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棉短绒棉秆等
- 格式:ppt
- 大小:609.00 KB
- 文档页数:8
棉和黏胶针织布的前办理方案钱灏一. 纤维的构造和性能棉纤维是由棉籽表皮的细胞生长而成。
棉纤维手感柔嫩,外形修长,它纤维的长度大概在 -4.5cm, 而细度大概在 17-22um,视纤维的成熟度而定。
棉纤维除了含有纤维素外,陪伴生长的还有其余物质:含氮物质、果胶物质、蜡状物质和灰分等。
粘胶纤维是重生纤维的一种,还有铜氨纤维、醋酯纤维等也属于重生纤维。
粘胶纤维的原料是天然纤维素,如木材、棉短绒、棉秆、芦苇等,这些原料经过必定的化学办理加工制造成重生纤维素纤维。
1.棉纤维各成分的含量见下表 1:表 1:棉纤维各成分的含量成份成熟棉( %)未成熟棉(%)棉纤维93-9566-76含氮物质(按蛋白质计算)果胶(按果胶酸计算)蜡质脂肪多糖类灰分其余部分从上述数值能够看出,成熟的棉绝大多数是纤维素,只有约 6%的含氮物、果胶、蜡质等杂质,但这些杂质在染整加工的前办理时必定要去除,不然会影响染整加工的质量。
纤维素是一种高聚物,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如酒精、苯),但会汲取水分而溶胀(或膨化)。
无机酸(硫酸、硝酸等)能使纤维素水解,使其分子链发生断裂,聚合度降低,最后变成水解纤维素,所以酸是使棉纤维织物强力降落的原由之一。
棉纤维的强力一般在氧化剂会使纤维中的羟基(?aOH)氧化,也会发生疏子链的断裂,形成氧化纤维素,以致强力降低。
纤维素在碱溶液中相当稳固,热稳固性尚好,能耐 120-150 ℃短时间的办理,当温度高于 180℃时,纤维素渐渐发生退化,聚合度降低。
棉纤维的分子构造和图 1 所示图一:棉纤维的构造图丝光棉未丝光棉丝光后的棉纤维因为取向度提升了,结晶度有所降低,但强度会提升。
棉的分子构造:2.黏胶纤维的构造和性能黏胶纤维在生产过程中对纤维的拉伸就是为了提升黏胶丝的取向度,提升黏胶丝的强度。
图二:黏胶纤维的构造黏胶纤维的分子式粘胶纤维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棉纤维要低得多,聚合度约在 300-500 之间,光彩比棉纤维好,手感柔嫩,结晶度较低,约 40%左右,所以物理构造废弛,无定形部分比率较棉纤维多,因此吸湿性高于棉纤维,在水中膨化甚大。
化学纤维基本知识(名词术语)纤维和纺织纤维人们把长度比其直径大很多倍,并具有一定柔性的纤细物质,称为纤维,通常把经过纺织加工后可做成各种纺织品的纤维称为纺织纤维,纺织纤维的长度与直径比一般大于1000:1。
化学纤维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处理,再经过机械加工而制成的纤维,称为化学纤维。
按照高分子化合物原料来源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再生纤维;另一类为合成纤维。
再生纤维用天然的聚合物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处理再经过机械加工与原聚合物在化学组成上基本相同的化学纤维,称再生纤维。
再生纤维素纤维以纤维素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与机械加工制成的,结构与纤维素相同的纤维称再生纤维素纤维。
所谓纤维素,就是由多个失水b-葡萄糖组成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含有纤维素的木材、芦苇、甘蔗渣、棉短绒等。
粘胶纤维以自然界中含纤维素的农林副产物为原料,用粘液法纺丝而制成的再生纤维素,称为粘胶纤维。
其品种有长丝、短纤维和帘子线。
市场上见到的人造丝、人造毛等大都是粘胶纤维的产品。
铜氨纤维(铜铵纤维)以松散的纤维素溶解在氢氧化铜或碱性铜盐的浓氨溶液内,经纺丝,凝固成形而成的纤维,谓之铜氨纤维。
再生蛋白质纤维用天然蛋白质为原料制成的再生纤维。
其品种有酪素纤维、玉米蛋白纤维等。
醋酯纤维用纤维素与醋酸为原料,经化学方法转化成醋酯纤维素酯制成的化学纤维。
醋酸酯纤维的基本原料为棉短绒、木材以及醋酸或醋酸酐。
合成纤维用单体经人工合成获得的聚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化学纤维。
所谓“单体”,就是用化学方法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时所用的低分子物质。
合成纤维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涤纶、锦纶、丙纶、腈纶、维纶、氯纶、氨纶等。
无机纤维主要成分是由无机物构成的纤维。
(注:不属于化学纤维范围)玻璃纤维主要成分是铅、钙、镁、硼等硅酸盐混合物所构成的无机纤维。
金属纤维由金属制成的无机纤维。
