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位移与振动测量

压力、位移与振动测量

压力、位移与振动测量
压力、位移与振动测量

实验十二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测量

一、实验目的

了解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在单晶硅的基片上扩散出P型或N型电阻条,接成电桥。在压力作用下根据半导体的压阻效应,基片产生应力,电阻条的电阻率产生很大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我们把这一变化引入测量电路,则其输出电压的变化反映了所受到的压力变化。

三、实验仪器

主机箱、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实验模板、引压胶管。

四、实验步骤

1、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实验模板的支架上,按照图12-1-1连接管

路和电路(主机箱内的气源部分,压缩泵、贮气箱、流量计已接好)。引压胶管一端插入主机箱面板上气源的快速接口中(注意管子拆卸时请用双指按住气源快速接口边缘往内压,则可轻松拉出),另一端口与压力传感器相连。

注意:压力传感器引线为4芯线:1端接地线,2端为U0

+,3端接

+4V电源,4端为U o

-,接线见图12-1-1。

图12-1-1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压实验安装、接线

2、实验模板上R W2用于调节放大器零位,R W1调节放大器增益。按

图12-1-1将实验模板的放大器输出V02接到主机箱(电压表)的Vin插

孔,将主机箱中的显示选择开关拨到2V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R W1旋到满度的1/3位置(即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2圈),仔细调节R W2使主机箱电压表显示为零。

3、合上主机箱上的气源开关,启动压缩泵,逆时针旋转转子流量计下端调压阀的旋钮,此时可看到流量计中的滚珠在向上浮起悬于玻璃管中,同时观察气压表和电压表的变化。

4、调节流量计旋钮,使气压表显示某一值,观察电压表显示的数值。

5、仔细地逐步调节流量计旋钮,使压力在2-18KPa之间变化,每上升1KPa气压分别读取电压表读数,将数值列于表图12-1-1。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6、1)画出实验曲线计算本系统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2)如果本实验装置要成为一个压力计,则必须对电路进行标定,方法采用逼近法:输入4KPa气压,调节Rw2(低限调节),使电压表显示0.25V(有意偏小),当输入16KPa气压,调节Rw1(高限调节)使电压表显示1.2V(有意偏小);再调气压为4KPa,调节Rw2(低限调节),使电压表显示0.3V(有意偏小),调气压为16KPa,调节Rw1(高限调节)使电压表显示1.3V(有意偏小);这个过程反复调节直到逼近自己的要求(4KPa—0.4V,16KPa—1.6V)即可。

实验室十三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及其特点。

二、基本原理

利用电容C=εA/d和其它结构的关系式通过相应的结构和测量电路可以选择ε、A、d中三个参数中,保持二个参数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则可以有测谷物干燥度(ε变)、测位移(d变)和测量液位(A变)等多种电容传感器。本实验采用的传感器为圆筒式变面积差动结构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如下图13-1-1所示:它是有二个圆筒和一个圆柱组成的。设圆筒的半径为R;圆柱的半径为r;圆柱的长为x,则电容量为C=ε2πx/ln(R/r)。图13-1-1中C1、C2是差动连接,当图中的圆柱产生?X位移时,电容量的变化量为?C=C1-C2=ε2π2?X/ln(R/r),式中ε2π、ln(R/r)为常数,说明?C与位移?X成正比,配上配套测量电路就能测量位移。

图13-1-1电容传感器示意图

三、实验仪器

主机箱、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

四、实验步骤:

附:测微头的组成与使用,参看如图13—1-2。

测微头组成:测微头由不可动部分安装套、轴套和可动部分测杆、微分筒、微调钮组成。

测微头读数与使用:测微头的安装套便于在支架座上固定安装,轴套上的主尺有两排刻度线,标有数字的是整毫米刻线(1mm/格),另

一排是半毫米刻线(0.5mm/格);微分筒前部圆周表面上刻有50

等分的刻线(0.01mm/格)。

用手旋转微分筒或微调钮时,测杆就沿轴线方向进退。微分筒每转过1格,测杆沿轴方向移动微小位移0.01毫米,这也叫测微头的分度值。

图13-1—2测位头组成、读数图

测微头的读数方法是先读轴套主尺上露出的刻度数值,注意半毫米刻线;再读与主尺横线对准微分筒上的数值、可以估读1/10分度,如图13—1-2甲读数为3.678mm,不是3.178mm;遇到微分筒边缘前端与主尺上某条刻线重合时,应看微分筒的示值是否过零,如图13—1-2乙已过零则读2.514mm;如图13—1-2丙未过零,则不应读为2mm,读数应为1.980mm。

测微头使用:测微头在实验中是用来产生位移并指示出位移量的工具。一般测微头在使用前,首先转动微分筒到10mm处(为了保留测杆轴向前、后位移的余量),再将测微头轴套上的主尺横线面向自己安装到专用支架座上,移动测微头的安装套(测微头整体移动)使测杆与被测体连接并使被测体处于合适位置(视具体实验而定)时再拧紧支架座上的紧固螺钉。当转动测微头的微分筒时,被测体就会随测杆而位移。

1、按图13-1-3将电容传感器装于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上并按图示

接主机箱电压表的Vin)。

意接线(实验模板的输出V

O1

2、将实验模板上的Rw调节到中间位置(方法:逆时针转到底再顺时传3圈)。

3、将主机箱上的电压表量程(显示选择)开关打到2v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旋转测微头改变电容传感器的动极板位置使电压表显示0

v,再转动测微头(同一个方向)5圈,记录此时的测微头读数和电压表显示值为实验起点值。以后,反方向每转动测微头1圈即△X=0.

