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料加工厂现场施工组织设计(精制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30.00 KB
- 文档页数:12
砂石料加工场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砂石料加工场的施工方案提供一个详细的计划和指导。
砂石料加工场是用于加工破碎、筛分和洗涤砂石料的设施,通常用于建筑、道路和水利工程等领域。
本施工方案将涵盖场地选址、主要设备和流程布置、工期计划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2. 场地选址砂石料加工场的选址是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选址应符合以下要求:•临近砂石资源,方便原料供应。
•距离建筑工地和道路工程项目等施工现场较近,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
•具备足够的土地空间,以容纳设备和储存砂石料。
•无严重的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地震等。
3. 设备和流程布置3.1 主要设备砂石料加工场的主要设备包括破碎机、筛分机、洗砂机等。
具体选型应根据加工规模和所需产品质量确定。
主要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以下原则:•根据流程要求,将各设备合理组合,形成一条连续的加工流程。
•各设备之间的距离适宜,方便操作和维护。
•为设备提供足够的通风和空间,确保正常运行。
3.2 加工流程砂石料加工的基本流程如下:1.砂石料的首次破碎:将原料的大块破碎为适当大小的颗粒。
此步骤通常使用破碎机完成。
2.筛分:将破碎后的砂石料按照不同大小进行筛分,得到不同规格的成品。
筛分机可根据产品需要进行调整。
3.洗涤:对筛分后的砂石料进行洗涤,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
洗砂机通常用于此步骤。
4.再次筛分:对洗涤后的砂石料进行再次筛分,以得到更精确的成品。
4. 工期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对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根据加工场的规模和加工量,制定详细的工期计划,包括以下步骤:1.场地准备:清理和平整场地,为设备安装和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2.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和布置计划,将设备安装到指定位置,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3.通风管道和布线:根据设备的需求,进行通风管道和布线的安装工作。
4.水电安装:将所需的水源和电源接入到设备和场地内,确保正常运行。
5.流程调试:对加工流程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设备和流程运行正常。
砂石料加工场施工方案两篇第1条砂石加工场施工方案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和原则1.1编制依据(1)新建工程施工设计图纸;(2)《铁路混凝土工人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XX););(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补充验收标准》(铁建[20XX]160号);(4)《关于印发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部分修订规定的通知》(铁建[20XX字第152号);(5)砂石加工厂应严格执行《滇西铁路建设指挥部关于印发隧道碴混凝土用粗细骨料生产管理规定的通知》(滇西指材料[20XX 字第45号);(6)地方政府对临时建设项目的相关管理文件和标准。
1.2编制原则(1)安全应用、经济合理原则;(2)节约土地、节约投资、环保节能、防灾减灾的原则;(3)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原则;(4)充分利用现场条件,尽可能减少孔渣转运环节,缩短工艺路线;5]为便于施工、运营和管理,道路被视为连接各环节;[6]生产辅助设备的建设应安排在附近,以方便生产运行管理。
2.项目概况本单位承担了位于云南省XX市龙盘镇的新XXX站项目的建设。
负责的主要工作面是XXX隧道1号、2水平隧道、罗达双线中桥、XXX隧道1号水平隧道。
砂石加工厂位于一号混凝土搅拌站附近。
