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集团云计算数据中心和双活灾备X-IO解决方案 2014-5
- 格式:docx
- 大小:3.57 MB
- 文档页数:15
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通用1·引言在现代信息化时代,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成为各个行业组织所追求的目标。
为了实现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介绍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通用架构和实施步骤。
2·概述2·1 解决方案概述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是通过在两个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数据中心之间进行数据实时同步,以确保当一个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另一个数据中心可以无缝接替其工作,保证业务系统的连续性运行。
2·2 设计目标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设计目标包括:●提供连续性的业务运行。
●最小化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同步延迟。
●最大化数据恢复速度。
●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3·架构设计3·1 主备数据中心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通常由一个主数据中心和一个备份数据中心组成。
主数据中心负责处理实时业务请求,备份数据中心作为主数据中心的镜像,并负责处理当主数据中心故障时的业务请求。
3·2 数据同步机制为了实现数据中心间的实时数据同步,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通常采用以下机制:●数据异步复制。
●数据同步模式。
●数据冲突解决策略。
4·实施步骤4·1 前期准备在实施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定主备数据中心的位置和网络架构。
●评估主备数据中心之间的网络带宽和延迟。
●确定数据同步机制和数据冲突解决策略。
4·2 网络连接实施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需要建立可靠的网络连接,确保主备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实时同步。
4·3 数据同步配置配置数据同步机制,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性能调优和容错配置。
4·4 故障切换测试在实施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之后,需要进行故障切换测试,确保备份数据中心能够无缝接替主数据中心的工作。
4·5 系统监控和运维建立有效的系统监控和运维机制,对主备数据中心进行实时监控,并定期进行数据中心切换和巡检。
双活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建议书前言信息是用户的命脉。
在过去的十年中,信息存储基础架构的建设为用户带来了长足的进步。
从内置存储到外部RAID存储,从共享外部RAID阵列的多台服务器,到通过SAN共享更大存储服务器的更多服务器。
在存储服务器容量不断扩展的同时,其功能也在不断增强。
从提供硬件级RAID保护到跨磁盘阵列的独立于服务器的数据镜像,存储服务器正逐渐偏离服务器外围设备的角色,成为独立的“存储层”,以为服务器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保护和共享服务。
在数据中心。
随着用户服务的不断发展,对IT系统尤其是存储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
考虑到用户服务的重要性,由于信息的重要性,需要多个中心来防止单个数据中心的操作风险。
多数据中心建设计划可以防止出现单个数据中心的风险,但是面对建设多个数据中心的巨额投资,如何同时使用多个数据中心已成为IT部门的首要问题。
决定者。
同时,必须使用多个数据中心在各个中心之间传输和共享生产数据。
众所周知,服务器性能的瓶颈主要在IO部分。
不同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将导致IO延迟,这将影响数据中心整体表现。
同时,各种制造商继续引入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扩大容量,不断提高性能以及越来越多的功能。
但是,由于不同存储供应商的技术实现方式不同,因此用户需要使用不同的管理界面来使用不同的供应商。
存储资源。
这样,也给用户行业的用户带来很多问题。
首先,不可能使用统一的接口来允许服务器使用不同制造商的存储服务器,并且不同制造商的存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迁移也将导致业务中断。
针对用户跨数据中心信息传输和共享的迫切需求,推出存储解决方案,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第一章.方案概述1.需求计划建设两个数据中心,构成同城双生产系统,两中心之间距离不超过100公里;要求数据零丢失,系统切换时间小于5分钟;2.方案简介为了满足客户建设容灾系统的需求,我们设计了本地双活数据中心。