5mm位移读取电压表读数(这样转10圈读取相应的电压表读数),将数据填入表13 ,并作出X—V实验曲线(这样单行程位移方向做实验可以消除测微头的回差)。

4、根据表13数据计算电容传感器的系统灵敏度S和非线性误差δ。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图13-1-3 电容传感器位移实验安装、接线图

表13 电容传感器位移与输出电压值

电机振动的原因

电机振动的原因 电机振动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8极以上大极数电机不会因为电机制造质量问题引起振动。振动常见于2--6极电机,GB10068-2000,《旋转电机振动限值及测试方法》规定了在刚性基础上不同中心高电机的振动限值、测量方法及刚性基础的判定标准,依据此标准可以判断电机是否符合标准。 电动机振动的危害 电动机产生振动,会使绕组绝缘和轴承寿命缩短,影响滑动轴承的正常润滑,振动力促使绝缘缝隙扩大,使外界粉尘和水分入侵其中,造成绝缘电阻降低和泄露电流增大,甚至形成绝缘击穿等事故。另外,电动机产生振动,又容易使冷却器水管振裂,焊接点振开,同时会造成负载机械的损伤,降低工件精度,会造成所有遭到振动的机械部分的疲劳,会使地脚螺丝松动或断掉,电动机又会造成碳刷和滑环的异常磨损,甚至会出现严重刷火而烧毁集电环绝缘,电动机将产生很大噪音,这种情况一般在直流电机中也时有发生。 电动机振动的十个原因 1.转子、耦合器、联轴器、传动轮(制动轮)不平衡引起的。 2.铁心支架松动,斜键、销钉失效松动,转子绑扎不紧都会造成转动部分不平衡。 3.联动部分轴系不对中,中心线不重合,定心不正确。这种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安装过程中,对中不良、安装不当造成的。 4.联动部分中心线在冷态时是重合一致的,但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转子支点,基础等变形,中心线又被破坏,因而产生振动。 5.与电机相联的齿轮、联轴器有故障,齿轮咬合不良,轮齿磨损严重,对轮润滑不良,联轴器歪斜、错位,齿式联轴器齿形、齿距不对、间隙过大或磨损严重,都会造成一定的振动。 6.电机本身结构的缺陷,轴颈椭圆,转轴弯曲,轴与轴瓦间间隙过大或过小,轴承座、基础板、地基的某部分乃至整个电机安装基础的刚度不够。 7.安装的问题,电机与基础板之间固定不牢,底脚螺栓松动,轴承座与基础板之间松动等。 8.轴与轴瓦间间隙过大或过小不仅可以造成振动还可使轴瓦的润滑和温度产生异常。 9.电机拖动的负载传导振动,比如说电机拖动的风机、水泵振动,引起电机振动。

压力测量仪表原理及结构

压力表工作原理及结构 用来测量气体或液体压力的工业自动化仪表,又称压力表或压力计。垂直均匀地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又称压强。压力表可以指示、记录压力值并可附加报警或控制装臵。仪表所测压力包括绝对压力、大气压力、正压力(习惯上称表压)、负压 (习惯上称真空)和差压。 图1各种压力间的关系表示各种压力间的关系。工程技术上所测量的多为表压。压力的国际单位为帕(Pa)。压力的其他单位还有:工程大气压(kgf/cm2)、巴(bar)、毫米水柱(mmH2O)、毫米汞柱(mmHg)(即托)等。 压力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参数。如高压容器的压力超过额定值时便是不安全的,必须进行测量和控制。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压力还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如生产合成氨时,氮和氢不仅须在一定的压力下合成,而且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产量高低。此外,在一定的条件下,测量压力还可间接得出温度、流量和液位等参数。 弹性式压力测量仪表利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弹性元件在压力下产生变形的原理制成的压力测量仪表。弹性式压力测量仪表按采用的弹性元件不同分为弹簧管压力表、膜片压力表、膜盒压力表和波纹管压力表等;按功能不同分为指示式压力表、电接点压力表和远传压力表等。这类仪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结实耐用,测量范围宽(-0.1~1500兆帕),是压力测量仪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 一、压力表 1.1、压力表的工作原理 弹簧管压力表又称为波登管压力表。压力表中的弹簧的自由端是封闭的,它通过拉杆带动扇形齿轮转动。测压时,弹簧管在被测压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因而弹簧管自由端产生位移,位移量与被测压力的大小成正比,使指针偏转,在度盘上指示出压力值。如果表壳内通有大气,压力表测出的压力为正压或负压;如果将表壳密封并抽真空,压力表测出的压力就是绝对压力。弹簧管压力表带有隔离装臵时,尚可测量温度较高或腐蚀性、粘稠状、易结晶和粉尘状介质的压力。在精确度较高(如0.25级以上)的弹性式压力测

电动机三种典型振动故障的诊断(1)

电动机三种典型振动故障的诊断 1 引言 某造纸厂一台电动机先后出现了三种典型的振动故障: (1) 基础刚性差; (2) 电气故障; (3) 滚动轴承损坏。 现将诊断分析及处理过程进行简单的描述和总结: 此电动机安装于临时混凝土基础上,基础由四根混凝土支柱支撑于二楼楼板横梁上,基础较为薄弱。电动机运行时振动较大,基础平台上感觉共振强烈。没有发现其他异常。 电动机结构型式及技术参数如下: 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 型号:yr710-6 额定功率:2000kw 额定转速:991r/min 工作频率:50hz 额定电压:10kv 极数:6 滚动轴承:联轴节端nu244c3; 6244c3 末端: nu244c3 (fag) 针对本电动机的特点,采用entek data pactm 1500数据采集器+9000a-lbv加速度传感器; enmoniter odyssey软件进行振动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2 电动机基础刚性弱的诊断过程 2001年8月21日,采用entek data pactm 1500数据采集器对此电动机进行测试。首先,

断开联轴节,进行电动机单试。测量电动机两端轴承座处水平、垂直、轴向三个方向的振动速度有效值(mm/s rms)、振动尖峰能量(gse)幅值及频谱;测量电动机地脚螺栓、基础、基础邻近台板各点及台板下支撑柱上各点的振动位移峰峰值(μm p-p); 测量电动机两侧轴承座 水平、垂直方向的工频(1×n)振动相位角。将电动机断电,采集断电瞬间前后电动机振动频谱瀑布图。 之后,重新找正对中,带负荷运行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同上。 测点位置如图1所示;对电动机基础、地脚螺栓及台板各点振动幅值进行测量的数据如图2、图3所示。 图1 图2 振动数据侧视图

