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功能区发展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218.00 KB
- 文档页数:9
成都产业功能区规划日期: 2010-3-20〖字体:大中小〗〖背景色:〗〖打印本稿〗〖关闭〗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将重点发展国际区域性枢纽、国际区域性金融及总部、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旅游、文化创意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功能,并以产业功能区作为推动战略性产业功能实现的空间载体。
以“山、水、田、林”的市域生态本底为基础和前提,将市域划分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提升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4大总体功能区。
•成都市产业总体功能区分布图:① 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包括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邛崃及蒲江。
该区以地质、熊猫、温泉、水利、道源文化等旅游产品为依托,打造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
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包括金堂、青白江、龙泉驿、双流及新津。
该区以景观农业为导向,以打造西部一流的国家级乡村田园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② 优化型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区域。
范围包括市域西部的彭州、都江堰、郫县、温江、崇州、大邑、邛崃和蒲江等以平原为主的地区,城镇布局注重显山露水,充分体现“城在田中”。
③ 提升型发展区提升型发展区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区域。
范围为中心城区,形成“园在城中”的城市格局。
④ 扩展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区域。
范围包括市域东部的新都、青白江、金堂、龙泉驿、双流和新津等以丘陵为主的地区,城镇布局要在保护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形成“城田相融”的格局。
同时,在成都经济区范围内,规划了成都-德阳-绵阳、成都-资阳-遂宁、成都-眉山-乐山、成都-雅安和成都-阿坝5个区域产业合作区。
市级战略功能区:在总体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划定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
①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区该产业功能区定位是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含软件)、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商务中心区(CBD)。
成都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将重点发展国际区域性枢纽、国际区域性金融及总部、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旅游、文化创意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功能,并以产业功能区作为推动战略性产业功能实现的空间载体。
以“山、水、田、林”的市域生态本底为基础和前提,将市域划分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提升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4大总体功能区。
•成都市产业总体功能区分布图:①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包括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邛崃及蒲江。
该区以地质、熊猫、温泉、水利、道源文化等旅游产品为依托,打造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
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包括金堂、青白江、龙泉驿、双流及新津。
该区以景观农业为导向,以打造西部一流的国家级乡村田园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②优化型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区域。
范围包括市域西部的彭州、都江堰、郫县、温江、崇州、大邑、邛崃和蒲江等以平原为主的地区,城镇布局注重显山露水,充分体现“城在田中”。
③提升型发展区提升型发展区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区域。
范围为中心城区,形成“园在城中”的城市格局。
④扩展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区域。
范围包括市域东部的新都、青白江、金堂、龙泉驿、双流和新津等以丘陵为主的地区,城镇布局要在保护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形成“城田相融”的格局。
同时,在成都经济区范围内,规划了成都-德阳-绵阳、成都-资阳-遂宁、成都-眉山-乐山、成都-雅安和成都-阿坝5个区域产业合作区。
市级战略功能区:在总体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划定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
①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区该产业功能区定位是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含软件)、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商务中心区(CBD)。
规划范围北至一环路,西至成昆铁路,南至货运铁路外绕线,东至成自泸高速公路,面积约237平方公里。
成都东部新区方案第1篇成都东部新区方案一、项目背景成都东部新区位于成都市东部,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位置,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响应国家战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二、发展目标1. 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2. 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
3.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形成区域科技创新高地。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互联互通水平。
三、实施方案1. 产业结构优化(1)发展主导产业:聚焦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吸引优质企业入驻。
(2)产业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形成产业生态圈,提高产业附加值。
2. 城市建设与规划(1)空间布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2)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
(3)生态环境保护: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3. 创新驱动(1)科技创新: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人才引进与培养: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新区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 社会事业(1)教育: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2)医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就医需求。
