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15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格式:doc
- 大小:149.00 KB
- 文档页数:9
活页作业(十三)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解析:胚、胚乳、果皮、种皮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判断难度较大,解答这类试题要具备三方面知识:一要明确被子植物生殖细胞的形成,二要明确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三要明确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
豆荚细胞是由母体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其基因型与母本相同;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其基因型是由植株A与植株B共同决定的。
答案:C2.豌豆种皮灰色对白色为显性,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豌豆甲自交后代全部为灰种皮黄子叶,豌豆乙自交后代全部为白种皮绿子叶。
现将甲花粉授到乙柱头上,受精后所得到的种子( )A.种皮全呈白色,子叶全呈黄色B.种皮全呈白色,子叶全呈绿色C.种皮全呈灰色,子叶全呈绿色D.种皮全呈灰色,子叶全呈黄色解析:豌豆乙为母本,种皮的基因型与母本完全相同,故所结种皮为白色;豌豆甲、乙均为纯合子,甲、乙杂交后代为杂合子,故子叶呈现显性性状,即为黄色。
答案:A3.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
下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分别作为父本、母本再进行杂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和③都是黄色子叶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D.①和②都是绿色子叶、③是黄色子叶解析:根据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图中F2中①、②、③的基因型分别是Yy、Yy、yy,故①、②的子叶颜色为黄色,③的子叶颜色为绿色。
答案:C4.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
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 A.♀Yy×♂yy B.♀yy×♂YYC.♀yy×♂yy D.♀Yy×♂Yy解析:由信息“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可以判断雌性个体中Y基因不能表达,即YY、Yy和yy个体均表现为白色,因此选择的杂交组合产生的后代只能是YY或Yy,这样才能使后代雄性个体为黄色,雌性个体为白色,故这样的杂交组合为YY×YY或YY×Yy 或YY×yy。
达标习题(十五)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遗传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提出了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
下列哪项不是这些有规律遗传现象出现所必需的因素( )A.F1体细胞中各基因遗传信息表达的机会相等B.F1自交后代各种基因型发育成活的机会相等C.各基因在F2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相等D.每种类型雌配子与每种类型雄配子相遇的机会相等解析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属于考纲分析判断层次,难度中等。
F1体细胞中的基因在不同阶段进行选择性表达,表达的机会不相等。
答案 A2.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 )A.杂合子自交发生3∶1的性状分离比B.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C.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D.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解析本题考查孟德尔对“分离定律”假说的验证,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及应用能力,难度较小。
孟德尔采用测交实验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即用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 B3.孟德尔研究杂交实验,曾花几年的时间用于研究野山菊,结果却一无所获,主要原因不包括( )A.野山菊不是闭花受粉B.野山菊的花小,难以完成人工杂交C.野山菊没有容易区别的相对性状D.野山菊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时进行无性生殖解析本题考查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探究历程,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野山菊的花小,难以完成人工杂交;野山菊没有容易区别的相对性状;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时进行无性生殖等是没有成功的几个主要原因。
答案 A4.下列关于孟德尔成功揭示出两大遗传定律的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选用异花传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豌豆各品种之间有稳定的、易区分的性状B.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首先针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C.主要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中找出了规律D.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并设计新实验来验证假说解析豌豆是典型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分析性状时,孟德尔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孟德尔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5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精品学案知识网络基础梳理一、豌豆作为遗传实验的优点1.豌豆在自然状态下都是_________,因为豌豆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植物。
2.豌豆有_________________的相对性状。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孟德尔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F1全是___________。
2、用子一代自交,产生的F2中,既有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孟德尔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孟德尔反复进行实验并进行数据统计,发现二者的数量比接近_________。
3、孟德尔为了证实这个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孟德尔还进行了其它6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F2的分离比均接近_________。
三、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对豌豆的遗传实验进行解释和验证(一)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__存在的,如纯种高茎豌豆中的遗传因子是DD,纯种矮茎豌豆的遗传因子是dd,其中D是_____遗传因子,d是______遗传因子。
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因此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________。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
照此假说:亲本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DD和dd,它们分别产生______和_____的配子,配子结合形成F1,因此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
F1在自交时,产生了分别含______和_______遗传因子的配子,二者的数量比为______,根据随机结合的假说和数学推算,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它们的比为_______,其中遗传因子为_______和________的个体表现为高茎,遗传因子为______的个体表现为矮茎,可推算出高茎和矮茎之比为_______。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5分钟课时练习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必修21.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植物杂交实验,成功地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的是( )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的C.豌豆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D.杂种豌豆自交后代容易发生性状分离答案:D解析: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的,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
2.对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 )A.选作杂交实验的两个亲本一定要是纯种B.选定的一对相对性状一定要有明显差异C.一定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D.一定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答案:C解析:对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显性性状作父本还是母本都可以。
3.(2010·东营模拟)下列能够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表现型的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基因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为1∶1答案:B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当F1基因型为Dd时,经减数分裂能产生D与d两种配子,比例为1∶1。
