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慎行、慎微、慎独、慎欲、慎友、慎初之七慎教学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3
教务处“慎独、慎微、慎初”“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
”教务科能否严谨认真公平开展各项工作,关乎人心向背,也影响着教学工作大局。
在当前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如何做好个人工作?从而个人从工作方面浅谈以下几点:一、认识“慎独、慎微、慎初”“慎初、慎独、慎微”均有谨慎之意。
“初”就是第一次,“独”就是一人独处,“微”就是小事小节。
所谓慎初,就是要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关。
“第一次”既是“缺口”,也是“关口”,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
所谓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时仍能谨慎自律,严格要求自己。
对领导干部来说,“慎独”是加强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要求,应把“慎独”作为人生的重要信条,终生坚持。
领导干部做人行事,就应该“事无不可对人言”,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不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抹黑,不做不该做的事,不伸不该伸的手,不拿不该拿的物,不说不该说的话,不去不该去的地,不吃不该吃的饭,八小时之内和之外一个样,在家在外一个,对熟悉的不熟悉的一个样,对老弱病残一个样,对党员群众一个样,对领导下属一个样……慎独以存志,志高方长远,长远方成事。
领导干部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做出对党和人民信赖的业绩,唯有慎独修身养性。
所谓慎微,就是要认真重视和正确处置细小的事情。
“堤溃蚁孔”的故事说到:战国时期,魏国相国白圭在防洪方面很有成绩,他善于筑堤防洪,并勤查勤补,经常巡视,一发现小洞即使是极小的蚂蚁洞也立即派人填补,不让它漏水,以免小洞逐渐扩大、决口,造成大灾害。
白圭任魏相期间,魏国没有闹过水灾。
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从小到大、由轻到重、自少到多的过程。
“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一孔,气泄针芒。
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
”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讲,做事要自觉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规律、正确看待轻与重、大与小的辩证关系,对诱惑之“微”不严防,对蜕变之“渐”不严杜,最终必然酿成大错。
领导干部要做到“八慎”官德是领导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
当官无德,必然致使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出现严重问题。
领导者加强官德建设要做到“八慎”。
一、慎始。
一位领导同志曾说过:加强官德修养,保持自身廉洁,关键在于第一次。
把好了第一次的关口,就是掌握了主动,就能在各种腐蚀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最终淹没自己。
可见,在“不义之财”面前慎重对待“第一次”,果断拒绝“第一次”,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慎微。
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干工作,收一点拿一点、捞一点占一点、吃一点喝一点、玩一点乐一点,是人之常情,是正常的生活需求,充其量只是小节问题.无伤大雅;有的心存侥幸,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犯点小错误、有点小毛病,组织上会宽容、原谅;还有的心理不平衡,认为别人恣意腐败能“逍遥自在”,自己捞点小惠小利,是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由于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错觉,他们渐渐放松自我约束,滋长了放任心理。
于是,今天贪一点,明天捞一点,后天又占一点,最后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小事不在乎,时间长了,大节就要出问题。
甚至走向犯罪。
因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慎微”上下功夫,注意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去小恶以保本真,积小善以成大德”,切不可为蝇头小利所诱,保持立身为人为官之本。
三、慎言。
现在,党内和干部队伍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在公开场合讲话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对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策及工作评头品足、说三道四、滥发议沦;道听途说,传播小道消息,把社会上某些妄加猜测的东西和互联网上所谓的“内部消息”及“顺口溜”当作谈资说料;甚至津津乐道于一些消极颓废、格调低下的所谓“段子”,满口荤话、粗活、脏话;嬉笑不分场合,调侃不看对象,从人们的捧腹大笑中获取满足,这样就有损领导者在群众中的形象。
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言、慎行、慎欲、慎友做“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言、慎行、慎欲、慎友”之人,首先要对“慎”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慎,小心、当心的意思。
慎是由一个“心”和一个“真”组成,“心”和“真”合起来的意思是“抛开头脑中的其它要求,一心一意认真地对待。
古代围绕“慎”的解释也很多,如:慎,谨也(《说文》);慎,诚也(《尔雅》);慎,德之守也(《国语·周语》)。
这是做人的本分,有百利而无一害。
下棋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说法,其实,人生也是如此。
在单独行动的时候,要做到慎独。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违反法律之事。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它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
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
