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1991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3
2002大连理工物理化学2002大连理工物理化学2011年05月17日一、判定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题前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 一定量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始态出发,分别经(i)尽热可逆膨胀; (ii) 尽热不可逆膨胀到的终态体积相同。
则(i)的终态温度比(ii)的终态温度低。
( )2. 催化剂既能加速反应,又能改变反应的DrGmy。
( )3. 在一定温度下,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k与摩尔电导率Lm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 )4. 使用可充电的化学电池播放录音机时,电池对外输出的电压小于电池的电动势;而对电池充电时,外加电压要大于其电动势。
( )5. 100℃,101 325Pa的H2O(l)向真空膨胀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为不可逆过程,所以DG<0。
( )6. 反应系统H2(g)+ O2(g)=H2O(g)在温度为T压力为py时,定温定压反应的摩尔焓[变] DrHm为H2O(g)的标准摩尔天生焓[变]DfHm y。
( )7. 由于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所以只要温度不变,已达成的化学平衡不可能移动。
( )8. 由于大分子溶液是真溶液,是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所以无丁达尔效应。
( )9. 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和渗透压的数值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数目(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性质无关。
( )10.鞍点是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上的最高点,但它不是势能面上的最高点,也不是势能面上的最低点。
1.二、选择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前的括号内:( )1.定温定压下,一定量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则系统和环境的熵变为:(A)DS系>0,DS环<0 (B) DS系<0,DS环>0(C) DS系<0,DS环=0 (D) DS系>0,DS环=0( )2.一定量组成一定的均相系统,无非体积功且定温时,其吉布斯函数随压力的增大而(A) 增大 (B) 减小(C) 不变 (D) 无法确定( )3.20℃时,相同浓度(均为0.005mol×kg-1)的LaCl3,CaCl2和KCl三种电解质水溶液,离子均匀活度因子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LaCl3> CaCl2 >KCl (B) LaCl3 > KCl> CaCl2(C) CaCl2> LaCl3 >KCl (D) KCl > CaCl2 >LaCl3( )4. Al(NO3)3,Mg(NO3)2和NaNO3对AgI水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0.067mol×dm-3,2.60mol×dm-3和140mol×dm-3,则该AgI溶胶是:(A) 正溶胶 (B) 胶粒呈电中性 (C) 负溶胶 (D) 无法确定( )5.某平行反应含有主、副两个反应,主反应的产物为Y,活化能为E1;副反应的产物为Z,活化能为E2,且E1>E2 。
大连理工大学二00五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及实验》 试题 共6页 (10个大题)注:答题必须注明题号答在答题纸上,否则试卷作废!请认真看题,祝好运!一、是非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正确的标“√”,错误的标“×”:1. 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的m r G ∆一定大于m r A ∆。
2. (),,()C C B T p n BGn ≠∂∂既是物质B 的化学势又是物质B 的偏摩尔量。
3. 用0<∆G 判断变化方向,适用于任何系统的任何变化。
4. 稀溶液的凝固点一定比纯溶剂的凝固点低。
5. 因为溶胶在一定条件下能存在很长时间,所以它是势力学稳定系统。
6. 在大气压下,水银在玻璃毛细管中的沸点高于其正常沸点。
7. NaCl 水溶液在表面层的浓度高于其溶液本体浓度。
8. 物质B 总是从高浓度相自发转移到低浓度相。
9. 在化学反应中,所有反应物分子实现化学反应都经过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
10. 超电势的存在,使原电池的输出电压变小。
11. NaOH 水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有关。
12. 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只能是单层的。
二、选择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编号:1. Na 2CO 3与H 2O 可以生成如下几种化合物Na 2CO 3·H 2O , Na 2CO 3*7H 2O, Na 2CO 3*10H 2O,在标准压力下与Na 2CO 3水溶液、冰平衡共存的水合物最多能有几种: A. 1种; B. 2种; C. 3种2. 在一密闭恒温容器内,有大小不同的两个微小汞滴,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容器内仍有液体汞存在。
