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实现3万吨重载列车试运行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大秦铁路3万吨重载列车运行试验完成中国重载铁路里程碑4月2日下午6点56分,随着满载着3万吨煤炭的55001次试验列车安全驶入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村南站,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大秦铁路组织实施的牵引重量3万吨重载列车运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新的里程碑,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掌握3万吨铁路重载技术的国家之一。
作为我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大秦铁路承担着中国铁路近五分之一的煤运量。
除煤炭运输外,大秦线还担当了焦炭、水泥、非金属矿及钢铁、木材、金属矿石等货物的运输,是世界上年运量最大的铁路线,为缓解我国煤炭等物资运输紧张状况做出了突出贡献。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认为,“中国是一个处于工业化中期正在‘爬坡’的国家,大力发展铁路特别是重载铁路,将促成物资的大交换、大交流,将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深远影响。
”大秦铁路虽然自2004年起铁道部对大秦铁路持续实施扩能技术改造,并大量开行1万吨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全线运量也逐年大幅度提高,但依旧无法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为做好大秦铁路运输增量技术储备并为未来增加运输量做准备,牵引重量3万吨级重载列车的运输试验也随之浮出水面。
重载列车运输有着载重高、自重轻、运输效率高等优点,而且我国已经有了丰富的2万吨级重载列车的运行经验,本次试验的3万吨列车是在2万吨列车基础上试验展开。
但随着列车载重和编组长度的上升和增加,这也对桥梁、铁路线路的承受能力、列车的牵引编组和同步操作方法,以及司机的操作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考验。
由于大秦铁路有两处长达四五十公里的陡峭下坡道,因此这也对列车的制动能力和运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次重载列车的试验也正是以对机车的牵引方式进行探索性试验研究为重点,并对3万吨列车的综合性能进行系统测试,监测试验列车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安全性,以评估列车运行品质。
试验中的3万吨重载列车据了解,3万吨重载列车实验内容共分为静态试验和运行试验两部分,3月13日至20日,列车在北同蒲线袁树林站成功进行了静态试验。
大秦线3万吨组合列车操纵办法论文摘要:列车在K213+039处缓解时,其前部处于长度为1350 m、斜度为3.5‰的上坡道,后部处于长度分别为850 m、518 m、500 m,斜度分别为11‰,8.0‰,4.0‰的3段下坡道中。
地形原因和再生制动力造成列车中部前堵后拥,压钩力为-1 086 kN。
大秦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是我国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
2014年,该铁路的运输增量目标锁定在4.6亿吨。
在运输增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现有的列车编组运行方式已近饱和状态。
为了更好地挖掘大秦线的运输潜能,大秦线决定开行3万吨组合列车。
为了确保列车平稳、安全的运行,除了先进的设备技术外,列车的操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1 3万吨列车试验的基本情况3万吨列车试验采取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试验推进方案,对3万吨、2.5万吨、2.3万吨、2.9万吨4种编组方式进行静态测试,经专家论证后依次进行2.3万吨、2.9万吨、3万吨运行试验。
1.12.3万吨组合列车运行试验编组方式:HXD10066B+SY997745+C80×105辆+HXD10001A+C80×105辆+HXD10069A+C80×27辆+SS4型862A。
总编组辆数:242辆,其中,货车237辆,牵引重量为2.37×104 t,列车换长275 m,开55002/1次(湖东二场外包线转换车次),袁树林站—柳南二场运行。
1.22.9万吨组合列车运行试验编组方式:HXD10066B+SY997745+C80×105辆+HXD10001A+C80×105辆+HXD10069A+C80×81辆+SS4-0862A.编组辆数:296辆,其中,货车291辆,牵引重量为2.91×104 t,列车总换长335 m,开55002/1次(湖东二场外包线转换车次),袁树林站—柳南二场运行。
中国又一超级工程曝光,3万吨的铁路重载技术,外国人直呼
不可能
茫茫人海中有你有我,相逢就是缘!这里有您最想不到的各种趣闻趣事一箩筐!总之,您来对地方了~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铁路技术是位居世界前列的。
而每个来到中国旅游的外国人,无不为中国的铁路而感到震撼的。
而现在中国又一项全新的技术再次让外国人刷新了对中国技术的认知。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又一超级工程曝光,3万吨的铁路重载技术,让外国人直呼不可能。
在介绍我国这项新工程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下国外的这项技术有多少能耐。
除我国外,目前还有几个国家掌握列车重载技术。
国外重载列车牵引重量一般为1万~3万吨,澳大利亚哈默利斯铁矿铁路重载列车般编组为226辆货车,牵引重量为28000吨。
巴西维多利亚·米纳斯铁路标准编组列车有320辆编组,列车牵引重量31000吨。