引风机轴向振动高原因探讨

引风机轴向振动高原因探讨 北仑发电厂(浙江宁波 315800) 谢 澄 [摘 要] 通过分析引风机轴承轴向不同位置振动幅值的差异和轴承刚度计算式,认为轴向振动高的原因是由于风机基础沉降引起的轴承单头扬起所致,给出了处理方法。 [关键词] 引风机 轴承 轴向振动 轴承刚度 1 结构型式 北仑电厂2号炉引风机是由加拿大NOVE NC O公司制造的双吸、双速、离心式风机,高速590r/min,低速490r/min;对应轴功率2307kW~1357kW;风量由进口挡板调节;驱动电机由日本FU J I公司制造,电机极数为10/12极的感应异步电动机;联轴器为弹性蛇形弹簧连接,中间用橡胶块分隔定位。风机的轴承固定在独立的轴承座上,形式为圆筒瓦,其中联轴器侧的轴承是支承、推力联合轴承。润滑油是通过油环把轴承室内的油甩到轴承上,再用闭式循环冷却水冷却轴承室内的润滑油。 2 存在问题 1997年6月份,在一次试运转的过程中,发现引风机A联轴器侧轴承的轴向振动比以前大许多,当时检测用的是手持式振动检测仪(成都产),风机自由侧轴承的轴向振动也比以前大,但风机轴承其它几个方向的振动变化并不大。在以后的正常运转中用同一测振仪又检测了几次,情况相差无几。 针对这种情况,用另外的振动数采仪对其进行了几次检测,得到的情况与成都产检测仪检测情况一样,也即轴向振动有变化,各道轴承的其它方向振动无多大改变,只是偶然有些升降,当属正常。对引风机A 的二个轴承的各个结合面的三个方向进行了检测,联轴器处轴承检测点在锅炉侧,各点位置见上图(轴承两侧完全对称);自由端测点在烟囱侧,测点位置一样。当时,机组负荷500多MW,基本接近满负荷,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轴承振动数值表 位 置123456水 平 速度值/mm?s-10.480.530.960.97 1.60 1.90位移值/μm31.632.743.047.865.081.0加速度值/mm?s-20.0180.0400.051垂 直 速度值/mm?s-10.140.590.670.530.630.30位移值/μm8.6622.829.922.330.710.6加速度值/mm?s-20.0340.028轴 向 速度值/mm?s-1不能测0.48 1.56 1.76 2.7 3.65位移值/μm不能测25.970.385.6145.8157.0加速度值/mm?s-2不能测0.0700.0500.0500.0500.068表1为风机联轴器侧的轴承振动数值,自由侧的轴承振动比联轴器侧小得多,轴向振动也比水平振动小。 表1所列的数据均为通频值,工频是其主要的分量,另外各点尚有100H z、715H z、815H z和915H z的振动信号,高频成分虽有,但值很小。“不能测”,是指振动探头放不进去。 运行中的轴承金属温度和回油温度正常,联轴器中的定位橡胶块已去掉。从这时起的较长时间内,机组的负荷基本保持不变。 3 原因分析 由表1可见,垂直向各点振动的速度值、位移值均不大,且差别不大,可以确信各接触面之间连接牢固,各个连接螺栓强度足够;水平向的振动幅值变化也比较平缓,只是在测点5和6处,位移值增加了十几μm,因两点高度相差大,且是轴承座的中分面和顶部,当属正常;比较轴向位置各点振动,点2和点3高差近500  经验交流 热力发电?2000(3)π~

电机振动噪音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电机振动噪音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电机振动噪音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一般评估电动机的品质除了运转时之各特性外,以人之五感判断电机振动及电机振动噪音的情形较多。而电动机产生的电机振动电机振动噪音,主要有: 1、机械电机振动电机振动噪音,为转子的不平衡重量,产生相当转数的电机振动。 2、电动机轴承的转动,正常的情形产生自然音,精密小型电动机或高速电动机情形以外,几乎不会有问题。但轴承自然的电机振动与电动机构成部材料的共振,轴承的轴方向弹簧常数使转子的轴方向电机振动,润滑不良产生摩擦音等问题产生。 3、电刷滑动,具有电刷的DC电动机或整流子电动机,会产生电刷的电机振动噪音。 4、流体电机振动噪音,风扇或转子引起通风电机振动噪音对电动机很难避免,很多情形左右电动机整体的电机振动噪音,除风扇的叶片或铁心的齿引起气笛音外,也有必要注意通风上的共鸣。 5、电磁的电机振动噪音,为磁路的不平衡或不平衡磁力及气隙的电磁力波产生之电机振动噪音,又磁通密度饱和或气隙偏心引起磁的电机振动噪音。一、机械性电机振动的产生原因与对策 1、转子的不平衡电机振动 A、原因: ·制造时的残留不平衡。

·长期间运转产生尘埃的多量附着。 ·运转时热应力引起轴弯曲。 ·转子配件的热位移引起不平衡载重。 ·转子配件的离心力引起变形或偏心。 ·外力(皮带、齿轮、直结不良等)引起轴弯曲。 ·轴承的装置不良(轴的精度或锁紧)引起轴弯曲或轴承的内部变形。 B、对策: ·抑制转子不平衡量。 ·维护到容许不平衡量以内。 ·轴与铁心过度紧配的改善。 ·对热膨胀的异方性,设计改善。 ·强度设计或装配的改善。 ·轴强度设计的修正,轴联结器的种类变更以及直结对中心的修正。 ·轴承端面与轴附段部或锁紧螺帽的防止偏靠。 2、轴承之异常电机振动与电机振动噪音 A、原因: ·轴承内部的伤。 ·轴承的轴方向异常电机振动,轴方向弹簧常数与转子质量组成电机振动系统的激振。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原因分析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原因 分析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原因分析水轮发电机组的振动问题与一般动力机械的振动有一定差异,除了机器本身转动或固定部分引起的振动外,尚需考虑发电机的电磁力以及作用于水轮机过流部分的流动压力对系统及其部件振动的影响。在机组运转的状态下,流体—机械—电磁三部分是相互影响的。例如,当水流流动激起机组转动部分振动时,在发电机转子与定子之间会导致气隙不对称变化,由此产生的磁拉力不平衡也会造成机组转动部分的振动,而转动部分的运动状态出现某些变化后,又会对水轮机的水流流场及发电机的磁场产生影响。因此,水轮机的振动是电气、机械、流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可见,完全按照这三者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系统的振动是不够的。鉴于问题的复杂性,将引起水轮机组振动原因大致分为机械、水力、电气三方面的因素来研究,为水电厂生产管理、运行、检修人员提供参考意见,以便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和消振措施。 1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的危害振动是旋转机械不可避免的现象,若能将其振幅限制在允许范围内,就能确保机组安全正常运行。但较大振动对机组安全是不利的,会造成如下危害:

a)使机组各连接部件松动,使各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产生摩擦甚至扫膛而损坏; b)引起零部件或焊缝的疲劳、形成并扩大裂缝甚至断裂; c)尾水管低频压力脉动可使尾水管壁产生裂缝;当其频率与发电机或电力系统的自振频率接近时,将发生共振,引起机组出力大幅度波动,可能会造成机组从电力系统中解列,甚至危及厂房及水工建筑物。下面简单介绍几起天桥水电厂机组振动引起的事故,以便从中了解机组振动的起因。 a)20世纪80年代初,天桥水电站多次发生因振动摆度过大而引起的设备损坏事故。1980年8月3号机由于上导轴承摆度大导致4个上导瓦背垫块断裂;1982年10月3号机发生发电机扫膛严重事故,上导瓦架与上机架固定螺栓8只中的5只被剪断,1只定位销剪断、瓦架变形。上机架振幅达022mm,水导轴承处振幅达020mm。水轮机轴与发电机大轴法兰联接处摆度为074mm,后经测量分析为机组轴承中心不正,发电机转子外圆度超标,空气间隙不匀等原因所致。

