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72.22 KB
- 文档页数:2
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尿毒症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导致患者肾功能丧失,需进行血液透析来代替肾脏的排毒功能。
尿毒症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上消化道出血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带来挑战。
下面就我在护理工作中对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进行分享。
对于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最重要的是及时观察和发现出血情况。
患者在进行透析治疗时,身体虚弱,抵抗力低,出血风险较高。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以及观察患者是否有呕血、黑便等出血症状。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工作,需要保持患者的血液循环稳定。
在出血的情况下,患者的血容量会减少,血压可能会下降,需要及时给予输液以补充血容量。
还需要注意观察患者血液的凝血功能,及时监测出血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的血液循环处于稳定状态。
对于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还需要保持患者的营养状态。
在出血情况下,患者身体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及时补充,会导致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
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膳食,增加高蛋白、高热量的补充营养,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还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出血再次发生。
在患者出血的情况下,需要保持患者的休息,减少剧烈运动,避免受伤。
还要避免患者接触硬物,防止出血口腔、胃肠道再次受到刺激,加重出血的情况。
还需要加强口腔护理和胃肠道保护,避免感染引起出血的风险。
对于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出血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压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态。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保持乐观的心态,促进康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
方法:将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以及护理。
结果:36例脑出血患者中6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28例死亡,病死率77.7%;高龄透析患者及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脑出血发生率明显升高;36例脑出血患者透析病程中35例患者伴有高血压;存活的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因此,应做好临床护理减轻患者痛苦同时提高患者治疗生存率。
结论: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并发症的研究与认识,做好临床护理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透析带来的痛苦,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维持血液透析;脑出血;临床分析;护理做好护理措施的同时还要提高医疗技术,合理用药和辅助治疗,做好确保透析用水的质量,保证透析机的超滤性能以及做好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和穿刺水平;另外,积极治疗贫血也是提高透析患者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血透患者治疗的目的已不再是延续生命,他们需要活得更有意义,并且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这也是我们血液净化专业技术人员要努力和奋斗的目标,使患者达到最佳的生活品质。
1临床资料我院从2008年6月~2011年7月共收治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36例。
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49~82岁,平均65.57岁,6o岁以上患者为28例,占总发病例数的77.8%。
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3例,多囊肾患者2例,高血压病肾小动脉硬化症患者3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2例。
36例患者中有35例透析病程中合并有高血压症状,总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
日常患者血压在155~170/95~105mmhg。
另外,治疗过程中通过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贫血的患者为26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透析病程为2~6a,平均病程4.2a;所有患者每周透析2~3次。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梗死的预防及处理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梗死对患者的影响及对其进行预防处理的临床经验。
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78例,回顾分析资料并进行统计。
结果:并发脑梗死21例(发生率11.7%),死亡5例(死亡率23.8%)。
结论:及时发现与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梗死是降低患者死亡的最有效措施。
关键词血液透析脑梗死防治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脑梗死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高。
如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2009~2012年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梗死患者21例,对资料并进行统计,研究分析对其防治的医疗措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2012年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78例,并发脑出血有21例,发生率11.7%;男18例,女3例;年龄59~81岁,平均55±13岁。
慢性肾炎11例,糖尿病肾病2例,多囊肾3例,梗阻性肾病8例。
所有患者均每周透析3次,每次4小时;透析时间36~134个月,平均58±14个月。
预防措施: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在为患者透析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生命指征(呼吸、血压、脉搏、瞳孔、脉氧),注意神志改变,肢体、语言功能的缺失,有无头晕、呕吐症状。
若患者头痛加重,临床上要排除脑出血。
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静脉压力,若静脉压力升高,静脉滤网有纤维素析出或颜色变深,考虑静脉系统或透析器有凝血,此时须加快冲洗液量或速度。
2每次透析前、透析中每小时、透析后分别测量血压,对于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患者均给予长期的药物治疗,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积极控制、治疗原发病。
3透析过程中应定时用生理盐水200ml快速冲洗1次,每隔15~30分钟用生理盐水100~200ml冲洗透析器1次,并随着冲洗生理盐水的增加,调整脱水量,以维持血容量平衡。
4设定合适的干体重,严格控制饮水量。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5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提高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成功率。
方法:对9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
结果:5例中全部死亡。
一般治疗效果差,死亡率极高。
结论: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积极预防脑出血,提高预防及治疗的成功率。
关键词: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脑出血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的一系列症状及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尿毒症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出现不容忽视,我们应总结分析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以便及早的进行预防,提高患者血液透析的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尿毒症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长期血液透析和尿毒症本身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也相对增多。
其中脑出血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
关于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的临床方面,国内专门报道不多,现将我科室自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5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06年6月-2010年6月共收治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5例。