3.建设标准3.1砂石加工场标准1+进料设备、颚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分层振动筛、清洗设备;2储存区按等候区和合格区设置,筒仓按4设置。
3有配套的环保设施和设备,如沉淀池、洗车池等。
;4砂石加工场地排水坡度为2,筒仓排水坡度为3。
5砂石加工场应分区硬化,按重负荷面积、一般重负荷面积、一般面积处理。
砂石加工场料场、料仓,进出料主车道、为重载区,先用土石混合碴硬化压实,再用C20混凝土硬化25厘米。
底板混凝土浇筑模板采用钢模板或木模板加工。
模板安装应牢固,并预留筒仓隔墙的基础位置和水沟位置。
底板的坡度由测量组现场测量,并按3°的坡度控制。
倾斜方向是从筒仓底部到筒仓口。
6砂石加工厂设备基础应高出硬化地面30cm。
砂石料厂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1、系统的规模:砂石加工系统布置于水车村料场附近阶地上,距离约1000m,占地62。
砼骨料料源选用水车村天然砂砾料及水车村河心滩砂砾料,水车万m村砂砾料产地位于坝址下游6Km的黄河左岸水车村附近的河漫滩及Ⅰ级3,约需成品骨料358万吨,需开采阶地上。
工程混凝土总量为148万m2。
因料源天然级配中砂含量偏低,固需利万m毛料折合自然方约为202用5~20mm砾石制取人工砂约15.3万吨予以补充,人工砂约占总砂量的3设置,设计处理能力万m16.6%,系统生产能力按满足月砼浇筑强度5为395t/h,采用2班/日,制砂3班/日制生产(冬季1班),制安工期为112天,施工总工期6.5年。
2、系统的组成:系统主要由汽车受料仓、破碎车间、预筛分楼、筛分楼、制砂车间、半成品料堆、成品料堆、胶带机运输线、锅炉房、汽车装料仓、修理间、办公室等组成。
3、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表4、系统的工艺流程:最大进料块1000m,砂石加工系统原料采用水车村天然砂砾料,运距粒径的超径石,对于粒径较大粒径控制,弃除大于300mm度以300mm3自卸挖掘机配原料采用3m20t含泥量较大的原料,用推土机进行弃除。
汽车,运至汽车受料仓。
通过裤叉漏斗调节,一部分进入半成品料堆,双层圆振动筛,ZYKR1445另一部分进入预筛分楼,预筛分楼通过两组,机破碎PEF500×750鄂式碎进料行分级。
粗、中车间设对骨,破碎机进行碎进料入PEF500×750鄂式破150mm~300mm物特大石通过裤叉漏斗调节,一部分进入成品料堆,另一部80mm~150mm的骨料进入80mm分进入PYB1200/180标准圆堆破碎机进行破碎,小于复筛分车间。
粗碎、中碎车间、半成品料堆与预筛楼形成闭路循环。
小双层圆振动筛,2YKR1456于80mm的骨料进入复筛分楼后,通过两台小大石直接堆于成品料堆,40mm~80mm5~20mm将20mm~40mm中石、细直线等厚筛冲洗脱水后堆于成品料堆,小于5mm石通过两台ZD1273料经两台砂处理装置经洗石粉脱水后,堆于成品砂料堆。
砂石骨料生产系统设计说明1.1 工程概述砂石骨料生产骨料系统位于挡水坝下游一平台上,紧临混凝土拌和系统进展布置,总占地面积约6000m²。
砂石骨料生产系统主要承担供应主体工程混凝土总量约11.1万m³的生产任务,主要生产大石〔40~80mm〕、中石〔20~40mm〕、小石〔5~20mm〕、以及砂〔<5mm〕,其中粗骨料约16.5万t,细骨料约8.4万t。
砂石骨料系统布置详见附图1?砂石骨料生产系统平面布置图?1.2 料源简介本标段砂石骨料料场为黑串沟人工骨料场,位于大坝左岸耳朵岩沟支沟黑串沟右岸山脊,距坝址约1.6km,距离砂石骨料系统约1.1km,有公路相通,运输较为方便。
本标段总开采量为16.88万m³。
1.3 系统工艺流程设计1.3.1 系统设计规模本工程砂石系统以承担主体工程全部混凝土总量约11.1万m³所需砂石骨料的加工,系统生产能力应满足本标实际顶峰月浇筑强度16500m³/月骨料供应,但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砂石系统生产能力满足混凝土浇筑顶峰强度2.0万m³/月。
按招标文件要求进展系统设计,骨料最大粒径为80mm,最小粒径为0.15mm。
根据初步计算,成品骨料综合级配见表1。
表1 成品骨料综合级配表⑴成品砂石料月需要量顶峰月成品砂石料需要量:Qc=20000m³×2.2t/m³=44000t/月(注:系数2.2为每m³混凝土中的砂石料用量)⑵顶峰月毛料处理能力按照成品砂石料的生产要求,考虑到整个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损耗、运输损耗、堆存损耗、洗石损耗、细砂石粉流失等综合因素,顶峰月毛料处理能力为:Qmd=Qc/η=4.4×104t/0.85=51765t /月成品率η={k3k4k5k6[1+v(k1k2-1)]}-1={1.03×1.02×1.02[1+0.35(1.25×1.02-1)]}-1=0.85⑶系统设计毛料小时处理量及成品砂石料小时生产能力顶峰强度月,每月工作25天,每天工作8小时,并考虑生产不均匀系数K=1.1,系统设计小时毛料处理量为:Qh =Qmd×K/MN=51765×1.1/(25×8)=285t/h成品小时生产能力为:Q=Qc×K/MN=44000×1.1/〔25×8〕=242t/h进过以上计算,本系统生产规模毛料小时处理量按300t/h,成品砂石料小时生产能力为250t/h进展设计,完全能满足顶峰期月浇筑强度20000m³的骨料供应需求。