而由中国公司在大秦铁路组织实施的3万吨重载列车运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3万吨重载列车实现了我国铁路重载列车牵引重量从2万吨到3万吨的跨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有几个掌握3万吨铁路重载技术的国家之一,创造了我国铁路重载列车牵引重量新纪录。
这也是为什么让外国人感到不可能的原因了,因为,这项技术连美国日本都
没办法更新到这个记录。
许多外国网友表示:中国在不断地刷新着世人对他们的看法。
这项技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对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输需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推动了我国铁路重载技术的创新发展,为促进铁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这也意味着我国在铁路重载运输技术上又将迈入新的里程。
我国成功实现3万t重载列车试运行
无
【期刊名称】《现代制造》
【年(卷),期】2014(000)018
【摘要】4月2日6时31分,一列由4台电力机车牵引、编组320辆、总长3971m、满载3万t煤炭的试验列车,由北同蒲线袁树林站始发,经过
12h25min、7384km的运行,于当日18时56分安全顺利到达终点站——大秦线柳村南站。
【总页数】1页(P20-20)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621.2
【相关文献】
1.我国铁路成功实现3万吨重载列车试运行 [J],
2.我国30000t重载列车运行实验成功总长近4km [J],
3.我国大型秸秆生物气化工程试运行成功 [J],
4.我国首台超超临界再热燃煤电机组试运行成功 [J],
5.我国铁路成功实现3万t重载列车试验运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民铁道/2010年/12月/26日/第A01版牵引和谐的希冀——中国重载铁路发展纪实本报记者李丹汪铭王晓林晓莺承载责任——立足国情,面向未来,以前所未有的战略勇气和高超智慧,选择一条恪守中国特色、瞄准世界一流的重载之路当世人在惊叹中国创造了高铁“速度奇迹”的时候,他们也许并不知道,中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也创造了重载“运输奇迹”:依托重载技术的自主创新,中国完成了国产大功率机车覆盖主要铁路干线货物列车牵引的“动力革命”;依托重载技术的完美集成,中国大秦铁路运煤专线年运量突破4亿吨,实现了一条变四条的“魔术变身”;依托重载技术的多元利用,中国实现了世界重载强国中拥有亿吨以上年运量重载铁路的“条数之最”;依托重载技术的充分释放,中国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中国在迅疾跨入引领世界“高铁时代”的同时,也迅疾跨入了引领世界的“重载时代”!今日中国大地,475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飞驰在7531公里的高速铁路线上,3676台和谐型大功率机车牵引着重载货物列车穿梭在16144公里重载铁路线上,勾勒出中国铁路客货共舞、多拉快跑、风景独好、和谐发展的壮阔画卷。
来自世界重载铁路创始国美国、担任国际重载协会联合主席的罗伊・艾伦,在四年一度的国际重载运输盛会上,情不自禁地赞叹: “中国铁路开创了世界铁路重载史的新篇章!”关注中国、关注中国经济、关注中国铁路的国内外人士不禁追问:中国重载铁路发展道路究竟是怎样一条道路?它何以神奇地占据了世界铁路引领运输增量的制高点?它何以坚实地成为了中国经济举足轻重的支撑点?它何以巧妙地形成了多项技术创新的融合点?它又何以有力地证明了内涵扩大再生产潜力极限的突破点?其实,答案并不复杂:中国重载铁路发展之路承载了中国铁路人对历史责任的勇敢担当,承载了中国铁路人对中国特色的智慧抉择,承载了中国铁路人对国家利益的刚性坚守,承载了中国铁路人对世界一流的不懈追求,承载了中国铁路人对复兴伟业的炽热情怀!在中国重载铁路的发展历程中,有两组历史性的镜头令人难忘,发人深思。
【高中地理】中国铁路的第一【第一台内燃机车】1958年9月9日,中国第一台内燃机在长辛店机车车辆修理厂诞生。
与蒸汽机车相比,内燃机车具有耐久、经济、高效的特点。
国产内燃机车采用电力驱动,自重60吨,牵引能力600马力,最高时速85公里。
机车的3万多个部件都是中国制造的。
【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从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宝成铁路。
这条铁路全长676公里。
电气化改造工程于1958年6月开工,1975年7月1日竣工。
全线正式通车。
【第一条新建铁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西起成都、东至重庆的成渝铁路。
这条铁路全长505公里,1950年6月开通,1952年7月1日通车。
这条铁路完全是用国产设备修建的,从而结束了中国没有一条铁路不是通过向外国借贷和购买材料修建的历史。
【第一条复线电气化铁路】中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东起石家庄,西至太原。
这条铁路全长235公里,1974年10月开通,1982年9月29日正式通车。
【第一条中外合资铁路】1993年3月,中国第一条中外合资铁路深圳至平湖至南投铁路建成通车。
平南铁路东起广深铁路平湖站,西至深圳南投镇,连接蛇口、赤湾、妈湾港口,全长50.2公里。
【第一条技术先进的现代化铁路】中国第一条技术先进的现代铁路大秦铁路于1992年12月21日建成通车。
大同至秦皇岛铁路始建于1985年1月,全长653公里。
这是中国第一条技术先进的双线电气化万吨重载单元运煤铁路。
这条铁路汇集了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许多先进技术。
【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及第一条高速电气化铁路】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广深准高速铁路于1994年12月建成通车。
铁路西起广州东站,东至罗湖大桥。
它贯穿广州、增城、东莞和深圳,全长147公里。
1993年12月,他在广深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中工作。
1998年5月28日,广深高速电气化铁路建成,成为中国第一条时速200公里的高速电气化铁路。
