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16
延安介绍50字左右
【最新版】
目录
1.延安的历史背景
2.延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3.延安的旅游资源
4.延安的红色文化
5.延安的现代发展
正文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是我国革命历史的重要根据地,被誉为“革命圣地”。
它的地理位置独特,地处黄河中游,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区域。
延安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
延安的旅游资源丰富,有宝塔山、清凉山、南泥湾等著名景点。
其中,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性景点,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象征。
清凉山则是延安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延安的红色文化是其最独特的旅游资源。
作为中国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和红色故事。
如今,延安的红色旅游已经成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的热门选择。
虽然延安以红色文化闻名,但其现代发展并未停滞。
近年来,延安致力于发展现代产业,特别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
同时,延安也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延安大学等高校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总的来说,延安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无论是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是其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都使得延安成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陕西延安的简介
延安,简称“延”,陕西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
延安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
总面积3.7万平方千米。
下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黄帝陵所在地,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
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年,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延安还是“双拥运动”发祥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
境内有各类文物遗址点8545处,其中革命遗址445处。
如需更多关于“陕西延安”的介绍,可以访问延安市人民政府官网或咨询当地人,以获取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延安的历史文化简介
延安,位于中国陕西省的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摇篮,延安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延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左右,当时这里是西周的一个封地,叫做“延安”。
到了汉代,延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贸易中心。
在唐代,延安成为了“边郡四镇”之一,是防御外敌的重要屏障。
在中国近代史上,延安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延安召开了著名的“延安会议”,这次会议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抗日战争期间,延安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重要中心,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抗日斗争,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延安的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
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激昂豪放的陕北民歌、活力四溢的安塞腰鼓等,这些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了延安人民的精神风貌。
同时,延安也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许多经典的文艺作品如《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都诞生于此,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宝库,
也成为了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延安还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雄伟壮观的黄土高原风光、革命遗址等,这些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独特魅力。
总之,延安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它在中国历史和现代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程,也承载着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今天,延安仍然保留着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这些不仅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重要价值,也为人们了解和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提供了机会。
红色延安的简介
红色延安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时期红军长征胜利后所建立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位于陕西省延安市。
红色延安是中国共产积极开展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重要基地之一。
以下是红色延安的简介:
1. 建立背景:红军长征胜利后,中国共产领导的工农红军到达延安,并在延安展开了以整编军队、加强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
2. 政治中心:红色延安成为中国共产的中央政治和军事机关所在地。
在这里,中央组织了中国共产的七大、八大、九大和中央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
3. 军事中心:红军长征胜利后,红军谋求战略转移,将部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以及红四方面军后来发展成的晋察冀游击区。
这些军队在延安进行了整编和休整,为抗日战争做好准备。
4. 文化中心:红色延安也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在这里,中国共产开展了大规模的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陕甘宁新文化研究会等组织,推动了中国文化革命的发展。
5. 医疗救助:红色延安还设立了多个军民医院,提供医疗救助和培训医务人员。
延安医院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重要医疗救护机构之一。
红色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一站,见证了中国共产在艰苦岁月中的奋斗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推进。
红色延安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如今,红色延安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参观和学习。
革命圣地延安的介绍延安,这座位于中国陕北地区的小城,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被称为中国革命的圣地。
这个名字,在中国人的心中,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对革命岁月的怀念和敬意。
在这座城市里,曾经有一群年轻的志士革命者,他们为了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延安的革命圣地之称,源于这里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延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后方大本营。