4.等位基因A与a的最本质区别是( )A.基因A能控制显性性状,基因a能控制隐性性状B.两者进行减数分裂时的分离方式不同C.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D.两者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答案:C解析: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它们最本质的区别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5.(2010·葫芦岛模拟)用灰鼠和白鼠(基因型未知)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如果亲本一栏中杂交组合Ⅳ中的灰色雌鼠与杂交组合Ⅱ中的灰色雄鼠交配,结果是( )杂交组合亲本后代雌雄灰色白色Ⅰ灰色×白色82 78Ⅱ灰色×灰色118 39Ⅲ白色×白色0 50Ⅳ灰色×白色74 0A.都是灰色C.3/4是灰色D.1/4是灰色答案:A解析:由表中的四组杂交信息可知:若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Ⅳ灰色(♀)的基因型为AA,Ⅱ灰色( ♂)的基因型为Aa,交配结果都是灰色;若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Ⅳ灰色(♀)的基因型为X A X A,Ⅱ灰色( ♂)的基因型为X A Y,交配结果仍都是灰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基础巩固练]——学业水平一、二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1.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长毛兔2.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之间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必然自由组合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F2中3:1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检测F1的基因型只能用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3.通过测交不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 )A.产生配子的种类C.基因型4.[2021·江西赣州会昌七校高三联考]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提出的假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孟德尔提出假说的依据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C.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能成功解释性状分离现象,从而证明假说正确D.亲本产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5.[2021·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三联考]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涉及到了自交和测交。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交、测交都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B.自交、测交都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C.自交不可以用于显性优良性状品种的培育过程D.自交和测交都不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6.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状态下豌豆进行异花传粉B.用类比推理法进行研究C.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D.结果表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考点二分离定律(含模拟实验)的实质及应用7.[2021·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已知马的毛色栗色对白色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讲核心考点·全突破考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遗传学核心概念及其联系:(1)基因类:①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
如图中A 和A就为相同基因。
②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图中B和b、C和c、D和d就是等位基因。
③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三种,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图中A和D等;一种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b等;还有一种是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c和d等。
(2)个体类。
①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②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③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基因型是决定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
④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基本概念的联系。
(4)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交配类型、含义及其应用:交配类型含义应用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①将不同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优良品种②用于显隐性的判断自交一般指植物的自花(或同株异花)传粉,基因型相同的动物个体间的交配①连续自交并筛选,提高纯合子比例②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③用于显隐性的判断测交待测个体(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①用于测定待测个体(F1)的基因型②用于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正交和反交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的母方和父方①判断某待测性状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②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2.假说—演绎法推理过程: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随之分离。
【高考警示】关于孟德尔实验的三个易错点(1)误解去雄的对象及时期、套袋的目的:去雄是对母本进行操作的,应在花未成熟时就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2021-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单元第1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细胞学基础第1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
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1的基因型是Ee,表现型为晚熟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C.F1自交后得F2,F2的基因型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D.F2的表现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解析在数量上,雄配子数量远大于雌配子,但F1自交时产生的两种雄配子数量之比或两种雌配子数量之比为1∶1。
答案 B2.豌豆种皮灰色对白色为显性,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豌豆甲自交后代全部为灰种皮黄子叶,豌豆乙自交后代全部为白种皮绿子叶。
现将甲花粉授到乙柱头上,受精后所得到的种子()A.种皮全呈白色,子叶全呈黄色B.种皮全呈白色,子叶全呈绿色C.种皮全呈灰色,子叶全呈绿色D.种皮全呈灰色,子叶全呈黄色解析豌豆乙为母本,种皮的基因型与母本完全相同,故所结种皮为白色;豌豆甲、乙均为纯合子,甲、乙杂交后代为杂合子,故子叶呈现显性性状,即为黄色。
答案 A3.孟德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豌豆杂交实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①和②的操作同时进行B.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C.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D.②的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解析在进行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去雄),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故A错误。
答案 A4.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解析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狗的长毛与卷毛不是相对性状;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子一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既会出现纯合子,也会出现杂合子;一般情况下,对于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来说,其表现型相同,但基因型有纯合和杂合之分。
1.(2019·邢台市高三质检)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授粉前,对母本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防止豌豆自交B.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假说中最核心的内容C.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过程,证明了其假说的正确性D.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分离定律的实质D[授粉前,对母本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A项错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假说的内容之一,但不是假说中最核心的内容,假说的核心内容是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B项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证明了其假说的正确性,C项错误;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分离定律的实质,D项正确。