整体架构如下:上图是双活数据中心总体框架,包括双活存储系统、双活数据库系统、双活应用系统和双活网络系统。
双活灾备方案方案一双活灾备方案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数据和业务的连续性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时不时出现的自然灾害、硬件故障、人为失误等,都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这就是我们制定双活灾备方案的背景,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确保在各种“幺蛾子”出现时,企业能够稳如泰山,业务不中断,数据不丢失。
其意义嘛,那可大了去了,不仅能保护企业的“钱袋子”,还能保住企业的声誉和客户的信任,不然一旦出问题,那可真是“凉凉”了。
咱们先定个小目标,方案实施后,在遇到灾难事件时,业务恢复时间要控制在 30 分钟以内,数据丢失量不超过 10 分钟的数据,系统可用性要达到 99.99%以上。
来看看现状,内部情况是咱们的业务系统越来越复杂,数据量也与日俱增,现有的备份手段有点跟不上节奏啦。
外部呢,竞争对手们都在加强灾备能力,市场对企业的服务连续性要求越来越高,客户可不会容忍咱们动不动就“掉链子”。
具体方案内容如下:首先,搭建双活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实时同步。
这就像是给数据找了两个“家”,一个“家”出问题,另一个“家”立马顶上。
然后,优化网络架构,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稳定,别让数据在“路上”堵着。
还有,建立完善的监控和预警系统,让咱们能提前发现问题,别等出了事才傻眼。
风险评估与应对这一块,可能会出现网络延迟导致数据同步不及时,那咱就多弄几条备用网络线路呗。
要是数据中心出现故障,得有快速切换的应急预案,平时多演练,关键时刻才不慌。
效果评估方面,用业务恢复时间、数据丢失量、系统可用性这些指标来衡量。
每季度进行一次评估,通过模拟灾难事件来测试方案的有效性。
怎么样,这方案是不是还挺靠谱?方案二双活灾备方案哎呀,如今这世界变化快,各种意外情况防不胜防。
要是企业因为没做好灾备,一下子业务中断、数据丢失,那可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所以咱得搞个双活灾备方案,这就是背景啦。
目的就是让企业在灾难面前也能昂首挺胸,继续赚钱,意义嘛,那就是给企业穿上一层“金钟罩铁布衫”,让它不怕风吹雨打。
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目录1.行业背景 (3)2.系统建设原则及思路 (3)3.技术方案 (5)双活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设计 (5)双活数据中心网络设计 (6)双活数据中心系统设计 (6)双活数据中心系统优势 (9)浪擎CDP,最可靠的CDP (9)ACDP-恢复速度最快的CDP (10)ACDP-强大的复制,恢复.容错功能 (10)ACDP-支持报警和一键切换 (11)其他优势 (12)1.行业背景随着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各个单位的关注热点,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信息化的改革。
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条件之一。
企业信息化的时代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对公安执法提出的新要求国家提出了以“公安信息化工作”为核心,以“科技强警”为目标的国家信息化工程—“金盾工程”的建设要求。
“金盾工程”既全国公安信息化工程,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十二金”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是利用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增强我国公安机关的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打击罪犯的能力,以适应公安机关动态管理和打击罪犯的需要。
随着金盾工程在全国的展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公安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快各种业务系统的陆续建设投入使用产生了大量的数据。
随着业务数据的增加和应用数据的依赖性的增强,数据已经成为开展业务不可缺少的基础。
数据的有效汇集,集中管理,综合分析以及容灾备份的需要等处理要求日益提高。
因此,通过管理机制与技术手段相结合保障数据的一致性和业务的连续性在建设公安系统容灾机制中势在必行。
