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国情普查与国土二调数据的耕地土地利用差异性分析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3
浅析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与国土调查数据融合处理方法******************摘要:在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与国土部门合并后,地理国情监测的实施方案有所变化,已有研究在分析地理国情数据与国土调查数据差异时使用的都不是最新成果。
因此,本文从2019、2020两年的地理国情数据与国土调查数据出发,探讨每一年两类数据耕差异,并进一步研究两类数据的耕地变化量有何异同,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地理国情监测业务需求及目标,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国土调查;数据处理引言国土调查是我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要求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查清、查实国土资源的重要手段。
国土调查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
在新时期加快推进自然资源统一调查工作进程中,要求持续健全国土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形成“一张底板、一个平台、一套数据”,把调查成果应用于各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集影像、地类、范围、面积、权属和相关自然资源信息于一体的国土调查数据库。
因此,建立国土调查信息管理平台也是实现调查成果信息化管理和共享应用的基础性工作。
1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背景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在2017年10月16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展开,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全国国土资源使用情况进行更深层次的调查统计,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细化现有的调查结果及相关信息,提升国家对自然资源开发的最大效益,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为创建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奠定基础。
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中,遥感、3S一体化和影像提取等科学技术在国土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高科技对土地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形成的数据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云存储”的方式实现调查数据的存储与分享,为后期的数据整合与分析提供便利。
在此次调查工作中,将“二调”的三位数地类编码替换为“三调”的四位数地类编码,同时在图斑及变化图斑确认过程中采用互联网尖端技术,以线上举证的方式对图斑变化区域进行在线核查。
国土调查与地理国情数据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徐锋1,王海涛1*,张娜1,孙婷婷2,余意伟1(1.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湖北省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技术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2.湖北省地图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地理国情监测和国土调查都属于不同角度的国情国力调查,对两者数据进行挖掘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对两者的分类、数据等方面进行分析,基于分类语义的异同性,提出了覆盖两者全部数据分类的对比分析方法,对数据差异性分析方法及主要原因进行了介绍,并建立了操作流程。
通过该对比分析方法形成的数据及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挖掘及应用数据提供可靠的基础。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第三次国土调查;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623(2022)02-0005-04收稿日期:2021-06-25。
(*为通信作者)doi:10.3969/j.issn.1672-4623.2022.02.002Study on Land Survey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DataComparison and Analysis MethodXU Feng 1,WANG Haitao 1*,ZHANG Na 1,SUN Tingting 2,YU Yiwei 1(1.Hubei Geomatics Information Center(Hubei Institute of 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Applie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2.Hubei Map Institute,Wuhan 430074,China)Abstract:Geographical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land survey