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你----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4
学校:乌鲁木齐市67中学姓名:咸正芳年级:八年级组类型:教育故事假如我是你——浅谈换位思考在班级中的运用有一位作母亲的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
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
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真是一位细心的母亲。
“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
每当学生犯了错事时,老师会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这样的做法学生根本不会有安全感,特别是我们所处的这样特殊的岗位以及面对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远离家乡,驶出父母的港湾,离开温暖的家来此求学,设想一下这样没有安全感的教育怎么会有成效呢?难怪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之后,没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时,也多半觉得委屈,“好心没好报”。
其实,这样的大动肝火,不如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的感情上的感化。
八年级的一名男生曾经是老师的“困难户”,每次上课他都会调皮,扰乱课堂纪律,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他会不停的接嘴,还时不时的同前后桌的学生打闹一番,他觉得这样可以引起老师和学生们的注意,还会逗乐同学,但是通过那堂政治课的学习——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他变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采取什么方式对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
如果我们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他人。
当我把这句话的意思讲解完毕后,我请这位男生上讲台,随便给大家讲个故事或者说说他自己的事情,我安排另一名男生模仿他,不停的扰乱课堂纪律,打断他讲话,直至他皱起双眉,横眉冷对这位模仿生,借此我走上讲台,问他,你在讲台上讲话时面对台下的情况有何感想?他羞愧的低下头回座位了。
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第一篇: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陈涛平时,班主任总爱抱怨学生不听自己的话,不服管教,不自觉,但学生对班主任也没好印象,甚至给班主任起难听的外号,为什么呢?究其原因,这些班主任常常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去约束学生,从不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绪。
一旦你的管理难以被他们接受,你可能变成班级管理中的弱者,这是最难以让人接受的一面。
所以,我认为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重视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其实就是换一种立场看待问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以开放心态对待冲突,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做出与平时惯常思维下不一样的行为。
教育中的换位思考,要求教师跳出自我本位意识,从同学、从家长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
那么班级管理中的换位思考包含那几方面呢?一、“换位思考”是师生间的一座桥梁。
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的管理中应经常换位思考,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处处以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着想,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
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因素、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为前提,从心理上、思想上完全扮成学生角色和学生一道去开创新局面,去感受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行为。
为了更好地换位思考,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1、继续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教育水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想给别人一杯水,你就得准备一桶水。
教师只有自己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时以博学的魅力深深地感染学生,从知识的领域震动学生的心灵。
因此,我认为,教师要成功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要有相当的专业知识。
要赢得学生的尊重,不仅要有较高的教学理论水平,还要有研究教育规律,解决和引导学生心理、生理困惑和疑难问题的能力。
2、把学生当作合作者,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首先现在教材在改革,教学手段在改进,多媒体、电脑走进课堂。
学生受各种传媒信息的影响,他们视野开阔,思想开放,对事物接受快,反应敏锐,可以说现在的学生已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比许多成年人更具有时代信息,老师并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所以在课堂教学和班会课以及所有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机会来锻炼和展示。
假如我是学生——小议班主任工作中的换位思考发布时间:2021-10-22T04:08:46.539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0月下作者:石毅[导读] 许多老师都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许多家长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
难道真的是现在的学生都变得没有人情味,都不懂道理了吗?不是!时代是变了,人的思想也变了,所以我们教育者的思考方式也应随之改变。
法国人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
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石毅许多老师都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许多家长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
难道真的是现在的学生都变得没有人情味,都不懂道理了吗?不是!时代是变了,人的思想也变了,所以我们教育者的思考方式也应随之改变。
法国人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看到,信息的发达让现代社会变得更透明,大多数的知识与信息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形式传播,因此教师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所具有的知识与信息优势越来越小,学生看老师也不再是一种仰视的姿态。
这也就给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思考定位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另外,由于我国的国情,现在的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甚至他们的父母也是独生子女,他们得到了来自父母、祖父母的过分宠爱,而且这一代孩子从小的生活环境又比较优裕,所以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都特别强。
自尊心强,使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容易与学生发生摩擦;自信心强,又使学生常常会在教师面前表现出一种不接受教育的桀骜不驯。
