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构成的奥秘36张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12
查补易混易错02 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构成的奥秘本主题主要包括物质的分类、构成物质的微粒、化学元素和物质组成的表示。
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探究微观实质,建立微观粒子的模型,突破“宏观微观”的思维跨度,构建学生的微粒观。
该考点是长沙市中考的高频考点,最近五年都有考察。
一般出现在选择题第4题、第5题、填空题第16题、第18题。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3.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如H2、O2、N2、Cl2、CO2、H2O、SO3、HCl、H2SO4。
中考化学专题——物质构成的奥秘1.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 3)会致癌,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 )A.+1B.+3C.+5D.无法确定2.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 2)。
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B.+3C.+2D.-23.今年1月份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
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 2SiO 3(硅酸钠),Na 2SiO 3中Si 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1价 B.+2价 C.+3价 D.+4价4、卟啉铁(C 34H 32ClFeN 4O 4)对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卟啉铁中含有5种元素B.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C.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D.“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指单质铁5. 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 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 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一个O 4分子中含有2个O 2分子C.O 4和O 2的性质完全相同D. O 4和O 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6.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化学式为C 6H 8N 2。
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苯二胺属于有机物B.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C.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4∶1D.对苯二胺能被人体少量吸收7.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 3O 3N 3Cl 3),又称高氯精。
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B.高氯精中C.O 、N 、Cl 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C.高氯精中C.N 两种元索的质量比为12∶14D.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8.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巢”(The Bird Nest),有一类物质也好似鸟巢,如化学式是B 5H 9的五硼烷。
中考必背重点知识(三)物质构成的奥秘三分子和原子知识点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构成物质的粒子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和。
2.微粒的性质(以分子为例)①小: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20滴为1mL)中大约有1.67×1023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数,昼夜不停的数,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
①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①分子间是有间隔的①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其中①①①是分子、原子、离子的共同性质。
知识点二:分子和原子的关系1.分子——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二者关系: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微粒本身不改变,只是微粒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化学变化:微粒本身发生了改变,即微粒的构成发生了改变。
(2)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由 微粒构成。
混合物:由 微粒构成。
3.由原子构成的物质:①金属单质 如:铁、铜、汞等①固态非金属 如:碳、磷、硫等①稀有气体单质 如:氦、氖、氩等4.分子和原子比较(1)相同点分子和原子都是组成世界的稳定 ,它们的 和 都很小,它们都在不断的 ,它们之间都有可以变化的 。
(2)不同点(用分子、原子填空)① 相互结合形成②在化学变化中, 发生了破裂,分成了更小的粒子—— , 又重新组合成新的 。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原子的结构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个负电荷:一个电子带核外电子中子:不带电个质子带一个正电荷:质子原子核原子11说明: ①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物质构成的奥秘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知识清单考点1 分子、原子、离子(一)分子和原子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由于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等。
讲解: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区别与联络1、小华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全死了。
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C 、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D 、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解析: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氧气,所以导致鱼因为缺氧死亡。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凉开水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水分子,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
要注意分子、原子、元素的区别。
2、近年来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液氢中含有+3H 。
那么+3H 属于〔 〕A 、单质B 、分子C 、离子D 、原子解析:单质不带电。
+3H 带正电荷,不可能属于单质。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但分子、原子都不带电,离子是带电的粒子。
2、分子原子的特点——简答题在用微观粒子做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由宏观-微观-宏观的原那么,因为给出的现象一定是宏观的,肉眼可见的都算是宏观的,而我们要用看不见摸不到的微观粒子去解释,所以一定要从宏观入微观,解释出这是哪种粒子,最后,还要回归到现象上去扣题。
同时,要看分答点,一般都是0.5分一个关键词,所以要保证有关键词,得分点,同时语言简洁流畅,不要重复得分点。
审题时刻注意形容质量、温度、气压、变化之类的词汇或者者描绘。
在组织语言的时候一定要有逻辑性,每个上半句都要为下半句做铺垫,一句讲明一个道理。
同时前面的内容要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推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推论同种粒子化学性质一样。
解释:〔1〕如氧气是由于O 2分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CO 2分子构成,因此保持氧气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O 2分子,保持二氧化碳这种物质是CO 2分子。
备战2020中考化学经典题练——专题三十六: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一:原子的结构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C.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D.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可直接查出某种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2.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3.不同元素的原子,在①中子数;②质子数;③电子总数;④电子层数;⑤最外层电子数;⑥核电荷数中肯定不相同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⑥4.在某粒子失去电子后的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正电C. 一定带负电D,不可能带负电5.对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C.②④⑥D.②⑥① ② ③A.①②属于同一种元素C.①得到电子可形成③B.①④的化学性质相似D.②③表示不同种离子6.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彳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
若R2 +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 A—x+2B. _4+x+27.在下列微粒中C. A—x—2D. A-\-x—2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⑴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 ;(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5)—定带负电荷的微粒有; (6)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的是___________考点二:物质的构成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铁B.干冰2.如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C.氯化钠D.金刚石A.分子很小B.分子不停地运动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3.下列现象中,能充分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的是()A.春天,冰雪开始融化B.气体热胀冷缩C.真金不怕火烧D.墙内开花墙外香4.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C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C2H5OH)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