(3)文化体育:丰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居民文化生活品质。
5. 民生保障(1)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就业质量和水平。
(2)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确保群众基本生活。
(3)住房保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
四、政策保障1.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兴业。
2.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
3. 完善新区政策体系,确保政策执行力度。
土地经济学- 1 -公共管理学院09土管许杰华学号:0902090025- 2 -问题:能否结合实际谈谈城市内部功能区分布的五种设想?圈层布局设想:假设城市内部各功能区其他条件都相同,唯一影响因素是区位地租,地租随着距离中心城市的距离而递减。
圈层布局设想示意图圈层布局——成都市- 3 - 成都市是典型的圈层布局城市,由上图可以清晰的看见成都市各种用地按圈层分布。
城市中心地租最高地区为中心商业区;周围为城市居住用地;最外围为城市周边的工业区。
综合实力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西南地区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是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
成都是内陆开放城市和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
1992年被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委员会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十一位,投资硬环境进入全国40强,在省会城市中第一个荣获国家卫生城市殊荣。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8~2009)》成都综合实力大陆排第四位。
近年来,成都全面遵循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正在努力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
当前,成都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将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地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现代服务、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
经济截止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1.3亿元,增长15%,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中西部省会第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6.9亿元,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4255.4亿元,扣除灾后重建同比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7.6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05元,分别增长11.7%、15.1%。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受到国家充分肯定。
⼀⽂看懂:2022年,成都这些区域要起飞!2021年末⾄2022年初,成都迎来多件 “ ⼤喜事 ” ,譬如连续13次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名啦,⼜如环城⽣态公园⼀级绿道全线贯通啦,再如14家成都公司成功A股上市啦,以及成都熊猫基地扩建区开园试运营游客接待量增长超4倍啦 ……呼啸⽽来的2022年,⾃是让⼈⽆⽐期待,毕竟,这⼜将是乘胜追击的⼀年。
在2021年末发布的《政府⼯作报告》中,成都⼤多数区、市、县都指名将着⼒打造或加快建设⼀些⽚区。
⽽这些⽚区,显然将⽐其他地⽅“起飞”得更快!那么,它们是 “ 谁 ” ?⼀起来看看吧!过去⼀年,⾦⽜可以说是 “ ⽜⽓冲天 ” ,仅仅是天府艺术公园就让它频频登上成都的话题榜,让⽆数⾦⽜er⽆⽐骄傲。
△天府艺术公园⽽在全新的⼀年,⽜⽜提出:要集中⼒量推进⽚区协同发展,涵盖四⼤⽚区 —— ⼈北⽚区、⾦⽜坝⽚区、茶花⽚区、凤凰⼭⽚区。
宏观来看,四⼤⽚区之三都与此前规划的「北三环创意⽂旅带」重叠。
按照规划,这条⽂旅带将以⾦⽜⼤道天府⽂化景观轴、三环绿道都市⽂旅体验带为⾻,聚焦 “科技创新+⽂化创意 ” 融合领域,打造天府成都北城新中⼼ “ 天府⽂化⼤T台 ” ,串联七⼤⽂旅⽚区,汇聚⼤批地域特⾊明显、天府⽂化元素丰富的新经济消费地标。
△北三环创意⽂旅带效果图不难看到,2022年的⽜⽜将在⽂旅板块发⼒,把⽂化作为最强IP,以天府艺术公园为核⼼的北三环,将迎来新⼀轮腾飞,未来可期。
△新⾦⽜公园实景图聚焦到各个⽚区来看:⼈北的五块⽯南⽚区、铁路总部⽚区、荷花池将在新⼀轮城市更新中焕发新的活⼒。
△来源:@掌上⾦⽜⾦⽜坝依然以天府艺术公园为核⼼,建设「未来公园社区」,并加快建设AI智能制造产业及⼈才配套。
△来源:@掌上⾦⽜茶花则更注重强化科技产业,连特⾊街区都是「未来科技」主题的。
△来源:@掌上⾦⽜凤凰⼭则偏重商贸,值得注意的是:涵碧天下的建设提上⽇程。
据悉,这个已经落户北门7年之久的 “ ⽼⼤难 ” ,已在2⽉前完成了两个地块的建设备案,看来有望获新⽣啊。
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9.27•【文号】国函〔2024〕146号•【施行日期】2024.09.27•【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4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成都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功能,建设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成都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53.99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16.6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496.61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361.20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56.8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成都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对青海、西藏等地区的战略保障。
●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总部商务中心、金融中心和会展博览中心,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功能区,城市重要的商业中心、行政中心以及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中心●位于天府新区“一城六区”中心,规划总面积119平方公里,将形成“一轴一带三片六区”的总体空间布局,成为天府新区的管理中心天府新城区位图天府新区“一城六区”最后一个控制性详规——《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天府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以下简称详规)在2月21日举行的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委员会专题会议上获原则性通过。
根据该详规,天府新城总体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总部商务中心、金融中心和会展博览中心,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功能区,城市重要的商业中心、行政中心以及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中心,将按照城市业态、文态、生态、形态“四态合一”的理念,坚持现代产业、现代都市、现代生活“三位一体”为基本理念,构建宜业宜商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塑造新型城市形态。