所以,原本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会变得剑拔弩张。
笔者认为,要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育教学的最大价值,教师必须做到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把“爱心”当作“师德的灵魂。
那我们在工作中就不妨常常做一种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我会……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初中德育: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摘要:现如今,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成为触及人灵魂的艺术,是人与人相互影响的过程,学校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这些关系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致力于打造一个锐意进取、和谐民主的班集体,这一切都需要班主任的辛勤付出。
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可以在班级管理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德育;换位思考;班级管理;作用引言换位思考”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指的是学生能够不以自己为中心,在平时的班级生活中学会为其他人考虑,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处理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
“换位思考”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与同学融洽相处;有利于教师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优劣,改进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既然换位思考在小学班集体的建设中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运用换位思考这一有效手段呢?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学习水平的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研究思考,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有所启发。
1换位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每个学生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与个人修养。
班级形成初期,由于大家互不了解,班级各项活动还能顺利开展。
但经过半个学期后,就不难发现班级卫生、组织纪律方面会有一定程度的松懈,甚至会发生学生不做班务不遵守纪律的事情。
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办法依然是换位思考。
让学生站在值日生的角度对待和评判不爱惜其他同学劳动成果的行为,让学生明白不爱护班级卫生,就是不尊重别人劳动的表现;让学生站在班级主人翁的角度去看待班级荣誉,班级荣誉来之不易,是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得到的。
而自己的一次迟到,一次违纪,却会让班级荣誉蒙灰。
只有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对不良行为的厌恶,他们的自尊自爱意识、自我约束能力才会提升。
2换位思考可以让学生正视错误与问题,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龙源期刊网 假如我是你作者:余红敏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1期摘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注重换位思考,从学生、家长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
这种换位思考方式能促进师生相互理解,找到教育教学中的障碍,从而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班级管理;运用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27-01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恰当运用换位思考不仅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更能使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更公平、公正,有效管理和协调好班级各项事务。
1.开展换位思考的主题活动班主任可以在初中班级中开展一些主题活动,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就某一问题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比如向学生提问"如果他是你,他会如何解决该问题?""你向你的好朋友借钱,但是却未能按时归还,如果你是你的朋友,你会如何想,如何做?"等。
这些都是学生相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习惯性地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没有顾及对方的感受。
通过这类主题活动的开展,学生就会意识到,如果自己处在当时的状态,可能也会作出同样的决定,这样就会理解别人。
即便在日后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也能够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能够学会宽容别人、包容别人。
通过这些换位思考,就会发现学生的心胸会更宽广,为人会更友善,心理会更成熟。
2.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2.1 学生与学生的换位思考。
班主任在接手一个班级时,都会遇到学生之间吵架、打架的问题,一般会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对先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惩罚,表面上事情处理得公平公正,但是效果很不明显,发生矛盾的双方并不能冰释前嫌,若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以后还会发生更多的矛盾。
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解决,不但能使学生之间的矛盾得到彻底解决,还能增强他们换位思考的意识。
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在提问中将问题解决。
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换位思考,是指以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和做出决策。
这种管理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接下来,我将从班级规章制度、教学活动和沟通方式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一、在班级规章制度中的运用班级的规章制度是维护课堂秩序和学校纪律的重要手段,通过采用换位思考,可以增强学生对规章制度的认同感和遵守意愿。
具体做法有:1.考虑学生需求:设计规章制度时,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比如合理规定午休时间,考虑到学生充分休息的需求。
2.参与制定:鼓励学生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可以通过班会、小组讨论、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3.透明公正:在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保证透明公正,将学生的建议反馈给全体学生,并给予回应,增强学生对规章制度的信任和遵守意愿。