【第一条国际快运铁路专线】1998年8月30日,中国第一条国际快速铁路线正式开通。
为大秦线成功试运行3万吨重载列车喝彩
2014年4月2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大秦铁路组织实施的3万吨重载列车运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大秦线是我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我国最先进的设备都在大秦线上装备,CTC、C80翻车机、1万吨和2万吨的组合列车,先进的机车等等都可以在全国排到数一数二的地位,大秦线解决了我国煤炭运输紧张的问题,内蒙、陕西、陕西的煤炭基本全要经过大秦铁路进行运输,由此可见这条先进的线路在我国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缓解我国煤炭等物资运输紧张状况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秦重载从最初的万吨,到后来的1.5万吨、2万吨,到现在实验成功的2.3万吨、3万吨,大秦重载铁路在不断的刷新着记录。
3万吨重载列车试验成功,给大秦铁路注入了强大动力。
运量上的飙升,使得这条我国专用运煤通道“如虎添翼”。
大秦铁路开通运营以来,运量逐年递增,从2万吨到3万吨的运量增长,势必突破运量局限的“瓶颈”,为大秦铁路营造更高的运量业绩。
此项试验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掌握了3万吨列车重载技术,不仅对提高公司运输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推动了我国铁路重载技术的创新发展,为促进铁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它是铁路部
门大力挖潜扩能的结果,也是铁路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3万吨列车运行实验的成功,全国都为之高兴,因为我们掌握了全新的技术,在全球为数不多的国家中中国占得一席,不仅是铁路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
我们翘首企盼铁路能有更长远的发展,不仅止于此、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3万吨重载列车的成功试运行创造了我国铁路重载列车牵引重量的新纪录,也在世界重载运输史上写下让国人自豪、让世界叹服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一起为大秦喝彩,为中国铁路喝彩。
⼤秦铁路开出煤列“巨⽆霸”2019-05-07⼀列车运煤2万吨,由4台电⼒机车牵引、201辆载重80吨的专⽤敞车组成,全长2658⽶正当⼈们为煤炭供应紧张、各地频频拉闸限电⽽⼼急如焚的时候,2004年12⽉12⽇,铁路传出⼀个⼤喜讯:装载2万吨煤的组合列车在⼤秦线运⾏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真是⼀趟运煤专列的“巨⽆霸”,全列由4台韶⼭4型电⼒机车牵引、201辆载重80吨的专⽤敞车组成,整个列车长达2658⽶!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副部长胡亚东都登上了这趟试验列车第⼀位主控机车,亲⾃指挥这次中国铁路史上迄今运量最重的列车运⾏试验。
从⼤同开到秦皇岛煤运码头,全程653公⾥,历时9⼩时20分钟,⼀路平稳。
2万吨级运煤重载列车的试验成功,是铁路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取得的⼀个重⼤成果,对于扩⼤主要运煤通道⼤秦铁路的运输能⼒,缓解全国煤炭供应紧张状况,具有⼗分重⼤的意义。
⼤秦铁路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第⼀条双线电⽓化、开⾏重载单元列车的运煤⼲线,设计能⼒是1亿吨,可是到2003年时,年运量已突破1.2亿吨。
2004年7⽉29⽇,总理考察⼤秦线时,要求铁路部门进⼀步挖掘潜⼒,扩⼤运能,确保电煤运输,为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多做贡献。
铁道部党组随即作出决定,把正在进⾏中的⼤秦铁路扩能改造加快进度,增加项⽬,实现各种设备的匹配,争取最⼤效益,提出:到2005年,使⼤秦铁路能开⾏2万吨级单元重载列车、年运量达到2亿吨。
⼤秦铁路⽰意图实现⼤秦铁路年运2亿吨的扩能⼯程,有机车车辆、牵引供电、线路基础、通信信号等各个环节的设备问题,还有⾏车组织、安全管理等⼯作的改进,是⼀项复杂的系统⼯程。
就以这趟试验列车来说,均匀分挂在201辆运煤专⽤敞车中的4台机车如何能保持同步操纵,就是个⼤难题,铁道部引进了美国CE公司的机车⽆线同步操纵技术,使第⼀台主控机车司机的每⼀个操纵动作都成为⼀道指令,通过⽆线传输,只需0.2秒,第⼆台机车即可⾃动完成同⼀动作,由此推进,⾄第四台机车完成同⼀动作,间隔不过0.6秒。
A案例分享NLIFENXIANG浅析重载铁路运营管理创新以及经济价值创造侯㊀琦(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ꎬ山西㊀平原㊀034100)摘㊀要: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速ꎬ能源结构㊁产业结构和运输结构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ꎮ这种变革带来了多重挑战ꎬ使得重载铁路运营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ꎮ为了应对这些挑战ꎬ我们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ꎬ而创新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ꎮ文章以朔黄铁路为例ꎬ对重载铁路的运营管理创新和经济价值创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ꎬ探讨了在体制㊁运输组织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方法ꎬ以及这些创新改革对经济价值的贡献ꎮ研究结果表明ꎬ通过运营管理创新ꎬ重载铁路可以提高运输效率㊁降低成本ꎬ并创造经济价值ꎮ这一结论不仅为重载铁路运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ꎬ也为我国铁