2.系统建设原则及思路1)绿色容灾,减少对生产系统的影响双活数据中心在实施和使用的过程中对原有的生产系统、硬件系统、网络系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的容灾系统可能需要在冻结原有的生产系统的情况下进行数据的复制;有的容灾系统可能要对硬件、网络环境进行改造,改造成系统所要求的条件;有的容灾系统对生产服务器的CPU、内存、网络等资源占用较大,这些影响或者改造对原有的系统和数据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资料编码阵列双活华为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技术建议书2016年3月11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4。
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网址:客户服务邮箱:客户服务电话:0 4008302118客户服务传真:1目录1 适用场景(供参考,实际使用删除)1.1 文档适用场景说明本文档适用以下场景:1)同城容灾,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之间的容灾链路距离≤100;2)要求0;3)≈0,部件故障或生产中心故障,能自动切换;4)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之间有裸光纤网络。
5)适用4节点与8节点双活(2个4节点)环境注:以下蓝色字体根据具体项目情况替换或删除。
1.2 版本更新2 概述2.1 项目背景2.1.1 项目概述数据中心的生产平台,是全局的计算中心、存储中心、备份中心,承载着的核心业务系统,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业务连续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此次项目建设以的2个数据中心为2个物理站点,并考虑异地一处作为异地站点,构建跨双数据中心(公里)实现双活站点的存储虚拟化平台。
该平台主要为各类应用业务提供高可用性基础保障,为构建虚拟数据中心提供存储资源和服务,保障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1.2 建设总体要求1)云数据中心建设云数据中心建设是建设云平台的核心与关键,虚拟数据中心负责按需提供满足要求的运算处理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基础架构服务。
某某集团云计算数据中心和双活灾备X-IO解决方案-2014-5某某集团云计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xx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4月25日目录1.方案背景及用户需求 (7)1.1.方案背景71.2.需求分析82.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优势 (11)3.X-IO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13)3.1.拓扑结构图133.2.双活数据中心配置143.2.1.方案配置143.2.2.智能DNS多站点选择器:跨数据中心基于域名的多活 (18)3.2.3.VMware虚拟化平台:数据中心虚拟化互联 (15)3.2.4.虚拟化服务器163.2.5.光纤通道交换机:SAN扩展存储163.2.6.X-IO ISE高性能存储阵列173.2.7.AAM双活软件183.3.相关技术参考 183.3.1.双活数据中心路径优化(Internet) (18)3.3.2.双活数据中心应用网络223.3.3.双活数据中心数据同步234.X-IO 存储介绍 (24)4.1.背景244.2.目标264.3.架构314.3.1.X-IO 网格云存储体系架构314.3.2.系统部署架构324.4.功能324.4.1.ISE Manager324.4.2.网格Matrix RAID334.4.3....................... RAGS334.4.4....................... CADP344.4.5........................ AAM344.5.特点375.配置列表 (40)1.方案背景及用户需求1.1.方案背景随着企业的商业活动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寻找一种强大的数据中心架构,这种高可用的结构能够减少甚至消除正常和非正常的停机对业务可用性造成的影响。
这意味着无论是否有中断,关键任务应用系统都能够不间断地创造产值并提高公司的业务持续性底线。
而在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云时代的来临,数据中心里不同的环节都需要考虑如何融入大数据和云时代的需求,所以在系统架构上就有云化的必要性。
双活数据中心方案双活数据中心方案文档1.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尽的双活数据中心方案,用于在灾难恢复和高可用性方面保护组织的关键业务系统和数据。
该方案旨在确保业务连续性,减少停机时间,并提供可靠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
1.2 背景随着企业依赖关键业务系统的增加,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容错性变得至关重要。
传统的单活数据中心方案可能因为单点故障而导致停机和数据丢失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双活数据中心方案应运而生。
通过在两个地理位置上设置相互镜像的数据中心,双活方案可以提供故障转移和灾难恢复能力,以确保业务连续性。