在这座城市里,毛泽东等革命领袖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进行着艰苦卓越的斗争,为中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延安的革命圣地之称,并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更重要的是这里孕育了一种特殊的精神氛围。
在这里,人们不畏困难,不怕牺牲,坚定信念,顽强奋斗。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决心,也为中国革命树立了榜样。
延安的革命圣地之称,也与这里的革命文化密不可分。
在这座城市里,人们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歌颂了革命的伟大,讴歌了人民的英雄。
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和革命情怀,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延安的革命圣地之称,也与这里的纪念碑碑林密不可分。
在这座城市里,人们用石头和铜铸造了无数的纪念碑,用来纪念革命的烈士和英雄。
这些纪念碑,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和牺牲。
它们不仅是革命精神的象征,更是人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延安的革命圣地之称,是对这座城市和这个时代的最好赞美。
在这里,人们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追求自由和平等。
在这里,人们团结一心,奋发向前,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延安的革命圣地,不仅是中国革命的象征,更是人类进步的象征。
让我们怀念这个伟大的时代,怀念这座革命的圣地,让我们继续努力,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奋斗。
延安是什么气候1、延安是什么地方?延安市,简称“延”,陕西省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
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
总面积37037平方千米,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1)延安是什么气候扩展资料:延安气候:延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易旱气候区,全年气候变化受制于季风环流。
1、年日照2418小时,日照百分率55%,≥0℃的活动积温3878.1℃,无霜期年平均162天,一年一熟有余,两熟不足。
2、降水多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强度大,10月至次年5月仅占年总量的29%,旱涝相间,春旱严重。
强度干旱居多,占55%;83%年份有冰雹,并伴有暴雨,阵性大风;40%连阴雨发生麦上场和秋作物灌浆成熟期。
延安的四季,以公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次年2月为冬季。
春季干燥少雨,气温回升迅速,气候多变,有大风、扬沙天气。
季内降水占年总量的17%,3月平均气温4.5℃,5月平均气温16.9℃,最高可达36.5℃,遇较强冷空气侵袭时,最低气温可降到0℃左右,出现霜冻。
夏季炎热多雨,季降水量312.3毫米,占年总量的57%,多为阵性天气,有时伴有冰雹,季内月平均气温21.1~22.9℃,7月最热为22.9℃,季内最高气温39.7℃,无酷热期。
秋季降温迅速,湿润,多阴雨大雾天气,9月降水日数11~12天,9~10月雾日占全年一半,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出现初霜,11月上旬土壤冰结。
冬季雨雪稀少,明朗干冷,多西北风,季内降水仅13毫米,占年总量4%,1月最冷,平均气温-6.4℃,极端最低气温-25.4℃,相对温度平均为54~60%。
2、延安气候太原气候一、延安市的气候特征是: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易旱气候区,全年气候变化受制于季风环流。
1、年日照2418小时,日照百分率55%,≥0℃的活动积温3878.1℃,无霜期年平均162天,一年一熟有余,两熟不足。
延安简介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北连榆林市,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陵墓和中国革命圣地的所在地。
辖1区、12县,122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
总面积367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9.81万人,2012年生产总值1271.02亿元。
【地势】延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平均海拔1200米,地貌以黄土塬、梁、峁、沟壑为主。
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约占72%;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面积约占19%;东南部黄河沿岸、黄龙山和子午岭一带为石质低山丘陵区,面积约占9%。
【河流】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水系,有黄河、洛河、延河、清涧河、仕望河及汾川河等主干河流,以及特殊地理环境造就的密如蛛网的季节性河系网。
【气候】属内陆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属半干旱地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南北差异显著,年均气温7.7℃~10.6℃。
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冰雹,冬、春易旱,且有风沙、寒潮侵袭,年均降水量490~660毫米。
【交通】以航空、铁路、公路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G210、G309国道穿境而过,包茂高速南北纵贯,青兰高速东西横穿,全市形成南北、东西5个高速大通道,延吴线延(安)志(丹)吴(起)、延安~延川、白水~黄龙、黄陵~延安段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
截止2013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16755.938公里,其中国道910.535公里,省道977.299公里,县道1860.321公里,乡道2083.327公里,专用公路81.086公里,村道10843.37公里;按技术等级分类,高速公路537.05公里,一级公路4.45公里,二级公路1524.899公里,三级公路2701.4公里,四级公路11478公里,等外公路810.459公里,公路网密度42.48公里/百平方公里。
新机场开工建设,西(安)延(安)铁路复线建成。
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
北接榆林市,南连咸阳、铜川、渭南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吕梁地区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
阳地区为邻全市总面积37037平方公里,共辖1区12县、196个乡镇、3426个行政村,总人口193.88万,其中农业人口154.1万,人口密度52/平方公里。
属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气温7.7℃—10.6℃,年均日照数2300—2700小时,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
历史沿革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延安以其“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吴起、蒙恬、范仲淹、沈括等许多中国古代名将在此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
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
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
1982年延安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
人文自然资源延安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全市土地总面积5556万亩,人均29亩,且土层深厚、适生作物众多、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在广袤黄土的深处,蕴藏了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
延安的风土人情简介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中国革命史上,延安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延安的风土人情独具特色,展现着中国革命的历史与文化。
一、延安的历史延安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的活动。
周代称为“延水”,秦代称为“延州”,明清时期则改称“延安府”。