机械共振时的9大特征及其解决措施

机械共振时的9大特征及其解决措施 机械共振特征 1. 对动平衡的努力没有效果 一般,对于处于或接近共振的机器,想平衡好是很难的;如果机器处于共振区域,那么即使很小的转速,也会导致相位发生剧烈的变化,变化幅度有可能接近180°;因此需要把动平衡的转子从机器上拆下来,在固定的动平衡机上进行动平衡。 2. 高度定向振动 在正交的三个方向上有一个方向与其他两个方向相比较共振振动在这个方向引起更大的振动(例如,水平方向振动可能比垂直方向或轴向方向振动大10倍)。如果发生共振,通常共振方向的振动比其它正交的两个方向的振动大5到15倍。现在许多专家诊断软件系统利用这一事实查找可能的共振。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定期的预测维修巡检中要在每个轴承的所有三个方向测量振动的重要性。 3. 共振测量方向的相位特征 共振频率将表明,在机器共振方向,相位随转速变化很大,因为在自振频率处相位将变化90度,完全通过共振时相位几乎变化180度,其与存在的阻尼值有关。另一方面,同时,非共振测量方向相位的变化可能很小,因为它们未经受自振频率共振。 4. 与共振测量方向垂直的测量方向大致的相位差 如果一个径向方向共振,振动传感器转过90度测量其他方向的振动时,相位差将接近或0度或180度,与设置振动传感器的侧面有关(不是像在不平衡占优势的情况中那样相位差约90度)。即,如果水平方向共振,则水平方向相位与垂直方向相位或是相等或是相差约180度。这是由于在自振频率处运转时引入另外附加的90度相位变化之故。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水平与垂直方向相位差0度或180度代表共振高度定向的振动特性(或者偏心)。5. 共振尖峰特征形状 通常,共振尖峰在其基础处有较宽的裙围,而非共振的尖峰的裙围更窄。即,共振尖峰的基础通常比非共振尖峰的基础宽。 6. 出现共振时的频率 共振不仅发生在1X转速频率。它可以是对与自振频率一致的任何强迫振动频率的响应。这些情况下,比较这个方向这个频率的振动幅值和其他两个正交方向的相同频率的振动幅值很有用。如果共振,这个频率应该比这三个方向之一的振动频率更高。这个频率可能是4X,5X,或6X转速频率处的尖峰(或者甚至更高频率),这些频率相应于叶片通过频率(BPF),轴承故障频率,齿轮啮合频率(GMF),或者甚至机器松动状态的振动频率。如果导致强迫振动频率本身振动幅值的降低的这个激振频率源起作用,它也可能把这个自振频率的响应降低到迫振动频率。请记住,共振频率幅值=静振幅×放大因子Q。 7. 任何共振体的过大的振动和动应力 不仅必须研究机器转子(旋转件)的共振,还应研究激起支承框架,基础甚至连接管道的自振频率。疲劳故障经常发生在连接框架或管道上,这是因为它们对来自机器的强迫振动频率发生共振。解决问题要求或是降低机器中强迫振动频率源,把共振框架体与机器隔离,改变转子转速或者改变框架体本身的自振频率。 8. 以前从未发生共振的机器长期运行中突然发生共振 多年没有共振故障的机器没有什么警告或先兆突然发生共振。例如,轴承磨损可能降低轴和轴承系统的刚性,降低自振频率,使之与强迫振动频率一致而发生共振。还有,简单地更换滑动轴承可以引起自振频率的变化,如果树轴承不恰当地制造和刮削以与轴很好地连续地接触,使转子发生共振。这种情况下,您适当地安装轴承,检查要求的间隙指标和适当地对中

电机振动的原因

电机振动得原因 电机振动得原因很多,也很复朵。8极以上大极数电机不会因为电机制造质量问题引起振动。振动常见J- 2—6极电机,GB10068-2000,《旋转电机振动限值及测试方法》规定了在刚性基础上不同中心高电机得振动限值、测量方法及刚性基础得判定标准,依据此标准可以判断电机就是否符合标准。 电动机振动得危害4 电动机产生振动,会使绕组绝缘与轴承寿命缩短,影响滑动轴承得正常润滑,振动力促使绝缘缝隙扩大,使外界粉尘与水分入侵其中,造成绝缘电阻降低与淤露电流增大, 甚至形成绝缘击穿等事故.另外,电动机产生振动,乂容易使冷却器水管振裂,焊接点振开,同时会造成负载机械得损伤,降低工件精度,会造成所有遭到振动得机械部分得疲劳,会使地脚螺丝松动或断掉,电动机乂会造成碳刷与滑环得异常磨损,甚至会出现严重刷火而烧毁集电环绝缘,电动机将产生很大噪音,这种情况一般在直流电机中也时有发生。 电动机振动得十个原因A 转子.耦合器.联轴器.传动轮(制动轮)不平衡引起得. 瑟、铁心支架松动,斜键、销钉失效松动,转子绑扎不紧都会造成转动部分不平衡。A 3、联动部分轴系不对中,中心线不重合,定心不正确。这种故障产生得原因主耍就是安装过程中,对中不良、安装不当造成得。 哀4、联动部分中心线在冷态时就是重合一致得,但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转子支点,基础等变形,中心线乂被破坏?因而产生振动」 5、与电机相联得齿轮、联轴器有故障,齿轮咬合不良,轮齿磨损严重,对轮润滑不良,联轴器歪斜、错位,齿式联轴器齿形、齿距不对、间隙过大或磨损严重,都会造成一定得振动.皿 6、电机本身结构得缺陷,轴颈椭圆,转轴弯曲,轴与轴瓦间间隙过大或过小, 轴承座、基础板、地基得某部分乃至整个电机安装基础得刚度不够. 7、安装得问题,电机与基础板之间固定不牢,底脚螺栓松动,轴承座与基础板之间松动等。 8、轴与轴瓦间间隙过大或过小不仅可以造成振动还可使轴瓦得润滑与温度产生异常。 9、电机拖动得负载传导振动,比如说电机拖动得风机、水泵振动,引起电机振动。 10、交流电机定子接线错课、绕线型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短路,同步电机励绕组匝间短路,同步电机励磁线圈联接错误,笼型异步电动机转子断条,转子铁心变形造成定、转子气隙不均,导致气隙磁通不平衡从而造成振动。却 振动原因及典型案例 嫌动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电磁方面原因;机械方而原因;机电混合方面原因。 一、电磁方面得原因1山. 电源方而:三相电压不平衡,三相电动机缺相运行?如、定子方面:定子铁心变椭圆、偏心、松动:定子绕组发生断线、接地击穿. 匝间短路、接线错误,定子三相电流不半衡。 举例:锅炉房密封风机电机检修前发现定子铁心有红色粉末,怀疑定子铁心有松动现象, 但不属

