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教学设计(A、B案)
- 格式:doc
- 大小:30.54 KB
- 文档页数:3
太阳教案《太阳》教学设计(优秀4篇)体会“番茄太阳”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和对“自己”的感染,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如下是敬业的小编帮大家收集整理的《太阳》教学设计(优秀4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太阳》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初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理清段意。
3、讲读课文(13)学习太阳的远、大、热三大特点。
教学重、难点:体会列数字、比较等写作手法的好处。
课前准备:幻灯、字卡、有关文字投影。
学生收集太阳系行星、和睦后、恒星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
二、交流预习成果:1、字词方面:兽(shou)繁殖(zhi)蔬菜(shu)估计(gu)杀菌(jun)煤炭(tan)水蒸气(shui)治疗(liao)2、词义:传说:人们口头流传的关于某个人或事的叙述。
估计:对事物所作的大概推断。
繁殖:繁育,生殖后代。
寸草不生:连一寸小草也不生长,形容荒凉。
三、自渎课文,说说各段的大意。
(一)1、太阳远。
2、太阳大。
3、太阳热。
4、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
5、太阳与风雪的关系。
6、太阳与风。
7、太阳与杀菌。
8、太阳与地球。
(二)文章共分两大部分:一段(13):介绍太阳远、大、热的三大特点。
第二段(48):介绍了太阳与人类、地球的密切关系。
四、读一自然段。
a)出示幻灯;后羿射日。
故事导入,这个故事是真的吗?为什么?文中那些地方(词句)可以看出。
b)生自由读,找出答案汇报。
(1)传说、其实(师出示相关段落,圈出字词。
)(2)太阳与地球相距:150000000公里。
(板书)步行,日夜不停地走:3500年。
坐飞机:20几年。
(3)箭哪能射得到呢?(反问句)箭根本射不到。
c)师结:为了说明太阳与我们遥远,这一段利用许多数字来说明,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后羿射日只是个传说,这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
指导朗读。
出示一段没有数字的文字作比较,体会列数字的好处。
课文《太阳》教学设计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二册第四章,课文为《太阳》。
课文详细描述了太阳的特点、对地球的重要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太阳的形状、颜色、大小、温度,太阳对地球上万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太阳在人类生活中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特点,认识到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太阳对地球及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太阳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呈现:a. 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太阳的特点。
b. 老师讲解课文,分析太阳对地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c. 学习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
3. 例题讲解:讲解太阳的基本特点及作用,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型描述太阳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小组讨论:讨论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太阳的特点:形状、颜色、大小、温度2. 太阳的作用:万物生长、人类生活3. 生词、短语和句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描述太阳的特点。
b. 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写出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答案:a. 太阳的特点:圆形、黄色、巨大、高温。
b. 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供光和热,促进万物生长,象征光明和希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a. 让学生收集关于太阳的诗歌、故事,进行分享。
b. 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深入了解太阳及宇宙知识。
太阳教学设计一等奖太阳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5篇)对于太阳的的存在,大家都能每天见到,却不了解,因此需要主题班会的开展。
那么,怎样才能筹划好一次教学活动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太阳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太阳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检查学习情况。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理文章的条理。
3、理解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游玩等情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2、理解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游玩等情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
三、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歌曲《种太阳》3、教学挂图。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拟人化的太阳公公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什么?(太阳公公非常慈祥,他把光和热都无私地给了我们;太阳公公出来了,我感觉很暖和;想起了《种太阳》这首歌……)2、教师相机播放歌曲《种太阳》:那我们一起来唱唱《种太阳》这首歌吧。
(二)要求导读,整体感知,掌握生字词。
1、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掌握它们。
(2)读课文,理解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们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
有不理解的地方,可在旁边作记号。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其他正音。
(2)根据学生认读情况,强调读和写上的注意点。
(3)再次出示生字卡片,齐读。
3、一起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们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
4、反馈分段情况。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师: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他看见的东西最多了,他听过的故事最多,他知道的事情也最多。
他会看见什么呢?(如河流、大海、森林、人类、动物等)他又听到了什么呢?(如河水哗哗地流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在欢笑)他知道小朋友的什么事情,他又是怎么做的?2、出示体现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的内容的挂图。