20世纪初,延安成为了一个军事要塞,较早地参与了中国的民主革命。
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发动了第一次武装起义,但失败了。
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南方成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广州起义根据地。
1928年,红军第四军进入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5年,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来到了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中心。
在延安,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工作。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撤离延安,转移到陕北。
在延安,留下了许多革命历史的遗迹和革命先烈的足迹。
二、延安的文化延安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的文化氛围浓厚,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延安的文化包括了革命文化、民间文化、艺术文化等多种形式。
1. 革命文化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这里集聚了大量的革命文化资源。
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央书记处旧址、中央党校旧址等都是延安的历史遗迹,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
2. 民间文化延安的民间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
延安的民间音乐、舞蹈、戏剧等都有自己的特色。
延安民间音乐以二胡、三弦、琵琶等为主要乐器,曲调优美动听,表现出了陕北的特色。
3. 艺术文化延安的艺术文化也有着较高的水平。
延安曾经有过“延安画派”,这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
延安画派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指导,创作了一批反映工农生活的作品。
三、延安的风俗习惯延安地区的风俗习惯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延安人讲究节俭、朴素,生活作风朴实。
在婚礼、葬礼等场合,延安人有着自己的习惯和仪式。
延安简介: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辖1区12县,土地总面积 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9万。
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延安属于暖温带,气候较为干燥,早晚温差较大,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气
温9.2℃,年均降水量500多毫米。
延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115亿吨,石油14亿吨,天然气2000多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万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大陆第一口油井位于我市延长县,石油开发已有百年历史。
延安土地辽阔,光照充足,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苹果、红枣等农产品品质优良,享誉海内外。
“延长石油”、“洛川苹果均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
延安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发展旅游业具有广阔前景。
以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黄河壶口
瀑布、黄土
风情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驰名中外,陕北民歌、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农民画、剪纸等民间艺术久负盛名,是西部地区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市内有历史遗迹5808处,革命旧址445处,珍藏文物近7万件。
市委
书记姚引良
副书记梁宏贤杨鑫
曾岚白慧芳(女)安得里薛义忠薛占海常委
卢力群姚靖江刘小军
秘书长姚靖江
市人大
主任冯继红(女)
曹明周张宏韩长安何文采祁玉江副主任
孙继平
秘书长高志旺
市政府
市长梁宏贤
常务副市长薛占海
郝宝仓张西林杨霄彭祖佑赵璟(女)副市长
薛海涛
秘书长刘亚那
市政协
主席师合林
刘志坚郭必选张玉曙霍满鹏杜兴顺副主席
吴世宏李建社
秘书长王明山。
延安市安全生产专家1、延安简介!延安市,简称“延”,陕西省地级市,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寝黄帝陵所在地,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
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
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东西宽256千米,南北长236千米,总面积37037平方千米,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1)延安市安全生产专家扩展资料:延安地形地貌延安市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延安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
北部的白于山海拔1600-1800米,最高点在吴旗县五谷城乡的白于山顶,海拔1809.8米。
最低点在宜川县集义乡猴儿川,海拔388.8米,相对高差1421米。
北部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占全区总面积72%;南部以黄土塬沟壑为主,占总面积19%;全区石质山地占总面积9%。
西部子午岭,南北走向,构成洛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是高出黄土高原的基岩山地之一,海拔1500-1600米,主峰1687米;东部黄龙山,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海拔1500米,主峰(大岭)海拔1788.7米。
中部劳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1400米,主峰(大墩梁)海拔1464米。
黄龙山和劳山统称为梁山山脉,形成延安地区地形的骨架。
2、北医三院延安分院2020年2月10号专家上班了吗?这个只能打电话直接问医生本人或医院了。
3、2019年延安市监察局局长叫什么名字薛宏伟延安市安委会副主任、安委办主任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主持市安委办、应急管理局全面工作,分管执法监察科、执法监察支队、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1982.1—1985.10 子长县史家畔乡人民政府科员1985.10—1995.4 子长县委组织部科员1995.4—1998.11 子长县热寺湾乡乡长、党委书记1998.11—2001.12 子长县涧峪岔镇党委书记2001.12-1—2002.12 子长县人民政府县长助理2002.12—2006.9 子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006.9—2007.9 黄龙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2007.9—2010.1 黄龙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2010.1—2011.1 黄龙县委副书记2011.9—2014.12 吴起县副书记2014年12月至今任延安市应急管理局局党组书记、局长4、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公安分局领导成员名单及分工截止2020年6月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公安分局领导成员名单及分工如下:1、乔震,男,汉族,1973年12月生,陕西子洲县人,中共党员,国民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生),1991年参加工作。
陕西延安简介
陕西延安,位于中国西北陕西省,是全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共产党主要驻地之一,代表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
延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颗明珠,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闻名于世。
延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当时就被它省总督定位为“河西走廊的主要军事城市”。