作为天府新区核心区域,天府新城位于天府新区“一城六区”的中心,规划总面积119平方公里,将成为天府新区的管理中心。
按照《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双核五带”的整体布局,天府新城作为成都发展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打造成为区域性总部商务中心、金融中心、会展博览中心和以服务外包、软件等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基地,辐射引领西部的经济发展。
详规提出,天府新城和成都中心城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二者将以天府大道中轴线为纽带,空间上相互依托,功能上拓展与互补,共同构成带状城市中心。
天府新城内部将形成“一轴一带三片六区”的总体空间布局。
其中,“一轴”指天府大道中轴线,贯穿天府新区和成都市中心城区,将集聚发展金融、商务、会展、商业、文化、博览和科研等城市功能;“一带”为锦江生活休闲服务带,将打造成为城市的生态带、休闲旅游带和生活服务带;“三片”为大源商务片区、新川科技总部片区和正兴商业商务文博会展片区等三个中心功能相对集中的重点区域;“六区”则指大源西、锦江西、正兴北、万安以及中和旧城和华阳旧城等六个高端综合功能片区。
成都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将重点发展国际区域性枢纽、国际区域性金融及总部、高新技术及先进创造业、旅游、文化创意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功能,并以产业功能区作为推动战略性产业功能实现的空间载体。
以“山、水、田、林”的市域生态本底为基础和前提,将市域划分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提升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 4 大总体功能区。
•成都市产业总体功能区分布图:①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包括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邛崃及蒲江。
该区以地质、熊猫、温泉、水利、道源文化等旅游产品为依托,打造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
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包括金堂、青白江、龙泉驿、双流及新津。
该区以景观农业为导向,以打造西部一流的国家级乡村田园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②优化型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创造业协调发展的区域。
范围包括市域西部的彭州、都江堰、郫县、温江、崇州、大邑、邛崃和蒲江等以平原为主的地区,城镇布局注重显山露水,充分体现“城在田中”。
③提升型发展区提升型发展区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区域。
范围为中心城区,形成“园在城中”的城市格局。
④扩展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是以先进创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区域。
范围包括市域东部的新都、青白江、金堂、龙泉驿、双流和新津等以丘陵为主的地区,城镇布局要在保护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形成“城田相融”的格局。
同时,在成都经济区范围内,规划了成都-德阳-绵阳、成都-资阳-遂宁、成都-眉山-乐山、成都-雅安和成都-阿坝 5个区域产业合作区。
市级战略功能区:在总体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划定 13 个市级战略功能区。
①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区该产业功能区定位是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含软件)、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商务中心区(CBD)。
规划范围北至一环路,西至成昆铁路,南至货运铁路外绕线,东至成自泸高速公路,面积约 237 平方公里。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规划划分13大产业功能区成都市产业功能区规划划分13大产业功能区,国际城为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楼主5haolou2009 发表于搜房网 - 成都业主论坛 - 首创?国际城31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今年第四次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新出炉的《成都市产业功能区规划》,划分13大产业功能区,南部最优。
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区: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含软件)、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商务中心区(CBD)。
规划范围包括高新西区、高新南区及双流县成昆铁路以东、货运铁路外绕线以北、成自泸高速公路以西区域,涉及双流县华阳、西航港、中和、万安、正兴、兴隆及公兴部分区域,面积约237平方公里。
金融总部商务区:重点发展以金融业为主的金融总部商务区。
规划范围北起繁雄大道及石胜路,南至孵化园北干道及外环路500米绿带边线,西连益州大道(站华路),东临成仁快速路,涉及高新区站南组团部分区域及锦江区柳江片区部分区域,面积约5平方公里。
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重点发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商业副中心。
规划范围西至沙河,北至成渝高速五桂桥段及成洛路,东至绕城高速,南至老成渝路三环路内段及成龙路南侧规划建设用地,涉及成华区沙河堡片区、锦江区三圣片区及龙泉驿洪河、十陵部分区域,面积约41平方公里。
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重点发展以国际商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商业副中心。
规划范围北至香城大道、西至成彭路及斑竹园镇区西侧,南至三环路,东至川陕路凤凰山段及宝成铁路,涉及成华区凤凰山片区、新都区大丰、斑竹园部分区域以及金牛区天回部分区域,以“198”地区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总面积约64平方公里。
西部新城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重点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功能和城市商业副中心。
规划范围西至杨柳河,南至规划建设用地及老成温路,东至三环路,北至成温高速路及南熏大道,涉及青羊区光华新区、文家片区及温江新城区,以“198”地区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
成都产业功能区规划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将重点发展国际区域性枢纽、国际区域性金融及总部、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旅游、文化创意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功能,并以产业功能区作为推动战略性产业功能实现的空间载体。
以“山、水、田、林”的市域生态本底为基础和前提,将市域划分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提升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4大总体功能区。
•成都市产业总体功能区分布图:
①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
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包括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邛崃及蒲江。
该区以地质、熊猫、温泉、水利、道源文化等旅游产品为依托,打造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
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包括金堂、青白江、龙泉驿、双流及新津。
