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绝句500首
- 格式:docx
- 大小:54.95 KB
- 文档页数:34
七言绝句大全七言绝句大全250首七言绝句大全(一):01。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
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齐,互为因果,诗的形象所以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02。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
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不仅仅家喻户晓,并且名扬海外,在中华诗坛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名扬海内外)必读经典七言绝句名诗03。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自然天成,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
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
诗中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仅有李白一人。
(美轮美奂)04。
《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的爱国诗人。
《示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唤!(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05。
苏轼七绝690首(1—100)戏咏馓子赠邻妪北宋 · 苏轼七言绝句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⑴。
⑴宋庄绰《鸡肋编》卷上 《鸡肋编》:食物中有馓子,又名环饼,或曰即古之寒具也。
苏轼在儋耳,邻居老妪业此,请诗,轼戏云云。
寄崔闲北宋 · 苏轼七言绝句道合何妨过虎溪,高山流水是相知。
与君一别无多日,梦到琅然夜榻时⑴。
⑴《永乐大典》卷二七四一引《九江府志》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其一北宋 · 苏轼七言绝句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
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
巫山庙上下数十里,有乌鸢无数,取食于行舟之上,舟人以神之故,亦不敢害北宋 · 苏轼七言绝句群飞来去噪行人,得食无忧便可驯。
江上饥乌无足怪,野鹰何事亦频频。
游三游洞北宋 · 苏轼七言绝句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冻苍苔滑。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郿坞北宋 · 苏轼七言绝句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其一北宋 · 苏轼七言绝句姚、宋亡来事事生,一官铢重万人轻。
朔方老将风流在,不取西蕃石堡城。
其二七言绝句潭里舟船百倍多,广陵铜器越溪罗。
三郎官爵如泥土,争唱《弘农得宝歌》。
其三七言绝句琵琶弦急衮梁州,羯鼓声高舞臂韝。
破费八姨三百万,大唐天子要缠头。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其一北宋 · 苏轼七言绝句湖上萧萧疏雨过,山头霭霭暮云横。
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其三授经台北宋 · 苏轼七言绝句剑舞有神通草圣,海山无事化琴工。
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骊山三绝句其一北宋 · 苏轼七言绝句功成惟欲善持盈,可叹前王恃太平。
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
七绝100首1.《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4.《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6.《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9.《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0.《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1.《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2.《绝句》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3.《读书》宋·陆游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14.《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5.《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6.《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7.《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七言绝句古诗大全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言绝句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言绝句古诗11.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诗人:李白朝代: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大林寺桃花诗人:白居易朝代: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夜筝诗人:白居易朝代:唐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4.秋夕诗人:杜牧朝代:唐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诗人:杜牧朝代:唐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6.赠别二首(其一)诗人:杜牧朝代:唐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7.漫成一首诗人:杜甫朝代:唐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8.重赠郑鍊诗人:杜甫朝代:唐郑子将行罢使臣,囊无一物献尊亲。