能不能做到慎独,是检验一个人自觉性、自制力和意志力强不强的重要标志。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规范和约束,切实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法之事不干。
可见。
慎独是最为重要的,是慎微、慎初、慎终、慎言、慎行、慎欲、慎友之首。
在涉及小事的时候,要做到慎微。
所谓慎微,就是审慎于细微而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
许多走上犯罪道路的人,都是从“一点点”开始蜕变的。
小节不检点,小毛病不克服就会演化成大问题。
所以说,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算好“人生大账”,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洁身自好,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在遇到首次的时候,要做到慎初。
所谓慎初,就是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关。
初之不慎,是走下坡路的起点。
慎独慎初慎微慎友山西世纪水泥有限公司【670】慎言俗话说,“慎言以养其德,节食以养其体”、“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祸从口出,患从口入”……无不体现“慎言”的智慧和“口无遮拦”的后果。
慎行谨慎是一种风度,更是一种潇洒和坦荡。
“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言必信,行必果”,“慎行”无疑体现的是一个人自强不息的意志,懂得“慎行”的人肯定志存高远。
慎微“慎微”不是小器之人的行为体现,而是不忽视细节,是对事物的一丝不苟的态度。
《老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在一定条件下,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要想拍出大图,就要小心谨慎。
慎独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诱惑无处不在,慎独,是面对美色的坐怀不乱,是面对金钱以不贪为宝,是面对不义之财以不占为本。
慎欲古人云:“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在追求个人欲望的过程中,应该时常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不做欲望的奴隶。
正如老子所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慎友真正的朋友是一面镜子,照照镜子,就可以明白自己的缺点;真正的朋友也是一本书。
翻几页,就能学到东西,学到东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交友不慎,所以,交友一定要谨慎!慎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善与恶只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
迈出第一步都是艰难的,一旦迈出恶的一步,最可能的结果是走向恶的深渊。
慎终《老子》中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意思就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他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最后能像当初那样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他的人生就很安全,不会有失败。
君子七慎译文
《君子七慎》是一篇关于修身养性的文章,它强调了君子在言行举止上应当遵循的七个原则。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译文:
君子在言行举止上应当遵循以下七个原则:
1.慎言:君子应当谨慎自己的言辞,不轻易发表没有根据的言论,不说无意义的话,不传
播谣言,不挑拨离间。
言语应当真诚、真实、有益,以便于与人沟通和交流。
2.慎行:君子应当谨慎自己的行为,不做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
情,不做有损自己声誉和形象的事情。
行为应当端正、得体、有度。
3.慎思:君子应当谨慎自己的思想,不胡思乱想,不沉迷于空想,不固执己见。
思想应当
开明、宽容、进取。
4.慎独:君子在独处时也应当保持谨慎,不做亏心事,不起邪念,不放纵自己的欲望。
在
独处时也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内心无愧。
5.慎交友:君子在交朋友时应当慎重,不与品行不端的人为伍,不与心术不正的人交往,
不与无益于自己成长的人亲近。
交友应当真诚、正直、有益。
6.慎处世:君子在处理世间事务时应当谨慎,不轻信他人,不随意承诺,不鲁莽行事。
处
世应当稳重、沉着、明智。
7.慎德:君子应当谨慎自己的品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不断反省自己的过错,
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品德应当高尚、纯洁、无暇。
遵循以上七个原则,君子方能在言行举止上达到完美的境界,成为一个受人尊敬、令人敬仰的品德高尚之人。
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言慎行慎欲慎友八慎心得(优秀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言慎行慎欲慎友八慎心得篇一什么是慎独?《礼记·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里就提出了慎独。
“君子慎其独”是说,君子在无人注意的时候,也会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
在我理解,慎独就是不管有没有人监督,都是一个样子,选择去做有意义的事。
有一天,放学回家,敲了很久大门,无人来开。
“咦,家里没人吗”我稍微带着失落的情绪自言自语道。
哦,原来今天大家都没回来。
我的思绪顿时又开始飞舞起来,哈哈,一种声音说,“你可以先去玩电脑游戏,家里没人。
”另一起声音说,“不不不,你可以去楼下找小伙伴玩,家里没人。
”“算了吧,你还是躺在沙发上先看会电视,家里没人。
”……渐渐的,好多种声音参杂在一起,想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
偶然一低头,看到挂在胸前的“慎独徽章”,心里所有激烈斗争的念头,突然安静下来。
我知道自己该先做什么了。
一分钟、两分钟……慢慢的,时间似流水,很快一个小时都过去了。
“耶!终于写完了所有家庭作业!正在这时,妈妈开门走了进来,对我坚起大拇指“丫头,你真棒!”哈哈,作业写完,又能得到表扬,别提心里有多美!大家都了解慎独的真正含义了吗?没错,慎独是一种好品德,更是一种修养!希望大家都能拥有慎独这种好习惯!谢谢大家!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言慎行慎欲慎友八慎心得篇二第一段:引言(200字)慎独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它要求我们在独处的时候认真思考和反省。
这一概念源自中国古代圣贤孟子,他强调人们应该在孤独中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以便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个人修养。