二、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班级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的核心环节,通过采用换位思考,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具体做法有:1.个性化教学: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合作学习:通过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从小组成员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提供选择权: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参与决策和制定学习计划,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在沟通方式中的运用良好的班级管理需要有效的沟通方式,通过采用换位思考,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增加相互理解和信任。
具体做法有:1.倾听学生意见:换位思考,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观点,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和听到。
我若是你——同理心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我若是你——同理心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黄琼瑶【摘要】校园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基础,是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前提。
而现在的高中生追求个性张扬,以自我为中心,思想活跃,渴望得到老师、家长的尊重和认可。
因此,在班级管理中以成绩定优差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中生的特点,同理心在班级管理中得到广大班主任的应用。
【关键词】同理心班级管理沟通学校作为一个由数量庞大的群体构成的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环境,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美好学习环境的前提,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是教育获得得以展开的基础。
而当前一方面,学生经常在抱怨身边的同学太自私,老师太不讲理;另一方面,老师感叹学生不懂事,越来越不好教。
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紧张。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主导者,若能合理利用同理心妥善处理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则班级管理中的很多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一、何谓同理心同理心又叫换位思考、移情、共情,是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能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立场,并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理心包括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第二,了解导致事件形成的因素;第三,将这种设身处地对对方的理解让对方了解。
如果沟通双方能从同理心的角度出发,去体会对方的难处、感受、思想和态度,并将这些感受有效地传递给对方,让对方感到自己被人理解,被人尊重,由此才是信任感和温暖感。
那么,这些感受就可以诱发出相互体谅,充满关系和爱护的沟通氛围,为班级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打造基础。
二、同理心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1、同理心是建立师生间有效沟通的首要条件在师生沟通之时,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同理心,那么学生就会感受到自己被老师理解,由此产生信任感,愿意与教师进行深层次的谈话,那么教师就能深入学生内心,找到学生困惑的根源,并提出真正有建设性的意见。
例如,班上一名学生因小事,与他人其冲突,动手打人。
班主任工作的换位思考龙江县第一中学作为班集体的管理者,“换位思考”是一种思维换位艺术,它能促使人我不断进步、挑战自我。
我认为“换位思考”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假如我是你”。
在我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实践中,每一次的“换位思考”,都是一次自我反思的过程,也使自己对问题有新的认识,对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习惯进行检测,在下一次遇到类似问题时,会处理的更好。
总结自己过去的教学与班级管理,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就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更有成效。
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如果我们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辨析事物的是非、曲直,互相换位思考的话,则可以化解许多矛盾,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和合作的氛围。
“假如我是你”是我在课堂教学中一种思维方式。
在我的课堂上,如果出现较多学生的低声议论、提不起精神、注意力分散等现象,我会马上意识到是我自己的问题。
我会想,如果我是一个学生,坐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会怎样,也可能小声说话、打瞌睡。
是自己的教学方式有问题,教学手段有问题,教学内容有问题?我会及时进行自我反省,调整自己的教学,一时想不出如何调整,我会用暂时的停顿、小幽默、做一个小练习,来调节课堂气氛,然后重新进入下一学习阶段。
如果此时去埋怨学生,一定会引起学生更大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即使制止了他们的小声说话,也会使他们:人在课堂上,心在课堂外。
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感情上、心理上贴近学生的心态,使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只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程度、承受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就可使教师和学生心理上更加接近,感情上更加融洽,学生就会以同样的爱回报教师,并把这份感情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把满腔热情投入到学习上,教师的教学工作就能顺利完成,教学就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假如我是你”,是我班级管理中的一种思维方式。
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价值讨论摘要:对于班级管理来说,班主任在传授知识和人与人之间沟通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换位思考就是促进人与人之间有效沟通的方法,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以换位思考为教学前提,不要采用独断专行的教学方法,通过换位思考,尊重学生的想法,促进师生感情,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
关键词:班级管理换位思考运用与价值初中班级的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琐碎、细小的事情,而要将这些事情处理得面面俱到,则需要班主任付出很大的精力。
而且,班主任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管理者,部分学生还不能理解班主任的工作,进一步激化了师生之间的矛盾。
本文主要针对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方法与应用价值做出详细的分析。
一、换位思考应用到初中教学的作用价值1.加强学生自我约束意识。
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在初中教育过程中,班级的卫生往往是令班主任最为头疼的问题,同时,班级的整洁度与班级的形象也息息相关。