大机组振动原因分析与处理

大机组振动原因分析与处理 摘要简述了引起大型机组振动的几种原因,并对部分原因以现场实际工作经验为例进行了剖析,附以解决方案,对从事该类型工作的设备管理人员解决现场振动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型机组;振动;轴承;底脚 1 引言 大型压缩机组因其单位效率高,在石油化工行业被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而且朝着大型化,模块化的趋势发展。与此同时,因化工行业连续生产的特殊性,大型机组必须满足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保证大型机组安全稳定的首要条件则是对大型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跟踪监控,并实时做好记录,分析机组的状态是否正常,以此来判断机组是否能够继续运行或者确定机组的检修时间等。其中,机组状态检测中首要跟踪的参数便是机组的振动、温度等,很多情况下,振动与温度是有关联的。因此,在测得振动参数后,对比温度参数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准确判断出原因。 大型机组的振动问题是比较复杂的一个课题,涉及到许多方面。比如,转子动静平衡不好,联轴器不对中,地脚螺栓存在虚脚,轴承间隙不合适,管线应力等其它非机组本身的附加振动源等。一个机组振动超标后,首先要找出振动源,并分析排除可能的情况。有些时候引起振动的原因并不是唯一的,可能存在多项引起振动的原因,这个时候判断问题就比较困难一些,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排查,便能最终找到问题所在。 2 引起振动的几种原因 现以某厂5台大型制冷压缩机组为例简要分析一下振动产生的原因以及在现场实际排查的过程和最终解决方案。该厂有汽轮机驱动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1台,6000V高压电机驱动的喷油双螺杆压缩机4台。这些制冷压缩机组为聚合反应提供冷媒,鉴于生产的连续性,这五台机组必须同时保持高效稳定的运行。监测振动对跟踪与分析机组的运行状态至关重要。振动分为三个方向的振动,水平,垂直,轴向。这三个方向的振动分别能反应机组的不同状态。水平方向振动大,一般反应的是机组转子不平衡或者是联轴器对中不好。垂直振动大则一般反应机组有虚脚,找正不好。轴向振动大从通俗的解释上是存在较大的轴向波动力,如果是压缩机轴向振动大,则可能是由于平衡组件存在问

电动机振动的危害和原因

电动机振动的危害和原因 电机振动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8极以上大极数电机不会因为电机制造质量问题引起振动。振动常见于2--6极电机,GB10068-2000,《旋转电机振动限值及测试方法》规定了在刚性基础上不同中心高电机的振动限值、测量方法及刚性基础的判定标准,依据此标准可以判断电机是否符合标准。 电动机振动的危害 电动机产生振动,会使绕组绝缘和轴承寿命缩短,影响滑动轴承的正常润滑,振动力促使绝缘缝隙扩大,使外界粉尘和水分入侵其中,造成绝缘电阻降低和泄露电流增大,甚至形成绝缘击穿等事故。 另外,电动机产生振动,又容易使冷却器水管振裂,焊接点振开,同时会造成负载机械的损伤,降低工件精度,会造成所有遭到振动的机械部分的疲劳,会使地脚螺丝松动或断掉,电动机又会造成碳刷和滑环的异常磨损,甚至会出现严重刷火而烧毁集电环绝缘,电动机将产生很大噪音,这种情况一般在直流电机中也时有发生。 电动机振动的十个原因 1、转子、耦合器、联轴器、传动轮(制动轮)不平衡引起的。

2、铁心支架松动,斜键、销钉失效松动,转子绑扎不紧都会造成转动部分不平衡。 3、联动部分轴系不对中,中心线不重合,定心不正确。这种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安装过程中,对中不良、安装不当造成的。 4、联动部分中心线在冷态时是重合一致的,但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转子支点,基础等变形,中心线又被破坏,因而产生振动。 5、与电机相联的齿轮、联轴器有故障,齿轮咬合不良,轮齿磨损严重,对轮润滑不良,联轴器歪斜、错位,齿式联轴器齿形、齿距不对、间隙过大或磨损严重,都会造成一定的振动。 6、电机本身结构的缺陷,轴颈椭圆,转轴弯曲,轴与轴瓦间间隙过大或过小,轴承座、基础板、地基的某部分乃至整个电机安装基础的刚度不够。 7、安装的问题,电机与基础板之间固定不牢,底脚螺栓松动,轴承座与基础板之间松动等。 8、轴与轴瓦间间隙过大或过小不仅可以造成振动还可使轴瓦的润滑和温度产生异常。 9、电机拖动的负载传导振动,比如说电机拖动的风机、水泵振动,引起电机振动。 10、交流电机定子接线错误、绕线型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短路,同步电机励绕组匝间短路,同步电机励磁线圈联接错误,笼型异步电动机转子断条,转子铁心变形造成定、转子气隙不均,导致气隙磁通不平衡从而造成振动。