are two ways of national condition and national strength survey,so the mining of these two datasets is important.By analyzing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ata,we proposed 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method covering all the data classifications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semantic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Then,we introduced analysis methods and main reasons for data differ-ence and established the operation process.The data and analysis results formed by this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method can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further data mining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geographical conditions monitoring,the third land survey,comparison and analysis2020-01-17,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内容。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与国土调查耕地数据差异分析作者:郑巧云,曾海波,王强,杨亮亮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20年第02期文章编号:1672-5603(2020)02-69-5摘要本文以桃源县为试验区域,从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与第三次国土调查分类指标体系语义出发,在构建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耕地及其二级地类包括水田、旱地等,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探究两者之间耕地数据差异及原因,为两种成果之间的有效衔接及更好地利用两种数据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字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第三次国土调查;GIS空间分析方法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Basic Geographic National Situation Monitoring And Land survey Difference Analysis Of Cultivated Land DataZheng Qiaoyun , Zeng Haibo , WangQiang, Yangliangliang(The 2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Hunan 410007)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Taoyuan County as the experimental area.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geographic national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the semantics of the third national survey classific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the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cultivated land and its secondary land types including paddy fields, Dry land,etc., conduct in-depth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and reasons of the cultivated land data between the two,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results and better use of the two data.Keywords: basic geographic national conditions monitoring; third land survey;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1 引言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是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基础上,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对地表上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变化内容,开展周期性和常态性的监测与更新,能够及时、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变化信息,形成稳定、可靠的时间序列化地理国情信息数据,为各项专题性监测和行业相关应用需求提供数据支撑的同时,为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基于第二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模型研究摘要:研究目的:探索国土第二第三次调查成果之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为行政区耕地保护决策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数据支撑。