明清时期,延安又成为清廷的“东夷总兵府”,在这里安置了很多的官兵,扩大了延安的城市规模,这个城市在清朝表现出强大的军事力量,以维护清朝的统一。
延安在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意义,1935年4月28日,胡志明在延安发表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讲话》,宣布建立第一个中国工农红军战斗根据地,开始了中国人民光荣的革命斗争,这一斗争在延安发展,并得到全中国人民的支持。
今天,延安仍然被视为中国革命的根据地,为人们保存了许多革命古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政治历史。
延安的自然风景也很独特,位于延安的黄土高原,拥有丰富多样的植物和动物,是一处自然的圣地。
它的横贯陕西的黄河河谷,群山环绕,形成一幅迷人的自然风景,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参观,使之成为一处新的旅游胜地。
此外,延安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延安历史上有著名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黄兴、杨春等人,他们的故事和古迹,令人深刻。
延安的文化有很多传统的宋蜀的文化,如纸牌歌,石灯,雕刻花鼓等,
这些艺术文化保留了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受到了众多游客的关注和热爱。
延安既有悠久的历史印记,也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更有许多传统文化,它不仅有着众多的旅游资源,也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这一切都让延安成为一个绝妙的旅游城市。
有关延安的资料延安,又称延安津,是中国陕西省的一座城市,也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成吉思汗时代就有了延安。
在元代,延安变成了元朝政府建立的一个要塞,带有复杂的战略意义。
延安也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凤凰之地,1935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在延安成立,并成功在这里发动八壮士的奇迹般的“九一八”事变,决定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走向。
延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著名的文学名城,也是陕西古建筑艺术及革命烈士纪念和文物保护的重要中心。
延安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位于陕西的大型河流——泾渭河畔,历史久远,古代被誉为中国的肥沃之乡。
距离陕西省会西安市约150公里,毗邻渭南市。
这里的地形主要是山谷状,气候属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型,温和而湿润,雨量充沛,气候宜人。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延安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历史地位。
属于唐代的蒙古游牧贵族高昌氏,曾在这里建造五大基地——宝塔、汉口、宝峰、左扶风和天津,用以抵抗西夏攻击。
延安历史上出现过多次著名的变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央于1935年在此正式建立,并成功地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从而改变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走向。
而中共全国政协会议也曾在延安召开过多次会议。
延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许多古老古迹以及历史文物,令人神往和叹为观止。
它拥有中国第一座现存城墙——大唐芙蓉城,这座城墙是根据大唐时期金瓜子郡的城墙改建而成,全长1400米,墙体运用的是非常精细的砖瓦技术。
延安还有很多古建筑,如古代祠堂,祭天古建筑,宋代建筑以及近代的抗日战争遗址和纪念碑。
另外,延安也是著名的中国文学名城,如郁达夫、毛泽东等文学家都曾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使这里成为了文学名城。
总而言之,延安是一座充满历史气息、闪耀着灿烂文化的古城,它是中国伟大的历史文化悠久的凤凰之地,也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关于延安历史的资料
1. 延安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延安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地处黄
土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干燥,四季分明。
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为
延安的革命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2.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为了中国共产
党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许多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员都在延安进行了战
略部署和决策,延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3. 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的延安,延安不仅仅是一个军事指挥中心,还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
在这个时期,延安建
立了一系列的政府机构,开展了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社运动,推动
了农民的觉醒和革命斗争的发展。
4. 延安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进行
的一次重要的思想改造运动。
通过整风运动,共产党对党员进行了
思想教育和政治纪律的整顿,加强了党的团结和纪律性,推动了党
的事业的发展。
5. 延安文化,延安时期,延安成为了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中心。
在延安,诞生了许多重要的文学、艺术和戏剧作品,如《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等,这些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精神。
6. 延安精神,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理论,如毛泽东思想和党的群众路线等。
这些思想理论被总结为延安精神,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上是关于延安历史的一些资料,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于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延安简介延安概况:延安市位于陕北南半部,地处黄河中游,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连榆林市,南接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辖1区12县。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相传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祭祖之地;黄河壶口瀑布号称“黄河奇观”,是黄河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陕北民歌、安塞腰鼓、剪纸等黄土风情文化久负盛名;革命圣地享誉中外。
全市有历史文物保护景点848处,有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刻群洞18个,石窟寺14处,有建于唐代的宝塔等12处古建筑,有革命旧址6处。
目前可供游览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万花山“四山”森林覆盖率达55.4%,被国家林业部批准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
苹果、红枣、小杂粮等农产品品质优良,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14 亿吨,煤炭115亿吨,天然气2000多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万吨,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
延安历史沿革: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延安以其“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吴起、蒙恬、范仲淹、沈括等许多中国古代名将在此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
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