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 -- 钟甫宁
- 格式:ppt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25
新版浙江农林⼤学农业管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考研这个念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的难以抑制,可能真的和⼤多数情况⼀样,我并没有过脑⼦,只是内⼼的声⾳告诉我:我想这样做。
得知录取的消息后,真是万分感概,太多的话想要诉说。
但是这⾥我主要想要给⼤家介绍⼀下我的备考经验,考研这⼀路⾛来,收集考研信息着实不易,希望我的⽂字能给师弟师妹们⼀个⼩指引,不要⾛太多⽆⽤的路。
其实在刚考完之后就想写⼀篇经验贴,不过由于种种事情就给耽搁下来了,⼀直到今天才有时间把⾃⼰考研的历程写下来。
先介绍⼀下我⾃⼰,我是⼀个⽐较执着的⼈,不过有时候⼜有⼀些懒散,⼈嘛总是复杂的,对于考研的想法我其实从刚刚⼤⼀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刚刚进⼊⼤三的时候就开始着⼿复习了,不过初期也只是了解⼀下具体的考研流程以及收集⼀些考研的资料,反正说到底就是没有特别着急,就我个⼈的感受来说考研备考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因为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容易产⽣疲惫和⼼理上的变化反⽽不好。
下⾯会是我的⼀些具体经验介绍和⼲货整理,篇幅总体会⽐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项⼤⼯程,真不是⼀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家耐⼼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章结尾处附上我⾃⼰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家可以⾃取。
浙江农林⼤学农业管理的初试科⽬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342)农业知识综合四(832)管理学参考书⽬为:1、农业经济学:李秉龙、薛兴利主编,中国农业⼤学出版社2009年版;2、农村政策学:钟甫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版;3、农村社会学:韩明谟编著,北京⼤学出版社2001年版4、管理学(精编中国版)(原书第13版):(美)海因茨?韦⾥克,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先说说英语复习⼼得词汇量曾经是我的⼀块⼼病,跟我英语⽔平差不多的同学,词汇量往往⽐我⾼出⼀⼤截。
从初中学英语开始就不爱背单词。
在考研阶段,词汇量的重要性胜过四六级,尤其是⼀些熟词僻义,往往⼀个单词决定你⼀道阅读能否做对。
山西农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一览表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包括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土壤学。
《植物生理学》张继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植物学》梁建萍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土壤学》(第三版)黄昌勇,徐建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园艺学院):包括设施农业栽培学、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学、土壤肥料学。
《设施园艺学》(第二版)张福墁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学》邹志荣,邵孝侯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土壤肥料学》,陆欣,谢英荷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包括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
《动物生理学》柳巨雄、杨焕明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动物遗传学》吴常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动物营养学》(第三版)周安国、陈代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学院):包括作物栽培学、农业生态学、耕作学。
《作物栽培学总论》,董钻、沈秀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农业生态学》,骆世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耕作学》,曹敏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工学院),课程包括: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农业机械与装备。
参考书目:《工程力学》,单辉祖,谢传峰,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七版),2009年版;《机械设计》,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八版),2013年版;《农业机械化概论》,高连兴等,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软件学院):包括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计算机网络。
《软件工程》,张海藩,人民邮电出版社(第四版),2013年版;《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王珊、陈红,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第六版),2013年版。
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alex8588 发表于2007-5-18 22:01:00中国农村经济专业学术理论刊物,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分析农村形势和政策走势,系统提供农业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介绍各地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经验。
《中国农村经济》编辑部: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bianjibu@农业经济问题农业经济理论刊物。
探索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研究农村生产关系的完善和农村生产力的合理组织,交流农村改革经济建设的新经验,介绍国外农业经济状况和农业经济理论。
《农业经济问题》编辑部:北京市西郊白石桥路30号(100081)农业现代化研究专业学术刊物。
探索和研究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理论、战略及方针,研究农业与科技、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介绍国内外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新趋势等。
《农业现代化研究》编辑部:长沙市马坡岭(410125)/periodical/nyxdhyj农业经济农业经济专业刊物。
刊登农业经济理论、农经学科建设、农业政策研究和工作研究等方面的论文。
《农业经济》编辑部:沈阳市东陵马官桥(110161)中国农垦经济国营农业经济理论刊物。
探讨中国国营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及方向。
《中国农垦经济》编辑部:北京市西四砖塔胡同56号(100810)农场经济管理农业经济专业刊物。
探索我国农场建设与发展中的各类问题,交流农场改革和建设经验。
《农场经济管理》编辑部: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441号(150036)经济问题经济理论刊物。
反映我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并从理论和实践中探索解决的方法。
《经济问题》编辑部:太原市并州南路282号(030006)农村经济农业经济理论刊物。
围绕农村经济建设中提出的重大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交流经验,开展研究。
《农村经济》编辑部:成都市青羊宫社科院内(610072)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综合性学术刊物。
内容注重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探讨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海峡两岸经贸发展问题,特区发展问题及华侨问题等。
若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父辈们或许还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从事怎样的职业,会有很好的发展,不至于失业。
