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T系统高速数据采集电路的实现
- 格式:pdf
- 大小:222.47 KB
- 文档页数:3
高速公路etc原理
高速公路ETC原理:
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即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其原理是使用微波专用短程通讯,在车辆挡风玻璃上安装车载电子标签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进行通信,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而能交纳路桥费的目的。
与传统的人工收费系统不同,ETC技术是以IC作为数据载体,通过无线数据交换方式实现收费计算机与IC卡的远程数据存取功能。
计算机可以读取IC卡中存放的有关车辆的固有信息(如车辆类别、车主、车牌号等)、道路运行信息、征费状态信息。
按照既定的收费标准,通过计算,从IC卡中扣除本次道路使用通行费。
同时,ETC也需要对车辆进行自动检测和自动车辆分类。
ETC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
实施不停车收费,可以允许车辆高速通过(几十公里以至100多公里),故可大大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公路收费走向电子化,可降低收费管理的成本,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营运效益;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收费口的噪声水平和废气排放。
etc的工作原理
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微波通信技术,实现无线自动收费的系统。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 车辆安装ETC装置:车主在汽车挡风玻璃内贴上ETC装置,该装置内部包含一个微波发射器和接收器、一个射频识别芯片和一个电池。
2. 车辆接近收费站:当车辆接近收费站时,收费站的微波天线会向周围发射微波信号。
3. ETC装置接收微波信号:车辆上的ETC装置会接收到微波
信号,并通过射频识别芯片解码微波信号,获取收费站发送的相关信息。
4. ETC装置回传数据:ETC装置通过射频识别芯片将收费站
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微波通信技术将车辆的相关信息,如车牌号、车型等,回传给收费站系统。
5. 收费站系统验证车辆信息:收费站系统接收到车辆回传的信息后,会验证车辆的合法性,如车辆是否为ETC用户,是否
已经在其他收费站进行过支付等。
6. 收费站系统完成车辆扣费:验证通过后,收费站系统会自动将相应的费用从ETC用户的账户中扣除,并记录扣费信息。
7. 收费站道闸打开:当车辆成功扣费后,收费站的道闸会自动打开,允许车辆通过收费站继续行驶。
通过上述工作原理,ETC实现了车辆的无感支付和自动通过收费站,提高了过路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和人工收费带来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同时,ETC系统还可以实现电子发票和交通流量监控等功能,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便利。
⾼速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速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速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4.1 系统主电路本系统硬件电路通过Protel99软件,采⽤层次设计的⽅法设计。
系统主电路如图4.1所⽰,由微处理器、数字逻辑平台、输⼊控制、A、B通道输⼊处理、C通道输⼊处理、整形、AD转换、采样时序控制、RS2 32、键盘显⽰、存储器扩展、电源等模块构成。
下⾯分模块介绍硬件电路。
4.2 微处理器电路该电路主要由PHILIPS公司⽣产的ARM 32位微处理器LPC2105、8位单⽚机P89C51RD2、USB接⼝芯⽚PDIUSBD12和单⽚机复位电路构成,如图4.2所⽰。
LPC2105有32个可配置的I/O引脚,其中13(TXD0)、14(RXD0)脚⽤来联接RS232接⼝,9(TMS )、10(TCK)、15(TDI)、16(TDO)脚⽤于仿真下载,8(TRST)⽤于复位,其余的I/O引脚(P0 .[2..6])与FPGA连接。
此外⽤余仿真下载的还有6(RST)和26(RTCK)脚以及电源。
单⽚机P89C51R D2的P1⼝直接与FPGA相连,P0⼝与USB接⼝芯⽚PDIUSBD12及FPGA相连,P2⼝的⾼4位与FPGA相连,低4位则⽤于读取C通道A/D转换器ADS1121的采样数据。
USB接⼝芯⽚PDIUSBD12的其它锁存、选通、复位等功能引脚与FPGA相连。
本系统的单⽚机复位电路如图4.3所⽰,为了提⾼单⽚机的可靠性,使⽤了专⽤微处理器电源监控芯⽚M AX708S。
J17是⼀个⼿动复位开关。
4.3 A、B通道输⼊处理电路模拟输⼊通道的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很多实⼒雄厚的⼤公司模拟电路都采⽤专们设计的IC芯⽚,使电路的设计不但简单⽽且可靠性⾼。
我们虽然没有这样的条件,但通过⼤量的查找,在数千⽚的通⽤IC芯⽚中选择出了⼀些功耗低⽽性能⾼的器件,如:AD8009、AD8014、AD8063等等,通过⼤量的仿真和实验完成了模拟输⼊通道的设计。
异构数据ECT的探讨及在内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叶庭华;柳(王争);许一峰
【期刊名称】《上海海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00)004
