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单位和署名
- 格式:docx
- 大小:20.38 KB
- 文档页数:1
研究报告署名格式引言研究报告是研究人员对所进行研究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的文档。
在撰写研究报告时,署名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各参与人员在研究中的贡献,并保证其学术经历得到应有的认可。
本文将介绍研究报告署名格式的基本规范,以便研究人员在撰写研究报告时能够按照正确的格式进行署名。
研究报告署名格式的基本要求研究报告署名格式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作者顺序:研究报告中,作者的顺序应根据其在研究中的贡献大小进行排列。
一般情况下,第一作者是对研究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最后一作者是项目的负责人,其他作者按照其贡献大小依次排列。
2.作者署名:每个作者的署名应包含其全名,中间可以用逗号隔开。
在学术界,通常会在作者姓名后面加上其所在的研究机构或单位的名称,以便更加准确地标识作者的身份和归属。
3.机构署名:在作者姓名的下面,可以附上各个作者所在机构或单位的名称。
这些机构或单位的名称可以用脚注的形式标注在作者下方,也可以单独列出一个机构署名的部分,以便更加清晰地展示各个作者的所属机构。
4.联系方式:在研究报告的末尾,可以附上各个作者的联系方式,如电子邮件地址或电话号码。
这样可以使读者能够方便地与作者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
研究报告署名格式的示例下面是一个研究报告署名格式的示例:**研究报告署名格式示例****作者:**1. 张三, XX大学2. 李四, XX研究院3. 王五, XX实验室**联系方式:**- 张三:*************************.cn- 李四:****************************- 王五:***************在这个示例中,张三是第一作者,他来自XX大学;李四是第二作者,他来自XX研究院;王五是第三作者,他来自XX实验室。
在作者和机构名字之后,分别用逗号进行了分隔。
在联系方式部分,分别列出了三位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
结论研究报告署名格式是撰写研究报告时必须要遵循的一个重要规范。
论文创作中的作者署名与作者顺序规范在学术界,论文署名和作者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仅体现了学者的权威和成就,还能为读者提供准确的信息来源。
本文将就论文创作中的作者署名与作者顺序规范展开讨论。
一、作者署名规范作者署名是论文中标识作者身份的方式,它需要准确、清晰地展示作者的名字。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1.1 名字的顺序在中文论文中,通常遵循姓在前,名在后的顺序。
例如,若作者名字为“张三”,则署名应为“张三”。
当有多位作者时,通常按照作者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署名。
1.2 复姓的书写如果作者有复姓,比如“欧阳修”,那么署名的方式需要注意。
根据学术规范,复姓的首字母应该大写,其他字母小写,因此署名应该为“欧阳修”。
1.3 作者单位的标注在论文中,在作者姓名下方一般会标明作者的单位信息,例如学校、研究机构等。
这些信息应准确、清晰地展示,以便读者可以找到作者的归属和联系方式。
二、作者顺序规范作者顺序是指在多位作者合作完成的论文中,各个作者名字的排列顺序。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2.1 第一作者在多位作者中,第一作者通常为对研究做出最大贡献的作者,他或她负责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具体工作。
第一作者是论文中权重最高的作者,也是通常被引用和介绍的对象。
2.2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通常是该论文中发起并组织研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他或她对整个研究项目负有重要责任。
通讯作者在署名时通常会在作者名字后用右上标标注一个星号(*),并在署名下方以脚注形式注明其联系方式。
2.3 其他作者顺序除了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之外的其他作者,通常按照其在研究中的具体贡献程度和参与程度排列顺序。
通常,这些后续作者按照他们的工作量和重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三、作者署名与作者顺序的示例以一个论文为例,该论文有三位作者:张三(第一作者,负责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李四(通讯作者,主要负责组织和指导研究工作)、王五(参与实验和数据分析)。
署名示例:张三李四*王五脚注示例:*通讯作者:李四,邮箱:************这样的署名和顺序规范可以提供准确的作者信息,使读者能够明确每位作者的贡献和职责,也有助于学术界对研究成果的评估和引用。
(一)作者(outhor)排序和作者单位1.作者排序作者署名表示对SCI论文内容负责,也是对作者著作权的尊重。
署名者不可过多,必须是参加全部或者主要研究的工作者,对本文内容负责并能进行答辩者。
作者排序按贡献大小,不能随意增删或改动。
一般研究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为资深作者(senior author)和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排在最后,而研究的具体承担者为第一作者。
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
如有多名作者,在每一作者姓名右上角依次标出阿拉伯数字1、2、3,有些杂志要求写英文字母a,b,c注明。
通讯作者,一定要注明通讯地址、电话和e-mail 等。
2.作者单位作者的工作单位名称应写全称,并含有邮政编码。
一位作者的工作单位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因为许多作者身兼不同单位职位或近期改变单位。
(二)作者姓名及学位的正确拼写东西方人的姓与名排列存在差异,有些英文期刊要求在作者姓名后写出其学位。
1.姓名的正确拼写英文期刊在发表SCI论文时作者的姓名一般用全称,这与参考文献中作者姓名的写法不同。
中英文作者的拼写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中文一般姓在前、名在后,而英文则是名在前姓在后。
有些英文期刊在发表SCI论文时亦采用缩写,应注意的是姓名所系之缩写名而不缩写姓,缩写名的书写形式都是姓在前、名在后,并省略所有缩写点。
如Neal D.Freedman 缩写为Freedman ND;Caitriona Ryan缩写为Ryan C;Bing-Yi Shi 缩写为Shi BY ,Yan Cui 缩写为Cui Y。
国外也有复姓,如Julie C,Fanbury-Smith,Luigi Ferini-Strambi,SoniaAncoli-Israel 等分别缩写为Fanbury-Smith JC,Ferini-Strambi L, Ancoli-Israel S;姓名中含有前缀De,Des,Du,La,Dal,La,V on,Van,den,der等,将前缀和姓作为一个整体,按字顺排列,词间空格和大小写字母不影响排列,例如James A.de Lemos 缩写为de Lemos JA。
格式:单位排在前面,作者在后面:1、文章标题下注明作者,再在文尾处加一括号,注明(作者单位******)2、文尾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单位),也有(单位/作者)的3、文章标题下,直接注明作者单位,姓名作用:1.承担社会责任,文责自负署名的作者,或参与实验的全部或部分工作,或参与论文撰写,最后均同意文稿版本的发表,对本文内容负责并能进行答辩。
