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统计年鉴2020:4-6 房地产开发销售情况
- 格式:xlsx
- 大小:13.06 KB
- 文档页数:4
扬州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一)扬州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随着扬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火热形势。
对这一市场进行深度分析,可以更好地掌握市场动态,为投资者制定正确的战略。
一、市场情况扬州房地产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核心区域供需不平衡随着市区的不断扩张以及人口集聚效应的强化,距离市中心较近的区域房价不断攀升,供求不平衡较为突出,而在远离市中心的城区,房价相对较低。
2.房价分化现象明显由于扬州地域广阔,不同区域的基础设施、区位特点不同,因此同样的房子在不同区域价值会存在较大分化,且市场中出现过高价钓鱼现象。
3.购买力集中于二手房市场购房者主要集中于二手房市场,成交量相比新房市场更高,导致竞争激烈,价格不断攀升。
二、投资建议针对扬州房地产市场的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以下投资建议:1.关注核心区域核心区域的房价相对稳定,投资回报率较高。
因此,投资者可以考虑在这一地区投资房产。
2.掌握地区特点由于扬州地域较大,投资者应该对投资区域的基础设施、区域特点等有充分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投资机会。
3.谨慎购买二手房二手房市场虽然交易量大,但也存在市场乱象。
投资者在购买二手房时,应该仔细审查房屋的产权和权益情况,以免因为资产损失而造成投资风险。
4.多元化投资在加强对扬州市房地产市场了解的同时,投资者也应该关注其他领域的投资机会。
比如,同城物流、生活服务业等都是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的领域,投资者不妨多元化投资,降低投资风险。
总之,我们建议,投资者在扬州房地产市场中投资时,不要跟风,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量身定制自己的投资计划。
投资者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研究,保持战略的灵活性,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扬州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第一部分市场调查背景及说明一、调查背景这几年,扬州的房地产市场和着全国的节拍,呈现出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
房地产的发展,拉动了扬州的经济发展,改善了扬州的城市面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扬州投资环境的改善,扬州的房地产市场也走上了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之路。
作为扬大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有必要对扬州房地产市场进行一些研究与分析,为扬州经济的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二、调查目的及主要调查内容此次调查是为了深入了解扬州市和江都地区百姓的住房状况,与买房需求,并就此结合当今扬州房地产市场楼盘开发现状进行研究。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国家宏观调控对扬州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这次调查我们根据扬州市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现状,针对居民居住情况、居民消费和社会需求情况以及扬州市现有的一些楼盘情况进行了一次初步的普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我们可以从宏观、微观上了解扬州市房地产的建设情况,发掘房地产的潜在市场。
再结合扬州近几年的国民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情况、城镇居民消费支付能力(主要是可支配收入),探讨今后年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及投资回报率,从而做好扬州和江都地区开发投资的市场预测和决策,确定投资绩效及预期获得程度。
三、调查技术说明1、原则遵循“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随机性”的原则。
1、)客观性:样本选择、分布能客观反映社会基本情况,同时对调查的基础数据和指标作如实客观反映。
2、)科学性:调查内容丰富、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调查问卷设计合理、可分析性强,调查程序严谨、调查方法与技术运用得当,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科学客观。
3、)系统性:所调查内容能够系统反映市场情况,体都给予平等的抽取概率,完全排除人为的主观因素。
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4、)随机性: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调查总体中的每一个体都给予平等的抽取概率,完全排除人为的主观因素。
2、程序设计市场调查全过程大致包括以下五个阶段:1、)准备阶段:确定调查目标、初步情况分析、制定调查计划。
2020年1—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来源:国家统计局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2020年1—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1443亿元,比上年增长7.0%,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投资104446亿元,增长7.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6.3个百分点。
2020年,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74564亿元,比上年增长7.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28802亿元,增长4.4%,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32654亿元,增长8.2%,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5423亿元,增长6.2%,增速持平。
2020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9267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7%,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5.0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55558万平方米,增长4.4%。
房屋新开工面积224433万平方米,下降1.2%,降幅比1—11月份收窄0.8个百分点,上年为增长8.5%。
