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药养护新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8
中药养护现状分析报告引言:中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医药文化遗产之一,在我国人民的日常养生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中药养护方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药养护现状进行分析,了解中药养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中药养护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中药养护现状分析1. 中药养护方式多样化随着人们对养生健康的关注度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药养护。
中药养护方式逐渐多样化,包括中药浸泡、中药煎煮、中药蒸熏、中药饮片等等。
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适用范围。
2. 中药养护在特定人群中具有广泛应用中药养护在特定人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老年人、体弱者、慢性病患者等。
中药养护通过调理人体气血、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改善身体健康状况,使人们更加健康。
3. 中药养护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随着中药养护的推广和市场宣传,中药养护市场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中药养护产品,这推动了中药养护产业的发展。
二、中药养护存在的问题1. 中药养护知识普及程度不高由于缺乏科学的中药养护知识,许多人对中药养护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
这导致了中药养护的错误应用和误解,使得中药养护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2. 中药养护缺乏规范目前,中药养护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中药养护产品,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这导致了一些中药养护产品的质量不合格,甚至出现虚假宣传、骗局等问题,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
3. 中药养护科学研究不足中药养护的科学研究相对较少。
中药养护的功效和安全性仍然缺乏系统、全面的科学验证,这限制了中药养护发展的深入。
三、中药养护发展的建议1. 提高中药养护知识普及程度加强中药养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中药养护的认识和理解,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正确使用中药养护,发挥其最大效益。
2. 建立中药养护的标准和规范加强对中药养护产品的监管,建立中药养护行业的标准和规范,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中药储存与养护》现代中药养护技术——气调养护一、气调养护法概述气调养护法是指在密闭条件下,人为调整空气的组成,造成一低氧的环境,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药材自身的氧化反应,以保持中药品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可杀虫、防霉,还可在高温季节里,有效地防止走油、变色、变味等现象的发生,费用少,无残毒,无公害,是一项科学而经济的技术。
1、气调养护的概念及原理所谓“气调”,即“空气组成的调整管理”的简称。
用气调方法对贮臧商品的养护,叫做“气调养护”,也叫做“气调储存”。
在国外,又简称为“CA储存”,是英沿Controled Atmosphere的缩写,词义是“空气控制”。
1、气调养护的概念及原理气调养护的原理是将药材置于密闭的容积内,对影响药材质变的空气中的氧浓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人为地造成低氧状态,或人为地造成高浓度的二氧化碳(CO)状态2。
药材在这样的环境中,新的害虫不能产生和侵入。
原有的害虫窒息或中毒死亡,微生物的繁殖及药材自身呼吸需要的氧气都受到了抑制,并且阻隔了潮湿空气对药材的影响,从而保证厂被储存的中药品质稳定,防止了药材的质变。
气调养护技术2、气调养护的密闭技术开展气调养护的基本条件是密闭。
不具备对气体能达到密闭的任何仓容或别的储存容体(如塑料薄膜罩帐),都不能使气调养护顺利进行。
气调的密闭方式主要分地下和地上二种形式(水下极少施行)。
目前国内多采取地上密闭法。
地上密闭按性质又分硬质结构和软质结构的不同。
在药材系统,软质结构目前多用塑料薄膜罩帐,硬质结构是利用库房改建为气调密闭库。
3.气调养护的降O 2技术 施行气调养护中药的基本手段,是在密闭的基础上改变气体成分,使O 2浓度降低而稳定,从而达到防霉杀虫的养护效果。
即使以高浓度的CO 2气体置换,也会使O 2浓度有很大的降低。
故可以说气调养护的中心环节,实际上是降O 2。
3.气调养护的降O 2技术 降O 2是气调养护药材技术性较强的一项工作,要求操作严格。
中药的中药现代制药技术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药制药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升级和现代化。
本文将对中药现代制药技术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探究中药制药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未来趋势。
一、中药现代制药技术的背景在过去,中药生产制作的方式主要是依靠传统的手工制作和简单的炮制方法。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中药的生产和质量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中药现代制药技术应运而生,旨在提高中药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现代人对中药的需求。
