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93.30 KB
- 文档页数:1
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鸡白痢是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其排泄物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可通过鸡蛋垂直传播,主要危害雏鸡,近年来青年鸡发病亦呈上升趋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吧!鸡白痢的症状雏鸡表现不吃饲料,怕冷,身体蜷缩,翅膀下垂,精神沉郁或昏睡,排白色粘稠或淡黄、淡绿色稀便,肛门有时被硬结的粪块封闭,呼吸困难。
成年鸡无临床症状,少数感染严重的病鸡表现精神萎靡,排黄绿色或蛋清样稀便,主要病变可见肝脏、脾脏肿大、脆弱,有坏死点,肾脏暗红充血或苍白贫血,常出现腹膜炎变化。
产蛋鸡可见卵巢萎缩,卵子变性,病鸡产蛋停止。
鸡白痢的诊断取肝脏坏死灶与白痢结节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局部组织坏死崩解、淋巴细胞、浆细胞、异嗜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增生。
将病、死鸡的心、肝、脾、肺、卵巢等器定局定局官采集的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学诊断。
24小时后,可长出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闪光、灰白色半透明、直径为1厘米的小菌落。
鸡白痢的预防1、通过血清学试验检出并淘汰带菌种鸡,第一次检查于60~70日龄进行,第二次检查可在16周龄时进行,后每隔1个月检查1次、发现阳性鸡及时淘汰,直至全群的阳性率不超过0.5%为止。
2、及时拣、选种蛋并分别于拣蛋、入孵化器后、18~19日胚龄落盘时3次用28毫升/米3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分钟。
出雏达50%左右时,在出雏器内用10毫升/米3福尔马林再次熏蒸消毒。
同时,孵化室也应该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
3、育雏舍、育成舍和蛋鸡舍做好地面、用具、饲槽、笼具、饮水器等的清洁消毒定期对鸡群进行带鸡消毒。
4、加强维鸡饲养管理,注意药物预防,在本病流行地区育雏时可在饲料中交替添加0.04%的痢特灵、0.05%氯霉素、0.005%氟哌酸进行预防。
鸡白痢的治疗1、每公斤饲料加入痢特灵200~400毫克(即2~4片)拌匀喂鸡,连用7天,停3天,再喂7天。
2、按每公斤鸡体重用土霉素(或金霉素、四环素)200毫克喂服(每片药含量250毫克),或每公斤饮料加土霉素2~3克(即8~12片)拌匀喂鸡,连用3~4天。
鸡白痢的诊断和综合防治一、鸡白痢的概述鸡白痢是由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或淋巴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肠炎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青少年鸡和育成鸡中。
该病主要通过饮用污染水源或食用污染饲料和饮水而感染,病原菌会进入鸡体肠道,引起肠粘膜受损,导致消化道炎症反应,表现为腹泻、发热、流质便甚至出血便,病程长而顽固,极易发生二次感染。
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经济效益,所以防治这种病很重要。
二、鸡白痢的诊断1.临床症状鸡白痢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多次水样便便,严重的病例也会出现黏液和血液便,伴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全身倦怠等。
病程较长,但不会传染给家犬等动物。
### 2.病原学检查对鸡白痢进行病原学检查是确诊鸡白痢的一个重要方法。
对鸡粪便或肝脏等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离,如果能够隔离出鸡白痢的病原菌,则可以确定这一鸡的确实发生鸡白痢了。
### 3.病理学检查对鸡的排泄物和病死鸡做病理解剖,可以观察到肠炎及肠黏膜水肿、出血、溃疡等。
三、鸡白痢的综合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饲养过程中要提高饲养环境的卫生条件,做好消毒杀菌工作。
注意饲料、饮水的质量,避免过度喂养和饮水不清洁。
### 2.合理预防接种通过预防接种来提高鸡的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概率。
应该合理安排疫苗接种时间以及接种方法。
### 3.使用药物治疗在发现鸡白痢的早期症状时,可以尝试使用止泻药、止血剂等药物治疗。
在病程严重时,应该选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使用,避免过度使用并合理使用药物,这也是控制抗生素类药物的重要方法。
