西方七大工业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之后资本主义世界第八大工业国。
韩国是个外向型经济国家,经济对外依赖严重,特别是对中、美两国经济依赖严重,国际贸易在韩国GDP占有很大的比重,是世界第7大出口国和第7大进口国。
《韩欧自由贸易协定》与《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生效,使韩国成为全球第一个与欧盟和美国两大经济体都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
2014年9月23日,韩国与加拿大签署了《韩加自由贸易协定》,成为亚洲第一个与加拿大签署自贸协议的国家。
韩国制造业作为韩国经济的主导产业经历了1962-1971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1972-1981年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1982-1991年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目前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结构转换与升级。
韩国在钢铁、造船、汽车、半导体及数码产品等制造业有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多数产品拥有自主品牌,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
韩国是世界造船大国,很长一段时间也是世界第一大造船国。
全球船厂前十强中韩国占有七席,其中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和STX造船海洋是世界前四大造船厂。
韩国在建造高附加值船舶方面有显著优势。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是现代重工业的长项;在海洋勘探船方面,三星重工业则独占鳌头,占有世界市场60%的份额;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是世界大型油船的主要生产商,世界约有10%的大型油船由大宇公司出产。
2007年5月,韩国独自建造出第一艘宙斯盾驱逐舰“世宗大王级驱逐舰”,使韩国成为继美国、日本、西班牙、挪威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宙斯盾驱逐舰的国家。
“世宗大王级驱逐舰”被认为是除美国宙斯盾驱逐舰之外性能最强大的驱逐舰,韩国制造了船壳和少量非核心部件。
韩国是世界电子产品的佼佼者,内存、液晶显示器及等离子显示屏等平面显示装置和移动电话都在世界市场中有较高地位。
世界知名的韩国电子产品制造商有三星、LG、SK等,其中三星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公司。
但是韩国经济过度集中在几个财阀中,财阀对国家的垄断长久看对国家不利。
韩国经济上是个大国,但政治上却是个小国,韩国这个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存在感。
1894—1945年被日本殖民了五十年,这段时间韩国这个国家可以说在世界
上不存在。
而恰恰这五十年是世界历史大变局的时期,人类打了两次世界大战,奠定和形成了今天的世界格局。
在人类社会发生巨变,各大民族在残酷战争争夺生存空间的关键五十年里面,韩国却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是被殖民国家的悲哀。
国家和民族的地位都是用战争打出来的,这是人类欺软怕硬的本性所决定。
韩国至今领土上还驻扎着美军,军队的指挥权在美国手里,同样的还有日本和德国,尽管经济实力都很强,为什么政治影响力不如英国,法国,俄罗斯,一样的道理,你要上台比赛,还要取得胜利,人类社会的法则就是这么简单。
韩国还是领土上的小国,由于被中美用战争的形式强行分成了两半,所以韩国目前领土只有10万平方公里,不到法国领土的五分之一,不到德国和日本的三分之一,甚至连英国这样的领土小国,面积都是韩国的两倍以上。
即使韩国南北统一了,面积也没有英国三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