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1.12±6.51岁。
诊断均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诊断标准[1]。
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例,糖尿病肾病1例,慢性肾盂肾炎1例。
5例患者均并发高血压,平时血压平均为155-190/95-110mmHg。
2例平时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贫血,使用时间为3.2-6.4年。
均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透析病程为2-8年,平均病程4.2年。
采用瑞典产金宝牌(Gambro)透析机和德国产费森尤斯透析机,保持体外血液流速为200-25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持续治疗4.0-5.0小时,除夏季外每2周透析5次,夏季每周2次。
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149-02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不断发展过程中的最后阶段,临床表现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其他多系统损害。
老年患者,由于多器官功能衰退不宜手术,常会危及生命,只好以血液透析维持,需要积极治疗和护理[1]。
我科收治老年尿毒症(≥60岁)患者112例,经过血液透析、全身对症治疗及透析前后有效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笔者血液净化中心共112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其中男79例,女43例,年龄60~93岁。
病因:糖尿病肾病2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3例,原发高血压肾病21例,梗塞性肾病11例,痛风肾11例,多囊肾8例,慢性肾盂肾炎7例,其他原因6例。
1.2 方法及结果所有患者接受透析时间为3~91个月,平均38个月。
血液透析2~3次/周,每次4 h。
内瘘穿刺,透析前常规肝素注入及透析中肝素泵维持,聚丙烯晴膜1.2m2血滤器,透析水为反渗水,重碳酸透析液,透析液流量700 ml/min,血液透析滤过每月2~5次,其他时间仍做序贯透析(hd)。
均皮下注射人类促红细胞生长素3000~6000u/周。
结果:因各种原因放弃或停止透析或转院25例,其中死亡15例,死亡原因:心血管并发症6例(心衰3例、心律失常1例、心肌梗死2例),感染4例,全身衰竭2例,脑血管意外、上消化道出血和电解质紊乱各1例。
另改腹膜透析11例。
现仍在维持性血液透析76例。
均病情稳定,内瘘及穿刺静脉血管保护良好,在家人的协助下生活基本自理。
2 护理2.1 血透前护理①环境的安排:保持环境清洁,安静舒适,患者正前方安置电视机,轻松度过透析时间。
每次血液透析前更换床单、被褥及枕套,每日紫外线消毒。
②心理护理:老年人最忌孤独,易产生失落孤独感。
针对不利因素,护士和透析工作人员以热情、关怀的态度,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取得患者的信任及家属的合作,减轻患者心理负担[1]。
1例尿毒症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沈丹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学术版)》
【年(卷),期】2017(000)005
【摘要】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进展,高龄透析、糖尿病透析和长期透析患者明显增加,血液透析患者的脑血管意外发病率明显增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脑出血作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三大死亡原因(脑出血,心功能衰竭及感染)之一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有文献报告尿毒症患者脑出血发病率为3.5%。
2016年6月14日本院收住了1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患者恢复良好。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57-158)
【作者】沈丹
【作者单位】215000 苏州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相关文献】
1.1例尿毒症透析患者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2.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3.老年尿毒症患者并发脑出血、脑梗死护理体会
4.尿毒症并发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评价
5.尿毒症患者并发脑出血实施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尿毒症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由于肾脏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排出体内代谢产物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导致血液中毒素积聚和一系列症状。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机器模拟肾脏的功能,清除体内废物和维持内环境稳定。
上消化道出血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由于尿毒症患者血小板功能异常、胃肠道黏膜损伤、溃疡出血或使用抗凝药物等原因引起。
出血严重危及患者生命,需要护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患者健康。
了解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对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部分的理解,将为后续的护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的护理体会,以提供更有效的护理策略和指导。
通过深入分析护理过程中的准备工作、重点、风险与挑战、应对措施以及注意事项,旨在总结出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经验,促进患者康复并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通过本研究对护理的重要性进行探讨,评估护理的效果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参考,提高护理质量和医疗水平。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相关护理人员提供更多实践经验和指导,为尿毒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带来积极影响。
2. 正文2.1 护理前的准备工作护理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护理工作。
针对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护理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患者病史和病情:在进行护理工作前,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包括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疾病,以及出血的症状和持续时间等。
这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2.准备必要的器械和药品:在护理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各种器械和药品,比如胃镜、止血药物等。
所以在护理前需要确认这些器械和药品的准备情况,确保能够及时使用。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护理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的透析治疗方案和护理效果。
方法:对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脑出血患者进行无肝素透析4周,同时予以常规的治疗和护理。
结果:8例脑出血患者经无肝素透析治疗,病情得到很好控制,无死亡。
结论:无肝素透析使患者得到及时针对性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脑出血得到了改善,降低了血透合并脑出血的死亡率。
标签:维持性血液透析;脑出血;无肝素透析;护理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因血液透析治疗的长期维持而明显延长,但同时脑出血却成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三大死因之一,常常与患者的死亡密切相关,致残率很高[1]。
这可能与透析过程中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全身肝素用药、血压异常升高有关。
将我院透析室近4年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0年1月~2014年11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8例,血液透析时间1~10年,年龄36~67,男5例,女3例。
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4例,多囊肾1例,糖尿病肾病1例,高血压肾损害2例。
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
1. 2 方法:采用德国贝朗透析机,贝朗1.2m2聚砜膜透析器,按常规无肝素透析操作规程预冲管路和透析器(详细步骤见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一般血流量160~200ml/min,碳酸氢钠透析液,透析过程中,每30min应用0.9%NaCl溶液200ml冲洗管路及透析器,冲洗时中断动脉血流,冲洗流量和血流量相同,急性期透析1次/d,2 h /次,出血稳定后,调整透析次数为3次/周,透析时间4h/次。
1. 3 结果:采用无肝素透析4周,8例患者脑出血情况得到控制,无死亡。
2 护理对策2.1 严密监测血压变化。
血压高的患者,根据医嘱静脉滴注甘露醇,或者静脉推泵硝酸甘油,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
2.2 预防凝血:密切监测体外循环系统的情况,尤其注意动、静脉压力、TMP压力监测,以及体外循环血液颜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