【摘要】海关的日常作业电子数据是海关管理的宝贵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这一信息资源,进行数据 ECT(Extraction,Cleanup,Transformation;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转换),使之成为内控管理系统完整统一的数据源。
针对异构数据跨机型、跨操作系统平台、跨数据库结构的特点,结合杭州海关内控管理系统开发、应用的实践经验,提出并实现了一整套安全可靠、高效稳定的异构数据 ECT 方法。
【总页数】6页(P60-65)
【作者】叶庭华;柳(王争);许一峰
【作者单位】杭州海关技术处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5
【相关文献】
1.医院管理系统中异构数据库集成设计 [J], 刘震;林济南;冯威
2.DirectX 在网位仪数据实时显控软件中的应用 [J], 田丽虹;刘文涛
3.内容分类与元数据在内容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J], 薛勤;何险峰
4.科研项目及业绩管理系统中异构数据库中间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刘座铭; 高长宇; 夏善磊; 赵昕
5.校园能耗管理系统中无线异构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设计 [J], 王晓丽;姜川;于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tc工作原理及过程
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是一种电子收费系统,它通
过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来实现公路收费的自动化。
其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1. 车辆识别:ETC系统首先通过安装在道路上的天线获取车
辆的唯一标识信息,如车牌号码或车辆识别码。
2. 数据传输:ETC系统将获取的车辆标识信息通过无线通信
方式传输给收费系统的中央控制中心。
这一过程可通过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如微波、红外线、小区等)来实现。
3. 车辆验证:中央控制中心收到车辆标识信息后,会与车辆登记信息进行比对,验证该车辆是否已经注册了ETC车辆信息。
4. 收费计算:在车辆通过ETC收费站时,中央控制中心会根
据收费策略和车辆类型等信息计算出应收取的费用。
5. 收费扣款:ETC系统通过与银行或其他支付机构的系统连接,自动从用户的预付账户中扣取相应的收费金额。
这一过程需要保证支付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收费确认:在支付成功后,中央控制中心会发送确认信息给道路收费站,以完成整个收费过程,并开启收费站的栅栏或闸门,使车辆能够顺利通过。
ETC系统的过程中,利用了自动识别、数据传输、车辆验证、
收费计算、收费扣款和收费确认等关键技术来实现公路收费的自动化。
这种系统大大提高了收费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
同时,ETC系统也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准确的收费数据,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交通研究和规划。
高速多通道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设计*赵忠凯,尹达,刘海朝【摘要】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与DSP的高速多通道实时数据采集传输系统。
该系统通过FPGA实现对时钟、ADC、DSP等芯片的功能配置,采集数据由FPGA预处理后通过EMIF接口传送至DSP,并完成后续的复杂信号处理。
该系统最高数据采集速率可达500 MSPS,FPGA与DSP之间可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多通道数据的实时同步采集、传输与处理,数据采集达到较高性能,能够满足当前复杂电磁环境下精确制导雷达数据处理分析的需求。
【期刊名称】火力与指挥控制【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5【关键词】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EMIF,FPGA&DSP0 引言当前电磁信号环境越来越复杂,电磁信号密度已达到百万量级[1],这就要求雷达信号识别处理系统必须具备快速、准确识别威胁的能力,能够为之后作战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随着一些新算法的出现,信号处理复杂度越来越高,动态范围也要求越来越大,信号的通道数也越来越多,因此,多通道信号的采集处理已成为当前雷达数字接收机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信号采集和传输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复杂电磁威胁环境下信号处理机对处理数据的要求[2],必须应用更精确更高速的采集系统,保证电子战环境中的主动权,所以对雷达信号高速多通道采集传输系统的研究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FPGA具有强大的数据并行处理能力,能够满足高速ADC的数据处理要求,非常适合作为本系统的逻辑控制核心。
高性能多核DSP的高速运算能力使其适合选作复杂算法的主处理芯片[3]。
1 系统总体方案雷达信号高速多通道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设计中所选用的ADC芯片数据转换速率最高可达500 MSPS。