一、教案基本信息《太阳》教学设计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太阳》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太阳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
3. 提高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太阳》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 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情感教育:通过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太阳》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面的太阳,谈谈对太阳的感受。
2. 初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教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解答疑问。
3. 精讲细读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太阳的赞美之情。
b.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小组讨论a.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太阳对人类和地球的意义是什么?”b.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复习导入a.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太阳》,请大家回顾一下太阳对人类和地球的意义。
”2. 深入学习课文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b. 学生分享对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的理解。
3. 情感教育a.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4. 创作练习a. 教师提出创作任务:“以太阳为题材,写一首小诗或一篇短文。
”b.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沟通能力。
《太阳》教案(14篇)《太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读中识字,认识9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建立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认读9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卡、太阳头饰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带头饰)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太阳姐姐,听说咱们x班的孩子聪明又爱学习,我就特意从天上飞下来看你们啦!而且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呢!今天我想邀请小朋友们跟我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名字叫《太阳》。
板书。
书空“太”。
齐读:太阳,太阳。
二、听读识字1、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我一起去欣赏一下梁爷爷写的这首儿歌吧,亮眼睛看投影,比比谁看得最仔细,听得最认真。
生欣赏范读。
2、想不想自己读一读?轻轻打开书,翻到23页,拿起小铅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3、看小朋友们读得这么热闹,我也想来试试了,请小耳朵竖起来仔细听,特别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4、听了太阳姐姐读儿歌,相信小朋友们又认识了不少新的字宝宝,不信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字音都读准了的,你要夸一夸他,字音没有读准的,请你纠正他。
5、谁愿意当一当小老师,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就是小评委,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抽读。
6、齐读。
三、读中体会1、小朋友们把字音都读准了,在什么上,太阳出来了?出示词卡“大海”,齐读。
(贴)表演“跳”。
抽读,齐读。
2、然后什么上,太阳出来的?出示“草原”,齐读。
表演“冒”。
哪个小太阳能读出冒的感觉?抽读,齐读。
3、森林里有什么?小鸟在干什么?他们唱呀唱得,把谁给唱出来了?哪只小鸟愿意来把太阳唱出来?抽读,分组读,齐读。
4、山村里,太阳又是谁叫出来的?生答。
哪组的雄鸡能把太阳给叫出来?雄鸡们一起把太阳给叫出来吧!5、齐读最后一句。
6、看,阳光下的世界多美呀!咱们除了看到太阳照到的美丽的大海、草原、森林、山村,还有哪些美丽的世界你看到了?生答。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本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太阳的特点,通过抓住文章主旨句厘清太阳与人类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2.了解本文运用的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效果。
3.培养阅读说明文的兴趣,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抓住文章主旨句厘清太阳与人类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2.了解本文运用的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效果。
教学难点:培养阅读说明文的兴趣,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活动】单元导读页解读,明白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在说明文乐园学习一篇新课文,它就是——太阳(生齐读题)。
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知识。
二、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寻找主旨(1)师出示阅读要求: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文章的主旨句。
主旨就是作者通过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请你从文中画出最重要的一句话。
(2)生交流找到的重要句子。
(3)这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师:看,透过这个句子我们就知道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的句子就是主旨句,也是它区别于概括内容的中心句的地方了。
这主旨句也是这篇文章的结论。
(板书:结论没有……就没有……)我们读说明文或是写说明文,必须要最先弄清主旨这个问题。
而这样的句子往往就藏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这一课的主旨句就在结尾。
2.紧扣主旨句,找出成立理由(1)自读第八自然段,完成“因为,所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师:这个结论是怎么成立的?作为说明文就一定在文章要把它的理由给说清楚了,下面我们就来完成这个任务,请你在这一段中找到它成立的理由,(板书:理由)。
出示语段: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没有人。