江山路远羁离日,裘马谁为感激人。
9.别董大(二首其一)诗人:高适朝代: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0.已凉诗人:韩偓朝代:唐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七言绝句古诗21.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七言绝句古诗100首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 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8. 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9. 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0. 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1.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 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 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5.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6. 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7. 西宫秋怨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18. 青楼怨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19. 出塞行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20. 重别李评事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导语】七⾔绝句属于格律要求⽐较严格的近体诗。
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古诗七⾔绝句⼤全。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梦泽》 诗⼈:李商隐/朝代:唐 梦泽悲风动⽩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2.《送孟浩然之⼴陵》 诗⼈:李⽩/朝代:唐 故⼈西辞黄鹤楼,烟花三⽉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采莲曲》 诗⼈:⽩居易/朝代:唐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搔头落⽔中。
4.《江南春(江南春绝句)》 诗⼈:杜牧/朝代:唐 千⾥莺啼绿映红,⽔村⼭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寺,多少楼台烟⾬中。
5.《登乐游原》 诗⼈:杜牧/朝代:唐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树起秋风。
篇⼆ 1.《遣怀》 诗⼈:杜牧/朝代:唐 落魄江湖载酒⾏,楚腰纤细掌中轻。
⼗年⼀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2.《江南逢李龟年》 诗⼈:杜甫/朝代:唐 岐王宅⾥寻常见,崔九堂前⼏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逢君。
3.《萧⼋明府实处觅桃栽》 诗⼈:杜甫/朝代:唐 奉乞桃栽⼀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虽⽆数,濯锦江边未满园。
4.《⼰亥杂诗(第五⾸)》 诗⼈:龚⾃珍/朝代:清 浩荡离愁⽩⽇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咏柳》 诗⼈:贺知章/朝代:唐 碧⽟妆成⼀树⾼,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
篇三 1.《⼗⼀⽉四⽇风⾬⼤作》 诗⼈:陆游/朝代:南宋 僵卧孤村不⾃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铁马冰河⼊梦来。
2.《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诗⼈:李⽩/朝代:唐 ⼀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笛,江城五⽉落梅花。
3.《霜⽉》 诗⼈:李商隐/朝代:唐 初闻征雁已⽆蝉,百尺楼台⽔接天。
青⼥素娥俱耐冷,⽉中霜⾥⽃婵娟。
4.《隋宫》 诗⼈:李商隐/朝代: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
《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选入64篇古诗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
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
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目录:七言绝句 (1)七言绝句 (2)七言绝句 (3)七言绝句 (4)七言绝句 (5)七言绝句 (1)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作者介绍】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武则天证圣时进士。
