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篮球队员特点分析训练侧重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当代体育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特点及策略郑 昕篮球训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
实现此要求,需要教师在实施篮球训练活动的时候,以篮球训练特点为切入点,应用多样策略,指导学生训练,使学生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取篮球知识,锻炼篮球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详细阐述篮球训练特点,及训练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借鉴。
阳光体育的提出,驱动着篮球运动成为青少年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
篮球训练,是高中体育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引导学生掌握篮球知识,获取篮球技能,提高篮球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
当前的高中篮球训练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教师忽视篮球训练特点,机械的应用演练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训练,导致学生失去训练兴趣,同时无法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立足此问题,课程标准中早早地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要求。
简单地说,在实施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时候,教师要立足篮球训练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方式,激发学生训练兴趣,提高学生训练效果。
那么,高中篮球训练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我们要如何有效地实施篮球训练活动呢?这是本文需要重点阐述的内容。
1 高中篮球训练特点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篮球训练具体如下特点:1.1 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篮球训练活动的参与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是篮球训练的显著特点之一。
在实施篮球训练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切实地以学生为中心,有针对性地创设训练活动,激发学生训练兴趣,使学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篮球知识和技能,提高篮球训练效果。
因此,在实施高中篮球训练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训练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地选择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驱动学生有效发展。
1.2 具有趣味性趣味性是篮球训练的另外一个特点。
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大部分高中生,尤其是男生,会利用课余时间打篮球,这是因为篮球运动具有趣味性。
在趣味性的驱动下,学生们会自主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投身到各种活动中,同时,通过切身经历,不断地提升篮球技能水平。
1.基本功训练:篮球基本功训练是打好篮球基础的前提。
包括运球、投篮、传球、盘带、防守等。
这些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球员的比赛表现,因此在训练中应注重细节和反复练习。
-运球:练习规范的双手运球,包括正常运球、低位运球和高位运球等不同形式。
可以通过运球练习球员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控球能力。
-投篮:练习不同位置的投篮,包括中投、三分球和罚球等。
要注意投篮姿势、手腕力量和准星等技术要素。
-传球:练习准确的传球技术,包括直传、斜传、过顶传球、跳投传球等。
要注重传球的速度和准确度。
-盘带:练习快速的盘带技巧,包括变向、过人和突破等。
要注重盘带的低位和准确度,以及与其他技巧的结合应用。
-防守:练习各类防守动作,包括阻挡、拦截和抢断等。
要注重侧身、站位和反应速度等。
2.动作训练:除了基本功训练,动作训练也是青少年篮球训练的重要环节。
动作训练可以提高球员的爆发力、敏捷性和灵活性等身体素质,从而帮助球员在比赛中更具优势。
-跑动训练:练习快速的起跑、变向和加速等技巧,提高球员的爆发力和速度。
-跳跃训练:练习垂直跳跃、横跳和灵活跳等技巧,提高球员的跳跃能力和空中竞争力。
-敏捷训练:练习绕桩、蜗牛跑和跳板反应等技巧,提高球员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平衡训练:练习单腿平衡和平衡器械训练,提高球员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平衡感。
3.战术训练:战术训练是篮球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战术训练,球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比赛战术和团队配合,提高防守和进攻的协作能力。
-进攻战术:练习快攻、半场进攻和各种进攻战术的执行。
要注重球员的位置分工、传接配合和空切突破等技巧。
-防守战术:练习全场防守、半场防守和人对人防守等战术,培养球员的防守意识和技巧。
-团队配合:练习队员之间的传球和移动配合,强化球队的整体战术意识和团队配合能力。
4.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是一项消耗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对于球员的持久力和抗压能力至关重要。