纤维纤维材料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天然纤维, 包括植物纤维棉、麻等和动物纤维羊毛、蚕丝等;另一类是化学纤维, 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我国的丝绸很早就闻名於世.从公元前2世纪起, 我国的丝绸沿着横贯中亚的"丝绸之路"出口到欧、亚、非洲, 促进了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交往和交流.到了北宋时期, 著名的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改进了纺织技术, 使棉纺织业在我国得到了发展.天然纤维资源有限, 每亩良田年产皮棉不过50公斤左右, 一只蚕茧只能抽生丝0.5克左右, 而世界人口不断增加, 对纤维的需求也在增加, 但又不能用大量的良田去种植桑麻棉, 因为人們要种粮吃饭.解决粮棉争地矛盾的出路就在於发展化学纤维.现代的合成纤维工业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 产品性能优异, 花样繁多, 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1)人造纤维人造纤维也叫再生纤维, 是用一些本身含有纤维的物质, 如木材、棉籽短绒、棉秆、甘蔗渣等, 或含有蛋白质的物质, 如大豆、花生、玉米等, 经过化学处理和一系列的机械加工制成的.人造纤维具体指人造棉、人造丝、人造毛等.最早出现的人造纤维是粘胶纤维, 它是1891年人們用木材、棉绒等为原料加工得來的.用它制成的衣服穿着舒服, 透气性好, 但缩水率大, 不耐磨也不耐晒.后來人們又研制出铜氨纤维、醋酸纤维等, 但人造纤维原料有限, 产品性能不太优越, 因而逐步让位於后起之秀——合成纤维.(2)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把一些本身并不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的物质, 如煤、石油、天然气、水、空气、食盐、石灰石等, 经过化学处理制成的纤维.合成纤维跟橡胶、塑料同属高分子化合物, 不同之处表现在:作纤维的树脂多属线型分子链, 没有或少有支链.這类树脂能溶於溶剂而抽成丝, 或者能加热熔融而抽丝, 但加热时其结构并不被破坏.這类树脂的分子间内聚力是所有高分子中最大的.合成纤维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是纺丝.纺丝工序的关键是喷丝头, 它一般采用耐高温耐磨的材料制成.在一个喷丝头上钻有几十个到几万个直径为0.04~1毫米的小孔.熔融纤维从小孔喷出经冷却就得到很细的丝, 抽出的丝再经过牵伸和热定型工序就可用於生产各种产品.合成纤维具有天然纤维所没有的一系列优良性能.它强度高, 耐磨、耐虫蛀, 比重轻, 保暖性好, 一般能耐酸碱腐蚀.合成纤维以六大纶为主:①聚酰胺纤维.我国称为锦纶, 是最早上市的合成纤维.主要品种有尼龙66, 尼龙6, 尼龙610等.1940年第一批尼龙丝袜上市, 就震动了纺织市场.锦纶纤维耐磨, 强度大, 回弹性能好, 但耐热耐光性能差.锦纶大多用於制造袜子、衬衫等.工业上用作重型汽车和飞机轮胎的帘子线、绝缘材料, 也用於制造缆绳、渔网、降落伞、高级地毯等.②聚脂纤维.我国又称为涤纶(的确良), 早在1940年英国就已能合成, 但直到1946年才实现工业生产.涤纶纤维强度高、耐磨, 混纺后制成的衣服耐穿, 抗皱好洗, 因而发展迅速.到70年代初, 产量居合成纤维第一位.③聚丙烯腈纤维.我国又称为腈纶、合成羊毛.它是1950年问世的, 它的耐光性、保温性、弹性都很好, 手感柔软, 强度比羊毛高, 价格比羊毛低, 不怕虫蛀, 耐晒又耐洗, 适宜於制作衣料, 针织外衣、毛毯、工业用织物等.④聚乙烯醇纤维.我国又称为维纶, 它的性能近似於棉纤维, 耐磨性强於棉纤维, 是合成纤维中吸水性最高的一种, 但耐热性和弹性较差.⑤聚丙烯纤维.又叫丙纶, 比重小, 强度较高, 耐光照.⑥聚氯乙烯纤维.又称氯纶, 它耐化学腐蚀力强, 保暖性好, 难燃烧.合成纤维主要用於民用消费品, 但也有一部分用於工程技术.宇航、冶金、化工等部门, 不仅要求纤维综合性能优良, 而且需要耐高温和抗强腐蚀.合成纤维的出现, 正好填补了這一空缺.人們经过多年研究, 已取得不少成果.芳纶—1313纤维, 能在200℃下长期使用, 它的强度是强力锦纶的2倍.它首先被用於制造宇航服, 还大量用作登山索具、高温过滤袋、飞机轮胎帘子线等.芳纶—1414纤维, 能在290℃下长期使用, 560℃才分解.它的强度是合成纤维中的冠军, 断裂强度是锦纶的3倍, 手指粗的一条纤维绳, 就可以吊起两辆解放牌汽车.因此多采用它作复合材料的增强纤维, 特别适合於生产飞机、导弹的雷达罩.聚酰亚胺纤维能在-273℃的超低温下使用, 也能在400℃的高温中正常工作, 能承受冷热剧变而不影响强度.用聚皿氟乙烯抽丝制得的氟纶纤维, 能耐王水的腐蚀.在-160℃~280℃的温度范围内都可使用, 用它增强的复合材料作自润滑轴承在飞机上使用非常合适.(3)合成皮革和合成纸从显微结构看, 皮革和纸张都属於平面型的纤维交织物.皮革纤维是强韧的胶原蛋白纤维, 经鞣革剂作用而形成强固的网状结构.纸张的纤维是植物性纤维, 在造纸过程中, 這些植物纤维互相纠结而形成网络结构.合成革就是把树脂涂在底物布上制造出來的树脂薄膜.但它没有微气孔, 不透汗, 穿起來不舒服.后來人們在合成革中加入聚氨脂, 聚氨脂在凝固过程中就会产生微气孔.這种合成皮革具有像天然皮革一样的透气性, 但比天然皮革耐用得多, 它又可装饰成各式各样的真皮外表, 因而很受欢迎.普通纸的强度一般不高, 且易被虫蛀, 又不耐酸碱.人們用人造纤维为原料制成聚合薄膜, 再经纸化工艺, 就可得到合成纸.目前已有用於描图的描图纸, 用於印刷制版的铜版纸, 不怕日晒雨淋的广告纸问世, 用這种纸生产的军用地图和防水海图, 抗折抗皱, 不怕水, 战场使用很方便.如果用合成纤维为原料, 按传统的造纸法就可造出合成纤维纸, 它强度高, 抗腐蚀, 抗撕折, 抗霉蛀, 用作电池隔膜纸, 既能提高电池寿命, 又能改进电池性能.。
