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15
慢性鼻窦炎课件一、概述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指的是鼻窦黏膜慢性炎症的病变。
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病程超过12周。
据统计,我国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约为1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课件旨在介绍慢性鼻窦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大家对慢性鼻窦炎的认识和防治水平。
二、病因1.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导致鼻腔通气引流受阻,增加鼻窦感染的风险。
2.免疫功能异常: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细菌、病毒等感染。
3.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如吸烟、空气污染等,可诱发或加重慢性鼻窦炎。
4.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慢性鼻窦炎的主要原因,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5.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史可能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有关。
三、临床表现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症状包括:1.鼻塞:鼻黏膜肿胀,导致鼻腔通气不畅。
2.鼻涕:鼻涕增多,初期为黏液性,后可转为脓性。
3.头痛:由于鼻窦黏膜肿胀压迫神经末梢,患者可出现头痛,疼痛部位多位于眼眶、额部等。
4.嗅觉减退:鼻黏膜炎症影响嗅觉神经,导致嗅觉减退或消失。
5.记忆力减退:慢性鼻窦炎患者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6.全身症状:严重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四、诊断慢性鼻窦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包括:1.鼻内镜检查:观察鼻腔、鼻道及鼻窦的病变情况。
2.X线检查:了解鼻窦的发育情况和炎症程度。
3.CT检查:明确鼻窦炎症范围和程度,对诊断慢性鼻窦炎具有重要价值。
4.病理学检查:对疑有恶变的鼻窦炎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五、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原则为缓解症状、消除病因、预防复发。
治疗方法包括:1.药物治疗:抗生素、激素、抗过敏药物等,用于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
2.物理治疗:如鼻腔冲洗、鼻腔负压吸引等,可缓解症状。
3.外科治疗:对于药物及物理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鼻内镜手术、鼻窦开放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