### 4.及时封锁、消毒隔离在发现鸡白痢病情时,应该及时对病禽进行封锁、消毒和隔离,这是控制鸡白痢的重要措施。
同时加强场地卫生环境,如避免饲养密度过大。
四、总结鸡白痢是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种病,饲养时需要注意环境卫生、预防接种等方面进行,对发生鸡白痢的鸡的封锁、消毒隔离工作等必要措施进行,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合理使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雏鸡和火鸡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
最初命名为“雏鸡致死性败血症”,后改名为“鸡白痢”,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各地常有流行。
患病种鸡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下降并发生卵巢炎。
患病小鸡表现衰弱,下白痢,发病急,死亡快。
病理变化特征是肝脏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白至灰黄色坏死性结节。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侵害雏鸡和火鸡,2-3周龄内雏鸡发病率、死亡率最高,中鸡偶然亦可爆发高死亡率的疫情,成鸡主要是呈隐性或慢性感染。
病鸡、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为典型的经卵垂直传播疾病,亦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感染。
环境卫生恶劣、虫鼠大量孳生等因素对本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临床症状:雏鸡,出壳后数天陆续发病,沉郁,松毛畏冷,废食,下白痢,肛门常被白色糊状粪便堵塞,喘气,2-3周龄内达到死亡高峰,死亡率常可达40%-70%;中鸡,偶有发生急性败血型鸡白痢,病鸡高度沉郁,废食,迅速衰竭死亡;成鸡,呈慢性经过,鸡群陆续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冠髯苍白、“垂腹”、下痢的病鸡,病鸡逐渐衰弱死亡。
(2)病理变化:1周龄以内的病死雏鸡主要可见其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
1周龄以上的病雏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肿大,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黄色结节;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肿;盲肠可能有柱状“肠芯”;另外,病鸡还可能会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
中鸡的病理变化与雏鸡相似,但其肝脏肿大更为明显,土黄色,质地脆弱易碎,肝脏被膜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腹腔积聚血凝块。
成鸡可见卵巢炎(卵子变形、变色、变性),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亦可能见有中鸡白痢的病理变化。
3、诊断。
明显发病的雏鸡与中鸡,依据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可做出较明确的诊断。
对于隐形或慢性感染种鸡,采用鸡白痢平板凝集试验可作出快速诊断。
4、防治。
综合采取下列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鸡白痢的发生。
鸡白痢的名词解释鸡白痢是一种常见的家禽疾病,也被称为鸡霍乱。
它主要通过细菌感染引起,对鸡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能力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将对鸡白痢进行较为详细的名词解释和相关内容的描述。
一、鸡白痢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鸡白痢的主要病原体是大肠杆菌和副溶血性大肠杆菌。
它们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给鸡只。
感染主要发生在鸡只的消化道,并引起消化系统炎症和腹泻症状。
二、鸡白痢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结果鸡白痢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泻、食欲不振、脱水、精神萎靡等。
鸡只的粪便通常呈黄色或绿色,质地稀薄,有时可见黏液和血液。
诊断鸡白痢通常依靠病理学观察和细菌学检验。
三、鸡白痢的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在感染后,鸡只的消化道黏膜会出现炎症和溃疡。