二、中药现代制药技术的主要特点1. 自动化生产:现代中药制药技术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生产线,实现了中药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通过智能化控制和监测系统,可以确保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精准炮制: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往往依赖于医师的经验和技艺,难以实现精准控制。
现代中药炮制技术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精准的温度、湿度和时间控制,确保中药成分的稳定性和活性。
3. 提取纯化:中药复方中含有大量的有效成分和杂质,传统提取方法往往难以分离和纯化。
现代中药提取技术采用了分离和纯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并去除杂质,提高中药的纯度和活性。
4. 新型药剂技术:传统中药剂型主要是颗粒剂、丸剂和口服液,存在使用不便、贮藏不便等问题。
现代中药制剂技术引入了新型中药剂型,如口腔贴剂、软胶囊、注射剂等,方便患者使用和储存,提高药效和吸收速度。
5. 质量控制:中药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中药行业的难题,现代中药制药技术引入了先进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技术手段,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等,确保中药的质量和有效成分含量。
三、中药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趋势1. 个性化定制: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和人体状况监测技术的发展,未来中药制药技术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生理状况,定制适合的中药处方和剂型,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试论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中药制剂的质量和效果,还推动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其中一种常见的新技术是生物技术。
以质量稳定、药效明显和毒副作用小为特点的生物技术制剂在中药制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特性进行改造,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生物利用度。
生物技术还可用于中草药的繁育和培育,加快中草药的种苗繁育和人工栽培过程,保证药材的质量和数量稳定。
另一种重要的新技术是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能够将药物粒子制备成纳米级,从而提高药品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通过纳米技术,药物可以更容易被机体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疗效。
纳米技术还可以实现药物的靶向传递,将药物直接送达病变部位,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除了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其他新技术如微胶囊化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微波技术等也在中药制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新技术能够在制剂过程中改善药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稳定性,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通过这些新技术,中药制剂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提高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
虽然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中草药的药效成分复杂多样,对制剂过程的要求较高,常规的制剂技术难以满足需求。
药物制剂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专业人才支持,这对于中草药企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药物制剂新技术和中药的传统理论和经验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在中药制剂现代化进程中,药物制剂新技术的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中药制剂的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中草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药物制剂新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以促进中药制剂的现代化进程。
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1. 引言1.1 中药制剂现代化的重要性中药制剂现代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促进中药在临床应用中更好发挥作用的关键之一。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中药制剂现代化已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中药制剂现代化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和疗效。
