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39
初中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成绩的突出表现;概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重要文明成绩对后世的影响;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商量罗马法的影响,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增强对于文明的认同感,激发继承与发扬文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成绩的突出表现。
(难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重要文明成绩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恩格斯名言:“没有希腊和罗马奠定的根底,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欧洲。
〞提问学生:你赞同这种说法吗希腊和罗马究竟是从何影响了欧洲的从而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古希腊文明1.教师播放图片(雅典学院)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归纳表格:图片当中出现了哪些名人,他们各自的奉献是什么学生答复:2.教师展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并提问:你怎样理解这句名言它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学生答复:亚里士多德坚信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毫不留情地批判了自己的恩师的错误观点。
做学生应不畏权威,敢于超越。
3.教师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来扮演古希腊居民,说一说古希腊在文艺方面有什么令你引以为傲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评级及总结:文学有(荷马史诗);戏剧有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体育则有马拉松和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教师过渡:古希腊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让世人赞扬不已,而古罗马文明也有与之媲美的雄伟一面,那就是罗马法——制服世界的法律制度(二)古罗马文明教师提问:罗马的第—部成文法典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答复下列问题:(十二铜表法)。
教师出示材料,提问:罗马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学生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5分钟的商量,依据学生的答复教师进行总结:罗马法稳固了罗马当时日益扩张的总揽;罗马法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根底。
教师继续展示罗马建筑的图片,提问:罗马的建筑有什么类别对当今建筑又有什么影响学生答复:有宗J建筑、公共建筑、纪念建筑、道路工程建筑。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学习要点一、雅典城邦的繁荣1.雅典城邦的兴起(1)时间: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了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2)地点:希腊半岛。
(3)性质:公元前6世纪罗马成为奴隶制共和国。
2.雅典城邦的繁荣(1)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或伯利克里当政时期。
(2)表现: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文化昌盛;全体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1.建立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公元前509年,罗马发展成奴隶制共和国。
2.强盛(1) 原因:通过对外扩张活动。
征服意大利半岛→三次布诺战争→向东远征→地中海霸主。
(2) 时间: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3) 表现: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奴隶制发展,奴隶边布社会各个角落。
3.灭亡(1)原因:罗马发生严重的社会危机。
(2)结果: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各派力量经过激烈的较量,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
罗马共和国被帝国所取代。
三、罗马帝国的兴亡1.帝国建立(1)时间:公元前27年。
(2)人物:屋大维建立。
2.帝国分裂(1)原因:外族入侵;人民起义;统治阶级内讧。
(2)表现;359年分为东罗马(359—1453年)和西罗马(359---476年)两部分。
476年西罗马的灭亡标志西欧的奴隶社会随之终结。
1453年,东罗马被奥斯曼土尔其所灭。
基础知识检测:一、填空题1.希腊半岛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东临_________海,海上岛屿星罗棋布。
著名的 ______岛就是其中的一个大岛。
2.公元前_______世纪,希腊半岛和________西海岸出现了希腊人建立的城邦, ______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公元前6世纪,它成为著名的__________。
3.公元前5世纪,__________当政期间,雅典空前繁荣,________ 、_________,奴隶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顾磊课程标准2-1-5 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影响。
要点提示:克里斯提尼与雅典民主、屋大维与罗马帝国、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与科技。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是人类重要的历史遗产,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
活动建议:指导学生收集图文资料,展示地中海区域文明的特色;帮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感受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成就。
教材分析本课时为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第三课时,是在了解希腊和罗马的发展历史后,对两者的制度和文化进行介绍的一课。
教材通过两张阅读卡、四幅图以及一个资料片段,结合教材主体内容,图文并茂地表明了古希腊和罗马是西方文明之源。
本课时在整册教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本单元的学习,乃至世界文明史的学习。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
学生通过对古希腊和罗马发展历史的学习,对两者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它们的文化相对容易。
但是也可能造成学生不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图文并茂,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拓宽眼界,提高历史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出古希腊和罗马重要文明成就和代表人物。
2、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列举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成就。
2、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理解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希腊和罗马文明的成就,体会文化多样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成就。
难点:古希腊和罗马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教法学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图文并茂,多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图片)老师:辉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它们有哪些辉煌的文明成就使得它们成为了西方文明之源。
二、新课教学(一)古希腊罗马文明成就概况将7个学习小组分成两大组(4组负责古希腊部分,3组负责古罗马部分),分工合作,快速阅读课本,根据关键词,找出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成就。
《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稚川实验中学一、【课标解读】:课标:2-1-5 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材简析】:本课侧重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方面的贡献。
课文主要从这个角度介绍了西方文明两大源头:古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明。
关于“古希腊文明”,课文从哲学、科学、文学、戏剧、雕塑和体育六个方面进行介绍,涉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荷马、米隆等重要人物。
关于“古罗马文明”,课文介绍了罗马法、罗马文字和罗马建筑等内容,突出了古罗马文明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独特贡献和深远影响。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成就的突出表现。
2.概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重要文明成就对后世的影响3.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分析、合作探究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提高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归纳表述的能力。
通过中西对比等活动理解文化的多元发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增强对于文明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于文明的继承与发扬;感受人类多元文明,体会古代世界人民的聪明才智。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成就的突出表现和对后世的影响。
难点:哲学的内涵、价值及其影响。
五、【教学策略】:本课从哲学、科学、艺术、法律等几个角度介绍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也突出这些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起到的贡献。
文化史部分面面俱到往往课堂时间不允许,所以我将学生较难理解的哲学作为本课一个重要部分去突破,线索是中西同时期思想文化的对比,对比中厘清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了解哲学对今天对我们的价值。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中国通史》片段,引出“轴心时代”。
师简单介绍“轴心时代”的概念和提出,学生回顾“稷下学宫”。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
以西方文明之源为题介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奴隶制文明的基本概况。
标题点出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西方文明之源。
包括两个子目:一是雅典城邦的繁荣;二是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奴隶劳动普遍使用,中小奴隶主数量增多。
中小奴隶主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扩大政治权力。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顺应了这一趋势和要求,他改革政治,扩大了奴隶主民主,从而使雅典的奴隶主统治基础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把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在这种高度发达的奴隶主民主政治统治下,雅典的奴隶制经济也达到高度繁荣,文化昌盛,教育发达,人才辈出。
罗马由共和国发展为帝国的原因是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贵族要求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