砂石料加工系统施工措施1简述砂石料加工系统布置在坝址上游8km处对外公路旁(2#石料场附近),主要供应电站混凝土骨料制备,电站混凝土总量约11.7万m3,混凝土高峰月浇筑强度2.3万m3,初步估算共需砂石料29万t,其中粗骨料17.4万t,细骨料11.6万t,由此算得加工系统的月生产能力82800t,月采运能力102222t;成品骨料储量不少于南康河二级电站高峰时段混凝土连续浇筑时7天的用量(15000m3),成品料堆料仓的占地面积6000m2,分别堆放大石、中石、小石、豆石、砂,料仓与料仓之间设置有浆砌石挡墙,挡墙高度3m。
(见附图5)加工系统主要生产本工程常态、碾压混凝土所需的粗、细骨料,系统主要包括:碎石毛料的堆存、破碎、筛洗、成品料贮存、成品料装车和计量等。
2料场开采量及开采强度确定按混凝土总量11.7万m3计算,需加工混凝土骨料约29万t,料场需要储量为32.35万t,月混凝土浇筑强度约2.3万m3,混凝土拌和系统小时生产能力69m3,混凝土拌和系统每天生产能力为2070m3(每天按20小时计),由此算得砂石加工系统设计生产能力为:成品料生产104m3/天,与之相适应的石料开采强度约为:102222t/月,4089t/天。
3施工布置规划3.1开采运输道路布置结合砂石加工系统及采石场开采运输布置规划,其布置如下:修一条砂石料施工便道经对外公路到混凝土拌和系统,采石场经对外公路直接到砂石料加工厂。
开采区的对外公路承担石料运输,石料开采爆破的梯段高度为10m,运输道路进入开采区后,再按10%~15%的坡修支线道路至各开采层,并在开挖梯段外侧先开挖形成约10m宽的集料、装运平台(采石场道路布置图见附图3)。
3.2排水设施为避免雨水夹带泥土及杂物污染已爆破的块石料,采石场上部及两侧在开挖边线5m外设截水沟(宽×深=800×100mm)截排雨水。
3.3料场开挖供风料场开采主要设备为24-手风钻及KQD-100潜孔钻机,施工供风主要考虑KQD-100潜孔钻、道路修筑、解炮及表层剥离过程中的手风钻用风,主要是5#风压站压风机供风。
砂石加工项目施工方案1. 项目背景砂石加工项目是指通过将原材料中的石头、砂子等加工成合适尺寸和质量的产品,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的施工。
砂石加工项目通常需要进行破碎、筛分等工序,以达到所需的产品规格和质量标准。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套高效、稳定的砂石加工工艺流程,并保证加工的砂石产品符合施工标准要求。
具体目标如下: - 提供符合施工标准要求的砂石产品- 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确保施工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 施工方案概述本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选址与场地布置、设备配置与运作流程、安全管理措施、质量控制要点等。
3.1 选址与场地布置选址要考虑到原材料供应的便利性以及产品运输的便利性。
场地布置应考虑到设备的摆放和生产流程的顺畅性,同时要满足环保要求。
3.2 设备配置与运作流程根据加工项目的规模和砂石的产量要求,选择适当的破碎设备、筛分设备等。
具体的运作流程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原材料的采集与运输2. 破碎工艺的进行,包括初级破碎和次级破碎等步骤 3. 筛分工艺的进行,根据要求的产品规格进行筛分 4. 再次破碎或洗石工艺的进行(根据需要) 5. 产品的堆放和包装3.3 安全管理措施为保证工人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采取以下安全管理措施: - 设备操作人员需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 设备的保养、维护和检修工作要及时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 严禁将非工作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并设立相关警示标识 - 定期进行工作场所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3.4 质量控制要点为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施工标准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 原材料的质量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 各个工艺环节的监控,保证每个工艺环节的加工质量达到要求 - 产品的测试样品抽检,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施工标准要求 - 定期进行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4. 