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13.97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1. 《村晚》中“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景象以及落日挂在山头的情景。
2. 到了农忙的时候,农民们忙而有序地做着各项农活,看着这场景,我不由得吟诵起范成大的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3. 母亲节的时候,高飞用《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两句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4. 《鸟鸣涧》中通过鸟儿的鸣叫来表现山林寂静的诗句是“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我们学过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清泉的流动衬托山中的寂静。
5. 诗中有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在树下学种瓜的情景。
6. 诗中有声,《稚子弄冰》中“敲成玉磐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恍若让我们听到了冰块破碎的声音。
7. 诗中有悠闲的生活,《村晚》中“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让我们体会到了牧童的自由自在。
8. 诗中有情,《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
9. 《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通过描写月出、鸟鸣来展现山涧的寂静,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10. 爱国,是王昌龄誓死为国“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责任担当;是陆游失望而不绝望“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翘首期盼;是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后“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喜极而泣。
1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表现诗人送别友人时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 朋友之情,相交之谊,亘古相传,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我体会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我积累的这样的诗句还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 《乡村四月》中描写农民繁忙景象的诗句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4. 因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所以我们在遇到有人需要帮助时,要及时伸出援手。
15. 古往今来,凡是作恶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16. 做人要知道廉耻,这样才知道什么事是不能做的,这就是朱子说的“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17. 诗中有画面。“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人绘出的是村童嬉戏图;“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月上摩天”诗人画的就是壮丽山河图;“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诗人涂抹的是春日山林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则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江边送别图。
18. 名言中有哲理。《左传》中“多行不义,必自毙”警示世人坏事做多了,必定会自取灭亡,因此我们要多做好事善事;《朱子语类》中“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则告诉我们人知道廉耻,这样才知道什么事是不能做的。
19. 亲情和友情是古诗中常常为诗人们所赞颂的,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送别诗是诗人表达和朋友深厚感情的一种诗体,李白就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到了朋友走后自己的孤独之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王维在送朋友出使安西时,写下诗句表达和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20. 《孟子》 中告诉了我们同情心的重要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做了以下区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1. 本册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古代农村勤劳的农民的农忙生活,如《田园四时杂兴》中描写的“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还有《乡村四月》中的情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2. 古语有言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就是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用心。 23. 5.王之涣和王昌龄都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写下很多描写关外风光和军旅生活的诗篇。《凉州词》中描写了凉州萧索壮阔的景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从军行》表达了作者爱国情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