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适能特征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的比较——以2023年全国青少年U系列篮球联赛为例
丁文搏
【期刊名称】《新体育(下半月)》
【年(卷),期】2024()2
【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体能训练方法方面的差异。
通过相关文献和资料,获取所需信息,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了解和分析。
通过对全国篮球U17、U15和U14比赛的运动员成绩进行全面的比较和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体能训练方法上存在差异,与他们的年龄、体能水平和比赛需求有关。
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通过针对性地设计体能训练计划,可以帮助篮球运动员更好地提高他们的体能水平和比赛表现。
为了满足不同训练目标和人群的需求,为篮球运动员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从而促进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素质培养。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丁文搏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4
【相关文献】
1.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的研究
2.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的研究
3.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
4.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及负荷安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体能的特征及训练作者:董顺波来源:《体育学刊》2015年第02期摘要: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已成为篮球训练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技战术训练结合紧密,是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基础保障。
篮球比赛位置分工的存在和技战术特点的不同,使不同位置的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存在差异,体能训练应有针对性:中锋应以提高对抗性力量为主,突出大肌群训练;前锋应以提高短距离速度能力和爆发力为主,同时重视小肌群训练;后卫应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基础上,加强爆发性速度力量训练。
关键词:竞赛与训练;篮球运动;体能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2-0107-03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多间歇、持续时间较长的项目[1],在一场篮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在40 min的时间内,在长28 m、宽15 m的区域中,通过急起、急停、变向跑、跳跃等摆脱对手或抢占有利位置,围绕球权展开空中和地面的激烈争夺,身体接触频繁,碰撞多,对抗强度大,不仅要求运动员有强健的身体,还要有良好的爆发力、对抗性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协调能力等,为技战术的合理运用提供保障。
如果赛事密集,运动员除了具备上述的能力外,还要有良好的体能储备和恢复能力,以便在每一场比赛中都能保持充沛的体能,为技战术的发挥打好基础。
研究表明,高强度的移动在一场比赛中只占到15%(中强度占50%、低强度占35%)左右的有效时间[2],而正是这15%的高强度移动时间承载着关键技术动作的完成,对运动员技战术能力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同时运动员还要有在比赛间歇或低强度运动时的快速恢复能力,以便在比赛中保持高效地完成反复高强度运动的能力。
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及比赛规律,决定了篮球运动员所需的体能有别于其他运动项目,而表现出其独有的特征,即完成高水平比赛需要的专项力量体系及其相关的素质,其中力量的训练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由于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有一定的位置分工,按其区域分为中锋、前锋和后卫,位置不同运动员的作用和功能不同,所需的体能也有所差别,体能呈现出位置特征。
篮球专项体能的特点及训练方法手段研究姓名:吴海峰学号:200802021109运动系08级11班摘要:篮球运动中的体能是保证运动者在激烈的运动与训练中能合理运用攻守技术并准确地投篮得分的重要方面,从体能概念种类的研究入手,强调体能训练对篮球训练的意义。
浅析了体能训练的方法,对篮球训练的体能训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而促进篮球训练的体能训练健康开展。
关键词:大学体育篮球体能训练篮球训练前言: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攻防快速多变的速度力量型、对抗性体能、技能类运动项目。
篮球运动与训练对运动者的体能有很高要求,篮球运动者的体能训练要以速度、力量、对抗性身体训练为主,目的是保证运动者在激烈的运动与训练中能合理运用攻守技术并准确地投篮得分。
当前,我国各种从事篮球运动训练的专业球员和业余训练球员以及爱好者,受人种和训练水平的制约,总体的体能水平较低,不适应激烈的高强度篮球运动,而且,对体能训练的认识有误区,体能训练的手段也很单一,特别是体能训练与专项的结合不够。
2篮球专项运动员体能特点研究篮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强、对抗激烈的项目,其技战术的运用是在高速度、强对抗下完成的。
全面比赛竞技水平的稳定发挥是以良好的体能为先决条件的。