该区以景观农业为导向,以打造西部一流的国家级乡村田园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②优化型发展区
优化型发展区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区域。
范围包括市域西部的彭州、都江堰、郫县、温江、崇州、大邑、邛崃和蒲江等以平原为主的地区,城镇布局注重显山露水,充分体现“城在田中”。
③提升型发展区
提升型发展区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区域。
范围为中心城区,形成“园在城中”的城市格局。
④扩展型发展区
扩展型发展区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区域。
范围包括市域东部的新都、青白江、金堂、龙泉驿、双流和新津等以丘陵为主的地区,城镇布局要在保护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形成“城田相融”的格局。
同时,在成都经济区范围内,规划了成都-德阳-绵阳、成都-资阳-遂宁、成都-眉山-乐山、成都-雅安和成都-阿坝
5个区域产业合作区。
市级战略功能区:
在总体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划定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
①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区
该产业功能区定位是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含软件)、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商务中心区(CBD)。
规划范围北至一环路,西至成昆铁路,南至货运铁路外绕线,东至成自泸高速公路,面积约237平方公里。
其中,
近期发展区(至2015年)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至2020年)面积约60平方公里,远期发展区(2020年以后)面积约38平方公里。
②金融总部商务区
该产业功能区定位是重点发展金融产业,是城市的金融总部商务区。
规划范围北起繁雄大道和石胜路,西至益州大道(站华路),南至孵化园北干道和外环路500米绿带边线,东临成仁快速路,面积约5平方公里。
③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
该产业功能区定位是重点发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商业副中心。
规划范围北至成渝高速路和成洛路,西至沙河,南至老成渝路和成龙路南侧规划建设用地,东至绕城高速,面积约41平方公里。
④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
该产业功能区定位是重点发展以国际商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商业副中心。
规划范围北至香城大道,西至成彭路和斑竹园镇区西侧,南至三环路,东至川陕路凤凰山段和宝成铁路,总面积约64平方公里。
其中,近期发展区面积约17.5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
⑤西部新城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
该产业功能区定位是重点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功能,是城市商业副中心。
规划范围北至成温高速路和南熏大道,西至杨柳河,南至规划建设用地和老成温路,东至三环路,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
⑥ 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
该产业功能区是生态和旅游休闲区,产业定位是依托区内的建设用地,重点发展以文化创意、文博旅游、总部经济为主的高端现代服务业。
规划范围包括锦江、成华、金牛、青羊、武侯、高新外环路以内非城市建设用地区域和龙泉驿、新都、郫县、温江、双流伸入外环路以内非城市建设用地区域,面积约190平方公里。
⑦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
该产业功能区由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和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两部分组成。
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定位是重点发展国际山地度假旅游产业。
范围包括市域西部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崃、蒲江的龙门山区域,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
该功能区向西北辐射大“九黄”旅游区,向西南辐射大康巴旅游区,向南辐射峨嵋乐山旅游区。
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定位是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范围包括双流、龙泉驿、青白江和金堂的龙泉山区域,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
该功能区向东辐射“两湖一山”,向南辐射峨嵋乐山旅游区。
⑧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该产业功能区定位是重点发展整车研发和生产、关键零部件制造,配套发展汽车商贸、会展、娱乐等相关产业。
规划范围北至成南高速路,西至绕城高速路,南至成渝高速铁路,东至东二路,面积约161平方公里。
其中,规划近期发展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11平方公里,远期发展区面积约33平方公里。
⑨新能源产业功能区
该产业功能区定位是重点发展以太阳能、核能、风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
规划范围包括双流县西航港街办、黄甲、公兴部分区域,面积约30平方公里。
其中,近期发展区面积约17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9平方公里,远期发展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
⑩新材料产业功能区
该产业功能区定位是重点发展以硅材料、高性能纤维、稀土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
规划范围包括新津县邓双、普兴、金华部分区域,面积
约33平方公里。
其中,近期发展区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远期发展区面积约7平方公里。
⑪石化产业功能区
该产业功能区定位是重点发展以炼化一体为主的石化产业。
规划范围包括石化基地及周边配套设施,面积约8.4平方公里。
⑫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
该产业功能区由双流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和规划第二机场空港经济功能区两部分组成。
双流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定位是以航空枢纽为主的综合功能区,包括航空枢纽、航空物流和临空经济产业功能。
规划范围包括双流国际机场、航空港物流园区、西航港街办部分区域,面积约34平方公里。
其中,近期发展区面积约7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远期发展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
规划第二机场空港经济功能区定位是以临空制造为主的产业功能区。
第二机场初步选址在金堂县龙泉山以东区域。
功能区范围待第二机场选址确定后另行规划。
⑬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功能区
该产业功能区由青白江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功能区和新津铁路物流园区两部分组成。
青白江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功能区定位是以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铁路散货物流中心和大宗物资中转中心为主的国际铁路枢纽功能区。
规划范围包括青白江大弯和城厢部分区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其中,近期发展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
新津铁路物流园区定位是以公铁物流联运为主的功能区。
规划范围包括新津普兴部分区域,面积约5平方公里。
其中,近期发展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