但是,由于初中生自身的成长还不够成熟,而且当代的学生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也处于“掌中宝”的地位,所以在生活习惯方面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行为习惯,对班级的荣誉感认识也不够深刻,最终导致班级卫生经常出现脏乱差的现象。
正因为如此,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这种行为习惯,班主任可以将班级的卫生工作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让他们各司其职,从而体会到值日的辛苦,进而加强自我的管束能力,不再随意乱扔垃圾,努力维护班级的集体环境。
2.增强学生信心,提升学生解决困难的能力。
渴望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是每一名学生的心理需求,班主任也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让学生明白在得到尊重之前必须要先学会尊重别人。
同时,教师也要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看待问题,进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困难,增强学生的信心。
比如,在测试成绩出来之后,对于一些成绩下降的学生,班主任不能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一问题,关注学生是否最近的学习压力较大或者生活方面出现一些困难,进而找学生进行谈心工作,倾听学生的困难,而后帮助他们找到产生困难的原因,进而帮助他们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并且也不要吝啬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能够走出困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方略假如我是你,谈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石成红摘要:在班级管理中之所以会出现师生矛盾、生生矛盾主要是因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能换位思考,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就像天上的鸟儿理解不了鱼儿为什么总在水里漫游一样。
作为班主任要学会换位思考,能够用欣赏和接纳的眼光看待学生,唯有此,你才能用平和的心态、豁达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做好班主任工作,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从而把握好班级管理的尺度、深度,促进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和谐班集体。
关键词:班主任;换位思考;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作为班主任要想将这门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单靠班主任的权威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平等关系,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体现出理解、尊重、民主和平等的意识。
如果每个班主任都能学会换位思考,班级管理质量将实现质的飞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换位思考,拉进生生之间的距离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充分尊重、理解学生,能够俯下身来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沟通和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从而更好、更准确的进行换位思考。
基于这一理念,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经常开展一些“假如我是你”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拉进距离。
记得有一次班里的劳动委员要求打扫不合格的学生多值日一天,仍不合格的多两天,以此类推。
这一做法引起王洪的不满。
面对王洪的抱怨我并没有批评指责,而是让他当一天的劳动委员。
在实际的工作中,他发现劳动委员不仅要监督好,还经常需要亲历亲为,扫地、擦玻璃、倒垃圾等,放学总是最后一个回家。
一旦卫生不合格还要被老师批评。
通过这次活动,王洪认识到劳动委员的艰辛和不易,在今后的劳动中能够毫无怨言的支持劳动委员的工作,大大提高劳动的积极性。
“假如我是你”的换位活动让同学们能够为对方着想,互相尊重、理解,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使得原本许多想不通的问题豁然开朗,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融洽气氛,少了许多埋怨和冲突,多了几分宽容和理解,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105·课堂聚焦摘 要: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必须积极建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主动完成课堂教学中自身角色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学生也应该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调整心态,配合教师教学,发自内心地喜爱学习,师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提高数学教学成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培养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自主学习法的培养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确保教学能够符合新教改即素质教育的需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该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扭转学生被动学习姿态,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的数学思想意识及数学能力发展。
此外,在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改善课堂教学模式,也要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课前预习环节,培养提高自学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能动性,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课前预习学生在学习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也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有策略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
具体而言,教师要根据课本内容为学生布置难度适中的预习任务,一方面让学生有一个大体的预习方向与清晰的预习思路,另一方面让学生以问题为指导完成整个预习过程,让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得到锻炼。
此外,在当前背景下,教师可以科学运用微课等先进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利用5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引导学生简单熟悉新知识,为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利用教材、网上资料等完成任务,之后以线上检测的方法检查自身预习情况,实现对预习效果的有效巩固。
最后,为保证预习的有效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断提出问题,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展开深入探究,进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或是找到新颖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以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果我是你——换位理解》主题班会设计一、活动对象:五年级二、活动时间:一节班会课时间三、活动目标:(1)明白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产生分歧是在所难免的,要正确对待和解决矛盾。
