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构成物质的微粒-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提分宝典(解析版)
- 格式:docx
- 大小:37.01 KB
- 文档页数:12
知识点 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一种分子只能构成一种物质,不同的分子构成了不同的物质。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固体非金属如碳、磷、硫、硅等(碘除外)。
3、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分子中至少有两个原子;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决定。
4、由水的电解过程微观模型可知: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③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汤姆森:“西瓜模型”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波尔:“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
2、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森。
3、说明:①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中子数与质子数不一定相等③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4、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宏观) 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微观)同位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互称。
5、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失去电子——阳离子 得到电子——阴离子经典例题分析:一、选择题1.某班同学根据家庭电路的知识设计了如图14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C )图142.小宇家中生活用电线路安装完毕,他要检查线路安装是否正确:先断开所有用电器和总开关,然后将火线上的保险丝取下,换上一只额定电压为220伏的灯泡,闭合总开关后,发现灯泡正常发光。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 .线路安装完全正确,因为灯泡正常发光B .线路安装不正确,电路中有短路原子核 原子 质子 带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带负电荷C.线路安装不正确,电路中有开路D.仅由此不能判断线路是否有问题图163.如图16所示,电工检修照明电路时发现电灯L不亮,闭合开关后,用测电笔测C、D点,发现氖管都发光,而测试A、B两点时,只有A点氖管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D) A.火线、零线发生短路B.灯L的灯丝烧坏C.C、D之间某处开路D.B、C之间某处开路4.由于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家中保险丝断了,可以代替原保险丝的是( A)A.将比原来保险丝粗一倍的保险丝并在一起使用B.将比原来保险丝细二分之一的保险丝并在一起使用C.用铁丝接入短保险丝上D.用铜丝接入短保险丝上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 000 ℃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 ℃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然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 000 ℃,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容器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B)图2-6-115.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A.核外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6( B)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D)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带正电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7.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相同的是( A)A.质子数 B.电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8.氯化铁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等微粒。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构成物质的微粒考点一、物质的微观示意图1、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不变D.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12、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3、如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③是元素的原子,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选填序号)。
4、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如果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如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
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
(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
(3)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
(4)从微观的角度去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 。
考点二、元素周期表5、如图列出的是1-18号元素的部分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1)13号元素的质子数为,形成离子的符号是。
(2)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XO2中,X可能是元素和元素。
(3)根据图表规律,推测16号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4)3号元素和8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氩元素的一条信息:.(2)在第二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元素过渡到元素,并以稀有气体结尾.(3)第13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或“失”)电子,其阳离子的符号是.(4)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写化学式),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5)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填标号).①Na和Ne ②B和Si ③N和O ④F和Cl(6)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变化Ⅰ表示的宏观事实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化Ⅱ表示的微观本质是.(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已知:●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考点三、化学式及相关计算7、甲基橙(指示剂)是种酸的钠盐,含C、H、N、S、O、Na 等元素,定量分析得到下列元素的质量分数:C为51.4%;H为4.3%;N为12.8%;S为9.8%;Na 为7.0%.则甲基橙的相对分子质量至少不低于()A.98 B.109 C.327 D.82 8、已知A、B、C、D四种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1、+3、-1、-2,则A、B、C、D四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AC B.AD C.A2D D.B2D39、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α-Fe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FeO、Fe2O3.若某FeO、Fe2O3混合物中铁、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则此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A.33% B.53% C.67% D.72% 10、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1)维生素C是我们熟悉的一种维生素,它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据图推算维生素C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下表是几种水果的维生素C大致含量及某市场上的零售价格.猕猴桃苹果桔子鲜枣维生素C含量mg/100g 380 5 40 260零售价元/500g 7.6 2.5 1.5 5.0若小明一天食用猕猴桃、苹果、桔子各100g,则他摄入的维生素C的质量是.(3)为了补充维生素C,购买上述哪种水果最经济合算?(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11、N(NO2)3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科学试题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是实心球体;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1911 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2.如图所示,是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条形磁体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B.a处的磁场强弱与b处的磁场强弱相同C.置于a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右侧D.磁感应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3.如图为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磁悬浮陀螺”。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块较大的环形磁铁,再将一个由磁铁制成的陀螺旋转起来,细心地调整两个磁铁的相对位置,就可以使陀螺悬浮在大磁铁上方的某个位置。