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分类
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主体是植物纤维,其他的纤维如矿物纤维,合成纤
维,金属纤维等占的比重很小。
从技术上说,所有的脉管植物都可以生产出纸浆及纸,但不一定都有其经济意义。
制浆造纸工业用植物纤维原料品种繁多,大体可分为下列两种:
1、木材纤维原料
⑴、针叶材:裸子植物的绝大部分是针叶常绿的,故称为针叶木,商业上
称为软木。
如云杉、冷杉、铁杉、落叶松、红松、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臭松、柏
木等;
⑵、阔叶材:被子植物的木本植物是阔叶的,称为阔叶材,商业上称为硬
木,如白杨、意大利杨、欧美黑杨、三倍体毛白杨、桦木、枫木、桉木、槭木、榕木
等。
2、非木材纤维原料
⑴、竹类:如毛竹、慈竹、白夹竹、南竹、小杂竹等;
⑵、禾草类:如稻草、麦草、芦苇、甘蔗渣、高粱秆、玉米秆、棉秆等;
⑶、韧皮类:如亚麻、黄麻、大麻、棉秆皮、桑皮、构皮、檀皮等;
⑷、籽毛类:如棉花、棉短绒。
上述原料中,木材纤维原料,尤其针叶木是造纸的优良原料,目前我国
应用最多的是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
杨木、桦木等阔叶木也早已用于造纸、我
国木材资源较为紧缺,而禾本科植物原料来源丰富,因此在制浆原料中禾本
科植物占的比重较大。
2002 年全国纸浆消耗总量 3470 万吨,其中木浆 740 万吨,占 21%,废纸浆 1620 万吨,占 47%,非木浆 1110 万吨,占 32%。
棉短绒释义棉短绒:也叫"棉籽绒"。
指轧花后的毛棉籽上残存的纤维。
人们用剥绒机从毛棉籽表面上分类剥下棉短绒,进行利用。
我国人民币主要材料之一成因棉花开花胚珠(后来的棉籽)受精后,一部分表面细胞突出正常生长成为纤维即:棉花;另一部分表面细胞突出生长因故中途停止成长,便形成比正常棉花纤维短的棉短绒。
棉短绒实质是:棉籽上面,没有正常发育长成的棉纤维细胞。
特点棉短绒的特点:一是纤维短而粗,一般只有2-3毫米,长度只达阔度的30倍左右,每粒棉籽上短绒的根数较长纤维多一倍,有20000-30000根;二是颜色常呈灰白色或白色,有时也呈灰棕色或灰绿色;三是短绒的成熟度比长纤维高,这是营养物质较易输送到短绒中去的缘故。
棉短绒的化学成分与皮棉长纤维差不多,纤维素含量在90%以上。
分类1.Ⅰ类棉短绒(又称“头道绒”)头道剥绒机剥下的棉短绒,大多是轧花过程中因断裂而残留在棉籽上的较长纤维。
一般主体长度在13mm以上。
它的产量一般为毛棉籽毛头量的3倍左右。
2.Ⅱ类棉短绒(又称“二道绒”)二道剥绒机剥下的棉短绒。
这部分棉短绒是棉短绒的主体,一般占棉短绒产量的50—60%。
其长度在3—6mm,成熟度也是三类棉短绒中最高的。
3.Ⅲ类棉短绒(又称“三道绒”)三道剥绒机剥下的棉短绒,这类棉短绒长度最短(一般在3mm一下),含杂量高,纤维成熟度对不及二道绒,但比头道绒高。
用途.Ⅰ类棉短绒,因为长度较长,而成熟度不及.Ⅱ、Ⅲ类棉短绒,因此,一般用做纺织原料、絮棉、药棉、制造高级纸张的原料。
虽然长度短,但成熟度高,.Ⅱ、Ⅲ类棉短绒,因而是工业上提取纤维素的主要原料,还可用于制造无烟火药、赛璐珞和人造纤维等。
制作方法精制棉是棉短绒经碱法蒸煮、漂白、脱水、干燥等精制处理后所得的一种高纯度的纤维素产品。
在棉短绒加工中,脱水是一个关键环节,棉短绒的脱水一般可以三足脱水机,但也存在三足脱水机加工量小,不能连续作业的问题,最好用棉短绒专用脱水机,可以连续作业,且加工量大。
纺织用棉花分类
纺织用棉花一般根据其品质和织纺用途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如下:
1. 全棉:全棉是指纺织品中所使用的纺织用棉花完全由纯棉制成。
全棉纺织品具有吸湿透气、柔软舒适、耐用耐磨等特点。
2. 细长绒棉:细长绒棉是指棉花纤维长度较长且纤维细薄的棉种,如埃及长绒棉、美国棉等。
这类棉花纤维柔软细腻、强度高、光泽好,适合生产高档纺织品。
3. 短绒棉:短绒棉是指棉花纤维长度较短的棉种,如国内湖南棉、江西棉等。
这类棉花纤维较硬、强度低、光泽不如细长绒棉,多用于生产低档纺织品。
4. 长绒棉:长绒棉是指纤维长度在27mm以上的棉花,如印
度长绒棉、中国洛阳棉等。
这类棉花纤维柔软光泽,适用于高档纺织品的生产。
5. 中长绒棉:中长绒棉是指纤维长度在20-27mm之间的棉花,如巴基斯坦中长绒棉、中国浙江湖绒等。
这类棉花纤维柔软度和强度适中,适用于生产中档纺织品。
6. 短绒棉:短绒棉是指纤维长度在20mm以下的棉花,如巴
西短绒棉、中国华南短绒棉等。
这类棉花纤维较粗且强度较低,适用于生产低档纺织品。
以上是常见的纺织用棉花分类,根据不同的纺织用途和所需品质,选择不同类型的棉花可满足不同需求。
中国短绒棉用途、产量和进出口分析一、棉短绒分类和用途棉短绒:也叫“棉籽绒”。
指轧花后的毛棉籽上残存的纤维。
人们用剥绒机从毛棉籽表面上分类剥下棉短绒,进行利用。
我国人民币主要材料之一,炸药(硝化棉)主要原料之一。