则下述叙述正确的是:A . 有大小不等的两个液滴;B. 有两个大小相等的液滴 C .大液滴消失; D. 小液滴消失3. 反应CaCO 3(s)=CaO(s)+CO 2(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现在不改变温度、CO 2分压力及氧化钙的颗粒大小,只增大碳酸钙的分散度,则平衡将: A .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不移动4. 现有一个由水形成的液珠和一个气泡,附加压力的方向分别是:A . 液珠:向外,气泡:向内,B. 液珠:向内,气泡:向外B . 液珠:向外,气泡:向外,D. 液珠:向内,气泡:向内 5. 定温定压下,液态水变为水蒸气,系统的热力学函数:A . 熵增加,焓减小 B. 熵减小,焓增加 C .熵和焓都减小 D. 熵和焓都增加 6. NaCl 和KNO 3的混合水溶液,Na + 活度:A . 只与Na +自身的浓度有关,而与其它离子的浓度无关;B . 只与Na + 和K +的浓度有关,而与负离子的浓度无关;C . 除与Na +的浓度有关外,还与负离子的浓度有关;D . 与所有离子的浓度有关; 7. 克—克方程不可用的平衡是:A. 固−→←气平衡;B.液−→←气平衡; B. 固−→←液平衡8.如果一个表观速率系数k 与各元反应速率系数的关系为k =3212k k k ,则该反应表观活化能E 与各元反应活化能间的关系为:A .E =E 1+E 2-E 3 B. E =2( E 1+E 2)-E 3;C. E =3212E E E 三、推导证明(10分):反应A −→−Y +Z 的机理是: A 11k k -−−→←−−B B2k −−→Y +Z且其中112k k k >>>-,那么该反应表现为一级反应,且表观速率系数为 1212k k k k k -=+四(17分)、气相反应 A +3B =Y +Z求800.15K 下的r m G ∆和标准平衡常数K。
大连理工大学一九九一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试题一、是非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认为正确的用“+”号;错误的用“-”号,于各小前括弧内:()1、非气体卡诺循环的熵变ΔS≠0()2、理想气体的绝热节流膨胀的ΔH=0()3、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基元反应。
()4、催化剂能显著加速化学反应,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
()5、油包水型的乳状液用O/W符号表示。
()6、光化反庆量子效率φ只能等于1。
()7、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时,要用交流电源。
二、填空题(包括8小题,共30分。
除已标明分数的小题外,前面5小题中都是每空1分)1.链锁反应的三个基本环节是:(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弯曲液面的蒸气压P凸,P凹,P平三者从大到小的次序为_______________3.玻尔兹曼(Boltzmann)分布律是=_________式中q=___________称为____________4.能量零点的不同选择对配分函数及物系内能的数值__影响;而对物系的熵值及热容C V__影响。
(此题空中只填“有”或“无”字样。
)5.恒温浴是一种以液体为介质的恒温装置,包括浴槽、电热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分。
6.(4分)做化学动力学实验时,既可以用化学法(直接测量反应体系中某物质在不同时刻的浓度或含量),也可以用物理法(通过测量反应体系在不同时刻的物理性质,如重量、压力、电导、旋光度……等,代替浓度的测量)。
你做过的哪个动力学实验用的是物理法?请写出这个动力学实验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所测量的物性质是____________;测量这种物理性质所用的主要仪器或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
7.(3分)x A=0.8的A、B两组份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气相中的分压为60kPa,纯A 液体在此温度下的蒸气压为120kPa。
大 连 理 工 大 学二○○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试题一、判断题( )1.绝热过程Q ﹦0,故必是定熵过程。
( )2.某系统从初态Ⅰ经过一个不可逆过程到终态Ⅱ,此过程环境的熵变一定大于该系统由态Ⅰ→态Ⅱ经历可逆过程时环境的熵变。
( )3.H 2(g)和O 2(g)在绝热钢瓶中反应生成水,反应系统的∆H ﹦0, ∆U ﹦0,∆ p ﹦0。
( )4.理想液体混合物与其蒸气达成气、液两相平衡时,气相总压力p 与液相组成x B呈线性关系。
( )5.如果某一化学反应的0r m H ∆>,则该反应的K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6.任何化学反应的半衰期都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有关。
( )7.对同一反应,活化能一定,则反应的起始温度愈低,反应的速率系数对温度的变化愈敏感。
( )8.用能斯特公式算得电池的电动势为正值,表示该电池反应在定温定压下可正向进行。
( )9.可逆过程中,系统的熵不变;不可逆过程中,熵值增大。
( )10.一定量纯气体定温变压时,其转动配分函数不变化。
( )11.胶束溶液是高度分散的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
( )12.垂直插入水中一支干净的玻璃毛细管,当在管中水上升至平衡液面处加热时,水柱会上升。
( )13.真实液态混合物中组分B 的活度因子值:0<f B <1( )14.一级反应肯定是单分子反应。
( )15.BET 吸附定温式可用于物理吸附。
二、选择题( )1.298.15 K ,已知气相反应2CO (g)﹢O 2(g)→2CO 2(g)的r m G ∆﹦-514.2。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搜集整理。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下载热力学第二定律1、有一制冷机(冰箱),其冷冻体系必须保持在253K,而其周围的环境温度为298K,估计周围环境传入制冷机的热约为,而该机的效率为可逆制冷机的50%,试求开动这一制冷机所需之功率。
解:卡诺热机的逆转即为制冷机的在制冷效率可表示为:其中-W为环境对制冷机所做的功;Q1为制冷机从低温热源取出的热。
根据题给条件,此制冷机的可逆制冷效率为,而欲保持冷冻体系的温度为-20℃,则每分钟必须由低温热源取出104J的热,因此需对制冷机做的功为:故开动此制冷机所需之功率为÷50%=59.3W2、实验室中某一大恒温槽(例如油浴)的温度为400K,室温为300K。
因恒温槽绝热不良而有4000J的热传给空气,计算说明这一过程是否为可逆?解:该过程为不可逆过程。
3.今有2mol某理想气体,其,有323K,100dm3加热膨胀到423K,150 dm3,求体系的。
解:4.有一绝热体系如图2.1所示,中间隔板为导热壁,右边容积为左边容积的2倍,已知气体的,试求:(1)不抽掉隔板达平衡后的S(2)抽去隔板达平衡后的S。
解:(1)不抽掉隔板最后达热平衡,平衡后的温度为T,设左边为室1,右边为室2:解出(2)抽去隔板后的熵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上述热熵变化,另一部分为等温混合熵变。
5.试求标准压力下,268K的过冷液体苯变为固体苯的,判断此凝固过程是否可能发生。
已知苯的正常凝固点为278K,在凝固点时熔化热,液体苯和固体苯的,。
解:为方便起见,取1molC6H6作为体系,则6.某一化学反应若在等温等压下(298.15K,)进行,放热40000J,若使该反应通过可逆电池来完成,则吸热4000J。
(1)计算该反应的;(2)当该反应自发进行时(即不做电功时),求环境的熵变及总熵变;(3)计算体系可能做的最大功为若干?解:(1)(2)(3)7.在298.15K和时,反应的。
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院系:_____________级______班一、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8分),您认为正确的在括号中填―√‖,错误的填―×‖:( )1. 任何化学反应,反应参与物B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dcB/dt的绝对值都相同。
( )2. 元反应的反应物分子碰撞可能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
( )3. 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气压总是小于同温下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 )4. 液体的表面张力总是力图缩小液体的表面积。
( )5. 已知某反应的级数为二级,则该反应必是双分子反应。
( )6. 催化剂开辟了活化能较低的新途径,反应都按此新途径进行。
( )7. 物理吸附的吸附力是分子间力。
( )8. 无限稀薄时,HCl、KCl、NaCl三种溶液在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相同电场强度下,三种溶液中Cl-的迁移数相同。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前括号内( ) 1、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2.31×10-2s-1,初始浓度为1.0 mol•dm-3,则该反应的半衰期为:A 15 s;B 21.65 s;C 30 s;D 43.29 s;()2、在反应A B C,A D中,活化能Ea,1 >Ea,2 >Ea,3 ,C是所需要的产物。
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产物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
A 较高反应温度;B 较低反应温度;C 适中反应温度;D 任意反应温度。
( ) 3、298 K时,当H2SO4溶液的浓度从0. 1mol•kg-1稀释到0. 01 mol•kg-1时,其摩尔电导率Λm将A.Λm增加;B.Λm减小;C.Λm不变;D. Λm变化无法确定()4、298 K,含Al3+、K+、H+ 离子的无限稀薄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者为A. Al3+; B. K+; C. H+()5、某溶液中溶质B的浓度为cB(表面)>cB(体相),表明A dσ/dc>0,ΓB>0;B dσ/dc<0,ΓB>0;C dσ/dc<0,ΓB<0;D dσ/dc>0,ΓB<0。
大连理工大学二00四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一. 是非题1. 如某溶质的稀溶液随溶质浓度的加大其表面张力变小,则在平衡态下该溶质在界面层中的浓度一定大于在溶液本体中的浓度。
2. 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的一定大于该反应的。
3.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总蒸气压与组分B的摩尔分数xB成直线关系。
4. 定温定压下,纯物质A的化学势就是该条件下的摩尔吉布斯函数Gm,A5. A和B 形成的固熔体由A(s)和B(s)两相构成。
6. 水在玻璃毛细管中时正常沸点高于100℃。
7. 对于封闭体系,在定压下没有非体积功时,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热力学能。
8. 物质B有从化学势大的一相转移到化学势小的一相的趋势9. 对于由A和B两组分组成的均相系统,定温定压下再向该系统加入少量A或B时,A的偏摩尔体积V A增加时,B的偏摩尔体积VB就减少。
10.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值与反离子的化合价数成反比,即反离子的化合价数越高,其聚沉值越小。
11. 在液相进行的A和B间的非催化反应。
其反应速度不受惰性溶剂存在与否的影响。