2.方案概述2.1 架构图在双活数据中心方案中,我们将使用两个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中心(Data Center A和Data Center B),它们通过高速网络连接进行同步和数据复制。
每个数据中心都包含一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以及备用电源和冷却系统,以提供高可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
2.2 功能要求- 快速故障转移和灾难恢复:当一个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数据中心,从而减少停机时间。
- 数据同步和复制:确保数据在两个数据中心之间的同步和复制,使数据丢失最小化。
- 监控和报警:监测数据中心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 安全性和数据保护: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并进行定期备份。
3.数据中心架构3.1 数据中心 A数据中心 A 位于位置 X,包含以下组件:- 服务器集群:运行核心业务系统的一组服务器,以提供业务功能。
- 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高性能存储设备。
- 网络设备:提供内部和外部网络连接的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
- 冷却系统:确保数据中心的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 备用电源:在主电源故障时提供电力供应。
3.2 数据中心 B数据中心 B 位于位置 Y,与数据中心 A 类似,包含以下组件:- 服务器集群:与数据中心 A 同步的一组服务器,用于故障转移和灾难恢复。
双活数据中心与灾备解决方案多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其项目周期往往很长,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大。
从技术上来说,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活,就要求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存储都要双活。
就现阶段来看,大多数客户的多数据中心建设还达不到完全的双活要求,主流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应用双活。
目前客户建设多数据中心的模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1.单纯的数据容灾:正常情况下只有主数据中心投入运行,备数据中心处于待命状态。
发生灾难时,灾备数据中心可以短时间内恢复业务并投入运行,减轻灾难带来的损失。
这种模式只能解决业务连续性的需求,但用户无法就近快速接入。
灾备中心建设的投资巨大且运维成本高昂,正常情况下灾备中心不对外服务,资源利用率偏低,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数据容灾2.构建业务连续性:两个数据中心(同城/异地)的应用都处于活动状态,都有业务对外提供服务且互为备份。
但出于技术成熟度、成本等因素考虑,数据库采用主备方式部署,数据库读写操作都在主中心进行,灾备中心进行数据同步。
发生灾难时,数据中心间的数据库可以快速切换,避免业务中断。
双活数据中心可充分盘活企业闲置资源,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帮助用户接入最优节点,提高用户访问体验。
构建业务连续性3.提升业务服务能力:多个数据中心同时对外提供服务且互为备份,各中心的数据库可同时处理应用的读写请求,网络、存储、应用和数据库全部实现多活。
各数据中心独立运营,用户流量可被智能调度,形成灵活、弹性和可扩展的面向服务的业务架构。
提升业务服务能力数据中心业务连续性解决方案的几种主要应用场景同城双活:站点级双活(可支持应用级双活),整合距离相对较近的两个数据中心中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实现高度灵活的负载分配,结合数据中心内部的高可用机制,为业务连续性提供最高级别保障。
特点:1、跨数据中心实现高可用性与负载平衡,支持各种应用2、管理简便,成本较高3、数据零丢失,无单一故障点,可靠性高,可最大化业务在线时间4、距离有限,可实现城域级别的应用迁移与灾难避免/灾难恢复异地灾备在不限距离的两个数据中心之间构建备份关系,可抵御较大范围的灾难性事件对业务的影响。
某某集团云计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xx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4月25日目录1. 方案背景及用户需求 (3)1.1. 方案背景 (3)1.2. 需求分析 (3)2. 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优势 (4)3. X-IO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5)3.1. 拓扑结构图 (5)3.2. 双活数据中心配置 (5)3.2.1. 方案配置 (5)3.2.2. 智能DNS多站点选择器:跨数据中心基于域名的多活 (7)3.2.3. VMware虚拟化平台:数据中心虚拟化互联 (5)3.2.4. 虚拟化服务器 (6)3.2.5. 