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对中药进行提取、制备和包装,可以保持中药有效成分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提高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使中药在临床治疗中更具有针对性和效果。
其次,中药制剂现代化可以提高中药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传统的中药煎煮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制剂现代化可以通过精确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提高中药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确保中药制剂的每一批都符合标准要求。
另外,中药制剂现代化还可以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现代化的中药制剂更符合国际通行的生产标准和质量要求,可以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推动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推广。
因此,中药制剂现代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药物制剂新技术的发展药物制剂新技术的发展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药物制剂领域也迎来了许多新的技术,这些新技术为中药制剂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和推动力。
脂质体技术是另一种重要的药物制剂新技术。
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和胆固醇等脂质构成的微囊,可以用来包裹药物,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组织靶向性。
2. 正文2.1 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纳米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科技领域,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中。
在中药制剂现代化的进程中,纳米技术的应用为中药制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可以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
通过纳米载体,药物可以更精准地传递到疾病部位,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害,提高药效,降低剂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纳米技术可以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中药制剂是指通过对中药药材进行剂型设计,利用药物辅料,按照一定的配方和工艺制备而成的中成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医药的发展,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
新技术的引入,为中药制剂的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丰富了中药品种和剂型,提高了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微胶囊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将药物包裹在微小胶囊中的制剂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护药物成分,在胃酸等环境下避免被破坏,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减轻药物的刺激性,提高药效。
微胶囊技术可以应用于中药制剂中,比如用于制备中药颗粒剂、中药胶囊、中药软胶囊等。
通过微胶囊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中药的有效成分,提高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目前市场上就有一些采用微胶囊技术制备的中药制剂。
比如采用微胶囊技术制备的参芪颗粒剂。
这种制剂采用了高分子材料将药材粉末包裹在微小胶囊中,增加了中药的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从而延长了保质期,减少了药物的降解和损失。
采用微胶囊技术的中药制剂还可以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降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更适合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使用。
纳米技术是指将物质制备成纳米级别的技术。
纳米级颗粒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小的颗粒大小,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抗氧化性,降低药物的肝代谢率,延长血药浓度时间,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
这些特性使得纳米技术成为了一种十分理想的制剂技术。
近年来,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采用纳米技术制备的中药纳米颗粒剂、纳米乳剂等制剂,其包裹着纳米级的中药颗粒,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纳米级颗粒可以更好地渗透细胞膜,增强药物的靶向性和吸收性。
特别是采用纳米技术制备的中药乳剂可以提高药物在水溶液中的分散度,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使中药的口服制剂更加易用和方便。
