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0135734876奶牛的繁殖管理-Repro_Management-美国威斯康辛大学Paul Fricke教授
- 格式:pdf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74
奶牛繁殖程序北京龙德农业有限公司钟海奶牛的繁殖一直是牛场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牛场的经济效益。
而目前很多的牧场还只是停留在发情配种,自然观察,发现多少配多少的阶段。
为此,奶牛的繁殖应该是有一套相应的程序进行管理,以提高奶牛的正常发情,配种受孕。
一、助产标准1、提倡自然分娩,奶牛出现分娩征兆后10分钟未发现犊牛露蹄和嘴时,进行胎位检查。
2、羊膜囊破裂后,奶牛无怒责时,实施助产。
二、产后管理1、胎儿产出后,立刻进行母牛产道检查,注意出血及撕裂受伤。
2、奶牛产后立刻饲喂麸皮红糖水。
3、肌肉注射缩宫素100单位,V ADE10ml。
4、要求在产后半小时内立即驱赶奶牛站立。
三、产后护理1、产后奶牛的体温监测:夏季:39.5℃、冬季:39.2℃(特别注意炎热季节体温变化)。
2、产后12小时不见胎衣称为胎衣不下,不主张手术剥离,可配合药物治疗实行保守疗法。
3、胎衣不下牛注意体温变化,出现感染可进行输液,配合子宫投药。
四、产后牛繁殖护理1、观察恶露排出情况,注意恶露滞留、恶露颜色异常。
2、产后11~13天肌肉注射6~10mg雌二醇。
3、产后15~21天检查子宫复旧情况,通过检查可刺激子宫恶露排出。
4、产后18~21天肌肉注律胎素半支,促进内容物的排出。
5、产后28~30天第二次直肠检查,发现子宫炎症牛进行投药治疗。
6、产后45天子宫必须净化,等待自然发情。
7、产后60天出现不发情牛立刻进行处理。
(因随着产奶量越来越高,子宫恢复期延迟。
另子宫炎牛处理不及时,容易形成子宫蓄脓、子宫黏连、输卵管炎及卵巢炎)。
五、产后牛理想配种时间1、头胎日产30Kg,70天以上配种。
2、头胎日产20Kg,60天以上配种。
3、经产日产小于20Kg,45天以上配种。
4、经产日产小于25Kg,60天以上配种。
5、经产日产大于35Kg,70天以上配种。
六、发情观察1、夏季早班观察时间应在挤奶前进行。
2、散栏饲养的至少每天应观察6次。
韩金生伊利集团第一示范牧场繁殖管理是奶牛场生产管理的关健环节,奶牛只有经配种、怀孕、产犊后才能产奶。
奶牛理想的繁殖周期是一年产一胎,即胎间距(两次产犊的间隔天数)365天,减去60天干奶期,一胎的正常泌乳期为305天。
低产奶牛的胎间距可以适当缩短,因为低产奶牛的泌乳期较短,泌乳后期的产奶量较低。
高产奶牛的胎间距可以适当延长,因为高产奶牛的泌乳期较长,泌乳后期的产奶量较高。
奶牛适宜的胎间距范围为340-400天,适宜的泌乳期范围为280-340天,产后适宜的配种时间为60-120天。
胎间距过短,影响胎次产奶量,胎间距过长,影响终生产奶量。
奶牛若失去了繁殖能力,也就失去了饲养价值,而不得不被淘汰。
奶牛因繁殖问题被淘汰的,占成母牛淘汰数的比例,一般达30%以上。
奶牛因健康原因淘汰占成母牛淘汰数的70%,其中因繁殖而被淘汰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且淘汰胎次最低,奶牛因繁殖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高于其它疾病,如肢蹄病和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搞好奶牛的繁殖管理,对提高奶牛产奶量和降低饲养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可使奶牛场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奶牛繁殖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发情管理、配种管理、妊娠管理、分娩管理。
A. 奶牛的发情管理:发情和排卵是母牛繁殖活动的主要生理现象,也是母牛能否配种受胎的首要条件,排卵是发情的目的和结果。
奶牛每隔一定时间要发情一次,两次发情的间隔天数称发情周期。
奶牛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左右,而18-25天的占80%以上。
发情周期的出现,主要是由卵巢上黄体和卵泡周期性活动的结果。
母牛在下次发情前5天黄体开始萎缩,卵泡开始发育,逐渐成熟,成熟的卵泡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引起母牛发情。
母牛的排卵时间在发情开始后(12-36小时,平均27小时左右)。
排卵后6-8小时开始形成黄体,经4天黄体开始分泌孕酮,排卵后8天黄体体积最大。
若母牛配种妊娠,妊娠黄体维持到分娩后30天才萎缩,未妊母牛的性周期黄体于排卵后14-15天或下次发情前5天开始萎缩。