项目实施计划基于上述方案,可以制定以下项目实施计划: - 第一周:选址和场地布置的规划与准备 - 第二周: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 - 第三周:制定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 第四周至第六周:生产测试和产品质量评估 - 第七周及以后:正式开始运营,并持续监控和改进工艺流程5. 结束语砂石加工项目施工方案是确保项目运行顺利、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的重要文件。
砂石料加工场建设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市政工程、建筑工程的增加,对砂石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建设一座现代化、规模较大的砂石料加工场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址合适的选址是砂石料加工场建设的关键。
选址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靠近主要道路:便于原材料运输和产品销售。
2.距离主要城市、市区适中: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3.地势平坦:便于场地平整和设备安装。
4.地质条件优良:确保原材料质量和矿区稳定。
5.附近无环境敏感点:避免对居民区、农田等产生不良影响。
三、规划布局根据砂石料加工场的生产需求,可以将场地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原料存储区:专门用于储存采集到的砂石原料,应包括开放式储存场地和封闭式仓储设施。
2.生产作业区:包括砂石的破碎、筛分、加工等相关设备和设施。
3.产品储存区:用于储存已经加工好的砂石料,可设置露天或封闭式储存场地。
4.办公区:包括管理办公室、生产调度室等工作场所。
5.辅助设施区:包括停车场、员工休息区、食堂等。
四、设备选型为了满足砂石料的生产需求,需要选购适当的设备,包括破碎设备、筛分设备、输送设备等。
具体的设备选型要根据生产能力、物料特性、能耗要求等进行综合评估。
五、环保措施1.废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
2.噪音控制措施:通过设置隔音屏障、设备消音、生产作业时间调整等方式降低噪音产生和传播。
3.粉尘治理措施:配备除尘设备,对粉尘进行收集和处理。
4.固体废物处理:合理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实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六、安全管理在砂石料加工场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1.安全设施:安装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等安全设施,确保安全生产。
2.培训教育: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及操作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监控和检查:建立安全监控和检查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风险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七、经济效益分析八、总结。
目录1、项目经理和项目部组成2、施工方案3、进度计划和工期目标计划4、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质量目标5、主要机具、设备和劳动力配置一、部署原则(一)、充分考虑本合同段的工程特点和难点,确保实现招标文件中所要求的,我单位所坚持的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等目标。
(二)、确保30 天完成合同内工程施工任务,达到验收标准。