慎言慎行慎独慎微十八个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和决策。
而在这些选择和决策中,我们需要时刻牢记“慎言慎行慎独慎微”这十八个字,以保证我们的行为和言辞不会对他人和自己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慎言”是指我们在日常的交流和沟通中要慎重选择自己的言辞。
我们应该避免使用带有攻击性、侮辱性或歧视性的语言,而是要用尊重和理解的态度与他人交流。
同时,我们还需要慎重考虑我们的言论是否会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或困扰。
其次,“慎行”意味着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应该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利益。
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公共场合,我们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规范。
同时,我们也要谨慎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确保不会给他人和自己带来不良后果。
第三,“慎独”是指我们在独处时要慎重思考和行动。
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陷入自我思考和反思的状态。
这时候,我们需要慎重选择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以确保我们的思考和行动是积极和有益的。
最后,“慎微”是指我们要慎重处理微小的事情。
有时候,一些微小的事情可能会在我们不经意间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慎重处理每一个微小的事情,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总之,“慎言慎行慎独慎微”这十八个字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谨慎行事。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理性和冷静,慎重选择我们的言辞和行为。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不对他人和自己产生负面影响,以及避免潜在的纠纷和冲突。
让我们牢记这十八个字,成为一个慎重而又负责任的人。
《慎始、慎言、慎微、慎友、慎独》领导干部廉政演讲稿同志们: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领导干部面临着诸多诱惑与考验。
廉政建设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政治生命和家庭幸福,更是关乎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初之不慎,即为堕落开端;“言者,心声也”,言不慎则易失范;“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微之不慎,终累大德;“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友之不慎,易陷泥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独之不慎,自律难守。
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坚守廉洁自律底线,做到慎始、慎言、慎微、慎友、慎独。
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与同志们共勉。
一、慎始,把好“第一道关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初之不慎,即为堕落开端。
初之不慎,如堤坝开蚁穴,思想防线一旦有了缝隙,贪欲便如洪水决堤。
一些领导干部在初次面对金钱、权力、美色诱惑时,因一念之差、心存侥幸,未能坚守底线,迈出了错误的第一步,最终迷失自我、陷入腐败泥潭。
这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痛苦。
例如,[具体案例]原本是一名有潜力、有抱负的领导干部,在初次面对不法商人送上的巨额贿赂时,内心虽有挣扎,但最终没能抵挡住诱惑。
收下这笔钱后,他便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境地,此后频繁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更多贿赂,最终东窗事发,被依法惩处。
他的堕落历程令人痛心疾首,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
领导干部要筑牢第一道防线,在初次面对诱惑时,要高度警惕,绝不轻易接纳不合规、不合法的馈赠与便利。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
要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利益诱惑时,要多想一想党的宗旨和纪律要求,多算一算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自由账、健康账,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绝不让“第一次”轻易发生,从而在从政道路上开好头、起好步,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人生五慎:慎独、慎染、慎微、慎初、慎终“慎独”,典出《礼记·中庸》,意为谨慎独处时的行为,通俗的意思就是人前人后都一个样,可说是修身的至高境界。
慎独,修养的是内在的定力,是古人每天三省吾身的省思,是在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除慎独外,还有四个“慎”字可作为我们修身处世的根本。
1慎独,“君子慎其独也”。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能谨慎自律,操行自守,不欺暗室。
关于慎独,青松君曾经也与诸位师兄分享过相关感悟。
在没有人监督,没有人看到我们的暗处,一定要慎独、坚守一个君子的原则。
中国历代文人学士受“慎独”思想的影响颇深,都以此来砥砺标榜,作为修身进德的重要目标。
面对故人王密的贿赂和“暮夜无知者”和说法,杨震慨然回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以慎独精神成为廉洁自律的典范。
被誉为晚晴三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他著名的“日课四条”就是: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四条之中,慎独是第一位的,其他三条是都以慎独为基础。
2慎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古篇《墨子·所染》记载一段故事:“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说他曾见人染丝,然后感叹:“(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