FPGA芯片选择Altera公司Stratix III系列的EP3SL200F1152C2,DSP芯片选择TI公司的TMS320C6678。
高速etc工作原理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是一种电子收费系统,它通过无线电通讯和电子识别技术实现了对高速公路过路车辆的快速收费。
使用ETC系统可以大大缩短收费时间和排队时间,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是现代高速公路管理和运营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ETC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车辆通过ETC门架时,ETC设备读取车辆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将其与车辆信息对应,计算过路费;过路费通过系统自动从车主绑定的账户中扣除;系统通过显示屏、语音播报等方式告知车主扣费信息和通行情况。
第一步:车辆电子标签的识别ETC系统中,每一辆过路车辆都需要携带一张ETC标签,这张标签其实就是装有一个芯片的小卡片,芯片中包含了车主的账号信息以及车辆的唯一识别码等信息。
当车辆驶入ETC门架内时,门架上的读写器会自动扫描车辆上的ETC标签,读取车主账户信息和车辆识别码。
读卡器将读取到的信息发送给ETC中控计算机,中控计算机会根据车辆类型、时段等参数计算本次通行费用,计算出的费用需要通过后续扣费过程划转到车主账户中。
第二步:过路费扣费当ETC门架读取到车辆的信息后,中控计算机就会将计算出的过路费用发送给后台系统,后台系统会自动从车主绑定的账户中扣除过路费,车主无需现场支付通行费用。
这一过程需要使用银联等消费支付平台作为支付渠道,确保支付过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到账时间根据各地ETC系统的不同,有的是实时到账,有的是T+1或T+2天到账,但所有的收费信息和处理都是实时进行的,对车主缴费情况进行了极高的监控。
第三步:通知车主扣费信息和通行情况ETC门架在识别车辆信息和扣费完成后,会主动向车主发送扣费信息和通行情况,通知车主进行确认,小心提醒车主车辆的通行情况。
其中,通知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显示屏、语音播报等方式,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微信等多种方式实现,方便车主随时查看本次通行详情。
综上,ETC系统通过电子技术实现了高速公路收费的全自动化处理,大幅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和收费效益,减少了排队和交通拥堵,也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高速公路收费管理模式之一。
ECTECT-400系列综合保护装置————通用型保护部分技术和使用说明书珠海市易赛特智能电网有限公司珠海市易赛特智能电网有限公司目录一、装置简介 (2)二、主要技术指标 (2)1、适用标准 (2)2、通用技术参数 (2)三、装置功能 (4)四、硬件结构及原理 (5)五、定值清单 (6)六、人机对话 (6)七、使用说明 (11)八、维护指南 (12)九、附图 (14)附图一背面端子图 (14)附图二开孔尺寸图 (15)一. 装置简介ECT400微机综合保护装置适用于中、低压进线或出线线路的保护和控制以及2000kVA以下厂用变压器保护和控制。
该装置保护功能齐全,具有控制和联网通讯功能。
∙速断保护∙过流保护∙过负荷告警∙零序过流保护∙零序接地告警∙过电压保护∙低电压保护∙重瓦斯变保护(超温跳闸)∙轻瓦斯保护(高温跳闸)∙ PT断线告警∙事故报告记录∙开关状态量本装置以高可靠性工业级CPU,并选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元器件及进口继电器。
具有速度快、可靠性高等特点。
金属外壳机箱,各之间均有屏蔽层,以防它们之间的干扰。
通过采用光电隔离、继电器、隔离变压器等措施,使单片机系统与外界其它电信号相互隔离,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可分散安装于开关柜上,亦可组屏装于控制室。
大屏幕液晶汉字显示,可实时显示线路的电流、开关量等电气量以及线路的故障信息,方便值班人员查询。
人机对话部分采用方便、快捷的菜单方式,用户可以利用汉字和键盘完成定值设置及有关调试。
本装置提供隔离RS-485口,利用它可以方便地与DTU、后台机及其它设备通讯,以满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调度自动化的需要。
二、主要技术指标1、适用标准GB14285-9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478-92 静态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587-96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GB7261 (IEC255)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4858 (IEC255) 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GB6162 (IEC255) 静态继电器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2、通用技术参数2.1 额定数据交流额定电流 5A或1A (订货时注明)额定频率 50Hz额定直流电压 220V或110V (订货时注明)2.2 功率消耗直流电源回路 <15W交流电流回路 <0.5W2.3 整定范围相电流 0.10A---99.99A零序电流 0.01A---5.99A时间 0.00S --50.00S2.4 整定误差电流整定值误差 < 3%时间整定值误差 < 20mS2.5 SOE分辨率 < 4mS2.6 绝缘电阻表1 装置绝缘电阻测试2.7 介质强度装置能承受下表所示的耐压试验,无击穿或闪烁现象。