《太阳》教学设计(精选14篇)《太阳》教学设计(精选1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太阳》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太阳》教学设计篇1一、分析教材与学情。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文章初步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太阳与动植物、自然现象、人类的关系。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本课内容虽不复杂,但要让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学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物,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我们的学生过去很少了解有关太阳方面的知识,所以对太阳的特点不知晓。
如何让孩子们认真理解太阳“远、大、热”,认识理解太阳与动植物、自然现象及人类的关系,确实有很大的难度。
为了顺利地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我们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出发,为学生营造学习空间,创设学习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把关于太阳特点的有效信息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去体验、感悟太阳的特点。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都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
教学中应有目的地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促使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我们要培养学生从小敢于质疑、有独立见解、能独立思考,同时又善于收集处理信息、善于合作、敢于创新。
二、确定学习目标。
1、认识“氏、兽”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词。
2、朗读课文。
3、学习阅读说明文,认识本文说明事物的方法。
4、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特点,让学生认识运用举例、数字等方法有条理的说明事物2、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敢于创新的学习意识。
四、相关教学资源选择。
1、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太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自读、默读、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太阳》的基本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和对人类的重要性。
2. 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通过对比、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内容本课是一篇科普短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和对人类的重要性。
课文共 5 自然段,采用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的特点和人类与太阳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基本内容的掌握。
2.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难点:1. 理解太阳的特点和对人类的重要性。
2. 运用课文中的说明方法进行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太阳的认识。
b. 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学习a.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太阳的特点和对人类的重要性。
4. 探究学习a.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讨论课文中的说明方法。
5. 课堂练习a.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写一写自己对太阳的认识。
b.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并指导。
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7. 布置作业a. 学生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b.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太阳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太阳的特点和对人类的重要性1. 太阳的特点:远、大、热2. 太阳对人类的重要性:生命之源、温度调节、光和能源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2. 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太阳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太阳》教案教学设计4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太阳》,学生跟唱。
2、刚和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听,我想大家一定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吧。
(学生说出歌名)今天我们也要学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也叫《太阳》,你们想不想学?(引出课题、板出课题)3、谁来拼一拼,读一读“太阳”?(指名读、齐读)4、谁来说说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并进行扩词)二、初步感知课文1、(贴出课文的插图)小朋友们仔细看图,从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说话我们一起来看看,一轮红通能的(太阳)正从(大海)上升起来。
阳光下,一片碧绿的(草地),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树),一座座漂亮的(房子),还有一只(大公鸡)正迎着太阳“喔喔”地唱歌呢。
3、你们说这幅图怎么样?(美丽)我们一起来看看诗歌是怎么描写这美丽的景色的。
三、学习生字新词1、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在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小结)3、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刚才圈出来的字。
4、听录音机范读,请小朋友们特别注意刚才你不会读的字。
5、学生自己读课文一遍。
6、老师要看看你们是不是与词宝宝交上朋友了?(检查学生对词的掌握情况)a、指名拼读生字词b、全班拼读生字词c、指名直接读生字词d、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说一名话7、调皮的字娃娃从词宝宝时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现在请小组长拿出生字娃娃的卡片,小组合作学习,争取认识每个字娃娃,与他们交上朋友。
8、我们来看看你与哪些生字娃娃交上朋友了(检查生字)a、指名拼读生字卡片并组词b、全班齐读(指导个别字,如:“森”是由三个“木”组成;“从”是由两个“人”组成;“跳”让学生表演一下;“美”经常是与“丽”在一起;“世”经常是与“界”在一起。