而如今,他们大抵再也不能如此讲话了,只因这个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在这变化面前,他们大概比我们还要慌乱,毕竟他们是从传统的时代走来的,这个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世界只会让他们措手不及。
但是,虽然如此,他们却可以告诉我们一条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生存法则,那就是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
所以,经过各种分析考量我终于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当然,这是只是,千万条路中的一条。
只不过我认为,这条路可操作性比较强,也更符合我们当下国情。
幸运的是,我如愿以偿,考到自己希望的学校。
一年的努力奋斗,让自己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秋冬轮回,又是一年春风吹暖。
在看到录取名单之后,我终于按捺不住发了我一条朋友圈,庆祝考研胜利。
当时收到了很多平时不太联系的同学,发来的询问信息,这也促使我想将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真的可以帮助接下来备考的学弟学妹们!因为想要讲的话太多,所以这篇文章会比较长,希望各位能够一点点看完。
或许会从我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以及方法来面对考研。
在结尾处会奉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管理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42)农业知识综合四(914)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参考书目为:1、《管理学(第11版)》斯蒂芬.P.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2、郭熙保:《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4、《农业经济学》(第五版)钟甫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5、《农业政策学》(第二版)钟甫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年关于英语复习。
我提一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用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方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走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如吃饭之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时候。
西南科技大学农业管理考纲《农业经济学》部分(50分)一、总体要求《农业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在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稀缺资源的约束条件下,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农产品价格与市场、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与市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形式、农业宏观经济制度与政策的部门经济科学。
要求考生主要掌握农产品市场、农业生产要素、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农业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二、内容及比例1.农产品市场(12分,8%)(1)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农产品供给的含义,农产品供给规律,供给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性,农产品需求的含义与需求规律,需求变动与影响因素,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农产品供给需求弹性。
(2)农产品流通与市场。
市场与流通的含义,农产品流通特点与渠道,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零售市场,农贸市场,超级市场与农产品连锁经营。
农产品新型产销对接模式与电子商务。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概念与特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与特点,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
2.农业生产要素(15分,10%)(1)土地与水资源。
土地的概念、分类与特性,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
土地集约经营概念、类型、意义、途径和衡量指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概念、意义、途径与措施。
土地制度的含义与特点,土地所有制与使用制,产权含义、特征、功能,土地产权的含义与权能构成,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的原则和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2)农业劳动力与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劳动力的概念与特点,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特点、内容和作用,农业技术进步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选择。
(3)农业资金与农业信息。
农业资金的含义、分类、运动规律、运动特点。
农业财政资金,农业信贷资金,农户资金。
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农业信息市场的主体及其作用,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完善。
农业经济学(钟甫宁主编教材)教案导论教学目的了解农业的概念、地位与特点,以及了解农业的部门特点、农业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明确农业经济学的使命。
教学内容农业的概念、地位与特点,农业的部门特点、农业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明确农业经济学的使命教学重点和难点农业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农业经济学的使命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时数 2教学过程第一节农业的部门特点一、农业的概念农业是人类利用生物有机体的生命力,把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即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一种生产经济活动。
我国改革开放前,狭义的农业即小农业是指种植业,广义农业即大农业是指农(种植)、林、牧、渔业。
在现代,狭义的农业,专指动植物生产的产中部门(动植物生产部门);而广义农业概念,则包括动植物生产的产前(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部门)、产中、产后(包括流通、加工、销售等部门)在内的农业产业系统。
不包括农村中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即农村的非农产业。
二、农业的地位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也是人类社会其他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活动的基础。
也只有当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能够提供剩余农产品时才有可能。
可见,农业具有这种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农业是国民经济首要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和特殊的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说明了农业的特殊重要性。
在古代,农业可以说是社会上唯一的生产活动;在近代和现代,即使在实现工业化之后的资本主义发达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和不能取代的。
在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仅源于农业是一切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我国的基础产业,而且源于农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性:1、我国是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且9亿多在农村,农业人口比重大。
2、我国人口众多,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解决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安全)问题。