(2)建立全面的人生观,看问题多角度思考,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不能自私片面。
(3)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他人,生活中多一些互相的理解,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四、活动重点:着重提高学生对待矛盾的全面分析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的优秀人格。
五、活动形式:小品剧、讨论发言、讲故事、演讲、写真心话六、活动准备:(一)确定一名口才好,思维敏捷的活动主持人,认真做好整个程序的准备工作。
(二)组织部分有能力的同学编排小品剧,并以自愿方式选取演员,提前认真排练。
(三)请班级文笔好,且善长演讲的同学讲述故事,稿件自写,配乐钢琴曲《眼泪》。
七、活动过程:主持人: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这是正常的,从哲学的角度讲,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但是有些问题我们不解决就会破坏我们的友谊,亲情,甚至以后的事业发展,所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矛盾,不斤斤计较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他人。
那么,产生矛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做到律己宽人呢?这就是我们本次班会探讨的主题。
“换位思考,律己宽人”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图片导入,换个“角度”看问题主持人:首先我们请大家观看这样一组画面,然后思考一下画中的含义,说明了什么问题。
1、投影仪在屏幕上显示画面。
画面一:下面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主持人请几位同学针对这些图片发表下想法2.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3. 讨论:别人看到的为什么和自己看到的不一样?小结:以上几位同学理解得都很对。
同一件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我们不能只认定自己的立场是对的,应该善于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全面地分析原因,认识到别人的难处,消除矛盾,化解隔阂。
(二)情景表演(5min)情景1——将心比心,感悟生活:小军和小明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小军考了62 分,他急忙问小明考了多少,小明没有告诉他。
假如我是你---七年三班主题班会活动背景: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缺乏换位思考的习惯,他们更多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把自己的感受摆在第一位,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为此,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因看待事物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建立相互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
班会流程:一.折一折折纸: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按提示折叠。
(注意折叠过程要独立完成,不要看周围同学。
)把纸上下对折→左右对折→在对折好的纸的左上角撕掉一个边长约为2cm的三角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在右上角撕掉一个边长约为2cm的三角形二.看一看展示图片,从不同角度观察图片,会看到不同的景象。
(通过以上两活动,启发学生:对于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理解的角度也会不同,遇到事情时,换个想法,换个思路,也许就有全新的景象,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就会变成青春洋溢的少女。
)三.测一测假如你带着5种动物一起到野外去,它们分别是猴子、老虎、孔雀、狗、大象。
可是随着旅行的进程,你发现同时带着它们变得越来越困难,你不得不逐一丢掉它们,最后只能留下一种动物陪你,你会如何选择呢?(同学们在思考、讨论中,自己深刻的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有自己一定的理由,在与人交往时,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固执己见容易导致争吵和矛盾。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想过换位思考吗?四.试一试面向老师,请用自己的手搭出一个人字形互相展示给小组成员看,你看到的是人字形吗?五.角色互换如果你是父母•场景一:孩子一回家就放下书包,直奔电脑,你会……因为……•场景二:天很晚了,孩子说要跟朋友出去玩,你会……因为……如果你是老师▪场景一:临近考试,自修时看到很多学生还在吵闹喧哗,你会……因为……▪场景二:课堂上,看到一些学生在下面吃零食、玩手机、睡觉,你会……因为……(学生通过角色互换,尝试着站在父母和老师的角度想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自己日常生活中与父母和老师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和思考)六.换“挑剔”为“欣赏”擦亮双眼,用一种接纳、宽容、欣赏的眼光去发现身边的人身上的闪光点。
浅谈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论文摘要:换位思考以尊重为前提,以诚信为基础,以沟通为桥梁,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为目的。
它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教育管理中,教师的换位思考有利于教师把握教育的尺度、角度、深度、力度,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换位思考;教师;学生;家长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工作绝不仅仅是权力的使用或某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体现出理解、尊重、民主和平等的现代意识.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承担者,要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创建一个积极向上、民主和谐的班集体,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但如果能合理地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则能在许多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的中专生基本上都是二零后的孩子,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思维方式有鲜明的特点。
在个性上,他们更加追求个性的张扬和自由,以自我为中心,更加注重自身的感受,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
在行为习惯上,这代孩子是看着动漫、玩着游戏、崇拜着影视明星长大的,其行为习惯和七零后、八零后又有所不同,行为更加特立独行。
面对这样的一代,担负着他们教育任务的班主任教师如果还采用以前高压式的管理方式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这代孩子虽然有那样或者这样的缺点,但是,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鲜的事物快,在某种程度上希望得到社会、家人和老师的认同,更希望和老师交朋友,和老师是平等的关系,得到老师的关怀和认可。
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一下,很多的管理难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
换位思考即在面对具体问题时,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进行心理换位,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审视和评价问题,从而达到某种共鸣共识的思维方法。