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通过人、材、机的优化配置和施工全过程的严格管理,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三)、依据我单位现有的技术实力、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配套能力,充分发挥多年来我们在类似道路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确保安全生产,实现全面创优。
(四)、坚持文明施工原则,力求把工程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
二、组织机构㈠、项目经理部本工程实行项目法管理,在施工现场成立项目经理部,从公司抽调得力人员组成。
项目经理部配项目经理(田丰瑞)、副经理、总工程师各 1 名,下设五部二室,即工程部、安质部、计划部、财务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试验室。
经理部定员 5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共计 2 人,其他管理、服务人员共计 3 人。
㈡、项目部主要部门职能1.工程部全面负责施工技术指导及技术管理工作,包括工程调度、施工技术、工程测量、施工监测、工程资料和施工图纸管理等。
2.安质部在城市质量监督部门的领导下工作,负责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试验检测、工程监控等工作。
3.计划部负责项目的单价分割、成本核算,做好合同的制定与管理工作。
掌握工程发展情况,做好施工进度计划、计量支付、变更、索赔工作,编制预算、概算,并做好月、季、年度报表。
4.物资设备部本着对材料质量、企业效益负责的宗旨,开展各项工作。
配合工程、计划部门、按照工程进度需要,编报材料用量计划。
5.财务部按照国家财务制度的规定,认真编制并严格执行财务计划、预算、遵守各项收入制度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分清资金渠道,合理使用资金,保证完成财务上交任务。
6.综合办公室负责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保卫和保密工作,并负责项目经理部的日常行政管理、现场环境保护、卫生管理和防疫、施工人员的伤病诊治等工作。
九、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综合说明概述1、质量要求:符合《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12)、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设计的建设标准以及相关的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并一次性验收合格。
第二章施工进度计划和进度保证措施1、施工进度计划针对本标段工程特点,施工时需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以便统筹安排,科学组织,做到均衡连续施工,以确保分段控制工期及工期的实现。
2、进度保证措施(1)组建“精干、高效、权威”的项目经理部,切实加强对工程项目的领导和组织管理。
配备专业齐全、业务熟悉、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充实各关键技术管理岗位,负责各项目的具体组织指挥,保证各项具体目标的落实。
(2)加大投入,立即行动2.1我公司如有幸中标,将立即行动,尽快进场,保证设备、人员和资金的到位,马上有分工、有秩序地开展各项施工准备工作,限期完成驻地建设和施工便道、便桥的畅通。
调足够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测量、试验、检测设备尽快到场,保证满足施工进度需要,尽快提供第一批工作面。
2.2组织有施工经验人员,进一步深入现场调查,认真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力求优化各项施工方案,全面估计各项影响因素,做好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等各方面的沟通,使施工组织设计更加科学、实际、可操作性和应变性强,能有效指导施工。
(3)进度控制计划和管理3.1进度控制是一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在保证总工期的前提下,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生产进度计划,采用流水作业和平行作业相结合的施工方法来控制总工期。