3、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农业经济学A课程编码:3063009148 课程名称:农业经济学A总学分: 3 总学时:48课程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Economics A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适用专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农业经济学A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和基础课程,是学习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
农业经济学属于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
这门课程的主要学习任务是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学习和分析农业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及规律,研究农产品供求规律、价格形成机制及流通、分配问题,农业宏观管理、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和区域开发等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提高其从事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求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作好笔记;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复习思考题、课外作业);课外阅读报刊、经典读物,撰写读书笔记;关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动态,深入农村参与社会实践。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具体要求:1.了解和理解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农业国际化、农业市场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内在本质要求和规律。
2.理解和掌握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土地、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资源和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及规律。
3.掌握农产品供求规律、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流通、分配规律。
4.了解和理解农业的宏观管理、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和区域开发。
5.掌握相关农业经济学问题研究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运用农业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1章农业经济学导论(2学时)教学目标:理解农业的概念、特征和作用,了解农业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和研究内容。
重点、难点:重点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难点是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正确认识中国的“三农”问题。
农业经济学名词解释5*3填空21*1判断10*1简答6*5论述3*8第一部分钟甫宁版教材农产品特点:①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产生的短期一次性收获与周年均衡消费的矛盾②农产品通常可以经过不同程度的加工,并且在不同阶段都可以进入最终消费③农产品特别是食品类农产品,不仅事关国计民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状况。
农业生产要素的分类:1.以土地和水资源为代表的自然资源;2.劳动力3.资本;4.科学技术土地的特点:1.土地供给的稀缺性2.土地利用的区位性3.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4.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5.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粗放经营:指在较低的技术水平下,将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分散投入较多的土地,实行粗耕粗做,广种薄收,主要依靠扩大土地面积增加农作物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集约经营: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作物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集约经营中的土地报酬变化趋势:第一阶段是总收益和单位投资的平均同时递增;第二阶段是总收益继续递增而平均收益递减;第三阶段是投入到一定限度后总收益也出现递减。
农业规模报酬:由纯粹规模变动而引起的企业经济效益的变化,称为规模报酬。
农业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伴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使单位农产品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一种投入产出关系。
农业土地规模效益:指由于土地规模不同而产生的农业经营效益的差别。
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指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和经营条件下,能够取得最佳土地规模效益的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特点:1,.地区性特点2.动态性特点3.层次性特点4.适应性特点。
土地使用价值的特点:①土地具有不可替代性②同其他自然物(光、热、水、气等)相比,土地具有可占有性和可垄断性③土地具有稀缺性。
土地的价格:土地的价格包括土地资本(资产)价格和土地资源价格。
土地资本(资产)价格是土地资本(资产)的货币表现形式;土地资源价格是由土地资源价值决定的。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农业综合知识四》涵盖《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和《发展经济学》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农业经济学》考试参考书:《农业经济学》,张忠根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
复习内容:导论一、国内外农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现代农业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趋势三、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四、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第一章农业的地位与作用一、掌握农业的概念与特点二、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三、明确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四、理解农业的多功能性五、了解农业分额下降规律第二章农业组织制度一、掌握制度的基本概念二、了解制度的类型三、掌握经济制度的功能四、制度变迁概念、理解制度变迁源泉与方式五、产权制度概念及内容六、土地制度的概念与特点七、中国土地所有制度八、中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及“三权分置”制度九、中国农业组织制度演变第三章农业家庭经营一、农业家庭经营及其必要性二、中国农业家庭经营体制的产生三、中国农业家庭经营体制的特点四、中国农业家庭经营体制存在问题与完善发展路径五、农业规模经营概念、实现形式、意义六、农业规模经营的条件与实现途径第四章农业合作经济一、合作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二、农业合作社的概念、原则与特点三、农业合作社的作用四、国内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五、中国农业合作的类型六、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发展第五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含义及特点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三、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动因及其作用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机制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历程、趋势及发展对策第六章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