曾由张说奏荐,入丽正殿修书,后迁太子宾客、秘书监,故称贺监。
他性旷达,善谈笑,晚年尤放诞,自号四明狂客。
最后还隐镜湖。
也善草隶书,为当时爱重。
其诗今存十九首,绝句淡而有味,时出巧思,如《咏柳》。
作者八十六岁时,因病还乡,玄宗命臣僚饯行,并亲自作诗送之。
诗的内容很平凡,原共两首,所以能为人传诵,就因亲切的人情味,常常来自平凡的生活,朴实的感情。
桃花溪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作者介绍】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市)人。
开元、天宝时在世。
曾任常熟县尉。
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
性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号张颠。
实也说明他对艺术爱好的热狂程度,如民间说的“入迷”。
他从担夫争道、歌女舞剑上获得书法的变化意蕴;又在“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行留客》)两句诗中,揭开了自然界的秘密。
他确实能把生活和艺术打成一片。
这是衍用陶潜《桃花源记》为题材。
诗里的桃花溪,其实是当作桃花源来写,但作者也知道桃花源本是虚构的,所以末句就用疑问的口气。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前两句本是写自己在怀念故乡的兄弟,所谓“倍思亲”,正见得平日也是在思念,后两句则是逆写兄弟们在想他。
主中有客,客中有主,诗之好处在此。
七言绝句诗大全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下面就有店铺分享七言绝句诗,欢迎大家学习!
江南春
朝代:唐朝作者: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乌衣巷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别董大
朝代:唐朝作者:高适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逢入京使
朝代:唐朝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示儿
朝代:宋朝作者: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江南逢李龟年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早发白帝城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塞
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下面是分享的精选七言绝句古诗大全。
欢迎阅读参考!【篇一】精选七言绝句古诗1.《望洞庭》唐朝·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送元二使安西》唐朝·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朝·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江南春》唐朝·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村居》清朝·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朝·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春夜洛城闻笛》唐朝·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宿新市徐公店》宋朝·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9.《乌衣巷》唐朝·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朝·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1.《枫桥夜泊》唐朝·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小儿垂钓》唐朝·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3.《滁州西涧》唐朝·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4.《小池》宋朝·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5.《芙蓉楼送辛渐》唐朝·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七言绝句大全250首_诗词七言绝句大全250首七言绝句大全(一):01。
《题西林壁》&m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
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齐,互为因果,诗的形象所以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02。
《枫桥夜泊》&m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
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不仅仅家喻户晓,并且名扬海外,在中华诗坛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名扬海内外)必读经典七言绝句名诗03。
《早发白帝城》&m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自然天成,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
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
诗中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仅有李白一人。
(美轮美奂)04。
《示儿》&m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的爱国诗人。
《示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唤!(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05。
七言絕句500首【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岑參》漢將承恩西破戎,捷書先奏未央宮;天子預開麟閣待,祗今誰數貳師功。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岑參》官軍西出過樓蘭,營幕傍臨月窟寒;蒲海曉霜凝馬尾,蔥山夜雪撲旌竿。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岑參》鳴笳疊鼓擁回軍,破國平蕃昔未聞;丈夫鵲印搖邊月,大將龍旗掣海雲。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岑參》日落轅門鼓角鳴,千?面縛出蕃城;洗兵魚海雲迎陣,秣馬龍堆月照營。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岑參》蕃軍遙見漢家營,滿穀連山遍哭聲;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岑參》暮雨旌旗溼未乾,胡煙白草日光寒;昨夜將軍連曉戰,蕃軍只見馬空鞍。
【春興戲題贈李侯】《岑參》黃雀始欲銜花來,君家種桃花未開;長安二月眼看盡,寄報春風早为催。
【過燕支寄杜位】《岑參》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風吹沙卷白草;長安遙在日光邊,憶君不見令人老。
【題苜蓿?寄家人】《岑參》苜蓿峰邊逢立春,胡蘆河上淚沾巾;閨中只是空相憶,不見沙場愁殺人。
【玉關寄長安李主】《岑參》東去長安萬裏餘,故人何惜一行書;玉關西望堪腸斷,況復明朝是歲除。
【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岑參》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
【虢州後亭送李判官使赴晉絳】《岑參》西原驛路挂城頭,客散紅亭雨未收;君去試看汾水上,白雲猶似漢時秋。
【五月四日送王少府歸華陰】《岑參》仙掌分明引馬頭,西看一點是關樓;五月也須應到舍,知君不肯更淹留。
【原頭送範侍禦】《岑參》百尺原頭酒色殷,路傍驄馬汗斑斑;別君祇有相思夢,遮莫千山與萬山。
【送李明府赴睦州便拜覲太夫人】《岑參》手把銅章望海雲,夫人江上泣羅裙;嚴灘一點舟中月,萬裏煙波也夢君。
【虢州西山亭子送範端公】《岑參》百尺紅亭對萬峰,平明相送到齋鐘;驄馬勸君皆卸卻,使君家醞舊來濃。
【奉送賈侍禦使江外】《岑參》新騎驄馬復承恩,使出金陵過海門;荊南渭北難相見,莫惜衫襟著酒痕。
【崔倉曹席上送殷寅充石相判官赴淮南】《岑參》清淮無底綠江深,宿處津亭楓樹林;駟馬欲辭丞相府,一樽須盡故人心。
【送崔子還京】《岑參》匹馬西從天外歸,揚鞭只共鳥爭飛;送君九月交河北,雪裏題詩淚滿衣。
【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岑參》酒泉太守能劍舞,高堂置酒夜擊鼓;胡笳一曲斷人腸,座上相看淚如雨。
【題觀樓】《岑參》荒樓荒井閉空山,關令乘雲去不還;羽蓋霓旌何處在,空留藥臼向人間。
【草堂村尋羅生不遇】《岑參》數株谿柳色依依,深巷斜陽暮鳥飛;門前雪滿無人?,應是先生出未歸。
【山房春事二首】《岑參》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遊蜂亂入房;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
【山房春事二首】《岑參》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逢入京使】《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乾;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過磧】《岑參》黃沙磧裏客行迷,四望雲天直下低;为言地盡天還盡,行到安西更向西。
【客中作】《杜儼》書劍催人不暫閒,洛陽羈旅復秦關;容?歲歲愁邊改,鄉國時時夢裏還。
【過故人舊宅】《王喬》故人軒騎罷歸來,舊宅園林閑不開;唯餘挾瑟樓中婦,哭向平生歌舞臺。
【落第歸鄉留別長安主人】《豆盧復》客裏愁多不記春,聞鶯始歎柳條新;年年下第東歸去,羞見長安舊主人。
【西施石】《樓穎》西施昔日浣紗津,石上青苔思殺人;一去姑蘇不復返,岸旁桃李?誰春。
【詠石季倫】《李清》金谷繁華石季倫,只能謀富不謀身;當時縱與綠珠去,猶有無窮歌舞人。
【題懷素上人草書】《許瑤》志在新奇無定則,古瘦灕纚半無墨;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後卻書書不得。
【戲題諸判官廳壁】《包佶》六十老翁無所取,二三君子不相遺;願留今日交歡意,直到隳官謝病時。
【朝拜元陵】《包佶》宮前石馬對中峰,雲裏金鋪閉幾重;不見露盤迎曉日,唯聞木斧扣寒松。
【觀壁盧九想圖】《包佶》一世榮枯無異同,百年哀樂又歸空;夜闌鳥鵲相爭處,林下真僧在定中。
【酬顧況見寄】《包佶》于越城邊楓葉高,楚人書裏寄離騷;寒江鸂鶒思儔侶,歲歲臨流刷羽毛。
【歲日作】《包佶》更勞今日春風至,枯樹無枝可寄花;覽鏡唯看飄亂髮,臨風誰?駐浮槎。
【再過金陵】《包佶》玉樹歌終王氣收,雁行高送石城秋;江山不管興亡事,一任斜陽伴客愁。
【寄楊侍禦】《包佶》一官何幸得同時,十載無媒獨見遺;今日不論腰下組,請君看取鬢邊絲。
【夜宴南陵留別】《李嘉祐》雪滿前庭月色閒,主人留客未能還;預愁明日相思處,匹馬千山與萬山。
【題前溪館】《李嘉祐》兩年謫宦在江西,舉目雲山要自迷;今日始知風土異,潯陽南去鷓鴣啼。
【過烏公山寄錢起員外】《李嘉祐》雨過青山猿叫時,愁人淚點石榴枝;無端王事還相繫,腸斷蒹葭君不知。
【寄王舍人竹樓】《李嘉祐》傲吏身閒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樓;南風不用蒲葵扇,紗帽閒眠對水鷗。
【韋潤州後亭海榴】《李嘉祐》江上年年小雪遲,年光獨報海榴知;寂寂山城風日暖,謝公含笑向南枝。
【送崔十一弟歸北京】《李嘉祐》潘郎美貌謝公詩,銀印花驄年少時;楚地江?一?別,晉山沙水獨相思。
【訪韓司空不遇】《李嘉祐》圖畫風流似長康,文詞體格效陳王;蓬萊對去歸常晚,叢竹閒飛滿夕陽。
【題道虔上人竹房】《李嘉祐》詩思禪心共竹閒,任他流水向人間;手持如意高窗裏,斜日沿江千萬山。
【秋朝木芙蓉】《李嘉祐》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條到是著花時;平明露滴垂紅臉,似有朝愁暮落悲。