光纤通道交换机:SAN扩展存储 (6)3.2.6. X-IO ISE高性能存储阵列 (6)3.2.7. AAM双活软件 (6)3.3. 相关技术参考 (7)3.3.1. 双活数据中心路径优化(Internet) (7)3.3.2. 双活数据中心应用网络 (8)3.3.3. 双活数据中心数据同步 (8)4. X-IO 存储介绍 (9)4.1. 背景 (9)4.2. 目标 (10)4.3. 架构 (11)4.3.1. X-IO 网格云存储体系架构 (11)4.3.2. 系统部署架构 (11)4.4. 功能 (11)4.4.1. ISE Manager (11)4.4.2. 网格Matrix RAID (12)4.4.3. RAGS (12)4.4.4. CADP (12)4.4.5. AAM (12)4.5. 特点 (14)5. 配置列表 (15)1.方案背景及用户需求1.1.方案背景随着企业的商业活动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寻找一种强大的数据中心架构,这种高可用的结构能够减少甚至消除正常和非正常的停机对业务可用性造成的影响。
这意味着无论是否有中断,关键任务应用系统都能够不间断地创造产值并提高公司的业务持续性底线。
而在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云时代的来临,数据中心里不同的环节都需要考虑如何融入大数据和云时代的需求,所以在系统架构上就有云化的必要性。
因此建立多个数据中心来实现业务的容灾成为必然的选择。
而企业建立多个数据中心来承载业务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应用的高可用性,因此根据数据中心之间的关系,通常将数据中心分为以下两个类型:●主数据中心/灾备数据中心●双运营双活数据中心1.2.需求分析企业建立多个数据中心来承载业务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应用的高可用性,因此根据数据中心之间的关系,通常将数据中心分为以下两个类型:●主数据中心/灾备数据中心,●双运营双活数据中心主数据中心/灾备数据中心:企业拥有两个(或多个)数据中心,一个主数据中心用于承载业务的运行,另一个备份数据中心用于备份主数据中心的数据和应用(冷备或热备)。
一旦发生灾难,主数据中心宕机,可以在备份数据中心恢复数据和应用,从而减轻因灾难给用户带来的损失。
灾难是小概率事件,而采用一主一备这种方式,备份数据中心只在灾难发生时才能起到作用,这对于某些企业来说是IT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还因为备份数据中心的应用程序是处于未启动状态,需要手动切换数据源并启动应用程序,这会进一步加剧业务的不可持续风险。
通常来说,如果是采用这种主和备方式的部署,往往需要定期做演练,通常每半年做一回。
演练时为了确保备用设备真的可以作为投产,而且也可以通过演练预估一旦真的需要主备之间切换时所需要的时间和技术手段和可能发生的风险。
但是,演练不可以每天做,6个月前演练成功也不代表6个月后会成功。
距离上回成功演练约久也代表备用真的有灾难发生时备用设备切换不成功的风险会越高。
双运营双活数据中心企业所有的业务系统均可在两个数据中心运行,根据地理位置需要,企业一部分应用在第一个数据中心运行,另一部分应用在第二个数据中心运行,同时两个数据中心实现应用的互备,当某个应用系统出现问题时,由另一个数据中心的应用来持续的提供服务。
2.双运营/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优势双运营/双活数据中心是指两个数据中心同时承载业务,不分主备,而是互为备份,在一个数据中心站点出现故障时,另一个站点可以无缝即时接管业务,保证业务不中断。
相较于传统的建设一主一备数据中心的方式,双活数据中心减少了IT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可以更好地保证数据和应用的实时性以及业务连续性,实现了最高级别的可用性,也搭减低一旦发生灾难时备用设备没法切换工作的风险。
其最大特点如下:一、显著提高主备站点资源利用率,降低TCO总体拥有成本。
充分利用资源,避免了一个数据中心常年处于闲置状态而造成浪费。
通过资源整合,双活数据中心的服务能力是双倍的。
二、应用程序连续可用性,实现业务零中断双活数据中心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提高业务的连续性。
以服务器虚拟化及存储虚拟化为技术核心,实现了双活数据中心异地容灾,当一个数据中心出现宕机时,另一个数据中心可以即时接管业务,避免应用宕机。
双活数据中心架构下,如果其中一个数据中心停机,另外一个数据中心还在运行,对用户来说是不可感知的。
三、在数据中心内和数据中心之间迁移和部署应用程序及数据。
基于VMware vSphere的集群环境。
应用系统可以在数据中心本地以及数据中心之间,根据业务的需求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中心进行迁移,从而增强了业务部署的灵活性。
3. X-IO 双运营/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3.1. 拓扑结构图本次某某集团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如下: 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管理平台OA 办公系统ERP 系统MIS 系统邮件系统虚拟机在线迁移Access Anywhere 3.2. 数据中心配置3.2.1. 方案配置●VMware 虚拟化平台 ●虚拟化服务器 ●光纤通道交换机 ●X-IOISE 高性能存储阵列 ● AAM 双活软件3.2.2. VMware 虚拟化平台:数据中心虚拟化互联企业可以构建一个大规模的虚拟化数据中心网络。