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ꎮ关键词:重载铁路ꎻ运营管理ꎻ经济价值ꎻ创新ꎻ创造中图分类号:F530.86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6728(2023)21-0001-04㊀㊀文章旨在通过对重载铁路运营管理创新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ꎬ探讨有效的创新方法和策略ꎬ并评估其可能带来的经济价值ꎮ通过研究发现ꎬ重载铁路运营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ꎬ从而为铁路管理者和相关决策者提供决策和政策制定的指导ꎮ同时ꎬ文章还将评估创新对铁路行业的重要性和前景ꎬ从而推动重载铁路运营管理的创新和发展ꎮ一㊁研究背景(一)重载铁路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性重载铁路运营在中国经济中至关重要ꎮ它不仅能满足大量货物的运输需求ꎬ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贸易流通ꎬ而且能提高物流效率㊁降低运输成本ꎬ对企业竞争力有积极影响ꎮ此外ꎬ重载铁路运营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ꎬ相对汽车运输和航空运输ꎬ铁路运输能减少碳排放ꎬ有助于可持续发展ꎮ(二)重载铁路运营管理创新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ꎬ物流和运输需求的增长变得日益迫切ꎮ重载铁路作为一种高效㊁安全㊁环保的运输方式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ꎮ因此ꎬ重载铁路的运营管理创新变得至关重要ꎮ通过创新ꎬ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准确性ꎬ减少延误现象ꎻ同时ꎬ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和科技设备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ꎬ提高运输质量和安全性ꎻ创新还能推广低碳运输理念ꎬ减少碳排放量ꎬ保护环境ꎮ另外ꎬ运营管理创新还能促进重载铁路行业的发展ꎬ为企业提供机会和发展空间ꎬ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ꎮ综上所述ꎬ重载铁路的运营管理创新是必要且有益的ꎬ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ꎮ二㊁重载铁路运营管理的现状和挑战(一)当前重载铁路运营管理的现状重载铁路现状的问题主要包括市场敏感度不高㊁管理效率较低㊁资源共享程度低㊁运营体制不成熟和人才梯队不合理ꎮ市场敏感度不高表现在对市场需求的反应不够及时和灵活ꎮ由于重载铁路服务的市场规模相对有限ꎬ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不够深入ꎬ无法及时调整运力和运输方案ꎬ导致运输效率低下ꎮ管理效率较低主要体现在运营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ꎮ由于对运输系统和市场的理解度不够ꎬ往往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ꎬ导致运营决策缺乏数据支持和科学分析ꎬ影响了运输效率和质量ꎮ资源共享程度低是因为缺乏资源共享机制和合作平台ꎬ各企业独立采购和维护物资和设备ꎬ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ꎮ运营体制不成熟主要由于重载铁路的运营管理由多个部门和机构负责ꎬ协调性较差ꎬ决策和执行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摩擦ꎬ影响了运营效果ꎮ人才梯队不合理是长期以1A案例分享NLIFENXIANG来对重载铁路运营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所导致的问题ꎮ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ꎬ制约了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1]ꎮ(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重载铁路运营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运输需求增长㊁运输效率和质量问题㊁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㊁环境保护压力增加㊁运营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ꎮ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提高运输组织和调度的高效性ꎬ加强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ꎬ减少污染物排放ꎬ推动运营管理的创新和优化ꎬ改进人才培养和吸引机制等ꎮ(三)未来发展的影响和预测未来ꎬ重载铁路运营管理的发展将面临多重影响ꎬ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增长的运输需求和技术进步ꎮ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ꎬ对铁路货物运输的需求将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ꎮ这不仅意味着更大的运输量ꎬ也意味着更高的运输效率和更复杂的运营环境ꎮ为了应对这些挑战ꎬ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推动铁路运营管理发展的重要力量ꎮ物联网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ꎬ将极大地提升铁路运输的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ꎮ例如ꎬ通过物联网技术ꎬ我们可以实时监控和管理列车运行状态ꎬ提高运行安全性ꎻ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ꎬ我们可以预测货物需求ꎬ优化运输路线ꎬ提高运输效率ꎮ此外