12. 光化学反应的光量子效率总是在0—1之间二.选择题1. 浓度为0.005mol kg-1的蔗糖水溶液和0.01 mol kg-1的葡萄糖水溶液,二者沸点:A 0.005 mol kg-1 蔗糖水溶液和0.01 mol kg-1的葡萄糖水溶液的沸点大致相同B 0.01 mol kg-1的葡萄糖水溶液的沸点高于0.005 mol kg-1蔗糖水溶液C 无法比较2.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A 如果系统的 Ssys>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C 仅从系统的 Ssys,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3. 真实液态混合物:A 活度因子f的取值在0—1之间B 活度因子f的取值有时大于1C 活度因子f的大小符合: bB趋近于0时,fB的取值趋近于14 在定压下,NaCl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A C=3, =1B C=3, =2C C=4, =2D C=4, =35 若一种液体在某固体表面能铺展,则下列几种描述正确的是:A S<0, >90°B S >0, >90°C S >0, <90°6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A 大分子溶胶B 胶体电解质C 溶胶7 对于NaSO ,其离子平均活度与平均活度因子,质量摩尔浓度间的关系为:A B CD 以上A,B,C 给出的关系都不对三.推导题(10分)A和B两种吸附质在同一均匀固体表面上竞争(同种吸附中心)吸附,每个吸附分子吸附在一个吸附中心上,如果符合兰缪尔(langmuir)假设,试推导证明:达到吸附平衡时,A的表面覆盖度与A,B在气相平衡分压pA和pB之间的关系为:=( pA)/(1+ pA+ pB) (其中和分别为A,B在该表面的吸附平衡常数)四.作图题(共15分)在固相金属A,B 与它们生成的化合物间完全不互溶,用热分析法测得A和B双组分系统的步冷曲线的转折温度及停歇温度数据如下:转折温度/℃停歇温度/℃转折温度/℃停歇温度/℃0 - 6300.20 550 4100.37 460 4100.47 - 4100.50 419 410 0.58 - 4390.70 400 2950.93 - 2951.00 - 321(1) 由以上数据绘制A-B系统熔点-组成图(2) 已知A和B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21.8g mol-1和112.4 g mol-1,由相图求A和B形成化合物的最简分子式(3) 对相图中各相区排号,在下表中列出相图中所有液-固两相区的固相成分:相区(号) 固相成分(4) 当为0.25的A-B双组分系统由700℃逐步降低时,液相l(A+B)中B的含量怎样变化(在一定温度区间或温度点的的大小及变化)五计算题(要求详细计算过程)1.(10分)以知某物质B在液体和固体状态的饱和蒸汽压p(l)及p(s)与温度的关系式分别为:=- +22.405=- +27.650(1) 计算下述过程的 G: B(s,1mol,300kPa,200k) B(l,1mol,300kPa,200k)(2) 判断在200k,300kPa下,物质在液态能否稳定存在?2. (6分)已知在定压下某液相反应A B,k1和标准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T有下列关系:=- +6.0 ,则,该正向反应为______________级反应,其标准摩尔焓变和逆向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8分)某溶液中的反应A+B X+Y,反应开始时,A和B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进行1h时A的转换率为75%,求,当反应分别符合下列假设时,进行到2h的时候反应物A剩余多少(以起始量的百分数表示)未反应(液体总体积随反应的变化可忽略)?A) 对A为1级,对B为0级B) 对A和B均为1级C) 对A和B均为0级D) 对A为0级,对B为1级E) 对A为0级,对B为2级F) 对A为2级,对B为0级4.(14分)已知以下数据(I)298.15k的热力学数据物质/(kg mol-1) /(kg mol-1)HgO(s) 73.22O (g) 205.1H O(g) -285.85 70.08Hg(l) 77.4H (g) 130.7(ii)电池的Pt|H (p )|NaOH(aq)|HgO(s)|Hg(l)的E=0.9265V(1)写出阴、阳两极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计算该电池反应的(3)计算HgO(s)的分解反应HgO=Hg(l)+(1/2)O2(g)的(298.15K)(4)计算HgO(s)在25℃的分解压5.(12分)某分子B,其运动形式只有三个可及的能级ε1, ε2, ε3,其基态能级是非简并的。
大连理工大学二00四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一. 是非题1. 如某溶质的稀溶液随溶质浓度的加大其表面张力变小,则在平衡态下该溶质在界面层中的浓度一定大于在溶液本体中的浓度。
2. 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的一定大于该反应的。
3.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总蒸气压与组分B的摩尔分数xB成直线关系。
4. 定温定压下,纯物质A的化学势就是该条件下的摩尔吉布斯函数Gm,A5. A和B 形成的固熔体由A(s)和B(s)两相构成。
6. 水在玻璃毛细管中时正常沸点高于100℃。
7. 对于封闭体系,在定压下没有非体积功时,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热力学能。
8. 物质B有从化学势大的一相转移到化学势小的一相的趋势9. 对于由A和B两组分组成的均相系统,定温定压下再向该系统加入少量A或B时,A的偏摩尔体积V A增加时,B的偏摩尔体积VB就减少。
10.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值与反离子的化合价数成反比,即反离子的化合价数越高,其聚沉值越小。
11. 在液相进行的A和B间的非催化反应。
其反应速度不受惰性溶剂存在与否的影响。
12. 光化学反应的光量子效率总是在0—1之间二.选择题1. 浓度为0.005mol kg-1的蔗糖水溶液和0.01 mol kg-1的葡萄糖水溶液,二者沸点:A 0.005 mol kg-1 蔗糖水溶液和0.01 mol kg-1的葡萄糖水溶液的沸点大致相同B 0.01 mol kg-1的葡萄糖水溶液的沸点高于0.005 mol kg-1蔗糖水溶液C 无法比较2.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A 如果系统的 Ssys>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C 仅从系统的 Ssys,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3. 