研究方法:逻辑推理法、先验证明法和归纳总结法。
研究结果:(1)地类总体变化趋势准确,但变化量存在一定偏差;(2)二调数据质量越差,线状地物和零星地物缓冲后自相重叠及相互重叠面积越大,分析结果偏差越大,数据质量越高,线状零星地物面化重叠面积越小,分析结果越准确。
研究结论:线状地物数量越大或数据质量越差,交通和水域地类及相临地类流向流量有一定偏差,且存在互补性,其余地类间的流向流向合理。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类变化趋势;数据处理方案;变化量计算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Research on the Analysis Method of Variation Tendency of Land Types of Land Utilization in the Results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Nationwide Land SurveySun kun(Tairi Digi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Shanxi,X i’an 710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ata processing plan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variation ofvariation tendency of land utilization change trend analysis among the results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nationwide land survey,and provides data support for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arable land protection decision-making andformulation of spatial planning of nationwide land. Research methods: logical reasoning method, priori proof method and inductive summary metho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overall variation tendency of land types is accurate, but there is some deviation in the amountof the variation. (2) The worse the quality of the nationwide land survey data is, the larger the overlapping and overlapping areas of linear and sporadic features after buffering, the larger the deviation of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higher the data quality, and the smaller the overlapping area of linear and sporadic features,and the more accurate the analysis result is. Conclusion: the larger the number of linear features is or the worse the data quality is, the flow oftraffic, water and adjacent land types and adjacent land types have some deviation. And there is complementarity in them. The flowdirection of the rest land types is reasonable.Keywords:land utilization, variation tendency of land types, data processing plan, calculation of variation1.引言第二次国土调查数据库采用地类图斑、线状地物和零星地物三层数据来存储土地利用现状,即点、线、面三种几何类型存储[1]。
地理国情监测与国土调查中耕地数据衔接分析刘启航发布时间:2023-05-13T02:56:08.675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3年5期作者:刘启航[导读] 随着地理国情普查向监测的转换以及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管理体系的初步建立,如何优化完善地理国情监测内容,深化其与国土资源调查监测的衔接应用,成为现阶段地理国情监测面临的重要问题。
国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虽较早就开展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但由于在政府体制和区域特征上存在差异,其工作机制在我国并不完全适用。
平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73300摘要:随着地理国情普查向监测的转换以及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管理体系的初步建立,如何优化完善地理国情监测内容,深化其与国土资源调查监测的衔接应用,成为现阶段地理国情监测面临的重要问题。