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
经过五次之后,就变为五种颜色了。
所以染这件事是不可不谨慎的。
”荀子在《劝学》里面也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蓬草生长在大麻中,用不着扶就长得挺直;白沙混杂在乌黑的泥土中,跟黑土一起沾染黑了。
孟母也是看到了坏环境和好环境对人的成长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才决定三迁其所,而使孟子终成大器。
“慎染”,就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主动接受良好环境的影响,涵养正气。
3慎微,“慎微防萌,以断其邪”。
汉代哲学家王符说:“慎微防萌,以断其邪。
牢记“六慎”,一生自警目前正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率”主题教育活动,警示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怎样从中吸取教训,走好自己的路,不辜负组织的教育和培养,是我通过这次教育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要时刻牢记“六慎”,一生自警,才能一生清廉。
一要慎权。
慎权就是说要谨慎地对待权力、行使权力。
领导干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力,恪尽职守,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是一种贡献,如果失职渎职,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贪污受贿等,那将是历史的罪人,最终毁灭了自己。
在政府部门工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权力,特别是我们这样的执法单位,一定要防止居权自傲,要树立科学正确的权力观,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谨慎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把权用在为劳动者的维权和企业的服务上。
要努力做到克服个人主义,防止权力私有化;克服拜金主义,防止权力商品化;克服庸俗主义,防止权力庸俗化。
二要慎初。
凡事初为始,所以要慎重于初。
古人说过:“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犯错误由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党员干部犯错误,几乎都是由于突破了“初”这道防线,经过量的积累,最终滑向罪恶的深渊。
人生下来就打算干坏事甚至一辈子干坏事的人应该没有。
终其一生,一个人完全不出现一丝邪念,不产生半点过错,似乎也不大可能。
稳住当初,抵住诱惑,以此警勉,长此以往,便能养成高尚的品性,铸就辉煌人生。
三要慎独。
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解释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慎独强调当一个人独处时也能保持好自己的操守,不因为有人看着自己和没有看着自己而有所不同。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吾日三省吾身”,经常查找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时刻提醒自己洁身自好。
四要慎欲。
要慎重对待欲望,不为欲所惑、为欲所困,最终为欲所害。
欲望人人有,但不应膨胀。
在工作中不以“利益”为标准,不能盯着“荣誉”、“位子”来干工作,要淡泊名利,保持心态平衡。
关于慎行的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学生慎行意识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慎行的含义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慎行的意识和习惯;3. 帮助学生认识到慎行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介绍慎行的概念和内涵;2. 分析慎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 探讨慎行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4. 引导学生制定慎行计划。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发学生对慎行的思考和讨论;2. 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慎行?为什么我们需要慎行?步骤二:概念解释和探讨(15分钟)1. 讲解慎行的定义和内涵;2. 分析慎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包括对自身和他人的影响;3.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慎行的理解和认识。
步骤三:案例分析和讨论(15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慎行问题;2.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慎行问题如何影响个人和社会;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步骤四: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制定一个慎行计划;2.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计划,并进行讨论和反馈;3. 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他们的计划。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表现;2.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和收获;3. 提醒学生将慎行的意识和习惯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评估:1. 在小组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合作和讨论情况,评价他们的慎行计划的合理性;2. 收集学生对慎行的理解和认识的书面反馈;3. 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将慎行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记录自己的体验和感受;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慎行对他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3. 邀请相关专家或社会人士来校园进行慎行相关的讲座或交流活动,拓宽学生对慎行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素材;2. 实际案例材料;3.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4. 笔记本、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人生有“五慎”,慎独、慎染、慎微、慎初与慎终鉴赏诗词古文,聆听名家心声,感受如画意境。