真实液态混合物:A 活度因子f的取值在0—1之间B 活度因子f的取值有时大于1C 活度因子f的大小符合: bB趋近于0时,fB的取值趋近于14 在定压下,NaCl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A C=3, =1B C=3, =2C C=4, =2D C=4, =35 若一种液体在某固体表面能铺展,则下列几种描述正确的是:A S<0, >90°B S >0, >90°C S >0, <90°6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A 大分子溶胶B 胶体电解质C 溶胶7 对于NaSO ,其离子平均活度与平均活度因子,质量摩尔浓度间的关系为:A B CD 以上A,B,C 给出的关系都不对三.推导题(10分)A和B两种吸附质在同一均匀固体表面上竞争(同种吸附中心)吸附,每个吸附分子吸附在一个吸附中心上,如果符合兰缪尔(langmuir)假设,试推导证明:达到吸附平衡时,A的表面覆盖度与A,B在气相平衡分压pA和pB之间的关系为:=( pA)/(1+ pA+ pB) (其中和分别为A,B在该表面的吸附平衡常数)四.作图题(共15分)在固相金属A,B 与它们生成的化合物间完全不互溶,用热分析法测得A和B双组分系统的步冷曲线的转折温度及停歇温度数据如下:转折温度/℃停歇温度/℃转折温度/℃停歇温度/℃0 - 6300.20 550 4100.37 460 4100.47 - 4100.50 419 410 0.58 - 4390.70 400 2950.93 - 2951.00 - 321(1) 由以上数据绘制A-B系统熔点-组成图(2) 已知A和B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21.8g mol-1和112.4 g mol-1,由相图求A和B形成化合物的最简分子式(3) 对相图中各相区排号,在下表中列出相图中所有液-固两相区的固相成分:相区(号) 固相成分(4) 当为0.25的A-B双组分系统由700℃逐步降低时,液相l(A+B)中B的含量怎样变化(在一定温度区间或温度点的的大小及变化)五计算题(要求详细计算过程)1.(10分)以知某物质B在液体和固体状态的饱和蒸汽压p(l)及p(s)与温度的关系式分别为:=- +22.405=- +27.650(1) 计算下述过程的 G: B(s,1mol,300kPa,200k) B(l,1mol,300kPa,200k)(2) 判断在200k,300kPa下,物质在液态能否稳定存在?2. (6分)已知在定压下某液相反应A B,k1和标准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T有下列关系:=- +6.0 ,则,该正向反应为______________级反应,其标准摩尔焓变和逆向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8分)某溶液中的反应A+B X+Y,反应开始时,A和B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进行1h时A的转换率为75%,求,当反应分别符合下列假设时,进行到2h的时候反应物A剩余多少(以起始量的百分数表示)未反应(液体总体积随反应的变化可忽略)?A) 对A为1级,对B为0级B) 对A和B均为1级C) 对A和B均为0级D) 对A为0级,对B为1级E) 对A为0级,对B为2级F) 对A为2级,对B为0级4.(14分)已知以下数据(I)298.15k的热力学数据物质/(kg mol-1) /(kg mol-1)HgO(s) 73.22O (g) 205.1H O(g) -285.85 70.08Hg(l) 77.4H (g) 130.7(ii)电池的Pt|H (p )|NaOH(aq)|HgO(s)|Hg(l)的E=0.9265V(1)写出阴、阳两极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计算该电池反应的(3)计算HgO(s)的分解反应HgO=Hg(l)+(1/2)O2(g)的(298.15K)(4)计算HgO(s)在25℃的分解压5.(12分)某分子B,其运动形式只有三个可及的能级ε1, ε2, ε3,其基态能级是非简并的。
大连理工大学一九九三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试题一、是非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以下各小题你认为正确的用“+”号,错误的用“-”号,填入各小题前的括号内:()1、对于气体,在高于其临界温度的条件下,无论加多大压力都不会使其液化。
()2、(C≠B)既是偏摩尔量,又是化学势。
()3、催化剂的加入,可以改变反应的Δr G m。
()4、弯曲液面产生的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反比。
()5、能量零点选择不同,对分子配分数无影响。
二、填空题(包括7小题,1-5每小题2分,6-7每小题3分,共16分)在以下各小题中画有横线处填入答案: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之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数学表述式为_____________。
2.胶体分散系统,分散质(或分散相)的颗粒大小介于____nm之间。
3.若炮化学反应的量子效率φ>1,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为(i)_________________,(ii)_____________,(iii)___________________,(iv)____________。
由此推导出的吸附等温式为θ=________。
5.热电偶的温差电势与热电偶的______无关,而与两个接点的______有关。
6.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K与摩尔电导率Λm时,实验中所用的仪器设备有:(i)___________(ii)___________(iii)_____________。
7.贝克曼温度计上的最小刻度是____℃,可以估读到____℃,整个温度计刻度范围是____℃或____℃,它只能用于测______,而不能测_______。
三、计算题(不要求写出运算过程,只需将计算结果填入相应的空白处)(共19分):1、(12分)试计算给定的理想气体反应:A(g)+B(g)=L(g)+M(g)的以下结果:(1) 已知298K时:A(g)+4B(g)=C(g)+2L(g) (i)Δr G iθ=-112.60kJ·mol-12B(g)+E(g)=2L(g) (ii)Δr G iiθ=-456.12kJ·mol-12F(g)+E(g)=2M(g) (iii)Δr G iiiθ=-272.04kJ·mol-1F(g)+2B(g)=C(g) (iv)Δr G ivθ=-51.07kJ·mol-1则给定反应的Δr G ivθ(298K)=_______kJ·mol-1,K pθ(298K)=_____。