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也将给铁路运营管理带来更大的压力ꎬ推动绿色低碳运输的发展ꎮ这不仅是社会责任的要求ꎬ也是未来铁路运营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ꎮ因此ꎬ我们需要在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因素ꎬ尽可能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ꎬ推动铁路运输的绿色化㊁低碳化ꎮ三㊁重载铁路运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一)提高运营效率的需求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ꎬ对货物运输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ꎮ传统的重载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往往存在着信息不畅通㊁调度不合理等问题ꎬ导致运营效率低下ꎮ而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ꎬ可以实现对列车运行状态㊁货物装载情况等的实时监控和精确调度ꎬ从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ꎬ满足市场对高效运输的需求ꎮ(二)增强运营安全的需求重载铁路作为大型运输工具ꎬ其安全问题关系到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ꎮ然而ꎬ由于传统运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ꎬ如设备老化㊁人为操作失误等ꎬ给运营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ꎮ因此ꎬ加强安全管理㊁提升设备维护水平㊁培养专业化人才等措施都是必要的ꎬ以确保重载铁路运营的安全可靠性ꎮ(三)优化运营成本的需求在现代社会经济中ꎬ成本控制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ꎮ而传统的重载铁路运营管理往往存在着较高的运营成本ꎬ如人力成本㊁能源消耗等ꎮ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㊁智能化管理系统等手段ꎬ可以降低人力成本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ꎬ从而有效减少运营成本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ꎮ综上ꎬ重载铁路运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不言而喻ꎮ通过提高运营效率㊁增强运营安全以及优化运营成本ꎬ可以实现更高效㊁更安全㊁更经济的重载铁路运输服务ꎬ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ꎮ注入新的动力ꎮ因此ꎬ各方应共同努力ꎬ推动重载铁路运营管理创新的实施ꎬ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ꎮ四㊁重载铁路运营管理的创新策略(一)管理体制创新一是完善主体职能ꎮ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权责制度ꎬ以确保每个运营主体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和管理权限ꎬ避免职责重叠或空缺的情况ꎬ提高工作效率ꎻ同时ꎬ也要重视强化运营主体的市场竞争能力ꎬ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高效的运营管理ꎬ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ꎮ二是规范公司治理结构ꎮ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ꎬ明确权力和责任的分配方式ꎮ通过加强内部管理ꎬ可以提升决策效率和执行力ꎬ确保运营管理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ꎮ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提高组织的透明度和责任感ꎬ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ꎮ三是推动 网运分离 改革ꎮ将铁路运输网络和运营管理机构进行分离ꎬ实现网络建2A案例分享NLIFENXIANG设和运营管理的独立运作ꎮ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ꎬ推动铁路运输市场的发展和竞争ꎬ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ꎮ这种改革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ꎬ提升整体运营效益ꎮ四是科学划分管理权限ꎮ根据运营管理的不同领域和层级ꎬ合理划分不同层次的管理权限ꎮ明确的管理权限可以提高决策和执行的效率ꎬ推动运营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ꎮ这样可以更好地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ꎬ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ꎮ五是健全保障服务体系ꎮ建立完善的综合保障服务体系ꎬ包括安全保障㊁设备维护㊁客户服务等方面ꎮ加强对运营风险的预测和防范ꎬ提高安全和服务水平ꎬ以满足乘客和货物的需求ꎮ只有提供全面的保障服务ꎬ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ꎬ保持竞争优势ꎮ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改进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ꎬ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ꎮ(二)运输组织创新1.