诗词古文鉴赏,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编辑整理:盛唐辉煌“慎独”,典出《礼记·中庸》,意为谨慎独处时的行为,通俗的意思就是人前人后都一个样,可说是修身的至高境界。
慎独,修养的是内在的定力,是古人每天三省吾身的省思,是在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除慎独外,还有四个“慎”字可作为我们修身处世的根本。
- 1 -慎独,“君子慎其独也”。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能谨慎自律,操行自守,不欺暗室。
关于慎独,青松君曾经也与诸位师兄分享过相关感悟。
在没有人监督,没有人看到我们的暗处,一定要慎独、坚守一个君子的原则。
中国历代文人学士受“慎独”思想的影响颇深,都以此来砥砺标榜,作为修身进德的重要目标。
面对故人王密的贿赂和“暮夜无知者”和说法,杨震慨然回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以慎独精神成为廉洁自律的典范。
被誉为晚晴三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他著名的“日课四条”就是: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四条之中,慎独是第一位的,其他三条是都以慎独为基础。
- 2 -慎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古篇《墨子·所染》记载一段故事:“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说他曾见人染丝,然后感叹:“(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
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
经过五次之后,就变为五种颜色了。
所以染这件事是不可不谨慎的。
”荀子在《劝学》里面也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蓬草生长在大麻中,用不着扶就长得挺直;白沙混杂在乌黑的泥土中,跟黑土一起沾染黑了。
孟母也是看到了坏环境和好环境对人的成长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才决定三迁其所,而使孟子终成大器。
“慎染”,就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主动接受良好环境的影响,涵养正气。
修身“六慎”
•其一是慎言。
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妄说、乱说、更不要胡说。
对小道消息要不听、不信、不传,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朋友之间不要拨弄是非。
静坐当思己过,闲谈勿论人非。
•其二是慎行。
慎行就是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不干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违法乱纪、伤天害理的事情。
坚持从小事做起,要光明正大,不躲躲闪闪,更不要偷偷摸摸。
•其三是慎始。
凡是不利于思想道德修养的第一件事都不能做,必须牢牢坚守第一道防线。
无数事实证明,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以后,就会一退再退,最后陷八深渊而不能自拔。
•其四是慎终。
慎始不易,慎终更难。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几十年如一日,才是最难的。
•其五是慎微。
就是审慎于细微而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其六是慎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朋友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良师益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帮助,恶朋佞友却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你走上邪路。
选择朋友,就是选择生活方式。
慎行、慎微、慎欲、慎独[内容摘要]:“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天下治”。
教师的整体水平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教师的文化和人品都要有一定的高度,教师正则国家兴。
教师们的工作平凡、环境简陋、生活清贫,身上的担子却很重。
而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可是老师的生活水平总是比其他人慢上好几步,于是教师队伍中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音符。
一些教师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名利思想的影响,做出了一些与教师身份不符的事情。
作为教师,一定要慎行、慎微、慎欲、慎独,努力去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担当起“教书育人,科技兴国”的重任。
[关键词]:慎行慎微慎欲慎独[正文]:古人云:“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天下治”。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为人师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也就是说文化和人品都要有一定的高度。
教师这个团队的整体水平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教师正则国家兴。
但教师从事的是平凡的工作,身处于简陋的环境,过着清贫的生活,担任的是教书育人的重任。
年轻时的理想与抱负在残酷的现实中摔得粉碎,有困惑失望,痛苦徘徊可想而知。
所以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教师队伍中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音符,有的教师深受拜金主义、享受主义的影响,做出很多与教师身份相违背的事情。
因此,教师们必须谨防自我思想的侵蚀蜕变,努力做一名人人敬仰的好老师。
我认为,合格的教师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努力:慎行、慎微、慎欲、慎独。
第一,慎行。
《礼记﹒缁衣》中道:“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时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我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但很多老师只注意前者,忽略后者,不慎的言行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我曾经也做过这样的傻事,至今还追悔莫及。
