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
- 格式:pdf
- 大小:165.59 KB
- 文档页数:2
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摘要: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老年骨科疾病,易导致骨折和关节疾病。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尤其是在高龄人群中。
对于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旨在观察该手术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效果。
针对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该手术通过置换患者的受损股骨和髋臼,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稳定性,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对于这一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观察。
材料与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70-85岁,平均年龄78岁。
其中男性12例,女性28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诊断标准,并且经过临床评估后决定接受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骨密度检测和骨质疏松的评估。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手术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工髋关节,置换受损的股骨和髋臼。
手术采用椎体定位法,尽量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随访方法: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定期随访,观察其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并且对术后骨密度和关节稳定性进行检测,评估手术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的随访显示,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疼痛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髋关节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骨密度有所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样本量较小,且仅为单中心研究,因此对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和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
对手术的长期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还需要更多的随访观察。
2012.No1摘 要 目的 探讨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我科2008年4月~2011年11月收治的36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患者。
结果36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28例获得随访,时间7~36个月,平均随诊22.3个月,未发现关节松动和下沉。
术后1周扶助行器活动的占96%、扶拐活动的占60%。
6个月时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8例,良6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达85.7% 。
结论 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安全,在缩短卧床时间、早期下床、部分或完全负重、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面有优势。
中近期疗效可靠,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高龄 骨折不稳定性2008年4月~2011年11月,我科采用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70岁以上)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6例,其中28例获得随访,中近期疗效可靠,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彭家全 刘 春(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本组36例,男l5例,女21例,年龄70~93岁。
骨折按Evans分型:Ⅱ型6例,Ⅲ18型,Ⅳ型12例,均为不稳定性新鲜骨折。
患者均合并有中、重度骨质疏松及不同程度的各种内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陈旧性脑梗死等)。
1.2 术前准备入院即行患肢皮肤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以减轻疼痛。
术前均摄骨盆包双侧髋关节x线片、全面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常规行肺功能及心脏彩超检查,对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进行评估。
积极治疗内科疾病,纠正水电解质,提高手术耐受性〔1〕。
控制血压 <150/90mmHg,空腹血糖<10.0 mmoL /L,血红蛋白 >100 g/L。
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陈校明;刘忠;唐新桥;朱宝玉;梁培雄【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51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经髋关节外侧切口前方入路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
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急性深静脉血栓2例,经积极治疗恢复正常。
死亡2例,1例术后6个月死于心肌梗死,1例术后10个月死于肺部感染。
49例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
骨折愈合时间4~10个月,无人工关节脱位、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
术后12个月按Harris评分评定患髋关节功能:优18例,良25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7.8%。
结论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ementless long-stem hip prosthetic replacement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unstable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Methods Fifty-one cases with unstable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ere treated by cementless long-stem hip prosthetic replacement via hip joint lateral incision anteri-or approach.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operated, acu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ccurred in 2 cases af-ter operation,they were returned to normal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2 patients died,1 patient died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6 months,1 patient died of lung infection after 10 months. Forty-nine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 ~36 months. The fracture healing time was 4~10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re was no prosthetic dislocation, infec-tion, loosening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In 12 months postoperation, according to Harris rating scale:the clinical re-sultwas evaluated as excellent in 18 cases, good in 25 cases, fair in 5 and poor in 1. The rate of excellent and good was 87. 8%. Conclusions I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echnique to treat unstable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mentless long-stem hip prosthetic replacement.【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6(019)005【总页数】2页(P565-566)【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老年人【作者】陈校明;刘忠;唐新桥;朱宝玉;梁培雄【作者单位】湘潭市中心医院骨科,湖南湘潭 411100;湘潭市中心医院骨科,湖南湘潭 411100;湘潭市中心医院骨科,湖南湘潭 411100;湘潭市中心医院骨科,湖南湘潭 411100;湘潭市中心医院骨科,湖南湘潭 41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R683.42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科采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51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1. 引言1.1 概述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通过置换患者受损骨折部位,恢复股骨头的正常形态和功能,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
该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重要手术方式之一。
目前已有许多临床研究对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估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评估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术后随访和评估,了解手术方法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总结长期效果观察的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旨在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推动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1.3 研究对象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主要以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其中女性患者较多。
这类患者通常存在有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等。
由于老年人的骨质较差,容易受外力作用而发生骨折,加之老年人的生理机能普遍下降,导致康复过程较为缓慢。
针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以及骨折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即为患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主要以6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为主,同时考虑患者的相关基础疾病及骨折严重程度,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的内容部分至此结束。
2. 正文2.1 手术方法手术方法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关键步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