3.2利用微机管理,对进度的各项指标每天进行监控、调整,抓住关键工序合理组织施工3.3各部门进度管理责任为使工程进度能有效的得到控制,项目部每星期对各部门下达一次星期进度计划和月度调整计划,明确进度管理责任,使进度目标责任分解到各部门、各科室、各班组直至每名职工。
建立各部门进度管理责任制,并结合工程质量、成本,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各部门、各单位、各班组进行检查、考核,使考核结果与职工利益挂钩。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砂石作为基础建设的重要材料,需求量逐年增加。
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砂石加工效率和质量,本项目拟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砂石加工厂。
本方案旨在详细阐述砂石加工项目的施工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措施。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XX砂石加工厂2. 项目地点:XX市XX县XX镇3. 项目规模:年产砂石100万吨4. 主要设备: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振动筛、皮带输送机等5. 施工周期:12个月三、施工组织机构1. 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工程技术部:负责施工方案编制、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等工作。
3. 施工管理部:负责施工进度、安全、环保、材料管理等各项工作。
4. 财务部:负责项目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等工作。
四、施工准备1. 场地准备:平整场地,确保场地满足设备安装和运行要求。
2. 设备准备:采购、检验、调试主要设备,确保设备质量符合要求。
3. 材料准备:采购砂石原材料,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 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五、施工流程1. 原材料运输:采用大型运输车辆将砂石原材料运输至加工厂。
2. 原材料堆放:在指定区域堆放原材料,确保堆放整齐、安全。
3. 破碎作业:采用颚式破碎机和反击式破碎机对原材料进行破碎。
4. 筛分作业:通过振动筛对破碎后的砂石进行筛分,得到不同规格的砂石产品。
5. 皮带输送:采用皮带输送机将筛分后的砂石输送到成品堆场。
6. 产品堆放:将成品砂石按照规格堆放,确保堆放整齐、安全。
六、施工技术要求1. 破碎设备:选用颚式破碎机和反击式破碎机,确保破碎效率和质量。
2. 筛分设备:选用振动筛,确保筛分精度和效率。
3. 皮带输送机:选用高效、可靠的皮带输送机,确保输送平稳、安全。
4. 原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砂石原材料,确保产品质量。
七、质量控制1. 原材料检验: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砂石料加工系统施工措施1简述砂石料加工系统布置在坝址上游8km处对外公路旁(2#石料场附近),主要供应电站混凝土骨料制备,电站混凝土总量约11.7万m3,混凝土高峰月浇筑强度2.3万m3,初步估算共需砂石料29万t,其中粗骨料17.4万t,细骨料11.6万t,由此算得加工系统的月生产能力82800t,月采运能力102222t;成品骨料储量不少于南康河二级电站高峰时段混凝土连续浇筑时7天的用量(15000m3),成品料堆料仓的占地面积6000m2,分别堆放大石、中石、小石、豆石、砂,料仓与料仓之间设置有浆砌石挡墙,挡墙高度3m。
(见附图5)加工系统主要生产本工程常态、碾压混凝土所需的粗、细骨料,系统主要包括:碎石毛料的堆存、破碎、筛洗、成品料贮存、成品料装车和计量等。
2料场开采量及开采强度确定按混凝土总量11.7万m3计算,需加工混凝土骨料约29万t,料场需要储量为32.35万t,月混凝土浇筑强度约2.3万m3,混凝土拌和系统小时生产能力69m3,混凝土拌和系统每天生产能力为2070m3(每天按20小时计),由此算得砂石加工系统设计生产能力为:成品料生产104m3/天,与之相适应的石料开采强度约为:102222t/月,4089t/天。
3施工布置规划3.1开采运输道路布置结合砂石加工系统及采石场开采运输布置规划,其布置如下:修一条砂石料施工便道经对外公路到混凝土拌和系统,采石场经对外公路直接到砂石料加工厂。
开采区的对外公路承担石料运输,石料开采爆破的梯段高度为10m,运输道路进入开采区后,再按10%~15%的坡修支线道路至各开采层,并在开挖梯段外侧先开挖形成约10m 宽的集料、装运平台(采石场道路布置图见附图3)。