这些病变导致鸡只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引起腹泻和脱水。
细菌的毒素还会对肠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进一步加重病情。
四、鸡白痢的病害控制和治疗方法预防和控制鸡白痢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提高鸡只的免疫力。
鸡白痢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如磺胺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
同时,饮食调整和补充电解质以维持鸡只的水平衡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鸡白痢的危害与防控鸡白痢对养鸡业的危害不容小觑。
它会导致鸡只生长迟缓、体重下降,从而减低养殖效益。
此外,鸡白痢还可能导致鸡只死亡率上升,增加饲养成本。
因此,加强鸡白痢的防控工作对维护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鸡白痢与人类健康的关联鸡白痢主要感染家禽,目前尚未发现它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威胁。
然而,由于家禽产品是人类的主要肉食来源,控制鸡白痢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因此,及时发现和控制鸡白痢的疫情是非常必要的。
七、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鸡白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精确和高效的鸡白痢诊断方法的开发,以及更为安全和有效的疫苗的推广和应用。
这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鸡白痢的危害,提高饲养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鸡白痢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禽疾病,对养殖业和食品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
150对鸡白痢的诊断和治疗分析覃军郑(广西鹿寨县寨沙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柳州 545603)摘 要:在养鸡过程中,鸡白痢为常见传染病,多发于雏鸡,传染性和死亡率较高,容易给养殖户带来较大损失。
基于此,本文对鸡白痢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展开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疾病的治疗和防控措施,希望能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鸡白痢;临床诊断;治疗措施1 鸡白痢的临床诊断1.1 临床症状鸡白痢主要鸡沙门氏菌引发,对不同年龄、品种鸡均具有感染性,日常多发于10~20日龄雏鸡中。
患病鸡和带菌鸡都将成为传染源,排出的粪便将造成饲料和饲养器具被污染。
雏鸡患病后死亡率较高,通常在5~10d开始发病,之后进入死亡高峰期。
患病初期,鸡出现精神萎靡症状,两翼下垂,羽毛松乱,喜欢聚堆和闭眼昏睡。
伴随着病情加重,出现腹泻情况,肛门周围绒毛脏污,排除的粪便稀薄,成糊状。
发病后期出现呼吸困难症状,部分出现跛行、眼盲等情况,容易因心力衰竭死亡。
成年鸡感染鸡白痢的症状并不明显,多为慢性或隐性疾病,将造成生殖系统被破坏,出现产蛋率下降情况。
1.2 诊断方法雏鸡感染鸡白痢后死亡较快,病变不显著。
对病程稍长的病死鸡进行剖检,可以发现鸡身瘦小,存在脱水情况,眼睛下陷,脚趾干枯。
从病理变化上来看,心脏有出血点,存在心外膜炎。
病死鸡的肝脏肿大,存在充血、变脆情况,伴有条纹状出血。
脾脏、肾脏均肿大充血,肺脏存在黄色结节。
成年鸡脐孔四周出现皮肤溃烂现象,内容物稀薄发黄,存在卵黄无法吸收现象。
部分鸡卵黄黏稠、发黑,出现卵黄破裂问题,肠道充气、壁膜增厚,存在干酪样结节。
结合剖检结果进行初步判断后,需要采用血检方式确诊,利用全血平板凝集反应开展现场测试。
操作时采用滴管取液,在洁净载玻片上滴上诊断液后,滴入鸡冠血液,搅拌后2min出现显著块状或颗粒凝集说明感染鸡白痢,如果只有微细颗粒或无凝集说明未感染鸡白痢,无法判定则未可疑状况,需要进一步通过实验室分离鸡沙门氏菌确诊[1]。
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治易县石门店村村民郭某进来6000只肉鸡苗,在4日龄时一小部分雏鸡开始发病。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低头缩颈,羽毛蓬松,扎堆、寒战,食欲下降,少食或不吃,下痢,排出灰白色粘稠粪便,肛门周围羽毛有石灰样粪便粘污,甚至堵塞肛门,有的被病鸡泄殖腔被干燥粪便糊住,病雏排便困难。
还有的出现喘气、呼吸困难。
