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感染率的影响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护理干预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并进行分析。
方法:从我院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间手术室外科手术患者102名,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另一组为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几率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手术室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术后伤口良好愈合,明显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对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手术室;伤口感染;护理伤口感染现象作为外科手术中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影响了手术整体效果,同时延迟了患者愈后时间,不利于患者伤口及组织愈合,增加了患者住院治疗时间[1]。
并且如若伤口感染处理不当,愈后不良,将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极有可能发生全身重症感染症状[2]。
为预防外科手术中患者伤口感染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本文为此进行详细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间手术室外科手术患者102名,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25例男,26例女。
年龄为18~67岁,平均年龄为(45.24±5.28)岁。
妇科手术15例,泌尿科10例,普外科21例,骨科5例。
另一组为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26例男,25例女。
年龄为19~68岁,平均年龄为(44.13±4.72)岁。
妇科手术13例,泌尿科12例,普外科23例,骨科3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
1.2方法: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以此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相关措施。
为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2.1环境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按照相关制度进行环境消毒,保持空气、温度、湿度符合要求标准,避免手术室内无关人员进出,减少室内人员来回走动,禁止污染物品进入手术室内[3]。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手术期间予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及其临床特点,进一步探究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方法:本次临床实践,专门回顾性统计比较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该78例患者均为随机定量选取。
依照患者临床治疗实施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
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而参照组38例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手术后综合评估比较2组患者切口的愈合与感染情况。
结果: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下的观察组40例患者,切口愈合/康复程度高达95.0%,而参照组仅有65.8% ,差异显著(P﹤0.01);手术后切口感染控制方面,观察组40例患者未发现1例,而参照组38例中发现7例,差异显著(P﹤0.01)。
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和术中予以全过程的优质护理干预控制,可大幅减少控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提升了患者康复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切口感染;预防【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224-02全膝关节置换术,即使用人工制作的生物材料,对患者关节中已经遭到毁灭的骨和软骨进行置换。
进入到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在医疗技术与临床研究领域的突飞猛进,该项手术操作及其安全保障性也早已变得成熟完善。
但是,由于人体本身就比较脆弱,尤其是在手术过程中,更容不得半点疏忽。
一旦切口被感染,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势必会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然而,现实中也经常出现此类问题。
由此可见,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必要性。
对此,本次专门选取我院收治相关患者78例,以分组统计比较的方式,进一步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临床实践回顾性统计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该78例患者均为随机定量选取。
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240例,采取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感染率。
结果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84例,乙级愈合26例,丙级愈合10例,切口甲级愈合率为70.0%,切口感染18例,切口感染率为15.0%;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104例,乙级愈合12例,丙级愈合4例,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6.7%,切口感染7例,切口感染率为5.83%。
观察组患者在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感染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术前准备在行手术前3-5天对患者进行沐浴指导,做好皮肤清洁工作,不对毛发进行去除等处理工作,以便减少刮痕对表层皮肤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切口感染;对手术中必须去除毛发的患者应尽可能在手术前去除进而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一些对无菌操作较严格的手术应于术前0.5-1小时采用氯霉素、甲砜霉素等广谱抗生素[3](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对部分在术前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工作人员应热情友好、带有目的性和病人交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顾虑、担忧,获取患者的信任,并鼓励患者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身心达到最优状态,治疗的效果才会最佳,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1.2.2 术中护理按照患者的手术方式以及对手术的要求安排与之相适应的手术室,使用正规优质的手术消耗品,确保各项措施的无菌操作。
与此同时,检测手术室空气质量以便保证空气洁净。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采用t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浅析手术室综合护理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发表时间:2019-04-10T15:56:35.457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3期作者:肖焕杰[导读] 对于降低手术室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加强综合护理的干预可以起到明显的作用效果,并促进伤口愈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室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切口感染的有效预防所起到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的手术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较为全面的综合护理,即手术前后加强护患沟通,增加抗生素的使用,严格要求在手术室的感染控制规章,应用最新先进消毒方式,注意器具使用时的绝对清洁等。
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的愈合例数为31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例;试验组患者切口发生感染1例,对照组6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降低手术室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加强综合护理的干预可以起到明显的作用效果,并促进伤口愈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综合护理;术后切口感染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operating room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incision infec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operating room on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wound infection i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64 surgical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2017 in the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2 cases each.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operation in the operating room.