3.2排水设施为避免雨水夹带泥土及杂物污染已爆破的块石料,采石场上部及两侧在开挖边线5m 外设截水沟(宽×深=800×100mm)截排雨水。
3.3料场开挖供风料场开采主要设备为24-手风钻及KQD-100潜孔钻机,施工供风主要考虑KQD-100潜孔钻、道路修筑、解炮及表层剥离过程中的手风钻用风,主要是5#风压站压风机供风。
3.4临时设施布置为满足料场值班调度、设备看护及爆破器材加工需要,在料场公路旁布置简易砖房,并随料场开挖下降,简易砖房迁移布置。
4开采范围及边坡处理根据提供的地质资料,在界定的高程范围内开采石料即能满足骨料需求,开采区域为弱风化带及以下的含黑云母方解石大理岩饱和抗压强度达65.9Mpa~69.7MPa,软化系数为0.90~0.96,属坚硬岩。
表观密度为2.7g/cm3,满足表观密度>2.6g/cm3的要求。
弱风化带及其以下岩体质量符合混凝土人工骨料质量要求,可做为块料及人工骨料料源。
施工中若因石料质量问题和使用情况需变动开采区范围及深度时,及时报监理人审批。
针对料场分布范围小,坡陡高差大,存在高边坡稳定问题,施工中每10m开挖高度设置2m宽安全平台,20m开挖高度设置5m宽清扫平台,另外对开挖后存在不稳定因素的岩块及破碎岩面及时清除,以确保边坡稳定。
(见附图4)料场开采过程中,存在施工干扰和施工安全等问题,料场开采过程中,指定专人负责指挥,以确保施工安全。
料场开采自上而下分台分层开采,开采先在外侧形成装运平台,石料开采沿纵向开拓工作面,形成剥离、钻爆、采装流水作业。
5料场开采要素确定5.1梯段高度拟定石料场采用台阶法钻孔爆破分层开采的施工方法,表层的剥离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剥离施工,然后岩层表面裸露的不规则岩体采用手风钻钻孔爆破剥离,石料开采选用潜孔钻造孔。
根据地质资料、设备性能、岩石性质及结合我单位长期积累的类似工程经验和综合考虑为本工程所配置的钻孔、挖装机械设备及钻爆参数,确定梯段高度为10m。
5.2开挖梯段坡面角及安全平台确定根据岩石情况、开采梯段高度,初拟坡面角65°~75°,坡比为1∶0.3~1∶0.5。
每一梯段设置一个安全平台,宽2m;每隔三个梯段设置一个清扫平台,宽度为5m,满足清扫设备的通行,清扫平台上设排水沟40×40cm。
6开采工艺流程开采工艺流程见附图27开采工艺措施7.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施工道路修筑,排水沟开挖,供风管线铺设,调度值班室建筑等。
施工道路、加工厂石方开挖、料场外围排水沟采用手风钻钻爆开挖,道路开挖石渣由装载机或反铲挖掘机配合自卸车运往弃渣场,与采料场剥离覆盖层一起装运至弃渣场。
7.2覆盖层剥离及软弱夹层清除石料场顶部残坡积物和植物根系,以人工配合挖掘机清除,表层风化岩层和犬牙状岩体用手风钻钻爆,挖掘机机集渣至下部装运平台,3m3装载机装15t自卸车运输至弃渣场。
覆盖层剥离后,对可见的比较集中的软弱夹层用反铲挖掘机清除,必要时予以爆破挖除,延伸深度大的夹层在石料开采钻爆后,从爆破渣料中清除,避免有用料中混杂废渣料。
废渣料均运至弃渣场堆放。
7.3钻爆作业本工程砂石加工系统粗碎允许石料最大块径≤500mm,根据料场规模、岩石性质及要求岩块的大小,石料开采采用深孔梯段爆破法。
KQD-100潜孔钻机的钻孔直径为80~100mm,采用此潜孔钻钻主爆孔;边坡预裂爆破采用24-手风钻及KQD-100潜孔钻机钻孔,钻孔直径100mm;清扫平台水平光爆采用KQD-100支架式潜孔钻机钻孔,钻孔直径80~100mm。
开挖深度<3m以及落底(底部整平)、改炮(大块改小)、坡面欠挖处理、安全平台水平光面爆破等采用YT-24凿岩机钻孔,钻孔直径36~42mm。
初拟爆破参数见附表2正式开采前,在已剥离覆盖层区域进行爆破试验,通过试验优选符合粗碎块度要求的钻爆参数,并在以后的开采过程中逐步调整。
7.4石料装运石料爆破后,爆破后的石料用反铲挖掘机从上方剥落至对外公路平台,再由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将开采的石料运至砂石料加工厂,卸车后的石料在加工前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对不符合要求的风化料进行剔除。
8砂石料加工系统的生产及运行管理8.1砂石料加工生产及运输砂石料的生产流程:装载机(铲料)→鄂式破碎机(粗碎)→锤式破碎机(细碎)→往复式平筛(筛分)→装载机(堆料),在砂石料加工系统正常生产过程中配有专业人员在现场随时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并对所有设备每天进行维修养护,提高设备的生产率,确保砂石料加工系统保质、保量生产。
8.2运行管理目标砂石料加工系统运行管理目标是:按需、按时、按质、按量提供混凝土浇筑期所需各种级配砂石料,满足施工要求,并服从监理人的调配,安全生产的要求。
8.3运行管理措施砂石加工原石料全部在2#料场开采,系统建设过程中,同步进行料场运输道路开挖及料场覆盖层的清理,在系统试运行前具备料场开采条件。
