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长度的测量
从1792年开始,法国天文学家用了7年时间,测量通过巴黎的 地球子午线的长度,并根据测量结果制成了米的铂质原器,这 支米原器一直保存在巴黎档案局里(如图所示).
知识点 长度的测量
单位换算法则: (1)原数值保持不变. (2)大单位变为小单位,乘以进率. (3)小单位变为大单位,乘以进率的倒数. (4)等号两侧为同一物理量单位. (5)换算后,测量值的准确程度不能改变,即仍然能够判断出刻 度尺的分度值.
知识点 长度的测量
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了一根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为18.00 cm, 小刚说:“我只看你的测量结果就可以知道你所用尺子的分 度值是1 mm.”小刚判断的方法是什么?
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刻度尺分度值的方法:测量结果倒数第二位所对 的单位就是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知识点 误差
日晷,本意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 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人类使用日晷的历史非常遥 远,古巴比伦在远古时期的6000年前就开始使用了, 中国是在 3000多年前的周朝.
(1)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 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 着大风筝.他最先开始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 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 号”成功升空!成为中国 航天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3)2003 年10 月15 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 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知识点 了解人体上自带的“尺”和“表”
平移法:利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圆锥体的高度.
知识点 了解人体上自带的“尺”易拉罐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