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nderwent comprehens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which was to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increase the use of antibiotics, strictly control the infection control regulations in the operating room, apply the latest advanced disinfection method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struments. Absolute cleaning during use, etc. RESULTS: The number of incis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3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1 case was infected with incision and 6 cases we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0.05). Conclus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sion infec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operating room, the intervention of strengthening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n play an obvious effect and promote wound healing,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comprehensive nursing;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患者在手术室中手术时暴露受皮肤等身体屏障保护的内脏器官等,那么预防感染成为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摘要】目的:将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观察其对医院感染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以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期间为研究时间,以82例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组别均分,常规管理组(n=41,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护理管理组(n=41,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组间医院感染率(泌尿道感染、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管理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等指标均由于常规管理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针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可降低各种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关键词】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护理满意度患者在住院期间或者因院内获得而产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
院内感染因患者所发生部位的不同,通查昂可划分为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血压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1]。
院内感染的控制始终是广大医护人员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而整个普外科运行中,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复杂的手术治疗,同时还存在复杂繁多的病种,也是医院感染发生率最大的科室之一。
因此采取科学的护理管理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至关重要。
鉴于此,本次研究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82例进行研究,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82例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其中41例患者纳入常规管理组:男女比例21:20,年龄21-69岁,中位年龄(44.59±2.29)岁,其中肝胆手术、甲状腺手术、阑尾手术、血管手术、胃部手术、肠道手术患者各3、6、10、3、14、5例;另41例患者纳入护理管理组:男女比例22:19,年龄22-68岁,中位年龄(44.46±2.33)岁,其中肝胆手术、甲状腺手术、阑尾手术、血管手术、胃部手术、肠道手术患者各4、5、9、4、13、6例。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发生产生的影响探究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发生产生的影响。
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5月90例手术室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
常规护理组进行手术室普通护理,干预组采取的护理措施是干预性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出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干预前后患者SF-36评分;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
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组术后出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干预组SF-36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
干预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
结论:干预性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后肺部感染;影响【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314-02手术室护理工作有特殊性,手术属于强烈的应激源,患者可产生不良应激,加上多数患者抵抗力低下和术中操作因素等影响,导致肺部感染发生风险明显提高,而肺部感染可影响术后康复,甚至威胁老年人生命安全,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1]。
本研究分析了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发生产生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2016年6月—2017年3月90例手术室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
干预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21~78岁,平均(54.24±2.17)岁。
普外科手术有23例,肿瘤外科手术有12例,妇科手术有10例。
常规护理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1~77岁,平均(54.21±2.12)岁。
普外科手术有22例,肿瘤外科手术有12例,妇科手术有11例。
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护理研究·中国当代医药2018年9月第25卷第27期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5No.27September 201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肾肿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临床上已广泛应用腔镜肾切除术治疗,且临床效果明显,创口小,恢复快,但患者术后易出现交叉感染,而出现血液感染或切口感染,造成严重炎症反应,影响术后疗效[1-2]。
有学者研究认为[3],手术室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场所,患者往往因室内环境及细节护理未完善而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率上升,因此需系统的提高护理措施,限制探观人数,避免交叉感染,将感染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指出完善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应用综合性、细节化的护理降低患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对控制腔镜肾切除术肾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分析陈满桂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西抚州344000[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对控制腔镜肾切除术肾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74例行腔镜肾切除术肾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引流管留置、住院及进食、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尿漏、尿性囊肿及下位肾功能缺失等)、感染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及引流管留置时间、进食、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0%)低于对照组(21.62%),观察组术后感染率(8.11%)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腔镜肾切除术;肾肿瘤;术后感染;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8)9(c)-0186-03Effect of detail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peration room on controlling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fter endoscopic nephrectomy for patients with re⁃nal tumorsCHEN Man-guiOperation Room,People′s Hospital of Linchuan District in Fuzhou City,Jiangxi Province,Fuzhou 34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etail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peration room on controlling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fter