一、换位思考是一种思维换位的艺术,它能够促使学生、班干与班主任之间学会理解别人,宽容别人,拉近和其他人同学的心理距离。
在班级管理中,不要忘了学生也是活生生的个体,是人类的一员,更是有血有肉有思维有情感的人.不论你教学水平如何高超,不论你管理手段多么精明,只要你俯下身来,走进学生群体中,就不难听到一些凭主观想象不到的一些学生的心声,它可以有助于你更好、更准确地换位思考。
谈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作者:黄慧霞来源:《新课程·小学》2019年第05期摘要:小学阶段是小学生从天性纯真走向青春期的关键阶段,也为今后受到更好的教育打下牢固的基础。
小学班主任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兴趣爱好合理运用换位思考的教学管理方式,从角色互换、思维互换、角度互换等多方面出发,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换位思考;班级管理;运用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天性好动等特点,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给班主任带来很多压力和困扰。
多数学生都有着生活学习方面的各种问题,这让教师很是头疼。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小学班主任采取换位思考教学管理方法,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其核心宗旨就是转换立场看清问题,从各方角度去研究问题,以开明的心态解决问题,做出与平时惯性思维下不同的行为,让教师从家长、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一、换位思考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小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就是好玩多动,大部分学生的“领地”意识较强,这就使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很融洽,从而导致班级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这时,班主任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来增进学生间的关系,比如“今天甲学生请乙学生吃雪糕,明天乙学生没请甲学生吃雪糕你会怎么想”。
教师可以问这些事情如果发生到你们身上该怎么办,让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去想自己遇到这些问题时究竟怎么解决问题。
以后再遇到这些事情,就能以理解、宽容、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别人。
或者让学生以父母与老师的角度来处理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明白老师和父母的艰辛,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良苦用心。
通过这种换位思考,会发现学生的心胸变得宽大了,待人接物也都很有礼貌,让师生、同学以及家庭之间彼此都走得越来越近[1]。
二、換位思考在小学班级的运用对策(一)角色互换,让小学生过把“老师瘾”长久以来,班主任老师都是班级管理的“领袖”,但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减少了学生经历锻炼的机会,对学生的成长也有很大的阻碍。
--
换位思考,做个快乐的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做好这项工作有许多技巧,但我感受最深的是换位思考。
正如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青少年正处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
作为班主任,我认为将"换位思考"运用到日常的教育管理中,会让自己变得快乐很多。
下面我将从两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假如我是学生
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遇上什么样的班主任?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和教育?通过悄悄的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和请教学生。
我明白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通过换位思考,我学会了宽容学生、欣赏学生和相信学生。
比如当孩子们犯错时,我能够冷静处理;当他们有一丁点进步时,我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们,告诉他们老师为他们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假如我是家长
假如我是家长,我希望自己的孩子由怎样的班主任来管理?希望班主任怎样对待我的孩子?在这一点上,我首先是对班上的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并对家长们的境况和行为报以理解。
在我们农村中学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基本不过问孩子的情况,完全由爷爷奶奶等看管。
这类孩子,多数又比较调皮,你请家长来学校吧,家长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没多少文化,农村活儿又多,不大愿意来。
这个时候只有理解万岁了,不然就自己添堵了。
总之,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方法,也会让自己多一份快乐。
班主任工作繁忙而艰巨,让我们换位思考,做个忙碌但快乐的班主任吧!
---。
假如我是你----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几十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我国的教育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上还相对落后。
素质教育的理念和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还没有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我国的教育现状仍然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间徘徊。
在整个的教育系列当中,高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的高中教育仍然处于应试教育的笼罩之中。
虽然省市基本实行的新课改,但高考的指挥棒不改革总让人有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
这就导致了各地的高中教育仍然是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不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
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老师仍然是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来作为衡量学生好差的唯一标准。
很显然,这样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现代高中生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和思维方式了。
在高中学段的班级管理中有一种方法在逐渐被广大的班主任教师运用,那就是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也经常用到这种方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于现代高中生的管理非常适用。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以及高中生的特点介绍一下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现在的高中生基本上都是九零后的孩子,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思维方式有鲜明的特点。
在个性上,他们更加追求个性的张扬和自由,以自我为中心,更加注重自身的感受,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
在行为习惯上,这代孩子是看着动漫、玩着游戏、崇拜着影视明星长大的,其行为习惯和七零后、八零后又有所不同,行为更加特立独行。
在家庭地位上,这代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宠爱,几乎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艰辛,是蜜罐里长大的一代,没有挫折感,不能吃苦耐劳,做事缺乏韧性,不能持之以恒,较为自私自私自利,不顾及周围人的感受,自我意识感很强。