对于正处在悬浮状态的陀螺,有以下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陀螺受到竖直向上的磁力作用B.陀螺受到竖直向下的磁力作用C.给陀螺粘上一块铁皮,它仍然能在该处悬浮D.给陀螺粘上一块橡皮泥,它仍然能在该处悬浮4.如果用符号“●”表示氧原子,用符号“◯”表示氢原子,则下列模型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C.D.5.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2CuO ⑤Mg2+ ⑥2OH−⑦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6.在研究土壤中有哪些非生命物质时,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在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时,用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进行实验是为了形成对照,便于测出土壤中空气的体积B.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水”实验时,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C.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有机物”实验时,所采用的土壤必须是充分干燥的土壤D.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无机盐”实验时,所采用的土壤必须是灼烧过的土壤且用蒸馏水来溶解矿物质7.下列实验设计中,不能有效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是( )A.B.C.D.8.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近年来开发的超临界CO2流体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科学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图示是小晨同学一些实验操作,其中说法正确的题)A. B. C.D. A.检测该装置的气密性B.摇晃后塑料软瓶变瘪,里面发生变化与制取汽水原理相同C.把塑料袋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打开袋口,蜡烛熄灭,说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CO2D.可以用该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如图所示,甲为小晨同学绘制的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乙为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相关的信息,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甲图表示的微粒符号为Mg2+B.甲图中微粒具有稳定的结构C,乙图中氟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9.00,氟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D,甲和乙的元素容易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MgF2第2题图第3题图3.下列关于电与磁有关说法正确的息)A.用一根细线把一根铁棒水平挂起,然后用手拨动铁棒,静止时发现铁棒一端指南、一端指北,说明该铁棒有磁性B.如果家庭电路中不安装保险丝,那么发生短路时,会因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C.可以用测电笔来检测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或某个电池的正负极D.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不可以通过改变电源正负极方法来探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4.如图所示,是小萍绘制的家庭某段电路图,合上开关S,发现灯不亮,然后她用测电笔测试A、B、。
、D各点,发现只在A、。
、D点氖管会发光,则电路故障是()A . BC 之间断路千岛湖风景秀丽,水面开阔,乘坐快艇是许多游客积极参与体验的水上娱乐项目。
为了保护环境,千岛湖风景区管委会改用乙醇汽油作为快艇的燃料。
乙醇汽油是由乙醇 (C 2H 5OH )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汽油是一种化合物B.乙醇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C.乙醇汽油中C 和H 的质量比一定为4: 1D.普通汽油是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对石油进行加热蒸馏得到的,则这种制取 汽油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6 .室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 2、CO 、N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 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①SO 2 ②SO 2、N 2 ③CO 、N 2 ④SO 2、CO ⑤SO 2、CO 、N 2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①③⑤D .①③④7 .如图甲、乙所示是小萍设计的两个装置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越 )A.当乙图电路中会产生电流时,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的 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8 .分别利用甲、乙中所有或部分装置都可以用来判断钢棒有无磁性C.若钢棒无磁性,通过甲装置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性与电路中电流大小、有无铁芯 有无关系()A,对比①和②能够得出燃烧需要的一个条件B,对比②和③中的现象能够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C .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一定说明了红磷燃烧是化学变化C .进户零线断路 5. 第4题图 B .灯L 断路D .开关S 短路甲 三第7题图D.若钢棒有磁性,通过乙装置可以判断产生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有无关 系8.已知FeCl 3可以催化H 2O 2的分解,FeCl 3溶液呈黄色,小晨同学现向盛有一定质量的 H 2O 2溶液开口的锥形瓶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 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红磷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 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少量水)。
专题10 构成物质的微粒考点扫描☆聚焦中考构成物质的微粒,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原子的发现史、原子结构和性质等;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概念、分类、书写等。
总体来看,难度系数低,以选择和填空题为主。
结合近年全国各地中考的实例,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构成物质微粒问题的探讨:(1)原子、分子和离子;(2)核外电子排布;(3)现象的微观解释和构成物质的微粒;考点梳理☆温习理解一、原子1、原子发现史(1)道尔顿: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的实心球体。
(2)汤姆森: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电子,认为原子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分的。
并设计了一个原子模型,认为原子像葡萄干布丁,其中葡萄干是带负电的电子,布丁是带正电的物质。
(3)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现象及分析:①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不改变方向,说明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②部分α粒子方向偏转,带正电的α粒子与带正电的原子核产生斥力,方向偏转。
③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过来说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很多。
结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原子结构原子核(带正电)质子(带正电)(1)原子(不显电性)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2)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电荷数。
(3)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但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的体积由核外电子决定。
(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3、原子或分子的基本性质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粒子之间都有间隔;3、粒子总在不断的运动;4、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决定于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原子。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铁原子。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4、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2)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理解: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个质量是个比值;②有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③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实际质量之比;④引入相对原子质量是为了书写、记忆和运算方便。
化学专题复习专题 构成物质的微粒1.我们已学过可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子是___________并能___________的一种微粒。
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
4.离子是带电的_______或_______,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5.1818年英国的______首先提出了科学意义上的第一个原子概念,他认为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在实验中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______,从而提出了类似果仁面包一样的________模型。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的偏转情况,提出了太阳系式的________模型。
1913年丹麦科学家波尔在卢瑟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________模型。
到了现代,科学家又发现电子在不同区域出现的次数并非一致,进一步又提出了________模型。
三.例题解析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
他的学说中,包含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在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A .只有③B .只有①③C .只有②③D .①②③2.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