endoscopic nephrectomy.Methods A total of 74patients with renal tumors undergoing endoscopic nephrectomy from June 2015to August 2016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47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etai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was observed and analyzed in the two groups (the time of ambulation,drainage tube indwelling,hospitalization and feeding,anus exhaust time after opera⁃tion)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urinary leakage,urinary cyst and lower renal function loss,etc.),and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and the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5.40%)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1.62%),and th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ate (8.11%)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7.03%),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The detail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operation roo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nephrectomy with endoscopic nephrectomy.[Key words]Detailed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Endoscopic nephrectomy;Renal tumor;Postoperative infection;Effectanalysis[作者简介]陈满桂(1974-),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186中国当代医药2018年9月第25卷第27期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5No.27September 2018·护理研究·者的感染,使患者保持稳定的心态安全经历手术[4-5]。
浅谈手术室护理对术后感染的干预作用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对预防术后感染的应用价值。
方法:研究对象选择于2021.6~2022.6期间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88例,抽签方式进行分组研究,44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归纳入对照组,而另44例实施手术室全面护理的患者归纳入实验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方式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和研究。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以显著提升,而术后感染率得以显著降低,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得以显著提升,两组比较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评价标准(P<0.05)。
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可对术后感染进行预防,适合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术后感染;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在临床上手术患者面对手术治疗带来的创伤,且切口需要较多的暴露时间,以此很容易发生感染情况,对患者康复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而手术室护理可对术后感染发挥预防作用,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进一步评价,评价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于2021.6~2022.6期间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88例,抽签方式进行分组研究,44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归纳入对照组,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23:21,平均年龄为(48.45±3.15)岁(22~76岁);而另44例实施手术室全面护理的患者归纳入实验组,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25:19,平均年龄为(48.58±3.20)岁(22~75岁),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中信息数据,与统计学意义评价标准不符(P>0.05),可比性强。
1.2方法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患者中,而手术室全面护理实施于实验组患者中,具体干预方法为:(1)在术前1天,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对手术患者进行访视,并对患者营养情况进行评估,对身体各项指标进行查看,一旦患者存在贫血、水电解质失衡情况,要及时实施对症处理,对患者贫血症状进行改善。
(2)无菌管理要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对帽子和鞋子进行严格更换,洗手规范要严格,管理好手部卫生,对洗手程序进行规范,监督要加强,定期监测细菌,并要做好抽样。
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6例。
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术后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神经外科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防肺部感染知识教育、营养支持建议以及心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中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率以及住院时间。
结果:干预组患者在神经外科术后进行肺部感染护理干预后,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术后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神经外科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防肺部感染知识教育、营养支持建议以及心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
1.2.1 常规护理术后病情观察与监测:神经外科术后需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脉搏和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特别是要关注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变化,通过呼吸变化判断心肺功能的恢复状况及有无痰液的阻滞。
如患者出现咳痰现象,应该取痰液做进一步化验以判断有无感染的发生。
还需进行胸部的听诊,注意肺部的呼吸音有无异常。
另外需要定期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根据参数的变化及时调整氧气吸入量。
排痰、吸痰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无阻,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促进排痰一般应将患者的头部垫高15~30°,在避免出现误吸的同时,还能促进颅内静脉血回流,降低颅内压。
另外患者需要经常变换体位,增加翻身和拍背的次数,以利于呼吸道痰液的排出。
拍背时应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节奏的拍打,一般情况下每2小时进行一次翻身拍背。
如果患者无法自主排痰,就需要进行辅助吸痰。
吸痰管宜选择软硬适中、长短合适且经过无菌处理的管子,插入时应该缓慢进入,由浅入深。
吸痰动作一定要柔和、准确,吸引负压一般在20~40kpa左右,所有操作应注意无菌,吸痰的前后仍然需要吸氧。
呼吸道护理:对于呼吸困难,尤其是血氧饱和度严重偏低的患者,应该及时采取气管切开术。
手术室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影响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室护理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术切口感染的影响。
方法:将某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的68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术中用时、留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并比较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术中用时、留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显著优势(P<0.05)。
结论:开放性四肢骨折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引言四肢骨折是临床骨科最常见的类型。
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四肢骨折,不仅可以修复发生骨折的关节,还能恢复关节的功能。
患者由于多伴有基础疾病、生理功能差、手术刺激的应激反应等因素,导致患者耐受性差,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甚至是四肢致残,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四肢骨折患者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可积极地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将68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手术室护理,分析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手术室感染率的影响。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纳入总计6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因开放性四肢骨折就诊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研究时间控制在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的原则下,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