推动大轴重高载重列车的应用普及一是提高轴重:通过发展更高轴重的专用货车ꎬ如27吨轴重专用货车ꎬ在适应线路条件的基础上ꎬ提高轴重标准ꎬ以增加单车的承载能力ꎮ二是提高载重:根据运输需求和可行性ꎬ继续发展重载列车ꎬ如3万吨重载列车ꎬ通过增加列车的车辆数和装载量ꎬ提高列车的总载重量ꎮ三是开发更高载重的机车和敞车ꎬ如30吨轴重机车和运煤专用敞车ꎬ以满足更大的运输需求ꎮ四是进行超长列车试验:通过增加列车长度ꎬ提高单列车的总载重量ꎮ以朔黄铁路为例ꎬ目前2万吨列车已常态化运行ꎬ3万吨列车正在试运行ꎮ2.优化重载运输组织一是加强重载铁路市场监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ꎬ如互联网㊁云计算㊁物联网和大数据ꎬ建立重载铁路运输市场监测系统ꎮ通过采集和分析大宗货物物流市场信息ꎬ深化市场调查和预测预警ꎬ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ꎬ为运输组织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ꎮ二是实现重载铁路集疏运一体化:结合运输需求和智能化设备ꎬ制订合理的重载列车牵引质量㊁列车长度㊁制动距离㊁发车间隔等关键参数ꎬ优化列车开行方案ꎮ统一技术作业过程计划实施模式ꎬ加强车辆㊁机车㊁路网和运输等信息融合ꎬ形成集疏运一体化的高效组织ꎮ3.加快重载铁路扩能改造由于部分线路的运输能力已经无法满足需求ꎬ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扩能改造措施来提升现有铁路运输能力ꎮ在选择扩能改造措施时ꎬ需要综合考虑技术㊁经济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ꎬ以实现最优化的选择ꎮ以朔黄铁路为例ꎬ主要负责朔黄铁路㊁黄万铁路㊁黄大铁路的建设与运营管理ꎮ运营总里程889千米ꎬ设计年运输能力3.5亿吨ꎮ新一轮扩能改造完成后ꎬ朔黄铁路年运输能力可达到上行正向4.5亿吨ꎬ下行反向6000万吨ꎮ运输量提升后带来的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2]ꎮ(三)管理模式创新一是采用 条块结合 行政管理模式ꎬ通过将各个部门按照块状结构组合起来ꎬ同时对基层业务进行分条管理ꎬ以实现精简机构㊁减少人员的目的ꎮ这种模式旨在避免重复劳动和不必要的纠纷ꎬ提高工作效率ꎮ以朔黄铁路为例ꎬ取消了多年来沿用的站段设置ꎬ实行 事业部 与 分公司 相结合的组织管理模式ꎮ将核心部门按照 事业部 制来设置ꎬ以确保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能够有更强的力度ꎮ生产部门按照 分公司 制来设置ꎬ以保证生产运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ꎮ二是引入联合运输模式ꎬ联合运输模式可以通过竞争机制激发积极性ꎬ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和提高运输质量ꎬ充分利用其他铁路单位所拥有的富余人力和物力资源ꎮ这些资源可以通过劳务输入和委托承包等方式被整合起来ꎬ形成运输方面的联合体以及利益上的共同体ꎮ这种联合和制约㊁合作和竞争的结合ꎬ使得各方都能够实现双赢和共同的发展ꎮ五㊁重载铁路运营管理创新的经济价值创造(一)管理体制创新带来的经济价值首先ꎬ通过优化管理流程㊁简化决策层级和加强信息共享ꎬ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ꎬ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ꎮ这不仅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ꎬ还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ꎬ进一步促进重载铁路的发展ꎮ其次ꎬ管理体制创新有助于提高重载铁路的安全性能ꎮ在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恶劣的天气条件下ꎬ传统的管理体制往往难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挑战ꎮ通过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ꎬ建立3A案例分享NLIFENXIANG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ꎬ可以提高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ꎬ保障重载铁路的安全运营ꎮ最后ꎬ管理体制创新还能够推动重载铁路的可持续发展ꎮ在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ꎬ如何实现环境友好型运输是一个重要的课题ꎮ通过推行绿色发展理念ꎬ采用节能减排技术ꎬ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ꎬ可以有效减少重载铁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ꎮ这不仅符合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ꎬ还能够提升重载铁路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感ꎬ也为企业提供了隐形的经济效益ꎮ(二)运输组织创新带来的经济价值首先ꎬ通过优化运输线路㊁改进调度系统以及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ꎬ可以大大减少货物在铁路上的中转时间和装卸时间ꎬ从而提高运输效率ꎮ这不仅有助于满足客户对快速交付的要求ꎬ还能够降低物流成本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ꎮ其次ꎬ创新的运输组织模式可以优化资源配置ꎮ重载铁路作为一种高效㊁环保的运输方式ꎬ具有承载大量货物的能力ꎮ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调度ꎬ可以将货物进行集中运输ꎬ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空驶率的增加ꎮ同时ꎬ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ꎬ灵活调整运输计划ꎬ提高资源利用率ꎬ进一步降低成本ꎮ最后ꎬ创新的运输组织模式还可以促进重载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融合发展ꎮ在现代物流体系中ꎬ铁路㊁公路㊁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相互补充ꎬ形成高效的综合运输网络ꎮ通过创新的组织方式ꎬ可以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ꎬ提供更加便捷㊁高效的物流服务ꎬ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3]ꎮ(三)管理模式创新带来的经济价值首先ꎬ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降低运营成本ꎮ通过优化资源配置㊁提高运营效率㊁加强风险控制等措施ꎬ可以降低重载铁路的运营成本ꎬ为企业节约资源㊁提升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ꎮ同时ꎬ合理的成本控制也可以降低运输价格ꎮ其次ꎬ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存在一些弊端ꎬ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ꎮ而通过公司制改革ꎬ企业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ꎬ实现市场化运作和管理ꎮ这样一来ꎬ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整经营策略和资源配置ꎬ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ꎮ此外ꎬ公司制改革还能够激发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力和竞争意识ꎬ推动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ꎬ提升核心竞争力ꎮ最后ꎬ联运模式的引入可以利用其他成熟铁路公司的人力㊁设备㊁管理资源ꎬ减少了本单位培养人才㊁建设体系和管理方便的成本ꎬ同时也更加的安全ꎮ综上ꎬ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助力企业降本增效ꎬ扩大经济效益ꎮ六㊁结论通过运营管理的创新ꎬ重载铁路能够显著提高运输效率㊁降低运营成本ꎬ并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ꎮ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ꎬ还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和发展ꎮ因此ꎬ重载铁路运营管理的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ꎮ在当今社会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发展ꎬ重载铁路运营管理面临着更加多元的挑战ꎮ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ꎬ需要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ꎮ创新思维和方法的应用成为打破现有困局的关键ꎮ综上所述ꎬ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ꎬ重载铁路运营管理面临着更加多元的挑战ꎮ然而ꎬ通过创新思维和方法的应用ꎬ我们可以打破现有的困局ꎬ实现重载铁路运营的效率提升和经济价值的创造ꎮ未来ꎬ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创新模式ꎬ不断推动重载铁路运营管理向更高水平迈进ꎬ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ꎮ只有不断创新和进取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ꎬ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ꎮ参考文献:[1]石森.大数据视角下的铁路运输运营与管理[J].运输经理世界ꎬ2022(17):68-70.[2]杨永明ꎬ丁五一ꎬ田雷.面向重载铁路运营管理的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铁道货运ꎬ2021ꎬ39(9):45-50. [3]苗园.Z重载铁路运营管理体制创新及经济效益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大学ꎬ2019.作者简介:侯琦(1989 ㊀)ꎬ女ꎬ汉族ꎬ山西晋中人ꎮ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ꎮ4。
策划特别32世界轨道交通2021.2这五年,多项关键技术获重大突破“十三五”期间,在行业人的刻苦攻关下,我国轨道交通诸多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助力我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转变。
“二维码双脱机回写”技术——移动支付新时代与传统的“网络在线扫码支付”不同的是,在国际国内移动支付乘坐地铁技术领域中,上海地铁首次实现了手机端和设备端在“无网络状态”下同样可以进出闸机的创新应用技术——“二维码双脱机回写”技术。
该技术由上海地铁自主设计,并获得国家专利。
技术核心实现了乘客扫描二维码过程中可不依赖公共网络,因此在响应时间和通行速度上不受互联网环境及限时的影响,更为迅捷高效。
同时,与支付宝、银联合作该技术与现有票务闸机有机融合,即单程票、公共交通卡、手机扫码这三种方式在闸机上的读取共用一套读写设备,实现“三合一”。
2017年10月30日,刷吗过闸在上海磁浮线率先试运行。
十三五期间,刷码乘车逐渐普及到各个城市轨道交通,我国开启了移动支付智慧出行时代。
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核心技术——新型地铁永磁直驱转向架技术研发成功2017年6月16日,从中国中车旗下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传出捷报: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永磁直驱地铁列车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其核心部件——永磁直驱转向架样机通过行业专家评审。
永磁直驱转向架是一种新型的地铁的“腿”,列车跑得快、跑得稳、刹得住全靠它。
和我们所见到的一般地铁列车的“腿”相比,永磁直驱转向架主要是驱动系统不一样。