棉短绒分为一类棉短绒、二类棉短绒和三类棉短绒。
一类棉短绒:头道剥绒机剥下的棉短绒,大多是轧花过程中因断裂而残留在棉籽上的较长纤维。
一般主体长度在13mm以上。
它的产量一般为毛棉籽毛头量的3倍左右。
二类棉短绒:二道剥绒机剥下的棉短绒。
这部分棉短绒是棉短绒的主体,一般占棉短绒产量的50-60%。
其长度在3-6mm,成熟度也是三类棉短绒中最高的。
三类棉短绒:三道剥绒机剥下的棉短绒,这类棉短绒长度最短(一般3mm以下),含杂量高,纤维成熟度对不及二道绒,但比头道绒高。
二、棉短绒行业发展现状棉花是棉短绒的原材料,棉花产量的变化会对棉短绒产量造成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由于受种植效益和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棉花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产量稍有增长;2020年中国棉花种植面积为3169.9千公顷,同比下降5.1%;产量为591万吨,同比上升0.4%。
根据资料显示,每100吨棉花产出18吨左右棉短绒,由此推算2019年中国棉短绒产量为106万吨,2020年中国棉短绒产量为106.38万吨,同比增长0.36%。
三、棉短绒进出口量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棉短绒进口量为73224.9吨,同比下降17%。
中国棉短绒进口主要来自巴西、美国、土耳其和印度四国,进口量分别为22140.6吨、11484.7吨、14647.2吨和15478.4吨。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中国棉短绒出口数量逐渐减少,到2020年中国棉短绒出口数量已经下降至1265.64万吨,相对于2019年下降了38.4%。
2020年中国棉短绒仅出口到日本和朝鲜,其中出口到日本的短绒棉数量为1143.6吨,占整个出口量为90.36%;出口到朝鲜的短绒棉数量为122.04吨,占整个出口量的9.64%。
棉花学重点一、棉花的副产品1.棉籽油与棉籽蛋白棉籽仁含有十分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
棉籽含油率一般可达18%~20%,棉籽仁含油率高达35%~46%,可与花生、油菜子媲美。
精炼后的棉籽油色清透明,其亚油酸含量高达55%,而又不含亚麻油酸,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并有许多工业用途,所以棉花又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
棉籽仁中蛋白质含量高达30%~35%,其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较接近理想蛋白质,并富含赖氨酸、Vb和Ve。
可利用棉仁粉制作高蛋白食品或饲料。
2.短绒短绒由短纤维和断纤维组成。
一类绒(12~16mm)可生产棉毯、绒衣、绒布等纺织品,还可生产蜡纸和铜板纸等高级纸张。
二类绒(3~12mm)可制成硝酸纤维素,用于生产无烟火药或推动火箭的固体燃料。
三类绒(3mm以下)可生产粘胶纤维和醋酸纤维。
3.棉籽壳是生产多种食用菌的天然培养基,经加工可生产出糠醛、丙酮、酒精、甘油、植物激素等十多种有用产品。
4.棉秆棉秆可制造火药、纤维板、装饰板、贴面板等。
利用棉秆生产牛皮纸、箱板纸,可以代替进口木浆生产牛皮箱板纸。
5.棉酚棉酚是一种多酚化合物,它是棉属植物所共有,游离的棉酚对人体和单胃动物有毒,但在医药和化工方面有重要用途。
精制棉酚可用于生产治疗肺癌、肝癌、子宫肌瘤等疾病的药物。
总结:棉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
棉子仁富含油脂和蛋白质,可用于榨油和饲料。
棉子壳是生产食用菌的天然培养基,经加工可生产出糠醛、丙酮、酒精、甘油、植物激素等十多种有用产品。
棉秆可制造火药、纤维板、装饰板、贴面板、牛皮箱板纸。
棉酚是一种多酚化合物,游离的棉酚对人体和单胃动物有毒,但在医药和化工方面有重要用途。
二、棉花的四大品种1、陆地棉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的高地及加勒比海地区。
目前棉花生产上所栽培的品种绝大多数(90%以上)属陆地棉(又称细绒棉)。
2、海岛棉原产于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海群岛和加拉帕戈斯群岛,由于其纤维长,又称为长绒棉。
二者均为四倍体,又被称为新世界棉。
棉花cotton简称棉。
锦葵科棉属GossypiumL.,是唯一由种子生产纤维的农作物。
棉纤维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 棉子含油分、蛋白质,是食品工业的原料; 棉短绒也是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的重要物资。
棉属中包括许多棉种,其中有4个栽培种:草棉、亚洲棉、陆地棉和海岛棉。
栽培最广泛的是陆地棉,其产量约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90%;海岛棉约占5~8%;亚洲棉约占2~5%; 草棉已很少栽培。