对照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54.23±2.80)岁。
研究组男25例,女9例;年龄29~80岁,平均年龄(54.97±1.24)岁。
两组各项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
手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指导患者如何转移并发泄负性情绪;术中,指导患者调节深呼吸的频率,以缓解患者的恐惧、紧张感;术后,告之患者手术非常成功或表扬患者表现的非常棒,缓解患者持续的紧张状态。
浅谈手术室护理对术后感染的干预作用摘要:手术室护理是手术室工作中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
手术室护理涉及到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术后感染预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浅谈手术室护理对术后感染的干预作用,以及如何充分落实这些干预措施。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术后感染医院感染手术室护理主要工作包括手术室清洁消毒、手术器械准备、术中监护、患者护理等。
手术室护士需要在手术室内密切协作,配合整个手术室团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确保做到安全、高效、规范地进行手术。
一、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术后感染是指在手术后一定时间内出现并滋生于手术部位或全身,导致组织破坏和炎症反应的感染。
它是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术后恢复和治疗的严峻挑战。
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染源感染源是术后感染产生的原因。
它可以是伤口、导管或器械污染、手术人员或患者自身等。
一般来说,术后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源是手术部位。
例如,手术部位的细菌感染可导致切口感染、深部组织感染和脓毒症等。
此外,术后使用的插管、导管、尿管和引流管等器械污染也是感染源之一。
2.宿主因素宿主因素是影响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
例如,年纪大的患者、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肥胖、糖尿病等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感染。
此外,术前的长期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使用也会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
3.手术技术手术技术是影响术后感染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手术操作不规范,手术感染控制不严格,外科器械消毒不彻底等,都会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
此外,手术时间过长,创口分离度过大等操作也会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
4.手术环境手术环境是影响术后感染的关键因素。
手术室的洁净度、空气质量、外科器械的消毒灭菌程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对术后感染形成威胁。
术前与术后的环境净化、手术室内的空气滤清器使用和手术室人员的消毒等措施都会对手术室环境的卫生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感染源、宿主因素、手术技术和手术环境等多种因素。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董莉莉发布时间:2023-06-13T09:55:31.007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6期作者:董莉莉[导读] 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 224001【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本院收治的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感染概率仅出现1例压疮、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V AS评分、膝关节功能更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运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围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方式为对终末期的关节炎疾病患者治疗一种方式,此治疗方式下,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可以得到较好的恢复。
但是现阶段此手术疗法依旧存在不手术翻修与失败的问题和挑战。
优确保假体性能和寿命为维持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关键条件,其中假体四周感染为引起预后不良、假体翻修以及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1]。
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方式下,患者出现感染不但会引起其机体的疼痛感和负担明显加重,亦会给其带来明显的疼痛感受,使其抗生素药物使用的剂量明显增加,亦会将住院的时间延长,使得家庭负担和治疗难度明显加大。
基于此,本文将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本院收治的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平均年龄(50.14±6.77)岁;对照组平均年龄(50.42±6.83)岁,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具体为:饮食护理、检查引导、入院指导以及病房护理等等。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王燕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手术室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组间比较肺部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干预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护理;护理满意度;肺部感染率【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17-02肺部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的肺部支气管或肺泡产生炎症,从而导致的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症状[1].是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中最常见之一,因此在临床上对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应加强临床护理[2].近几年随着护理方式的不断转变,人们开始关注对术后肺部感染进行预防,希望通过临床护理的方式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某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对比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现报道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某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18岁~87岁,平均年龄(47??56±3??15)岁.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17岁~88岁, 平均年龄(17??98±2??01)岁.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为:①患者均符合?外科学? 诊断标准;②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着;③排除心、肺功能不全患者;④排除年龄过小或有精神障碍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纳入标准,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手术室护理. 常规护理:①对患者进行术前基本的准备工作,包括术前禁食、术前肠道清理以及术前手术注意事项讲解;②在手术过程中指导患者调整好手术姿势, 帮助主刀医生进行手术. 护理干预:①在手术前不仅要对患者进行基本的手术准备工作,还需要将手术注意事项一一告知患者,并且指导患者手术中可能产生的紧急情况,此时应如何进行应对,向患者讲解一些手术成功的案例,从而在心理上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手术的到来;②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其中包括第一,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进行手术,帮助患者于麻醉师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实时情况及时与治疗医生进行沟通.第二,由于患者术前需要禁食和禁水,因此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生理盐水浸润的棉签对患者的唇部进行擦拭.第三,由于患者对手术具有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适当的与患者进行肢体接触或语言交流,给予患者支持,帮助患者调节心态,使手术顺利进行.第四,要保证手术过程中使用器材的无菌性,尤其对于气管插管患者,要保证无菌操作,避免术后肺部产生感染.第五,在手术过程中准备好吸痰装置等应急设施,给予患者咳痰方式的指导,避免因人为操作不当造成患者术后肺部感染;③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除了要增强手术室护理干预还应该加强术后护理干预,及时的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 1??3疗效判定根据临床医学中对肺部感染程度进行分级统计,分别为重度感染、中度感染、轻度感染.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院内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其中包括护理内容、护理方法、护理技术等,总分100分, 其中分为:①非常满意(≥90分);②满意(70分~89分);③一般(60分~69分);④不满意(50分~59分);⑤非常不满意(<50分).总有效=(①+②+③)/(①+②+③+④+⑤)?100%.