奶牛繁殖的几方面管理要点作者:李鑫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10期摘要:繁殖管理是奶牛管理中的重要生产环节,保持奶牛较为适宜的胎间距,对于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从而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奶牛的繁殖管理,做好奶牛繁殖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
现重点介绍奶牛繁殖管理的工作要点。
关键词:奶牛;繁殖管理;牛群;发情;配种;妊娠;分娩中图分类号:S82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10-0072-011公牛精液的选择因奶牛的产奶性能是具遗传性的,所以在选择奶公牛时,首先要看其产奶能力,其次再看使用寿命。
在选择时要根据本场的实际养殖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公牛。
为了提高奶牛场产母犊的机率,使奶牛场生产出子宫良好、繁殖性能良好的奶牛,一般选择性别控制精液,以提高母犊率,为后备牛的选择提供更多的空间。
精液的品质对于奶牛的配种受胎率,以及犊牛的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配种前要定期对公牛的精液进行检测,以保证精液品质的优良。
目前奶牛养殖生产中常使用冷冻精液进行配种,在使用时为保证精子的活力,要注意正确的解冻精液,并且在解冻后立即输精。
2奶牛的发情管理母牛的初情期一般发生在6~10月龄,平均为8月龄,母牛初情期到来并不意味着就具有一定的繁殖能力,此时不宜配种。
育成母牛一般在8~12月龄时达到性成熟,当母牛达到性成熟时,并不一定就达到了体成熟,因此,母牛达到性成熟也不是配种的最佳时机,只有育成母牛体成熟和性成熟都发育完全时才可参与配种,一般育成母牛的体成熟发生在16~20月龄,平均18月龄,此时母牛已具备配种能力。
母牛的性成熟、体成熟以及初情期受到母牛的品种、饲养条件、营养水平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做好母牛的发情鉴定工作,选择最佳的配种时机,可以提高配种受胎率。
一般奶牛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当母牛发情时,常表现为兴奋、精神不安、不停的走动、哞叫、产奶量下降,愿意接受其他公牛的爬跨。
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奶牛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经济动物之一,奶牛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奶牛的生产效益。
为了提高奶牛繁殖率,农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科学饲养科学饲养是提高奶牛繁殖率的重要保障之一。
农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配合饲料。
奶牛在繁殖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能量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农民们应该根据奶牛的生长阶段和需要,合理配合饲料。
2.定时定量喂养。
奶牛的喂养应该按照定时定量的原则进行,保证奶牛每天的饲料摄入量和营养均衡。
3.保持饮水量充足。
奶牛需要大量的水来维持生命活动和产奶,农民们应该保证奶牛每天的饮水量充足。
二、精细管理精细管理也是提高奶牛繁殖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农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检查奶牛身体状况。
农民们应该定期检查奶牛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定期检查繁殖器官。
农民们应该定期检查奶牛的繁殖器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定期进行配种。
农民们应该根据奶牛的繁殖周期,定期进行配种,保证奶牛繁殖的正常进行。
三、科学选种科学选种也是提高奶牛繁殖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农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优良品种。
农民们应该选择品种优良、体质健康的奶牛进行繁殖,以提高繁殖后代的质量。
2.选择适龄牛进行繁殖。
农民们应该选择适龄的奶牛进行繁殖,避免过早或过晚进行繁殖,影响繁殖效果。
3.选择适宜繁殖的奶牛。
农民们应该选择身体健康、生殖器官正常的奶牛进行繁殖,避免因身体状况不佳而影响繁殖效果。