署名要求作者对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内容及发表后产生的社会效益共同承担学术责任,同时也对论文发表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后果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论文存在科学或道义上的问题,那么全部署名作者都负有一定责任。
因此在署名时要注意,责任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署名带来的荣誉。
2.文献检索需要,引用文献文献检索时,有四种方法可以采用,即作者检索、题目检索、主题检索和分类检索。
其中,作者检索是文献检索的重要方法之一。
另外在引用文献时,有的期刊仅要求列出前三个署名作者的名字,有的期刊要求列出全部署名作者,因此作者署名是读者引用和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要内容。
3.代表成果归属,职称晋级作者署名后,即认定全部作者对论文拥有著作权,对论文成果拥有优先权,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受国家法律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和剽窃。
为避免论文出版后的矛盾,有的期刊在论文发表时,要求作者填写《版权转让书》,其内容不仅包含作者的责任、修稿要求等,还包括版权转让协定等相关内容;有的期刊要求全部作者签名,但也有期刊不要求论文发表后转让版权,即作者可保留文章的版权,具体情况视出版社和期刊要求而定。
论文发表,是科研成果的认定,是学术成功的标志,因此,署名也是专业成绩大小的凭证。
目前在很多医院和单位,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职称评定和晋级的重要依据。
根据作者署名,准确评估职称申报者的科研水平,也是各级政府实施奖励的依据。
4.通信联系需要,解答问题作者署名除署上作者姓名外,还要求填写作者的通信地址和E-mail地址,为读者和作者之间、作者和编辑及审稿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是相互联系必不可少的内容。
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也就是论文中署名第一的,第一作者的单位。
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在发表论文时,会有多个作者,但这个作者是最重要的作者,他所处的单位即是第一作者署名单位。
通常也是文章中的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这样做就是为了方便与文章作者沟通和联系。
推荐阅读:投稿之后还能修改单位和作者吗
其中所说的第一作者指的就是署名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有的文章署名也有两个或多个第一作者,称为并列第一作者,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在人名上进行标注。
另外,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同,与创造性贡献不同,通讯作者常由诸作者中在论文所属领域最有权威者所充当。
本刊关于“作者单位、署名”撰写的要求
作者:
来源:《右江医学》2022年第02期
1.作者单位
作者单位应注明全称(到科室),并注明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
作者人数一般不少于3名,不超過8名。
在作者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在作者名下依序号分述其单位名称,不同单位之间用分号“;”隔开。
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单位著录项目应与中文一致,并应在邮政编码后加注国名“China”。
2.署名
英文摘要中国内作者的姓名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
汉族作者姓名姓在前,复姓连写,姓全部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间不加连字符。
名不缩写,姓与名之间空1格。
对于复姓或双名的汉语拼音音节界限易混淆者,应加隔音号“’”。
少数民族作者姓名按照民族习俗,用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分连次序依民族习惯。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作者姓名的书写方式应尊重其传统习惯。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本刊编辑部·。
发表论文作者单位署名示例
重点实验室中英文名称对照:
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ansu Advanced Non-ferrous Metal Materials
文章署名示例(具体格式以发表期刊格式为准):
×××性能的研究(论文题目)
AAA 1,2 BBB 1,2 CCC 1 DDD 2(作者全为我校人员时)(1.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50;2.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英文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ansu Advanced Non-ferrous Metal Materials,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anzhou 730050,China;2.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anzhou 730050,China)
其中:Laboratory可缩写为“Lab.”。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可缩写为Lanzhou Univ. of Tech.。
关于作者单位和署名
1.作者署名中的单位一般指成果所属单位,而不是作者投稿时的就学单位或工作单位。
作者署名的单位应该是注册的法人单位全称,为便于读者联系,作者可列出法人单位下设的二级单位。
若两人以上作者属于同一法人单位,但二级单位不同,则只使用法人单位名称,不列二级单位名称,二级单位名称在作者简介中说明。
一个法人单位不能分成两个单位署名,如
1.清华大学电机系,
2.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2.每位作者只署一个单位,其他单位可以在作者简介中列出。
3.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名称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实验室统一命名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英文名称为“State Key Laboratory of××(依托单位)”。
如: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StateKeyLaboratoryofTribology(TsinghuaUniversity)]执行,也可使用[依托单位XX 实验室]这样的名称。
4.稿件决定录用后若需变更作者顺序,须提交带有全部作者签名及第一作者单位公章的变更证明。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