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数学分析2001——2005(2005有答案)高等代数2000——2005、2007(2005有答案)物理系数学物理方法2000——2005量子力学2000,2002——2005热力学与统计物理2000,2002——2005电动力学2000,2002——2005普通物理2000——2005光学(几何光学与波动光学)2000晶体管原理2000半导体材料2004——2005半导体器件2004——2005半导体物理2001——2002,2004——2005神经科学基础2004——2005生物统计学2004——2005生物物理学2004——2005工程光学2005微电子技术2003——2005离散数学及应用2000——2001(2000有答案)离散数学与数据结构2002——2005模拟电子技术2001——2005工程力学系材料力学1999——2001,2003——2005,2010(2010为回忆版)理论力学1995,1999——2001,2003——2005理论力学(土)2000土力学1999——2005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20%) 1999——2005杆系结构静力学1998,2000弹性力学(不含板壳)1999——2004流体力学1999——2005流体力学(土)2004——2005流体力学基础2002——2005岩石力学1999——2000钢筋混凝土结构1999——2000工程流体力学2001,2004——2005水力学1999——2000,2002,2004——2005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2001——2005(2001——2005有答案)机械原理1999——2000,2003——2005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2003——2005控制工程基础2001,2003——2005微机原理及应用(8086)1999——2000微机原理及应用(机)2004——2005微机接口与通讯及程序设计1999——2000模拟电子技术2001——2005离散数学及应用2000——2001(2000有答案)离散数学与数据结构2002——2005过程控制(含计算机控制)2000杆系结构静力学1998,2000微电子技术2003——2005系统工程概论1999——2002晶体管原理2000系统工程概论1999——2005管理基础知识1999——2001,2003——2005(2003——2005有答案)计算机组成原理(软)2005管理学基础2004——2005(2004——2005有答案)管理学2010(回忆版)材料力学1999——2001,2003——2005,2010(2010为回忆版)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20%) 1999——200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基础2003——2005,2010(2010为回忆版)机械设计2001——2005(2001——2005有答案)模拟电子技术2001——2005微电子技术2003——2005物理化学200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1991——1993,2000,2002——2005(2002——2004有答案)胶凝材料学2001——2005硅酸盐物理化学2001——2002,2005杆系结构静力学1998,2000金属学2000金属热处理原理2000金属材料学2000钢筋混凝土结构1999——2000晶体管原理2000土木水利学院材料力学(土)2000,2003——2005材料力学1999——2001,2003——2005,2010(2010为回忆版)土力学1999——2005结构力学2000——2001,2003——2005水力学1999——2000,2002,2004——2005杆系结构静力学1998,2000理论力学(土)2000弹性力学(不含板壳)1999——2004流体力学1999——2005流体力学(土)2004——2005流体力学基础2002——2005岩石力学1999——2000钢筋混凝土结构1999——2000工程流体力学2001,2004——2005系统工程概论1999——2005工程经济学2004——2005无机化学2003——2005传热学2002,2004——2005工程力学2004——2005工程项目管理2004——2005建筑材料2005工程热力学2001——2002,2004——2005热工基础(含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2003化工学院无机化学2003——2005物理化学200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1991——1993,2000,2002——2005(2002——2004有答案)有机化学及实验2001,2003——2005高分子化学及物理2002——2005化工原理及化工原理实验2001——2005材料力学1999——2001,2003——2005,2010(2010为回忆版)工程流体力学2001,2004——2005硅酸盐物理化学2001——2002,2005热力学基础2005天然药物化学2005药剂学2005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1999——2005船舶工程学院船舶动力装置2002——2005船舶设计原理2001——2005水声学原理2002——2005船舶静力学2001——2005杆系结构静力学1998,2000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模拟电子技术2001——2005信号与系统(含随机信号20%)1999——2005 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20%) 1999——2005工程光学2005通信原理2004——2005离散数学及应用2000——2001(2000有答案)离散数学与数据结构2002——2005离散数学与计算机组成原理2005离散数学与数据库原理2004——2005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组成原理2004——2005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计算机体系结构2004——2005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数字逻辑2000计算机组成原理(软)2005编译方法1999——2000操作系统1999——2001高等代数2000——2005过程控制(含计算机控制)2000微电子技术2003——2005微机接口与通讯及程序设计1999——2000系统工程概论1999——2005晶体管原理2000能源与动力学院汽车理论2000——2005机械原理1999——2000,2003——2005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20%) 