]2.假说—演绎法包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六个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建立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检验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B.孟德尔所做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解释有性生殖生物所有相关性状的遗传现象D.孟德尔做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D[为了检验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生物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数量;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只能解释细胞核遗传,不能解释细胞质遗传;孟德尔做出的“演绎”即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将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
]3.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B[根据概念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 4.(2019·潍坊期末统考)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F1形成配子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F1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D.用统计学的方法对F2进行分析C[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可以是常染色体,也可以是性染色体,A错误;F1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发生在配子形成之后,是F2实现3∶1分离比的条件,B错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即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的位置上,C正确;用统计学的方法对F2进行分析,是F2实现3∶1分离比的条件,D 错误。
]5.(2019·临沂期中)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
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
现用纯种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1/2花粉呈蓝黑色,1/2花粉呈橙红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非糯性和糯性这对相对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该实验结果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C.支链淀粉的合成是受糯性基因直接控制的D.F1自交,F2与F1的花粉类型和比例都相同C[淀粉不是蛋白质,淀粉的合成不受基因直接控制。
F1的基因型是Aa,F2的基因型是1AA∶2Aa∶1aa,F2与F1的花粉类型都是A∶a=1∶1。
]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A[若亲本为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F1自交,F2出现一定比例的分离比,可以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若两亲本都为杂合子,相当于F1自交,若亲本一方为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两者杂交相当于测交,所以亲本是否是纯合子对实验结论影响较小;若所选相对性状显隐性不易于区分,则不能正确统计实验结果;若所选相对性状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不能用于验证分离定律的实验结论;若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不科学,则会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不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7.已知某植物的紫花(A)与红花(a)是一对相对性状,杂合的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1,F1中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2。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F1中紫花的基因型有2种B.F2中的性状分离比为3∶1C.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5D.F2中红花植株占1/6B[杂合的紫花植株(Aa)自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
F1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则F1中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3∶2∶1,由此可得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5,红花植株占1/6。
]8.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得F1,淘汰隐性个体后,再均分成两组,让一组全部自交,另一组株间自由传粉,则两组子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分别为()A.1/4,1/2B.2/3,5/9C.1/3,4/9 D.3/4,1/2C[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得F1,淘汰隐性个体后F1的基因型为1/3AA、2/3Aa,F1自交后杂合子占2/3×1/2=1/3。
在自由传粉的情况下,A的基因频率占2/3,a的基因频率占1/3,自由传粉子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2/3)×(1/3)=4/9。
] 9.(2019·江西六校联考)某农场引进一批羔羊,群内繁殖七代后开始出现“羔羊失调症”。
病羊于出生数月后发病,表现为起立困难、行起不稳,甚至完全不能站立。
此病在羊群中的总发病率为2.45%,同胞羔羊中的发病率为25%,病羊中雌雄比为101∶103。
下列对此病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此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B.此病很可能是隐性遗传病C.再次引进多只羔羊与本群羊交配,可有效降低发病率D.因为此病无法医治,羊群中的致病基因频率会迅速降为0D[病羊中雌雄比为101∶103,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同胞羔羊中的发病率为25%,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
此病无法医治,羊群中的致病基因频率会降低,但不会迅速降为0。
]10.(2019·忻州模拟)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研究。
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依据是________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A组中“红花×红花”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定白花为隐性性状。
(2)B组亲本中的任意一株红花植株,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因此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B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因此F1中5红花∶1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基因的比,即显性基因∶隐性基因=5∶1。
如果设显性基因为R,RR占红花的比例为x,Rr占红花的比例为y,则(2x+y)/y=5,即x/y=2,则RR∶Rr=2∶1。
(4)第二组的情况与第一组的不同,第一组类似于群体调查结果,第二组为两亲本杂交情况,由D组可判定为测交类型,亲本一个为杂合子,一个为隐性纯合子。
再根据E组可判定紫茎亲本为隐性纯合子。
(5)杂合子自交,后代将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6)亲本中的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杂交组合有多种情况(如A组可能有RR×RR、RR×Rr、Rr×Rr三种情况;B组有RR×rr、Rr×rr 两种情况),所以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答案](1)白色 A(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3)2∶1(4)紫茎D、E(5)绿茎∶紫茎=3∶1(6)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11.观赏植物藏报春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两性花、异花传粉。
在温度为20~25 ℃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
基因型为AA和Aa的藏报春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开白花,若将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 ℃的环境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也开白花。
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型不同,说明__________,温度对藏报春花颜色的影响最可能是由于温度影响了____________。
(2)现有一株开白花的藏报春,如何判断它的基因型?①在人工控制的20~25 ℃温度条件下种植藏报春,选取开白花的植株作亲本A;②在________期,去除待鉴定的白花藏报春(亲本B)的雄蕊,并套纸袋;③待亲本B的雌蕊成熟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套袋;④收取亲本B所结的种子,并在________温度下种植,观察____________。
⑤预期结果:若杂交后代都开白花,则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杂交后代________,则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AA;若杂交后代既有红花,又有白花,则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________。
[解析](1)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型不同,说明其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温度对藏报春花的颜色的影响最可能是由于温度影响了酶的活性,间接影响其性状。
(2)在植物杂交实验中,去雄要在花蕾期完成,去雄的植株应作为母本,观察的指标是花的颜色,该实验的培养温度应为20~25 ℃,排除温度对实物结果的影响。
实验的预期结果有三种:一是杂交后代只开白花,说明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aa;二是杂交后代只开红花,说明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AA;三是杂交后代既有红花,又有白花,说明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