易县石门店村村民郭某进来6000只肉鸡苗,在4日龄时一小部分雏鸡开始发病。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低头缩颈,羽毛蓬松,扎堆、寒战,食欲下降,少食或不吃,下痢,排出灰白色粘稠粪便,肛门周围羽毛有石灰样粪便粘污,甚至堵塞肛门,有的被病鸡泄殖腔被干燥粪便糊住,病雏排便困难。
还有的出现喘气、呼吸困难。
病理变化:病死鸡明显有脱水现象,眼睛下陷,脚趾干枯肿大、充血,剖检见雏鸡的肝脏,充血,表面有黄白色小坏死点。
腹腔卵黄吸收不全。
肺脏有充血、水肿和炎症,有黄白色大小不等的坏死灶。
盲肠膨大,肠内有奶酪样凝结物,心肌有小出血点,心包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流行病学调查,本村及邻村没有发生鸡的传染病疫情,且本村蛋鸡饲养场没有发现此种病症。
实验室检查,取病鸡全血做平板凝集反应为阳性。
通过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雏鸡白痢。
治疗:对病雏用盐酸洛美沙星可溶性粉(新乡市各协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产品,100g/代))饮水治疗,按每代加水150㎏计算,每日用2次,连用了六天,同时对健康雏鸡用同样药品按每代加水250㎏水进行预防。
经过治疗病雏症状基本消失,逐渐恢复健康,后来整个鸡群生长良好,没有再发生此病。
预防措施平时可在饲料、水中添加一些预防性药物,如氟派酸(0。
01一0。
02%拌料)、庆大霉素(2000一3000IU/只饮水)、此外还有兽用新霉素防止雏鸡下痢也有很好的效果。
在饲料、饮水中添加药物的种类很多,而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可以说几乎无效。
小结;1、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在各种年龄均可发生的一种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鸡白痢的临床症状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养鸡技术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各种年龄、不同品种的鸡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鸡白痢的临床症状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1、流行特点不同品种、日龄及性别的鸡都可感染患病,但以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该病常呈流行性暴发,随着鸡年龄的增加,抗病能力增强,成年鸡偶有发病死亡,但是主要表现为隐性或者慢性感染。
病鸡和带菌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因该病的流行呈散发性和区域性,因此该病的传播时间长、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
该病主要是经过种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水平传播。
不良的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方法会加剧该病的病情,还易诱发其他疾病,从而加剧了该病病情,使死亡率升高。
2、发病原因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首先是养殖者对于该病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一些喹诺酮类抗生素即可有效控制该病,可是实际上,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鸡沙门氏菌的感染。
只有经常对鸡群进行阳性筛查,彻底的净化种鸡场,减少种蛋的传播,才可杜绝该病的发生。
养殖环境差。
多年来,鸡白痢发病率的高低与养殖场的环境好坏都有着重要的关系。
通常鸡白痢为阳性的鸡场,鸡舍的条件一般较差,卫生清扫不达标,鸡舍的温度不适宜,过高或者过低,通风不良等,这些都是诱发该病发生,使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该病可以通过受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用具等进行传播。
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如果对养殖环境消毒不或者清理粪污不彻底,就会扩大受病菌污染的面积,从而使鸡群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
3、临床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来进行初步诊断。
因鸡的日龄不同,在感染发病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雏鸡。
当雏鸡感染患病后,雏鸡多为体质较弱,脐部发炎,在出壳后不久发生死亡。
一般在7-10日龄会达到死亡高峰期。
随之着雏鸡年龄增长,死亡率减少。