etc什么原理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是一种基于电子技术的收费系统,它利用射频识别、微波通讯等技术,实现了车辆通行费的自动收取,是现代高速公路收费的主要方式之一。
ETC的原理主要包括车辆识别、通信传输、费用计算和支付等几个方面。
首先,ETC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来实现车辆的识别。
电子标签内置有一些信息,如车辆的唯一识别号码等,当车辆驶入ETC收费站时,通过射频识别技术,收费站的读卡器可以快速读取车辆电子标签内的信息,从而实现对车辆的识别和信息获取。
其次,ETC系统利用微波通讯技术实现了车辆信息的传输。
一旦车辆被识别出来,系统会通过微波通讯技术将车辆信息传输到收费站的中央控制系统,同时中央控制系统也会将相关信息传输到车辆的电子标签上,实现了双向信息传输。
费用计算是ETC系统的核心之一,它通过收费站的中央控制系统对车辆的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计算,并根据车辆的通行里程、车型等信息,自动计算出应收取的通行费用。
这些费用信息会被传输到车辆的电子标签上,并显示给驾驶员,方便驾驶员了解自己应缴纳的费用情况。
最后,ETC系统实现了车辆通行费的自动支付。
当车辆驶离收费站时,系统会自动从车主的预付费账户中扣除相应的通行费用,实现了无感支付。
如果车主的账户余额不足,系统也会通过联网与银行进行实时交互,从银行账户中扣款,确保了通行费的及时支付。
总的来说,ETC系统通过电子标签的识别、微波通讯的传输、费用的计算和自动支付等环节,实现了对车辆通行费的自动收取,极大地提高了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和排队等待的情况,为驾驶员提供了更便捷、快捷的出行体验。
同时,ETC系统也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提供了更精准、便捷的收费手段,提高了收费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是一种高效、智能的收费方式。
ETC工作原理及技术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和自动识别技术的交通收费方式,通过车载设备和收费站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了车辆在不停车的情况下高速通行并进行实时收费。
ETC工作原理及技术主要包括车辆识别、数据传输和收费处理三个部分。
首先,ETC系统通过车辆识别实现对通过收费站的车辆进行识别和分类。
车辆通过在车辆挡风玻璃上安装的ETC装置,装置上搭载有无线通信模块和车辆识别模块。
通行车辆进入收费站时,ETC装置会发送信号进行识别,将车辆的相关信息如车牌号码、车辆类型等发送给收费站设备。
接下来,ETC系统通过数据传输将车辆信息传送给收费站设备。
ETC装置与收费站设备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一般采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
ETC装置与收费站设备之间建立起通信通道,通过射频信号的传输,将车辆信息传递至收费站设备。
收费站设备根据车辆信息进行判断和处理,计算出相应的费用,并将费用信息传送给ETC装置。
最后,ETC系统通过收费处理实现车辆的实时收费。
当车辆通过收费站时,收费站设备会通过车辆信息进行计费,将费用信息传递给ETC装置。
ETC装置接收到费用信息后,会自动从驾驶员绑定的ETC账户中扣除相应的费用。
驾驶员可以在通过收费站后,通过移动支付或银行卡等方式进行费用的充值和管理。
ETC系统采用的技术主要包括无线通信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是ETC系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通过射频信号的传输实现车辆与收费站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无线通信技术使得ETC系统具备了高效、实时的特点,大大提高了交通收费的效率。
综上所述,ETC系统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和自动识别技术的交通收费方式。
它通过车辆识别、数据传输和收费处理,实现了车辆在高速通行的同时进行实时收费。
ETC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的应用,使得交通收费更加便捷高效,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好的体验。
基于Pcap01的ECT数据采集系统及图像重建ECT Data Acquisition SystemBased on Pcap01 and Image Reconstruction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摘要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作为过程层析成像技术(PT)的一种,是基于电容敏感机理的过程成像技术,其因结构简单,成本低,非侵入,响应速度快,非辐射等优点,近几年成为了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的发展主流以及研究热点。
大部分ECT技术中的电容数据采集方法以分立元件居多,但其拥有结构复杂,指标性能差等缺点。
集成电路的方法由于其机构简单性能优良,更适合应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中。
本文主要关于基于Pcap01的ECT数据采集系统以及ECT技术中图像重建系统和成像算法两个方面的简要介绍。
在本次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中,包括了主控电路,电容测量电路,电容选择电路和显示电路,为了解决微小电容检测这一难点,系统采用Pcap01芯片作为电容测量芯片。