汽轮机振动大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方法

汽轮机振动大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方法 对转动机械来说,微小的振动是不可避免的,振动幅度不超过规定标准的属于正常振动。这里所说的振动,系指机组转动中振幅比原有水平增大,特别是增大到超过允许标准的振动,也就是异常振动。任何一种异常振动都潜伏着设备损坏的危险。比如轴系质量失去平衡(掉叶片、大轴弯曲、轴系中心变化、发电机转子内冷水路局部堵塞等)、动静磨擦、膨胀受阻、轴承磨损或轴承座松动,以及电磁力不平衡等等都会表面在振动增大,甚至强烈振动。 而强烈振又会导致机组其他零部件松动甚至损坏,加剧动静部分摩擦,形成恶性循环,加剧设备损坏程度。异常振动是汽轮发电机运转中缺陷,隐患的综合反映,是发生故障的信号。因此,新安装或检修后的机组,必须经过试运行,测试各轴承振动及各轴承处轴振在合格标准以下,方可将机组投入运行。振动超标的则必须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将振动降到合格范围内,才能移交生产或投入正常运行。一、汽轮机异常振动原因分析 汽轮机组担负着火力发电企业发电任务的重点。由于其运行时间长、关键部位长期磨损等原因,汽轮机组故障时常出现,这严重影响了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汽轮机组异常振动是汽轮机常见故障中较为复杂的一种故障。由于机组的振动往往受多方面的影响,只要跟机本体有关的任何一个设备或介质都会是机组振动的原因,比如进汽参数、疏水、油温、油质、等等。因此,针对汽轮机异常震动原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查明原因才能对症维修。针对导致汽轮机异常振动的各个原因分析是维修汽轮机异常振动的关键。 二、汽轮机组常见异常震动的分析与排除 引起汽轮机组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汽流激振、转子热变形、摩擦振动等。 (一)汽流激振现象与故障排除 汽流激振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应该出现较大量值的低频分量;二是振动的增大受运行参数的影响明显,且增大应该呈突发性,如负荷。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叶片受不均衡的气体来流冲击就会发生汽流激振;对于大型机组,由于末级较长,气体在叶片膨胀末端产生流道紊乱也可能发生汽流激振现象;轴封也可能发生汽流激振现象。针对汽轮机组汽流激振的特征,其故障分析要通过长时间

电机常见的振动故障原因(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机常见的振动故障原因(最新 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电机常见的振动故障原因(最新版) 一般来讲,电机振动是由于转动部分不平衡、机械故障或电磁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一、转动部分不平衡主要是转子、耦合器、联轴器、传动轮(制动轮)不平衡引起的。 处理方法是先找好转子平衡。如果有大型传动轮、制动轮、耦合器、联轴器,应与转子分开单独找好平衡。再有就是转动部分机械松动造成的。如:铁心支架松动,斜键、销钉失效松动,转子绑扎不紧都会造成转动部分不平衡。 二、机械部分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点: 1、联动部分轴系不对中,中心线不重合,定心不正确。这种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安装过程中,对中不良、安装不当造成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联动部分中心线在冷态时是重合一致的,但

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转子支点,基础等变形,中心线又被破坏,因而产生振动。 2、与电机相联的齿轮、联轴器有毛病。这种故障主要表现为齿轮咬合不良,轮齿磨损严重,对轮润滑不良,联轴器歪斜、错位,齿式联轴器齿形、齿距不对、间隙过大或磨损严重,都会造成一定的振动。 3、电机本身结构的缺陷和安装的问题。这种故障主要表现为轴颈椭圆,转轴弯曲,轴与轴瓦间间隙过大或过小,轴承座、基础板、地基的某部分乃至整个电机安装基础的刚度不够,电机与基础板之间固定不牢,底脚螺栓松动,轴承座与基础板之间松动等。而轴与轴瓦间间隙过大或过小不仅可以造成振动还可使轴瓦的润滑和温度产生异常。 4、电机拖动的负载传导振动。例如:汽轮发电机的汽轮机振动,电机拖动的风机、水泵振动,引起电机振动。 三、电气部分的故障是由电磁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主要包括:交流电机定子接线错误、绕线型异步电动机转子绕

2电机振动异常的识别与诊断

电机振动异常的识别与诊断 一、三相交流电机定子异常产生的电磁振动 三相交流电机在正常运转时,机座上受到一个频率为电网频率2倍的旋转力波的作用,而可能产生振动,振动大小与旋转力波的大小和机座的刚度直接有关。 定子电磁振动异常的原因: ①定子三相磁场不对称,如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因接触不良和断线造成单相运行,定子绕组三相不对称等原因,都会造成定子磁场不对称,而产生异常振动。 ②定子铁心和定子线圈松动将使定子电磁振动和电磁噪声加大。 ③电磁底脚线条松动,相当于机座刚度降低使定子振动增加。 定子电磁振动的特征: ①振动频率为电源频率的2倍,F=2f ②切断电源,电磁振动立即消失 ③振动可以在定子机座上和轴承上测得 ④振动强度与机座刚度的负载有关 二、气隙静态偏心引起的电磁力 电机定子中心与转子轴心不重合时,定、转子之间气隙将会出现偏心现象,偏心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在一般情况下,气隙偏心误差不超过气隙平均值的上下10%是允许的,过大的偏心值产生很大的单边磁拉力。 气隙静态偏心产生的原因: ①电磁振动频率是电源频率的2倍F=2f。 ②振动随偏心值的增大在增加,随负载增大而增加。 ③断电后电磁振动消失。 ④静态偏心产生的电磁振动与定子异常产生的电磁振动非常相似,难以区别。 三、气隙动态偏心引起电磁振动 偏心的位置对定子是不固定的,对转子是固定的,因此偏心的位置随转子而转动。 气隙动态偏心产生的原因: ①转子的转轴弯曲 ②转子铁心与转轴或轴承不同心。 ③转子铁心不圆 气隙动态偏心产生电磁振动的特征; ①转子旋转频率和定子磁场旋转频率的电磁振动都可能出现。 ②电磁振动的振幅随时间变化而脉动(振),脉动的频率为2sf,周期为1/2sf 当电动机负载增加,S加大,其脉动节拍加快。 ③电动机往往发生与脉动节拍相一致的电磁噪声。 ④断电后,电磁振动消失,电磁噪声消失。 四、转子绕组故障引起的电磁振动 笼形电机笼条断裂,绕组异步电机由于转子回路电气不平衡都将产生不平衡电磁力。 转子绕组故障产生的原因: ①笼条铸造质量不良,产生断条和高阻。