面对这样的一代,担负着他们教育任务的高中班主任教师如果还采用以前高压式的管理方式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这代孩子虽然有那样或者这样的缺点,但是,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鲜的食物快,在某种程度上希望得到社会、家人和老师的认同,更希望和老师交朋友,和老师是平等的关系,得到老师的关怀和认可。
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一下,很多的管理难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
一、换位思考是一种思维换位的艺术,它能够促使人理解别人,宽容别人,拉近和其他人的心理距离。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经常组织“假如我是你”的换位思考的活动,每一次的换位思考活动都能使我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了更多的认同。
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从而不断矫正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和习惯。
在换位思考活动中,学生对老师的一片苦心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对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有了更多的理解,对老师有时的过激行为也产生了一份宽容。
在我担任高一班主任期间,有一个名叫李强的学生逆反心理特别明显,不论老师布置什么任务他都觉得不对,任课教师布置了作业他不完成,我布置的班级里的任务到他那里总是卡壳,找到他,他还整整有词,能讲出一大套道理来,什么学习无用论,什么乔布斯连大学都没上过不照样创造了苹果时代吗等等。
弄得老师们很头疼,经常找我发牢骚,我也曾多次找到他和他谈心,但效果都不大。
我知道他好出风头,自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干,我就抓住了他的这个特点,采用的激将法,说:“老师知道你是一个很有组织能力的学生,这些天老师身体不好,你能不能帮老师管理班级,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的。
”在我的鼓励下他很高兴的应允了下来,接下来,我就让他当了两个星期的“班主任”,在这期间,班里的事我尽量不插手,即使是棘手的问题我也不出面,让他自己处理,结果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他就把班里弄得乱七八糟了。
一天,李强就耷拉着脑袋找到了,告诉我他终于理解了老师的不易,
为自己以前的行为向我道歉,并且还一一找到任课教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当然,我对他能有这样的感悟在班里当众表扬了他,从此,他成了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调皮捣蛋的事很少能找到他了。
二、班级中的换位思考活动还能教会学生怎么做人,教会他们怎么与人和睦相处。
在班级管理中,遇到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
看问题,尽量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难处,想办法让学生敞开心扉。
使学生对自己敢说心里话,信任自己,依赖自己。
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
在不断的换位思考的活动中,我和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相互了解,相互的信任感也越来越强,很多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也愿意跟我敞开心扉,讲述他们的苦恼和欢乐。
慢慢的我成了学生可以依赖的师长,也成了学生可以信赖的朋友。
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他们也了解了作为一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不易,他们对任课老师们的兢兢业业多了一份感动和尊敬。
更让学生懂得了该如何去做一个学生,进而该如何去做人,该如何和老师和同学以及家人和睦相处。
很多学生有了一份宽容之心。
三、“假如我是你”的换位思考的活动能融洽班级的气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良好的班级风气对促进学生的发展作用很大,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高中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十七八岁,他们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还不是特别深刻,还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制能力还比较差。
所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他们的成长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一个学习氛围不浓,学生纪律散漫,没有朝气和进取氛围的班级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
而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班级对学生的正面影响也可能是终身的。
对良好班风的建立,采取换位思考的活动方式效果是很好的。
在班级管理中,我每个学期都组织几次“假如我是你”的换位思考的活动,比如,人人都是班长活动,人人都可做班干部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
另外,还组织让学生做副班主任的活动,每个学期我都让全班所有的的学生轮流做我的副班主任,这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做副班主任,让学生体会教师工作的艰辛和不易,让学生懂得教师的一切工作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教师的成长。
学生体会到了这一点比任何的说辞教育效果都好。
另外,在每学
期我还组织我班学生举行“假如我是xx教师的演讲比赛活动”,让他们从思想上尽量去换位思考,从教师的角度谈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从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心理距离。
为了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在每年的“五一”和“元旦”我都组织我班的学生和任课教师举行师生联欢会,在联欢会上,老师们一改课堂上严肃的表情,轻松的投入到和学生的联欢中,学生也没有了在课堂上的拘束感,这样极大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认同。
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假如我是你”的活动,我和学生之间,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关系越来越融洽。
刚入学时学生和老师之间在课堂上的矛盾冲突再也没有发生过。
我和学生之间也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最佳的师生关系。
班级学习风气浓厚,学生积极向上,学生之间团结友爱。
能形成这样良好的班风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班级管理上我采取了换位思考的方法。
面对九零后的新一代的高中生,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还是沿袭原来应试教育的老一套方法,动不动在学生面前讲师道尊严,以老师的身份来压制学生,显然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学生的情况变了,在工作中我们就要探索新的方法,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老师经常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老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班主任老师也能从学生的角度和想法去看待学生的行为,就能有效的改变传统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猫和老鼠一样的关系,形成和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