体能的下降,必然导致技术动作失常、准确率降低、攻守转换速度减慢、失误增多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因此,体能是影响篮球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从篮球运动的特点和体能要求对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进行研究,篮球的专项体能特征是篮球运动专项话体能训练基本前提和方向,对指导篮球专项体能训练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1篮球专项运动员身体形态特点研究随着体育运动水平的日益提高,各项运动对运动员身体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代篮球运动正向着高速度、高空优势和高度技巧的方向发展,运动员对空间和时间的争夺越来越激烈,这就对篮球运动员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因素和身体机能等方面的选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身体形态在篮球运动的选材中显得更为重要。
篮球训练对学龄儿童身体形态及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篮球是一项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具有强对抗、高技能及团队默契等特点。
对提高个人体质水平、促进身体发育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当前,关于少年儿童的体质增长和身体发育备受关注。
本文从运动训练角度出发,分析篮球运动对少年儿童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影响,探讨篮球运动对改善少年儿童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作用,为少年儿童体育锻炼选择篮球运动项目及其身体健康成长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进而促进篮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选取了哈尔滨市嘉菲体育培训机构60名7-12岁的学员作为实验组,每周进行两次篮球训练干预。
同时在哈尔滨市花园小学、闽江小学、育红小学和继红小学选取60名同年龄段学员作为对照组,除了正常的体育课以外不参与任何的体育运动。
所有受试者排除运动厌倦症,受试者及家长于实验开始前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并同意实验的进行。
通过对实验组所有受试人员进行篮球运动干预,对照组的所有学员参加正常的体育课,分别测试实验干预前后两组受试者的身高、体重、围度、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及平衡等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指标,并分析这些指标实验前后的变化。
最终分析得出实验前后实验组、对照组在身高、体重方面,并没出现明显的变化(p>0.05);在围度方面实验组都出现了显著性的变化(p<0.05)。
在身体素质方面,实验组男女学员在50米跑、腕力测试、立定跳远、折返跑、肺活量和闭眼单脚站立等指标上都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在坐位体前屈指标上,两组学员存在男女差异性。
因此,20周每周两次篮球干预训练,对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的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尤其在围度的变化上,在身高体重指标上篮球训练对其变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及柔韧素质方面男女学员都出现明显的提高,对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篮球身体报告模板
篮球运动需要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才能达到更好的表现和成绩。
为了更好地了解一个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以下是篮球身体报告的内容模板。
个人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身高:
•体重:
•比赛场次:
体型指标
•体重指数(BMI):
•体脂率:
•皮脂厚度:
•腰臀比:
有氧能力
•最大摄氧量:
•有氧阈值:
•最大心率:
•平均心率:
•恢复心率:
力量素质
•肌肉力量:
•肌肉耐力:
•肌肉爆发力:
•上肢力量:
•下肢力量:
敏捷素质
•20米冲刺:
•5-10-5侧向位移:
•线性加速度:
灵敏素质
•反应时间:
•手眼协调:
•空间意识:
•手部灵敏度:
柔韧素质
•前倾体前屈:
•坐位体前屈:
•踝关节前屈:
•腰部侧屈:
各项能力总结
以上素质是一个篮球运动员必备的基本素质,每个指标的数值都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和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不断地训练,进行科学的调整,完善和提高这几方面的能力,才能成为更优秀的篮球运动员。
篮球对中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方案引言:篮球作为一项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对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篮球运动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有关篮球运动在中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和效果的科学依据。
一、研究背景: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与篮球运动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调查显示,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下降、运动能力减弱的问题。
篮球作为一项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其运动要素包括了耐力、柔韧性、速度、力量等方面的要素,因此被认为是一项有利于中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运动项目。
二、研究目的:1.探究篮球运动对中学生耐力、柔韧性、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的影响;2.分析篮球运动对中学生心肺功能和身体健康的影响;3.研究篮球运动对中学生协调性、反应力等运动能力的提升效果。
三、研究方法:1.调查问卷: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了解中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前后的身体素质表现和变化情况。