由于供电制冷的限制,容灾备份等要求,我们可以设计构建物理上分离但逻辑上一体的跨数据中心的网络,基于这个网络来建立分布式虚拟化的数据中心。
通过这个网络,计算能力可以在不同的数据中心之间自由流动。
我们只有把一个数据中心的网络通过技术延伸到远端的数据中心,才能实现这样的业务需求。
通过光纤网络实现多个数据中心的网络的整合和虚拟化,实现计算资源在不同数据中心间的自由流动,也为双活数据中心的实现提供了网络保证。
3.2.3.虚拟化服务器方案中使用2台新购IBM 3850 X5物理服务器,(每台服务器2颗10核Intel Xeon E7-4850(2.0GHz, 24MB)处理器,256GB内存,2块8Gb双口HBA卡,)及升级一台现有IBM 3850,安装ESXi虚拟化软件,并承载主数据中心的全部虚拟机。
灾备数据中心则使用两台现有IBM服务器及两台光纤交换机与灾备中心的X-IO组成虚拟化平台,承载灾备数据中心的全部虚拟机。
3.2.4.光纤通道交换机:SAN扩展存储建立同城灾备中心的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利用在同城范围,即50公里以内可以使用裸光纤来实现两个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连。
为了充分利用带宽,还可以采用CWDM或DWDM波分复用方案来提高站点之间的带宽和可用性。
有了高带宽在两个数据中心之间的SAN相连接,使数据的同步复制成为了可能,可以实施高速数据复制和恢复的业务连续性策略。
3.2.5.X-IOISE高性能存储阵列后端数据存储设备采用企业级高性能的磁盘阵列X-IOISE-228两台,主存储设备使用X-IOISE-228为虚拟化平台提供存储支撑,另一台X-IOISE-228放置于灾备数据中心与主存储通过光纤连接组成统一LUN,实现数据同步读写。
为了提高虚拟化平台的运行效率,两台X-IOISE-228存储均配置使用RAGS功能,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存储IOPS同时保证在磁盘空间98%时保持IOPS不变。
详见第4章节3.2.6.AAM双活软件见第4章,第4.4.5小节3.3.相关技术参考3.3.1.智能DNS多站点选择器:跨数据中心基于域名的多活对于基于域名进行访问的应用,例如典型的B/S架构的服务。
可以通过智能DNS多站点选择器实现设立在多个地点或独立拓扑中的数据中心之间的负载均衡。
其目标是将客户端引导至最适合或最好的数据中心。
传统的基于BIND的DNS系统存在一些缺点:●BIND 无法决定其提供地址的设备的“可用性”●BIND 只有一种简单的均衡方法循环(Round Robin)为了帮助确保数据中心可用性,需要配置专业的智能DNS多站点选择设备,实现数据中心间的全局负载均衡和智能故障切换,以帮助确保业务连续性、全面的域名系统(DNS)和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支持,并抵御基于DNS 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智能DNS多站点选择器主要功能和机制:●智能DNS多站点选择器具有丰富和智能的就近性探测策略:智能DNS多站点选择器使用就近策略Source-list方式,可以实现全局负载均衡,为客户端提供就近性访问能力。
智能DNS多站点选择器使用DRP协议与相应路由器探针交互实现为客户提供就近的DNS解析●智能DNS多站点选择器keepalive机制kal-ap检测VIP的负载和在线信息(Load and VIP online status)●智能DNS多站点选择器实现多中心的自动切换和负载均衡策略,多台智能DNS多站点选择器实现统一的管理集群:智能DNS多站点选择器利用其功能来根据网络中特定设备的运行状况来做出智能的DNS决策。
由于能够实现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监控,并根据从网络中这些设备中收集的信息来决定提供哪些资源记录,智能DNS多站点选择器为现有的DNS基础设施增加了很多智能特性。
智能DNS多站点选择器并不是现有DNS域名服务器的一种替代产品,相反,智能DNS 多站点选择器与DNS控制方法一同提供高可用性,可提高现有域名服务器的价值。
基于域名的应用容灾技术与基于IP地址的应用容灾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完整的跨数据中心应用容灾解决方案,本部分为可选方案。
3.3.2.双活数据中心路径优化(Internet)路径优化技术(Internet):如何引导用户去最适合的数据中心访问应用。
DNS重定向(GSLB),通过智能DNS技术,在多个数据中心之间实现负载分担,要求应用采用域名方式进行访问,可以实现数据中心双活健康路由注入(RHI),这是一种路由机制,它允许两个数据中心使用同一个IP地址。
这意味着同一个IP地址(主机路径)被发布为不同的metric。
上游路由器可以同时看到两条路径,并将metric更好的路径插入到其路由表中。
适用于通过IP访问的应用,实现应用的灾备。
3.3.3.双活数据中心应用网络应用网络技术:将同一个网络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并且实现服务器和应用的虚拟化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对访问数据中心内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均衡或者说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