-有氧训练:练习慢跑、游泳和划船等有氧运动,提高球员的心肺功能和耐力。
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体能的特征及训练作者:董顺波来源:《体育学刊》2015年第02期摘要: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已成为篮球训练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技战术训练结合紧密,是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基础保障。
篮球比赛位置分工的存在和技战术特点的不同,使不同位置的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存在差异,体能训练应有针对性:中锋应以提高对抗性力量为主,突出大肌群训练;前锋应以提高短距离速度能力和爆发力为主,同时重视小肌群训练;后卫应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基础上,加强爆发性速度力量训练。
关键词:竞赛与训练;篮球运动;体能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2-0107-03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多间歇、持续时间较长的项目[1],在一场篮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在40 min的时间内,在长28 m、宽15 m的区域中,通过急起、急停、变向跑、跳跃等摆脱对手或抢占有利位置,围绕球权展开空中和地面的激烈争夺,身体接触频繁,碰撞多,对抗强度大,不仅要求运动员有强健的身体,还要有良好的爆发力、对抗性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协调能力等,为技战术的合理运用提供保障。
如果赛事密集,运动员除了具备上述的能力外,还要有良好的体能储备和恢复能力,以便在每一场比赛中都能保持充沛的体能,为技战术的发挥打好基础。
研究表明,高强度的移动在一场比赛中只占到15%(中强度占50%、低强度占35%)左右的有效时间[2],而正是这15%的高强度移动时间承载着关键技术动作的完成,对运动员技战术能力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同时运动员还要有在比赛间歇或低强度运动时的快速恢复能力,以便在比赛中保持高效地完成反复高强度运动的能力。
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及比赛规律,决定了篮球运动员所需的体能有别于其他运动项目,而表现出其独有的特征,即完成高水平比赛需要的专项力量体系及其相关的素质,其中力量的训练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由于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有一定的位置分工,按其区域分为中锋、前锋和后卫,位置不同运动员的作用和功能不同,所需的体能也有所差别,体能呈现出位置特征。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1一、引言各个运动项目均有其专项意识,所谓篮球意识可以理解为:运动员在学习老运动员应付复杂情况的应变经验,在比赛中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
自觉地、有目的地运用控制、支配认识与行动的能力。
它是运动员在长期的篮球学习、训练和比赛中逐渐培养和形成的,被认为是篮球运动员最宝贵的精髓。
意识越强的运动员,其应变能力越强。
篮球意识是抽象的。
但它具体表现在技术战术的运用和变化之中。
由于篮球意识的提高取决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
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模仿,但目的不明确,容易受其它不利刺激的干扰。
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将来再改就比较困难了。
因此,意识的培养不能靠自然形成。
必须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严格要求。
那种认为只要多打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就会自然成长的观点是片面的。
如果形成错误的习惯和定型,再改就相当困难。
对于集体性球类运动项目来说,技术是制胜基础,战术是手段。
整体产生力量。
素质作为保障。
篮球运动也不例外,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应注重三个方面:正确应用各项基本技术的意识;战术配合意识;参加整个篮球运动的思想意识。
整体意识就是对参加篮球运动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高度的政治竞任感和民族自尊心。
高昂的斗志和集体荣誉感。
正确应用技术意识,就是努力掌握各项运动技术,使之形成运动技巧,比赛时准确、及时、熟练地应用。
战术配合意识即比赛时自觉积极地贯彻战术意图,能与同伴密切配合,使全队形成一个战术集体。
二、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篮球整体意识青少年比较活泼好动,对许多实践活动都跃跃欲试,兴趣多受教师、家长、明星人物等的影响,出现对未来的向往,但自觉性较差。
目的性不清。
有时动摇不定。
因此,教练员应争取各方向的支持和协助,通过教育和诱导,使队员明确为谁打球。
为什么打球,球队和自己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应该做一个怎么样的队员;通过组织参观优秀队的比赛、电视录像帮助分析那些精彩巧妙的配合和细腻精练的技术动作,讲述篮球运动及着名运动员的趣事,培养队员爱好篮球运动的浓厚兴趣。
篮球专项体能的特点及训练方法手段1前言: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攻防快速多变的速度力量型、对抗性体能、技能类运动项目。
篮球运动与训练对运动者的体能有很高要求,篮球运动者的体能训练要以速度、力量、对抗性身体训练为主,目的是保证运动者在激烈的运动与训练中能合理运用攻守技术并准确地投篮得分。
2篮球专项运动员体能特点研究篮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强、对抗激烈的项目,其技战术的运用是在高速度、强对抗下完成的。