)c、开火车读9、刚才字娃娃从“家”是跑出来玩,可现在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能帮它们回家吗?(游戏“送字娃娃回家”)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看到小朋友们读得那么开心,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老师范读)2、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3、那你也像老师这样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让大家听听,好吗?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16太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太阳2.教学年级和班级: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8周周三上午第2节课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太阳》,使学生能够:1. 提升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理解太阳的特点、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发展思维品质:通过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科学探究精神: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太阳的文化背景和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6. 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太阳的重要性和人类对太阳的依赖,使学生更加珍爱和尊重自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太阳》这一课时之前,学生可能已经学习了关于自然、科学和宇宙的一些基本知识,例如地球的位置、太阳系的构成等。
他们可能也对太阳有一定的了解,如太阳的外观、温度和能量等。
此外,学生可能还掌握了阅读和理解科普文章的能力。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五年级的学生通常对科学实验和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在学习《太阳》这一课时,他们可能会对太阳的神秘性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产生好奇。
学生在阅读和分析文本方面已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他们的学习风格可能偏向于互动和参与,喜欢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学习。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太阳》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概念,如太阳的构成、太阳黑子等。
《太阳》教学设计(A、B案)《太阳》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认识“氏、兽”等7个生字,会写“差、抵”等14个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词。
2.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3.学习阅读说明文,认识本文说明事物的方法。
4.了解太阳的特点及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1.制作能够直观反映太阳特点的课件。
2.展板一块及生字词卡片。
3.搜集与太阳、月亮有关的图文资料。
A 案第一课时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激励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互相交流,教师观察发现学生对太阳的了解程度。
2.从学生展示资料中的新奇点、趣味点入手,或教师讲述《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让学生想一想:太阳能不能用箭射下来?为什么?太阳离我们有多远,有多大,有多热?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初读感知,练习读正确流利1.自读课文,把生字新词画出来,并练习读正确。
注意“氏”读shì,不读sì;“兽”读shòu ,不读sòu ;“殖”读zhí,不读zí;“蔬”读shū ,不读sū ;“较”读jiào ,不读jiǎo 。
2.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让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3.小组练读课文。
小组商议读的形式,可以齐读、轮读,在组内互相正音。
4.各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看哪一组读得正确、流利。
可以小组齐读、接读,或派代表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默读思考:读懂了什么?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a.太阳有哪些特点,课文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特点的?b.太阳和地球有哪些关系,课文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和地球关系的? 2.教师总结: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地球关系非常密切这两个方面来写的。
学习写太阳特点的部分,领悟表达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愿望:同学们,现在我就是太阳公公,知道大家都想了解我。
我呀,离你们很远、很远,我的身体很大、很大,我的温度特别高。
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写明白的,然后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特点认真阅读。
3.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结组,讨论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
教师深入小组参与讨论,并发现问题,引导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4.汇报交流。
a.学习“远”的小组汇报,教师就汇报适时引导,播放课件。
如,看课件做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就是坐飞机,也要飞。
”引导学生发现通过数字来进行具体说明,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学依据。
教师板书:列数字。
b.学习“大”的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播放课件。
如,看课件,说体会:左边是130万个地球,右边是一个太阳,中间以等号连接。
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发现的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学习“热”的小组进行汇报。
要求这一组学生在听完前两组汇报后,说得要有条理,适当引导说出列数字和用假设事例来说明的方法,让学生动手算出太阳的中心温度是一千八百万度。
指导朗读,深入体悟太阳特点及表达方法 1.自己练习朗读感兴趣的段落,要读出太阳的特点。
2.通过开展师生、生生朗读竞赛的方式,进一步感受太阳的特点及恰当的说明方法。
指导学习本课生字“抵”,不要少写一点;“氏”,不要多写一点;“兽”,下面是“口”不要写成“曰”或“田”。
抄写生词抄写词语:差不多、抵得上、摄氏、庄稼、野兽、生存、繁殖、蔬菜、麻绳、比较、预防。
第二课时导入新课1.导语: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的特点,距离我们那样遥远的太阳,和我们人类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的第4~8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2.学生自主阅读,勾画句子。