则实际参与反应的○●和○○两种粒子个数比为( )A .1:1B .1:2C .2:1D .4:13.1992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汞元素的一种新原子,这种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18,核电荷数为80,这种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80B .128C .218D .2884.1991年科学家又发现—种新的碳单质──碳纳米管,它是由环形的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
可用下列哪个图形表示: ( )A B C D四.有效训练1.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称:(1)体温计中的汞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2)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3)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知识点1 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分子的构成(1)水的电解模型如图所示。
水电解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4)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2. 不同的分子(1)不同种类、不同数目的原子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如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不同的分子能构成不同的物质。
如水由水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
(3)同种原子在直接构成物质时,如果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形成的物质结构就不同。
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也就不同。
【例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B )A.水B.氧气C.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所以它们的分子中没有相同的原子B.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因为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C.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所以组成它们的分子种类不同D.在水、氧气、二氧化碳三种不同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所以可视为同类物质【例3】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C )A.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C.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分子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还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例4】“超临界水”(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小空心圆”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中,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C )A. B. C. D.【例5】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有些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直接由原子构成。
3.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分 ,原子不可分4.一种分子能构成多少种物质 ?一种水分子构成_水_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_甲烷分子构成_甲烷_5. 一种原子是否也只能构成一种物质?粒子的大小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级,如碳原子的半径为0.6 × 10-10米。
6.【数字的启示】(1)1ml 水约由 20滴水组成,一滴水约由1021个水分子构成。
(2)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那么乒乓球就要放大到地球那么大。
(3) 铅笔留下的黑色的笔迹是碳原子的堆积,一个句号竟有1018个碳原子。
【启示】分子很小,原子更小7. 读课本图1-14 可知,1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相同(B)A. 氧原子个数B.碳原子个数C.原子总数D.以上都不对8.你能画出一个氮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的二氧化氮分子模型吗?氧原氮原二氧化氮9.从课本图 1-14 可知,水和过氧化氢不属于同一种物质是因为( A )A. 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中所含氧原子个数不同B. 水分子和过氧化氢构成时原子种类不同C. 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所含氢原子个数不同D.以上都不对10. 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D )A 氧气B水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1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C )A 分子比原子大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D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而原子不会运动12.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B)A.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变成别的分子,而原子没有变成别的原子。
专题04构成物质的微粒-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提分宝典(解析版)专题04构成物质的微粒1、构成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常见由分子构成的有:氧气、氢气、氮气、水、二氧化碳等。
常见由原子构成的有:铁、铜、银、氦气、金刚石、硅、磷等。
常见由离子构成的有:食盐、硫酸铜、碳酸钠、氢氧化钠等。
2、分子与原子的区别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分子:(1)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由原子构成,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以及数目决定(3)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1)种类较多,目前已知的有几百种。
(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其结构及化学性质不同。
比如:石墨与金刚石。
(4)原子很小,但还是有一定质量和体积的,不同原子体积、质量均不相同。
1、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氧化汞和氧气都是由构成的,而汞是由直接构成的。
还有哪些也和汞一样?举出两例:。
(2)从微观粒子角度而言,氧化汞分解时,氧化汞分子分解成,分裂出来的又重新成,它们不再具有氧化汞的化学性质。
可见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由该反应可知,分子由构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4)氧化汞分解这一变化属于变化,其中发生变化,不变。
【答案】(1)分子、原子、铁、铜;(2)原子、原子、分子、氧化汞分子;(3)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在分,原子不可再分;(4)化学、分子、原子。
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C.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一定相同 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答案】D【解析】卢瑟福原子模型由卢瑟福于1911年提出。
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由道尔顿于1803年提出。
波尔模型由波尔于1913年提出(在卢瑟福的帮助下)。
汤姆生于1903年提出汤姆生模型,或称"葡萄干蛋糕模型",当时很好的解释了一些问题,不过十多年后,他的学生卢瑟福通过实验否定了这一模型。
故选D1、用线把物质与构成物质的粒子连接起来。
金属钠分子氯气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原子硅稀有气体氯化钠硫酸铜晶体离子【答案】由分子构成的:氯气、干冰;由原子构成的有:金属钠、硅、稀有气体;有离子构成的有:氯化钠、硫酸铜晶体。
4、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原子是一个电子镶嵌行星模型:带正电的原子核像太阳,处于中心,分层模型:电子在核外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
电子云模型:原子由处于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电和电子在核外绕核运动所形成的带负电的云团构成,电子位置不确切。
5、原子核的构成质子(带正电):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原子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a、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b、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所占的质量很大,但占据的体积很小。
核内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接近,电子的质量所占的比重极小,几乎可忽略。
d、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e、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f、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g、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h、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
6、离子(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2)带正电的为阳离子,如Na+;带负电的为阴离子,如Cl-7、元素和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同位素:原子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从上表可以得到哪些规律:(1);(2);(3);【答案】(1)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2)原子中中子数可能为0;(3)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200年来,原子模型已经帮助科学家成功解释了物质具有的各种性质,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原子模型也不断改变,下列模型中建立最早的是()A.卢瑟福(Rutherford)模型 B.道尔顿(Dalton)模型C.玻尔(Bohr)模型 D.汤姆生(Thomson)模型【答案】D【解析】卢瑟福原子模型由卢瑟福于1911年提出。