全面比赛竞技水平的稳定发挥是以良好的体能为先决条件的。
体能的下降,必然导致技术动作失常、准确率降低、攻守转换速度减慢、失误增多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因此,体能是影响篮球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从篮球运动的特点和体能要求对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进行研究,篮球的专项体能特征是篮球运动专项话体能训练基本前提和方向,对指导篮球专项体能训练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1篮球专项运动员身体形态特点研究随着体育运动水平的日益提高,各项运动对运动员身体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代篮球运动正向着高速度、高空优势和高度技巧的方向发展,运动员对空间和时间的争夺越来越激烈,这就对篮球运动员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因素和身体机能等方面的选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身体形态在篮球运动的选材中显得更为重要。
2.2篮球专项运动员身体素质特点研究2.2.1篮球专项运动员力量素质特点:篮球力量训练是指在全面发展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与篮球专项技术特点相关的力量素质的训练,专项力量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促进运动员技术,战术及其他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并增强运动员的对抗能力。
同时,对于防止关节,肌肉等运动损伤及培养运动员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有着积极作用。
由此,本文从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理论基础,训练安排,训练方法,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以期对篮球运动训练中的力量素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2.2.2篮球专项运动员速度素质特点:篮球运动员的反应主要有:简单的信号反应(如同伴获得球后,快速起动跑);简单的预测反应(如同伴长传球后,迅速起动,根据传球的速度、高度、远度判断接球落点,调整动作速度,有控制、有准备地衔接接球后的动作);复杂的选择反应(如根据防守对手的变化,不失时机地快速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就像投篮时遇到对手的封盖,突然变化传球);2.2.3篮球专项运动员耐力素质特点: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多间歇、持续时间较长的项目。
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特点及其教学策略一、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特点1. 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高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都在不断发展。
高中体育篮球训练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注重身体素质的全面培养,同时合理安排技术训练,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全面提高。
2. 注重团队合作篮球是一项团队合作的体育项目,需要队员之间的紧密配合和默契。
在高中体育篮球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团队训练和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配合能力。
3. 教学内容丰富多样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内容涵盖篮球基本功、战术技术、比赛技能等多个方面,涉及篮球的各个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和战术技术,提高学生的比赛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毅力篮球是一项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都较高的运动项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信心和毅力。
在高中体育篮球训练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毅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
二、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教学策略1. 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通过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技术,提高训练效果。
2. 清晰的教学目标在进行高中体育篮球训练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要具体清晰,既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3. 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教学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篮球技术,又能够保证教学效果。
4. 结合实际比赛在进行高中体育篮球训练时,可以适当结合实际比赛,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更好地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篮球技术。