自读自悟1.认真阅读第4~8自然段,同桌互相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2.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及生活实际,再想想对这句话的理解。
全班交流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不必考虑发言内容是否符合课文叙述顺序;可以用课文中语句,也可以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没有太阳就没有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就没有自然气候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自然也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指导有感情朗读。
a.自己读,练习读出对太阳的赞美之情。
b.多种形式的比赛朗读,能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实践活动各小组将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太阳和月亮的图文资料精选一部分,贴到展示板上,教师可与学生共同设计、美化展板,拟定专题题目。
B 案第一课时创设情境,鼓励质疑1.投影出示太阳缓缓升起的动画画面,配上声音:“同学们,你们好!你们认识我吗?” 2.你们瞧!太阳公公正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他最喜欢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想问太阳公公什么问题? 3.肯定学生的提问,并将学生的问题分类概括。
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有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从科普读物、从网上了解;有些问题现在还是个谜,要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
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导言:《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这类文章往往是一个自然段讲清一个方面的问题。
我们阅读时,要边读边思考:每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学生阅读后归纳。
第1自然段:讲太阳离我们很远。
第2自然段:讲太阳很大。
第3自然段:讲太阳会发光、发热,温度非常高。
第4自然段:讲太阳与植物、动物和人的关系。
第5自然段:讲太阳与雨雪的关系。
第6自然段:讲太阳与风的关系。
第7自然段:讲太阳与健康的关系。
第8自然段:讲太阳和人类关系密切。
3.根据叙述的内容,可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板书:太阳的特点和人类关系密切阅读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太阳的特点 1.导言:课文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用“ ”画出每个自然段的重点句,再想一想:课文是怎样介绍太阳这一方面的特点的?可边读边在书中批注。
2.自读课文,独立思考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并在学习小组中共同完成以下表格。
太阳的特点说明的方法远一亿五千万公里走:三千五百年飞机:二十几年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热表面温度:六千摄氏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3.利用投影交流、评点,并随机设问:文中如果不用数字,只说距离“很远很远”,温度“很高很高”,可不可以?为什么?文中把太阳与地球作比较有什么好处?太阳表面温度很高,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这样写好在哪里?为何把太阳比做大火球?4.在写太阳远、大、热的特点时,作者很注意用词的准确,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5.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学习生字新词 1.让学生交流生字中易错的地方,或编成字谜考同学。
2.正确读写词语。
总结反馈 1.这一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你们看太阳公公都把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听,他又在说什么?“同学们,你们学得很认真,你们想把我的有关知识介绍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了解我吗?” 2.让学生以第一人称介绍太阳公公,分别练习详细介绍和概括介绍,同桌对练。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复习1.听写生字词。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导言:上节课,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认真思考,了解了太阳大、远、热的特点。
今天这节课,我们带上自己收集的资料,来探讨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这个问题,好吗? 1.自由读课文第4~7自然段,边读边想:太阳和我们有哪些关系?并在书上批注。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板书:与人类的关系:动植物的生长人类生活自然气候人类健康3.以小组为单位,从第4~7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习。
4.全班交流。
a.学生可能运用合作朗读来学习自己喜欢的段落。
b.学全可能运用直观演示法,画出关系图来帮助理解。
c.学生可能结合生活实际、个人体验来帮助理解。
d.学生可能结合收集的有关资料来帮助理解。
教师可适时播放多媒体动画,如“水的循环”“煤炭的形成”“风的形成”,以加深理解。
前后联系,整体感知引导同学们把课文第一与第二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认识到正因为太阳具有“大”“热”的特点,又“离地球很远”,才造就了我们地球这一美丽可爱的世界,才给我们人类及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最适宜的环境,而且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学习课文最后一段1.太阳和人类关系那么密切,因此,课文最后进行了总结,反复强调,突出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请大家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生朗读课文。
3.鼓励学生把最后一个自然段背下来。
4.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反馈应用,积累语言 1.同学们,太阳公公怎么不高兴了?你们听,太阳公公说了什么?你们能帮他评评理吗?要求用上今天学过的“如果没有──就没有──”“有了──才有”“因为──所以──”等句式。
2.学生结合查找的资料及生活积累自由表达。
你们看,太阳公公又笑了。
总结谈话《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和它与人类的关系。
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说明的方法,让我们形象、直观地了解了太阳。
老师相信,只要大家主动地学习,今后肯定能掌握更多有关太阳的知识,将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太阳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布置作业1.背诵最后一段。
2.继续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出一期手抄报。