一、农业的发展阶段及现代农业的概念与特征二、农业现代化的概念与目标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特点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与战略措施第七章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与特点二、农业产业结构的衡量指标与影响因素三、农业产业结构的的变化趋势和合理化的标准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及主要因素五、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必要性、调整原则、战略方向与措施六、农业生产布局相关理论与原则七、我国农业生产布局的优化第八章农业支持与保护一、农业支持保护的含义与依据二、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转型的时机三、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分类四、我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的构建五、农业保险的概念与必要性第九章农业土地与水资源一、农业中的自然资源概念、特征与分类二、农业土地资源的概念、作用及特点三、我国农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合理利用农地资源四、农业集约经营的概念、必然性及吴国农业集约经营的途径五、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六、水资源的概念与特点七、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第十章农业劳动力资源一、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基本理论二、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现状及合理利用三、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第十一章农业中的资金一、农业资金的概念、分类及来源二、财政资金投入农业的依据、投入方向与原则三、财政农业资金的管理四、农业资金的运动规律与特点第十二章农业科技进步一、农业科技进步概念、内容、特点及作用二、技术创新的内涵、农业技术创新的假说与类型三、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与途径第十三章农产品流通与市场一、流通的含义、农产品流通的特点与渠道二、市场与市场的构成三、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其功能、类别四、期货交易的概念与特点五、期货交易的功能六、套期保值及其原理第十四章农业开放与国际化一、国际分工相关理论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三、WTO的基本原则及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四、中国应对农业的国际化的策略第二部分:《农业政策学》考试参考书:《农业政策学》(第二版),钟甫宁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第十次印刷。
2023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947农村与区域发展技术综合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农业经济学试题分值约占50%、农村发展概论试题分值约占50%),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农村发展概论。
(四)试卷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2.简答题3.案例分析4.论述题二、考查目标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运用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原理解释和分析农业部门的重大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中国农村产业、农村文化教育、农村人力资源、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农村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创新、农村社区组织建设与农村发展的相关关系的掌握。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农业经济学》部分(一)考试内容1、农业的生产要素农业生产要素的构成;农业土地;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农业技术进步2、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概述;家庭农场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家庭农场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概述;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4、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概述;农业合作经济基本理论;农业合作社原则与合作制;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的实现途径5、农产品的需求与共计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的供给6、农产品的市场与价格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农产品价格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农产品运销;农产品市场;各类农产品市场的功能和作用7、农业关联产业农业关联产业的概念;农业关联产业的发展8、农产品贸易与农业保护政策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理论;农产品贸易规则;农业保护9、农业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农业现代化;改造传统农业;中国农业现代化10、农民收入与生活消费农民收入及其不平衡性;农民收入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中国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的生活消费11、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可持续发展与人口理论;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模式选择与战略措施(二)主要参考书[1]《农业经济学》(第五版),钟甫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农业经济学钟甫宁第五版第二章思考题
农业经济学钟甫宁第五版第二章思考题如下:
2.5. 什么是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科,是对农业生产、农业管理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综合性学科。
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农业生产区域的地理布局、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调节等。
2.6. 解释农业政策的概念,以及它在农业经济学中的作用。
农业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旨在影响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经济的各种政策,包括农业补贴、税收、土地用途管制、农业保险、农村改革等。
农业政策在农业经济学中的作用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农产品市场的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和农民的权益,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2.7. 什么是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经济效益是指农业生产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包括农产品的市场价值、生产成本、收益、利润、税收等方面的成果,是衡量农业生产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包括:农业技术、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农民劳动力成本、土地利用等。
2.8. 描述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概念,以及它在农业经济学中的作用。
农业市场竞争力是指农业生产者在农产品市场中的定价能力、品牌塑造能力、营销能力、售后服务能力、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竞争力。
农业市场竞争力在农业经济学中的作用在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益,保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