青少年篮球队员的特点分析及训练侧重【摘要】青少年是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的来源和希望所在,做好青少年篮球训练是我们每个老师、教练的职责和期望。
在普及与提高的前提下,我们尤其要对学校篮球队员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在了解他们不足及所处环境的情况下使训练教学有所侧重,充分发挥其优势,弥补不足,使训练效果最优化,从而打下坚实的篮球基础,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普通中高校:篮球运动;校篮球队员
在世界篮球市场越来越火暴的同时,我们同样能感觉到我国篮球热潮的空前高涨,无论是职业篮球的精彩还是基层篮球的普及都是我们所料未及的,而作为我国职业篮球队员的主要来源和希望地——普通中高校,其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篮协的重视,因为如今大多数的职业篮球队员都将历经或来自普通中高校。
我国的普通中高校有着非常好的篮球氛围和群众基础。
但并不是所有的普通中高校都会有自己的校篮球队,这跟我国的普通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还有学校的经费投入等问题。
我国的普通中高校一方面起着普及教育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为高校培养人才,因此学生必须面对残酷的高考以及毕业考竞争,面对我国特有的“应试教育”。
在“应试教育”及高考竞争的压力下,学生必然要把大部分的时间安排于学习,他们也就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着篮球玩乐和训练,这也就构成了我们国家普通中高校篮球队队员的基本特点之一。
一、普通中高校篮球队员的特点
1.身心全面发展,情感强烈丰富而不稳定。
普通中高校学生年龄一般为15~23岁,处于青春发育后期和青年前期,他们的生长发育开始进入缓慢增长期,增长的幅度不像初中那样突飞猛进。
但是,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能力向着成熟发展,身体更强壮,运动能力达到或接近成人水平,所以说,这段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2.运动时间少,基本功较差。
上面我们已经说到了,在我国的普通中高校学生都要进行“应试教育”,在高考、毕业考试竞争的强大压力下,他们存在着非常大的学习负担,学生必然将大部分时间运用于文化学习中,相对来说运动时间较少,因此我们普通中高校的校篮球队员面临着既要学文化,又要练篮球的两难境地。
3.表现欲强,重进攻而轻防守。
作为青少年,他们拥有着其他年龄段人所不具有的特性:勇敢、顽强、自信、体力充沛,他们有着极强的表现欲望!所以在篮球运动中,学生敢打敢拼,他们无一例外都喜欢进攻,崇尚进攻,而对防守不屑一顾。
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无穷,由于坚信自己的本领和力量而经常充满信心,加之体力和精力充沛,所以常能克服各种艰难困苦,但在认识水平上,却还没有发展到与体力相匹配的程度,容易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以致容易草率地作决定和仓促行事。
二、普通中高校篮球队员的训练侧重
纵观世界篮坛,我们都明白21世纪无论男子和女子篮球运动都
将继续沿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发展,即:智博谋广、身高体壮、凶悍顽强、积极快速、机敏多变、全面准确。
通过观察我们公认的能代表世界篮球发展水平的美国篮球职业联赛nba,我们更能清楚地感觉到不同流派与风格、五彩缤纷的打法创新飞跃。
在进攻技、战术的运用方面,他们提倡以内为主、以快为主、以强攻为主、以传接球为主、伴以拼抢空间为基础五个方面;在防守技、战术的运用方面,他们则强调个人技术与能力,强调无球状态下以防球为主,强调有球状态下以防投篮为主,强调内线的空间网防守四个方面。
1.传接球是关键。
在篮球基本功内容中包括很多,有手功、脚功、眼功、腰功。
而在手、脚、眼、腰四个基本功当中又包括很多的练习内容,如手功包括:传(球)、接(球)、运(球)、抢(球),等等。
2.力量是保障。
篮球运动之所以能够得到众多观众的关注和众多篮球爱好者的喜欢,就是因为它充分体现了体育运动力与美的结合。
观看nba比赛时,我们会发现大多篮球队员强壮得更象健美运动员,因为他们知道,在篮球赛场上就意味着对抗!要想在强有力的抵抗中取得上风没有力量保证是不行的。
而在我国的学生篮球比赛,甚至是国内的顶级联赛(cba)中,我们是很难观赏到象美国nba那样快速度、强对抗的场面。
其实我们都知道,速度和力量是篮球战术得以发挥的前提和保障,篮球运动缺少不了力量的保证,姚明在nba的成长历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可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力量训练”得不到我国众多运动员的特别
关注。
3.防守是制胜法宝。
进攻犀利的篮球固然好看,但真正能笑到最后的无一例外的都是防守稳固者。
在如今的nba赛场,太阳队进攻非常犀利、流畅,令多少球迷倾倒,但却无法走得很远;活塞队防守稳固,犹如铜墙铁壁,相比而言进攻要逊色不少,但每次进入总结赛的队伍中总少不了他的一份。
就连如今进步最快的小牛队也不得不调整战术体系,加重防守砝码。
因为大家都知道,进攻是取胜之道,防守毕竟是安家之本!就连樱木花道都懂得:谁控制了篮板球谁就控制了比赛。
勿庸质疑,我们的学生队员都有着满腔热血,进攻欲望非常强烈,诚然这是件很好的事情,但如何防止他们草率地作决定和仓促行事,这是我们平时训练需要注意的。
队员进攻欲望强烈,屡胜屡战者常有,可屡败屡战者就不可多得了,因为好的防守将给对手以有力打击,甚至是致命打击。
在进行防守训练中。
我们不但可以进行徒手的脚步步法练习,如按口令进行脚步的左右、前后快速移动。
也可进行全场的一对一进攻防守练习,力求实战中的实用性训练,对此,我们也就是进行个人的单一训练罢了,而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该进行半场“三对三”、“四对四”、“五对五”的多人训练法,多加进行两个甚至多个队员之间的夹击、补防训练,以增加队员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
普通中高校篮球训练工作是个系统工程,老师和教练员们在训练的同时要面对着多方面的困难和压力,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
最好的成绩是每个教练员最想做和努力的方向,这也是笔者以上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