电机轴向振动大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精心整理 电机轴向振动大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振动原因: 1电磁方面,2机械方面,3机电混合方面、 1电磁方面 1-1电源方面:三相电压(不平衡,三相电动机缺相运行) 1-2定子方面:铁芯变椭圆、偏心、松动,绕组断线、接地击穿、匝间短路,接线错误三相电流不平衡。 1-3转子故障:铁芯变椭圆、偏心、松动,转子短路环和笼条开焊、断裂。绕线式转子三相绕级不平衡,绕组断线、接地击穿、匝间击穿、接线错误、电刷接触不良 2机械方面 2-1电机本身方面:转子不平衡、转轴弯曲、滑环变形,定转子气隙不均、磁力中心不一致。轴承故障:基础安装不良。机械强度不够。共振、地脚螺丝松动、电机风扇损坏。轴承运行接近使用寿命时,电机振动逐渐增大,轴承运行有杂音,可能发生研轴研盖和出现扫堂的现象。 2-2联轴器配合方面:联轴器损坏、连接不良、找中心不准负载机械不平衡系统共振。 3机电混合原因 3-1电机振动往往是气隙不均,引起单边电磁拉力,拉力又使气隙进一步增大,机电混合作用表现为机电振动。 3-2电机轴向串动,转子本身重力或安装水平以及磁力中心不对引起的电磁拉力造成电机轴向串动,引起电机振动加大,严重情况轴瓦磨损,使轴瓦温度迅速升高振动原因查找。 排查方法: 1电机未停机之前,用测振表检查各部分振动情况,对于振动较大部位按垂直水平轴向三个方面详细测试振动值。 如果是地脚螺丝或轴承端盖螺丝松动,则可直接紧固,然后在测振动,观察是否有消除或减轻。 其次要检查电源三相:电压是否平衡是否缺相,电机缺相运行不仅引起振动而且会使电机迅速升温,观察电源表指针是否来回摆动,转子断条就会出现电流摆动的现象,最后检查电机三相电流是否平衡,发现问题及时停机处理,以免电机烧损。 2如果对表面现象处理后,电机振动仍未解决,必须断开电源解开联轴器,空试电机如果电机振动则说明电机本身有问题。另外,可以采取断电法区分电气原因,还是机械原因,当停电瞬间,电动机马上不振动或振动减轻,说明是电气原因否则是机械故障针对故障原因进行检修。 检修方法:

电机振动大原因分析

进行电磁或机械的原因判定。 在生产中采用断电法来检查区分是由于电磁还是机械原因引起的振动。将电动机运转至最高转速后突然切断电源,若此时的振动比之前测得的值小,则可判定是由于电磁原因引起的。若此时的振动值与之前测得的相差不多,则可能是机械方面原因引起的。 1、电磁原因造成振动值超标的处理方法 (1)用试灯检查绕组接地故障,接地处重新进行绝缘处理。用万用表测量定子三相绕组的电阻值,如果不平衡则有开焊现象;观察绕组绝缘表面是否有烧焦痕迹,若有则说明定子绕组的匝间有短路。应重绕绕组或更换部分绕组元件。 (2)再从电源入手开始检查,用钳形电流表测量三相电流是否平衡,若电流不平衡且指针摆动,此时立即停止电动机运行,切断电源,将电动机解体抽出转子,检查鼠笼转子是否有松动或断笼缺陷;若笼条松动先清洗转子铁心后烘干,用扁铲将转子槽内笼条顶端挤压墩粗,使笼条与铁心槽接触牢靠,用环氧树脂将笼条与槽壁粘牢。若焊缝开焊则首先矫正边形的笼条,将开焊和甩开的笼条整形后嵌入端环槽内,注意笼条与端环间隙要均匀,然后进行焊接,焊接时要将转子立放,对称焊接,防止端环严重变形,焊好后将端环表面铣平。 (3)采用四点法检查电动机转子气隙,测量垂直和水平4个位置的气隙,测四组16个数据取平均值。通过改变基础垫片厚度来改变气隙大小,调整顺序为先上下后左右。凡是大中修过或更换轴承后的高压电机必须测量定转子气隙,并做好记录,其误差值应小于百分之五。 2、机械原因造成振动超标的处理方法 (1)查看电动机安装地脚是否牢固,松动则紧固地脚螺栓。基础台面若倾斜、不平或刚性不足,则进行平整或更换,加固基础。 (2)检查联轴器的加工、装配,必要时将联轴器解开,检查每个转子的平衡状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更换联轴器或转子重新平衡等,联轴器间保证3mm—5mm间隙。(3)由于定、转子铁芯磁中心不一致产生的振动,对一般中小型电机可通过调整轴承的位置---轴档车深(可车削去1mm—2mm)或加垫圈进行消除;对于有单独轴承座的大型电机,可通过调整定子的轴向位置加以解决。 (4)如果轴弯曲变形超过标准(>0.05mm)引起振动,需进行直轴处理—堆焊或者采用刷镀修复。在选用轴承时认真检查轴承质量。 (5)检查电动机轴承内圈与轴档及外圈与端盖配合是否松动,其松紧程度要符合要求。检查轴承润滑脂的干稠程度,过稀导致干磨擦,过稠振动阻尼效果差,都应更换润滑脂。 (6)将电动机解体后,如果发现一侧的轴承游隙过大,则说明轴承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有一定的磨损,应对相应的轴承进行更换。更换时一般采用热装,对新轴承进行加热,温度不应超过100摄氏度且加热均匀,然后将轴承装在指定位置待冷却后在加相应的润滑脂,重新装配。

电机振动十大原因,查找检修得看这些具体案例

电机振动十大原因,查找检修得看这些具体案例 电机振动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8极以上大极数电机不会因为电机制造质量问题引起振动。振动常见于2--6极电机,GB10068-2000,《旋转电机振动限值及测试方法》规定了在刚性基础上不同中心高电机的振动限值、测量方法及刚性基础的判定标准,依据此标准可以判断电机是否符合标准。 电动机振动的危害 电动机产生振动,会使绕组绝缘和轴承寿命缩短,影响滑动轴承的正常润滑,振动力促使绝缘缝隙扩大,使外界粉尘和水分入侵其中,造成绝缘电阻降低和泄露电流增大,甚至形成绝缘击穿等事故。另外,电动机产生振动,又容易使冷却器水管振裂,焊接点振开,同时会造成负载机械的损伤,降低工件精度,会造成所有遭到振动的机械部分的疲劳,会使地脚螺丝松动或断掉,电动机又会造成碳刷和滑环的异常磨损,甚至会出现严重刷火而烧毁集电环绝缘,电动机将产生很大噪音,这种情况一般在直流电机中也时有发生。 电动机振动的十个原因 1.转子、耦合器、联轴器、传动轮(制动轮)不平衡引起的。 2.铁心支架松动,斜键、销钉失效松动,转子绑扎不紧都会造成转动部分不平衡。 3.联动部分轴系不对中,中心线不重合,定心不正确。这种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安装过程中,对中不良、安装不当造成的。 4.联动部分中心线在冷态时是重合一致的,但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转子支点,基础等变形,中心线又被破坏,因而产生振动。 5.与电机相联的齿轮、联轴器有故障,齿轮咬合不良,轮齿磨损严重,对轮润滑不良,联轴器歪斜、错位,齿式联轴器齿形、齿距不对、间隙过大或磨损严重,都会造成一定的振动。 6.电机本身结构的缺陷,轴颈椭圆,转轴弯曲,轴与轴瓦间间隙过大或过小,轴承座、基础板、地基的某部分乃至整个电机安装基础的刚度不够。 7.安装的问题,电机与基础板之间固定不牢,底脚螺栓松动,轴承座与基础板之间松动等。 8.轴与轴瓦间间隙过大或过小不仅可以造成振动还可使轴瓦的润滑和温度产生异常。 9.电机拖动的负载传导振动,比如说电机拖动的风机、水泵振动,引起电机振动。 10.交流电机定子接线错误、绕线型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短路,同步电机励绕组匝间短路,同步电机励磁线圈联接错误,笼型异步电动机转子断条,转子铁心变形造成定、转子气隙不均,导致气隙磁通不平衡从而造成振动。