四、加强疾病防控加强疾病防控也是提高奶牛繁殖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农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农民们应该定期清理牛舍,保持环境卫生,避免疾病传播。
2.加强疫苗接种。
农民们应该按照规定时间和剂量接种疫苗,提高奶牛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3.加强疾病监测。
农民们应该定期进行奶牛的疾病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疾病传播。
总之,提高奶牛繁殖率需要农民们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从饲养、管理、选种、疾病防控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取得最佳的繁殖效果。
奶牛繁殖的科学管理繁殖管理是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奶牛只有经配种、妊娠、产犊后才能产奶。
奶牛理想的繁殖周期是一年产一胎,即胎间距365天,减去60天干奶期,一胎的正常泌乳天数为305天。
奶牛适宜的胎间距范围为340—390天,适宜的泌乳期为280—330天,产后适宜的配妊时间为60—110天。
胎间距过短,影响当胎产奶量,胎间距过长,影响终生产奶量。
因此,搞好奶牛的繁殖管理对提高产奶量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发情管理育成母牛的初情期一般为6—10月龄,平均8月龄,表明母牛具有繁殖的可能性,但不一定有繁殖能力。
育成母牛的性成熟期是指生殖生理机能成熟的时期,一般为8—12月龄,平均10月龄,表明母牛具有繁殖能力,但不一定可以配种。
育成母牛的体成熟期是指机体各部分的发育已经成熟,一般为16—20月龄,平均18月龄,表明母牛能够配种。
育成母牛的初情期、性成熟期、体成熟期受母牛的品种、饲养管理条件、营养状况、环境气温等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
成母牛生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平均52天,30—90天占70%。
奶牛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与产犊季节和母牛子宫健康状况有关,冬春季比夏秋季产犊的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晚8天,分别为56天和48天。
初情期延长的育成母牛和产后第一次发情延迟的成年母牛要查明原因,检查饲养管理情况及母牛的内生殖器官。
发情鉴定:奶牛发情周期平均21天,18—25天占80%以上。
母牛发情的主要表现:①性欲。
接受其它母牛爬跨时站立不动,即所谓的站立发情表现,同时爬跨其他母牛。
②性兴奋。
精神不安,不停走动,不时哞叫,食欲减退,产奶量下降。
③生殖道排出粘液。
外阴肿胀,阴道粘膜潮红,从阴门流出条状或线状透明粘液。
④直肠检查卵巢上有成熟卵泡,阴道检查子宫颈口潮红、开张,流出透明粘液。
发情鉴定的方法主要采取观察法。
有88%的发情母牛表现站立发情症状,在表现站立发情的母牛中,早晨出现爬跨的占60%,中午出现爬跨的占10%,傍晚出现爬跨的占79%;早、中、晚观察一次的发情检查率分别为53%、9%、26%。
奶牛繁殖管理的四个方面及注意事项
孙强
【期刊名称】《畜禽业》
【年(卷),期】2007(000)008
【摘要】奶牛的繁殖管理是奶牛养殖业生产的关键环节,认真把握好这一环节.才能发挥奶牛最佳的生产性能。
奶牛最理想的繁殖周期是1年1胎.最适宜
的胎间距范围是340—390d.适宜的泌乳范围为280-330d.产后适宜的配妊时
间为60—110d,胎间距过短影响胎次产奶量.胎间距过长,影响一胎奶牛终生的产奶量。
据资料记载,奶牛因繁殖问题被淘汰的占母牛淘汰数达30%以上。
由此
可见搞好奶牛的繁殖管理,对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增加奶牛饲养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1页(P71)
【作者】孙强
【作者单位】山东省即墨市畜牧兽医局,山东,即墨,266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3.3
【相关文献】
1.大型奶牛场奶牛繁殖管理技术 [J], 金近
2.如何做好奶牛群体繁殖工作?(54.1)——为什么提倡使用智能手机APP来改
进奶牛群体繁殖管理工作? [J], 张廷青;
3.如何做好奶牛群体繁殖工作?(5
4.2)——为什么提倡使用智能手机APP来改
进奶牛群体繁殖管理工作? [J], 张廷青;
4.奶牛繁殖管理的注意事项 [J], 李伟萍
5.规模奶牛场奶牛繁殖管理工作要点 [J], 孙守强;常强;马海波;张士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