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试题一、单选题1.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得到加碘盐。
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A.碘分子B.碘原子C.碘离子D.碘元素2.下列对物质的用途或实验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铜丝可用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B.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C.洗洁精能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D.水变成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是因为受热时水分子变大3.硫代硫酸钠(Na2S2O3)在纺织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Na2S2O3中硫元素显A.-2价B.+2价C.+4价D.+6价4.分类是研究物质的科学方法。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煤、酒精B.干冰、小苏打C.水银、烧碱D.金刚石、石油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不锈钢B.汽水C.氧化镁D.煤炭6.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NH3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D.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4∶9 7.从下图所示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获取信息正确的是A.图示∶中的“2”表示核电荷数B.图示∶和∶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C.图示∶表示的微粒符号是Mg2+D.它们属于四种元素8.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磷是金属元素B.磷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5C.磷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5 D.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9.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单质的是A.B.C.D.10.对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P2O5C.KClO3D.Cu(OH)2 11.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存在必然的联系,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A B.B C.C D.D12.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B.氯化钠C.氢气D.铜13.2000L的氧气加压后能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的体积变小了B.分子间间隔变小了C.分子的质量变小了D.分子的数目变少了14.下列有关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丙醇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B.正丙醇中含有12个原子C.正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D.正丙醇由3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15.模型认知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科学方法。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必考知识点总结考点1 原子的构成⒈构成原子的粒子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2 相对原子质量⒈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
⒉表达式: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12的质量×1/12)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考点3 元素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⒋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考点4 元素符号⒈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
⒉书写: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S、C、P等。
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Na、Mg、Zn等。
⒊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H:①表示氢元素②表示一个氢原子2H:表示二个氢原子,2H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注意: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考点5 物质组成⒈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例如: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⑵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6 元素周期表⒈元素周期表⑴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⑵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⒉元素周期表的意义⑴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⑵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⑶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1 微粒(分子、原子、离子)1.构成物质的微粒特点:微粒是的;微粒是的,温度升高,运动加快;微粒之间存在。
在固体、液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
所以,气体通常比较容易被,固体和液体。
2.科学家长期研究证实,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和。
有的物质是由构成,如金刚石是由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构成,如食盐是由构成的;还有的物质由构成,,如干冰是由构成的。
3.分子是保持的一种微粒。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
氧气和液氧都有助燃性是因为他们都是由构成;氧气、氢气、水的性质是因为他们是由构成的。
4.原子是中最小的微粒。
5.分子是由构成的,原子通过可形成离子。
6.观察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并回答问题:通电结合分解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请从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变化的角度各说一种:组成:;构成:;变化:。
7.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关系极其转化:相同点:都很;都在;微粒间都有;相同的微粒具有的性质。
区别:。
阳离子 原子 离子 8.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现象: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
9.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原子是由带________电荷的_________和带________电荷的____________构成。
两者所带的电量_________,电性__________,因而原子呈_________性。
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_______。
但是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 _________。
原子核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其中__________不带电荷。
原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相对原子质量:以 为标准, 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物质构成的奥秘城北九义校 罗文国 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一)考点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知道无机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3、.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二)重要知识点分析1、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固 体 液 体 气 体( 构成微粒间间隔发生了变化,属物理变化)2、物质的简单分类混合物:空气、溶液金属:Fe 、Cu 、Al 、Zn 、…物质 单质非金属:C 、S 、O 2、N 2、…纯净物有机物:CH 4、C 2H 5OH 、…化合物 氧化物:H 2O 、CO 2、CO 、…酸:HCl 、H 2SO 4、HNO 3、…无机物碱:Ca (OH )2、NaOH 、KOH 、…盐:NaCl 、Na 2CO 3、CuSO 4、…3、在区别混合物、化合物、单质、氧化物时要把握化学概念内涵要素的特点,学会分析各相近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注意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
4、这部分内容要注意这样一些问题:(1)根据定义对常见的典型物质进行分类;(2)根据某些不熟悉的物质给定的性质及其化学式确定其所属类别;(3)根据物质的类别确定其相关性质和有关的化学式;(4)根据物质的性质,确定其用途或已知物质的用途推测出物质所具有的性质。
二、微粒构成物质(一)考点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等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初三复 习资料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能看懂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5、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二)重要知识点分析1、物质都是由一些不连续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分子成构 结 分合 裂 质子(+)原子核(+) 物质 原子 中子(0)失 得 电子(—)构 得 失成 电 电子 子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离子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2、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微观粒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它们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它们间都有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