电机轴向振动大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电机轴向振动大的原因及 处理措施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电机轴向振动大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振动原因: 1 电磁方面, 2 机械方面, 3 机电混合方面、 1 电磁方面 1-1电源方面:三相电压(不平衡,三相电动机缺相运行) 1-2定子方面:铁芯变椭圆、偏心、松动,绕组断线、接地击穿、匝间短路,接线错误三相电流不平衡。 1-3转子故障:铁芯变椭圆、偏心、松动,转子短路环和笼条开焊、断裂。绕线式转子三相绕级不平衡,绕组断线、接地击穿、匝间击穿、接线错误、电刷接触不良 2 机械方面 2-1电机本身方面:转子不平衡、转轴弯曲、滑环变形,定转子气隙不均、磁力中心不一致。轴承故障:基础安装不良。机械强度不够。共振、地脚螺丝松动、电机风扇损坏。轴承运行接近使用寿命时,电机振动逐渐增大,轴承运行有杂音,可能发生研轴研盖和出现扫堂的现象。 2-2联轴器配合方面:联轴器损坏、连接不良、找中心不准负载机械不平衡系统共振。 3机电混合原因 3-1电机振动往往是气隙不均,引起单边电磁拉力,拉力又使气隙进一步增大,机电混合作用表现为机电振动。

3-2电机轴向串动,转子本身重力或安装水平以及磁力中心不对引起的电磁拉力造成电机轴向串动,引起电机振动加大,严重情况轴瓦磨损,使轴瓦温度迅速升高振动原因查找。 排查方法: 1电机未停机之前,用测振表检查各部分振动情况,对于振动较大部位按垂直水平轴向三个方面详细测试振动值。 如果是地脚螺丝或轴承端盖螺丝松动,则可直接紧固,然后在测振动,观察是否有消除或减轻。 其次要检查电源三相:电压是否平衡是否缺相,电机缺相运行不仅引起振动而且会使电机迅速升温,观察电源表指针是否来回摆动,转子断条就会出现电流摆动的现象,最后检查电机三相电流是否平衡,发现问题及时停机处理,以免电机烧损。 2如果对表面现象处理后,电机振动仍未解决,必须断开电源解开联轴器,空试电机如果电机振动则说明电机本身有问题。另外,可以采取断电法区分电气原因,还是机械原因,当停电瞬间,电动机马上不振动或振动减轻,说明是电气原因否则是机械故障针对故障原因进行检修。 检修方法: 1电气原因检修:首先测定定子三相直流电阻是否平衡,若不平衡,则说明定子连线焊接部位有开焊现象,断开绕组分相进行查找另外绕组是否存在匝间短路现象,如故障明显可以从绝缘表面看到烧焦痕迹,或用仪器测量定子绕组,确认匝间短路后,将电绕组重新下线。 2机械原因检修:检查气隙是否均匀,如果测量值超标,重新调整气隙,检查轴承,测量间隙如不合格更换轴承,检查铁芯变形和松动情况,松动的铁芯可用环氧树脂胶粘接灌实,检查转轴,对弯曲的转轴进行补焊重新加工或直接直轴,然后对转子做平衡试验。 3负载机械检查正常,电气本身也没有问题,引起故障的,原因是连接部分造成的,这时要检查电机的基础水平面、倾斜度、强度、中心找正是否正确,联轴器坏,电机轴相饶度是否符合要求。

振动电机烧毁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振动电机烧毁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措施(新版)

振动电机烧毁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地脚螺栓的松动问题 地脚螺栓松动是引起振动电机烧毁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振动电机身结构有一定的特殊性,电机两端的偏心块产生的激振力每分钟要上二千次地冲击地脚螺栓,再由于振动电机本身的参振,故地脚螺栓非常容易松动,如其中某个螺栓松动,在较短的时间内会引起其它螺栓的松动,甚至断裂,导致振动电机被烧坏。 预防措施: ①经常定时加固地脚螺栓; ②增加防松装置; ③地脚螺栓必须均匀受力,要确保地脚面与电机地板的良好接触面。 尽量选用壳座一体的振动电机(即地脚面在机壳上),因地脚面是一次加工而成,这样可以保证其水平。而壳座异体(即地脚面在两端端盖上),因地脚面是分次加工再组装,组装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误差,这

样就不能保证地脚面的水平,地脚螺栓的受力就不均匀,而受力较大的螺栓就容易松动,导致其它螺栓的松动、断裂,使电机烧坏。 安装问题 振动电机两端装有较重的偏心块,如垂直或倾斜安装(即转轴垂直或倾斜水平面),则轴承轴向要承受偏心块的重力。如果振动电机里无特殊装置(即平面轴承),将对轴承产生不良影响,会缩短使用寿命。 预防措施: ①选择立式振动电机(即里面增加平面轴承); ②尽量避免垂直或倾斜安装。 偏心块的调整问题 调整偏心块时,误把两端偏心块的方向调反,使振动电机产生一个空间扭矩,使振动电机在非正常状态下工作,进而引起烧毁。因此调整偏心块时,一定要注意其对称性,即两端偏心块要两两对应,或者说是两端偏心块的重心连接线要与转轴平行,不能成异面状态。 防护罩的密封问题 因为振动电机一般都是在粉尘比较大而工作环境又非常恶劣,如果防护罩密封不严,很容易进灰尘,引起偏心块的摩擦运转,从而烧毁电机。所以在工作环境恶劣的地方,一要增加防护罩的密封,二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