形态特征棉花为根深、叶茂、分枝多、开花期长的大株作物。
根直根系; 主根深达2米左右,加上侧根和众多的根毛组成发达的圆锥根系。
在苗期和蕾期,主根的生长速度显著超过茎秆生长,且侧根和根毛的再生力很强,是根系吸收能力最盛时期。
花铃期以后,根系生长减慢,主侧根逐渐停止生长和延伸。
茎主茎直立,茎色因表皮细胞内花青素的形成,将随棉株生长的老化而由绿色转为紫红色。
主茎在初花期前后7天左右,生长最快,到成熟时可高达1~1.5米。
主茎上叶腋间可分化出叶枝和果枝。
叶枝,又称营养枝或木枝,多生长在主茎下部,一般有2~4个,斜直向上生长,不直接着生蕾铃。
果枝生长在主茎中、上部的节位上,随着它的混合芽分化向外伸展,长出许多果节,每节花芽均能形成蕾铃(图6)。
棉株成熟时一般有10~16个果枝。
根据果枝的长短和分布,株形可分为塔形、筒形和倒塔形。
叶棉子发芽后平展出两片肾形的叶片,称为子叶,主要是储藏养料,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供幼苗生长。
在子叶以上各节及分枝上着生的叶片,称为真叶。
棉花叶形多呈掌状分裂,一般有3~5个裂片,裂口深浅和裂片宽窄因棉种和品种不同而异。
一般陆地棉的叶片裂刻较浅,海岛棉的叶片裂刻较深。
如叶片裂刻深度接近叶柄; 裂片狭窄形似鸡爪的,称为鸡脚叶; 形似柳叶的,称为超鸡脚叶(图7)。
在叶片和叶柄连接处为中脉与几条侧脉的汇集点,称为叶枕,或称叶基点。
因该处薄壁细胞可因光照强弱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致使叶片能作向日性的转动。
这种感光反应,亚洲棉一般比陆地棉更敏感。
作物栽培学(山东联盟)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青岛农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叶面积指数越高的作物产量越高。
参考答案:错2.间作和套作的概念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错3.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地表温度。
参考答案:对4.小麦属于长日照作物。
参考答案:对5.玉米的根系属于须根系。
参考答案:对6.早熟作物品种的经济系数高于晚熟品种。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山东属于小麦种植区划黄淮冬麦区。
参考答案:对2.小麦分蘖发生与叶片之间的关系是N-4。
参考答案:错3.小麦的产量构成三因素是小穗数、穗粒数和粒重。
参考答案:错4.小麦的根系由初生根和种子根组成。
参考答案:错5.小麦穗分化四分体形成期,其旗叶叶耳与下一叶叶耳的间距为2-125px。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属于玉米初级产品的是:参考答案:地上部;果穗;籽粒2.玉米根系的纵横分布范围(单位为米)是:参考答案:纵1.0~1.5,横1.03.哪项土壤条件会造成玉米的氧气胁迫?参考答案:紧实;板结;淹水4.玉米最适种植密度在产量最大时为A,在利润最大时为B,那么,参考答案:A>B5.夏玉米每生产百公斤籽粒需氮、磷、钾的量分别为:参考答案:1.71,0.79,1.716.春玉米需水高峰期日耗水量达5.5~8.0 mm。
夏玉米需水高峰期日耗水量达6.0~8.0 mm。
参考答案:错7.在玉米成熟后田间站秆期间,一般会发生什么?参考答案:茎秆强度变差;籽粒水分下降8.哪项属于玉米籽粒成熟的通用标记?参考答案:黑层出现;呈现固有特征;乳线消失第四章测试1.栽培的水稻在植物学上属于禾本科稻属。
参考答案:对2.根据水稻对土壤水要求的不同分为水稻和陆稻。
参考答案:对3.水稻根茎叶中与其它旱作物最主要区别是其具有通气组织。
参考答案:对4.稻田灌溉定额包括稻田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和整地泡田用水量三部分。
参考答案:对5.目前人类栽培的稻属植物只有2个种,即普通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
棉短绒制浆过程中杂质的去除李胜利【摘要】The dissolving pulp production with cotton ]inter as raw material require to remove the impurity contained in the cotton linter as completely as possible, the mill experience indicates that the impurity removing by physical way before cooking can save a lot of alkali consumption compared with impurity removing by cookingo%棉短绒制浆蒸煮过程中,不同等级的棉短绒所含杂质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碱量的多少,与在蒸煮过程中采用化学方法去除杂质相比较,采用物理方法去除棉短绒中的杂质能显著节省蒸煮用碱量,降低生产成本.【期刊名称】《中国造纸》【年(卷),期】2011(030)009【总页数】3页(P73-75)【关键词】溶解浆;棉短绒;杂质;蒸煮【作者】李胜利【作者单位】新疆阿拉尔市新农棉浆有限责任公司,新疆阿拉尔,84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721+.4目前国内以棉短绒为原料的浆粕厂,大都面临着两个生存难题。