永磁直驱转向架是由电机直接与车轴刚性联接,车轴为转子,励磁线圈与电机壳一体为定子,电机直接驱动车轴旋转。
因此减免了齿轮箱减速装置、联轴节等传动装置,减少了机械传动消耗,提高了电机的传动效率,降低了传动噪声,提高了再生制动时的发电效率。
虚拟轨道列车2017年6月22日,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制的一种名为“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的全新交通产品在株洲首次亮相,这种融合了现代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各自优势的新型交通工具属于跨界之作,它颠覆了人们对于城市交通的传统认识,智轨列车看似无轨,实则有“轨”,它通过车载各类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线路,将运行信息传送至列车“大脑”(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大脑”的指令,在保证列车实现牵引、制动、转向等正常动作的同时,能够精准控制列车行驶在既定“虚拟轨迹”上,实现智能运行。
我国首型自主研制重载电力机车和谐D2F试制成功轴重达到30吨关键字 >> 铁路重载铁路重载机车电力机车轴重30吨轴重北车中国精造中国北车集团研制的我国第一台达到国际重载标准的大轴重机车4月8日在大同试制成功。
该型电力机车轴重达到30吨,牵引能力比现役中外合作生产的25吨轴重机车高出20%,各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轴重达到30吨的和谐D2F型电力机车新生代“超级大力士”诞生今年4月2日,我国3万吨重载列车运行试验在大秦铁路上顺利完成,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掌握3万吨铁路重载技术的国家之一。
不过,这一试验使用的牵引机车“和谐D1”在国际上仍然相对落后。
据介绍,这次3万吨重载列车试验使用了4台“和谐”号HXD1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牵引。
“和谐D1”机车是中国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共同研发的产品,最大轴重25吨。
而在国际上,澳大利亚的货车轴重已提高到37.5吨,并将进一步提高到40吨。
美国、加拿大等国重载铁路的轴重普遍达到32.5~35.7吨。
4月8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在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同车公司)试制竣工并成功下线。
该型电力机车轴重达到30吨,牵引能力比现有同功率和谐型电力机车高出20%,一举将我国铁路货车单节车厢的载重能力由“70—80吨时代”跃升至“百吨时代”。
其各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堪称中国铁路新生代“超级大力士”。
新生代“超级大力士”在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上完全实现了自主化创新设计和生产制造,是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重载标准意义上的大轴重机车。
4月2日,大秦铁路3万吨重载列车驶过天马山隧道首条大轴重专用铁路开行在即轴重是反映轨道货物车厢载重能力的指标,轴重越大,列车承重和载重能力越高,牵引能力越强。
2012年,大轴重电力机车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由同车公司牵头承担该项目的研制工作。
在历时2年的时间里,同车公司充分利用已搭建的大功率电力机车研发平台,对大轴重机车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对机车与线路、桥梁以及货车车辆等配套设施的动力学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和计算印证,掌握了大量的科学数据,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中国成功实现3万吨重载列车试运行:总长近4000米
新华网北京4月8日电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大秦铁路组织实施的3万吨重载列车运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4月2日6时31分,一列由4台电力机车牵引、编组320辆、总长3971米、满载3万吨煤炭的试验列车,由北同蒲线袁树林站始发,经过12小时25分、738.4公里的运行,于当日18时56分安全顺利到达终点站大秦线柳村南站,3万吨重载列车运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铁路重载列车牵引重量从2万吨到3万吨的跨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有几个掌握3万吨铁路重载技术的国家之一。
这是我国铁路重载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是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据了解,这次3万吨重载列车的试验运行是在多年技术研究和重载运输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充分利用既有设备条件,首次采用机车同步操纵系统试验开行3万吨组合列车,系统测试3万吨列车的综合性能,监测试验列车运行的安全性,评估列车运行品质,达到了预期目标,创造了我国铁路重载列车牵引重量新纪录。
这次试验的成功实施,不仅对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输需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推动了我国铁路重载技术的创新发展,为促进铁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小知识:重载列车指在货运量到发集中的运输线路上采用大型专用货车编组,采用双机或多机牵引开行的一种超长、超重的货物列车,其特点是:车辆载重力大;列车编挂辆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