1999——2005化工原理及化工原理实验2001——2005普通物理2000高等代数2000——2005离散数学及应用2000——2001(2000有答案)离散数学与数据结构2002——2005运筹学基础及应用2004——2005计算机信息管理1999——2001,2004——2005 微电子技术2003——2005杆系结构静力学1998,2000系统工程概论1999——2005晶体管原理200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0(回忆版)管理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1999——2001,2004——2005 运筹学基础及应用2004——2005离散数学及应用2000——2001(2000有答案)离散数学与数据结构2002——2005公共经济学基础2004——2005,2010(2010为回忆版)过程控制(含计算机控制)2000微电子技术2003——2005系统工程概论1999——2002政治学原理2004——2005行政管理学2004——2005,2010(2010为回忆版)经济学基础2001——2005(2001——2005有答案)运筹学基础及应用2004——2005公共管理学2005社会保障学2004——2005管理学2010(回忆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0(回忆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基础2001——2005(2001——2005有答案)管理基础知识1999——2001,2003——2005(2003——2005有答案)管理学基础2004——2005(2004——2005有答案)管理学2010(回忆版)系统工程概论1999——2002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1999——2000,2004——2005思想政治教育学2004——2005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4——2005马克思主义哲学2001——2002西方哲学史2005哲学概论2004——2005科学技术史(含命题作文)2004——2005科学史、技术史、命题作文2001——2003政治学原理2004——2005行政管理学2004——2005,2010(2010为回忆版)传播学2004——2005新闻传播实务2004——2005民法学2004——2005法理学与商法总论2004——2005政治学2004——2005中外教育史2004——2005教育学2005中国近现代史2004——2005世界近现代史2004——2005电气工程及应用电子技术系电路理论2002——2005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20%) 1999——2005过程控制(含计算机控制)2000微电子技术2003——2005系统工程概论1999——2005晶体管原理2000外国语学院二外德语2002,2004二外俄语2002——2004二外法语2004——2005二外日语2002——2004专业基础英语2003英汉翻译2003,2005英汉翻译与写作2004英语水平测试2004——2005二外英语2002——2005日语水平测试2004——2005翻译与写作(日)2004——2005专业基础日语2002——2003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日语)专业综合能力测试2002——2003体育教学部运动生物力学2005人体测量与评价2004——2005生物学基础2005体质学2004——2005建筑艺术学院建筑设计(8小时)2000,2004——2005建筑设计原理1999——2000,2003建筑设计理论综合2004——2005城市建设史2002——2003中国与外国建筑史2000建筑构造与建筑结构1999——2000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2004——2005城市规划原理2003城市设计2002规划设计(8小时)2004-2005素描(8小时)2005泥塑(8小时)2005色彩(4小时)2005软件学院离散数学及应用2000——2001(2000有答案)离散数学与数据结构2002——2005离散数学与计算机组成原理2005离散数学与数据库原理2004——2005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组成原理2004——2005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计算机体系结构2004——2005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数字逻辑2000计算机组成原理(软)2005编译方法1999——2000操作系统1999——2001环境与生命学院物理化学200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1991——1993,2000,2002——2005(2002——2004有答案)化工原理及化工原理实验2001——2005硅酸盐物理化学2001——2002,2005基因工程原理2004——2005微生物学2004——2005细胞生物学2005环境化学2004——2005环境工程原理2004——2005,2010(2010为回忆版)分子遗传学2004——2005环境微生物2002经济系经济学基础2001——2005(2001——2005有答案)公共经济学基础2004——2005,2010(2010为回忆版)高科技研究院数学分析2001——2005(2005有答案)高等代数2000——2005数学物理方法2000——2005量子力学2000,2002——2005热力学与统计物理2000,2002——2005电动力学2000,2002——2005物理化学200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1991——1993,2000,2002——2005(2002——2004有答案)硅酸盐物理化学2001——2002,2005微电子技术2003——2005。