一是随着棉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棉花种植面积减少,加上新建棉浆企业的增加,制浆原料棉短绒已到了僧多粥少的地步。
二是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棉浆粕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也日渐突显[1]。
棉浆企业如何在这两难中生存并求得发展,是必须面对的课题。
笔者从棉浆生产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有两点想法:首先浆粕生产企业是属于两高企业,即 (水)消耗高,(污水排放)环境污染高。
而造成这两高的主要原因是棉短绒中的杂质含量高[2],如果解决了棉短绒中的杂质含量高的这个问题,就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缓解棉浆粕企业的困难。
棉花栽培:第一节棉花生产概况棉花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1,棉纤维是纺织工业等的重要原料:吸湿性强,透气性、保温性好;手感柔软、穿着舒适;但是不耐磨,强度不如化纤2,棉花具有重要的综合开发价值1)棉籽是食用和饲料工业中油料和蛋白质的重要资源:短绒,每100kg棉子可剥8-10kg,分一、二、三类绒;棉籽仁,占棉籽重约50%,含蛋白质30-35%,含油率高达35-46,具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棉籽壳,占棉籽重约40%2)棉秆、棉根:棉秆纤维可作麻纤维代用品,用于制作麻袋和绳索;棉秆芯是造纸的原料;棉根皮作药材用3棉花是重要的商品经济作物:棉花及其纺织品是我国创汇的重要渠道,棉花是棉农收入的主要来源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和美洲生产面积:印度、中国、美国;产量:中国、印度、美国中国棉花种植优势区:南方棉区(长江流域棉区)2010年目标种植面积1800万亩,皮棉亩产85公斤北方棉区(黄河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面积4200万亩,皮棉亩产75公斤;西北内陆面积2500万亩,皮棉亩产125公斤第二节棉花的栽培种和品种棉花属锦葵科,棉属。
分草棉(又称非洲棉)、中棉、海岛棉、陆地棉草棉:原产于非洲南部。
生长期较短,植株矮小,结铃性较弱,叶小铃小,衣分低;纤维细短,品质不好,产量低。
可作为早熟和抗旱性种质资源利用中棉:原产印度河下游,又称亚洲棉;生长期短,抗旱、抗病、抗虫能力强,结铃性中等,铃小,衣分低;纤维粗短,称短绒棉,弹性足,产量不高但稳定,适合绒织品和保暖品制作海岛棉:原产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对日照反映敏感,生长期长,植株高大,喜高温强光,铃小,衣分低,单铃籽棉重约3g左右,衣分为30-35%;又称长绒棉,纤维长而细,品质优,产量低,适合高档棉纺织品陆地棉;原产于南美和中美洲墨西哥一带高原地区,又称高原棉;生长期较长,适应性强,结铃性强,铃大、衣分高(单铃籽棉重5g左右,衣分一般37%以上);又称细绒棉,纤维长细,品质好,产量高,世界棉纺织品的最主要原料;有广泛的种质资源和品种资源草棉和中棉属同源二倍体,陆地棉和海岛棉属异源四倍体我国目前栽培主要品种类型:常规棉、杂交棉、抗虫棉(常规抗虫棉和杂交抗虫棉)和优质专用棉今后一段时间棉花育种的特点和趋势:1,品种类型增多:由中熟发展到早熟、中早熟、特早熟;由单一常规棉发展到低酚棉、杂交棉、抗虫棉、抗旱棉等类型2,品种的抗病性由单抗向兼抗、多抗发展,抗黄萎育种是下一时期的努力方向3,育种目标由追求产量与品质的同步提高转向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等综合性状的普遍提高和改良4,转基因抗虫棉育种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主攻方向5,有色棉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将成为新课题第一节棉花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棉花的生育阶段(浙江省)播种出苗期(播种-出苗) 4/中-4/下 10-15d苗期(出苗-现蕾) 4/下-6/中 45-50d雷期(现蕾-开花) 6/中-7/上 25-30d花铃期(开花-吐絮) 7/上-8/下 45-50d吐絮期(吐絮-收花完) 8/下-11/上 75d左右棉花的生育特性保留了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系统的发育特性,又有适应温带生态个体特性1,喜温、好光、较耐旱:生长起点温度10℃以上,最适温度25-30℃;对光强反映敏感;开花受精适宜温度25-30℃开花-吐絮蓄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45%-65%,适宜田间持水量为70-80%;耐盐、耐酸碱2,无限生长习性。