系统试运行过程中除满足试运行用料外,开挖一定数量的石料备用,正式运行后,按加工强度组织开挖。
砂石加工系统由粗碎、中、细碎及筛分等几个加工环节组成。
工艺灵活,无论生产几级配骨料,均需保持级配平衡。
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设计参数并通过试验确定各破碎设备的工况,并经常记录、总结,不断改进完善,有效地控制生产运行,确保各粒级产品质量和级配平衡。
8.4产品质量控制措施砂石骨料质量控制标准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中有关对砼粗细骨料的要求,碾压砼生产用料按设计要求及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的有关规定进行。
建立健全质量监控机构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实行项目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负责制,并由一名副总工程师专门负责质量、安全工作。
项目部下设有生产技术部,质量保证部和车间兼职质检员,从组织上给以切实的保障。
同时,对砂石加工系统生产人员质量责任作明确规定,以便各负其责,各级人员质量责任如下:8.4.1项目经理(质量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产品质量全面负责。
贯彻执行项目部各项工作指标、规定,组织各车间按照有关设计规程、规范生产。
8.4.2主管质量工程师(质量主要责任人)a、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本单位施工质量负责,拟定保证施工质量技术要求。
b、协助项目经理组织本单位的质量检查工作。
参加项目部组织的施工质量检查工作和质量工作会议。
c、负责组织有关施工人员熟悉生产工艺、规范、质量标准、施工细则、操作规程、技术文件,研究工艺方法,提出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经常向各岗位人员讲解有关质量规范要求。
8.4.3生产主任(质量主要负责人)a、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产品加工质量负直接责任,制定本加工厂质量管理目标和管理办法,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质量的各项指示和规定;b、组织生产技术人员向工人进行技术交底,随时督促检查,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措施生产,确保产品质量;8.4.4班组长(质量责任人)a、带头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经常组织本班工人学习业务技术知识,提高新老工人的操作技能水平;b、负责做好本班自检、互检工作和交接班记录;8.4.5生产工人(质量直接责任人)a、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技术规范,保持、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b、对设备认真检查,正确使用,精心维护;c、认真执行自检制度,确保产品质量。
8.5质量保证措施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在前期工程人工砂石加工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执行系统建设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并根据运行期特点进行完善和补充,如制定毛料超径石、成品砂含水率控制奖惩管理办法等;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及质检、技术、测量、试验、材料、机械、电气等方面的工程师组成质量管理体系;由各厂队负责人、质检员组成质量检验工作班子,负责人工砂石系统的质检和质量管理工作。
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按照ISO9001:2000贯标要求,写入《质量计划》,与其它管理制度同步有效运行。
建立砂石骨料质量检验试验室设置砂石质量管理专职试验室,负责对成品料进行检验。
试验室设置的规模、设备及人员综合考虑了建设期现场材料试验和运行期砂石料产品质量试验。
现场试验工作按招标文件要求、规程规范及监理人要求进行。
每次检验结果按工程需要以日、周或月报形式报监理人。
为防止成品料的破碎、分离、混料,在生产乃至施工中,力求周密调度,减少成品的转动环节。
降低自由落差,避免料流的剧烈碰撞和改向,在大、中石料的净自由落差超过3m时,均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