当初刚毕业的我血气方刚,满脑子都是:一定要教出最好的成绩,一定要带出最好的班级,头三脚一定要踢响。
所以我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对那些成绩差的学生简直是深恶痛绝。
在八年级的时候,班里进来一名插班生,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就不太好,因为让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智力要比一般同学稍微低一些。
慎言慎行慎独慎微什么意思
慎独:在单独行动的时候,要做到慎独。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
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
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违反法律之事。
慎微:在涉及小事的时候,要做到慎微。
所谓慎微,就是审慎于细微
而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
慎言: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要做到慎言。
所谓慎言,就是说话要谨慎,不要说自己做不到的事。
慎行:在落实行动的时候,要做到慎行。
所谓慎行,就是行为谨慎检点。
扩展资料:
一个懂得“慎”的人,不一定就是“完人”;但是一个不懂得“慎”
的人,却一定是“瑕人”。
慎独、慎染、慎微、慎初和慎终,护我们驻守
清本,安得自在。
做好七慎,方得始终人须慎独、慎始、慎微、慎欲、慎交、慎权、慎终,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慎独,指一个人在独处一室、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能够严格要求、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不做有违道德和法律的事。
不要因为别人看不见就放松对于自己的要求,我觉得慎独并不是没有监督,而是一种自我监督,它是坚定的内心信念和自律前提下的自我道德约束。
慎始,也是慎初,指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关。
初之不慎,是走下坡路的起点。
而往往是有了第一次,便一而再、再而三,一发而不可收,最后自己毁掉了自己。
没能把住第一次,即是沦落的开始,也是将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开始。
慎微,是指注重小节,持之以恒地在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防止犯大错误,就要从自觉纠正小缺点、小错误做起。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实验:先把青蛙放入装有沸水的锅中,青蛙受到强烈刺激,拼命一跳,竟然从锅里跳了出来,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然而,当把这只青蛙放入凉水中,再慢慢地加热,便出现了另一番情景——青蛙起初在水里悠闲地游来游去,可是,当它感到水温太高想出来时,已经精疲力竭,丧失了跳出来的力量。
所以,“小事节制,微处自律”,别让自己成为在温水里被煮熟的青蛙。
慎欲,就是约束自己不正当的欲望。
对欲望要有理智,有节制,不能放纵,不能膨胀,要想到“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的严重后果,知足常乐记在心间,常守律己心,坚定自己的信念,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严格要求自己,耐得住清苦,挡得住诱惑。
慎交,就是择善而交,交往问题看起来不是件大事,很多问题往往是因为交往不慎、交往不当开始的,在交往上出现问题是低级的错误,很不应该、很不值得,教训非常惨痛,尤其需要警惕。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交友要有原则,不能良莠不分,始终坚持对朋友亲而不俗,真正做到“交不为利”。
慎权,就是谨慎用权。
要明白“权为民赋,责重山岳”的道理,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分权力一分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做到自重、自律、自警,常怀律己之心。
慎言、慎行、慎微、慎独、慎欲、慎友、慎初之七慎
慎言、慎行、慎微、慎独、慎欲、慎友、慎初之七慎
慎言俗话说,“慎言以养其德,节食以养其体”、“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祸从口出,患从口入”……无不体现“慎言”的智慧和“口无遮拦”的后果。
慎行慎行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潇洒和坦荡。
“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言必信,行必果”,“慎行”无疑体现的是一个人自强不息的意志,懂得“慎行”的人肯定志存高远。
慎微“慎微”不是小器之人的行为体现,而是不忽视细节,是对事物的一丝不苟的态度。
《老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在一定条件下,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图大者,当谨于微。
慎独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诱惑无处不在,慎独,是面对美色的坐怀不乱,是面对金钱以不贪为宝,是面对不义之财以不占为本。
慎欲古人云:“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在追求个人欲望的过程中,应该时常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不做欲望的奴隶。
正如老子所说:“知足不
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慎友真正的朋友是一面镜子,照照镜子,就可以明白自己的缺点;真正的朋友也是一本书,翻翻书页,就可以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交友不慎,所以,交友一定要谨慎!
慎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善与恶只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
迈出第一步都是艰难的,一旦迈出恶的一步,最可能的结果是走向恶的深渊。
《老子》中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意思就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能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到最后还像开始的时候那么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他的一生就很平安,没有败事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