化学纤维基本知识(名词术语)纤维和纺织纤维人们把长度比其直径大很多倍,并具有一定柔性的纤细物质,称为纤维,通常把经过纺织加工后可做成各种纺织品的纤维称为纺织纤维,纺织纤维的长度与直径比一般大于1000:1。
化学纤维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处理,再经过机械加工而制成的纤维,称为化学纤维。
按照高分子化合物原料来源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再生纤维;另一类为合成纤维。
再生纤维用天然的聚合物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处理再经过机械加工与原聚合物在化学组成上基本相同的化学纤维,称再生纤维。
再生纤维素纤维以纤维素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与机械加工制成的,结构与纤维素相同的纤维称再生纤维素纤维。
所谓纤维素,就是由多个失水b-葡萄糖组成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含有纤维素的木材、芦苇、甘蔗渣、棉短绒等。
粘胶纤维以自然界中含纤维素的农林副产物为原料,用粘液法纺丝而制成的再生纤维素,称为粘胶纤维。
其品种有长丝、短纤维和帘子线。
市场上见到的人造丝、人造毛等大都是粘胶纤维的产品。
铜氨纤维(铜铵纤维)以松散的纤维素溶解在氢氧化铜或碱性铜盐的浓氨溶液内,经纺丝,凝固成形而成的纤维,谓之铜氨纤维。
再生蛋白质纤维用天然蛋白质为原料制成的再生纤维。
其品种有酪素纤维、玉米蛋白纤维等。
醋酯纤维用纤维素与醋酸为原料,经化学方法转化成醋酯纤维素酯制成的化学纤维。
醋酸酯纤维的基本原料为棉短绒、木材以及醋酸或醋酸酐。
合成纤维用单体经人工合成获得的聚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化学纤维。
所谓“单体”,就是用化学方法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时所用的低分子物质。
合成纤维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涤纶、锦纶、丙纶、腈纶、维纶、氯纶、氨纶等。
无机纤维主要成分是由无机物构成的纤维。
(注:不属于化学纤维范围)玻璃纤维主要成分是铅、钙、镁、硼等硅酸盐混合物所构成的无机纤维。
金属纤维由金属制成的无机纤维。
纤维纤维材料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天然纤维, 包括植物纤维棉、麻等和动物纤维羊毛、蚕丝等;另一类是化学纤维, 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我国的丝绸很早就闻名於世.从公元前2世纪起, 我国的丝绸沿着横贯中亚的"丝绸之路"出口到欧、亚、非洲, 促进了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交往和交流.到了北宋时期, 著名的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改进了纺织技术, 使棉纺织业在我国得到了发展.天然纤维资源有限, 每亩良田年产皮棉不过50公斤左右, 一只蚕茧只能抽生丝0.5克左右, 而世界人口不断增加, 对纤维的需求也在增加, 但又不能用大量的良田去种植桑麻棉, 因为人們要种粮吃饭.解决粮棉争地矛盾的出路就在於发展化学纤维.现代的合成纤维工业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 产品性能优异, 花样繁多, 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1)人造纤维人造纤维也叫再生纤维, 是用一些本身含有纤维的物质, 如木材、棉籽短绒、棉秆、甘蔗渣等, 或含有蛋白质的物质, 如大豆、花生、玉米等, 经过化学处理和一系列的机械加工制成的.人造纤维具体指人造棉、人造丝、人造毛等.最早出现的人造纤维是粘胶纤维, 它是1891年人們用木材、棉绒等为原料加工得來的.用它制成的衣服穿着舒服, 透气性好, 但缩水率大, 不耐磨也不耐晒.后來人們又研制出铜氨纤维、醋酸纤维等, 但人造纤维原料有限, 产品性能不太优越, 因而逐步让位於后起之秀——合成纤维.(2)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把一些本身并不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的物质, 如煤、石油、天然气、水、空气、食盐、石灰石等, 经过化学处理制成的纤维.合成纤维跟橡胶、塑料同属高分子化合物, 不同之处表现在:作纤维的树脂多属线型分子链, 没有或少有支链.這类树脂能溶於溶剂而抽成丝, 或者能加热熔融而抽丝, 但加热时其结构并不被破坏.這类树脂的分子间内聚力是所有高分子中最大的.合成纤维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是纺丝.