病雏鸡常表现为精神不振,低头缩颈,羽毛松乱无光泽,食欲下降,甚至废绝。
鸡白痢的诊断与治疗雞白痢指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疾病。
该病是鸡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也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疾病。
特别是种鸡场,一旦感染到鸡白痢,再加上控制和净化工作不力,对其种鸡蛋孵化出的雏鸡死亡率升高,严重者高达30~40%,甚至50%。
为养殖户带来了损失,进而对后期的产蛋率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标签:鸡白痢病;诊断;治疗鸡白痢指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疾病。
该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也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疾病,成年鸡、育成鸡、雏鸡均可发病,可经蛋垂直传播。
特别是种鸡场,一旦感染到鸡白痢,再加上控制和净化工作不力,其种鸡孵化出的雏鸡死亡率升高,严重者高达30~40%,甚至50%。
为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进而对后期的产蛋率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一、发病临床症状1.雏鸡。
雏鸡鸡白痢病菌在病鸡的体内一般有4~5 d的潜伏期,通常情况下都是感染此病菌的雏鸡孵出几天后才能观察到病态。
雏鸡发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急性雏鸡都是没有明显发病症状,一旦染上病菌雏鸡马上就会出现死亡现象。
雏鸡慢性白痢发病时,可以观察病鸡首先是没有食欲,精神萎靡,低头,体温下降,不愿意活动,病鸡聚到一起呈昏迷状态,到发病后期,病鸡一般都出现绝食。
可以听见病鸡疼痛的尖叫声音,病鸡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就会慢慢地死亡。
2.育成鸡。
40~80 d的鸡比较容易感染上鸡白痢,发病症状具有突发性死亡,在正常健康鸡群中,不断出现一些鸡精神低沉、啄食量减退和下痢的鸡只,连续出现死亡鸡的现象。
病鸡死亡情况是每日都是死亡几只病鸡,但是该病病程较长,一般持续20~30 d,病鸡中大约有10%~20%死亡。
3.成年鸡。
成年鸡白痢感染的病鸡大多数都观察不到比较显著的临床症状。
但如果整体鸡舍内病菌传播感染率较高的情况下,在产蛋量高峰期,就会观察到病鸡产蛋量与同时期健康的鸡想比较明显减少,而且产蛋高峰期延续时间也比较短,这些都可以说明鸡白痢可以严重影响产蛋量。
鸡拉⽩屎怎么办,这⼏个⽅法简单⼜有效!鸡拉⽩屎⼏乎是每⼀个养殖户⽆法迈过的坎,鸡群的饲养管理不管下多⼤功夫还是⽆法避免鸡拉⽩屎的时有发⽣,可以说⼀年四季不间断。
鸡⽩痢分为雏鸡⽩痢和成鸡⽩痢,不论哪⼀种为对我们的养殖⽣产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今天⼩编对鸡⽩痢和鸡拉⽩屎吃什么药做⼀详细分析。
⼀.雏鸡⽩痢1、感染⽩痢或带菌的雏鸡使⽤抗菌药物后可以在⼀段时间内控制其没有发病表现,⽽很多孵化场正是在这个上做⽂章。
在雏鸡出壳后在颈部⽪下注射抗菌药物,从⽽让带病菌的雏鸡看上去很正常,这样孵化场就有理由说⾃⼰的鸡苗鸡⽩痢净化的很好,鸡苗是健康的。
2、雏鸡⽩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
⼀般3 ~ 4 ⽇龄的雏鸡就有⽩痢病出现,7⽇龄达到⾼峰,病初雏鸡表现⼝渴多饮,⽻⽑松乱,翅膀和尾⽻下垂,缩脖呆⽴,闭眼嗜睡,⾷欲不振或⾷欲停⽌,随后并出现拉⽩⾊或灰⽩⾊的稀便,且肛门周围污染严重,有时少数病雏甚⾄出现排粪困难。
发病后期则病雏表现极度衰弱,并蜷缩成⼀团,呼吸困难,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发病雏鸡⼤多在发病后1 ~ 3 天内死亡。
3、雏鸡⽩痢防治⽅法:在饮⽔或饲料中添加抗⽣素是养殖户防治雏鸡⽩痢的常规⽅式,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雏鸡⽩痢属于沙门⽒菌感染,该细菌很易产⽣耐药性,因此长期单⼀添加⼀种抗菌药物对于防控鸡⽩痢的效果并不理想。
我们给出的⽅案是:雏鸡3-4⽇龄⽤开⼝药开⼝乐预防,注意鸡舍温度控制,对发病严重的鸡群在饮⽔中添加⾼敏抗菌特效药杆⽴克,配合速补21,增强抗病⼒,以保证鸡群后期正常⽣长。
⼆.成鸡⽩痢1、处于产蛋⾼峰期的鸡群突然出现产蛋下降,且下降幅度⽐较⼤,有时经过⼏天时间可由90%下降到20%—30%不等,甚⾄停产;鸡群采⾷量下降,时⽽出现腹泻;鸡冠开始萎缩,颜⾊不新鲜,上⾯经常可见到⼀些“⽩霜”,⾁垂卷缩,并出现零星死亡。
鸡⽩痢很少单⼀发病,它常常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例如与⼤肠杆菌混合感染,病毒性呼吸道,这就⼤⼤增加了防治鸡⽩痢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