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卡方进行检测,P<0??05表_uP_q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比较对照组肺部感染11例,总感染率为27??50%;观察组肺部感染3例,总感染率为7??50%.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3讨论术后感染是术后康复治疗中主要的护理对象之一,临床上需要对其采用正确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以帮助患者术后恢复[3].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研究护理干预对手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肺部感染11例,总感染率为27??50%;观察组肺部感染3例,总感染率为7??50%.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进行临床护理能够帮助患者降低术后感染率.而且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发现,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总满意27例,总满意度为67??50%;观察组总满意35例,总满意度为87??50%,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验证干预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重要性,从而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干预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张学娟??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分析[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2(01):40-60?? [2]周宁??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4,28(06):346-347?? [3]彭少萍??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0(07):94-95。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感染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为减轻术后感染提供参考。
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及感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全面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切口愈合,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术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后感染;影响
临床上医院感染不仅指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感染情况,也包括在医院获得,但在出院后才表现出的感染现象[1]。
外科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担负着各类手术及病危患者的抢救工作,手术室护理质量是整个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及促进切口愈合的关键,因此,手术室护理在预防医院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预防和控制感染,使医疗差错降至最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成为外科手术室医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为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我院对120例行外科手术的患者给予全面手术室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观察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为17~73岁,平均年龄为(43.5±
2.8)岁。
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分布为18~74岁,平均年龄为(4
3.3±2.9)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全面护理。
手术室全面护理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2.1心理护理术前患者通常因对手术结果不确定导致其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对手术及疾病治疗的信心。
1.2.2手术室空气净化空气洁净度是手术室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手术室内仪器搬动、人员流动及手术结束后废弃物品的回收都会在极大程度上造成手术室空气内细菌增多,因此,手术室人数需控制在满足手术需要的情况下降至最低,除去必要的医生和护士,需限制其他人员进入手术室,对手术仪器及地面采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每月对手术室的空气进行细菌检测[2]。
1.2.3洗手消毒手术人员需严格执行规范的制度,勤洗手,并进行消毒,整个洗手过程不低于10min,指甲缝、手表面、肘部及关节上5cm处需采用洗剂进行清洗和消毒,工作人员手指带菌不得超过5cfu/cm[2-3]。
1.2.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人员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及专业素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1.2.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提高患者病原体送检率,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4]。
根据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细菌移位的相应机制应用单克隆抗体及白介受体拮抗剂,防治手术部位发生感染。
1.2.6术后营养支持术后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在膳食配方中添加适量脂肪酸、精氨酸、膳食纤维及核酸等,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及免疫力,有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
1.3观察指标对患者切口红肿、皮肤外观及硬结等切口愈合情况及感染发生率进行观察,根据上述观察指标将切口愈合情况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级为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发生;乙级为愈合欠佳,切口缝线感染、血肿、红肿、硬结、皮肤坏死,但切口未化脓;丙级为切口化脓,且需切开引流。
甲级愈合与乙级愈合视为切口愈合优良。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数据的录入及处理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实现,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及感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见表1。
3 讨论
医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场所,手术室是医院内高危科室,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直接关系到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相关医护人员无菌概念的缺乏、管理制度的缺陷及自身疾病的影响导致患者手术部位在术后易发生感染或愈合不佳。
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材、物品及手术操作流程是影响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切口愈合及手术室感染问题成为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及难点[5]。
在我国医学界,临床手术室护理工作室现阶段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最主要问题,根据我国手术室护理干预现状,结合造成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对手术室护理干预进行规范。
相关研究表明,医院需制定完善的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手术室人员需严格遵守,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强化手术室物品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规范的护理培训,有利于患者伤口的愈合,并有效降低了患者术后感染率[7-8]。
本研究中,给予全面手术室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率及
术后感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前人研究成果一致[6]。
综上所述,全面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切口愈合,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术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占新菊.手术室中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3):143-144.
[2]孙建.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控制肝移植切口感染的作用分析[J].国际护理需杂志,2014,33(02):300-302.
[3]魏利敏.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感染率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3(19):338-338.
[4]孟庆杰.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716-717.
[5]刘梨,黄志欢.手术室护理人员强化管理加强后对降低医院内感染率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01):120-122.
[6]潘琼华,唐会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干预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97-299.
[7]孙健.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控制肝移植切口感染的作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02):300-302.
[8]俞海燕.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