国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虽较早就开展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但由于在政府体制和区域特征上存在差异,其工作机制在我国并不完全适用。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国土调查;耕地数据引言在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与国土部门合并后,地理国情监测的实施方案有所变化,已有研究在分析地理国情数据与国土调查数据差异时使用的都不是最新成果。
因此,本文从2019、2020两年的地理国情数据与国土调查数据出发,探讨每一年两类数据耕差异,并进一步研究两类数据的耕地变化量有何异同,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地理国情监测业务需求及目标,提出优化建议。
1影响要素成果质量的因素分析地理国情监测与地理国情普查有所不同,地理国情监测主要是对变化要素的信息进行采集与提取。
要素变化主要包括灭失型、新生型与伸缩移位型3种。
灭失型表现为本底数据中的几何要素整体消失;新生型表现为新增加的几何要素;伸缩移位型表现为原本存在的地理要素属性、位置或者分布范围的变化。
根据笔者参与的辽宁省锦州市地理国情监测项目与原有指定的地理国情要素变化信息采集规则发现,有2个主要方面的因素影响地理国情要素成果质量。
1.1要素遗漏对于新生型要素,在地理国情监测中漏采称为要素遗漏。
第二次土地调查与以往土地调查的差异分析调查内容及方法对比一、调查内容第一轮土地详查仅开展农村土地调查及权属调查两项目任务。
调查内容单一,且后续管理均采用纸质图件进行管理,不便于土地利用数据的更新及汇总。
2009年以前开展的年度变更调查是在第一轮土地详查的基础上,采用全省统一的年度变更调查软件进行面积变更及汇总上报。
但由于详查时间跨度大、数据更新不及时等因素,造成变更数据累计误差越来越大,加之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土地开发整理、退耕还林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很大变化,现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资料(图件、数据等)与实地有较大差距。
第二次土地调查除完成农村土地调查任务外,又增加了基本农田调查、坡耕地调查、开发园区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等诸多领域。
因此,第二次土地调查任务较详查时更加丰富和全面;全部成果一律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对今后科学化、信息化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础资料对比第一次土地详查采用的基础图件,是由各县(市)到测绘部门收集。
由于种种原因,往往要跑多个部门才能购买到,而且很多影像数据是1980年—1987年期间拍摄的不同比例尺的普通航拍照片,同时第一次土地详查绝大多数单位的外业调查是九十年代初进行的,中间间隔了五六年,资料现势性差,大大增加了外业调绘的难度和新增地物补测的工作量,影响了调查进度的质量。
针对第一次土地详查基础数据存在的各类问题,为了有效保证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国家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对遥感数据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处理、统一制作下发遥感正射影像图的基本方针,从基础数据源头上确保了调查基础图件的精度与质量的全国一致性和规范性。
这种措施一方面减轻了地方负担,另一方南确保了基础资料精度的可靠性、时效性和统一性,为按质按时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奠定了坚时的基础。
第41卷第8期2018年8月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GEOMATICS&SPATIALINFORMATIONTECHNOLOGYVol.41ꎬNo.8Aug.ꎬ2018收稿日期:2018-01-15作者简介:岳㊀昊(1982-)ꎬ男ꎬ黑龙江绥化人ꎬ高级工程师ꎬ注册测绘师ꎬ硕士ꎬ201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专业ꎬ主要从事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生产技术工作ꎮ基于地理国情普查与国土二调数据的耕地土地利用差异性分析研究岳㊀昊1ꎬ曲㊀平2ꎬ王㊀刚3ꎬ严海英4(1.黑龙江第一测绘工程院ꎬ黑龙江哈尔滨150025ꎻ2.黑龙江地理信息工程院ꎬ黑龙江哈尔滨150081ꎻ3.黑龙江第三测绘工程院ꎬ黑龙江哈尔滨150025ꎻ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ꎬ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摘要:文中对地理国情普查与国土二调耕地数据的土地利用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ꎬ得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ꎬ从而为政府宏观决策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更好地利用二者数据ꎬ提供了科学依据ꎬ具有现实指导意义ꎮ关键词:地理国情ꎻ国土二调ꎻ差异性中图分类号:P208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5867(2018)08-0186-03ResearchonAnalysisofthePlowlandDataDifferencebetweenGeographicalNationalConditionsCensusandtheSecondNationalLandCoverCensusYUEHao1ꎬQUPing2ꎬWANGGang3ꎬYANHaiying4(1.TheFirstSurveyingandMappingEngineeringInstituteofHeilongjiangProvinceꎬHarbin150025ꎬChinaꎻ2.HeilongjiangInstituteofGeomaticsEngineeringꎬHarbin150081ꎬChinaꎻ3.TheThirdSurveyingandMappingEngineeringInstituteofHeilongjiangProvinceꎬHarbin150025ꎬChinaꎻ4.TheSurveyingandMappingProductQualitySupervisingandInspectingStationofXinjiangUighurAutonomousRegionꎬUrumqi830002ꎬChina)Abstract:InthispaperꎬresearchonanalysisoftheplowlanddatadifferencebetweentheFirstgeographicalconditionscensusandthesecondnationallandcovercensusꎬthedifferenceandrelationbetweentwoofthemꎬitprovidesscientificbasistobetermakinguseoftwodatafortheservethegovernmentmacroscopicdecisionsꎬnationaleconomyanddevelopmentofsocietyꎬandhaspracticalguidingsignificance.Keywords:geographyconditionscensusꎻsecondnationallandcovercensusꎻdifference0㊀引㊀言地理国情普查与国土二调数据是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最主要的数据源ꎮ它们能科学㊁客观㊁准确地反映地表客观现实ꎬ但两者侧重不同ꎬ在技术体系㊁内容指标等方面存在差异ꎮ国内许多学者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研究ꎬ文献[3]至文献[7]等从分类体系㊁影像源和现势性等方面具体做了阐述ꎮ本文对北方某典型农业市地理国情与国土二调耕地数据差异进行分析ꎬ根据农业市特征分析二者差异ꎬ更具代表性ꎬ从而使二者数据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ꎮ1㊀分析方法1.1㊀内容分析根据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1]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2]ꎬ找出耕地分类内容差异性ꎮ具体体现在定义㊁采集指标等方面ꎮ1.2㊀定量与空间分析以北方某农业市具体实例ꎬ分别提取两种数据中耕地分类子项的数据比对分析ꎮ通过定量的分析与同类逐一比对ꎬ分析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国土二调数据之间的量比ꎬ分析出两者差异及差异形成的原因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ꎬ进行叠加分析以及综合分析等ꎬ分析耕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ꎮ2㊀差异比对2.1㊀分类体系差异地理国情普查耕地二级子类划分为水田和耕地ꎬ国土二调二级子类划分为水田㊁旱地和水浇地ꎮ从分类体系上看ꎬ国土二调分类更细ꎮ本次对比分析将国土二调旱地和水浇地与地理国情普查旱地进行对应ꎬ具体见表1ꎮ表1㊀耕地分类体系差异Tab.1㊀Differenceofplowlandclassificationsystem地理国情普查分类国土二调分类一级类二级类最小图斑面积一级类二级类最小图斑面积耕地水田旱地400m2耕地水田旱地水浇地600m22.2㊀差异性对比本文以我国北方某农业市ꎬ2015年耕地在地理国情普查和国土二调中的数据进行比较ꎮ具体比对方案如下:1)坐标系转换:国土二调数据是1980西安坐标系ꎬ需要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ꎮ2)统一境界:国土二调数据和地理国情数据行政境界略有差异ꎬ本文以国土二调界为境界进行统一ꎮ3)编码对照:国土二调数据的DLTB层的 地类名称 属性项对应地理国情数据LCA层的 CC 属性项ꎮ4)利用ArcGIS软件ꎬ将国土二调数据和地理国情数据叠加ꎬ进行对比分析ꎬ面积按照椭球面积计算ꎮ具体方法如下:①标识计算使用标识工具(Toolboxң分析工具ң叠加分析ң标识)ꎬ输入要素为国情数据中的LCA层ꎬ标识要素为二调数据中的DLTB层ꎮ数据命名为 LCA_DB ꎮ②计算椭球面积使用添加几何属性工具(Toolboxң数据管理工具ң要素ң添加几何属性)ꎬ根据上一步结果计算椭球面积ꎮ输入要素选择上一步骤的计算结果ꎬ几何属性勾选AREA_GEODESICꎬ坐标系选择GCS_China_Geodetic_Coordinate_System_2000ꎮ面积单位选择SQUARE_KILOMETERS(此功能需ArcGIS10.3及以上)ꎮ③地理国情类型面积计算计算国情耕地面积ꎬ先将国情耕地按属性选择(对处理好的结果ꎬ按照"CC"='0110'OR"CC"='0120'进行选择)ꎬ对选择后的数据的字段 AREA_GEO 进行统计ꎬ查看国情耕地总面积ꎬ对总和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两位小数ꎮ按照上述方法统计所有需要对比分析类型的面积ꎮ该市地理国情普查耕地面积为6806.45km2ꎬ国土二调耕地面积为6499.00km2ꎬ地理国情普查与国土二调耕地差值面积为307.46km2ꎬ差值率为4.52%ꎬ地理国情普查与国土二调耕地重叠区域面积为5661.16km2ꎬ具体见表2ꎮ表2㊀国情普查与国土二调耕地面积汇总表Tab.2㊀Totalareaofnationalgeographiccondition㊀㊀㊀㊀surveyandthesecondnational㊀㊀㊀㊀landsurvey地类国情面积(km2)二调面积(km2)差值面积(km2)差值率(%)重叠面积(km2)耕地21431.2420999.02432.222.0219476.123㊀差异性分析3.1㊀量化分析地理国情普查为耕地而国土二调为其他地类面积1955.12km2ꎬ在国土二调数据中主要地类为城市㊁建制镇㊁村庄㊁有林地㊁灌木林地㊁其他林地㊁草地等ꎻ国土二调为耕地而地理国情普查为其他地类面积1522.90km2ꎬ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中主要地类为高覆盖度草地㊁阔叶林地等ꎮ具体情况见表3ꎮ表3㊀地理国情与国土二调非耕差异表Tab.3㊀Plowlanddifferenceofnationalgeographicconditionsurveyandthesecondnationallandsurvey国情为耕地㊀二调为其他国土二调为耕地㊀国情为其他类型面积占比/%类型面积占比/%城市㊁建制镇㊁村庄725.5537.47高覆盖度草地542.3139.06有林地㊁灌木林地420.5521.72阔叶林525.9137.88草地402.5720.79无轨道路路面76.685.52水面㊁内陆滩涂325.1816.80人工幼林76.315.50其他地类81.273.22水面及其他301.6912.04合计1955.12100.00合计1522.90100.00781第8期岳㊀昊等:基于地理国情普查与国土二调数据的耕地土地利用差异性分析研究3.2㊀成因分析3.2.1㊀整体分析1)数学基础差异ꎮ由于套合精度㊁数据比例尺㊁影像投影差㊁坐标系转换等原因导致的差异ꎮ2)影像分辨率差异ꎮ地理国情普查主要采用优于1m分辨率的影像进行采集ꎬ国土二调主要采用Spot5作为影像数据源ꎬ分辨率为2.5mꎬ国情本底影像分辨率高ꎮ3)技术分类体系不同ꎬ采集指标要求不同ꎮ地理国情普查按照 