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中药制剂现代化是指在保留中药传统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先进生产技术进行升级改造,从而开发出更加适应现代人体健康需求的中药制剂。
药物制剂新技术主要包括纳米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生学技术等。
首先是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将药物制剂缩小到纳米级别,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和可吸收性,能够提高药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比如,纳米脂质体等载体系统能够用于中药成分的纳米化,提高中药成分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从而提高药效和减少副作用。
其次是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可以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和改良,使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含量更加稳定和可控。
例如,利用生物技术,可以从中药中提取到更纯净的活性成分,制作出更加纯净和标准化的中药制剂。
同时,生物技术还可以用于中药制剂的病因病机研究和新药研发,为中药制剂现代化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支持。
其次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可以加速中药制剂的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的研究,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和效果。
例如,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预测中药成分结构和性质,进而提高制剂的配伍效果和药效。
最后是仿生学技术。
仿生学技术可以用于中药制剂的特殊性能设计,例如慢释放、定向释放等。
仿生学技术可以模仿生物体内的物质传输行为,利用生物材料制成中药制剂,从而实现更加精准地控制药效。
总之,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些新技术可以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现代中药养护新技术无公害“绿色中药”现代中药养护新技术:无残毒、无污染的药材对抗同贮养护、气调养护、远红外加热养护、微波加热养护、气幕防潮养护及除氧保鲜养护等.第一节无污染药材对抗同贮养护1.对抗同贮(异性对抗驱虫养护)利用不同品种的药材所散发的特殊气味、吸潮性能或特有驱虫去霉化学成分来防止另一种药材发生虫、霉变质等现象的一种贮藏养护方法。
2.方法:混入同贮法、层积共藏法、垫底覆盖包围法、拌入密闭贮藏法和喷雾撒粉等一.泽泻、山药与丹皮同贮防虫保色二.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三、蜜拌桂圆、肉桂保味色四、大蒜防芡实、薏苡仁生虫。
五、细辛、花椒护鹿茸花椒、蜂蜜(生姜)。
七、毕澄茄除黄曲霉素山苍子(乌梢蛇、金钱白花蛇)八、当归防麝香走气色九、酒蒜养护上鳖虫十、蜈蚣、蛤蚧巧贮存十一、虫害党参的治救十二、高效广谱杀虫草―除虫菊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约有半米高,从茎的基部抽出许多深裂的羽状的绿叶,在绿叶之中簇拥着野菊似的头状花序,花序的中央长着黄色的细管状的花朵,外周镶着一圈洁白的舌状花瓣。
低毒植物源杀虫剂—除虫菊素除虫菊素是由除虫菊花中分离萃取的具有杀虫活性的六种化合物(BSI命名为:除虫菊素Ⅰ、除虫菊素Ⅱ,瓜菊素Ⅰ、瓜菌素Ⅱ,茉莉菊素Ⅰ、茉莉菊素Ⅱ)组成的,天然除虫菊素见光慢慢分解成水和CO2,因此用其配制的农药或卫生杀虫剂等使用后无残留对人畜无副作用,是国际公认的最安全的无公害杀虫剂。
除虫菊素是由除虫菊花中萃取的具有杀虫活性的六种物质组成,因此杀虫效果好,昆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可用于制造杀灭抗性很强的害虫的农药。
除虫菊素具有麻痹昆虫中枢神经作用,为触杀性杀虫剂,因此杀虫速度快、易于被农户接受。
用其配制成卫生喷雾剂可用于家庭卫生杀虫,配制成农药可广泛用于绿色、绿色水果、绿色茶叶等经济作物的杀虫。
除虫菊素抑制神经组织,其不溶于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对高等动物低毒,虽然花的组分能引起皮炎,甚至特殊的过敏,但在商品制备过程中可消除此影响。
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和蜜蜂有毒。
杀虫活性较高,属神经毒剂,主要起触杀作用。
除虫菊素特征和优势:1、对哺乳动物低毒:除虫菊素是现有的杀虫剂中毒性最低的产品之一,即使偶然吞咽也会很快代谢。
2、对昆虫无抗性:由于除虫菊素的元素组成十分复杂,因此至现在还未看到除虫菊素对昆虫产生抗药性的报告。
3、高效广谱性:由于除虫菊素中含有一组结构相近的杀虫成分,所以对杀虫有高效广谱性,触杀作用极强,致死率极高,且使用浓度低。
4、不污染环境:除虫菊素在自然界中易降解、无残留,对环境和土壤无污染。
5、作用快速:除虫菊素具有快速击倒,堵死气门致死的触杀作用。
第二节无公害的气调养护1.气调养护法指在密闭条件下,人为调整空气的组成,造成一低氧的环境,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药材自身的氧化反应,以保持中药品质的一种方法。
2.优点:◆杀虫。
防霉,防止走油、变色、变味等现象的发生,◆费用少,无残毒,无公害。
一、气调养护的概念及原理1.气调:空气组成的调整管理的简称。
2.气调养护:用气调方法对贮藏商品的养护。
简称为“CA贮藏”3.原理:密闭、降低(02)的浓度或提高的(CO2)浓度,抑制害虫生长和微生物的繁殖,阻隔了潮湿空气,防止了药材的质变。
4.气调库的合理使用及管理(1)合理有效的利用空间。
气调库的容积利用系数要比普通冷库高,有人将其描述为“高装满堆”,这是气调库建筑设计和运行管理上的一个特点。
所谓“高装满堆”是指装入气调库的中药材应具有较大的装货密度,除留出必要的通风和检查通道外,尽量减少气调库的自由空间。
因为,气调库内的自由空间越小,意味着库内的气体存量越少,这样一方面可以适当减小气调设备,另一方面可以加快气调速度,缩短气调时间,减少能耗,并使中药材尽早进入气调贮藏状态。
(2)快进整出。