大连理工大学一九九一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试题
一、是非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认为正确的用“+”号;错误的用“-”号,于各小前括弧内:
()1、非气体卡诺循环的熵变ΔS≠0
()2、理想气体的绝热节流膨胀的ΔH=0
()3、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基元反应。
()4、催化剂能显著加速化学反应,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
()5、油包水型的乳状液用O/W符号表示。
()6、光化反庆量子效率φ只能等于1。
()7、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时,要用交流电源。
二、填空题(包括8小题,共30分。
除已标明分数的小题外,前面5小题中都是每空1分)
1.链锁反应的三个基本环节是:(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弯曲液面的蒸气压P凸,P凹,P平三者从大到小的次序为_______________
3.玻尔兹曼(Boltzmann)分布律是=_________式中q=___________称为____________
4.能量零点的不同选择对配分函数及物系内能的数值__影响;而对物系的熵值及热容CV__影响。
(此题空中只填“有”或“无”字样。
)
5.恒温浴是一种以液体为介质的恒温装置,包括浴槽、电热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分。
6.(4分)做化学动力学实验时,既可以用化学法(直接测量反应体系中某物质在不同时刻的浓度或含量),也可以用物理法(通过测量反应体系在不同时刻的物理性质,如重量、压力、电导、旋光度……等,代替浓度的测量)。
你做过的哪个动力学实验用的是物理法?请写出这个动力学实验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所测量的物性质是____________;测量这种物理性质所用的主要仪器或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
7.(3分)xA=0.8的A、B两组份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气相中的分压为60kPa,纯A液体在此温度下的蒸气压为120kPa。
该溶液中A的活度(以纯态为标准态)aA=_________;活度系数γA=_________[注:压力单位Pa与大气压的关系为:1atm=101325Pa]
8.(10分)本题图1(风本题后,在第3页)是A、B两组分气液平衡温度-组成图。
(1)当物系点分别在相区I和II,各为几相平衡?哪个相?所在相区的剩余(或条件)自由度?一一填入下表[注意:其中“哪几个相”一栏,要求说明何种聚集态,例如可分别用符号“l”、“g”、“l+g”代表“单个液相”、“单个气相”、“气液两相”的平衡]。
相区相数哪几个相剩余自由度f ’
I
II
(2)将4molB和1molA混合,在101325Pa压力下加热到开始沸腾,第一个气泡的组成yB=_______该溶液在同样压力下封闭加热到100℃达到平衡时,液相的组成物质的分别为nl=_______mol;ng=_________mol
三、(13分)NaHCO3(s)的分解反应为
2NaHCO3(s)=Na2CO3(s)+H2O(g)+CO2(g)
设该反应在298-373K之间的反应热可近似视为与瘟度无关。
已知数据如下表所示:
NaHCO3(s) Na2CO3(s) H2O(g) CO2(g)
标准生成热ΔfHθ298/kJ•mol-1 -947.4 -1131 -241.8 -393.5
标准熵Sθ298/J•K-1•mol-1 102 136 188.7 213.6
1. 计算371K,101325Pa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θ[即K(P/Pθ)]
2. 上述条件下,若在反应物NaHCO3(s)上通往含水蒸气摩尔分数为0.65的H2O-CO2混合气,能否使NaHCO3(s)避免分解?
四、(12分)设有溶液中反应A+B→C已知其速率方程为:
若反应开始时A、B的浓度CA,O=CB,O=0.01mol•dm-3,且测得300K时,10分钟内A转化40%,而在400K时,10分钟内A转化60%,试计算350K时,10分钟内A的转化率为多少?
五、(8分)设反应R→P的机理为:
其中I1,I2,I3均为活泼中间物。
1. 请按上述机理导出以表示反应速率的速率方程;
2. 在一定温度下,若反应物的半衰期为20秒,则反应物转化90%共需多少时间?
六、(15分)本题区分(A)、(B)题
注意:指定统考生只答其中题(A),若答(B)则不计分。
单考生在本题(A)、(B)两题中可任选其一作答,但不要(A)、(B)两题都答,否则以其中得分较少的计分。
A. 2mol小在100℃,101325Pa 下恒温恒压气休为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再在100℃恒温可逆压缩到Pa,已知水在100℃时的气化热为40.67kJ•mol-1。
请计算物系在整个过程中的Q、W、ΔU、ΔH、ΔS和ΔG。
[注:G代表自由焓(或吉布斯函数),即G≡U+PV-TS≡H-TS]
B. 5mol某理想气体
从298K,300kPa,恒温可逆膨胀到100kPa,请计算该过程的Q、W、ΔU、ΔH、ΔS、ΔG。
七、(8分)本题区分为(A)、(B)题。
对统考生和单考生的答题规定下第六题同。
A. 已知电池
Pt,H2( =101325Pa)|HCl(m=0.100mol•kg-1)|Hg2Cl2(s),Hg(l)
25℃时,E=0.399V,Eθ=0.268V
(1)写出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填入下列空中:
阳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25℃时,该电池反应的Ka,aHCl,ai,γ±。
B. 已知下列电池
Pt,H2( =101325Pa)|待测pH溶液||KCl(m=0.1mol•kg-3)|Hg2Cl2(s),Hg(l) 在25℃时的电动力势E=0.6097V,计算待测溶液的pH=?
[0.1mol•dm-3的甘汞电极的还原电极电势φ甘汞=0.3337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