【袁江口憶王司勳王吏部二郎中起居十七弟】《李嘉祐》京華不啻三千里,客淚如今一萬雙;若個最?相憶處,青楓黃竹入袁江。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李嘉祐》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誰開;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題張公洞】《李嘉祐》空山杳杳鸞鳳飛,神仙門戶開翠微;主人白髮雪霞衣,松間留我談玄機。
【送烏程王明府貶巴江】《包何》一片孤帆無四鄰,北風吹過五湖濱;相看盡是江南客,獨有君?嶺外人。
【寄楊侍禦】《包何》一官何幸得同時,十載無媒獨見遺;今日不論腰下組,請君看取鬢邊絲。
【酬竇拾遺秋日見呈】《皇甫曾》孤城永巷時相見,衰柳閒門日半斜;欲送近臣朝魏闕,猶憐殘菊在陶家。
【韋使君宅海榴詠】《皇甫曾》淮陽臥理有清風,臘月榴花帶雪紅;閉閣寂寥常對此,江湖心在數枝中。
【萼嶺四望】《皇甫曾》漢家仙仗在鹹陽,洛水東流出建章;野老至今猶望幸,離宮秋樹獨蒼蒼。
【贈老將】《皇甫曾》白草黃雲塞上秋,曾隨驃騎出並州;轆轤劍折虯髯白,轉戰功多獨不侯。
【別董大二首】《高適》十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別董大二首】《高適》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送桂陽孝廉】《高適》桂陽年少西入秦,數經甲科猶白身;即今江海一歸客,他日雲霄萬裏人。
【送李少府時在客舍作】《高適》相逢旅館意多違,暮雪初晴候雁飛;主人酒盡君未醉,薄暮途遙歸不歸。
【聽張立本女吟】《高適》危冠廣袖楚宮妝,獨步閒庭逐夜涼;自把玉釵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初至封丘作】《高適》可憐薄暮宦遊子,獨臥虛齋思無已;去家百里不得歸,到官數日秋風起。
【除夜作】《高適》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劍池】《李峴》闔閭葬日勞人力,嬴政穿來役鬼功;澄碧尚疑神物在,等閒雷雨起潭中。
【投宋大夫】《李棲筠》十處投人九處違,家鄉萬裏又空歸;嚴霜昨夜侵人骨,誰念高堂未授衣。
【靈巖寺】《薛令之》草堂棲在靈山谷,勤苦詩書向燈燭;柴門半掩寂無人,惟有白雲相伴宿。
【寄妻父劉長卿】《李穆》處處雲山無盡時,桐廬南望轉參差;舟人莫道新安近,欲上潺湲行自遲。
【過大哥山池題石壁】《明皇帝》澄潭皎鏡石崔巍,萬壑千巖暗綠苔;林亭自有幽貞趣,況復秋深爽氣來。
【君不來】《方幹》遠路東西欲問誰,寒來無處寄寒衣;去時初種庭前樹,樹已勝巢人未歸。
【題梅妃畫】《明皇帝》憶昔嬌妃在紫宸,鉛華不禦得天真;霜綃雖似當時態,爭奈嬌波不顧人。
【傀儡吟】《明皇帝》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夢中。
【九日絕句】《德宗皇帝》禁苑秋來爽氣多,昆明風動起滄波;中流簫鼓誠堪賞,詎假橫汾發棹歌。
【上元日二首】《文宗皇帝》上元高會集?仙,心齋何事欲祈年;丹誠儻徹玉帝座,且共吾人慶大田。
【上元日二首】《文宗皇帝》蓂生三五葉初齊,上元羽客出桃蹊;不愛仙家登真訣,願蒙四海福黔黎。
【題涇縣水西寺】《宣宗皇帝》大殿連雲接爽溪,鐘聲還與鼓聲齊;長安若問江南事,說道風光在水西。
【如意娘】《則天皇後》看朱成碧思紛紛,??支離?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上官昭容》三冬季月景龍年,萬乘觀風出灞川;遙看電躍龍?馬,回矚霜原玉作田。
【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上官昭容》鸞旂掣曳拂空回,羽騎驂驔躡景來;隱隱驪山雲外聳,迢迢禦帳日邊開。
【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上官昭容》翠幕珠幃敞月營,金罍玉斝泛蘭英;歲歲年年常扈蹕,長長久久樂升平。
【遊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上官昭容》沁水田園先自多,齊城樓觀更無過;倩語張騫莫辛苦,人今從此識天河。
【遊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上官昭容》參差碧岫聳蓮花,潺湲綠水瑩金沙;何須遠訪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
【遊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上官昭容》憑高瞰險足怡心,菌閣桃源不暇尋;餘雪依林成玉樹,殘霙點岫即瑤岑。
【贈張雲容舞】《楊貴妃》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褭褭秋煙裏;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
【謝賜珍珠】《江妃》桂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紅綃;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嘲陸暢】《宋氏若華》十二層樓倚翠空,鳳鸞相對立梧桐;雙成走報監門衛,莫使吳歈入漢宮。
【詠燈】《南唐先主李?》一點分明值萬金,開時惟怕冷風侵;主人若也勤挑撥,敢向尊前不盡心。
【感懷】《後主煜》又見桐花發舊枝,一樓煙雨暮淒淒;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然淚眼低。
【感懷】《後主煜》層城無復見嬌姿,佳節纏哀不自持;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賜宮人慶奴】《後主煜》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消魂感舊遊;多謝長條似相識,多謝長條似相識。
【題金樓子後】《後主煜》牙籤萬軸裹紅綃,王粲書同付火燒;不於祖龍留面目,遺篇那得到今朝。
【宮詞】《後主衍》輝輝赫赫浮玉雲,宣華池上月華新;月華如水浸宮殿,有酒不醉真癡人。
【批葉翹諫書紙尾】《閩王王繼鵬》春色曾看紫陌頭,亂紅飛盡不禁愁;人情自厭芳華歇,一葉隨風落禦溝。
【題天迴驛】《蜀太后徐氏》周遊靈境散幽情,千里江山暫得行;所恨風光看未足,卻驅金翠入龜城。
【丈人觀】《蜀太妃徐氏》獲陪翠輦喜殊常,同涉仙壇豈厭長;不羨乘鸞入煙霧,此中便是五雲鄉。
【玄都觀】《蜀太妃徐氏》登尋丹壑到玄都,接日紅霞照座隅;即向周回巖下看,似看曾進畫圖無。
【題天迴驛】《蜀太妃徐氏》翠驛紅亭近玉京,夢魂猶是在青城;比來出看江山景,卻被江山看出行。
【應詔嘲司花女】《虞世南》學畫鴉黃半未成,垂肩嚲袖太憨生;緣憨卻得君王惜,長把花枝傍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