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64329万平方米,下降1.9%。
房屋竣工面积91218万平方米,下降4.9%,降幅比1—11月份收窄2.4个百分点,上年为增长2.6%。
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5910万平方米,下降3.1%。
2020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553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降幅比1—11月份收窄4.1个百分点,比上年收窄10.3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17269亿元,增长17.4%,增速比1—11月份提高1.3个百分点,上年为下降8.7%。
二、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2020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60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1.3个百分点,上年为下降0.1%。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3.2%,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10.4%,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8.7%。
扬州房地产年度调研报告扬州房地产年度调研报告一、简介扬州市位于中国东部,是江苏省下辖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本报告是对扬州市房地产市场进行的年度调研,通过对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市场现状近年来,扬州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2019年,全市住房销售面积达到XXX万平方米,同比增长X.X%;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为人民币XXX元/平方米,同比上涨X.X%。
扬州市房地产市场以住宅为主导,商业地产和办公地产也有一定发展。
三、发展趋势1. 供需平衡: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扬州市房地产市场将保持供需平衡。
政府对住房供应的调控措施将适度放松,以满足市场需求。
2. 区域发展:扬州市正在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包括振兴老城区、打造扬州经济新区等举措。
这些举措将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增加投资机会。
3. 环境保护: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
扬州市房地产市场也将积极响应,推动绿色建筑的应用,提高建筑能效。
四、影响因素1. 政策因素:政府的土地供应、住房供应和限购政策等,是房地产市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政策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
2. 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形势对房地产市场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经济增速的变化、就业情况和居民收入水平等都会影响消费者购房需求和能力。
3. 人口因素:人口的流动和增长也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扬州市的人口将不断增加,将带来对住房的需求。
五、投资建议1. 激活老城区:扬州市政府正在推动老城区的振兴计划,将在老城区盘活存量房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关注新区开发:扬州经济新区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和办公地产发展区域,投资者可以关注项目在该区域的机会。
3. 着眼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投资者可以关注绿色建筑相关企业的发展潜力。
六、风险提示1. 政策变化:政府的调控政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扬州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一、扬州市房地产发展的经济背景1.城市土地和人口状况扬州市土地面积663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980平方公里(2001年前市区不包括邗江区,土地面积仅为148平方公里)。
200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53.61万人,比2002年增加1.39万人,增长0.3%,全市人口密度683.8人/平方公里。
其中,市区户籍人口为112.52万人,比2002年增加1.75万人,增长1.6%,人口密度为1125人/平方公里。
2003年,全市外来人口14.04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3%,其中市区外来人口10.32万人,是市区户籍人口的9.17%,外来人口的比例相对较小。
2004年,扬州全市户籍人口为454.39万人,比上年增加了0.78万人,增长0.17%。
(2004年为快报数据,下同)2003年,扬州全市地均产值975万元/平方公里,在江苏省长三角地区8个城市中最低。
但其市区地均产值比较高,达3063万元/平方公里,高于苏州市区同期地均产值,这说明其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还比较大。
根据初步统计,2004年扬州全市地均产值为1188万元/平方公里,同比增长了21.77%。
2.宏观经济的基本发展情况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利等原因,扬州经济的发展速度一直比较平缓,1995~2002年,扬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幅为9.33%,相比江苏省其他主要城市,发展速度显然缓慢一些。
2003年起,扬州市国民经济开始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47.22亿元,同比增长15.8%。
2004年,扬州市国内生产总值为788.13亿元,同比增长21.77%。
2004年,扬州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9.79亿元,增长6.4%,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0.1%;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是同期三次产业中最快的,全年增加值为419.87亿元,同比增长26.99%,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3.3%;第三产业发展则相对比较平稳,当年增加值288.47亿元,同比增长17.66%,2000~2004年5年间的年均增幅为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