气调贮藏要求中药材入库速度快,尽快装满、封库并及时调气,让中药材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入气调状态。
平时管理中也不能像普通冷库那样随便进出货物,否则库内的气体成分就会经常变动,从而减弱或失去气调贮藏的作用。
中药材出库时,最好一次出完或在短期内分批出完。
(3)良好的空气循环。
气调库在降温过程中,英国推荐的循环速率范围为:在中药材入库初期,每小时空气交换次数为30~50倍空库容积,所以常选用双速风机或多个轴流风机可以独立控制的方案。
在冷却阶段,风量大一些,冷却速度快,当温度下降到初值的一半或更小后,空气交换次数可控制在每小时15~20次二、作用意义及防霉杀虫效果充氮降氧,使库房内充满98%的氮气(N2),而O2留存不到2%,使害虫缺02窒息而死。
达到杀虫、防霉、保色、保味、减少损耗、经济的目的。
(一)混合气体的防虫抑霉效果方法:①将100%CO2或N2充满至库房内;②用直接引入法将CO2浓度增至30%~70%;③用惰性气体发生器将O2浓度降低到1.5%~1.7%。
(二)中药充N2降O2贮藏试验效果三、气调养护中药优点:(1)无残毒,而且能保持药材原有的色泽和气味,明显优于化学熏蒸法。
(2)适用范围广,对不同质地和成分的中药均可使用。
对大到数十立方米的药垛,小到数立升的药袋均能适用。
(3)操作安全,无公害。
(4)比用化学熏蒸剂节省费用。
三、气调养护的密闭技术气调养护的基本条件:密闭。
(一)塑料薄膜罩帐特点:简便易行,具有投资少、方法简单、收效快等。
1.薄膜选择①密闭性能高,透过率小,透湿性小②价低、耐久;③便于制帐。
2.罩帐制备1.计算薄膜用料,2.裁料;长、宽、高.。
下料、检查。
3.合成帐。
3.密封堆垛(1)六面密封: 薄膜铺底(2)五面密封:直接将罩帐与地面接合密封密封的方法:粘贴法、压合法和粘贴与压实相结合的三类。
(二)气调密闭库1.原库房结构2.改建用料3.改建方法4.库门处理5.气调设备与库内装置四、气调养护的降O2技术(一)充N2降O21.技术指标(1)气体指标O2浓度◆8%以下能防虫,◆ 2%以下能使害虫脱O2窒息死亡,◆ l%以下能加快害虫死亡速度,◆ 0.5%以下可以杀螨和抑菌。
(2)温度因素O2浓度2%以下,温度应在25~28℃才具有可靠的杀虫效果。
(3)湿度作用(4)时间要求可靠的有效杀虫时间为15~30d。
2.N2的来源及机器构造(1)N2来源①使用工业生产的钢瓶N2,②使用N2发生器产气(2)制氮机的主要构造①燃烧喷嘴②燃烧炉③油缸④冷却⑤浮动阀、配用设备:空气压缩机和吹尘器或真空泵。
(3)N2发生器的性能操作稳定,性能可靠,廉价,无残留污染,无毒。
3.气体置换技术(1)塑料帐的气体置换抽气→充气→测气→达标。
(2)密闭库的气体置换(二)充CO2防霉、杀虫、防泛油、变色、变味等。
1.充CO2的技术指标(1)防虫的CO2,浓度应在20%以上。
(2)杀虫指标充CO2能有效地杀死幼虫/蛹和成虫的指标为:CO2浓度35%以上,温度25~28℃,作用时间15~25d。
2.CO2的置换技术来源:工业产品钢瓶CO2和自制CO2发生器两种3.充CO2降O2养护中药的效果第一阶段:杀虫。
在密封塑料帐幕内,CO2含量控制在45%以上,含O2量在8%以下,封存7天害虫可全部死亡。
第二阶段:预防及根治。
继续填充CO2,保持上阶段的气体浓度约40d,可杀灭留存的虫卵和幼虫。
第三阶段:封存保护。
气体浓度可适当放宽,CO2含量在22%以上,O2含量在15%以下,约贮存3.5个月,可防止害虫的再污染及霉变发生。
(三)自然降O2自然降氧(O2),是在密闭的条件下,利用中药本身、微生物、仓虫等呼吸作用,使含O2量下降, CO2上升,造成霉菌和害虫的恶劣环境,在缺O2状态下害虫窒息死亡,微生物受到抑制,从而达到安全贮藏中药的目的。
采用自然降O2法的降O2浓度、降O2速度,取决于被养护对象、密封体积内的温湿度和密闭性能等。
(1)植物类药材比动物类药材降O2快;(2)新药材比陈药材降O2快;(3)含挥发成分药材比其它药材的降O2速度也快。
(4)含H2O量高的药材比含H2O低的药材降O2快。
(5)密封体积内,温度高。
湿度大比温度低湿度小的降O2快。
第三节远红外加热干燥养护(一)概述干燥的原理:是电能转变为远红外辐射出去,被干燥物体的分子吸收后产生共振,引起分子的原子的振动和转动,导致物体变热,经过热扩散、蒸发现象或化学变化,最终达到干燥的目的。
(二)构造特点红外线是一种波长为0.72~1000nm范围的电磁波,三、应用效果及优点(1)干燥快;(2)提高药材质量;(3)节能省电成本低(4)设备简单造价低(5)有利自动化,减轻劳力第四节微波干燥养护(一)概述微波是指频率为300~300000MHz的高频电磁波。
微波干燥实际上是一种感应加热和介质加热,药材中的水和脂肪等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微波能量,并把它转变为热量。
(二)应用效果(三)微波干燥的优点(1)干燥速度快(2)加热均匀(3)产品质量高(4)热效率高(5)反应灵敏第五节气幕防潮养护(一)概述气幕(气帘或气闸):是用于装在药材仓库房门上,配合自动门以防止库内冷空气排出库外、库外热空气又侵入库内的装置,进而达到防潮的目的。
(二)设备装置气幕装置分力气幕和自动门两大部分。
(三)效果第六节除氧剂封存养护技术(一)概述除氧剂是由经过特殊处理的活性铁粉制得的化学物质,它和空气中O2接触就起化学反应,达到除O2的目的。
(二)优点(1)效果可靠(2)操作简便(3)性能安全(三)使用注意事项(1)除氧剂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一次使用后,不要再次使用。
(2)除氧剂沾上油和水,吸O2能力就会下降。
(3)暂不使用的除氧剂应保存于冷暗干燥处。
第七节低氧低药量防治养护(一)概述(二)原理:将中药在密闭的条件下,药材、微生物、仓虫或其休眠体呼吸耗O2,使O2的含量减少, CO2浓度增高,从而恶化仓虫的生态条件,再加磷化铝吸收空间的O2,产生H3P(磷化氢)气体,在缩小的空间中增大了有效浓度,从而使仓虫、霉菌死亡或受到抑制,达到防治虫。
霉的效果。
(三)效果第八节辐射防霉除虫养护(一)概述应用放射性60钴产生的?射线或加速产生的b一射线辐照药材与物质时,附着在物质上的霉菌、害虫吸收放射能和电荷,很快引起分子电离,从而产生自由基。
这种自由基经由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反应过程诱发射线化学的各种过程,使机体内的水、蛋白质、核酸。
脂肪和碳水合物等发生不可逆变化,导致生物酶失活,生理生化反应延缓或停止,新陈代谢中断,霉菌和害虫死亡,故能有效地保护药材和物质的品质,相对地延长贮藏期。
(二)辐射防霉除虫效果(三)辐射养护法的优点①效率高,效果显著;②不破坏药材外形,不影响药效;③不会有残留放射性和感生放射性环氧乙烷防霉、蒸气加热、中药挥发油熏蒸防霉、无菌包装等中药养护新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