2.实验测试:在研究对象中随机选择一部分中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篮球训练,并通过实验测试来评估其身体素质的变化。
a.测量耐力:通过跳绳测试和长跑测试,分别测量中学生在篮球训练前后的耐力水平。
b.测量柔韧性:通过仰卧起坐测试、坐位体前屈测试等,测量中学生在篮球训练前后的柔韧性水平。
c.测量速度:通过10米和30米加速跑测试,分别测量中学生在篮球训练前后的速度水平。
d.测量力量:通过引体向上测试、立定跳远测试等,测量中学生在篮球训练前后的力量水平。
e.测量心肺功能:通过20米间歇耐力跑测试评价中学生在篮球训练前后的心肺功能水平。
f.测量协调性和反应力:通过平衡测试和反应测试,评估中学生在篮球训练前后的协调性和反应力水平。
四、研究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从不同学校中随机挑选一定数量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设计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包括篮球运动参与情况、身体素质表现等问题。
3.进行篮球训练:为期3个月的篮球训练,每周3次,每次2小时。
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李立坚摘要:体能水平是篮球运动的技术基础和战术基础。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对高校篮球队的体能训练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重视程度不足、训练强度低、手段单一、检测与恢复不完善等问题。
为此提出改变训练计划,完善训练方法等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普通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现状;对策研究现代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
篮球运动真正的魅力就在于在快速移动和激烈对抗中完成各种高难度技术动作,在千变万化的情况下运用谋略去相互制约。
而体能水平是篮球运动的技术基础和战术基础,是球队技术风格和精神面貌的物质基础[1]。
篮球运动员只有具备很高的体能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对抗中发挥出技战术水平。
因此,不论是职业篮球运动员还是大学生篮球运动员都将体能训练作为篮球训练中重要的环节。
但纵观我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身体素质和体能较差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篮球联赛的水平[2]。
为此,通过分析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现状,在把握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特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体能训练的理论及具体的训练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提供参考。
一、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现状(一)缺乏专门体能教练,重视程度不足我国篮球运动训练存在重技战术训练轻体能训练的现象。
首先,作为我国篮球教练员培养重要基地的体育院校, 600~700个课时篮球专项课中只有2个课时的身体训练理论课,有的甚至没有开设。
思想上与理论上的不重视直接影响我国高校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重技战术训练轻体能训练是我国各级篮球队普遍存在的现象[3]。
其次,通过调查发现: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中目前还没有一只球队配备专门的体能教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工作一般由主教练负责。
高校篮球队的主教练一般身兼多职既负责技战术训练,又负责身体素质训练和管理全队的日常生活,而且许多篮球教练员认为体能训练在技战术训练中实施就行了。
引言:体能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对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来说,体能训练既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也是成为优秀篮球运动员的基础。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北京青少年篮球俱乐部中体能训练的实践与研究,以期为优化青少年篮球训练提供参考。
一、背景和现状青少年篮球运动在中国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促使了俱乐部的兴起,同时也引起了对体能训练的重视。
北京青少年篮球俱乐部作为一家重要的篮球培养和训练机构,积极研究体能训练方法,力求在培养优秀篮球运动员的同时,提高俱乐部的竞争力。
二、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1.敏捷度训练:青少年篮球运动需要灵活的身体机动性,敏捷度训练可通过各种敏捷性跑动、灵活转身等动作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快速判断能力。
2.爆发力训练:爆发力对于篮球运动员的突破、跳投等动作至关重要。
通过弹力绳、重量训练器材等进行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水平。
3.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是保持优秀技术动作的关键。
通过引体向上、深蹲等强化训练,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提高运动员的动作稳定性和力量输出。
4.耐力训练:篮球比赛是一个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良好的耐力是决定结果的重要因素。
通过长距离跑、间歇训练等方式进行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
5.灵敏度训练:灵敏度是指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迅速调整姿势和方向的能力,通过练习跳跃、滑移等动作,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和速度反应。