所见即所得的 原则进行采集ꎬ自然优先ꎬ国土二调在考虑地表自然同时需考虑权属信息ꎮ3.2.2㊀综合分析该市地理国情普查耕地面积与国土二调耕地ꎬ整体性差异极小ꎬ分析原因为该市为农业市ꎬ经济发展较缓慢ꎬ耕地转变为其他地类的情况较少ꎬ但存在地理国情普查为耕地而国土二调为村庄㊁林地㊁草地ꎬ国土二调为耕地地理国情普查为林地㊁草地现象ꎮ1)国土二调采集的居民地(包括村庄用地㊁建制镇用地和城市用地)范围较大ꎬ其内部其他地类没有继续细分ꎮ国土二调根据实地建设规划情况采集居民地的外轮廓线ꎬ边界线多以居民地周边的道路㊁沟渠㊁田坎等地物的边界线为主ꎬ居民地内部的地类不单独采集ꎻ地理国情普查居民地内部够指标的地类单独采集ꎬ两种采集方式差异较大ꎬ面积相差较大[3]ꎮ2)地理国情普查耕地的指标小ꎬ图斑综合取舍小ꎬ图斑数量多ꎬ其总面积相对较大ꎮ在采集指标上ꎬ地理国情普查要求采集最小图斑实地面积为400m2ꎬ二调要求最小上图图斑面积为图上6mm2ꎬ按1ʒ10000比例尺DOM采集ꎬ实地面积为600m2ꎮ地理国情普查规定ꎬ耕地内如果宽度在5m(含)以下ꎬ或连成片而达不到采集要求的小路㊁田埂㊁水渠㊁林带等狭长条带ꎬ可以就近归并到相邻的耕地类型中ꎮ国土二调则规定ꎬ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ȡ1.0mꎬ北方宽度ȡ2.0m固定的沟㊁渠㊁田间道路㊁田坎(埂)等线状地物划归相应的水域及水利设施㊁交通运输用地及其他用地ꎬ不包含在耕地或园地中ꎮ地理国情普查采集图斑时ꎬ根据 所见即所得 的分类方法ꎬ可能会将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划分到其他地类中ꎮ二调耕地则包含了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和临时种植药材㊁草皮㊁花卉㊁苗木等的耕地[4]ꎮ3)国土二调中还包括其他耕地类型ꎬ如在耕地上修建简易温室㊁塑料大棚ꎬ用于培育秧苗ꎬ种植蔬菜㊁花卉等的土地ꎬ这些地类在国情普查时根据其自然地表覆盖情况被分类为温室㊁大棚[5]ꎮ4)近年来受国家政策导向ꎬ特别是农业补贴等对耕地稳定性也起到了推动作用ꎬ因此减少了耕地转移为其他地类情况ꎮ4㊀结束语地理国情普查与国土二调耕地数据存在一定差异ꎬ主要差异在坐标系统㊁影像分辨率㊁现势性㊁分类体系ꎬ采集原则等ꎬ地理国情普查更偏向于 所见即所得 的现状问题ꎬ国土二调在现状的同时也加入了权属考量ꎬ二者技术体系不同㊁用途不同ꎬ导致了差异的存在ꎮ只有分析利用好二者差异ꎬ求同存异ꎬ才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ꎮ参考文献:[1]㊀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GDPJ01-2013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S].北京: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ꎬ2013. [2]㊀国土资源部.TD/T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ꎬ2007. [3]㊀刘月.北镇市地理国情普查与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植被覆盖对比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ꎬ2016ꎬ39(3):102-104ꎬ109.[4]㊀薛维刚ꎬ张娜.基于地理国情普查与土地调查数据的植被覆盖对比分析[J].经纬天地ꎬ2016(1):22-27. [5]㊀唐飞ꎬ杨婷.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与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对比分析[C]//第十八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江苏优秀论文集.南昌: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ꎬ2016.[6]㊀张勇ꎬ肖琨ꎬ李盼盼ꎬ等.地理国情普查和土地利用变更中耕地数据的对比[J].地理空间信息ꎬ2015ꎬ22(5):4-5ꎬ9ꎬ7.[7]㊀范谊生ꎬ张泳ꎬ陈学彬ꎬ等.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成果与国土二调土地利用成果对比分析[J].现代测绘ꎬ2015(6):51-53.[编辑:任亚茹](上接第185页)3㊀结束语本文中已知点选取的增加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精度ꎬ但实际生产中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ꎬ综合考虑精度和生产成本ꎬ按照每30 50km选1处已知点开展高程拟合ꎬ在保证拟合残差不超限的情况下ꎬ拟合高程可以满足铁路工程初定测的需要ꎮ本文基于EGM2008模型开展了整网曲面拟合分析ꎬ取得了一定的有益结论ꎬ但关于GNSS分区拟合及不同拟合函数的应用领域尚未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ꎬ有待后续进一步深入探讨ꎮ参考文献:[1]㊀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ꎬ2009.[2]㊀李建成ꎬ陈俊勇ꎬ宁津生ꎬ等.地球重力场逼近理论与中国2000似大地水准面的确定[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ꎬ2003.(下转第191页)88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