纺丝工序的关键是喷丝头, 它一般采用耐高温耐磨的材料制成.在一个喷丝头上钻有几十个到几万个直径为0.04~1毫米的小孔.熔融纤维从小孔喷出经冷却就得到很细的丝, 抽出的丝再经过牵伸和热定型工序就可用於生产各种产品.合成纤维具有天然纤维所没有的一系列优良性能.它强度高, 耐磨、耐虫蛀, 比重轻, 保暖性好, 一般能耐酸碱腐蚀.合成纤维以六大纶为主:①聚酰胺纤维.我国称为锦纶, 是最早上市的合成纤维.主要品种有尼龙66, 尼龙6, 尼龙610等.1940年第一批尼龙丝袜上市, 就震动了纺织市场.锦纶纤维耐磨, 强度大, 回弹性能好, 但耐热耐光性能差.锦纶大多用於制造袜子、衬衫等.工业上用作重型汽车和飞机轮胎的帘子线、绝缘材料, 也用於制造缆绳、渔网、降落伞、高级地毯等.②聚脂纤维.我国又称为涤纶(的确良), 早在1940年英国就已能合成, 但直到1946年才实现工业生产.涤纶纤维强度高、耐磨, 混纺后制成的衣服耐穿, 抗皱好洗, 因而发展迅速.到70年代初, 产量居合成纤维第一位.③聚丙烯腈纤维.我国又称为腈纶、合成羊毛.它是1950年问世的, 它的耐光性、保温性、弹性都很好, 手感柔软, 强度比羊毛高, 价格比羊毛低, 不怕虫蛀, 耐晒又耐洗, 适宜於制作衣料, 针织外衣、毛毯、工业用织物等.④聚乙烯醇纤维.我国又称为维纶, 它的性能近似於棉纤维, 耐磨性强於棉纤维, 是合成纤维中吸水性最高的一种, 但耐热性和弹性较差.⑤聚丙烯纤维.又叫丙纶, 比重小, 强度较高, 耐光照.⑥聚氯乙烯纤维.又称氯纶, 它耐化学腐蚀力强, 保暖性好, 难燃烧.合成纤维主要用於民用消费品, 但也有一部分用於工程技术.宇航、冶金、化工等部门, 不仅要求纤维综合性能优良, 而且需要耐高温和抗强腐蚀.合成纤维的出现, 正好填补了這一空缺.人們经过多年研究, 已取得不少成果.芳纶—1313纤维, 能在200℃下长期使用, 它的强度是强力锦纶的2倍.它首先被用於制造宇航服, 还大量用作登山索具、高温过滤袋、飞机轮胎帘子线等.芳纶—1414纤维, 能在290℃下长期使用, 560℃才分解.它的强度是合成纤维中的冠军, 断裂强度是锦纶的3倍, 手指粗的一条纤维绳, 就可以吊起两辆解放牌汽车.因此多采用它作复合材料的增强纤维, 特别适合於生产飞机、导弹的雷达罩.聚酰亚胺纤维能在-273℃的超低温下使用, 也能在400℃的高温中正常工作, 能承受冷热剧变而不影响强度.用聚皿氟乙烯抽丝制得的氟纶纤维, 能耐王水的腐蚀.在-160℃~280℃的温度范围内都可使用, 用它增强的复合材料作自润滑轴承在飞机上使用非常合适.(3)合成皮革和合成纸从显微结构看, 皮革和纸张都属於平面型的纤维交织物.皮革纤维是强韧的胶原蛋白纤维, 经鞣革剂作用而形成强固的网状结构.纸张的纤维是植物性纤维, 在造纸过程中, 這些植物纤维互相纠结而形成网络结构.合成革就是把树脂涂在底物布上制造出來的树脂薄膜.但它没有微气孔, 不透汗, 穿起來不舒服.后來人們在合成革中加入聚氨脂, 聚氨脂在凝固过程中就会产生微气孔.這种合成皮革具有像天然皮革一样的透气性, 但比天然皮革耐用得多, 它又可装饰成各式各样的真皮外表, 因而很受欢迎.普通纸的强度一般不高, 且易被虫蛀, 又不耐酸碱.人們用人造纤维为原料制成聚合薄膜, 再经纸化工艺, 就可得到合成纸.目前已有用於描图的描图纸, 用於印刷制版的铜版纸, 不怕日晒雨淋的广告纸问世, 用這种纸生产的军用地图和防水海图, 抗折抗皱, 不怕水, 战场使用很方便.如果用合成纤维为原料, 按传统的造纸法就可造出合成纤维纸, 它强度高, 抗腐蚀, 抗撕折, 抗霉蛀, 用作电池隔膜纸, 既能提高电池寿命, 又能改进电池性能.。
纺织名词术语
2005年3月28日作者:曾祥亚洲纺织联盟网浏览选项:本文已被浏
览 1043 次
[ 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Textile terms and definitions
(Cotton)
本标准是对棉纺织材料及其试验、疵点、包装和验收名词术语所作的规定.
一. 原料
1.1.1 粗绒棉 short staple cotton, Asiatic cotton
纤维粗短的棉花.弹性好,手感较滞硬,缺乏类丝光泽.一般手扯长度短于23mm,细度约2500~4000公支.
1.1.2 细绒棉 medium staple cotton, Upland cotton
纤维较细的棉花.手感软滑,有类丝光泽.一般手扯长度在23~33mm,细度约4500~7000公支.
1.1.3 长绒棉 long staple cotton, Sea Island cotton
纤维细长的棉花.手感滑软,富于类丝光泽.一般手扯长度在33mm以上,细度在7000公支以上.海岛棉、海陆杂交棉等属于长绒棉.
1.1.4 皮辊棉 roller ginned cotton
用皮辊式轧棉机加工轧得的皮棉.一般短绒及杂质含量较锯齿棉多.
1.1.5 锯齿棉 saw ginned cotton
用锯齿式轧棉机加工轧得的皮棉.一般短绒及杂质含量较皮辊棉少.
1.1.6 僵瓣棉 dead cotton
棉铃在生长过程中遭到霜、病虫害、形成纤维大多不成熟而僵结的棉花.
1.1.7 棉短绒(棉籽绒) linters
用剥绒机从轧棉以后的棉籽表面剥下的短纤维.有头道绒、二道绒、三道绒等.可用于制造浆粕等.
1.1.8 一类棉短绒 first-cut li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