6.柔韧性训练:篮球运动员要完成复杂的运动动作,在此过程中,良好的柔韧性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拉伸、扭转等柔韧性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关节活动度和柔软度。
三、影响因素和优化措施1.年龄因素:青少年阶段身体发育快速,可塑性强,不同年龄段的体能训练应有针对性,合理设置训练内容和强度。
2.性别差异:男女篮球运动员在体能水平上存在差异,训练计划应考虑到性别差异,合理制定训练内容。
3.个体差异:不同运动员在身体素质上存在差异,训练计划应根据每个运动员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
四、评估和效果分析1.体能评估方法:常用的体能评估方法包括50米冲刺测试、引体向上次数、垂直跳高等。
关键词:现代篮球运动体能训练身体素质训练心理素质训练体能恢复1现代篮球运动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1.1体能的充沛程度是篮球运动员能否承受大负荷、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基础研究表明,长时间的体能训练可以调节运动员身体适应能力,当面对剧烈运动时,身体会不自觉地适应剧烈的运动。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篮球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敏捷性等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因此,运动员通过长期训练可以适应长时间的比赛,承受身体上的对抗和高强度的负荷,通过强大的体力支撑直至比赛结束。
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出色的体能素质会增加比赛胜利的概率。
体能训练不到位的篮球运动员,或者是本身身体素质较差的运动员,就会在比赛过程中经常出错,进攻效率低下,最终导致失败。
相反,最成功的篮球运动员可以利用身体和体能上的优势服务于整场比赛,可以承受长时间的运动负荷,也可以在对抗过程中取得优势地位,尤其是在后半场比赛过程中,他们仍然可以进行灵活的拼抢和积极的比赛,采取最有效、迅速的手段进行进攻和创造机会[1]。
1.2体能的强弱是运动员能否发挥技、战术的基础篮球比赛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篮球场上受到对方战术的限制,会导致篮球比赛路线不定向、防御和攻击战术需要随时切换等,使得球员在比赛中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保证较高的体能是运动员有效发挥战术和战略的基础和前提。
现代篮球比赛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技术战术,如果缺少良好的体能,即使篮球技巧再高超也难以获得比赛的胜利[2]。
2现代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原则2.1体能训练系统性原则良好的体能是保证在篮球比赛中获胜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因此,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不能够半途而废,应该做好长期规划,坚持锻炼,按照科学的规划并严格执行,才能让体能得到极大提升。
2.2力量训练是基础的原则运动员的体能在篮球比赛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力量训练是体能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如果缺少力量素质,就算有再高超的篮球水平,也难以抵挡对手的攻击。
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适能特征研究(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侯高伟韩延歌河南平顶山467001)
摘要:
本文采用数据资料法、实验法,对河南省青少年男子篮球队队员的体适能状况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采集和分析,最后,提出合理的建议:选材时加强指距方面的重视程度;加强队员的有氧耐力训练;适当增加力量方面的训练;个别队员应该加强身体柔韧性的训练。
关键词:青少年;体适能;篮球
1前言:
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体能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与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两部分构成。
”这一解释基本上与体适能概念相同。
近几年来河南省青少年男子篮球在全国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因此本文引入体适能的相关知识,旨在研究河南省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体适能特征。
结合篮球的项目特点,并对比国内外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体适能数据,找出我省青少年男子篮球队员的差距,为科学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河南省体育运动学校男子篮球队队员15名,平均年龄14.0岁,训练年限为1到3年。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以“体适能、篮球训练、篮球选材”等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国内外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体适能特征,进行相关研究分析;
2.2.2测试法
测量河南省体育运动学校男子篮球队队员体适能的相关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3.1河南省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点及分析
篮球的项目特点决定了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必须注重身体形态方面的要求。
田麦久先生主编的《项群训练理论》对篮球等同场对抗球类项目运动员的形态特征描述为“身材高大、健壮、肌肉细长并且富于弹性、脂肪层薄、臀部肌肉紧缩上收以及踝关节围度小、跟腱清晰、足弓高等”[3]。
3.1.1河南省青少年男子篮球队员的身高和体重特征
测试结果显示,我省体校男子篮球队队员身高的平均值为190.0cm,其中最高的达到了201.3cm,最低的为175.0cm,身高超过195cm(高个队员)以上的队员共有3名,不到总体的20%。
而我国现役职业篮球运动员平均身高为196.84cm [6].