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由道尔顿于1803年提出。
波尔模型由波尔于1913年提出(在卢瑟福的帮助下)。
汤姆生于1903年提出汤姆生模型,或称"葡萄干蛋糕模型",当时很好的解释了一些问题,不过十多年后,他的学生卢瑟福通过实验否定了这一模型。
故选D5、如图所示是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的电子得失图,根据下述信息可得出哪些结论?【答案】(1)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得到电子的形成阴离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2)阳离子与阴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
6、在Fe(原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三种粒子中,一定相等的是()A.带电量 B.核电荷数 C.核外电子数 D.质量【答案】B【解析】:Fe(原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都属于铁元素,因此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核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观察选项。
故选B.2、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A.最外层电子数B.中子数 C.电子数D.质子数【答案】D【解析】: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以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故选D3、关于离子和原子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从电性上看,原子不显电性,而离子显电性。
B.离子是由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
C.从结构上看,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在离子中两个数不相等。
D.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不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D【解析】:A、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故从电性上看,原子不显电性,而离子显电性,故正确;B、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故正确;C、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核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为离子,故正确;D、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属于同种元素,错误故选D4、对某种离子变成原子的下列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失去电子 B.一定得到电子C.得、失电子都有可能 D.既不需得到电子,也不需失去电子【答案】C【解析】:由原子变成离子的原理可知,是因为核外电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即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才会使微粒带电,从而变成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阳离子要成为原子必须得到电子;5、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
他的学说中,包含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在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A .只有③B .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答案】D【解析】:①原子可分,还有更小的夸克,故①错误;②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同位素见质子数相等但中子数不等,质量数不等,所以质量不等,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故②错误;③原子不是实心的,有原子核和电子运动的空间组成,故③错误.故选D.1、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有由原子构成的有。
A、铜B、二氧化硫C、液氧D、硅E、碘F、冰【答案】BCEF;AD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答案】氧分子【解析】: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分子。
3、当碳和氧气发生化学变化时,在化学变化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
化学变化中重新组合成的新分子是二氧化碳分子,反应前的分子和反应后的分子是不同物质的分子,所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不同。
【答案】原子;氧气;二氧化碳;化学4、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答案】D【解析】: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故选D.5、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C.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一定相同 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答案】A【解析】: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不是唯一的一种,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说法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即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说法正确.C、在原子中,质子等于核外电子数,说法正确。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原来的物质也就不存在,新的物质和原来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物质不发生变化,它和原来物质的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所以把分子说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说法正确.故选A.6、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依据此图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氧化汞受热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答案】D【解析】:由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微观示意图可知:A、氧化汞受热能分解成汞和氧气,故A说法正确;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说法正确;C、加热氧化汞时,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故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故C说法正确;D、加热氧化汞时,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由此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只分子,还有原子.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故D说法错误.故选D.7、构成氧气的分子和构成液氧的分子具有()A.相同的性质 B .不同的性质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答案】C【解析】:只要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就相同.构成氧和液氧的分子都是同一种氧分子.因此,氧气和液氧应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A、B不明确故是错误的.这里要注意:氧气和液氧的物理性质是不同的(如颜色、状态、密度等),因此,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即物质的物理性质不能由单个分子表现出来.8、“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A. B. C.D.【答案】C【解析】:“超临界水”(H2O)是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还是属于水,所以分子模型就是水分子模型.故选C.9、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差别很大,这是由于()A.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B.原子组成的分子不同C.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 D.原子的质量不同【答案】C【解析】: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造成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C.10、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答案】A【解析】: A、根据原子的特点考虑;B、根据原子、分子不能比较大小考虑;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解答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正确;B、原子、分子不能比较大小,故B错;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C错;D、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D错.故选A.11、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种原子的统称叫元素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C.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答案】D【解析】:同类原子与同种原子不同,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为一类原子,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所以一类原子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原子,不能把同种原子的统称叫元素,A错;由于同种元素的原子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同种元素原子的质量也不完全相同,B错;又由于原子核外电子数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变的,而质子数不变,所以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种类,C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