主控电路中采用STM32F103VCT6主控芯片来控制测量系统。
为了避免复杂开关列阵式控制,系统中采用16 8矩阵式模拟开关CH446作为选择电路,最终将采集出来的多路电容通过液晶屏显示出来。
图像重建算法是ECT系统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是改善土建重建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本文中将对典型的两种ECT图像重建算法的简要分析。
关键词:Pcap01;STM32;图像重建AbstractElectrical capacitanc tomography (ECT) is a kind of PT technique based on the sensitive principle of capacitance,and it has been the most popula research direction and the main development technique of PT, due to its many distinct advantages such as no radiation , hige speed of response , simple structure , low cost , wide application range, better safety and so on.Most of the ECT system using discrete components, discrete components integrated, complex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tegrated circuits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capacitive data acuisition system in the laboratory or industrial use.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or ECT based Pcap01 and some instrutiong about ECT image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ystems and imaging algorithms brief two aspects. The system includes a main control circuit, the capacitance measurement circuit, capacitance selection circuit and display circuit. In STM32F103VCT6 main chip, the system used to control the measurement system. Pcap01 capacitance measurement chip to measure the small capacitance. 128 analog switch matrix CH446 as a selection circuit, to avoid the complexity of the switch array control. Multi-channel capacitance will eventually be collected out of the LCD.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mprove the image reconstrution quality in ECT system research.In this paper I will make some analysis about the two typical ECT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Keywords: Pcap01; STM32; image reconsruc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1)1.1 ECT系统研究意义和背景 (1)1.2 ECT技术原理分析及系统组成 (2)1.3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3)第2章设计思想及方案 (4)2.1数据采集技术难点和问题 (4)2.2 传统测量方法 (5)2.3 系统整体方案 (7)第3章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 (9)3.1电容传感器 (9)3.1.1 测量原理 (9)3.1.2 Pcap01芯片的主要特点 (9)3.1.3 Pcap01的工作模式 (10)3.1.4 Pcap01的连接 (11)3.2主控电路 (12)3.3矩阵开关 (15)3.4显示电路 (16)3.4.1液晶介绍 (16)3.5 元件间的通讯 (17)3.5.1 Pcap01与STM32的通讯 (17)3.5.2液晶与STM32的通讯 (18)第4章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 (20)4.1系统总体设计 (20)4.2电容传感器模块 (21)4.2.1电容传感器的配置 (21)4.2.2 I2C配置 (23)4.3矩阵开关模块 (24)4.4显示模块 (25)4.4.1 SPI配置 (25)4.4.2 液晶控制流程 (27)第5章系统调试 (27)5.1系统硬件调试 (27)5.2系统软件调试 (30)第6章ECT技术图像重建算法 (32)6.1 线性反投影LBP算法 (32)6.2 迭代算法 (34)第7章结论 (36)参考文献 (37)致谢 (39)附录 (40)附录1部分程序代码 (40)附录2 原理图 (45)第1章绪论1.1 ECT系统研究意义和背景在当今社会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浪潮中,数据采集系统占据了一支主流,它有着可采用电气量和非电气量的双重优势,以其强大的通用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