体重方面,队员体重的平均值为75.2kg,其中最大值为92.9kg,最小为60.9kg,大部分队员身体看起来略显单薄,而在2002—2003赛季,我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队员的体重平均达到了81.90±8.48kg,美国的NCAA联赛队员的体重达到了93.27±11.78kg,差距是很明显的。
3.1.2河南省青少年男子篮球队员的指距方面的特征
指距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指距数值越大,队员对于控制、支配与争抢球的优势也就越大。
测试结果显示,我省体校男子篮球队队员的指距平均值为193.9cm,从这里可以看出队内的差距非常明显,除了最大值22.6的队员外,其他队员的平均数仅为2.76cm,而国内其他同年龄组如辽宁、上海等强队队员的指距—身高指数平均值都在4.00cm 以上,可见我省体校男子篮球队员与外省的优秀队员就有了很大的差距。
而且在所测量的数据中,指距-身高指数不足2.0cm的队员共有6名(其中有3名队员在0以下),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不过指距-身高指数22.6cm在全国各篮球队中都是非常突出的。
3.2机能指标的特征与分析
由于篮球是一个高强度高对抗的项目,对能量的消耗非常大,因此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对篮球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在身体机能指标方面主要选择与有氧供能系统有关的几个指标进行测量,分析我省体校男子篮球队队员机体的
氧运输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另外还选取了反应时作为评价队员神经系统机能的指标。
3.2.1肺活量和最大摄氧量指标特征
肺活量显示的是机体一次能从外界吸入空气的最大能力,肺活量大的人,机体在参加剧烈运动时,不易出现机体缺氧的情况。
本次测量体校男子篮球队员的肺活量,我们发现,队员的肺活量都很好,平均值为4899.2ml,最大的达到了6300ml,最小的也在3600以上,虽然与职业篮球运动员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但是与同年龄组队员相比,却有很大优势,说明我省体校男子篮球队员呼吸系统发育良好,而且队员发育也很均衡。
3.2.2反应时指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我省体校男子篮球队队员反应时平均值为0.3626秒,其中最慢的为0.418秒,最快的为0.318秒,对于身高在190厘米以上的篮球队员来说,这个成绩还是非常优秀的,而且队员之间的差距不明显,与外省同年龄优秀队员的差距也不存在,队员的神经系统能力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3.3身体运动素质指标测量结果与分析
身体素质也是体能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机体与运动有关的素质。
对篮球运动员来说,力量、耐力、速度和柔韧性都是比较重要的。
下面就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3.1力量素质方面的特征与分析
测试结果显示:队员立定三级跳成绩平均为7.75米,引体向上平均为12.6个,其中有4名队员引体向上做不到5个,成绩都不理想,说明我省体校男子篮球队员在力量方面有所欠缺,上、下肢力量明显不足;下肢力量的欠缺,使弹跳力受到影响,队员的纵跳摸高成绩和助跑摸高成绩都不好,
3.3.2耐力素质方面的特征与分析
队员3200米跑的平均成绩仅为13分34秒,刚刚达到及格标准,测试中共有3名队员成绩超过了15分钟,表明队员有氧耐力水平不高。
3.3.3柔韧素质方面的特征与分析
坐位体前屈能简单地评价身体的柔韧性,结果显示平均值为13.38±6.31cm,大部分队员的柔韧性很好,只有3名队员测试结果较差,在5cm 以下,占到了
总数的17.6%,甚至其中有一名队员的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仅为-0.32cm,需要加强身体肌肉和韧带柔韧性方面的训练。
4结论与建议:
4.1 河南省体校男子篮球队队员身体形态方面:指距,除了个别队员不错外,普遍都不太理想,选材时要加强指距方面的重视程度;
4.2 运动素质方面:上下肢力量较差,弹跳力低于外省同年龄组优秀队员,应注意平时加强力量方面的训练;柔韧性普遍不错,个别队员柔韧性不好,应注意区别对待;耐力水平有待提高,训练时也应该加强。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版。
[2]张建平.体适能概念辨析.体育文化导刊.2002(6):4
[3]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年版: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